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注册建造师继续教育培训---新近颁布的建设工程标准与规范1、建筑工程新标准、新规范梳理2、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3、建筑工程绿色施工评价标准4、工程建设施工企业质量管理规范5、施工企业工程建设技术标准化管理规范6、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评价标准7、建筑施工塔式起重机、升降机、工具式脚
手架安全技术规程主要内容1、
新近颁布的建筑工程标准、规范梳理建筑工程标准及规范的定义它是为在工程建设领域内获得最佳秩序,对各类建设工程的勘察、规划、设计、施工、安装、验收、运营维护及管理等活动和结果需要协调统一的事项所制定的共同的、重复性使用的技术依据及准则。技术标准的作用顺利进行工程建设的重要前提保证工程质量的基础评定工程质量的依据进行科学管理的工具技术标准的分类按级别分类
—国际标准ISO
—国家标准GB××××—××××
—行业标准建筑工业JG××××—××××建工行标JGJ城镇建设CJ—地方标准DB××××—××××
重庆市标准DB50—企业标准QB按专业分类勘测技术标准设计技术标准施工技术标准监理技术标准……按性质分类—强制性标准GB—推荐性标准GB/TCECS(工程建设推荐性行业标准)—指导性技术文件GB/Z1、新近颁布的建筑工程标准、规范梳理按用途分类设计规范,是对建筑物所作的最低限度技术要求的规定,是建筑工程设计必须遵循的科学依据。质量验收规范,是对建筑工程单位、分部分项工程质量做出的专业技术标准规定的文件。施工规范、规程,它对工程施工的条件、程序、方法、工艺、质量、机械操作等相关内容作出具体的规定。管理规范,是对企业或项目管理活动和结果需协调事项所制定的共同的、重复性使用的技术依据及准则。评价标准,是对建筑企业运行和工程建设实施具体情况及价值成果的客观评价依据。1、新近颁布的建筑工程标准、规范梳理标准、规范的梳理近年来(包括接下来的1-2年)是我国规范标准继2001-2003大规模集中修订后的又一次较大规模的修订。近年来,规范进行大规模修编主要的原因:几次地震后对建筑抗震的重新思考和总结,适当提高抵御灾害的能力,尤其针对重点设防建筑;落实以人文本发展战略,适当提高安全储备,保证结构安全;推进可持续发展战略,在材料使用和设计、施工上强调节约资源、能源、保护环境;适应技术多样化的趋势,结合建筑技术和建筑材料研究理论和成果,修编或新增相应规范标准;针对工程设计、施工实践中的新变化和新概念,以及新规范在表述和指标方面的变化对现有规范进行调整和完善。1、新近颁布的建筑工程标准、规范梳理标准、规范的梳理建造师应该关注以建筑抗震设计规范、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住宅设计规范等为代表的设计规范,以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2011年版)、砌体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等为代表的质量验收规范等的变化,注意这种变化给工作带来的新要求。
建造师应当了解当前正在使用的各种技术规程、技术规范、检测标准,动态更新相关知识。建造师应当重视并积极学习、应用国家发布的相关企业管理、工程项目管理规范,努力改变传统粗放式的建筑企业及项目管理,通过管理提高效率、效益并降低风险。1、新近颁布的建筑工程标准、规范梳理2、《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2.1概述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411-2007)自2007年10月1日起施行;共十五章及三个附录。规范是实现建筑节能全方位闭合管理的重要规范性文件,也是我国建筑装饰节能减排的指导性文件。我国各类建筑能耗现状分析(1)北方城镇采暖能耗我国北方城镇采暖能耗占建筑能耗的30%—50%,为建筑能耗消耗的最大组成部分。单位面积采暖能耗折合标准煤平均为20kg/m2•年,为北欧相同气候条件下建筑采暖能耗的2-4倍。造成的原因如下:①围护结构保温不良(墙体、门窗、屋面、地面)②供热系统效率不高,各输配环节热量损失严重③热源效率不高我国各类建筑能耗现状分析(3)大型公共建筑和政府机关办公建筑能耗(4)住宅与一般公共建筑除采暖空调外的能耗(5)农村生活能耗我国农村建筑面积约为240亿m2,总耗电约为900亿度/年,生活用标准煤0.3亿吨/年。(6)长江流域采暖需求预计到2020年,长江流域将有50亿m2左右的建筑需要采暖,如果该地区照搬北方形式耗能将巨大。
我国建筑节能重点范围北方建筑采暖能耗高、比例大——围护结构、系统管理
应为建筑节能的重点;空调能耗高、比例大——也体现在围护结构、系统管理应为建筑节能的重点;住宅与一般公共建筑能耗呈增长趋势;公共建筑和政府机构能耗严重,节能潜力大;农村建筑能耗低,商品能耗替代非商品能源的趋势;建筑节能标准基本情况规范第一次把节能工程明确规定为建筑工程的一项分部工程。要求单位工程竣工验收必须在建筑节能分部工程验收合格后进行(强制性条文1.0.5)。即建筑节能验收时单位工程验收的先决条件,具有“一票否决权”,这对加强建筑节能工程的施工质量管理,统一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具有重要意义。2.
《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验收规定墙体节能工程幕墙节能工程门窗节能工程屋面节能工程地面节能工程采暖节能工程通风与空气调节节能工程空调与采暖系统的冷热源及管网节能工程配电及照明节能工程监测与控制节能工程一般规定主控项目一般项目2.3建筑节能分项工程主控项目与一般项目主要包括节能分项工程所涉及的材料与设备的检验方法、数量、规定、复验项和施工工艺要求等。一般规定主要包括节能分项工程的适用范围、验收程序和验收内容等;2.
《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根据具体的节能分项工程,规范提出了节能材料的复验项目及涉及到的强制性条款,这应当为建造师所掌握。2.3建筑节能分项工程2.
《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系统节能性能检测规范要求对采暖、通风与空调、配电与照明系统节能性能进行检测;检测项目包括室内温度、供热系统室外管网的水力平衡度、供热系统的补水率、室外管网的热输送效率、各风口的风量、通风与空调系统的总风量、空调机组的水流量、空调系统冷热水、冷却水总流量、平均照度与照明功率密度等并且这些项目节能性能的检测应由建设单位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第三方检测单位进行。2.
《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2.5建筑节能分部工程质量验收节能验收前提:
建筑节能分部工程的质量验收,应在检验批、分项工程全部验收合格的基础上,进行外墙节能构造实体检验,严寒、寒冷、夏热冬冷地区的外窗气密性现场检测,以及系统节能性能检测和系统联合试运转与调试,确认建筑节能工程质量达到验收条件后方可进行。2.
《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建筑节能使用的表格建筑节能分部工程质量验收表分项工程质量验收汇总表检验批/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表2.
《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建筑工程绿色施工评价标准(GB/T50640-2010)自2011年10月1日起施行。标准旨在贯彻住建部推广绿色施工的指导思想,对工业和民用建筑、构筑物现场施工的绿色施工评价方法进行规范,促进施工企业实行绿色施工。3.1概述3.
《建筑工程绿色施工评价标准》
绿色施工总体框架
评价指标绿色施工评价标准评价框架体系评价方法、组织和程序总则术语基本规定3.
《建筑工程绿色施工评价标准》环境保护评价指标节水与水资源利用指标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指标节地与土地资源利用指标节能与能源利用评价指标共十一章绿色施工评价将单位工程按形象进度划分为三个施工阶段:地基与基础工程、结构工程、装饰装修与机电安装工程。绿色施工评价要素:包含控制项、一般项、优选项三类评价指标。控制项——绿色施工过程中必须达到的基木要求条款。一般项——绿色施工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评价,难度和要求适中的条款。优选项——绿色施工过程中实施难度较大、要求较高的条款。评价等级分为:不合格、合格和优良。3.
《建筑工程绿色施工评价标准》3.2基本规定标准规定了绿色施工项目应符合的基本规定,举例如下:建立绿色施工管理体系和管理制度,实施目标管理;根据绿色施工要求进行图纸会审和深化设计;施工组织设计及施工方案应有专门的绿色施工章节,绿色施工目标明确,内容应涵盖“四节一环保”的要求。工程技术交底应包含绿色施工内容;采用符合绿色施工要求的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新机具进行施工;建立绿色施工培训制度,并有实施记录;等等。3.
《建筑工程绿色施工评价标准》发生下列事故之一,不得评为绿色施工合格项目:发生安全生产死亡责任事故;发生重大质量事故,并造成严重影响;发生群体传染病、食物中毒等责任事故;施工中因“四节一环保”问题被政府管理部门处罚;违反国家有关“四节一环保”的法律法规,造成严重社会影响;施工扰民造成严重社会影响。3.
《建筑工程绿色施工评价标准》3.3绿色施工评价框架体系标准建立了由评价阶段、评价要素、评价指标、评价等级构成的绿色施工评价框架体系,如图:3.
《建筑工程绿色施工评价标准》3.
《建筑工程绿色施工评价标准》要点解读3.4绿色施工评价指标标准针对绿色施工评价的环境保护、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节能与能源利用、节地与土地资源保护等5个要素,系统地提出了绿色施工要求,这些要求分为:控制项一般项优选项3.
《建筑工程绿色施工评价标准》3.5绿色施工评价方法评价频率要求绿色施工项目自评价次数每月不应少于一次,每阶段不应少于一次。要素评价得分控制性指标必须全部满足3.
《建筑工程绿色施工评价标准》一般项根据实际发生项的情况计分优选项根据实际发生项执行情况加分求和3.
《建筑工程绿色施工评价标准》要素评价得分等于一般项折算分与优选项加分之和。3.
《建筑工程绿色施工评价标准》批次评价得分
批次评价得分=∑(要素评价得分×该要素权重系数)3.
《建筑工程绿色施工评价标准》批次评价要素权重系数阶段评价得分
阶段评价得分=∑批次评价得分/评价批次数单位工程评价得分单位工程评价得分=∑(阶段评价得分×该阶段权重系数)3.
《建筑工程绿色施工评价标准》单位工程要素权重系数单位工程绿色施工等级判定标准有下列情况之一者为不合格:控制项不满足要求;单位工程总得分w<60分;结构工程阶段得分<60分。满足以下条件者为合格:
控制项全部满足要求;单位工程总得分60分≤w<80分,结构工程得分≥60分;至少每个评价要素各有一项优选项得分,优选项总分≥5。满足以下条件者为优良:
控制项全部满足要求;单位工程总得分w≥80分,结构工程得分≥80分;至少每个评价要素中有两项优选项得分,优选项总分≥10。3.
《建筑工程绿色施工评价标准》3.6绿色施工评价的组织单位工程绿色施工评价应由建设单位组织,项目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参加,评价结果应由建设、监理、施工单位三方签认。单位工程施工阶段评价应由监理单位组织,项目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参加,评价结果应由建设、监理、施工单位三方签认。单位工程施工批次评价应由施工单位组织,项目建设单位和监理单位参加,评价结果应由建设、监理、施工单位三方签认。
单位工程绿色施工评价应在批次评价和阶段评价的基础上进行,绿色施工评价资料齐全,由施工单位书面申请,在工程竣工验收前进行评价。3.
《建筑工程绿色施工评价标准》3.7绿色施工的评价程序标准规定单位工程绿色施工评价应在批次评价和阶段评价的基础上进行。绿色施工评价应先由施工单位自评价,再由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或其他评价机构验收评价。3.
《建筑工程绿色施工评价标准》绿色施工的评价资料标准规定单位工程绿色施工评价应提交的评价资料有绿色施工组织设计专门章节,施工方案的绿色要求、技术交底及实施记录;绿色施工要素评价表…等,相关评价资料应按规定存档,评价表编号均应按时间顺序的流水号排列。3.2.1.2制定绿色施工管理制度绿色施工管理制度①项目经理——绿色施工管理的第一责任人,负责由施工单位为主体的绿色评价。②项目总工程师——对本工程项目的绿色施工管理负技术责任③工长(施工员)——对所辖劳务队或班组的绿色施工工作负直接领导责任。④绿色施工专员——负责检查、监督管理、纠正、信息和培训等。⑤班组长——安排生产任务时,领导作业人员执行绿色施工操作程序,负责上岗前培训,每周进行讲评。重要的工程项目,可以邀请相关专家作为绿色顾问。3.
《建筑工程绿色施工评价标准》工程建筑施工企业质量管理规范(GB/T50430-2007)自2008年3月1日起施行;共十三章。它是关于工程建设施工企业质量管理的第一个国家标准,也是施工企业质量管理的第一个管理型规范,适用于所有工程建设施工企业的质量管理活动,体现“大质量”的概念。工程建筑施工企业质量管理规范涵盖了GB/T19001-2008(ISO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要求等内容,是GB/T19001-2008标准的行业化。4.
《工程建设施工企业质量管理规范》4.1概述●与GB/T19001-2008要求对照基本覆盖,不一定是一一对应,一个条款有时对应2-3条GB/T19001-2008条款。4.
《工程建设施工企业质量管理规范》该规范要求施工企业应结合自身特点和质量管理需要,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并形成文件,对质量管理体系中的各项活动进行策划并检查、分析、改进质量管理活动的过程和结果。规范还要求施工企业建立并实施16个文件管理制度,明确每个文件管理的范围、职责、流程和方法。根据规范条文解释,本规范适用于施工总承包企业和专业承包施工企业,不适用于劳务分包企业。
4.
《工程建设施工企业质量管理规范》4.1概述质量管理基本要求人力资源管理施工机具管理投标及合同管理材料、构配件和设备分包管理工程项目施工质量管理施工质量检查与验收质量管理自查与评价质量信息和质量管理改进组织机构和职责4.
《工程建设施工企业质量管理规范》规范内容较多,教材从以下五个部分进行重点解读:人员组织材料设备合同管理工程管理持续改进4.
《工程建设施工企业质量管理规范》4.7总结规范中要求形成的管理制度规范中要求形成的文件规范中要求进行的交底4.
《工程建设施工企业质量管理规范》5.1概述施工企业工程建设技术标准化管理规范(JGJ/T198-2010)自2010年10月1日起施行;共七章及三个附录。规范制定的目的是为了加强施工企业工程建设技术标准化工作,规范企业标准化管理,提高科学管理水平。标准化的意义?技术标准化、管理标准化、产品标准化5.
《施工企业工程建设技术标准化管理规范》5.
《施工企业工程建设技术标准化管理规范》施工企业工程建设技术标准化管理工作涉及的工作:工程建设标准化体系建立施工企业技术标准编制工程建设标准实施工程建设标准实施的监督检查5.2工程建设标准化工作体系5.
《施工企业工程建设技术标准化管理规范》工程建设标准化工作体系包括了以下几个方面:工作机构企业工程建设标准体系表组织管理工作信息和档案管理工作评价5.3工程建设标准实施5.
《施工企业工程建设技术标准化管理规范》施工企业技术标准的实施管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的实施管理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的实施管理施工企业技术标准的实施管理应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的实施管理协调一致。企业工程建设标准化工作应以贯彻落实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为主要任务,并将从事工程项目范围内的相关技术标准,都列入企业工程建设标准体系表进行系统管理。施工企业应对有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中的强制性条文和全文强制性标准进行重点管理。施工企业贯彻落实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应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其主要措施有:(1)学习标准(2)应用标准(3)工程项目技术交底(4)施工操作技术交底(5)不断完善落实标准的措施。5.4工程建设标准实施的监督检查5.
《施工企业工程建设技术标准化管理规范》
施工企业工程建设标准实施监督检查,应以贯彻技术标准的控制措施和技术标准实施结构为检查点,以过程控制为检查重点。5.5施工企业技术标准编制5.
《施工企业工程建设技术标准化管理规范》施工企业技术标准编制应贯彻执行国家现行有关标准化法律、法规,符合国家有关技术标准的要求,积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合理利用资源、节约能源、保护环境。
施工总承包企业编制的企业技术标准除满足指导本企业施工外,还应对相应专业分包施工单位的施工具有可控制性和指导性。6.1概述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评价标准(JGJ/T77-2010)自2010年11月1日起施行;共五章及两个附录。它是为促进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确保其具备必要的安全生产条件和能力,而制定。施工企业及政府主管部门对企业安全生产条件,业绩的评价,以及在此基础上对企业安全生产能力的综合评价。6.
《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评价标准》标准规定了对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进行评价的评价内容、评价方法和评价等级。按照安全生产管理评价,安全技术管理评价,设备及设施管理评价,企业市场行为评价,施工现场安全管理评价等5项内容进行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评价。每项评价内容以评分表的形式和量化的方式,根据其评定项目的量化评分标准及其重要程度进行评定。在5项内容评价的基础上,对各项内容评价得分进行加权汇总,得到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评价得分和相应的等级。6.
《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评价标准》7.建筑施工塔式起重机、升降机、工具式脚手架安全技术规程7.1概述很多严重的安全事故常常和起重机、升降机、脚手架有关,掌握塔式起重机、升降机、工具式脚手架安全技术规程对建造师具有重要意义。
这三个规范是教材收录的技术性比较强的规范,但也有很多共同的管理规律。《建筑施工塔式起重机安装、使用、拆卸安全技术规程》(JGJ196-2010),自2010年7月1日实施。本规程适用于房建、市政工程所用塔式起重机的安装、使用和拆卸,它规定了塔式起重机的安装、使用和拆卸的基本技术要求,包括了总则、基本规定、塔式起重机的安装、塔式起重机的使用、塔式起重机的拆卸、吊索具的使用共6章内容和塔式起重机安装自检表、塔式起重机安装验收记录表、塔式起重机周期检查表三个附表。7.2建筑施工塔式起重机安装、使用、拆卸安全技术规程7.2建筑施工塔式起重机安装、使用、拆卸安全技术规程(1)基本规定规程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规定:关于塔式起重机安拆单位和人员资质、安全管理保证体系、安全管理制度关于塔式起重机设备塔式起重机应具有特种设备制造许可证、产品合格证、制造监督检验证明,并已在县级以上地方建设主管部门备案登记。严禁使用的情况不得安装和使用的情况关于塔式起重机启用前检查塔式起重机启用前应对塔式起重机的备案登记证明文件、建筑施工特种作业人员的操作资格证书、专项施工方案、辅助起重机械的合格证及操作人员资格证书等进行检查。7.2建筑施工塔式起重机安装、使用、拆卸安全技术规程关于塔式起重机的技术档案对塔式起重机应建立技术档案,其技术档案应包括下列内容:购销合同、制造许可证、产品合格证、制造监督检验证明、使用说明书、备案证明等原始资料;定期检验报告、定期自行检查记录、定期维护保养记录、维修和技术改造记录、运行故障和生产安全事故记录、累计运转记录等运行资料;历次安装验收资料。7.2建筑施工塔式起重机安装、使用、拆卸安全技术规程
关于塔式起重机的安装、拆卸的专项施工方案塔式起重机安装、拆卸前,应编制专项施工方案,指导作业人员实施安装、拆卸作业。当多台塔式起重视在同一施工现场交叉作业时,应编制专项方案专项施工方案由本单位技术、安全、设备等部门审核、技术负责人审批后,经监理单位批准实施。塔式起重机安装前编制的专项施工方案内容塔式起重机拆卸前编制的专项施工方案内容7.2建筑施工塔式起重机安装、使用、拆卸安全技术规程关于塔式起重机的使用塔式起重机与架空输电线的安全距离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塔式起重机安全规程》(GB5144-2006)的规定。当多台塔式起重视在同一施工现场交叉作业时,应采取防碰撞的安全措施。任意两台塔式起重机之间的最小架设距离应符合相关的要求。
7.2建筑施工塔式起重机安装、使用、拆卸安全技术规程(2)建筑施工塔式起重机的安装塔式起重机的独立高度、悬臂高度应符合使用说明书的要求;雨雪、浓雾天气严禁进行安装作业;安装时塔式起重机最大高度处的风速应符合使用说明书的要求且风速不得超过12m/s。塔式起重机不宜在夜间进行安装作业;当需在夜间进行塔式起重视安装和拆卸作业时,应保证提供足够的照明。塔式起重机的安全装置必须齐全,并应按程序进行调试合格。连接件及其防松防脱件严禁用其他代用品代用。连接件及其防松防脱件应使用力矩扳手或专用工具紧固连接螺栓。塔式起重机停用6个月以上的,在复工前,应重新进行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7.2建筑施工塔式起重机安装、使用、拆卸安全技术规程(3)建筑施工塔式起重机的使用使用前应进行安全技术交底;起重机起吊前,应对安全装置进行检查;每班作业应作好例行保养,并应作好记录;实行多班作业的设备,应执行交接班制度,认真填写交接班记录行走式塔式起重机停止作业时,应锁紧夹轨器。当塔式起重机使用高度超过30m时,应配置障碍灯,起重臂根部铰点高度超过50m时应配备风速仪。塔式起重机应实施各级保养。转场时,应作转场保养,并应有记录。
7.2建筑施工塔式起重机安装、使用、拆卸安全技术规程(4)建筑施工塔式起重机的拆卸塔式起重机拆卸作业宜连续进行拆卸前应检查主要结构件、连接件、电气系统、起升机构、回转机构、变幅机构、顶升机构等项目。附着式塔式起重机应明确附着装置的拆卸顺序和方法。自升式塔式起重机每次降节前,应检查顶升系统和附着装置的连接等,确认完好后方可进行作业。拆卸时应先降节,后拆除附着装置。拆卸完毕后,为塔式起重机拆卸作业而设置的所有设施应拆除,清理场地上作业时所用的吊索具、工具等各种零配件和杂物。7.2建筑施工塔式起重机安装、使用、拆卸安全技术规程(5)建筑施工塔式起重机的安装验收塔式起重机安装验收参加单位:施工(总)承包单位出租单位安装单位监理单位使用单位塔式起重机安装验收检查的重点部位:塔式起重机结构基础与轨道机构与零部件附着锚固电气系统安全限位与保险装置环境7.2建筑施工塔式起重机安装、使用、拆卸安全技术规程7.
3建筑施工升降机安装、使用、拆卸安全技术规程《建筑施工升降机安装、使用、拆卸安全技术规程》(JGJ215-2010),自2010年12月1日实施。规程针对建筑施工升降机安装、使用、拆卸中易发的安全隐患,遵循预防为主、主动控制、动态控制的思想,从对建筑施工升降机及其安装使用单位和人员的基本要求,到建筑施工升降机的安装、验收、使用、拆卸等环节的安全管理要求进行了系统的规定。(1)基本规定关于建筑施工升降机安装单位和人员资质、安全生产许可证关于建筑施工升降机设备应具有特种设备制造许可证、产品合格证、使用说明书、起重机械制造监督检验证书,并已在产权单位工商注册所在地县级以上建行政主部门备案登记。
严禁使用的情况属国家明令淘汰或禁止使用的;超过由安全技术标准或制造厂家规定使用年限的;经检验达不到安全技术标准规定的;无完整安全技术档案的;无齐全有效的安全保护装置的。7.
3建筑施工升降机安装、使用、拆卸安全技术规程关于建筑施工升降机的安全技术档案建筑施工升降机应建立安全技术档案并包括以下内容:购销合同、制造许可证、产品合格证、制造监督检验证明、安装使用说明书、备案证明等原始资料;定期检验报告、定期自行检查记录、定期维护保养记录、维修和技术改造记录、运行故障和生产安全事故记录、累计运转记录等运行资料;历次安装验收资料。7.
3建筑施工升降机安装、使用、拆卸安全技术规程关于建筑施工升降机的安装、拆卸的专项施工方案施工升降机安装作业前,安装单位应编制施工升降机安装、拆卸工程专项施工方案,由安装单位技术负责人批准后,报送施工总承包单位或使用单位、监理单位审核,并告知工程所在地县级以上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施工升降机安装、拆卸工程专项施工方案的内容7.
3建筑施工升降机安装、使用、拆卸安全技术规程安装前做好技术交底,并对各部件和辅助设备进行全面检查和维修保养;安装前施工单位应根据相关资料,确认符合专项施工方案的要求;施工升降机必须安装防坠安全器和超载保护装置安装完毕后,使用单位应当组织租赁、安装、监理等有关单位进行验收,或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检验检测机构进行验收;实行施工总承包的,由施工总承包单位组织验收;关于建筑施工升降机的安装关于建筑施工升降机的验收7.
3建筑施工升降机安装、使用、拆卸安全技术规程(2)施工升降机的使用使用前应对施工升降机司机进行书面安全技术交底;施工升降机司机应持有建筑施工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不得无证操作;操作中应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和安全管理制度。使用过程中做好维护、保养、清理、安全防护等工作。使用过程中严禁出现的行为:使用超过有效标定期的防坠安全器;用行程限位开关作为停止运行的控制开关;施工升降机运行中进行保养、维修作业。7.
3建筑施工升降机安装、使用、拆卸安全技术规程(3)施工升降机的拆卸拆卸前应对施工升降机的关键部件进行检查;根据拆卸工程专项施工方案进行拆卸作业并留有足够的工作面;施工升降机拆卸不得在夜间进行并且应连续作业。当拆卸作业不能连续完成时,应根据拆卸状态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7.
3建筑施工升降机安装、使用、拆卸安全技术规程7.4建筑施工工具式脚手架安全技术规程《建筑施工工具式脚手架安全技术规程》(JGJ202-2010),自2010年9月1日实施。
规程适用于建筑施工中使用的工具式脚手架,包括附着式升降脚手架、高处作业吊篮、外挂防护架的设计、制作、安装、拆除、使用及安全管理。规程对工具式脚手架的安装使用单位和人员、专项施工方案等进行了要求,对工具式脚手架的结构构造、安全装置、安装、使用、升降、拆卸等进行了系统规定。(1)工具式脚手架关于工具式脚手架安装单位和人员资质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关于工具式脚手架专项施工方案工具式脚手架安装前,应根据工程结构、施工环境等特点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并应经总承包单位技术负责人审批、项目总监理工程师审核后实施。7.4建筑施工工具式脚手架安全技术规程(2)附着式升降脚手架附着式升降脚手架的结构构造附着式升降脚手架应由竖向主框架、水平支撑桁架、架体构架、附着支承结构、防倾装置、防坠装置组成。附着式升降脚手架的安全装置附着式升降脚手架必须具有防倾覆、防坠落和同步升降控制的安全装置。7.4建筑施工工具式脚手架安全技术规程附着式升降脚手架的安装附着式升降脚手架在首层安装前应设置安装平台,安装平台应有保障施工人员安全的防护设施,安装平台的水平精度和承载能力应满足架体安装的要求。安装过程中要确保附着支承结构符合设计要求,安全保险装置应全部合格,安全防护设施应齐备,并应设置必要的消防设施。附着式升降脚手架的升降附着式升降脚手架可有手动、电动和液压三种升降形式;升降过程中应实行统一指挥、规范指令;遇五级及以上大风和大雨、大雪、浓雾和雷雨等恶劣天气时,不得进行升降作业。
7.4建筑施工工具式脚手架安全技术规程附着式升降脚手架的使用附着式升降脚手架应按照设计性能指标进行使用,不得随意扩大使用范围;架体上的施工荷载必须符合设计规定,不得超载,不得放置影响局部杆件安全的集中荷载。附着式升降脚手架停用超过三个月时,应提前采取加固措施;停用超过一个月或遇六级及以上大风后复工时,应进行检查,确认合格后方可使用。螺栓连接件、升降设备、防倾装置、防坠落装置、电控设备同步控制装置等应每月进行维护保养。7.4建筑施工工具式脚手架安全技术规程附着式升降脚手架的拆除拆除工作应按专项施工方案及安全操作规程的有关要求进行对拆除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拆除作业应在白天进行,遇五级及以上大风和大雨、大雪、浓雾和雷雨等恶劣天气时,不得进行拆卸作业。
7.4建筑施工工具式脚手架安全技术规程(3)高处作业吊篮高处作业吊篮的构造高处作业吊篮应由悬挑机构、吊篮平台、提升机构、防坠落机构、电气控制系统、钢丝绳和配套附件、连接件构成。高处作业吊篮的安装高处作业吊篮应严格按照专项施工方案,并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实施;高处作业吊篮在使用前必须经过施工、安装、监理等单位的验收。7.4建筑施工工具式脚手架安全技术规程高处作业吊篮的拆除高处作业吊篮拆除时应按照专项施工方案,并应在专业人员的指挥下实施。拆除前应将吊篮平台下落至地面,并应将钢丝绳从提升机、安全锁中退出,切断总电源。拆除支承悬挂结构时,应对作业人员和设备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拆卸分解后的零部件不得放置在建筑物边缘,应采取防止坠落的措施。7.4建筑施工工具式脚手架安全技术规程4、外挂防护架外挂防护架的安装外挂防护架搭设前应先搭设操作平台,根据专项施工方案,在建筑结构上设置预埋件,预埋件经过验收合格方可浇筑混凝土,并应做好隐蔽工程记录。防护架应配合施工进度搭设,一次搭设的高度不应超过相邻连墙件以上两个步距,校正并确认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防护架纵向水平杆应通长设置,不得搭接。架体高度≤13.52m架体长度≤6.03m架体宽度≤1.24m架体自重
按2.9KN/m×架体长度纵向水平步距≤0.9m每片架体桁架数2个地锚环、拉环钢筋直径12mm外挂防护架的构造基本参数
7.4建筑施工工具式脚手架安全技术规程外挂防护架的拆除拆除前准备工作应符合的要求外挂防护架的提升防护架提升时,必须按照“提升一片、固定一片、封闭一片”的原则进行,严禁提前拆除两片以上的架体、分片处的连接杆、立面及底部封闭设施。
对防护架的连接扣件、连墙件、竖向桁架、三角臂应进行全面检查,并应符合构造要求;应根据检查结果补充完善专项施工方案中的拆除顺序和措施,并应经总包和监理单位批准后方可实施;应对操作人员进行拆除安全技术交底;应清除防护架上杂物及地面障碍物。拆除时应符合的要求应采用起重机械把防护架吊运到地面进行拆除;拆除的构配件应按品种、规格随时码堆存放,不得抛掷。7.4建筑施工工具式脚手架安全技术规程8其它8.1概述本部分主要选择了两部分内容,一部分是与建筑工程专业技术抗震方面相关的《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的介绍,还有一部分是针对混凝土结构出现的规范的修订:《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和《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做有关修订部分的介绍。《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自2010年12月1日起正式实施,主要是依据我国国情,适当调整提高抗震设防标准。修订过程1、2007年1月第一次工作会议,开始全面修订;2、2008年4月“修订初稿”;3、2008年5月12日汶川地震后,局部修订(2008版):31条,调整建抗震设防分类、灾区的地震动参数、加强山区场地、楼梯间等要求,增加强制性条文;4、2008年8月继续修订工作;5、2009年5月“征求意见稿”;2009年8月试设计;6、2009年11月12-14日“送审稿”;2010年2月“报批稿”,报批;7、2010年5月31日发布8.2建筑抗震设计规范规范的延续(89和01规范)1.三水准两阶段抗震设计基本原则2.设计反应谱骨架3.楼层最小剪力系数强制性要求4.建筑规则性定义的定量化5.混凝土结构抗震等级划分、计算与构造要求6.砌体结构圈梁构造柱设置:延性和整体性要求7.隔震和消能减震设计8.非结构抗震设计8.2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修订内容本次修订后共14章59节12个附录,共630条,其中正文增加39条,占原条文的9%,附录增加37条,占36%。较2001规范增加1章1个附录,基本保持了2008年局部修订内容,共设强制性条文56条。(1)补充了7度(0.15g)和8度(0.30g)设防的抗震措施规定,按《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调整了设计地震分组;(2)改进了土壤液化判别公式;8.2建筑抗震设计规范(3)调整了地震影响系数曲线的阻尼调整参数、钢结构阻尼比和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隔震结构的水平向减震系数的计算,并补充了大跨度屋盖建筑水平和竖向地震作用的计算方法;(4)提高了对混凝土框架结构房屋、底部框架砌体房屋的抗震设计要求;(5)提出了钢结构房屋抗震等级并相应调整了抗震措施的规定;(6)改进了多层砌体房屋、混凝土抗震墙房屋、配筋砌体房屋的抗震措施;8.2建筑抗震设计规范(7)扩大了隔震和消能减震房屋的适用范围;(8)新增建筑抗震性能化设计原则以及有关大跨度屋盖建筑、地下建筑、框排架厂房、钢支撑-混凝土框架和钢框架-钢筋混凝土核心筒结构的抗震设计规定;(9)取消了内框架砖房的内容。8.2建筑抗震设计规范设计地震分组变化全国2500个抗震设防城镇中设防烈度不变而设计地震分组变化的城镇有1000多个(占40%以上)。有变化的省会城市和直辖市如下:设计一组改为设计二组:天津、石家庄、福州、郑州、银川、乌鲁木齐设计二组改为设计三组:济南、昆明、兰州、西宁、拉萨、台北设计一组改为设计三组:成都变化较多的省份:河北74%山西55%福建54%山东75%河南45%四川76%云南82%西藏82%陕西48%甘肃92%青海88%宁夏81%新疆82%8.2建筑抗震设计规范设防目标三水准设防目标: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性能化目标:针对工程特定要求提出的设计目标,不得低于基本目标。二阶段抗震验算小震:承载力和弹性变形验算,多数结构达到“不坏”的目标;通过概念设计和抗震措施定性地达到“不倒”的目标。大震:弹塑性变形验算,针对超高、具有明显薄弱层(部位)的不规则结构,进行弹塑性变形验算、塑性铰判别,采取相应的抗震构造措施,实现“不倒”的目标。8.2建筑抗震设计规范抗震措施除地震作用和构件抗力计算以外的抗震设计内容,包括:建筑布置、适用高度、结构选型、抗震等级、地基抗液化措施、地震作用效应(内力和变形)调整;还包括抗震构造措施。注:地震作用计算指地震作用标准值的计算,不是地震作用效应(内力和变形)设计值的计算。8.2建筑抗震设计规范抗震构造措施根据抗震概念设计要求,一般不需计算而对结构和非结构部分所采取的各种细部构造,如构件尺寸、高厚比、轴压比、长细比、板件宽厚比,构造柱和圈梁的布置和配筋,纵筋配筋率、箍筋配箍率、钢筋直径、间距等构造和连接要求。抗震构造措施属于抗震措施,可以根据场地类别加以调整。8.2建筑抗震设计规范《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于2011年7月1日起开始实施。修订背景(1)适当提高安全储备,保证结构安全;适当提高抗灾害的能力,落实以人为本的原则(汶川地震及其他自然或人为灾害的教训)(2)完善耐久性设计(延长建筑物使用年限),采用高强高性能材料,提高材料利用效率(节约资源),保障可持续发展的需要。(3)加强与相关规范的合理分工及协调,反映最新科研成果和工程经验,参考国际标准,促进建筑技术的进步及产业化进程。8.3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修订的主要技术要点(1)补充了“结构方案”和“结构抗倒塌”的设计原则(使规范逐步从构件规定向结构整体规定过渡);(2)增加了既有结构改造设计的原则的规定(配合既有建筑的改造利用的需要);(3)修改了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构件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设计的有关规定(裂缝宽度、挠度验算);(4)增加了楼盖舒适度的设计要求(对大跨度混凝土楼盖结构应进行竖向自振频率验算);(5)修改了环境等级划分,完善了耐久性设计要求(包括环境类别、材料质量、保护层厚度、技术措施、防护措施、维护要求等);8.3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6)新增500MPa级高强钢筋(HRB500级、HRBF500级),淘汰HP235MPa级低强钢筋(非预应力钢筋以400和500级钢筋为主,光面钢筋为HPB300级,将逐步取消HRB335级);(7)提出了并筋(钢筋束)的配筋方式(方便钢筋密集构件施工,并与国外规范一致);(8)对结构侧移的二阶效应(P-Δ效应),提出有限元分析方法及增大系数的简化考虑方法;统一了一般受弯构件与集中荷载作用下的梁的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腹筋作用项);(9)补充了拉、弯、剪、扭复合受力钢筋混凝土矩形截面框架柱设计的相关规定;(10)修改了受冲切承载力计算公式;8.3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11)适当调整了钢筋的保护层厚度规定(保护层厚度从最外层钢筋(箍筋)算起,与耐久性规范协调并适当简化);(12)修改了钢筋锚固长度的有关规定(规定了基本锚固长度、受拉锚固长度和锚固长度修正系数,增加了机械锚固的内容);(13)调整了混凝土结构构件纵向受力钢筋最小配筋率要求(最小配筋率与钢筋强度等级相联系,对采用400和500MPa级钢筋的板类受弯构件最小配筋率适当减少,有利于推广高强钢筋);(14)补充了双向受剪钢筋混凝土柱的抗震设计相关规定;(15)调整了混凝土柱轴压比限值,增加了四级抗震等级的轴压比要求;8.3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16)补充筒体及剪力墙洞口连梁的受弯承载力及小跨高比连梁、特殊配筋连梁的设计规定;(17)修改了剪力墙边缘构件的有关设计要求,增加了三级抗震等级剪力墙的相关规定;(18)增加了冲切及板柱节点抗震设计的相关规定;(19)补充了预应力混凝土构件抗震设计的相关要求8.3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有关章节修订的主要内容(一)基本设计规定1、混凝土结构设计的内容:
(1)结构方案设计,包括结构选型、传力途径和构件布置(2)作用及作用效应分析;(3)结构构件截面配筋计算或验算;(4)结构及构件的构造、连接措施;(5)对耐久性及施工的要求;(6)满足特殊要求结构的专门性能设计。
●设计应明确结构的用途,在设计使用年限内未经技术鉴定或设计许可,不得改变结构的用途和使用环境。8.3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8.3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2.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计算●对持久设计状况、暂短设计状况和地震设计状况,当用内力的形式表达时,结构构件应采用下列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设计表达式:
gRd——结构构件的抗力模型不定性系数:对静力设计,一般结构构件取1.0,重要结构构件或不确定性较大的结构构件根据具体情况取大于1.0的数值;对抗震设计,采用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gRE代替gRd的表达形式;
结构的设计状况
设计状况是代表一定时段内实际情况的一组设计条件,设计应做到在该组条件下结构不超越有关的极限状态。《工程结构可靠性设计统一标准》GB50153-2008规定工程结构设计时应区分下列设计状况:(1)持久设计状况。是指在结构使用过程中一定出现,且持续期很长的设计状况,其持续期一般与设计使用年限为同一数量级。持久设计状况适用于结构使用时的正常情况。(2)短暂设计状况。是指在结构施工和使用过程中出现概率较大,而与设计使用年限相比,其持续期很短的设计状况。短暂设计状况适用于结构出现的临时情况,包括结构施工和维修时的情况等。8.3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3)偶然设计状况。是指在结构使用过程中出现概率较小,且持续期很短的设计状况。偶然设计状况适用于结构出现的异常情况,包括结构遭受火灾、爆炸、撞击时的情况等。(4)地震设计状况。是指结构遭受地震时的设计状况。地震设计状况适用于结构遭受地震时的情况,在抗震设防地区必须考虑地震设计状况。
《工程结构可靠性设计统一标准》规定,对工程结构的上述四种设计状况均应进行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设计,对持久设计状况尚应进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设计,对短暂设计状况和地震设计状况可根据需要进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设计,对偶然设计状况可不进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设计。8.3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3.正常使用极限状态验算混凝土结构构件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验算应包括下列内容:(1)对需要控制变形的构件,应进行变形验算;(2)对使用上限制出现裂缝的构件,应进行混凝土拉应力验算;(3)对允许出现裂缝的构件,应进行受力裂缝宽度验算;(4)对有舒适度要求的楼盖结构,应进行竖向自振频率验算。
S--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荷载组合效应值
(分别按荷载的准永久组合、标准组合、准永久组合并考虑长期作用的影响或标准组合并考虑长期作用的影响计算)。8.3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4.耐久性设计(1)确定结构所处的环境类别;(2)提出材料的耐久性质量要求;(3)确定构件中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4)满足耐久性要求相应的技术措施;(5)在不利的环境条件下应采取的防护措施;(6)提出结构使用阶段检测与维护的要求。注:对临时性的混凝土结构,可不考虑混凝土的耐久性要求。8.3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5.防连续倒塌设计原则
●混凝土结构宜按下列要求进行防连续倒塌的概念设计:(1)采取减小偶然作用效应的措施;(2)采取使重要构件及关键传力部位避免直接遭受偶然作用的措施;(3)在结构容易遭受偶然作用影响的区域增加冗余约束,布置备用传力途径;(4)增强重要构件及关键传力部位、疏散通道及避难空间结构的承载力和变形性能;(5)配置贯通水平、竖向构件的钢筋,采取有效的连接措施并与周边构件可靠地锚固;(6)通过设置结构缝,控制可能发生连续倒塌的范围。8.3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混凝土结构防连续倒塌是提高结构综合抗灾能力的重要内容。在特定类型的偶然作用发生时或发生后,当结构体系发生局部垮塌时,依靠剩余结构体系仍能继续承载,避免发生与作用不相匹配的大范围破坏或连续倒塌。无法抗拒的地质灾害及人为破坏作用,不包括在防连续倒塌设计的范围内。◆结构防连续倒塌设计的涉及面广,目前研究尚不充分,规范仅提出了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概念设计的要求。◆结构防连续倒塌设计的难度和代价很大,一般结构只须进行防连续倒塌的概念设计。规范给出了结构防连续倒塌概念设计的基本原则,以定性设计的方法增强结构的整体稳固性,控制发生连续倒塌和大范围破坏。当结构发生局部破坏时,如不引发大范围倒塌,即认为结构具有整体稳定性。结构的延性、荷载传力途径的多重性以及结构体系的超静定性,均能加强结构的整体稳定性8.3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二)结构分析在所有的情况下均应对结构的整体进行分析。结构中的重要部位、形状突变部位以及内力和变形有异常变化的部分(例如较大孔洞周围、节点及其附近、支座和集中荷载附近等),必要时应另作更详细的局部分析。结构分析时,应根据结构类型、材料性能和受力特点等选择下列分析方法:(1)弹性分析方法;(2)塑性内力重分布分析方法;(3)弹塑性分析方法;(4)塑性极限分析方法;(5)试验分析方法。8.3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三)构造要求1.最外层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注:1.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大于C25时,表中保护层厚度数值应增加5mm;
2.钢筋混凝土基础宜设置混凝土垫层,其受力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应从垫层顶面算起,且不应小于40mm。
8.3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当有充分依据并采取下列有效措施时,可适当减小混凝土保护层的厚度(1)构件表面有可靠的防护层;(2)采用工厂化生产的预制构件,并能保证预制构件混凝土的质量;(3)在混凝土中掺加阻锈剂或采用阴极保护处理等防锈措施;(4)当对地下室墙体采取可靠的建筑防水做法或防腐措施时,与土壤接触一侧钢筋的保护层厚度可适当减少,但不应小于25mm●当梁、柱、墙中纵向受力钢筋的保护层厚度大于50mm时,宜对保护层采取有效的构造措施。可在保护层内配置防裂、防剥落的焊接钢筋网片,网片钢筋的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25mm,并应采取有效的绝缘、定位措施。8.3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2.钢筋的锚固钢筋弯钩和机械锚固的形式和技术要求8.3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注:1.锚板或锚头的承压净面积应不小于锚固钢筋计算截面积的4倍;
2.螺栓锚头产品的规格、尺寸应满足螺纹连接的要求,并应符合相关标准的要求;
3.螺栓锚头和焊接锚板的间距不大于3d时,宜考虑群锚效应对锚固的不利影响;
4.截面角部的弯钩和一侧贴焊锚筋的布筋方向宜向内偏置。《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2011版)是对02版的局部修订,从2011年8月1日起开始实施。其中,第5.2.1、5.2.2条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经此次修改的原条文同时废止。
8.4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修订内容5.2
原材料原5.2.1钢筋进场时,应按国家现行相关标准《钢筋混凝土热轧带肋钢筋》GB1499等的规定抽取试件作力学性能和检验,其质量必须符合有关标准的规定。5.2.1钢筋进场时,应按国家现行相关标准的规定抽取试件作力学性能和重量偏差检验,检验结果必须符合有关标准的规定。
钢筋对混凝土结构的承载能力至关重要,对其质量应从严要求。本次局部修订根据建筑钢筋市场的实际情况,增加了重量偏差作为钢筋进场验收的要求。8.4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钢筋进场时,应检查产品合格证和出厂检验报告,若有关标准中只有对产品出厂检验的规定,则在进场检验时,批量应按下列。情况确定:1.对同一厂家、同一牌号、同一规格的钢筋,当一次进场的数量大于该产品的出厂检验批量时,应划分为若干个出厂检验批量,按出厂检验的抽样方案执行;2.对同一厂家、同一牌号、同一规格的钢筋,当一次进场的数量小于或等于该产品的出厂检验批量时,应作为一个检验批量,然后按出厂检验的抽样方案执行;3.对不同进场时间的同批钢筋,当确有可靠依据时,可按一次进场的钢筋处理。8.4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对于每批钢筋的检验数量:■抽取5个试件,先进行重量偏差检验,再取其中2个试件进行力学性能检验。■力学性能检验包括:拉伸试验、冷弯性能■化学成分分析8.4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原5.2.2对有抗震设防要求的结构,其纵向受力钢筋的强度应满足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对按一、二级抗震等级,检验所得的强度实测值应符合下列规定:
1、钢筋的抗拉强度实测值与屈服强度实测值的比值不应小于1.252、钢筋的屈服强度实测值与屈服强度标准值的比值不应大于1.3。5.2.2对有抗震设防要求的结构,其纵向受力钢筋的性能应满足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对按一、二、三级抗震等级设计的框架和斜撑构件(含梯段)中的纵向受力钢筋应采用HRB335E、HRB400E、HRB500E、HRBF335E、HRBF400E或HRBF500E钢筋,其强度和最大力下总伸长率的实测值应符合下列规定:1、钢筋的抗拉强度实测值与屈服强度实测值的比值不应小于1.25;2、钢筋的屈服强度实测值与屈服强度标准值的比值不应大于1.30;3、钢筋的最大力下总伸长率不应小于9%。8.4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THANKS!
本条提出了针对部分框架、斜撑构件(含梯段)中纵向受力钢筋强度、伸长率的规定,其目的是保证重要结构构件的抗震性能。本条第1款中抗拉强度实测值与屈服强度实测值的比值工程中习惯称为“强屈比”,第2款中屈服强度实测值与屈服强度标准值的比值工程中习惯称为“超强比”或“超屈比”,第3款中最大力下总伸长率习惯称为“均匀伸长率”。
本条中的框架包括各类混凝土结构中的框架梁、框架柱、框支梁、框支柱及板柱—抗震墙的柱等,其抗震等级应根据国家现行相关标准由设计确定;斜撑构件包括伸臂桁架的斜撑、楼梯的梯段等,相关标准中未对斜撑构件规定抗震等级,所有斜撑构件均应满足本条规定。牌号带“E”的钢筋是专门为满足本条性能要求生产的钢筋,其表面轧有专用标志。8.4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附件与关联总则(第1章)术语(第2章)建筑节能分项工程(第4—13章)建筑节能分部工程质量验收(第15章)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建筑节能工程现场检验(第14章)基本规定(第3章)2.
《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附录A进场材料和设备的复验项目附录C外墙节能构造钻芯检验方法附录B分部分项工程和检验批的质量验收表2.2.节能工程基本规定技术与管理要求承担建筑节能工程的施工企业应具备相应的资质,同时施工现场应建立相应的质量管理体系、施工质量控制和检验制度。设计变更不得降低建筑节能效果,当设计变更涉及建筑节能效果时,应经原施工图设计审查机构审查,在实施前应办理设计变更手续,并获得监理或建设单位的确认。(强制性条文3.1.2)单位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应包括建筑节能工程施工内容;节能工程施工前,施工单位应编制建筑节能工程施工方案并经监理或建设单位审查批准。施工单位应对从事节能工程施工作业的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和必要的实操培训。2.
《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材料与设备建筑节能工程使用的材料、设备等,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及国家有关标准的规定,严禁使用国家明令禁止使用与淘汰的材料和设备。规范还提出了关于节能材料验收(入场验收)、材料的燃烧性能等级和阻燃处理、有害物质限量、现场配合比等问题的相关要求。2.
《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2.2节能工程基本规定施工与控制规范要求节能工程施工必须按照经审查合格的设计文件和经审查批准的施工方案施工。(强制性条文3.3.1)节能工程施工应当采用样板引路制度。建筑节能工程的施工作业环境和条件应满足相关标准和施工工艺的要求;节能保温材料不宜在雨雪天气中露天施工。2.
《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2.2节能工程基本规定验收的划分建筑节能工程为单位建筑工程的一个分部工程,可划分为10个分项工程,节能工程应按分项工程进行验收,见表5-14。2.
《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2.2.节能工程基本规定2.
《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2.1.节能工程基本规定进场材料复验项目采用的检验标准
2.
《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建筑工程质量验收统一标准》(50300-2001)5.0.3分部(子分部)工程质量验收合格应符合下列规定:1.分部(子分部)工程所含分项工程的质量均应验收合格。2.质量控制资料应完整。3.地基与基础、主体结构和设备安装等分部工程有关安全及功能的检验和抽样检测结果应符合有关规定。4.观感质量验收应符合要求。2.
《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规范中涉及到的建筑节能分项工程的强制性条款如:在墙体节能工程中要求对进场的保温材料的导热系数、密度、抗压强度或压缩强度,粘结材料的粘结强度,增强网的力学性能、抗腐蚀性能等进行见证取样复验。墙体节能工程的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保温隔热材料的厚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保温板材与基层及各构造层之间的粘接剂或连接必须牢固。粘接强度和连接方式应符合设计要求。保温板材与基层的粘接温度应做现场拉拔试验。保温砂浆应分层施工。当采用保温砂浆料做外保温时,保温层与基层之间及各层之间的粘接必须牢固,不应脱层、空鼓和开裂。当墙体节能工程的保温层采用预埋或后置锚固件固定时,锚固件数量、位置、锚固深度和拉拔力应符合设计要求。后置锚固件应进行锚固力现场拉拔试验。建筑节能分部工程质量验收表建筑节能分部工程质量验收表建筑节能分部工程质量验收表《民用建筑绿色设计规范》(JGJ/T229-2010),自2011年10月1日起实施。
编制原则:(1)与相关标准规范合理衔接。(2)针对我国国情,借鉴国外先进经验。(3)贯彻因地制宜的设计原则。(4)鼓励创新,推荐适用的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3.
《建筑工程绿色施工评价标准》《规范》分十个章节,打破绿色建筑标准按目的划分章节的常用模式(分为节地、节能、节水、节材、室内环境等章节),而是按照场地、建筑、给排水、暖通、电气等专业来划分章节,以便于设计人员、各相关专业人员迅速了解本专业的绿色建筑设计方法。
《规范》适用于新建、改建和扩建民用建筑的绿色设计。3.
《建筑工程绿色施工评价标准》相关概念绿色建筑:全寿命周期内兼顾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的建筑。民用建筑绿色设计:在民用建筑设计中体现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在满足建筑功能的基础上,实现建筑全寿命周期内的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绿色设计策划:在设计的前期统筹规划绿色建筑的预期目标,预见并提出设计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完善建筑设计的内容,将总体规划思想科学地贯彻到设计中去,以达到预期的目标。3.
《建筑工程绿色施工评价标准》绿色设计策划的成果将直接决定下一阶段方案设计策略的选择。绿色设计策划注重通过技术经济比较因地制宜的选择适宜技术,强调技术集成与优化。绿色设计策划是绿色建筑实施的重要环节,也是绿色建筑设计与普通建筑设计的方法不同之处。3.
《建筑工程绿色施工评价标准》建筑材料章节(1)明确提出绿色建筑对材料选用的要求,并以此引导建筑、结构设计师根据绿色建筑的理念合理选择建筑材料。(2)对设计工作中如何落实绿色建筑对材料的要求进行了规定:明确要求设计文件中应注明与实现绿色目标有关的材料及其性能指标。(3)对建筑设计师从宏观的角度提出了控制建筑规模与空间体量来实现节材目标的要求。(4)对绿色建筑所涉及的当地建筑材料、可再循环建筑材料、利废材料的使用进行了进一步的诠释,同时引入了目前国际上通行的速生材料的概念。(5)强调了土建装修一体化的理念,同时进一步提出了“简约、功能化、轻量化”装修的概念。(6)提出了评估材料的资源和能源消耗量,并据此进行选材的原则。(7)提出了对材料的生产、施工、使用、拆除这一全寿命周期内对环境污染程度的评估,并据此进行选材的原则3.
《建筑工程绿色施工评价标准》环境保护评价指标
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评价指标
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评价指标
节能与能源利用评价指标
节地与土地能源利用评价指标由建设单位组织项目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参加评价结果应由建设、监理、施工单位三方签认评价结果应在有关部门备案批次评价:由施工单位组织项目建设单位和监理单位参加评价结果应由建设、监理、施工单位三方签认阶段评价:由监理单位组织项目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参加评价结果应由建设、监理、施工单位三方签认由施工单位提出···批次评价1.1批次评价1.2批次评价1.N阶段评价1···批次评价2.1批次评价2.2批次评价2.N阶段评价2…···批次评价N.1批次评价N.2批次评价N.N阶段评价N书面申请竣工验收单位工程绿色施工评价注:绿色施工评价应先由施工单位自评价,再由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或其他评价机构验收评价项目部应接受建设单位、政府主管部门及其委托单位的绿色施工检查3.
《建筑工程绿色施工评价标准》4.
《工程建设施工企业质量管理规范》工程建设施工企业质量管理规范总则术语质量管理基本要求组织机构和职责人力资源管理施工机具管理投标及合同管理建筑材料、构配件和设备管理分包管理工程项目施工质量管理施工质量检查与验收质量管理自查与评价质量信息和质量管理改进什么是质量管理体系?体系: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一组要素称之为体系。管理体系:建立方针和目标并实现这些目标的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一组要素叫管理体系。
一个组织的管理体系可包括若干个不同的管理体系,如:质量管理体系、财务管理体系、环境管理体系、成本管理体系等等。
质量管理体系:是指在质量方面指挥和控制组织建立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并实现这些目标的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一组要素。组织:职责、权限和相互关系得到安排的一组人员及设施。质量管理创新
在原有质量管理基础上,为提高质量管理效率、降低质量管理成本而实施的质量管理制度、活动、方法的革新。指在质量管理中通过对制度、活动或方法的革新为企业、顾客、社会创造新的价值的活动。创新既包括原始创新,也包括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后的再创新。质量管理创新能力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之一。4.
《工程建设施工企业质量管理规范》质量管理创新通过建立良好的激励机制,引导各管理层次和部门开展质量创新活动。通过强化创新意识、营造创新环境、发展创新文化、培育创新团队、加大创新投入、激发创新活力、增强创新动力等措施,全面推进企业的质量管理创新工作。4.
《工程建设施工企业质量管理规范》4.2人员组织4.
《工程建设施工企业质量管理规范》人力资源管理施工企业应以文件的形式确定与质量管理岗位相适应的任职条件,按照岗位任职条件配置相应的人员;施工企业应建立员工绩效考核制度,规定考核的内容、标准、方式、频度,并将考核结果作为资源管理评价和改进的依据;施工企业应根据需要制定员工培训计划,对培训对象、内容、方式及时间作出安排,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价,并保存相应的记录,提高培训的有效性。●培训效果的评价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是否能激励受训者改进他的绩效;○是否清晰地展示了期望的技能;○是否允许受训者积极参与;○是否提供了实践的机会;○是否及时收集和分析了反馈信息;○是否将培训成果应用到了具体的工作中。4.
《工程建设施工企业质量管理规范》4.2人员组织4.
《工程建设施工企业质量管理规范》组织机构及职责施工企业应根据质量管理的需要,明确管理层次,设置相应的部门和岗位;施工企业应明确最高管理者在质量管理方面的职责和权限;施工企业应规定各级专职质量管理部门和岗位的职责和权限,形成文件并传递到各管理层次;施工企业应以文件的形式公布组织机构的变化和职责的调整,并对相关的文件进行更改。4.3材料设备4.
《工程建设施工企业质量管理规范》施工机具施工企业需要在施工机具管理制度上对施工机具的配备、验收、安装调试、使用维护等做出规定,明确各管理层次及有关岗位在施工机具管理中的职责。施工企业应明确施工机具供应方的评价方法,在采购或租赁前对其进行评价,并收集相应的证明资料和保存评价记录。评价的内容包括:经营资格和信誉;产品和服务的质量;供货能力:风险因素。施工企业应对施工机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共同合作开店协议书模板
- 吉林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研究方法与实践I》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农行与公司合作协议书范文模板
- 黄石市离婚单身协议书范文范本
- 熔炉加工协议书范文模板电子版
- 吉林师范大学《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健身房员工休息室管理办法
- 农产品跨境电商运营方案
- 吉林师范大学《点集拓扑与泛函分析》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4投资入股协议合同范本投资协议合同范本参考3
- 河北省保定市药品零售药店企业药房名单目录
- 广西基本医疗保险门诊特殊慢性病申报表
- 分包单位资格报审表-填写模板
- 城市经济学习题与答案
- 马工程《马克思主义发展史》课后习题答案
- 《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主题班会(30张)课件
- 医学学员沟通和接诊能力面试评分表
- 创业指导师培训计划
- 幼儿园中班数学《有趣的图形》课件
- 四年级上册数学课件-4.6 整数的四则运算(运算定律)▏沪教版 (共15张PPT)
- 《饲料标签》国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