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辛亥革命
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辛亥革命
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1911年爆发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从而结束了在中国延续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为中国的进步打开了闸门,谱写了古老中国发展进步的历史新篇章。这是孙中山先生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建立的最具历史意义的伟大功勋。
——胡锦涛《在纪念孙中山诞辰140周年大会上讲话》1911年爆发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
当统治者无法照旧统治下去,人民再也无法照旧生活下去,革命就会不可避免的发生了。
当统治者无法照旧统治下去,人民再也无法照旧生活下去,辛亥革命爆发的历史条件必然性民族危机加深,社会矛盾激化
清末“新政”及其破产“下层不愿”照旧生活下去“上层不能”照旧统治下去可能性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形成
阶级基础: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骨干力量: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辛亥革命爆发的历史条件必然性民族危机加深,社会矛盾激化清末清末“新政”振兴商务、奖励实业
废科举、兴学堂、提倡留学
编练新军促进资本主义发展壮大知识分子队伍推翻旧政权的力量结论:新政没有实现统治者的自救,反而促进了革命的爆发。清末“新政”振兴商务、奖励实业废科举、兴学堂、提倡留学资产阶级革命派的阶级基础和骨干力量
随着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发展数量的增多和规模的扩大,民族资产阶级为了冲破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桎梏,发展资本主义,需要自己政治利益的代言人和经济利益的维护者。这正是资产阶级革命派形成的阶级基础。1894年祝大春在上海创办的源昌丝厂资产阶级革命派的阶级基础和骨干力量随着民族资本主义企孙中山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开始
弃医从政,立志救国
上书遭贬,思想觉悟建立组织,筹划起义孙中山(1866年11月12日—1925年3月12日)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家,民主先行者,三民主义的缔造者,也是中华民国建国元勋,在1940年被国民政府奉为国父。孙中山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开始弃医从政,立志救国孙中山(三民主义学说和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同盟会的政治纲领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1905年11月,在同盟会的机关报《民报》的发刊词中,孙中山将同盟会的纲领概括为三大主义,即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后被称为三民主义.三民主义学说和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同盟会的政治纲领是“驱除鞑虏三民主义学说和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三民主义基本内容基本任务缺陷民族主义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以革命手段推翻清政府的腐朽统治,在国内各民族平等的基础下建立民族独立的国家,实行民族革命。
没有从正面提出反对帝国主义的主张。
民权主义创立民国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完成政治革命。
没有提出推翻地主豪绅阶级的统治。民生主义平均地权防止资本主义制度下的贫富分化与对立,达成社会革命的目的。
带有浓厚的空想色彩,在实践上缺乏社会基础。
三民主义学说和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三民主义基本内容基本任务缺陷三民主义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民族革命政治革命社会革命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三民主义驱除鞑虏创立民国平均地权民族革命政治革命社会革命驱除
1905年至1907年间,革命派与改良派分别以《民报》和《新民丛报》为主要舆论阵地,展开了一场大论战。关于革命与改良的辩论
在民族主义方面,主要问题是要不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王朝。在民权主义方面,主要问题是要不要推翻帝制,实行共和。在民生主义方面,主要问题是要不要平均地权,实行社会革命。革命派——孙中山改良派——康有为关于革命与改良的辩论在民族主义方面,主要问题是要不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王皖浙起义萍浏醴起义黄花岗起义镇南关起义皖浙起义萍浏醴起义黄花岗起义镇南关起义广州起义事件资产阶级革命派资产阶级维新派革命
改良领导
手段目的推翻清政府,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实行君主立宪制,发展资本主义公车上书比较公车上书与广州起义广州起义事件资产阶级革命派资产阶级维新派革命改良领导保路风潮
1911年5月,清政府宣布“铁路干线国有”。将已归商办的粤汉、川汉铁路利权出卖给了英、法、德、美四国银行团。这激起了湖北、湖南、广东、四川四省的保路风潮,其中以四川为最。保路风潮武昌首义为什么会成功?共进会会长孙武/文学社首领蒋翊武社会矛盾尖锐良好的革命基础革命工作扎实革命的时机好武昌首义为什么会成功?共进会会长孙武/文学社首领蒋翊武社会矛1911年10月10日晚7时左右,在起义计划已经泄漏的危急情况,驻武昌紫阳桥附近的工程第八营,在党革命人熊秉坤的组织领导下打响了起义的第一枪,随即占领了楚望台军械所。1911年10月10日晚7时左右,在起义计划已经泄
第21混成协统领,黎元洪被从床铺底下搜出来,看着荷枪实弹的革命军,他沮丧的说:“各位兄弟,我自问不曾亏待过大家,何以却不放过我?”
第21混成协统领,黎元洪被从床铺底下搜出来,看着荷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宣告成立孙中山(1866--1925)黎元洪(1864—1928)黄兴(1874-1916)1911年12月29日,17省代表在南京开会,正式选举临时大总统,在有候选资格的孙中山、黎元洪、黄兴三人中,孙中山以16票当选为临时大总统。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宣告成立孙中山(1866--1925)黎元洪
临时大总统孙中山。该图是1911年12月,孙中山从海外回国的照片。
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举行了临时大总统就任典礼。在典礼上,孙中山宣读了誓词,定国号为“中华民国”,改用阳历,以1912年为中华民国元年,中华民国宣告正式成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在中华大地上诞生了。临时大总统孙中山。该图是1911年12月,孙中山从南京临时政府是资产阶级共和国性质的革命政权1.组成人员:以资产阶级革命派为主体。2.政策和措施:反映了民族资产阶级的利益和愿望。3.根本大法(《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法典。南京临时政府的性质南京临时政府是资产阶级共和国性质的革命政权1.组成人员:以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912年3月,临时参议院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宪法性质的法典。《临时约法》的许多条文体现了资产阶级民主精神。《临时约法》以根本大法的形式废除了两千年来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确认了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政治制度。1912年3月11日,孙中山公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912年3月,临时参议院颁布《中华民国临末代皇帝溥仪
1912年2月12日,清廷发出诏书宣布清帝接受优待条例退位,这标志着清王朝的垮台和封建帝制的终结。图为清帝退位诏书。辛亥革命历史意义之一: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势力的政治代表、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代理人清王朝的统治,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末代皇帝溥仪1912年2月12辛亥革命历史意义之二:辛亥革命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政府,使民主共和的观念开始深入人心。
从前皇帝自称天子,如果有人说皇帝是强盗,可以打倒,别人一定把他看作疯子。孙中山先生曾经是一个被人家看作疯子的人。
——吴玉章辛亥革命历史意义之二:辛亥革命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辛亥革命历史意义之三:辛亥革命给人们带来一次思想上的解放。
过去专制主义是正统,神圣不可侵犯,侵犯了要杀头。现在民主主义成了正统,同样取得了神圣不可侵犯的地位。
——林伯渠辛亥革命历史意义之三:辛亥革命给人们带来一次思想上的解放。1912年,孙中山令内务部通饬各省劝禁缠足。图为缠足罚款单。
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发布强制剪辫令。辛亥革命历史意义之四:辛亥革命促使社会经济、思想习惯和社会风俗等方面发生了新的积极变化。1912年,孙中山令内务部通饬各省劝禁缠足。
列宁指出:“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具有世界意义,因为它将给亚洲带来解放,并将破坏欧洲资产阶级的统治。”
——《列宁全集》第21卷辛亥革命历史意义之五:辛亥革命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推动了亚洲各国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列宁指出:“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具有世界意义,因为
辛亥革命“有它胜利的地方,也有它失败的地方。你们看,辛亥革命把皇帝赶跑,这不是胜利了吗?说它失败,是说辛亥革命只把一个皇帝赶跑,中国仍旧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之下,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并没有完成”。
——毛泽东
辛亥革命“有它胜利的地方,也有它失败的地方。你们看,南京政府的困境1.帝国主义的阴谋破坏。3.革命党自身开始分化蜕变。2.保守、妥协势力的拆台活动。南京政府的困境1.帝国主义的阴谋破坏。3.革命党自身开始分化一部分革命党人有条件(清帝退位、建立共和政府)地支持袁世凯旧官僚和立宪派走上拥袁的道路帝国主义列强为袁世凯助威袁世凯一部分革命党人有条件(清帝退位、建立共和政府)地支持袁世凯旧孙中山的条件
如清室实行退位,宣布共和,则临时政府决不食言,立即可正式宣布解职,以功以能,首推哀氏。(孙中山)
两个前提条件:1.逼清帝退位2.宣布共和防止袁专制的附加条件:1.定都南京
2.到南京任职3.遵守《临时约法》
孙中山的条件如清室实行退位,宣布共和,则1912年3月10日下午3时,袁世凯宣誓就职临时大总统。仪式在北京石大人胡同前清外务部公署举行。与会者百余人,“内有洋服者,有中服者,有留辫者,有无辫者,有红衣之喇嘛,有新剃之光头,五光十色,不一而足。”1912年3月10日下午3时,袁世凯宣誓就职临时大总统封建军阀专制统治建立军事官僚机构破坏共和制复辟帝制投靠列强暗杀宋教仁毁法造法解散国会逼选总统封建军阀建立军事破坏共和制复辟帝制投靠列强暗杀宋教仁毁法造法封建军阀专制统治在政治上,北洋政府实行军阀官僚的专制统治。在经济上,北洋政府竭力维护帝国主义、地主阶级和买办资产阶级的利益。在文化思想方面,尊孔复古思潮猖獗一时。封建军阀专制统治在政治上,北洋政府实行军阀官僚的专制统治。挽救共和的努力及其挫折二次革命护国运动护法运动挽救共和的努力及其挫折二次革命护国运动护法运动“二次革命”发起二次革命的江西讨袁军总司令李烈钧“二次革命”发起二次革命的江西“护国运动”率护国军出征的蔡锷“护国运动”率护国军出征的蔡锷“护法运动”段祺瑞执政后,拒绝恢复《临时约法》和国会。孙中山举起“护法旗帜”。于1917年9月在广州成立护法军政府,并出师北伐。“护法运动”段祺瑞执政后,拒绝恢复《临时约法》和国会。孙中山1917年11月下旬,桂系在军政府内挑起争端。1918年2月26日,拥护孙中山的程壁光被刺。5月,桂系操纵国会非常会议,用“总裁会议制”代替大元帅制。孙中山很快认识到“南与北(军阀)如一丘之貉”。孙中山被迫辞职,护法运动失败。图为1918年7月孙中山到达上海。1917年11月下旬,桂系在军政府内挑起争端
“二次革命”、“护国运动”、“护法运动”的先后失败说明: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已经陷入绝境,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再也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前进了。
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及教训“从辛亥革命起,我们为了推翻清朝而迁就袁世凯,接下来为了反对北洋军阀而利用西南军阀,再后来为了抵制西南军阀而培植陈炯明,最后陈炯明叛变了。这样看来,从前的一套革命老办法非改变不可,我们要从头做起。但是我们要依靠什么力量呢?究竟怎样才能挽救国家的危亡呢?这是藏在我们心中的迫切问题。”吴玉章(1878-1966)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及教训“从辛亥革命起,我们1、失败原因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的建国方案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行不通。客观原因: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主观原因:资产阶级革命派政治上的软弱性和妥协性。1、失败原因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的建国方案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在中国行不通(1)帝国主义不允许(2)封建主义不允许(3)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先天不足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在中国行不通(1)帝国主义不允许(2)封建辛亥革命
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辛亥革命
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1911年爆发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从而结束了在中国延续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为中国的进步打开了闸门,谱写了古老中国发展进步的历史新篇章。这是孙中山先生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建立的最具历史意义的伟大功勋。
——胡锦涛《在纪念孙中山诞辰140周年大会上讲话》1911年爆发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
当统治者无法照旧统治下去,人民再也无法照旧生活下去,革命就会不可避免的发生了。
当统治者无法照旧统治下去,人民再也无法照旧生活下去,辛亥革命爆发的历史条件必然性民族危机加深,社会矛盾激化
清末“新政”及其破产“下层不愿”照旧生活下去“上层不能”照旧统治下去可能性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形成
阶级基础: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骨干力量: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辛亥革命爆发的历史条件必然性民族危机加深,社会矛盾激化清末清末“新政”振兴商务、奖励实业
废科举、兴学堂、提倡留学
编练新军促进资本主义发展壮大知识分子队伍推翻旧政权的力量结论:新政没有实现统治者的自救,反而促进了革命的爆发。清末“新政”振兴商务、奖励实业废科举、兴学堂、提倡留学资产阶级革命派的阶级基础和骨干力量
随着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发展数量的增多和规模的扩大,民族资产阶级为了冲破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桎梏,发展资本主义,需要自己政治利益的代言人和经济利益的维护者。这正是资产阶级革命派形成的阶级基础。1894年祝大春在上海创办的源昌丝厂资产阶级革命派的阶级基础和骨干力量随着民族资本主义企孙中山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开始
弃医从政,立志救国
上书遭贬,思想觉悟建立组织,筹划起义孙中山(1866年11月12日—1925年3月12日)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家,民主先行者,三民主义的缔造者,也是中华民国建国元勋,在1940年被国民政府奉为国父。孙中山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开始弃医从政,立志救国孙中山(三民主义学说和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同盟会的政治纲领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1905年11月,在同盟会的机关报《民报》的发刊词中,孙中山将同盟会的纲领概括为三大主义,即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后被称为三民主义.三民主义学说和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同盟会的政治纲领是“驱除鞑虏三民主义学说和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三民主义基本内容基本任务缺陷民族主义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以革命手段推翻清政府的腐朽统治,在国内各民族平等的基础下建立民族独立的国家,实行民族革命。
没有从正面提出反对帝国主义的主张。
民权主义创立民国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完成政治革命。
没有提出推翻地主豪绅阶级的统治。民生主义平均地权防止资本主义制度下的贫富分化与对立,达成社会革命的目的。
带有浓厚的空想色彩,在实践上缺乏社会基础。
三民主义学说和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三民主义基本内容基本任务缺陷三民主义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民族革命政治革命社会革命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三民主义驱除鞑虏创立民国平均地权民族革命政治革命社会革命驱除
1905年至1907年间,革命派与改良派分别以《民报》和《新民丛报》为主要舆论阵地,展开了一场大论战。关于革命与改良的辩论
在民族主义方面,主要问题是要不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王朝。在民权主义方面,主要问题是要不要推翻帝制,实行共和。在民生主义方面,主要问题是要不要平均地权,实行社会革命。革命派——孙中山改良派——康有为关于革命与改良的辩论在民族主义方面,主要问题是要不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王皖浙起义萍浏醴起义黄花岗起义镇南关起义皖浙起义萍浏醴起义黄花岗起义镇南关起义广州起义事件资产阶级革命派资产阶级维新派革命
改良领导
手段目的推翻清政府,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实行君主立宪制,发展资本主义公车上书比较公车上书与广州起义广州起义事件资产阶级革命派资产阶级维新派革命改良领导保路风潮
1911年5月,清政府宣布“铁路干线国有”。将已归商办的粤汉、川汉铁路利权出卖给了英、法、德、美四国银行团。这激起了湖北、湖南、广东、四川四省的保路风潮,其中以四川为最。保路风潮武昌首义为什么会成功?共进会会长孙武/文学社首领蒋翊武社会矛盾尖锐良好的革命基础革命工作扎实革命的时机好武昌首义为什么会成功?共进会会长孙武/文学社首领蒋翊武社会矛1911年10月10日晚7时左右,在起义计划已经泄漏的危急情况,驻武昌紫阳桥附近的工程第八营,在党革命人熊秉坤的组织领导下打响了起义的第一枪,随即占领了楚望台军械所。1911年10月10日晚7时左右,在起义计划已经泄
第21混成协统领,黎元洪被从床铺底下搜出来,看着荷枪实弹的革命军,他沮丧的说:“各位兄弟,我自问不曾亏待过大家,何以却不放过我?”
第21混成协统领,黎元洪被从床铺底下搜出来,看着荷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宣告成立孙中山(1866--1925)黎元洪(1864—1928)黄兴(1874-1916)1911年12月29日,17省代表在南京开会,正式选举临时大总统,在有候选资格的孙中山、黎元洪、黄兴三人中,孙中山以16票当选为临时大总统。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宣告成立孙中山(1866--1925)黎元洪
临时大总统孙中山。该图是1911年12月,孙中山从海外回国的照片。
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举行了临时大总统就任典礼。在典礼上,孙中山宣读了誓词,定国号为“中华民国”,改用阳历,以1912年为中华民国元年,中华民国宣告正式成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在中华大地上诞生了。临时大总统孙中山。该图是1911年12月,孙中山从南京临时政府是资产阶级共和国性质的革命政权1.组成人员:以资产阶级革命派为主体。2.政策和措施:反映了民族资产阶级的利益和愿望。3.根本大法(《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法典。南京临时政府的性质南京临时政府是资产阶级共和国性质的革命政权1.组成人员:以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912年3月,临时参议院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宪法性质的法典。《临时约法》的许多条文体现了资产阶级民主精神。《临时约法》以根本大法的形式废除了两千年来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确认了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政治制度。1912年3月11日,孙中山公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912年3月,临时参议院颁布《中华民国临末代皇帝溥仪
1912年2月12日,清廷发出诏书宣布清帝接受优待条例退位,这标志着清王朝的垮台和封建帝制的终结。图为清帝退位诏书。辛亥革命历史意义之一: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势力的政治代表、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代理人清王朝的统治,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末代皇帝溥仪1912年2月12辛亥革命历史意义之二:辛亥革命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政府,使民主共和的观念开始深入人心。
从前皇帝自称天子,如果有人说皇帝是强盗,可以打倒,别人一定把他看作疯子。孙中山先生曾经是一个被人家看作疯子的人。
——吴玉章辛亥革命历史意义之二:辛亥革命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辛亥革命历史意义之三:辛亥革命给人们带来一次思想上的解放。
过去专制主义是正统,神圣不可侵犯,侵犯了要杀头。现在民主主义成了正统,同样取得了神圣不可侵犯的地位。
——林伯渠辛亥革命历史意义之三:辛亥革命给人们带来一次思想上的解放。1912年,孙中山令内务部通饬各省劝禁缠足。图为缠足罚款单。
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发布强制剪辫令。辛亥革命历史意义之四:辛亥革命促使社会经济、思想习惯和社会风俗等方面发生了新的积极变化。1912年,孙中山令内务部通饬各省劝禁缠足。
列宁指出:“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具有世界意义,因为它将给亚洲带来解放,并将破坏欧洲资产阶级的统治。”
——《列宁全集》第21卷辛亥革命历史意义之五:辛亥革命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推动了亚洲各国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列宁指出:“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具有世界意义,因为
辛亥革命“有它胜利的地方,也有它失败的地方。你们看,辛亥革命把皇帝赶跑,这不是胜利了吗?说它失败,是说辛亥革命只把一个皇帝赶跑,中国仍旧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之下,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并没有完成”。
——毛泽东
辛亥革命“有它胜利的地方,也有它失败的地方。你们看,南京政府的困境1.帝国主义的阴谋破坏。3.革命党自身开始分化蜕变。2.保守、妥协势力的拆台活动。南京政府的困境1.帝国主义的阴谋破坏。3.革命党自身开始分化一部分革命党人有条件(清帝退位、建立共和政府)地支持袁世凯旧官僚和立宪派走上拥袁的道路帝国主义列强为袁世凯助威袁世凯一部分革命党人有条件(清帝退位、建立共和政府)地支持袁世凯旧孙中山的条件
如清室实行退位,宣布共和,则临时政府决不食言,立即可正式宣布解职,以功以能,首推哀氏。(孙中山)
两个前提条件:1.逼清帝退位2.宣布共和防止袁专制的附加条件:1.定都南京
2.到南京任职3.遵守《临时约法》
孙中山的条件如清室实行退位,宣布共和,则1912年3月10日下午3时,袁世凯宣誓就职临时大总统。仪式在北京石大人胡同前清外务部公署举行。与会者百余人,“内有洋服者,有中服者,有留辫者,有无辫者,有红衣之喇嘛,有新剃之光头,五光十色,不一而足。”1912年3月10日下午3时,袁世凯宣誓就职临时大总统封建军阀专制统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盐城师范学院《和声基础(二)》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5年银川货运驾驶员从业资格题库
- 《传媒策划》课件-传媒的定位策划
- 《城市轨道交通票务工作》课件-项目二 站务员(厅巡岗)票务管理 售票作业
- 冻感冒的临床护理
- 近五年江苏省中考化学真题及答案2024
- 2025年公务员公共基础知识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电子商务专业考试重点内容及答案
- 嘴唇有白点的临床护理
- 2025-2030全球与中国建筑用选粉机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预测研究报告
- 河南省驻马店市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三下学期3月月考地理试题(含答案)
- 2025江苏盐城市射阳县临港工业区投资限公司招聘8人高频重点模拟试卷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2025至2030年中国声音感应控制电筒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DB50T 1041-2020 城镇地质安全监测规范
- 2025-2030年中国冰激凌市场需求分析与投资发展趋势预测报告
- 体育赛事运营方案投标文件(技术方案)
- 海绵城市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 新华书店集团招聘笔试冲刺题2025
- 大学答题纸模板
- 福建省宁德福鼎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 福建省普通高中6月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英语试题(含答案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