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八章消化系统
Digestivsystem
第一节概述一、消化系统的组成与功能二、消化管的一般结构三、消化管平滑肌的生理特性四、消化腺的分泌功能第八章消化系统
Digestivsystem
第一节概1一、消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上消化道:口、咽、食管、胃和十二指肠消化管消化
下消化道:空肠、回肠、大肠(至肛门)
系统
大消化腺:肝、胰、大唾液腺消化腺
小消化腺:位于消化管壁内一、消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2人体解剖生理学消化系统1课件3人体解剖生理学消化系统1课件4消化:食物通过消化管的运动和消化液的作用被分解为可吸收成分的过程机械性消化化学性消化吸收:食物经过消化后,透过消化管粘膜上皮,进入血液和淋巴循环的过程消化:食物通过消化管的运动和消化液的作用被分机械性消化5二、消化管的一般结构二、消化管的一般结构6消化管模式图消化管模式图7消化管模式图系膜外膜肌层粘膜下腺粘膜下层粘膜层上皮固有层粘膜肌层粘膜下神经丛淋巴小结纵行肌环行肌粘膜腺肌间神经丛消化管外腺的导管皱襞肠绒毛消化管模式图系膜外膜肌层粘膜下腺粘膜下层粘膜层上皮固有层粘膜8(一)粘膜
上皮:口腔→食管、肛门是复层扁平上皮胃→直肠上部是单层柱状上皮
固有膜:结缔组织,含小消化腺和淋巴组织
粘膜肌层:内环外纵的平滑肌(一)粘膜9(二)粘膜下层:疏松结缔组织(食管腺及十二指肠腺)(三)肌层:平滑肌(咽、食管、肛门为骨骼肌)
(四)外膜纤维膜:结缔组织,与邻近组织相连(咽、食管、肛门)
浆膜:结缔组织十间皮(胃、肠)(二)粘膜下层:疏松结缔组织10三、消化管平滑肌的生理特性1.兴奋性低,收缩缓慢2.伸展性大3.紧张性(形成基础压力,保持一定的位置和形状)4.自动节律性(缓慢、不规则、肌源性)5.对电刺激不敏感,对机械牵张、温度、化学刺激敏感。三、消化管平滑肌的生理特性1.兴奋性低,收缩缓慢11人体解剖生理学消化系统1课件12
在慢波去极化的基础上产生动作电位,再由动作电位引起平滑肌收缩。慢波不能触发平滑肌的收缩,但它是平滑肌收缩节律的控制波,决定蠕动的方向、节律和速度。慢波、动作电位、平滑肌收缩之间的关系在慢波去极化的基础上产生动作电位,再由动作13四、消化腺的分泌功能分解食物中的各种成分为各种消化酶提供适宜的pH环境稀释食物,使其渗透压与血浆渗透压相等,利于吸收通过分泌粘液、抗体和大量液体,保护消化道粘膜免于理化损伤总量:6~8L/日功能:四、消化腺的分泌功能分解食物中的各种成分总量:6~8L/日14第二节消化器官的形态结构第二节消化器官的形态结构15一、消化管
口腔咽食管胃小肠大肠一、消化管16口腔
(一)口腔的构造和分部(二)口腔内结构
口腔17(一)口腔的构造和分部
两部:口腔前庭、固有口腔前壁—口唇
四两侧壁—颊壁上壁—腭下壁—口腔底向前以口裂通体外,
两口向后经咽峡通咽腔。口腔内有牙、舌等器官及唾液腺的开口。人体解剖生理学消化系统1课件181、唇2、腭
腭构成口腔的上壁,前2/3称硬腭,后1/3称软腭
软腭后缘有腭垂(悬壅垂)、腭舌弓、腭咽弓扁桃体隐窝——腭舌弓与腭咽弓之间的陷窝,容纳腭扁桃体。1、唇19人体解剖生理学消化系统1课件203、咽峡
上方的腭垂咽峡两侧的左、右腭舌弓
下方的舌根是口腔通向咽腔的门户。人体解剖生理学消化系统1课件21(二)口腔内结构
1、牙(1)功能:对食物进行机械加工,并对语言和发音有重要辅助作用。(2)
分类:A、乳牙
20颗,包括切牙、尖牙和磨牙。
B、恒牙
28—32颗,包括切牙、尖牙、前磨牙和磨牙。(二)口腔内结构22(3)、牙的形态和构造
牙冠:内部的空腔称为牙冠腔分部
牙颈
牙根:内部的空腔称为牙根管
牙本质牙的主体构造
牙釉质牙冠牙质的表面
牙骨质牙根、牙颈牙本质表面牙腔——牙冠腔+牙根管,牙的神经、血管和淋巴管通过牙根尖端的牙根尖孔及牙根管进入牙腔内,与并结缔组织一起共同构成牙髓。(3)、牙的形态和构造23(4)、牙式在临床上,常以患者的方位为准,以“—|—”记号划分四区表示上、下颌左、右侧的牙位。通常用横线表示上、下颌牙列的分界,以纵线表示左、右侧的分界。乳牙用罗马数字,恒牙用阿拉伯数字分别依次表示从切牙至磨牙的顺序。这种记录方式称牙式。如—|—v
表示左下颌第2乳磨牙,—|—7表示左下颌第2磨牙。(5)牙周组织:牙周膜(4)、牙式24
2、舌
(1)舌的形态和结构(2)舌粘膜
2、舌25(1)
舌的形态和构造
构造:舌肌及其表面的粘膜构成。
舌体(前2/3)舌的上面(舌背)以界沟为界
舌根(后1/3)舌体前端狭窄称舌尖。舌系带舌的下面舌下阜舌下襞(1)
舌的形态和构造26(2)舌粘膜
舌粘膜——被覆于舌的上、下面,呈淡红色,其上有舌乳头。
舌乳头——舌体粘膜表面的小突起。主要有丝状乳头、菌状乳头、叶状乳头和轮廓乳头四种。其中轮廓乳头、菌状乳头、叶状乳头粘膜上皮味蕾,具有感受味觉功能。
舌苔——附着于舌粘膜表面的薄层结构,是由丝状乳头浅层上皮细胞角化脱落物与食物残渣、粘液、细菌和渗出的白细胞等成分混合而成,随人体身体状况的不同可产生不同的变化。(2)舌粘膜27
咽
(一)
咽的位置和结构
咽位于第1-6颈椎椎体的前方。上起自颅底,下至第6颈椎下缘(平环状软骨弓)平面续于食管,是一个上宽下窄、前后略扁的漏斗形肌性管道。为消化和呼吸的共用通道。
(二)
咽的分部和交通
咽腔以软腭后缘平面和会厌上缘为界,自上而下分为三部:
鼻咽部、口咽部和喉咽部。咽28
食管(一)食管的位置和形态
食管为一扁窄的长管状肌性器官。
上:C6椎体下缘,下:T11左侧全长约25cm。
自鼻前孔至食管末端长约42-45cm。
可分为颈段、胸段和腹段。食管29人体解剖生理学消化系统1课件30(二)食管的三个生理性狭窄
第一狭窄:咽与食管相接处
第二狭窄:在被左主支气管从前方斜跨过处
第三狭窄:食管穿膈的食管裂孔处(二)食管的三个生理性狭窄31
胃
(一)
胃的形态和分部(二)
胃的位置(三)
胃壁的构造
胃是消化管中最膨大的部分,上连食管,下续十二指肠,有收纳食物、分泌胃液消化食物的作用,胃还有内分泌功能。胃32(一)胃的形态和分部
两前面(壁)对向前上面
面后面(壁)对向后下面
两上缘——胃小弯,其最底处的转角,称角切迹
缘下缘——胃大弯
两上口——贲门,即入口
口下口——幽门,即出口,有幽门瓣和幽门括约肌
贲门部
四胃底:临床上常称为胃穹。部胃体幽门窦
幽门部
(胃窦部)
幽门管胃小弯和胃窦部是胃溃疡的好发部位(一)胃的形态和分部33(二)胃的位置
胃在中等程度充盈时,大部分位于左季肋区,小部分位于腹上区。
贲门约位于第11胸椎体左侧
幽门约在第1腰椎右侧附近。
(二)胃的位置34(三)胃壁的结构(三)胃壁的结构35人体解剖生理学消化系统1课件36胃底部结构模式图胃底部结构模式图37胃底腺模式图胃小凹胃底腺模式图胃小凹38胃底腺内分泌细胞主细胞颈粘液细胞壁细胞胃底腺内分泌细胞主细胞颈粘液细胞壁细胞39
小肠(一)小肠的位置和分部
小肠是消化吸收的最主要部位,上起幽门,下接盲肠,成人全长约5-7m,分为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小肠40
十二指肠
十二指肠全长约25cm左右,约呈“C”形包绕胰头,可分为上部、降部、水平部和升部四部。
上部:十二指肠球部
降部:
十二指肠纵襞,大乳头
水平部
升部:
十二指肠空肠曲,十二指肠悬肌十二指肠41十二指肠(左:模式图右:实物图)绒毛小肠腺十二指肠腺十二指肠(左:模式图右:实物图)绒毛小肠腺十二42环行皱襞——粘膜+粘膜下层绒毛——上皮+固有层微绒毛——上皮细胞游离面胞膜+少量细胞质
三级突起扩大肠表面积600倍环行皱襞——粘膜+粘膜下层43人体解剖生理学消化系统1课件44小肠吸收的组织学基础小肠吸收的组织学基础45十二指肠绒毛扫描电镜像十二指肠绒毛扫描电镜像46小肠绒毛小肠绒毛47小肠上皮吸收细胞和杯状细胞光镜像小肠上皮吸收细胞和杯状细胞光镜像48小肠吸收细胞模式图小肠吸收细胞模式图49人体解剖生理学消化系统1课件50←小肠绒毛(十二指肠↑中央乳糜管)←小肠绒毛(十二指肠↑中央乳糜管)51
肠腺(位于固有层中)
(1)吸收细胞:酶类(消化)
(2)杯状细胞:分泌粘液
(3)潘氏细胞:位于肠腺基部、三五成群,细胞锥体形、内含粗大嗜酸性颗粒(含防御素和溶菌酶等)
(4)未分化细胞:修复再生
(5)内分泌细胞:肽类激素肠腺(位于固有层中)52潘氏细胞光镜像潘氏细胞光镜像53潘氏细胞光镜像(焰红与坚固绿染色)潘氏细胞光镜像(焰红与坚固绿染色)54二、消化腺唾液腺胰肝二、消化腺唾液腺55(一)
唾液腺
舌下腺大唾液腺
下颌下腺
腮腺:腺管开口于平对上颌第二磨牙的颊粘膜上小唾液腺:属于小消化腺,数目多,位于口腔各部的粘膜内。(一)
唾液腺56下颌下腺下颌下腺57(二)胰胰的形态、位置1、形态结构:胰是人体的第二大消化腺。呈长棱柱状,质地柔软,呈灰红色,可分为胰头、胰颈、胰体、胰尾四部分。2、胰管:自胰尾沿长轴右行,与胆总管共同开口于十二指肠大乳头。有副胰管
3、位置:胰的位置较深,在胃后方于第1、2腰椎水平,横贴于腹后壁上部。(二)胰58人体解剖生理学消化系统1课件59人体解剖生理学消化系统1课件60
(三)肝呈楔形,有左、右两叶,上、下两面四肝右叶大而厚;方叶叶肝左叶小而薄;尾状叶两膈面:肝的上面面脏面:肝的下面膈面后部没有腹膜覆盖的部分称为肝裸区
脏面有略呈“H”形的左、右纵沟和横沟。
前缘(即下缘):锐利,胆囊窝处形成胆囊切迹四后缘:钝圆缘右缘:钝圆左缘:锐利(三)肝61肝板肝血窦中央静脉胆小管肝小叶门管区小叶间动脉小叶间静脉小叶间胆管
肝组成:肝板肝小叶门管区小叶间动脉肝组成:62肝小叶(hepaticlobule)
肝小叶:是肝的基本结构单位,呈多角棱柱状体,长约2mm,宽约1mm,中央有一条沿其长轴走行的中央静脉,周围为放射状排列的肝板、肝血窦和胆小管。
肝小叶(hepaticlobule)63人体解剖生理学消化系统1课件64人体解剖生理学消化系统1课件651.中央静脉2.肝索3.肝血窦(HE高倍)1.中央静脉2.肝索3.肝血窦661.中央静脉2.肝索3.肝血窦4.门管区1.中央静脉2.肝索3.肝血窦4.门67123456789101.肝索2.小叶间隔3.小叶间静脉4.小叶间胆管5.小叶间动脉6.肝血窦7.红细胞8.内皮细胞9.肝血窦10.中央静脉123456768肝的血液循环:
门V小叶间V肝A小叶间A
肝血窦中央V小叶下V肝V
下腔V
肝的血液循环:门V小叶间V肝A小叶间A69肝的功能:合成—蛋白质、糖原、胆固醇、胆盐储存—糖原、维生素分泌—胆汁解毒—氧化、还原、水解、结合防御—Kupffer细胞造血(胎儿期)肝的功能:合成—蛋白质、糖原、胆固醇、胆盐70人体解剖生理学消化系统1课件71胆汗排出途径:
肝细胞胆小管闰管小叶间胆管左、右肝管胆总管十二指肠胆囊胆囊管胆汗排出途径:肝细胞胆小管闰管小叶间胆管左、右肝管胆总管十72第三节消化第三节消化73一、口腔内消化(一)唾液1.唾液的性质和成分无色无味、近于中性、低渗液体,每日分泌唾液1.0~1.5L。水分占99%,有机物主要为粘蛋白和唾液淀粉酶等。无机物有钾、钠、钙、氯及硫氰酸盐等。一、口腔内消化(一)唾液742.唾液的作用1)湿润溶解食物,引起味觉和便于吞咽2)冲洗清除食物残渣和异物3)溶菌酶和免疫球蛋白有一定的杀菌作用4)粘蛋白中和胃酸5)唾液淀粉酶可使淀粉分解为麦芽糖2.唾液的作用1)湿润溶解食物,引起味觉和便于吞咽75
1)
切碎食物
2)将食物与唾液混合
3)使食物与唾液淀粉酶充分接触
4)加强食物对口腔内各种感受器的刺激,反
射性引起胃、胰、肝、胆等活动增强。(二)咀嚼与吞咽1.咀嚼1)切碎食物(二)咀嚼与吞咽1.咀嚼762.吞咽
吞咽是食物从口腔经咽、食管进入胃内的一系列反射动作,该反射的基本中枢位于延髓,传入和传出神经在三叉、面、舌咽、迷走神经中。2.吞咽吞咽是食物从口腔经咽、食管进入胃内的77吞咽分为:第三期:由食管到胃(蠕动)第一期:口腔到咽第二期:咽到食管上段(呼吸暂停)吞咽分为:第三期:由食管到胃(蠕动)第一期:口腔到咽第二期:78第一期:由口腔到咽(随意)第一期:由口腔到咽(随意)79软腭上升咽后壁向前突出封闭鼻咽通路软腭上升封闭鼻咽通路80声带内收喉头升高并向前紧贴会厌封闭咽与气管的通路声带内收封闭咽与气管的通路81人体解剖生理学消化系统1课件82食管上括约肌舒张……食管上括约肌舒张……83人体解剖生理学消化系统1课件84
蠕动蠕动85
在食管和胃连接处并不存在括约肌,但在这一区域有一段长约4~6cm的高压区,一般比胃内压高,成为阻止胃内容物逆流入食管的一道屏障,起到类似括约肌的作用,通常将这一段食管称为食管下括约肌食管下括约肌在食管和胃连接处并不存在括约肌,但在这一86二、胃内消化二、胃内消化87胃粘膜的分泌细胞1.外消化腺的组成贲门腺-粘液细胞泌酸腺(胃底腺)-粘液颈细胞、主细胞、壁细胞幽门腺-粘液细胞2.内分泌细胞:G细胞—胃窦部—胃泌素D细胞—胃体、窦、底—生长抑素ECL细胞—胃底、胃体—组织胺肠嗜铬细胞胃粘膜的分泌细胞1.外消化腺的组成88<Experimentsandobservationonthegastricjuiceandthephysiologyofdigestion>《胃液和消化生理的实验和观察》(1833)in1833圣马丁博蒙特<Experimentsandobservationo89(一)胃液的性质、成分和作用纯净的胃液:pH0.9~1.5,分泌量1.5~2.5L。胃液中绝大部分是水,主要成分包括盐酸、胃蛋白酶原、粘蛋白、内因子及钠和钾的氯化物等。(一)胃液的性质、成分和作用纯净的胃液:pH0.9~1.901.盐酸的主要生理作用
①激活胃蛋白酶原,为其提供必要的酸性环境;②使蛋白质变性而易于消化;③杀死胃内细菌;④盐酸进入小肠后可以引起促胰液素的释放,从而促进胰液、小肠液和胆汁的分泌;⑤所造成的酸性环境有助于小肠对Fe2+和Ca2+的吸收。盐酸分泌过多,诱发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1.盐酸的主要生理作用①激活胃蛋白酶原,为其提供必要的91澳大利亚病理学家罗宾·沃伦巴和里·马歇尔幽门螺杆菌在科学领域里,比所获新知识更重要的是归纳新知识探索过程中所运用的全新的思维方式澳大利亚病理学家罗宾·沃伦巴和里·马歇尔幽门螺杆菌在科学领域922.胃蛋白酶原:主细胞合成和分泌胃蛋白酶原胃蛋白酶盐酸蛋白质眎、胨少量多肽或氨基酸最适pH2.0(+)pH值超过5,胃蛋白酶(pepsin)发生不可逆变性而失活。2.胃蛋白酶原:主细胞合成和分泌胃蛋白酶原胃蛋白酶盐酸蛋白质933.粘液和HCO3-
胃的粘液是由胃表面上皮细胞、粘液颈细胞、贲门腺和幽门腺共同分泌的。粘液具有较高的粘滞性和形成凝胶的特性,覆盖在胃粘膜的表面,形成一个厚约500μm的凝胶层。3.粘液和HCO3-胃的粘液是由胃表面上皮细胞、粘94
粘液有润滑作用,保护胃粘膜免受粗糙食物的机械性损伤;
粘液有较高的粘滞性和形成凝胶的特性,在胃粘膜表面形成的粘液层能减慢H+和HCO3-的扩散速度,胃液中的H+在通过粘液层向胃粘膜上皮扩散时逐渐被中和,从而减弱H+对胃粘膜的侵蚀,也使胃蛋白酶原在上皮细胞侧不被激活。胃粘液与HCO3-一起形成了一道抵抗胃酸侵蚀的屏障,称为粘液-碳酸氢盐屏障(mucusbicarbonatebarrier)。粘液和碳酸氢盐粘液有润滑作用,保护胃粘膜免受粗糙食物的机械性损伤;954.内因子为分子量6万的糖蛋白,由壁细胞分泌。内因子的活性部位一个部位能和胃内的VitB12结合,形成内因子-B12复合物,保护VitB12不被小肠内水解酶破坏;另一部位则与回肠粘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促进维生素B12的吸收。4.内因子为分子量6万的糖蛋白,由壁细胞分泌。一个部位能和96(二)胃的运动及其控制胃的分区:头区(近端)、尾区(远端)功能:①贮存食物(胃底、胃体前部) ②磨碎食物、使食物与胃液充分混合,以形成食糜(机械性消化)。 ③将食糜逐步排入十二指肠。(二)胃的运动及其控制胃的分区:头区(近端)、尾区(远端)功971.容受性舒张
头区的运动1.容受性舒张头区的运动982.蠕动:食物进入胃后约5分钟,蠕动即开始。蠕动受胃平滑肌的BER(起源于胃大弯上部)所控制,
3次/min。
2.蠕动:食物进入胃后约5分钟,蠕动即开始。99人体解剖生理学消化系统1课件100胃蠕动的意义:使食物和胃液充分混合,推进胃内容物通过幽门排入十二指肠(1-2ml/次)。胃蠕动的意义:使食物和胃液充分混合,推进胃内容物通过幽门排入101
3.紧张性收缩:一定程度的轻微持续收缩状态。生理意义:维持胃的形态、位置及促进化学性消化。
3.紧张性收缩:一定程度的轻微持续收缩状态。102胃的排空胃排空:胃内食糜排入十二指肠的过程排空速率与理化性状和化学成分有关:稀薄>粘稠>固体糖>蛋白质>脂肪混合食物完全排空需4-6小时。动力:是胃肌收缩及其产生的胃内压增高。当胃内压超过十二指肠内压并克服幽门部的阻力时,胃排空才发生。凡能增强胃运动的因素都能促进胃的排空。胃的排空胃排空:胃内食糜排入十二指肠的过程1031.胃内容物促进胃排空胃内食物量对排空率的影响:食物扩张胃的机械刺激,通过壁内神经丛或迷走-迷走神经反射,引起胃运动的加强。一般胃排空的速率和留在胃内食物量的平方根成正比。
1.胃内容物促进胃排空104
①肠-胃反射对胃运动的抑制:酸、脂肪、渗透压及机械扩张都可刺激十二指肠壁上的感受器,反射性地抑制胃运动,引起胃排空减慢,这一反射称为肠-胃反射。
②十二指肠产生的激素对胃排空的抑制:当过量的食糜特别是酸或脂肪由胃进入十二指肠后,可引起小肠黏膜释放几种不同的激素,抑制胃的运动,延缓胃的排空。促胰液素、抑胃肽等具有这种作用,统称为肠抑胃素。2.十二指肠内容物抑制胃排空①肠-胃反射对胃运动的抑制:酸、脂肪、渗透压及机械扩张105非消化期的胃运动移行性复合运动:非消化期胃运动的特点呈现以间歇性强力收缩并伴较长时间的静息期为特征的周期性运动。非消化期的胃运动移行性复合运动:非消化期胃运动的特点呈现以间106
呕吐是通过一系列复杂的反射活动将胃和肠内容物从口腔驱出的过程。呕吐的原因很多。如胃肠道炎症、胆绞痛、肾绞痛、盆腔炎,晕车、晕船,颅内压增高、颅脑损伤、脑膜炎等。延髓的呕吐中枢呕吐是一种具有保护意义的反射。但剧烈频繁的呕吐,会影响进食和正常消化活动,使大量消化液丢失,导致水盐代谢和酸碱平衡失调。呕吐呕吐是通过一系列复杂的反射活动将胃和肠内容107呕吐:消化道粘膜延髓胃,膈,腹壁肌肉迷走神经吞咽神经膈神经迷走神经机械化学呕吐:消化道粘膜延髓胃,膈,腹壁肌肉迷走神经吞咽神经108(一)胰液的分泌1.胰液的成分和作用胰液是无色无嗅的碱性液体,pH7.8~8.4,成人分泌量约每日1~2L。三、小肠内消化(一)胰液的分泌1.胰液的成分和作用胰液是无色无嗅的碱性液体109胰液的无机成分及作用
水占97.6%,无机负离子主要为碳酸氢盐(HCO3—)和Cl—。
HCO3—作用:(1)为小肠内消化酶提供适宜的pH环境(pH7-8);
(2)中和进入十二指肠的胃酸,保护肠粘膜免受强酸侵蚀。胰液的无机成分及作用水占97.6%,无机负离子1102.
胰脂肪酶
双糖(最适pH6.7~7.0)淀粉、糖原甘油三酯脂肪酸、甘油一酯和甘油(有赖于胆盐和辅脂酶的存在)
还含有一定量的胆固醇酯酶和磷脂酶A2,它们分别水解胆固醇酯和卵磷脂。胰液的有机成分及作用胰蛋白酶原胰蛋白酶肠致活酶(肠激酶)胃酸、胰蛋白酶、组织液糜蛋白酶原糜蛋白酶(+)蛋白质多肽氨基酸羧基肽酶胰淀粉酶3.
蛋白水解酶4.核糖核酸酶、脱氧核糖核酸酶以酶原形式存在,为胰蛋白酶所激活,
使相应的核酸部分水解为单核苷酸。2.胰脂肪酶双糖(最适pH6.7~7.0)淀粉、糖原甘油三111蛋白水解酶为何不消化胰腺本身?
1.蛋白水解酶以酶原形式分泌
2.腺泡细胞还分泌胰蛋白酶抑制物,防止蛋白水解酶胰腺内被激活。
由于胰液中含有消化三种主要营养物质的消化酶,因而是所有消化液中最重要的一种。当胰液分泌缺乏时,即使其他消化液的分泌都很正常,食物中的脂肪和蛋白质仍然不能完全消化,从而也影响吸收。蛋白水解酶为何不消化胰腺本身?112(二)胆汁的分泌与排出胆汁由肝细胞分泌的。非消化期:肝胆汁→胆囊(浓缩、贮存)消化期:肝胆汁、胆囊胆汁→十二指肠(参与消化)(二)胆汁的分泌与排出胆汁由肝细胞分泌的。113性质:味苦,肝胆汁pH为7.2~7.7,呈金黄色或桔棕色,经
胆囊浓缩成胆囊胆汁后,因碳酸氢盐被吸收,pH转为
6.8,颜色变深。量: 成人胆汁约800~1000m1/日。成分:水分和钠、钾、钙、碳酸氢盐等无机成分,有机成分
有胆色素、脂肪酸、胆盐、胆固醇、卵磷脂和粘蛋白
等。不含消化酶。
胆盐:胆汁酸与甘氨酸或牛磺酸结合形成的钠盐或钾盐,是胆汁参与消化和吸收的主要成分。胆汁的成分性质:味苦,肝胆汁pH为7.2~7.7,呈金黄色或桔棕色,经114胆汁的作用(胆盐的作用)
1.促进脂肪消化
作为乳化剂,减低脂肪的表面张力,使脂肪乳化成微滴,分散在肠腔中,这样便增加了胰脂肪酶的作用面积。
2.促进脂肪吸收
胆盐因其分子结构特点,当达到一定浓度后,可聚合而形成微胶粒。肠腔中脂肪的分解产物可渗入到微胶粒中,形成水溶性复合物(混合微胶粒),成为不溶于水的脂肪分解产物到达肠黏膜表面所必需的运载工具,促进其吸收。胆汁的作用(胆盐的作用)1.促进脂肪消化作为乳化剂,1153.促进脂溶性维生素(维生素A、D、E、K)的吸收。
4.防止胆固醇沉积胆汁酸(胆盐)、胆固醇和卵磷脂保持适当比例是胆汁中胆固醇处于溶解状态的必要条件。
5.其它:促进胆汁分泌、排泄胆红素、中和胃酸。3.促进脂溶性维生素(维生素A、D、E、K)的吸收。116胆盐的肠肝循环
胆汁排至小肠后,绝大部分仍可由小肠粘膜吸收入血,经门静脉进入肝脏,再组成胆汁排入肠腔,称之为胆盐的肠-肝循环胆盐的肠肝循环胆汁排至小肠后,绝大部分仍可由117小肠液的性质和成分
1~3L/日,弱减性(pH7.6),肠致活酶、肽酶、双糖酶、肠脂酶等。
(三)小肠液的分泌小肠液的性质和成分(三)小肠液的分泌118保护作用:IgA、溶菌酶;十二指肠分泌的碱性粘稠溶液,润滑作用,并保护肠粘膜不受胃酸侵蚀。消化作用:小肠上皮细胞内含有水解多肽的肽酶;水解双糖的蔗糖酶和麦芽糖酶等;分泌的肠致活酶能激活胰蛋白酶原变成胰蛋白酶而水解蛋白质,促进蛋白质的消化。稀释作用:有利于消化和吸收。小肠液的作用保护作用:IgA、溶菌酶;十二指肠分泌的碱性粘稠溶液,润滑作119小肠的运动(一)非消化间期小肠的运动形式:移行性运动复合波(MMC)(二)消化期小肠的运动形式1.紧张性收缩是其它运动形式有效进行的基础。小肠的运动(一)非消化间期小肠的运动形式:移行性运动复合波(1202.分节运动是一种以环行肌为主的节律性收缩和舒张运动。空腹时几乎不存在。作用:①使食糜与消化液充分混和,便于进行化学性消化;②使食糜与肠壁紧密接触,为吸收创造了良好的条件;③挤压肠壁,促进血液和淋巴回流。人体解剖生理学消化系统1课件1213.蠕动
小肠蠕动速度很慢,约0.5~2.0cm/s,近端比远端快。
蠕动冲:小肠还存在一种速度很快(2~
25cm/s)、传播较远的蠕动。起因:进食、食糜进入十二指肠3.蠕动小肠蠕动速度很慢,约0.5~2.0cm/s,近122
吸收水分和部分盐类,为消化后的残余物质提供暂时的贮存场所。(一)大肠液及其作用:含大量粘液(粘液蛋白),保护肠壁、润滑粪便。四、大肠内消化吸收水分和部分盐类,为消化后的残余物质提供暂时的贮存123(二)大肠内细菌的活动:大肠内有许多细菌,粪便中死的和活的细菌约占粪便固体重量的20%一30%。细菌中含有能分解食物残渣的酶。糖及脂肪的分解称为发酵,其产物有乳酸、醋酸、二氧化碳、沼气、脂肪酸、甘油、胆碱等。蛋白质的细菌分解称为腐败.其产物有眎、胨、氨基酸、氨、硫化氢、组胺、吲哚等,其中有的毒成分由肠壁吸收后到肝中解毒。大肠内的细菌能利用肠内较为简单的物质合成维生素B复合物和维生素K,它由肠内吸收后,对人体有营养作用。(二)大肠内细菌的活动:124大肠的运动和排便(一)大肠运动的形式
1.袋状往返运动空腹时最多见。环行肌无规律地收缩所引起,使结肠袋的内容物作短距离位移,并不向前推进。
2.分节或多袋推进运动一个结肠袋或一段结肠收缩,其内容物被推移到下一段。进食后或结肠受到拟副交感药物刺激时,这种运动增多。蠕动:慢
大肠有一种进行很快且前进很远的蠕动,称为集团运动。开始于横结肠,将一部分大肠内容物推送至降结肠或乙状结肠。常见于进食后,可能是胃内食物进入十二指肠,由十二指肠—结肠反射所引起。这一反射主要是通过内在神经丛的传递实现的。大肠的运动和排便(一)大肠运动的形式蠕动:慢125排便
正常人的直肠对粪便的压力刺激具有一定的阈值,当达到此阈值时即可引起便意。如对便意经常予以制止,就使直肠渐渐地对粪便压力刺激失去正常的敏感性,加之粪便在大肠内停留过久,水分吸收过多而变得干硬,引起排便困难,这是产生便秘的最常见的原因之一。粪便直肠壁内感受器盆神经腹下神经脊髓腰骶段的初级排便中枢大脑皮层便意盆神经降结肠、乙状结肠和直肠收缩,肛门内括约肌舒张排便阴部神经抑制肛门外括约肌舒张排便正常人的直肠对粪便的压力刺激具有一定的126第四节 吸收一、吸收过程概述
吸收是指食物经过消化后,各种营养物质的分解产物、水、无机盐、维生素以及大部分消化液通过消化道粘膜上皮细胞进入血液和淋巴的过程。第四节 吸收一、吸收过程概述吸收是指食物经过消化后127口腔、食管:不吸收胃:仅吸收酒精和少量水分。小肠:是吸收的主要部位。糖类、蛋白质和脂肪的消化产物大部分是在十二指肠和空肠吸收的,回肠有其独特的功能,即主动吸收胆盐和维生素B12。大部分营养成分到达回肠时,通常已吸收完毕(回肠主要是吸收功能的贮备)。大肠:主要吸收水分和盐类。(一)吸收的部位口腔、食管:不吸收(一)吸收的部位128人体解剖生理学消化系统1课件1291.进入血液或淋巴液:
跨细胞途径:营养物质和水通过绒毛柱状上皮细胞的腔膜面进入细胞内,再通过细胞底-侧膜进入血液或淋巴;
旁细胞途径:通过细胞间的紧密连接,进入细胞间隙,然后再转入血液和淋巴。(二)吸收途径和方式1.进入血液或淋巴液:(二)吸收途径和方式1302.营养物质通过细胞膜:主动转运、被动转运(扩散、渗透、滤过)、入胞和出胞等。2.营养物质通过细胞膜:主动转运、被动转运(扩散、渗透、滤131(三)小肠内主要营养物质的吸收1.水的吸收液体量大:1.510
被动吸收(扩散方式)动力来源于渗透压(各种溶质,特别是NaCl主动转运所形成的渗透梯度)腹泻、呕吐→脱水(三)小肠内主要营养物质的吸收1.水的吸收1322.无机盐的吸收(1)Na+的
吸收:主动(Na+泵)(2)铁的吸收:Fe2+可被吸收,Fe3+不易被吸收。VitC使Fe3+还原为Fe2+
,且其形成的酸性环境均促进铁的吸收。转铁蛋白起重要作用。(3)Ca2+的吸收:维生素D、酸性环境、胆汁酸促进钙的吸收,磷酸盐阻碍钙的吸收。(4)负离子的吸收:
Cl-和HCO3-主要伴随Na+的主动吸收而被动吸收。2.无机盐的吸收(1)Na+的吸收:主动(Na+133水和Na+的
吸收水和Na+的吸收134铁的吸收铁的吸收135单糖形式,主要是葡萄糖。继发性主动转运,伴随Na+吸收3.糖的吸收单糖形式,主要是葡萄糖。3.糖的吸收1364.蛋白质的吸收1.氨基酸形式:为主。2.二肽三肽形式:进入细胞后在细胞内分解为氨基酸被吸收继发性主动转运,伴随Na+吸收4.蛋白质的吸收1.氨基酸形式:为主。1375.脂肪的吸收长链脂肪酸、甘油(脂溶性):淋巴途径乳糜微粒中短链脂肪酸、甘油一酯(水溶性):血液途径5.脂肪的吸收长链脂肪酸、甘油(脂溶性):淋巴途径138人体解剖生理学消化系统1课件139一、内在神经系统1.肌间神经丛:主要调节肠运动。2.粘膜下神经丛:主要调节胃肠道的分泌和局部血流量。第五节消化器官活动的调节一、内在神经系统1.肌间神经丛:主要调节肠运动。第五节140二、外来神经系统
交感神经:从脊髓胸腰段侧角发出,经过腹腔神经节、肠系膜神经节或腹下神经节换元后,发出节后肾上腺素能纤维,(释放去甲肾上腺素)主要分布在内在神经元上,或直接支配胃肠各部分,抑制胃肠道活动和消化腺分泌。
副交感神经:包括迷走神经和盆神经,其节前纤维与内在神经元形成突触,节后纤维释放乙酰胆碱,通过M受体使胃肠运动增强,腺体分泌增多。二、外来神经系统 交感神经:从脊髓胸腰段侧角发出,经过腹腔神141内脏大神经腹腔神经节内脏小神经肠系膜上神经节腰神经丛肠系膜下神经节内脏大神经腹腔神经节内脏小神经肠系膜上神经节腰神经丛肠系膜下142三、反射中枢神经系统交感及副交感传出交感及副交感传入
肌间神经丛↑↓粘膜下神经丛平滑肌分泌细胞内分泌细胞血管消化管壁的化学感受器、机械感受器三、反射中枢神经系统交感及副交感传出交感及副交感传入肌间143人体解剖生理学消化系统1课件144四.消化道的内分泌功能
消化道是体内最大、最复杂的内分泌器官。胃肠道所含的内分泌细胞合成和释放的具有生物活性的化学物质,统称为胃肠激素。四.消化道的内分泌功能消化道是体内最大、145(一)胃肠内分泌细胞
胃肠内分泌细胞常单个散布于胃肠道粘膜上皮细胞之间。开放型细胞:锥形,顶端有微绒毛样突起伸入胃肠腔内,可直接感受食物成分和pH的刺激而引起分泌。闭合型细胞:少数胃肠内分泌细胞无微绒毛,呈圆形,与胃肠腔无直接接触,其分泌可由神经兴奋或局部内环境的变化引起,而与胃肠腔内的食物成分无关。(一)胃肠内分泌细胞胃肠内分泌细胞常单个散布于146胃肠内分泌细胞的命名及分布激素名称细胞命名胃体胃窦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结肠胃泌素G促胰液素S胆囊收缩素I抑胃肽K胃动素Mo血管活性肠肽D2生长抑素D胃肠内分泌细胞的命名及分布激素名称细胞命名胃体胃窦十二指肠空147(二)胃肠激素的分泌方式内分泌:通过血液循环运送到远处起作用,如胃泌素、促胰液素旁分泌:通过细胞间隙扩散到临近的靶细胞发挥作用,如生长抑素、组胺。3.神经分泌(neurocrine):支配胃肠道的肽能神经末梢释放递质或调质,调节胃肠平滑肌和腺细胞的活动,如血管活性肠肽、P物质。4.自分泌(autocrine):分泌的激素又作用于分泌该激素的细胞本身而发挥作用。(二)胃肠激素的分泌方式内分泌:通过血液循环运送到远处起作用148(三)胃肠激素的作用调节消化腺的分泌和消化道的运动:靶器官包括唾液腺、胃腺、胰腺、肠腺、肝细胞、食管-胃括约肌、胃肠平滑肌及胆囊等。2.营养作用:具有刺激消化道组织的代谢和促进生长的作用。例如,胃泌素能刺激胃泌酸部位粘膜和十二指肠粘膜的蛋白质、RNA和DNA的合成,从而促进其生长;小肠粘膜内I细胞释放的胆囊收缩素能引起胰腺内DNA、RNA和蛋白质的合成增加,促进胰腺外分泌组织的生长。3.调节其他激素的释放:如胆囊收缩素可刺激胰岛素释放。(三)胃肠激素的作用调节消化腺的分泌和消化道的运动:靶器官包149(四)脑-肠肽
一些产生于胃肠道的肽,不仅存在于胃肠道,也存在于中枢神经系统内;而原来认为只存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神经肽,也在消化道中发现。这些双重分布的肽被称为脑-肠肽.。已知的脑-肠肽有胃泌素、胆囊收缩素、P物质、生长抑素、神经降压素等20余种。
(四)脑-肠肽一些产生于胃肠道的肽,不仅存在于胃肠道150第八章消化系统
Digestivsystem
第一节概述一、消化系统的组成与功能二、消化管的一般结构三、消化管平滑肌的生理特性四、消化腺的分泌功能第八章消化系统
Digestivsystem
第一节概151一、消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上消化道:口、咽、食管、胃和十二指肠消化管消化
下消化道:空肠、回肠、大肠(至肛门)
系统
大消化腺:肝、胰、大唾液腺消化腺
小消化腺:位于消化管壁内一、消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152人体解剖生理学消化系统1课件153人体解剖生理学消化系统1课件154消化:食物通过消化管的运动和消化液的作用被分解为可吸收成分的过程机械性消化化学性消化吸收:食物经过消化后,透过消化管粘膜上皮,进入血液和淋巴循环的过程消化:食物通过消化管的运动和消化液的作用被分机械性消化155二、消化管的一般结构二、消化管的一般结构156消化管模式图消化管模式图157消化管模式图系膜外膜肌层粘膜下腺粘膜下层粘膜层上皮固有层粘膜肌层粘膜下神经丛淋巴小结纵行肌环行肌粘膜腺肌间神经丛消化管外腺的导管皱襞肠绒毛消化管模式图系膜外膜肌层粘膜下腺粘膜下层粘膜层上皮固有层粘膜158(一)粘膜
上皮:口腔→食管、肛门是复层扁平上皮胃→直肠上部是单层柱状上皮
固有膜:结缔组织,含小消化腺和淋巴组织
粘膜肌层:内环外纵的平滑肌(一)粘膜159(二)粘膜下层:疏松结缔组织(食管腺及十二指肠腺)(三)肌层:平滑肌(咽、食管、肛门为骨骼肌)
(四)外膜纤维膜:结缔组织,与邻近组织相连(咽、食管、肛门)
浆膜:结缔组织十间皮(胃、肠)(二)粘膜下层:疏松结缔组织160三、消化管平滑肌的生理特性1.兴奋性低,收缩缓慢2.伸展性大3.紧张性(形成基础压力,保持一定的位置和形状)4.自动节律性(缓慢、不规则、肌源性)5.对电刺激不敏感,对机械牵张、温度、化学刺激敏感。三、消化管平滑肌的生理特性1.兴奋性低,收缩缓慢161人体解剖生理学消化系统1课件162
在慢波去极化的基础上产生动作电位,再由动作电位引起平滑肌收缩。慢波不能触发平滑肌的收缩,但它是平滑肌收缩节律的控制波,决定蠕动的方向、节律和速度。慢波、动作电位、平滑肌收缩之间的关系在慢波去极化的基础上产生动作电位,再由动作163四、消化腺的分泌功能分解食物中的各种成分为各种消化酶提供适宜的pH环境稀释食物,使其渗透压与血浆渗透压相等,利于吸收通过分泌粘液、抗体和大量液体,保护消化道粘膜免于理化损伤总量:6~8L/日功能:四、消化腺的分泌功能分解食物中的各种成分总量:6~8L/日164第二节消化器官的形态结构第二节消化器官的形态结构165一、消化管
口腔咽食管胃小肠大肠一、消化管166口腔
(一)口腔的构造和分部(二)口腔内结构
口腔167(一)口腔的构造和分部
两部:口腔前庭、固有口腔前壁—口唇
四两侧壁—颊壁上壁—腭下壁—口腔底向前以口裂通体外,
两口向后经咽峡通咽腔。口腔内有牙、舌等器官及唾液腺的开口。人体解剖生理学消化系统1课件1681、唇2、腭
腭构成口腔的上壁,前2/3称硬腭,后1/3称软腭
软腭后缘有腭垂(悬壅垂)、腭舌弓、腭咽弓扁桃体隐窝——腭舌弓与腭咽弓之间的陷窝,容纳腭扁桃体。1、唇169人体解剖生理学消化系统1课件1703、咽峡
上方的腭垂咽峡两侧的左、右腭舌弓
下方的舌根是口腔通向咽腔的门户。人体解剖生理学消化系统1课件171(二)口腔内结构
1、牙(1)功能:对食物进行机械加工,并对语言和发音有重要辅助作用。(2)
分类:A、乳牙
20颗,包括切牙、尖牙和磨牙。
B、恒牙
28—32颗,包括切牙、尖牙、前磨牙和磨牙。(二)口腔内结构172(3)、牙的形态和构造
牙冠:内部的空腔称为牙冠腔分部
牙颈
牙根:内部的空腔称为牙根管
牙本质牙的主体构造
牙釉质牙冠牙质的表面
牙骨质牙根、牙颈牙本质表面牙腔——牙冠腔+牙根管,牙的神经、血管和淋巴管通过牙根尖端的牙根尖孔及牙根管进入牙腔内,与并结缔组织一起共同构成牙髓。(3)、牙的形态和构造173(4)、牙式在临床上,常以患者的方位为准,以“—|—”记号划分四区表示上、下颌左、右侧的牙位。通常用横线表示上、下颌牙列的分界,以纵线表示左、右侧的分界。乳牙用罗马数字,恒牙用阿拉伯数字分别依次表示从切牙至磨牙的顺序。这种记录方式称牙式。如—|—v
表示左下颌第2乳磨牙,—|—7表示左下颌第2磨牙。(5)牙周组织:牙周膜(4)、牙式174
2、舌
(1)舌的形态和结构(2)舌粘膜
2、舌175(1)
舌的形态和构造
构造:舌肌及其表面的粘膜构成。
舌体(前2/3)舌的上面(舌背)以界沟为界
舌根(后1/3)舌体前端狭窄称舌尖。舌系带舌的下面舌下阜舌下襞(1)
舌的形态和构造176(2)舌粘膜
舌粘膜——被覆于舌的上、下面,呈淡红色,其上有舌乳头。
舌乳头——舌体粘膜表面的小突起。主要有丝状乳头、菌状乳头、叶状乳头和轮廓乳头四种。其中轮廓乳头、菌状乳头、叶状乳头粘膜上皮味蕾,具有感受味觉功能。
舌苔——附着于舌粘膜表面的薄层结构,是由丝状乳头浅层上皮细胞角化脱落物与食物残渣、粘液、细菌和渗出的白细胞等成分混合而成,随人体身体状况的不同可产生不同的变化。(2)舌粘膜177
咽
(一)
咽的位置和结构
咽位于第1-6颈椎椎体的前方。上起自颅底,下至第6颈椎下缘(平环状软骨弓)平面续于食管,是一个上宽下窄、前后略扁的漏斗形肌性管道。为消化和呼吸的共用通道。
(二)
咽的分部和交通
咽腔以软腭后缘平面和会厌上缘为界,自上而下分为三部:
鼻咽部、口咽部和喉咽部。咽178
食管(一)食管的位置和形态
食管为一扁窄的长管状肌性器官。
上:C6椎体下缘,下:T11左侧全长约25cm。
自鼻前孔至食管末端长约42-45cm。
可分为颈段、胸段和腹段。食管179人体解剖生理学消化系统1课件180(二)食管的三个生理性狭窄
第一狭窄:咽与食管相接处
第二狭窄:在被左主支气管从前方斜跨过处
第三狭窄:食管穿膈的食管裂孔处(二)食管的三个生理性狭窄181
胃
(一)
胃的形态和分部(二)
胃的位置(三)
胃壁的构造
胃是消化管中最膨大的部分,上连食管,下续十二指肠,有收纳食物、分泌胃液消化食物的作用,胃还有内分泌功能。胃182(一)胃的形态和分部
两前面(壁)对向前上面
面后面(壁)对向后下面
两上缘——胃小弯,其最底处的转角,称角切迹
缘下缘——胃大弯
两上口——贲门,即入口
口下口——幽门,即出口,有幽门瓣和幽门括约肌
贲门部
四胃底:临床上常称为胃穹。部胃体幽门窦
幽门部
(胃窦部)
幽门管胃小弯和胃窦部是胃溃疡的好发部位(一)胃的形态和分部183(二)胃的位置
胃在中等程度充盈时,大部分位于左季肋区,小部分位于腹上区。
贲门约位于第11胸椎体左侧
幽门约在第1腰椎右侧附近。
(二)胃的位置184(三)胃壁的结构(三)胃壁的结构185人体解剖生理学消化系统1课件186胃底部结构模式图胃底部结构模式图187胃底腺模式图胃小凹胃底腺模式图胃小凹188胃底腺内分泌细胞主细胞颈粘液细胞壁细胞胃底腺内分泌细胞主细胞颈粘液细胞壁细胞189
小肠(一)小肠的位置和分部
小肠是消化吸收的最主要部位,上起幽门,下接盲肠,成人全长约5-7m,分为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小肠190
十二指肠
十二指肠全长约25cm左右,约呈“C”形包绕胰头,可分为上部、降部、水平部和升部四部。
上部:十二指肠球部
降部:
十二指肠纵襞,大乳头
水平部
升部:
十二指肠空肠曲,十二指肠悬肌十二指肠191十二指肠(左:模式图右:实物图)绒毛小肠腺十二指肠腺十二指肠(左:模式图右:实物图)绒毛小肠腺十二192环行皱襞——粘膜+粘膜下层绒毛——上皮+固有层微绒毛——上皮细胞游离面胞膜+少量细胞质
三级突起扩大肠表面积600倍环行皱襞——粘膜+粘膜下层193人体解剖生理学消化系统1课件194小肠吸收的组织学基础小肠吸收的组织学基础195十二指肠绒毛扫描电镜像十二指肠绒毛扫描电镜像196小肠绒毛小肠绒毛197小肠上皮吸收细胞和杯状细胞光镜像小肠上皮吸收细胞和杯状细胞光镜像198小肠吸收细胞模式图小肠吸收细胞模式图199人体解剖生理学消化系统1课件200←小肠绒毛(十二指肠↑中央乳糜管)←小肠绒毛(十二指肠↑中央乳糜管)201
肠腺(位于固有层中)
(1)吸收细胞:酶类(消化)
(2)杯状细胞:分泌粘液
(3)潘氏细胞:位于肠腺基部、三五成群,细胞锥体形、内含粗大嗜酸性颗粒(含防御素和溶菌酶等)
(4)未分化细胞:修复再生
(5)内分泌细胞:肽类激素肠腺(位于固有层中)202潘氏细胞光镜像潘氏细胞光镜像203潘氏细胞光镜像(焰红与坚固绿染色)潘氏细胞光镜像(焰红与坚固绿染色)204二、消化腺唾液腺胰肝二、消化腺唾液腺205(一)
唾液腺
舌下腺大唾液腺
下颌下腺
腮腺:腺管开口于平对上颌第二磨牙的颊粘膜上小唾液腺:属于小消化腺,数目多,位于口腔各部的粘膜内。(一)
唾液腺206下颌下腺下颌下腺207(二)胰胰的形态、位置1、形态结构:胰是人体的第二大消化腺。呈长棱柱状,质地柔软,呈灰红色,可分为胰头、胰颈、胰体、胰尾四部分。2、胰管:自胰尾沿长轴右行,与胆总管共同开口于十二指肠大乳头。有副胰管
3、位置:胰的位置较深,在胃后方于第1、2腰椎水平,横贴于腹后壁上部。(二)胰208人体解剖生理学消化系统1课件209人体解剖生理学消化系统1课件210
(三)肝呈楔形,有左、右两叶,上、下两面四肝右叶大而厚;方叶叶肝左叶小而薄;尾状叶两膈面:肝的上面面脏面:肝的下面膈面后部没有腹膜覆盖的部分称为肝裸区
脏面有略呈“H”形的左、右纵沟和横沟。
前缘(即下缘):锐利,胆囊窝处形成胆囊切迹四后缘:钝圆缘右缘:钝圆左缘:锐利(三)肝211肝板肝血窦中央静脉胆小管肝小叶门管区小叶间动脉小叶间静脉小叶间胆管
肝组成:肝板肝小叶门管区小叶间动脉肝组成:212肝小叶(hepaticlobule)
肝小叶:是肝的基本结构单位,呈多角棱柱状体,长约2mm,宽约1mm,中央有一条沿其长轴走行的中央静脉,周围为放射状排列的肝板、肝血窦和胆小管。
肝小叶(hepaticlobule)213人体解剖生理学消化系统1课件214人体解剖生理学消化系统1课件2151.中央静脉2.肝索3.肝血窦(HE高倍)1.中央静脉2.肝索3.肝血窦2161.中央静脉2.肝索3.肝血窦4.门管区1.中央静脉2.肝索3.肝血窦4.门217123456789101.肝索2.小叶间隔3.小叶间静脉4.小叶间胆管5.小叶间动脉6.肝血窦7.红细胞8.内皮细胞9.肝血窦10.中央静脉1234567218肝的血液循环:
门V小叶间V肝A小叶间A
肝血窦中央V小叶下V肝V
下腔V
肝的血液循环:门V小叶间V肝A小叶间A219肝的功能:合成—蛋白质、糖原、胆固醇、胆盐储存—糖原、维生素分泌—胆汁解毒—氧化、还原、水解、结合防御—Kupffer细胞造血(胎儿期)肝的功能:合成—蛋白质、糖原、胆固醇、胆盐220人体解剖生理学消化系统1课件221胆汗排出途径:
肝细胞胆小管闰管小叶间胆管左、右肝管胆总管十二指肠胆囊胆囊管胆汗排出途径:肝细胞胆小管闰管小叶间胆管左、右肝管胆总管十222第三节消化第三节消化223一、口腔内消化(一)唾液1.唾液的性质和成分无色无味、近于中性、低渗液体,每日分泌唾液1.0~1.5L。水分占99%,有机物主要为粘蛋白和唾液淀粉酶等。无机物有钾、钠、钙、氯及硫氰酸盐等。一、口腔内消化(一)唾液2242.唾液的作用1)湿润溶解食物,引起味觉和便于吞咽2)冲洗清除食物残渣和异物3)溶菌酶和免疫球蛋白有一定的杀菌作用4)粘蛋白中和胃酸5)唾液淀粉酶可使淀粉分解为麦芽糖2.唾液的作用1)湿润溶解食物,引起味觉和便于吞咽225
1)
切碎食物
2)将食物与唾液混合
3)使食物与唾液淀粉酶充分接触
4)加强食物对口腔内各种感受器的刺激,反
射性引起胃、胰、肝、胆等活动增强。(二)咀嚼与吞咽1.咀嚼1)切碎食物(二)咀嚼与吞咽1.咀嚼2262.吞咽
吞咽是食物从口腔经咽、食管进入胃内的一系列反射动作,该反射的基本中枢位于延髓,传入和传出神经在三叉、面、舌咽、迷走神经中。2.吞咽吞咽是食物从口腔经咽、食管进入胃内的227吞咽分为:第三期:由食管到胃(蠕动)第一期:口腔到咽第二期:咽到食管上段(呼吸暂停)吞咽分为:第三期:由食管到胃(蠕动)第一期:口腔到咽第二期:228第一期:由口腔到咽(随意)第一期:由口腔到咽(随意)229软腭上升咽后壁向前突出封闭鼻咽通路软腭上升封闭鼻咽通路230声带内收喉头升高并向前紧贴会厌封闭咽与气管的通路声带内收封闭咽与气管的通路231人体解剖生理学消化系统1课件232食管上括约肌舒张……食管上括约肌舒张……233人体解剖生理学消化系统1课件234
蠕动蠕动235
在食管和胃连接处并不存在括约肌,但在这一区域有一段长约4~6cm的高压区,一般比胃内压高,成为阻止胃内容物逆流入食管的一道屏障,起到类似括约肌的作用,通常将这一段食管称为食管下括约肌食管下括约肌在食管和胃连接处并不存在括约肌,但在这一236二、胃内消化二、胃内消化237胃粘膜的分泌细胞1.外消化腺的组成贲门腺-粘液细胞泌酸腺(胃底腺)-粘液颈细胞、主细胞、壁细胞幽门腺-粘液细胞2.内分泌细胞:G细胞—胃窦部—胃泌素D细胞—胃体、窦、底—生长抑素ECL细胞—胃底、胃体—组织胺肠嗜铬细胞胃粘膜的分泌细胞1.外消化腺的组成238<Experimentsandobservationonthegastricjuiceandthephysiologyofdigestion>《胃液和消化生理的实验和观察》(1833)in1833圣马丁博蒙特<Experimentsandobservationo239(一)胃液的性质、成分和作用纯净的胃液:pH0.9~1.5,分泌量1.5~2.5L。胃液中绝大部分是水,主要成分包括盐酸、胃蛋白酶原、粘蛋白、内因子及钠和钾的氯化物等。(一)胃液的性质、成分和作用纯净的胃液:pH0.9~1.2401.盐酸的主要生理作用
①激活胃蛋白酶原,为其提供必要的酸性环境;②使蛋白质变性而易于消化;③杀死胃内细菌;④盐酸进入小肠后可以引起促胰液素的释放,从而促进胰液、小肠液和胆汁的分泌;⑤所造成的酸性环境有助于小肠对Fe2+和Ca2+的吸收。盐酸分泌过多,诱发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1.盐酸的主要生理作用①激活胃蛋白酶原,为其提供必要的241澳大利亚病理学家罗宾·沃伦巴和里·马歇尔幽门螺杆菌在科学领域里,比所获新知识更重要的是归纳新知识探索过程中所运用的全新的思维方式澳大利亚病理学家罗宾·沃伦巴和里·马歇尔幽门螺杆菌在科学领域2422.胃蛋白酶原:主细胞合成和分泌胃蛋白酶原胃蛋白酶盐酸蛋白质眎、胨少量多肽或氨基酸最适pH2.0(+)pH值超过5,胃蛋白酶(pepsin)发生不可逆变性而失活。2.胃蛋白酶原:主细胞合成和分泌胃蛋白酶原胃蛋白酶盐酸蛋白质2433.粘液和HCO3-
胃的粘液是由胃表面上皮细胞、粘液颈细胞、贲门腺和幽门腺共同分泌的。粘液具有较高的粘滞性和形成凝胶的特性,覆盖在胃粘膜的表面,形成一个厚约500μm的凝胶层。3.粘液和HCO3-胃的粘液是由胃表面上皮细胞、粘244
粘液有润滑作用,保护胃粘膜免受粗糙食物的机械性损伤;
粘液有较高的粘滞性和形成凝胶的特性,在胃粘膜表面形成的粘液层能减慢H+和HCO3-的扩散速度,胃液中的H+在通过粘液层向胃粘膜上皮扩散时逐渐被中和,从而减弱H+对胃粘膜的侵蚀,也使胃蛋白酶原在上皮细胞侧不被激活。胃粘液与HCO3-一起形成了一道抵抗胃酸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暑期工劳动合同标准文本集3篇
- 番禺2025版租赁市场房源代理服务合同
- 2024结款协议合同范本
- 二零二四年国际货物销售合同:FOB条款与运输2篇
- 二零二五版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与职业规划服务合同6篇
- 二零二五版电影剧本改编与制作投资合同范本3篇
- 2024物联网应用项目建设的合同标的
- 年度健腹椅竞争策略分析报告
- 年度全自动板框污泥脱水机产业分析报告
- 2025年度教育领域临时工招聘及教学质量合同4篇
- 第7课《中华民族一家亲》(第一课时)(说课稿)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
- 2024年医销售药销售工作总结
- 急诊科十大护理课件
- 山东省济宁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物理试题(解析版)
- GB/T 44888-2024政务服务大厅智能化建设指南
- 2025年上半年河南郑州荥阳市招聘第二批政务辅助人员211人笔试重点基础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数学模拟试题(无答案)
- 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登山健身步道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投资计划书模板计划方案
- 《接触网施工》课件 3.4.2 隧道内腕臂安装
- 2024-2025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三次月考模拟卷(统编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