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期中考前复习授课者:陈少强北师大版七年级生物下册期中考前复习授课者:陈少强北师大版七年级生物下册1复习提纲第八章人体的营养第九章人体内的物质运输第十章人体的能量供应第十一章人体代谢废物的排出复习提纲第八章人体的营养2第八章人体的营养第八章人体的营养3第八章人体的营养1、食物中的六大类营养成分包括:糖类、脂肪、蛋白质、水、无机盐、维生素
。其中糖类、脂肪、蛋白质
能提供能量,被称为“三大产热营养素”;主要的能源物质是
糖类
,贮备能源的是脂肪
;构成细胞的主要物质是水
、基本物质是蛋白质
。2、检测蛋白质用双缩尿试剂
,呈现紫色
反应;检测维生素C用吲哚酚试剂或高锰酸钾试剂
,呈现褪色
反应。3、水、无机盐、维生素_不能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但对维持生命活动很重要。缺钙—佝偻病、骨质疏松症(多吃:牛奶);缺铁—贫血;缺碘——地方性甲状腺肿(多吃:海带)。维生素:缺VA—夜盲症(多吃动物肝脏、玉米等);缺VB1—脚气病(多吃粗粮);缺VC—坏血病(牙龈出血,多吃蔬菜、水果);缺VD—佝偻病、骨质疏松症。第八章人体的营养1、食物中的六大类营养成分包括:糖类、脂肪4第八章人体的营养4、消化系统包括:消化管、消化腺
两部分。消化管包括:口腔、咽、食管、胃、小肠、大肠、肛门等,消化腺包括:唾液腺、胃腺、肠腺、胰腺、肝脏,其消化液分别是:唾液、胃液、肠液、胰液、胆汁。最大的消化腺是肝脏,其分泌的胆汁不含消化酶,有乳化脂肪的作用。肠液、胰液含多种消化酶。5、淀粉消化开始于口腔,初步分解为麦芽糖,在小肠最终分解为葡萄糖。蛋白质消化开始于胃
,在小肠最终分解为氨基酸。脂肪消化开始于小肠,在小肠通过胆汁
的乳化,最终分解为
甘油和脂肪酸
。第八章人体的营养4、消化系统包括:消化管、消化腺两部分。5第八章人体的营养6、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器官是小肠
,小肠适于消化和吸收的结构特点:(1)有肠液、胰液、胆汁,可消化糖类、蛋白质、脂肪。(2)消化管中最长的一段,有环形皱襞、小肠绒毛、微绒毛
增大了消化和吸收的面积;(3)绒毛壁、毛细血管壁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有利于营养物质的吸收。7、消化管各部分的吸收功能:口腔、咽、食管无吸收,胃:吸收部分的水和酒精,小肠:吸收绝大部分的营养物质,大肠:吸收少量的水、无机盐和维生素
。第八章人体的营养6、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器官是小肠,小肠适于6第八章人体的营养8、营养不良和营养过剩都属于营养失调,生活中只有做到均衡膳食
才有利于身体健康。每日均衡地吃“平衡膳食宝塔”中的五类食物,早、中、晚餐的能量分别占30%、40%和30%
左右;青少年应多吃含蛋白质和钙
丰富的食物。9、馒头、米饭在口腔中充分咀嚼后变甜,是由于淀粉
变为麦芽糖
的结果。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中,实验组的材料为“淀粉液+唾液”,对照组的材料为“淀粉液+清水”,加入碘液后,对照组变成了蓝色
,说明试管中存在淀粉;实验组不变蓝色,说明试管中不存在淀粉
,实验组中的淀粉
已被唾液分解。结论:唾液对淀粉有消化作用
。第八章人体的营养8、营养不良和营养过剩都属于营养失调,生活7第九章人体内的物质运输第九章人体内的物质运输8第九章人体内的物质运输第九章人体内的物质运输9第九章人体内的物质运输1、加了抗凝剂(柠檬酸钠)的血液会出现分层现象,上层淡黄色半透明的液体是血浆,下层深红色的是红细胞,两层之间很薄的一层白色物质是白细胞和血小板,可见血液分为血浆和血细胞。血浆的主要功能是运载血细胞,运送营养物质和废物。2、红细胞:运输氧和部分二氧化碳,过少:贫血。白细胞:吞噬病菌,防御、保护作用,过多:炎症。血小板:止血和加速凝血的作用,过少:流血不止。3、血红蛋白是一种含铁蛋白质,呈红色,它的特性是:在氧含量高的地方易与氧结合,在氧含量低的地方易与氧分离。第九章人体内的物质运输1、加了抗凝剂(柠檬酸钠)的血液会出现10第九章人体内的物质运输4、贫血是指红细胞的数量少或血红蛋白的含量少,应多吃含铁和蛋白质丰富的食物。5、动脉血:含氧多,颜色鲜红的血。动脉: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各部位的血管。静脉血:含氧少,颜色暗红的血。静脉:将血液从身体各部位送回心脏的血管。血浆:加抗凝剂,淡黄色半透明液体,含纤维蛋白原。血清:不加抗凝剂,血液凝固后在血块周围出现的黄色透明液体,不含纤维蛋白原。出血的护理:(1)毛细血管出血:自然止血。(2)动脉出血:受伤处压近心端止血。(3)静脉出血:受伤处压远心端止血。第九章人体内的物质运输4、贫血是指红细胞的数量少或血红蛋白的11第九章人体内的物质运输6、成年人的血量约为体重的7%--8%;失血达1200ml以上会有生命危险,一次失血不超过400ml不会影响健康,提倡无偿献血:一次献血200---300ml
。7、人类有多种血型系统,其中最基本的是ABO血型系统,输血的原则是:输同型血。第九章人体内的物质运输6、成年人的血量约为体重的7%--8%12第九章人体内的物质运输8、血液循环的动力来自心脏,它位于胸腔
中部偏左,两肺之间。(1)心脏的四个腔连接不同的血管:左心室→主动脉,右心室→肺动脉;左心房→肺静脉,右心房→上、下腔静脉。(2)血流有一定的方向:静脉→心房→心室→动脉。血液不会倒流是因为:心房与心室之间有房室瓣
、心室与动脉之间有动脉瓣
。9、每分输出量=每搏输出量×心率;每分输出量也叫心输出量,它是衡量心脏工作能力的一项指标,运动员主要通过提高每搏输出量来提高心输出量。第九章人体内的物质运输8、血液循环的动力来自心脏,它位于胸腔13第九章人体内的物质运输10、心动周期=60秒÷心率(心脏每收缩和舒张一次经历的时间)。11、血压:指体循环的动脉血压。它的表示方式:收缩压/舒张压,可用血压计在上臂肱动脉处测得,其数值通常用千帕来表示。健康成年人正常值:收缩压:12~18.7千帕、舒张压:6.7~12千帕
。12、脉搏是指动脉的搏动,次数与心率相同,测量的部位在桡动脉。第九章人体内的物质运输10、心动周期=60秒÷心率(心脏每收14第九章人体内的物质运输13、血液循环包括:体循环和肺循环
两条途径:第九章人体内的物质运输13、血液循环包括:体循环和肺循环两15小结1)两个循环同时进行,各循环都是从心室开始的,终止于心房。2)体循环在全身组织细胞毛细血管处:血液由动脉血变成静脉血。肺循环在肺部毛细血管处:血液由静脉血变成动脉血
。3)心脏内血液:左侧动脉血,右侧静脉血(左动右静);血管内血液:(体同肺反)。小结1)两个循环同时进行,各循环都是从心室开始的,终止于心16第十章人体的能量供应第十章人体的能量供应17第十章人体的能量供应第十章人体的能量供应18第十章人体的能量供应第十章人体的能量供应19第十章人体的能量供应1、食物的热价是:指每克
食物在体外充分燃烧时释放的能量。2、人体呼出气体与吸入的气体(空气)比较:氧气含量减少了,二氧化碳含量增加了。3、呼吸作用:生物体细胞内葡萄糖等有机物氧化分解并释放能量的过程。它的意义在于:为生命活动提供动力。4、呼吸系统包括呼吸道、肺两部分。其中呼吸道又包括鼻、咽、喉、气管、支气管等器官。呼吸道的作用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温暖、湿润、清洁吸入的气体。肺的作用是:气体交换的场所。第十章人体的能量供应1、食物的热价是:指每克食物在体外充20第十章人体的能量供应5、肺位于胸腔内,左右各一个,是主要的呼吸器官。特点:①肺泡数量多,面积大②肺泡外包绕着毛细血管
③肺泡壁、毛细血管壁很薄,仅由单层细胞构成,这些结构特点适于肺泡与血液进行气体交换。6、呼吸运动的原理:第十章人体的能量供应5、肺位于胸腔内,左右各一个,是主要的21第十章人体的能量供应7、呼吸全过程包括四个环节:(1)肺的通气:外界与肺泡之间进行气体交换。通过呼吸运动
实现。(2)肺的换气:肺泡与血液之间进行气体交换。通过气体扩散
实现,静脉血变动脉血
。(3)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氧气与血红蛋白结合,以氧合血红蛋白形式在血液中运输,二氧化碳在血浆中运输。(4)组织气体交换: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进行气体交换。气体扩散实现,动脉血变静脉血
。第十章人体的能量供应7、呼吸全过程包括四个环节:22第十一章人体代谢废物的排出第十一章人体代谢废物的排出23第十一章人体代谢废物的排出第十一章人体代谢废物的排出24第十一章人体代谢废物的排出第十一章人体代谢废物的排出25第十一章人体代谢废物的排出1、排泄是人体将代谢废物(如:二氧化碳、尿素、多余的水和无机盐)排出体外的过程.。2、人体排泄的途径:(1)汗液(皮肤):水和少量的无机盐、尿素(2)气体(呼吸系统):二氧化碳、少量的水(3)尿液(泌尿系统):大部分的水、无机盐和尿素。3、泌尿系统由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组成。最主要的器官是肾脏,形成尿液。分为:皮质、髓质和肾盂。构成肾脏的基本单位是肾单位,肾单位包括肾小体和肾小管,肾小体又由肾小球和肾小囊
组成。4、尿的形成:原尿是通过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在肾小囊中形成的;尿液是通过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后形成的。第十一章人体代谢废物的排出1、排泄是人体将代谢废物(如:二氧265、血浆、原尿和尿液成分上的区别:血浆:有大分子蛋白质和葡萄糖;原尿:没有大分子蛋白质但有葡萄糖;尿液:没有葡萄糖
。6、尿液排出的途径: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体外。
7、尿液异常:尿液中有红细胞、蛋白质→肾小球病变;尿液中有葡萄糖→肾小管病变。8、皮肤包括表皮和真皮。表皮:上皮组织构成,无血管。真皮:结缔组织构成,有血管、神经末梢、纤维。附属结构:毛发、汗腺、皮脂腺、指(趾)甲等。第十一章人体代谢废物的排出5、血浆、原尿和尿液成分上的区别:血浆:有大分子蛋白质和葡萄27北师大版七年级生物下册期中考前复习课件28期中考前复习授课者:陈少强北师大版七年级生物下册期中考前复习授课者:陈少强北师大版七年级生物下册29复习提纲第八章人体的营养第九章人体内的物质运输第十章人体的能量供应第十一章人体代谢废物的排出复习提纲第八章人体的营养30第八章人体的营养第八章人体的营养31第八章人体的营养1、食物中的六大类营养成分包括:糖类、脂肪、蛋白质、水、无机盐、维生素
。其中糖类、脂肪、蛋白质
能提供能量,被称为“三大产热营养素”;主要的能源物质是
糖类
,贮备能源的是脂肪
;构成细胞的主要物质是水
、基本物质是蛋白质
。2、检测蛋白质用双缩尿试剂
,呈现紫色
反应;检测维生素C用吲哚酚试剂或高锰酸钾试剂
,呈现褪色
反应。3、水、无机盐、维生素_不能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但对维持生命活动很重要。缺钙—佝偻病、骨质疏松症(多吃:牛奶);缺铁—贫血;缺碘——地方性甲状腺肿(多吃:海带)。维生素:缺VA—夜盲症(多吃动物肝脏、玉米等);缺VB1—脚气病(多吃粗粮);缺VC—坏血病(牙龈出血,多吃蔬菜、水果);缺VD—佝偻病、骨质疏松症。第八章人体的营养1、食物中的六大类营养成分包括:糖类、脂肪32第八章人体的营养4、消化系统包括:消化管、消化腺
两部分。消化管包括:口腔、咽、食管、胃、小肠、大肠、肛门等,消化腺包括:唾液腺、胃腺、肠腺、胰腺、肝脏,其消化液分别是:唾液、胃液、肠液、胰液、胆汁。最大的消化腺是肝脏,其分泌的胆汁不含消化酶,有乳化脂肪的作用。肠液、胰液含多种消化酶。5、淀粉消化开始于口腔,初步分解为麦芽糖,在小肠最终分解为葡萄糖。蛋白质消化开始于胃
,在小肠最终分解为氨基酸。脂肪消化开始于小肠,在小肠通过胆汁
的乳化,最终分解为
甘油和脂肪酸
。第八章人体的营养4、消化系统包括:消化管、消化腺两部分。33第八章人体的营养6、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器官是小肠
,小肠适于消化和吸收的结构特点:(1)有肠液、胰液、胆汁,可消化糖类、蛋白质、脂肪。(2)消化管中最长的一段,有环形皱襞、小肠绒毛、微绒毛
增大了消化和吸收的面积;(3)绒毛壁、毛细血管壁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有利于营养物质的吸收。7、消化管各部分的吸收功能:口腔、咽、食管无吸收,胃:吸收部分的水和酒精,小肠:吸收绝大部分的营养物质,大肠:吸收少量的水、无机盐和维生素
。第八章人体的营养6、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器官是小肠,小肠适于34第八章人体的营养8、营养不良和营养过剩都属于营养失调,生活中只有做到均衡膳食
才有利于身体健康。每日均衡地吃“平衡膳食宝塔”中的五类食物,早、中、晚餐的能量分别占30%、40%和30%
左右;青少年应多吃含蛋白质和钙
丰富的食物。9、馒头、米饭在口腔中充分咀嚼后变甜,是由于淀粉
变为麦芽糖
的结果。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中,实验组的材料为“淀粉液+唾液”,对照组的材料为“淀粉液+清水”,加入碘液后,对照组变成了蓝色
,说明试管中存在淀粉;实验组不变蓝色,说明试管中不存在淀粉
,实验组中的淀粉
已被唾液分解。结论:唾液对淀粉有消化作用
。第八章人体的营养8、营养不良和营养过剩都属于营养失调,生活35第九章人体内的物质运输第九章人体内的物质运输36第九章人体内的物质运输第九章人体内的物质运输37第九章人体内的物质运输1、加了抗凝剂(柠檬酸钠)的血液会出现分层现象,上层淡黄色半透明的液体是血浆,下层深红色的是红细胞,两层之间很薄的一层白色物质是白细胞和血小板,可见血液分为血浆和血细胞。血浆的主要功能是运载血细胞,运送营养物质和废物。2、红细胞:运输氧和部分二氧化碳,过少:贫血。白细胞:吞噬病菌,防御、保护作用,过多:炎症。血小板:止血和加速凝血的作用,过少:流血不止。3、血红蛋白是一种含铁蛋白质,呈红色,它的特性是:在氧含量高的地方易与氧结合,在氧含量低的地方易与氧分离。第九章人体内的物质运输1、加了抗凝剂(柠檬酸钠)的血液会出现38第九章人体内的物质运输4、贫血是指红细胞的数量少或血红蛋白的含量少,应多吃含铁和蛋白质丰富的食物。5、动脉血:含氧多,颜色鲜红的血。动脉: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各部位的血管。静脉血:含氧少,颜色暗红的血。静脉:将血液从身体各部位送回心脏的血管。血浆:加抗凝剂,淡黄色半透明液体,含纤维蛋白原。血清:不加抗凝剂,血液凝固后在血块周围出现的黄色透明液体,不含纤维蛋白原。出血的护理:(1)毛细血管出血:自然止血。(2)动脉出血:受伤处压近心端止血。(3)静脉出血:受伤处压远心端止血。第九章人体内的物质运输4、贫血是指红细胞的数量少或血红蛋白的39第九章人体内的物质运输6、成年人的血量约为体重的7%--8%;失血达1200ml以上会有生命危险,一次失血不超过400ml不会影响健康,提倡无偿献血:一次献血200---300ml
。7、人类有多种血型系统,其中最基本的是ABO血型系统,输血的原则是:输同型血。第九章人体内的物质运输6、成年人的血量约为体重的7%--8%40第九章人体内的物质运输8、血液循环的动力来自心脏,它位于胸腔
中部偏左,两肺之间。(1)心脏的四个腔连接不同的血管:左心室→主动脉,右心室→肺动脉;左心房→肺静脉,右心房→上、下腔静脉。(2)血流有一定的方向:静脉→心房→心室→动脉。血液不会倒流是因为:心房与心室之间有房室瓣
、心室与动脉之间有动脉瓣
。9、每分输出量=每搏输出量×心率;每分输出量也叫心输出量,它是衡量心脏工作能力的一项指标,运动员主要通过提高每搏输出量来提高心输出量。第九章人体内的物质运输8、血液循环的动力来自心脏,它位于胸腔41第九章人体内的物质运输10、心动周期=60秒÷心率(心脏每收缩和舒张一次经历的时间)。11、血压:指体循环的动脉血压。它的表示方式:收缩压/舒张压,可用血压计在上臂肱动脉处测得,其数值通常用千帕来表示。健康成年人正常值:收缩压:12~18.7千帕、舒张压:6.7~12千帕
。12、脉搏是指动脉的搏动,次数与心率相同,测量的部位在桡动脉。第九章人体内的物质运输10、心动周期=60秒÷心率(心脏每收42第九章人体内的物质运输13、血液循环包括:体循环和肺循环
两条途径:第九章人体内的物质运输13、血液循环包括:体循环和肺循环两43小结1)两个循环同时进行,各循环都是从心室开始的,终止于心房。2)体循环在全身组织细胞毛细血管处:血液由动脉血变成静脉血。肺循环在肺部毛细血管处:血液由静脉血变成动脉血
。3)心脏内血液:左侧动脉血,右侧静脉血(左动右静);血管内血液:(体同肺反)。小结1)两个循环同时进行,各循环都是从心室开始的,终止于心44第十章人体的能量供应第十章人体的能量供应45第十章人体的能量供应第十章人体的能量供应46第十章人体的能量供应第十章人体的能量供应47第十章人体的能量供应1、食物的热价是:指每克
食物在体外充分燃烧时释放的能量。2、人体呼出气体与吸入的气体(空气)比较:氧气含量减少了,二氧化碳含量增加了。3、呼吸作用:生物体细胞内葡萄糖等有机物氧化分解并释放能量的过程。它的意义在于:为生命活动提供动力。4、呼吸系统包括呼吸道、肺两部分。其中呼吸道又包括鼻、咽、喉、气管、支气管等器官。呼吸道的作用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温暖、湿润、清洁吸入的气体。肺的作用是:气体交换的场所。第十章人体的能量供应1、食物的热价是:指每克食物在体外充48第十章人体的能量供应5、肺位于胸腔内,左右各一个,是主要的呼吸器官。特点:①肺泡数量多,面积大②肺泡外包绕着毛细血管
③肺泡壁、毛细血管壁很薄,仅由单层细胞构成,这些结构特点适于肺泡与血液进行气体交换。6、呼吸运动的原理:第十章人体的能量供应5、肺位于胸腔内,左右各一个,是主要的49第十章人体的能量供应7、呼吸全过程包括四个环节:(1)肺的通气:外界与肺泡之间进行气体交换。通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盐的历史文化价值考核试卷
- 电机制造的驱动与控制技术考核试卷
- 组织文化建设与员工激励考核试卷
- 禽类屠宰加工车间的环境监测与改善考核试卷
- 纺织原料采购策略与供应链管理考试考核试卷
- 竹材综合利用与产业链延伸考核试卷
- 肥料制造的农业科技创新与应用考核试卷
- 2025年中国刺线网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公务员测试题知识点及答案
- 钢铁会计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商业综合体委托经营管理合同书
- 2024-2025学年北师大版生物七年级下册期中模拟生物试卷(含答案)
- T-CACM 1212-2019 中医妇科临床诊疗指南 产后小便不通
- 林业理论考试试题及答案
- 超市店长价格管理制度
- 2025-2030中国脑芯片模型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2025年河南省洛阳市洛宁县中考一模道德与法治试题(含答案)
- 农产品跨境贸易合作协议方案书
- 掘进爆破、爆破安全知识
- 绿色工厂员工培训
- 2025年吉林省长春市中考一模历史模拟试题(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