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心理健康讲座_第1页
教师心理健康讲座_第2页
教师心理健康讲座_第3页
教师心理健康讲座_第4页
教师心理健康讲座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师心理健康讲座

--兼谈教师职业道德

彭贤智东北师范大学硕士生导师河北省初中教师教育研究中心主任河北省教育学会首席专家河北省教育学会理事唐山市第四届社会科学优秀青年专家唐山市心理教育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唐山师范学院教育学教授唐山师范学院首届学科带头人唐山师范学院计算机科学系书记唐山师范学院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1·需求:听课者要有学习的需求教师们要有了解心理健康的动机例如:什么是心理健康?心理健康的标准是什么?怎样保持心理健康?2·识记:记住几句富有启发的经典话语3·思考:带着自己的问题,边听边思考。4·行动:回到现实中继续思考,如果能做一份实施方案,能行为跟进就更好了!怎样听专题讲座才有效果?

开篇寄语我们在生活中获得的快乐,并不在于我们身处何方,也不在于我们拥有什么,更不在于我们的职业,而只是在于我们的心灵达到的境界。

——戴尔·卡内基一个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当教师的职业生命更是有限的。作为教师要在有限的教育生涯中,创造出具有文化内涵的高质量教学,应是每个教师的工作目标与追求。一个人一生要战胜的不是别人,而是我们自己,我们每个人就在不断战胜自己的过程中发展的。--彭贤智

1.骆驼的性格:在沙漠里慢慢行走,任重而道远,无怨无悔。

2.狮子的性格:有王者风度,很大度,坚强;狂风暴雨,风沙大起做狮子吼。

3.赤子的性格:若狂也;若忘也;若游戏之状也;若万物之源也;若自转之轮也;若第一推动也;若神圣之自尊也。

一个真正内心有点狂劲的教师,勇猛奋进;做人不能患得患失,斤斤计较,那你会在痛苦中存在

;作为教师走进课堂就痛苦是做不好老师的,把做教师作为一生的乐趣,才能做好教师;教师教学眼中教材和心中教材和课堂中展现出的知识内容是有区别的,其中,渗透着教师对教材的创造,而不是自然的摄取;教师的教学是自主的活动,而不能依从一个范本,或依从一个名人;教师的教学要能给学生和听课者以启迪,能开启人的视觉的审美,不是照本宣科,听了有疲劳感。教师的教学要体现自己的个性,体现自己的风范,有神圣的自尊。尼采哲学的《查拉斯图拉如是说》人的三种状态:他对五色牛村的人说:1.世界的眼光。要了解世界、了解未来,不仅要工作、学习,还要找机会出去看看。站得高而看得远,登泰山而小天下。2.历史的眼光。以史为鉴,才能面向未来;了解过去,才能更好把握未来;不了解历史的人是成不了大事的人。还要正确地对待过去。历史的眼光从何处来?国学大师季羡林曰:“惟有读书一途”。3.理性的眼光。人要有感情,但感情代替不了理性,做事需要理性;没有理性去做事很可能是错误的。理性能让我们正确的做事和做正确的事;感情能让我们心甘情愿、彻底投入地做事。理性从何处来?读书、学习、反思和研究。4.问题的眼光。善于发现问题,找到了问题,就找到了做事的目标和努力的方向。从工作及实际生活中反思、探索,培养看问题的视角。5.研究的眼光。有了问题,要加以选择,然后去研究。由此展开学习、有视角、学会方法(获得成功之本!)。

教师需要有五种眼光和境界,才能有所作为抱怨是最消耗能量的无益举动抱怨是指心中不满,责怪别人的心理状态。抱怨不仅会针对人,也会针对不同的生活情境,表示不满。。

如果你是金子,经常怀着抱怨心态,就会变成沙子。因为,抱怨的人心态消极,经常责怪他人,缺少朋友,得不到器重,所以,做人永远不要抱怨。要有一颗感恩的心:感恩父母、感恩学校、同事、学生,经常有一颗感恩的心,才能快乐幸福的生活。消除抱怨怀有感恩,才能幸福快乐

有时候,我们的抱怨不仅会针对人、也会针对不同的生活情境,表示我们的不满。如果找不到人倾听我们的抱怨,我们会在脑海里抱怨给自己听。

抱怨自己的人,应该试着学习接纳自己;抱怨他人的人,应该试着把抱怨转成请求;抱怨老天的人,请试着用祈祷的方式来诉求你的愿望。

这样一来,你的生活会有想象不到的大转变,你的人生也会更加地美好、圆满。任何人和团队要想成功,就永远不要抱怨,因为抱怨不如改变,要有接纳批评的包容心,以及解决问题的行动力!选自[美国]威尔·鲍温《不抱怨的世界》熟悉的地方没风景

美国《幸福》杂志在读者征答专栏中登过一道题:假如让你重新选择,你将会做什么?一个军官的回答是:回家开一间杂货店,过太平的日子。一位议员的回答是:到海滨经营一家小酒店。一位市长的回答是:当一名人像摄影家。一位作家的回答是:当一位从事手工制作小提琴的工匠。一些平常百性的回答则是,有的想当总统,有的想成为议员或大老板、作家,而没有一个希望再成为普通人,过普通日子的。总之,无论是前者或后者,反正谁也不愿意再成为自己了。

人是生存在矛盾之中的。看别人,都活得自在;想自己,总是不尽如人意,所以就常常“见异思迁”。人的心灵不生锈,就会有很多风景需要探索“熟悉的地方没风景”。“你看人家怎么样,这种“互羡心理”生出的烦恼,比生活中真的麻烦更困扰着自己。这是人类独有的生存心态。我们也许不应轻易地指责这种心态是“不知足”,是“移情别恋”。长年生活的地方“没有风景”。身边有“风景”的人往往只会“出售”风景,而不会欣赏风景。人总是在寻找另一片风景。那么,吸引人生的风景是什么呢?应该是变化,在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中,让思想和灵魂不断地创断升华,去探讨那些更深、更新的领域。心灵是人生发展的驱动器,如果它不生锈,我们就会觉得人生还有无数个风景等待我们去探索。内容提要一、对学校教育的思考二、心理健康概述三、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现状分析四、心理健康的标准五、怎样保持心理健康一、对学校教育的思考

从“美国教育者誓词”说起

我在此宣誓,我将把我的一生贡献给教育事业。我将履行作为教育者的全部义务,不断改善这一公共福利事业,增进人类的理解和能力,并向一切为教育和学习作出努力的作为和人表示敬意。我将这些义务当作我自己的事,并时刻准备着、责无旁贷地鼓励我的同事们做到这一点。我将时刻注意到我的责任——通过严格的对知识的追求来提高学生的智力。即使非常辛苦,即使受到放弃这一责任的外界的诱惑,即使遇到失败等等障碍而使之更加困难,我也将坚定不移地执行这一许诺。我还将坚持不懈地维护这一信念——鼓励并尊重终身学习和平等对待所有的学生。为了忠实地完成这一职业义务,我保证做到努力钻研所教内容,不断改善我的教育实践,并使在我教导下的学生能够不断进步。我保证寻求和支持能提高教育和教学质量的政策并提供所有热爱教育的人一切机会去帮助他们达到至善。我决心不断努力以赶上或超过我希望培养的素质,并坚持和永远尊重一个有纪律的、文明的以及自由的民主生活方式。我认识到有时我的努力可能会冒犯特权和有地位的人,我也认识到我将会受到偏见和等级捍卫者们的反对,我还认识到我将不得不遇到那些有意使我感到灰心、使我丧失希望的争论。但是,我将仍然忠于这一信念——这些努力和对目标的追求使我坚信它与我的职业是相称的,这一职业也是与使人民自由相称的。在这次大会的所有人的面前,我庄严宣誓,我将恪守这一誓言。对美国“教育者誓词”的理解第一部分,教师献身教育及专业理想的精神。热爱教育事业是师德的基本要求,一个教师,不论有多大学问,如果他本人不是致力于教育、教学工作,那他就不应该留在学校里。专业理想则是教师成为一个成熟的教育、教学专业工作者的向往与追求。

第二部分,针对学生而言的教育者的职业态度及其精神。教师重要责任之一在于保证每一个人都会学习,相信人人都应当享有平等的机会。教师威信在建立在个人品德和教学才能基础上。

第三部分,教师是终身学习理念的倡导者和实践者、榜样示范者。要求教师用崇高的精神价值准则去丰富和充实儿童世界,积极参加有益于社会的活动,独立自主地去创造、去发现某种新事物,促使他们以积极态度对待生活。

第四部分,教师职业的特殊性,教师在教育教学所能体会到的甘苦。教师职业是一种良心的职业,其作用具有滞后性,其价值具有难以量化性,而且,在更多的时候是一种奉献、一种给予,教师职业的最大奖赏来自于学生的成功。教师誓词——世纪承诺:2001年教师节主题晚会我宣誓,我立志做一名人民教师,育人为本,敬业爱生;传承文明,启智求真;为人师表,弘扬正气;终身学习,勇于创新;为人民的教育事业努力奋斗。2001年教师节主题晚会上,北京大学校长许志宏、上海闸北中学校长刘京海、新疆乌鲁木齐市小学女教师帕提曼带领全国千万教师庄严宣誓。

教师,让我怎么尊敬你!

--湖北省石首市教师

马一舜

如果教师的家里没有一个书柜,或者有书柜但里面除了装了几本教材和教参外不再有什么;如果在麻将的“方阵战”中,有一只庞大的队伍是教师;如果教师与人共事,共过后人们说:最狡猾的是教师;如果一群人为私利辩护,其中最振振有词的是教师;如果一群人败露了丑行,其中把遮羞布找得最快最好的是教师;如果讨好领导、剽窃论文,手段最高明的是教师;如果真理被歪曲或强奸得使人们都忍无可忍,最后一个表示愤慨的是教师。教师,让我怎么尊敬你!

专业理想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动力;专业知识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础;专业能力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条件;专业伦理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准则。

美国教育家古得莱德在《学校是什么》一书中提出,学校是具有文化品味和精神感召力的场所。文化的力量和价值表现在对心灵与思想的感召。学校文化好比一条河道,师生的行为如同河水;河道规范着河水,使河水在河道奔流,但河水又加深了河道,使河道具有更深的规范力。浓厚的学校文化本身就是一种教育,它能衍生出强大的管理执行力,继而形成学校强大的核心竞争力,循序渐进推动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思考一、办一所具有文化品味的学校没有文化的文化是可怕的

--韩美林

一个民族,没有科技,一打就倒;没有文化,不打即倒。一个学校只注重硬件建设,只会有表面的实力,但没有魅力;如果能加强文化建设,以深厚的主题文化为底蕴,打造办学特色,才能提升学校的办学形象,因此,学校文化建设要走出表面,走向升华。

21世纪的学校,必须有文化,没有文化就得衰落下去。一所学校没有文化,是难以持续发展的。学校文化其具体表现为学校的价值观、学校的规章制度、师生的行为方式三个方面。学校的价值观将沉淀为学校制度,学校制度将成为师生的行为方式,因此说,学校文化是师生稳定的生活方式。学校文化中的价值、制度、思想、将通过学校的教学、管理、组织和生活的运营而表现出来。学校文化最终将体现为精神、环境、制度和行为方式。

文化是价值观引领的行为方式好学校的标准一个好学校首先是具有文化的品味,然后才能实现“5能”的要求。能让学生感恩的学校(学生得到关心、尊重、发展)能让教师投入的学校(教师得到关心、尊重、发展)能让同行尊重的学校(办学有品味、有内涵、有质量)能让社会赞誉的学校(办学有名师、有特色、有效益)能引起学者思考的学校(按教育规律办学,形成独特办学模式,产生良好社会反响)

为什么学习名校,而不见效益?

1·缺乏教育理论水平,对名校做法理解不深,只学了皮毛?2·缺乏勇于改革的魄力。改革难度和阻力

3·缺乏共同的价值取向。4·缺乏结合学校实际进行研究。5·缺乏持续不断的付出的精神。思考二:打造学习型学校,创造优质教育资源

21世纪的学校应该是一个学习共同体,学生相互学习、教师相互学习,家长、市民和学校一起参与教育过程。这个共同体包含三个要素:民主平等、共同愿景和充分沟通。

学习型学校是一种能不断学习、不断超越自我的创新组织,是富有生命力、创造力的新一代组织形式。构建学习型学校,营造“五讲型”的学校:讲奉献、讲学习、讲品味、讲合作

、讲质效。

学校要成为学习型组织自我超越改善心智习惯团队学习建立共同愿景系统思考学校要成为学习型的组织,才能具有远大的办学的理想和创造优质教育的能力。学习型组织五项修炼:思考三、做幸福的教师哲学家费尔巴哈说,人类的一切追求都是幸福的追求。巴克莱博士认为,幸福的三个花瓣:有希望;有事做;能爱人;大哲学家康德说,幸福三要素:健康的体魄、中等的财富和宁静的心。有财产;有荣誉;有地位。追求这三条会使人必然苦恼,永久的辛劳、无尽的懊丧。因为贪婪永远不会满足,他的心倾注其上。尔萨曾把贪婪的人比作饮酒的人,愈饮愈渴。

调查显示:有54%的教师认为自己在职业生活中能体验到职业幸福。有46%的人认为自己没有体验到职业幸福。

教师幸福的原因:学生拥戴;同事认可;领导欣赏;自身专业成长;工作稳定等是教师职业幸福的主要来源。

教师角色介于校外环境与校内环境之间,成人世界和儿童世界之间,面临角色冲突具有多样性。

教师不幸福原因:人际关系不和谐;不热爱教师工作;缺乏安全感和稳定感;身体不好;学生成绩排名与升学压力;没有成就感;对管理与制度不满意;个人发展机会有限;学生顽劣,难教、难管理;工作烦琐机械;工作压力大;收入低;学生家长要求高,对教师工作不理解,上级部门检查多、要求高等;以上原因使教师幸福感在减少,丧失了和学生一起欢笑的能力,变得情绪低落,动辄生气。造成职业倦怠,对工作缺乏兴趣,却又不得意而为之,感到厌烦,身心俱疲,自身潜能难以发挥,工作能力和工作绩效下降。

教师是什么

?教师是警察:因为整天在班里破案;教师是主持人:因为整天为公开课想游戏和花招;教师是演员:因为一会态度和蔼,一会暴跳如雷;教师是清洁工:因为整天扫地、擦玻璃;教师是作家:因为整天写计划和论文。

--网络上对教师的评价浮躁伴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而蔓延,日渐喧嚣的社会,让全民逐利成为可能。也让人们的意识形态发生了改变,将幸福等同于享乐。事实上,享乐不能等同于幸福,快乐也不能等同于幸福。快乐更多来源于物质,来源于人的生物性。而幸福,需要个体付出更多的努力。一些人,因为不愿努力而放弃了自我追求与自我实现,以致力于物质与财富的追求中获得感官享受为生活的主流。

享乐主义的倾向影响到教师群体。

浮躁、漂浮式的生活方式的特征:以感觉取代思考。由于理性难以说明教育现象,使得一些校长跟着感觉走,凭着感觉的触角在教育改革中前行;对教育现象缺乏思考,工作20年,却是一天有经验重复了20年。以潮流取代选择。对教育中出现的一些“时髦口号”或是“做法”,急着模仿,唯恐落后,办学缺乏内涵和个性。以市场取代信念。在市场经济社会背景下,学校也笼罩着浓厚的市场氛围,一切用钱来说话,教师多上一节课,多承担一项任务讲价钱。人们顺着“社会行情”进行“自我塑造”,人生选择不再由人生信念导向,而被“社会行情”所取代;以自我取代社会。遇到问题首先考虑到个人的利益,而不从社会、学校的大局进行思考或是做出抉择。如果学校有良好的“文化氛围”,这种幸福危机就会避免。师生员工就会用高尚的道德价值来规范自己的行为,就会积极的投身于教育创造活动中。一般而言,物质充裕使人面临两种可能性:一是“饱暖思淫逸”,“乐不思蜀”的同时向动物界急速回归;二是在基本需要完满实现的前提下,思考人生的意义,获得前所未有的高质量的幸福人生。但现实生活中,我们更多地看到前者,在物欲横流的滚滚红尘中,人们常受蒙蔽,而忘记了追寻生活的真正意义。

1·总爱比较。现代人把主要精力都投入到竞争中,比职位、比房子、比财富……比来比去,人们的心里只剩下欲望,没有了幸福。

2·缺乏信念。一些人除了赚钱,不知道人生中的目标与追求到底是什么,甚至不知道自己究竟想要什么。缺乏信念与理想的状态,难以产生长久、快乐的幸福感。3·不善于发现阳光面。生活中有许多积极的、好的方面,但许多人却忽略了它们,“只看到自己的不幸,忽略了自己的幸福”、“放大了别人的幸福,缩小了自己的快乐”是其真实写照。七大原因偷走幸福

4·不知道奉献。美国哈佛大学研究显示,在生活中多去帮助他人,能让自己感到更快乐。现代社会中,乐于无私奉献的人越来越少,斤斤计较的人越来越多。如果总算计“我能从中得到什么”、“做这件事值不值得”,就会生活的很累。5·不知足。俗话说“知足者常乐”,但能知足的人越来越少了,有了房子想换更大的,有了工作想换更好的,有了钱想赚得更多……这些欲望,指使着人无休止地奔波劳碌,硬撑着去争取登上那“辉煌”的顶峰。6·相互不信任。社会虽然通讯高度发达,但人们的心灵却渐渐疏远了。现在的人越来越倾向于“右脑”思维模式,而右脑掌管个体、权力、地位等,对于幸福的感受度是0。幸福感来自于左脑的感受,很多时候不是生活中的幸福少了,而是人们不再掌握感受幸福的能力。7·过于焦虑。购房、子女养育、家庭养老负担等问题;因为职场晋升空间感到担忧而产生的工作压力;朋友同事之间人际关系的处理等都成为了中国人的“压力源”。如果人处于烦躁不安的焦虑状态,就无法从心底感受到幸福。缺乏“感受幸福的能力”。我们习惯看见我们缺少的东西:长得不够美丽、身材不够高挑、学历不够傲人、家世不够殷实、工作不够快乐、老公不够有钱……我们忙着抱怨,没有时间注意已经拥有的幸福,所以,我们憋着气在不快乐的情绪里过日子,久了就自然而然地倦乏了。提高感受幸福的能力不是消极地对生活妥协,也不是委屈地将标准降低,而是学会欣赏和悦纳,学会从另外一个角度思考。请欣赏思考《清点你的财富》清点你的财富

如果早上醒来,你发现自己还能自由呼吸,你就比在这一周离开人世的100万人更有福气。如果你从未经历过战争的危险、被囚禁的孤寂、受折磨的痛苦和忍饥挨饿的难受……你已经好过世界5亿人。如果你的冰箱里有食物,身上有足够的衣服,有屋子栖身,你已经比世界上70%的人更富足。

如果你银行户头有存款,钱包里有现金,你已经身居世界上最富有的8%的人之列。

如果你的双亲仍然在世,并且没有分居或离婚,你已属于稀少的一群。如果你能抬起头,带着笑容,内心充满感恩的心情,你是真的幸福——因为世界上大部分的人都可以这样做,但是,他们没有。如果你能握着一个人的手,拥抱他,或者只是在他的肩膀上拍一下……你的确有福气——因为你所做的,已经等同上帝才能做到的。如果你能读到这段文字,那么,你更是拥有双份的福气,你比20亿不能阅读的人更幸福。

看到这里,请你非常认真地对自己说一句:“哇,原来我是这么富有的人。”是的,想想这些,你还有什么不快乐的呢?

人要健康生活,就要笑脸常在;笑口常开;祝您永远保持快乐!半杯水的故事面对半杯白开水,你可以快乐地欢呼:“太好了!还有半杯水可以喝!”你也可以沮丧地叹气:“惨了!只剩下半杯水了”;你也可以皱着眉诘问:“为什么是白开水?为什么不是可乐或果汁?”;你还可以满怀狐疑地思索:“为什么只给我半杯?什么意思?”半杯水是个无法改变的事实,就好像我们无法选择出生背景、相貌、体形,有时甚至学历,可我们能决定用什么态度去面对它,当前路走不通的时候换条路试试,门框太低?弯腰过去!思考?人追求幸福的四种模式1·过程幸福,结果不幸福。比如一种诱人的汉堡、薯条等“垃圾食品”,人们享受的只是眼前的快乐,却为未来埋下了苦果。在教育中,盲目追求轻松与愉悦,用过度的花哨和渲染取代理性的思考与付出,得到的只是繁华过后的空虚。对于成长中的初中生来说,快乐既停留在现在,也意味着美好的未来,既满足现在需要和兴趣,也必须承担社会所赋予的责任与义务。一味享受眼前的即时满足,出卖的想必是未来的人生幸福。2·过程不幸福,结果也不幸福。比如一种口味很差的汉堡,既不能使人享受即时的口感,也影响日后的身体健康。在学校教育中,对当下学习与活动缺乏兴趣与热情,对未来幸福不抱希望。他们无视老师教化,拒绝家长管教,上课不认真听讲,不按时完成作业,或者逃学,长时间呆在网吧以及公共场所;或者蓄意惹事以便和人打架,释放心中的空虚与无聊也许可以从学校和家长管教方式上寻找他们放弃自我的根源,但是这些都不能遮蔽成长中,人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对自己尚且不认真负责,是不可能指望他对他人以及这个社会负责的,这样的人只能吞噬自己埋下的苦果,从不幸的过程中走向不幸的结果。3·过程不幸福,结果幸福。这好比一种内含丰富的蔬菜和有机食物的汉堡,尽管口感很差,吞咽很痛苦,但吃下去却有益于身体健康。这一模式也成为现今学校教育的主导价值追求,人们总是习惯性地追逐下一个目标,忘却了学生当下要有愉快学习与幸福生活的权利。尽管“以苦换甜”是生活的常态,但如果把生活都说成“以苦换甜”就有可能掩盖了幸福生活的深层道理。生活中肯定还存在着比“以苦换甜”要好得多的行动方式,否则就难以理解充分显示着生活智慧的幸福行动,就不能理解幸福行动是如何达到生活意义的最大化的。如果教育只着眼于学生将来美好生活,就会忽视学生作为人自身的价值,忽视学生现实的需求,以学生当下幸福为代价,不但无法有效促进学生的幸福,相反却成为学生幸福的梗桔。虽然学生向往着未来,但他们也有游戏、玩耍等现实需求。于是,教师要求学生无休止地学习数学,背诵英语,不能嬉闹……这就导致学生把老师的意图看作是对他自由、需求的侵犯,心怀敌意与不满地看待老师的善意关怀,难免发生冲突。教师的教导与关怀是每个成长中的学生所必须的阶梯。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如何做才能让师生双方体会到愉悦和幸福呢????4·过程幸福,结果幸福。好比一种好吃又健康的“幸福型”汉堡。教育一方面要让学生享受当下的学习生活,另一方面还要有助于学生追寻美好的未来。过程中的成功快乐多于失败痛苦时,必然能够实现预期目标,自然由过程幸福走向结果幸福。这种幸福模式启示:教育关涉学生幸福必须面向学生当下生活,遵循青少年不同发展阶段的规律和特点,充分利用青少年学生的需要和兴趣,在尊重其意愿和要求下,挖掘他们的潜能,用内容丰富的未来生活实质充实到学生现在的生活,把未来发展目标移植到生机勃勃的学生当下生活之中。让学生通过教学活动、校园生活把他们的现在与未来联系起来,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认识自己未来的使命,并向着个性化的目标发展,能够体验学习的乐趣并享受美好的青少年时光,又能关注自身以及社会的未来走向。(精神幻想之旅)。教师的文化积淀决定着教育质量,教师的文化积淀决定着教学艺术,教师的文化修养决定着教育的品质。

学校的发展面临着三个问题:一是人员积极性的调动;二是团队的凝聚力;三是学校的生存和发展。

制度只能管住人的行为,文化才能管住人的精神。教师幸福感构成的“七个维度”教师认同感:教师对教师职业的接纳,对教师角色的认同。人际和谐度:教师在学校中有和谐的人际关系。(学生、领导、同伴)教学控制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根据教学内容创设教学情境,教学过程得心应手。个人成长性:在教育生涯中,教师能认识到自身的潜能,能感受到自身的成长和提高。工作自主性:能自主地开展各种活动,并能独立完成活动,自己可以把握自己的教学过程,不受别人的影响。教育价值感:能够了解自我、正确评价自我。正确地理解自己所担任角色的深刻意义。积极情感:教师能从教书育人中体验到快乐。

请你阅读《幸福的方法》一书

此书是广东省委书记汪洋大力推荐的书。

哈佛大学积极心理学家泰勒·本·沙哈尔著的

《幸福的方法》,2009年5月在当代中国出版社出版。你想学会获得幸福的方法吗?哈佛大学“最受欢迎的导师”和他“改变人生”的课程——积极心理绝对能做到!这是哈佛大学最受学生欢迎的课程,也是哈佛有史以来选课人数最多的课程。泰勒·本·沙哈尔博士用充满智慧的语言、科学实证的方法、自助成功的案例和巧妙创新的编排,让你现在就能把积极心理学应用到日常生活之中。当你开始用开放的心态阅读《《幸福的方法》》时,你就会感到人生更充实,身心更统一,当然,你就会更幸福。

英国哲学家维特根斯特说,一个人真正的生命是他的思想。孔子思想影响力在2500多年之后,依然深入到人们的心中。1988年,全球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巴黎会议上发表宣言称: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从2500年前的孔夫子那里汲取智慧。一个有思想教师,能够用智慧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或创造中感受到满足,享受到教育的快乐。教师之美,体现在“三”度上:厚度——思想,力度——勇气,效度——价值。思考四做一个有思想的教师做一名教育家型的教师成家的标准是“三不朽”范宣子与叔孙豹讨论“朽不朽”的问题。范宣子说,他的家族从尧舜时期就已经受封为贵族,经历夏商周,一直到春秋时期,世代受封,延续千年以上,长盛不衰,这是不是可以说是“不朽”了?叔孙豹回答,这不能算“不朽”,只能说是“世禄”。他说: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

选自《左传•襄公二十四年》

成家标准:左传“三不朽”

立德立功立言

做人做事做文章

(人格)

(贡献)

(影响)陶笛

缺乏文化的教育是没有品味的教育,缺乏思想的教师是浅薄型教师,思想深邃的教师是智慧型教师。一种真正的教育意味着价值引导。有思想的教师才能进行价值引导,培养出的学生,才会有信仰,有希望,有追求,会学习,会交往,会做事,会做人。一个没有思想的教师,是走不远的。人是一支有思想的芦苇。--法国思想家帕斯卡尔1.学理论,知道做什么,为什么做?怎么做?2.做研究,解决教育教学中的问题,促进专业成长。3.去实践,通过跟进,检验自己的学习研究成果。你是否有激情投身于你的事业中;是否有强烈欲望填充你的心灵深处;不但心想成功,还要付诸行动。4.常反思,通过每天的反思发现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策略怎样才能成为有思想的教师5,有梦想。心中的梦想会变成动力。当你有足够强烈的欲望去改变自己命运的时候,所有的困难、挫折、阻挠都会为你让路。每个人都可以挖掘出生命中巨大能量,转化成激发成功的欲望,把欲望转化成行动,就会使你的生活发生改变。教师教学的三境界:

第一境界,“授人以鱼”的境界:传授知识。教师鱼篓里有多少鱼,就给学生多少鱼。

第二境界,“不如授人以渔”的境界:除了传授知识外,教给学生学习方法。我们把结网和捕鱼的技术给学生。

第三境界,“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的境界:一是给学生鱼,二给结网和捕鱼的技术,三是告诉他们捕鱼是一件很美的事情。学生一旦发现捕鱼之美和捕鱼之乐,就会退而结网,自己去捕鱼。培养学生发现求知的乐趣。教师幸福的三境界:

第一境界,“临渊看鱼”的境界:通过努力,看到学生学到知识,有了进步,教师自身价值得到初步体现,内心会产生幸福感。所谓“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第二境界,“临渊羡鱼”的境界:学生用教师传授的“结网和捕鱼技术”获得更高的发展,学生成长已超出教师预期。教师就会获得意外之喜的幸福感。所谓“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第三境界,“教学相长”的境界:做老师,真正的幸福不是收获学生捕获的鱼,而是学生愿意与你一起分享捕鱼的乐趣。教师专业成长的两个车轮做科研课题做四勤型的教师:勤读书勤思考勤写作勤跟进做教学研究做四化型的教师:教学工作问题化;教学问题科研化;科研成果教学化;教学过后反思化。

什么是人的心理人的心理是客观现实的主观映象。(1)心理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2)人对客观现实的反映不尽相同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人形成的知识结构是不一样的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人对知识的理解也是不一样的

二、心理健康概述这幅图你看到了什么?是两个老人晚年的相聚,还是少女在倾听两个快乐的流浪歌手在弹唱?

据说能看见9张脸的智商有一百八十。12345你画对了吗?人类对健康的认识经历了两次转折。

最初,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人类只关注如何适应和征服自然,来解决温饱问题,维护自身的生存。其后,随着人类对自然的认识日益深入,生产力水平的逐步提高,开始关心起自身的身体健康。历史发展到今天,当人类享受物质文明的同时,对自身的健康与疾病的认识又飞跃了一步,不仅要求身强体壮,还关注起自身的心理健康,而且这种关切程度与日俱增。现代医学模也由原来单纯的生物医学模式,转向综合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由于社会与教育体制的变革,教师正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2009年,有人对北京、湖北、山东等地进行的5级压力的抽样调查表明,69.8%的中学教师感到“压力较大和压力很大”,毕业班教师的压力问题尤其严重。进一步调查分析发现,教师的压力源主要来自于升学考试压力、工作负担压力和角色职责压力。压力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适度的压力可以构成个体活动的动力;另一方面,研究发现长期处于高水平压力之下,个体会在生理、心理、行为等方面发生不良反应,诸如偏头疼、失眠、消化系统溃疡、行为冲动、易怒、情绪抑郁等。对教师而言,长期的压力还可能导致其职业倦怠。资料1

据有关跨文化研究表明:在全世界范围内,凡是需要长期与人密切接触、打交道的行业,如教师、医生、警察、及其它助人职业等,最容易出现职业倦怠问题。北京崇文区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夏君等人的研究:

1.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低于中学教师小学教师表现在:偏执、敌对、强迫症三个平均分高于中学教师。原因:实行聘任制后,小学教师的工作量高于中学教师。包班、多学科教学使教师工作量增加,备课难度加大,同时学历要求逐年提高。

2.女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低于男教师女教师表现在:强迫症、躯体化、抑郁、焦虑四个平均分高于男教师。(原因:与女教师自我调节能力和家庭负担重有关。)资料2案例1:2003年11月4日“目击者”播出“花季少女跳楼自杀事件”

丁瑞婷女15岁重庆市实验中学9年级学生。2003年4月12日因教师汪惠清批评“你长的不漂亮,个子又矮,连当坐台小姐都不够资格.......”由于批评严厉,同时又用木板打其手脚。之后丁写了份遗书“我什么资格都没有,我走了。我恨透了这个社会,我永远都不想回到这个社会了......”最后跳楼自杀。这是教师的语言暴力导致的结果。案例2:2001年7月13日,陕西一个年仅25岁的女教师因严重心理障碍,撇下还不到一岁的儿子服毒自杀------她在遗书中写道:“这学期,我不知怎么了,干事没有头绪,遇事急躁,没有教好学生,心里很难受,感到自己实在误学生,想起这些不如死了算了,因为我始终记得一句话:误人子弟,杀人父兄。”

案例3:2001年5月7日,江苏某市区一名30岁的男教师因解答不出学生的提问,竟然自杀。

案例案例4:2001年5月7日,江苏某市区一名30岁的男教师因解答不出学生的提问,竟然自杀。

案例5:2002年6月,云南昆明寻甸县一个小学教师因受到校领导不点名批评,气愤难平,为泄私愤,竟然放火焚烧校舍,造成8名住校学生被烧死,4间教室、7间宿舍被烧毁的犯罪事实。案例6:吉林某区李某校长上任不到一周,因压力过大,跳楼自杀。

过重的工作压力导致教师心理空间被严重挤压扭曲。案例7:

2007年6月1日上午,宜君县教育局在宜君县第一中学主持了师德教育评议,而就在当日下午,该校几名老师竟将高二年级一男生殴打致伤,一女生拉架时被吓得晕倒在地摔伤。

6月1日下午,体育课站队时,高二学生石某因为头晕蹲在后排地上。韩老师让他单独站在一边,不一会儿石某又蹲了下去。老师觉得石某是故意和自己作对,遂走到石面前,在其脸上打了几耳光。挨打后,石还被要求站在原位。很快下课了,韩老师要求石某归队,石站在那儿不动。韩老师走过去顺手在他脸上打,石还手,两人便打了起来。这时,在操场上打球的4名老师跑过来,石见状,拔腿就跑,但没跑出多远,就被体育老师给逮住了。几名老师围住石某对其脚踢拳打。一位女同学李某见此情景,一边喊老师住手一边上去拉架,不料其中一老师抡拳过来,她吓得双腿发软倒在地上,头落地时刚巧碰在一块石头上。看到女学生昏倒在地,老师们这才住手。(一)心理健康的概念

根据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WHO1948年)的定义,心理健康不仅指没有心理疾病或变态,不仅指个体社会生活适应良好,还指人格的完善和心理潜能的充分发挥,亦即在一定的客观条件下将个人心境发挥成最佳状态。

1989年WHO在宣言里又把健康的定义作了一次深化: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这一定义使健康的范围涉及到个体、群体生活的各个方面。

我国学者认为,心理健康既指心理健康状态,也指维持心理健康,预防心理障碍或行为问题,进而全面提高人的心理素质的过程。心理健康者能积极地适应社会生活,能以旺盛的精力从事生活、学习和工作,保证乐观向上的心理状态。教育理论与实践证明,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是深刻的、长期的、潜移默化的,教师素质对学生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教师心理健康作为教师心理素质的一个重要指标,不仅有利于教师在职业生涯上的发展,使其更快地由新手型教师成长为专家型教师,而且有利于教师自身身体健康、生活幸福、造福于他人和社会。(二)心理健康和生理健康的关系人的心理和身体是互相依存的,没有无身体的心理,也没有无心理的身体。生理反应都会伴随着不同程度的心理反应,而心理反应也都会产生或多或少的生理反应。生理上患病时,往往在心理上会表现出情绪稳定性降低,行为控制力减弱,对外界缺乏兴趣,变得敏感多疑。心理变化也会引起一系列生理上的变化,强烈持久的恶性情绪状态会引起生理器官的病变或功能失调,造成生理疾病。

生理学家巴甫洛夫说:“忧愁、顾虑和悲观,可以使人得病;积极、愉快、坚强的意志和乐观的情绪,可以战胜疾病,更可以使人强壮和长寿。”

健康的心理寓于健康的身体。同样,健康的身体寓于健全的心理。(三)现代社会发展的特点对心理健康的影响目前,我们正处在一个新旧思想观念相冲突、生机与危机、选择与迷茫、活力与压力、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时代。这个时代在充满生机和兴旺的同时,也对人的心理产生压力,使人的情绪重负,心理不适应,从而产生情绪障碍乃至精神疾病。现代社会的健康观,要求人们能够适应紧张、承受得住压力、挫折,能积极安排自己的各种活动,使自己的心理、精神、情感融为一体,充满生机而具有文明意义,这种健康观的提出与当前社会特点有关。1.科学技术与知识更新快的影响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知识技术更新快,从而对升学、就业以及社会生活等都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使人心理适应困难,带来情绪紧张。2.社会急剧变革,生活节奏加快的影响社会政治经济急剧变革,市场经济的确立,使生活方式发生急剧变化,生活节奏加快,竞争机制在各个领域的引入,使矛盾冲突增多,人们担心失业,人际关系复杂,使心理障碍相应增加。3.生活工作繁忙,人与人感情交流减少的影响由于现代工业的发展、城市在逐步扩大、第二职业的兴起,使人的生活工作繁忙,加之单元式住房,人与人的感情交流逐渐减少,人际间的隔阂加大,致使情感障碍增多。4.国外文化冲击的影响由于对外开放,世界各国与民族交往增多,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信息,冲击着维系社会秩序和人的政治观、伦理观、道德观、价值观等,它们都要受到新思想、新观念的挑战,造成人们认识上的冲突,心理上的不适应,因而使人产生紧张、焦虑,心理疾病随之增多。5.现代通讯传播的影响现代通讯传播技术发达,地球在变“小”,来自四面八方的各种信息,使人应接不暇。电视的普及,它在给人们传播信息的同时,也在使人的价值观和行为发生变化,对儿童青少年来说,家长的支配地位正在解体;对于成人来说,各种信息有喜有忧,使人产生焦虑,增加了心理障碍。6.工业化、都市化的影响由于工业化、都市化,造成人口密度增加,致使交通和居住日益拥挤。交通拥挤,造成交通阻塞,事故频繁发生。住房难以适应人口增长的需要,家庭老少三代同住一室,造成拥挤,使个人隐蔽和个人空间的需要遭受破坏,使人与人之间怀有敌意、攻击性强,与他人交往减少,焦虑不安情绪明显增加。

现代社会这些特点,使人普遍面临着如何适应新的生活方式、新的人际关系、新的思想观念问题。如果人的心理不能很好地适应现代社会这些特点,如果新旧生活方式、新旧思想发生矛盾,心理平衡失调,就会产生焦虑或心理障碍。三、中小学教师心理问题的现状

(一)焦虑教师作为一个社会群体,正在成为高压力人群。中学教师平均每天在校9小时,在家备课2小时,此外还要面对中考、高考的压力。据调查1218名中小学教师的工作负荷调查,有70%的人认为非常重,16%的人认为很重,3%的人认为一般,只有1%的人认为很轻。长期巨大的压力,超负荷的工作使教师极度紧张、焦虑。(二)抑郁虽然新课改已经进行了10年多,但评价体系还没有发生实质性的变化,功利化的教育观、高升学率的质量观、高学历的人才观,依然使教师承受着巨大的升学压力。“平均分、及格率、优秀率”像三座大山压得教师喘不过气来。同时近年来,教师岗位竞争十分激烈,量化考核、职务职称评定、竞争聘任上岗、末位淘汰等措施,使不少失败的教师心理失衡、精神不振、抑郁沮丧。

(三)职业倦怠职业倦怠(burnout)是指个体在工作重压下产生的身心疲劳与耗竭的状态。

如果作为教师个体在工作中,如果认为自己应付外界事物、如工作任务超出个人能力和资源的过度要求时,就会产生身心耗竭状态。教学评价的滞后性,使教师付出与获得之间有时不成比例,难以立竿见影,所有这些使教师产生职业倦怠。

香港教育专业人员协会2005年9月20日至10月15日,对教师工作压力调查,并以问卷调查形式访问了全港783间小学、454间中学和79间特殊学校,结果显示,在2579名受访者当中,有三成六平均每星期超时工作逾21小时;超逾31小时的则有一成四;二成八的教师经常出现5项或以上的耗竭症状,包括,身体疲乏、紧张、肌肉紧张及酸痛、沮丧或抑郁、睡眠症状及头痛;当中更有逾五成表示无法纾缓压力,反映教师超时工作,及受到工作压力困扰的问题严重,并对他们的身心健康造成威胁。

--2005年11月21日

《香港商报》

你是不是对工作总提不起兴趣?对于目前的职业状态,你是不是充满了厌倦情绪?曾经效率极高的你,现在是不是工作绩效明显降低,而且身体疲惫?

如果你有上述“症状”,说明你已面临职业倦怠的危机。意识到这些危机并积极进行调节,将有助于你重新找到工作的激情。人的行为背后,都存在着一种动力,心理学称之为动机。

动机具有激起、调节、维持行为的功能,它的产生和人的需要、兴趣有密切的联系。

当动机消失时,被它所推动的行为就会终止。因此,当人对所从事的工作没有兴趣或缺乏动机,却又不得不为之时,就会产生厌倦情绪,身心陷入疲惫状态,工作绩效将会明显降低。长此以往,人将面临职业倦怠的危机。职业倦怠包括三方面:

1.情感衰竭。指没有活力,没有工作热情,感到自己的感情处于极度疲劳的状态。是职业倦怠的核心纬度,并具有最明显的症状表现。

2.去人格化。指刻意在自身和工作对象间保持距离,对工作对象和环境采取冷漠、忽视的态度,对工作敷衍了事,个人发展停滞,行为怪僻,提出调度申请等。

3.无力感或低个人成就感。指倾向于消极地评价自己,并伴有工作能力体验和成就体验的下降,认为工作不但不能发挥自身才能,而且是枯燥无味的繁琐事物。

职业倦怠因工作而起,直接影响到工作准备状态,然后又反作用于工作,导致工作状态恶化,职业倦怠进一步加深。职业倦怠将导致教师职业认同感和价值感相对降低,出现情感和身体的衰竭,由此产生生活的无意义感,进而造成对学生的消极影响。例如,教师可能会表现出对学生的退缩和不负责任,觉得帮助学生的种种努力总是无效,任务永远不会结束,总是不能从工作中得到回报等。它是一种恶性循环的、对工作具有极强破坏力的因素。如何有效地消除职业倦怠,对于提高工作绩效有着重要的意义。1.改变自己的认知方式。要清楚自己的能力水平,不对自己有不恰当的期望;

2.积极面对问题。采取更积极的应对手段,而不是逃避;

3.归因训练。把问题的原因归结为个体可以控制的因素,如能力和努力等,将帮助你成为更加内控的人;

4.积极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尽最大努力地去改变环境,以及合理的饮食和锻炼,都有助于你逃离职业倦怠的困扰。

作为学校的领导,对于教师的职业倦怠不能袖手旁观、任其发展。

1.明确任务分配;

2.阐明角色和责任;

3.提供建设性的反馈;

对职业倦怠的有效干预

(四)交际不适。教师的人际交往以师生交往为主,多处于校园之中,人际关系单调、狭窄,教师群体成为孤立、封闭群体,与社会联系、参与社会活动较少。据调查,教师在校内除工作关系外,经常与他人交往的只有6.99%,在校外与他人经常交往的只有14.69%,且在人际交往中有不适感觉,表现出固执、偏激、好为人师等不良倾向。(五)烦躁、郁闷的情绪体验在传统教育下,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导者、知识的拥有者、传授者。在高度发达的信息化时代,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越来越多,教师不再是惟一的信息源。学生在某些知识的深度和广度方面有可能超过教师。在课堂上有些教师经常处于尴尬的境地,教师的知识权威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教师的劳动具有常规性、重复性特点,一辈子讲一门课、一本教材,长期的重复劳动使教师产生单调、枯燥、烦躁、郁闷的情绪体验和心境。巨大的社会责任、繁重的工作压力使教师身心疲惫,很难静下心来“充电”。况且学生的成才非一人之力、一日之功,不会立竿见影,教师难以从工作中获得职业成就感。教师产生心理问题的分析1.恨铁不成钢的心理。他们对自己的职业其实很热爱,对自己的学生其实很热爱,对工作其实很负责。他们有时也会咬牙切齿、凶神恶煞地对待学生,但在他们内心体验到的却是一种“爱之深,恨之切”的情感,他们在恨铁不成钢的极度焦虑下体罚学生,就像父母恨铁不成钢而体罚子女一样。严格地说,体罚学生,就是违反教育法律,就是违反师德规范,就是师德不良。2.教师心理问题增多,主要由压力增大所致。近年来,教育评价与改革不断挑战教师的心理承受能力。⑴新课程改革教育教学方式、方法不断推陈出新,对教师原有的思维方式、教育观念和方法带来巨大冲击;⑵竞争机制引入教师队伍,诸如教师聘任、末位淘汰、按绩取酬等新的用人方式和分配方式的推行,给一向平静的学校带来了活力,同时也在教师心里产生了不安全感,如果不能及时调适,就容易产生紧张、焦虑情绪。⑶学生考试、升学率的压力。许多学校拿学生考试、升学率作为评价教师工作的依据,使教师产生许多焦虑。3.教师责任心产生的影响。心理学研究表明,凡是对他人高度负责的角色,都要经受相当多的内心冲突和不安。教师除了脑力劳动强度较高之外,还要对社会、对家长、对年轻一代的成长高度负责,每天都要接触带有情绪色彩的活动,体验情绪上的紧张与痛苦,尤其是在目前形势下,教师的教学任务重,升学压力大,学生不听话,工作超负荷,待遇不高,家长和领导的期望却越来越高。这些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由此而产生的不良情绪长期得不到化解,日积月累,恶劣情绪最终会以“零存整取”的形式突破心理承受的极限而爆发。这种不良情绪向何处排遣?避强欺弱是人的本能,人们便选择了相对而言的弱势群体──学生。这时候,体罚和变相体罚就可能发生了!4.教师面对应激源缺乏调节能力。有的教师虽然不会体罚学生,但面对经常发生的教育应激源,缺乏自我控制能力,出现急躁、焦虑、过度紧张、过敏性反应等,都是对外部环境的强烈而紧迫性刺激的不适应反应。有这种不适应情绪表现的教师,不习惯于工作变化,对于上一堂观摩课,调一次课,换一个班级作班主任,遇到一两个调皮的学生,都会情绪不安。这种不安的消极情绪长期累积,对自身和学生带来的隐患,有时连他们自己也始料不及。中小学生健康成长,需要教师为其营造愉快的学习氛围、宽松的人际环境,如果教师自身出现心理问题,不仅会使其陷入内心的痛苦,而且会将他的不良情绪和人格缺陷传导给受教育者,对他们的心理造成伤害。实际工作中,由于一些教师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遇到问题容易小题大做,反应过激,处理方法简单粗暴,甚至体罚打骂学生。教师的一时冲动,甚至危及学生一生。济南市有两位三年级小学生,课余玩闹时掀了女同学的裙子,班主任让两个小家伙站在全班同学面前,愤怒地将其斥责为“流氓”。两个八九岁的小孩子从此经常遭到同学的讥笑。四、心理健康的标准

鉴别一个人心理是否健康,不象鉴别人的生理健康那么容易,如通过测量脉博、体温、血压等就可以知道是否正常。心理健康和不健康没有绝对的界限,因此,制定心理健康的标准就非常复杂。心理学家认为心理健康标准应能全面而重点地反映出健康心理应有的水平,并能对人的整个心理即知、情、意和个性心理有全面的揭示。

生理需要

安全需要隶属与相爱需要尊敬需要

自我实现需要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模型自我实现

自我实现尊敬尊敬社会社会安全安全生理

生理

贪婪者知识阶层不同类别人不同层次需求强度示意图知识阶层中学生不同层次需求强度示意图自我实现

尊敬

社会

安全生理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真正心理健康的人的特征1.良好的现实知觉3.自发、坦率、真实5.有独处和自立的需要7.常新的愉快体验9.有社会兴趣11.有民主性格结构13.不随波逐流2.接纳自然、他人与自己4.以自身以外的问题为中心6.有自主性和主动性

8.有顶峰体验(物-我两忘的境界)10.人际关系深刻12.有创造性

1.智力正常,乐于学习和工作。智力正常是人正常生活的最基本条件。心理健康的人愿意把自己的智慧用在学习和工作中,他们热爱学习、热爱工作,从不把它们看作是负担和痛苦。

2.善于协调、控制情绪、心情愉快。每个人都有喜怒哀乐,心理健康者对外界刺激不会有偏颇的情绪和行为反应,能够调节控制自己的情绪,善于从生活中寻找乐趣,经常保持愉快、开朗、自信、满足的心情,对生活充满着希望。

3.具有较强的意志品质。

心理健康的人生活、学习、工作的目标明确合理,善于分析情况,审时度势。意志品质具有自觉性、果断性、坚韧性和自制性的特征。能够抗干扰,克服困难,实现既定的生活、学习和工作目标。

4.了解自己、悦纳自己。心理健康者能够了解自己,能按照自己的能力水平、性格特点、兴趣倾向来选择恰当的生活、学习和工作目标,不会遭受因目标不符合自己而产生挫折。同时,还能悦纳自己,容忍自己一些缺点,特别是生理方面的不足,如个子矮、眼睛小、肤色黑、相貌丑等。5.行为正常、行为方式与角色一致。心理健康的人行为反应适度,该激动时就激动,该冷静时就冷静,心理和行为与环境协调一致。另外,人应该根据自己扮演的角色规范,产生相应的角色行为,人的角色地位、身份要受到社会规范所制约,不是想当什么角色就当什么角色。6.能够适应现实环境。心理健康的人能够对社会有清晰的认识和正常的接触,一方面能够根据国家的政治、经济的发展变化,来调整自己的心理和行为;另一方面能够根据所处的现实环境和要求,来调整自己的心理和行为,能够面对现实,接受现实,适应现实和改造现实。7.能够保持完整和谐的人格。心理健康的人,其人格结构包括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和气质、能力、性格等方面都能平衡发展,并把它们完整、协调和谐地表现出来,思考问题的方式是适中合理的,能够正视现实,接受现实;待人接物能采取恰当的态度,能够与社会的步调合拍,能和集体融为一体。

8.心理和行为符合年龄特征。随着人的生理发展,从而带来人的心理和行为的变化。因此,不同年龄阶段,就有其不同的心理和行为模式。心理健康的人应是有与同年龄大多数人相一致的心理和行为特征。

五、怎样保持心理健康

1.了解自己,根据自己的能力、水平确立奋斗目标。人只有认识自己,才能战胜自己的弱点,更好地发展自己。认识自己的方式可以和自己所属的群体人进行比较,来了解自己各方面的发展水平,也可以通过心理测验(智力、气质、性格、兴趣等),来了解自己心理发展的特点和水平。人只有根据自己的性格特点、能力水平、兴趣倾向来确定奋斗的目标,才易取得成功。否则,就会遭受挫折。评价人的发展有四个方面:智商(IQ)20%、能商(AQ)10%、情商EQ)60%、行商(BQ)10%。

延迟满足的实验:(分糖)情商的内容:

1、认识你自己;2、控制自己的情绪;3、体察他人的情绪;4、维系良好的人际关系;5、延迟满足。

精明的人,辛苦一時,幸福一生;糊涂的人,玩乐一時,辛苦一生。

----印度谚语资料

2.要树立悦纳自己的态度,正确对待得与失。如果不能悦纳自己的某些缺点,特别是生理上的缺陷,就会采用多种防御性行为,使其总是处在紧张状态之中,怕别人看不起、不重视。要知道人无完人,每个人都有不足。对于生理上的缺陷,要坦然接受,不要为此羞愧,过多地掩饰;对于个性和行为上的缺点,也要给自己一定的时间,逐步加以克服。对待自己的得与失要做到“荣辱不惊”。每个人都有失误之时,关键是失误以后,要正确对待,认真分析失误的原因,再重新奋起。

3.学会对情绪的自我控制,疏泄积郁的情绪。人在生活中难免要遇到一些不良的刺激和一些不顺心的事,如果在遭受挫折时任其情绪发作,就会使人丧失理智,产生冲动行为,做出不应做的事,说出不应说的话。因此,在消极的情绪爆发时,要调节控制自己的情绪,例如,离开事发现场,转移注意力,或是默默数数,或是不断旋转自己的舌头,或是找自己的知心朋友,将自己的挫折事件和苦闷倾吐出来,使失去平衡的心理恢复正常,使不良情绪的能量得以缓解。慈颜常笑,笑古笑今,笑天下可笑之人;大肚能容,容天容地,容天下难容之事。

懂得快乐的人,感受的都是快乐;心理阴暗的人,看见的只是阴暗。

尼采说

:不可乘喜而轻诺,不可因醉而生嗔,不可乘快而多事,不可因倦而鲜终。不能因为一时高兴就随便答应别人(事后做不到又后悔);不能因为喝醉酒就随便抱怨别人(事后清醒了又后悔);不能因为贪图一时痛快就随便制造事端(事后造成麻烦又后悔);不能因为身体疲倦就随便放弃,半途而废(事后再重新开始又来不及了)。

控制情绪的方法在头脑中安装“情绪的调节器”,通过转移、分离、弱化、体谅、解脱、升华、抵消、利用、表达来调节情绪。抵制刺激输入的措施转移转移注意力。把注意力转到能使自己高兴的事。不能让自己总是陷入消极的情绪中不能自拔。分离把烦恼分离开来,分别解决,各个击破。切不可现在的烦恼和过去的烦恼,或是想象的烦恼联系到一起。弱化减弱烦恼。对于外界的不良刺激,做到不听、不看,不让输入;对于已输入的刺激做到不记忆、不思考、不想象。对刺激予以加工、转化的措施体谅体谅他人就是站在对方的立场上看问题,为他人设身处地的想一想。不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