压疮的分期与处理(工作指引)_第1页
压疮的分期与处理(工作指引)_第2页
压疮的分期与处理(工作指引)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3/3压疮的分期与处理(工作指引)压疮的分期与处理工作指引

压疮是全身、局部因素综合作用所引起的变性、坏死的病理过程。因此要积极预防,采取局部治疗为主,全身治疗为辅的综合防治措施。

伤口的分类、测量、评估与记录

伤口评估是一项重要的护理技巧,通过病人和伤口的评估,取得伤口的基本资料,以便制订伤口治疗和护理计划,或评估治疗和护理计划的效果,有利于促进沟通,促进连续护理,估计治疗费用和愈合时间。

伤口的分类:

伤口颜色分类:伤口分类的一种方法,直接评估开放性伤口表面情况。

红色伤口:牛肉红样,且鲜亮、坚实的、圆卵石样的外观,是健康血流的肉芽组织。

黄色伤口:由渗液中堆积的坏死细胞组成,常以块状形式存在,最常在慢性伤口中看到。

黑色伤口:伤口内缺乏血流的坏死组织,常伴有软或硬的结痂。焦痂:黑色坏色组织,表面干燥,皮革样坚韧的结痂。

伤口分期分类:有美国国家压疮学会和国际造口治疗师协会制定。常用于压力性溃疡伤口。也用于其他原因引起的伤口分类。

第一期伤口:血流受阻,皮肤虽然完整,但出现压力缓解后30分钟仍有红印。第二期伤口:可深及真皮,但未穿透真皮层,出现水泡、浅坑、疼痛。

第三期伤口:表皮及真皮完全受损,涉及皮下组织,出现较深的凹洞,伤口基部无疼痛感。没有影响筋膜及肌肉层。

第四期伤口:皮肤全层受损,涉及皮下脂肪、筋膜、肌肉或骨头。

伤口有黄色腐肉、黑色坏死时,必须清创后才能看清伤口处在第几期!

伤口的测量:

伤口测量的方法多样,受工作忙碌程度、消耗费用、结果价值的影响。测量频率由伤口的性质决定,慢性伤口每周1~2次或更长的间隔;急性伤口每2~4小时1次或每次更换敷料时测量。伤口的大小用长*宽*深表示,通常用cm或mm做单位,测最长和最宽,不规则需多样测量;用头部或时钟12点作参考点,用箭头显示身体伤口位置相关方向,可画图说明。不同的人去测量,结果可能不一致,不规则伤口也难于反映伤口的真实大小。伤口的形状和大小会随伤口的发展而改变,坏死组织会掩盖伤口的实际大小,监测伤口的形状,也有助于选择敷料。

伤口的二维测量:

1、线条测量:长度和宽度的测量,用头部或时钟12点作参考点,顺着身体纵轴

的方向最长的为长度,相对地最宽的为宽度。

2、伤口的描摸:用于平的或浅的伤口测量,材料可以是醋酸纸、透明塑料,可

算出伤口的表面积,直接比较伤口的大小。

3、伤口的拍照:利用相机进行拍照,优点是便宜、易用、有外观大小。不足的

是伤口的深度不能显示,不易真实反应颜色的差别,拍照受技术、像机的价钱等影响。

伤口的三维测量:

1、线条测量:长度、宽度、高度的测量,伤口的高度是垂直于皮肤表面的深度。

2、伤口塑摸:用牙科印摸的藻酸盐或海绵敷料等塑出伤口体积。实际上日常工

作中很少用到。

3、注水:通过注入生理盐水测量伤口体积。实际上日常工作中也很少用到。受

体位的影响,而且如果伤口会渗漏液体到体内,将会造成注入的液体潴留。

伤口的类型:

按伤口愈合时间把伤口分类为急性伤口和慢性伤口。

急性伤口是突然发生和持续时间短的伤口,对治疗迅速发生反应,没有感染愈合,愈合过程有规律、及时,并能维持解剖上完整性,如:手术切口、皮肤擦伤、供皮区等。

慢性伤口:长期存在或反复复发的伤口,如:压疮、下肢血管性溃疡、糖尿病足部溃疡、其他能愈合创面。

伤口的位置

伤口的位置与身体解剖位置相联系,有些部位要考虑可能出现的护理问题,如骶尾部、臀部的敷料易于污染、卷起,手、脚伤口的包扎要考虑到手脚的功能等。伤口的渗液

伤口渗液的颜色和性质:清澈、橙黄色浆性液;淡红色少量的血性浆液;脓性液;黄色、绿色或黄褐色粘稠或稀薄的混浊液体。

伤口渗液量随愈合阶段变化:少量:小于或等于5ml/24h;中量:5-10ml/24h;大量:大于或等于10ml/24h。衡量敷料的干、湿作记录。

伤口的气味

伤口散发出恶臭是伤口感染的第一指征或被粪液等污染。揭开一些密封性敷料时也会闻到异味。

伤口的外观

一般表现有:表皮增生、肉芽生长、黄色腐肉、坏死、感染。

表皮增生:伤口愈合的末段,新上皮覆盖伤口的表面,常在伤口的边沿爬向伤口的中央,有时在伤口内,为红色或粉红色的表皮。

伤口肉芽过长:肉芽过长。肉芽高出皮肤水平,影响上皮的爬行。

描述伤口外观的颜色:用4分之几或8分之几描述,说明某种伤口颜色大约占伤口表面积的百分之,如某一伤口有50%的黄色腐肉、50%的红色组织;或某一黄红伤口有75%的黄色腐肉、25%的红色组织。

瘘管:两个空腔器官之间,或从一个空腔器官到皮肤之间的通道称瘘管。

窦道:周围皮肤和伤口床之间形成的纵形腔隙,能探到腔隙的底部或盲端。

潜行:伤口皮肤边缘与伤口床之间的袋状孔穴称潜行。

伤口边缘及周围皮肤:观察伤口边缘的颜色、厚度、内卷、潜行情况;观察伤口周围皮肤的颜色、完整性、弹性,注意有无色素沉着、硬化、水肿、皮炎等。

感染伤口:

受细菌感染化脓的伤口,局部症状常有红、肿、热、痛,肉芽灰暗、易破碎流血,渗液增多,气味恶臭,周围皮肤可有湿疹表现。全身可以有发热,体温超过38度。实验室检查白细胞数可以超过105个/ml。老年人免疫反应低者、全身激素治疗者、白细胞减少者,这些人群常不能显示正常的炎症反应,更要注意伤口有无脓液,注意伤口渗液和气味的变化,伤口疼痛情况,及早发现和处理伤口感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