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七单元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第七单元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第七单元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第七单元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第13讲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和农耕时代的手工业第13讲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和农耕时代的手工业考点一中国古代农业生产模式和土地制度(一)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1.农业的起源(1)起源:原始农业是从____经济向____经济发展而来的。考点串讲分层突破采集种植考点一中国古代农业生产模式和土地制度考点串讲分层突破采集种(2)地域:北方以粟麦生产为主,南方以_________生产为代表。(3)结构:以_______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是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之一。2.生产工具的进步(1)刀耕火种:主要劳动工具是石斧、石铲、木耒、骨耜、石镰等。水田稻作种植业(2)地域:北方以粟麦生产为主,南方水田稻作种植业(2)铁犁牛耕:春秋战国时期,______逐渐代替了过去的石制、骨制农具。3.农耕技术的发展(1)借用__________和不断改良生产工具、生产技术,使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模式日益完善。(2)唐代,出现了曲辕犁,标志着中国传统步犁的基本定型。铁农具牛力耕田(2)铁犁牛耕:春秋战国时期,______逐渐代替了过去的石4.水利技术的进步(1)灌溉工具:重要的灌溉工具主要有_____、_____等。(2)水利设施:著名的水利工程有芍陂、都江堰、郑国渠以及西汉的漕渠、白渠等。汉代组织治理黄河。坎儿井是_____地方特色工程。翻车筒车西域4.水利技术的进步翻车筒车西域5.耕作方式的进步(1)商周时期:由于农具原始,多采用大规模_________方式进行农业生产。(2)春秋时期:自耕农产生。①经营方式:以____为单位经营农业。与___________相结合,是当时自耕农的主要经营方式。简单协作家庭家庭手工业5.耕作方式的进步简单协作家庭家庭手工业②地位:自耕农是国家赋税徭役的主要承担者,近代以后,成为阻碍生产发展的因素之一。(二)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1.古代土地制度的演变(1)原始社会的氏族公社土地所有制。②地位:自耕农是国家赋税徭役的主要承担者,近代以后,成为阻碍(2)商周时期的井田制:是一种以国有为名的贵族土地所有制,瓦解于春秋时期,由于生产力的发展,井田以外的荒地被大量开垦为“私田”,井田制遭到破坏;各诸侯国进行税制改革加速其瓦解。(2)商周时期的井田制:是一种以国有为名的贵族土地所有制,瓦(3)春秋战国以来逐步确立的封建土地私有制:这一制度一直持续了2000多年。战国以来的土地私有制主要有三种形式:君主私有土地、地主私有土地、自耕农私有土地。2.租佃关系日趋普遍化(1)含义:地主把土地出租给别人耕种,收取______作为收益,地主与佃农之间形成了租佃关系。地租(3)春秋战国以来逐步确立的封建土地私有制:这一制度一直持续(2)过程①产生:战国时期已经产生。②发展:汉代较普遍,从宋代开始租佃经营仅次于自耕农形式。③进一步发展:明清时期。(2)过程(3)特点:地主与佃农通过契约形成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佃农对地主和国家的人身依附关系相对减弱。(4)影响:提高了农民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的发展。(3)特点:地主与佃农通过契约形成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佃农对考点二农耕时代的手工业1.手工业成就(1)冶炼业①青铜铸造:从二里头文化时期到春秋末期是我国的青铜时代,_____时期青铜铸造技艺已相当成熟。商周考点二农耕时代的手工业商周②钢铁冶炼a.春秋时期,发明了冶炼生铁和钢的技术。b.汉代开始用____来冶铁,北宋已相当普遍。c.南宋开始用_____冶铁,明代流行。煤焦炭②钢铁冶炼煤焦炭(2)纺织业①丝织业a.中国是世界上首先发明丝织技术的国家。b.汉代丝绸远销欧洲,被称为“丝国”。c.唐代出现缂丝技艺。(2)纺织业②棉纺织a.宋末元初,棉纺织业成为新兴手工业部门,______为棉纺织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b.明代后期,棉布成为民众的主要衣料。(3)陶瓷业①制陶技术:陶器的发明是______时代手工业中最重要的成就。黄道婆新石器②棉纺织黄道婆新石器②制瓷技术a.东汉晚期炼出青瓷,南北朝炼出白瓷。b.隋唐制瓷业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c.宋代景德镇成为“瓷都”。d.元代进入彩瓷时代。②制瓷技术2.经营方式(1)家庭手工业:产品多用来_________和交纳赋税,很少进入市场。有利于稳定小农经济,但妨碍了市场发育。(2)官营手工业:自西周至明代前期,一直占据着手工业的主导地位,水平最高,但缺乏竞争,弊端丛生。自己消费2.经营方式自己消费(3)私营手工业:春秋战国时期,私营工商业勃然兴起,明中叶以后占据手工业主导地位,出现了____劳动关系。雇佣(3)私营手工业:春秋战国时期,私营工商业勃然兴起,明中叶以【归纳概括】
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1)从经济构成的角度看,我国古代农业经济具有以种植业为主、以家畜饲养业为辅的特点。(2)从生产力发展的角度看,借用牛耕和不断改良的生产工具、生产技术,使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方式日益完善。【归纳概括】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3)从生产方式的角度看,以家庭为单位、将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4)从土地所有制的角度看,古代中国农业是以地主土地所有制为主导的土地私有制。(3)从生产方式的角度看,以家庭为单位、将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对点训练1
(2012·江苏徐州高三模拟)《荀子·富国》说:“今是土之生五谷也,人善治之,则亩数盆,一岁而再获之。”这表明我国古代农业生产(
)A.通过精耕细作提高单位面积产量B.是典型的男耕女织的生产方式对点训练1(2012·江苏徐州高三模拟)《荀子·富国》说:C.每年都有土地兼并现象出现D.铁犁牛耕技术得到广泛推广解析:选A。本题考查中国古代农业的耕作技术。“人善治之,则亩数盆,一岁而再获之”是强调通过“人力”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即通过精耕细作提高单位面积产量,A项正确。B、C、D三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C.每年都有土地兼并现象出现对点训练2
(2012·江苏南京二模)《新全球史》记载,从公元前6世纪开始,铁制农具在中国骤然增加,铁犁、铁镐、铁锹、铁锄、铁镰和铁耙在乡村里成为日常用具。这一现象给当时社会发展带来的影响包括(
)对点训练2(2012·江苏南京二模)《新全球史》记载,从公①“分地则速,无所匿其力也”
②“秋七月,初税田”③“宗庙之牺,变为畎亩之勤”
④“庶人食力,工商食官”A.①②③
B.①②C.③④
D.①②③④①“分地则速,无所匿其力也”解析:选A。本题考查铁制农具的使用对中国社会的影响。①②③分别是从农民的积极性(私田之下的农民积极劳作)、赋税制度(政府对私田开始征收赋税)、家用动力的变化(原来用于祭祀的牛用于耕地)三个方面说明了铁农具的使用对社会的影响,A项正确。④指官府控制手工业,和铁农具的使用没有关系,排除。故选A项。解析:选A。本题考查铁制农具的使用对中国社会的影响。①②③分【分析比较】
井田制和均田制(1)井田制:①是奴隶社会的土地国有制,实质上是国王代表整个奴隶主阶级占有全国所有土地。②井田制下的经营方式是奴隶和庶民集体耕种,奴隶和庶民无权支配劳动产品。【分析比较】井田制和均田制(2)均田制:是封建社会的土地国有制,政府将荒地和部分官田授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均田制下的经营方式是个体耕种,农民能够支配部分劳动产品。(2)均田制:是封建社会的土地国有制,政府将荒地和部分官田授【易混易错】(1)“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是典型的自然经济。但是小农经济只以家庭为生产单位,而自然经济可以包括多个家庭组成的经济单位(如封建庄园)。(2)小农经济带有自给自足的封闭性,但不是与市场没有联系。如农民生产所需的铁农具和生活需要的食盐等都需要从市场购买。【易混易错】(3)夏商周时期,受封的诸侯对土地只有世代使用权,而无权转让与买卖,需向国王缴纳贡赋。(4)春秋时期,“私田”不归国王所有,而是归“私田”主人控制,税制改革承认了土地的私有权。(3)夏商周时期,受封的诸侯对土地只有世代使用权,而无权转让(5)标志着中国传统步犁基本定型的事件不是牛耕的出现,而是曲辕犁的发明,因为它可以调节犁耕深浅,适应各种土地的精耕细作。(5)标志着中国传统步犁基本定型的事件不是牛耕的出现,而是曲【轻巧识记】
古代手工业经营方式和地位【轻巧识记】古代手工业经营方式和地位【归纳概括】
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特征(1)历史悠久,长期领先世界,产品远销海外。(2)部门不断增加,分工越来越细。(3)生产技术不断进步,规模不断扩大,工场手工业出现。【归纳概括】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特征(4)官营、私营、家庭手工业三种经营形态并存,明代中叶以后,私营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并且在某些部门开始出现了“机户出资、机工出力”、“计工受值”的雇佣劳动关系的资本主义萌芽。(5)经济重心南移与手工业生产布局形成相应变化。(4)官营、私营、家庭手工业三种经营形态并存,明代中叶以后,对点训练3
(2012·江苏南菁中学检测)“天子之六工,曰土工、金工、石工、木工、兽工、草工,典制六材。”《礼记》中的这段文字反映的是古代中国手工业的哪种经营形态(
)A.工场手工业B.家庭手工业C.官营手工业
D.私营手工业对点训练3(2012·江苏南菁中学检测)解析:选C。解题的关键是抓住有效信息。“天子之六工”表明手工业者是为官府服务的,所以题中材料反映的是古代官营手工业。答案为C。解析:选C。解题的关键是抓住有效信息。“天子之六工”表明手工高考历史必修2总复习第七单元第13讲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和农耕时代的手工业课件解析:选C。本题考查古代官营手工业。由材料中所述的工匠数量、所花费用可知是古代官营手工业,它的特点是集中了全国优秀的工匠,代表了当时手工业的最高水平,产品主要用于满足皇室消费,而不进入流通领域,A、D两项正确,C项错误。解析:选C。本题考查古代官营手工业。由材料中所述的工匠数量、古代手工业技术大多为垄断性的,只在发明者家族内部传承,具有很大的封闭性,B项正确。故选C项。古代手工业技术大多为垄断性的,只在发明者家族内部传承,具有很考点整合一中国古代手工业与农业的关系1.历史上发达的手工业区都分布于农业上精耕细作的地带,农业为手工业发展提供了原料,而且有条件将农业富余人口转化为手工业人口,使手工业和农业相互促进、共同发展。考点整合考点整合一中国古代手工业与农业的关系考点整合2.中国手工业行业结构的特点是以传统农业社会为基础而形成的,其发展演变也受到这种条件的限制。
中国传统的手工业行业,多数与人们日常衣食住行直接相关。3.中国小农经济的生产结构具有开展家庭手工业生产的需求和条件。家庭手工业始终不能摆脱对土地的依赖。2.中国手工业行业结构的特点是以传统农业社会为基础而形成的,考点整合二手工业三种经营方式的比较经营形态经营方式产品用途社会地位官营手工业政府直接经营、集中生产、大作坊武器、军用品和皇室贵族的生活用品长期占据主导地位,并代表生产技艺的最高水平考点整合二手工业三种经营方式的比较经营形态经营方式产品用途经营形态经营方式产品用途社会地位私营手工业唐以前主要是小作坊,明中期出现雇佣工人个人消费及进入流通领域是自然经济活动中的重要内容家庭手工业农户的副业自己消费和交纳赋税在自然经济中占有相当的比重经营形态经营方式产品用途社会地位私营手工业唐以前主要是小作坊命题视角预测探究把脉高频考点,突破教材重点角度(1)近两年高考特别注重对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考查,侧重于其相互作用的理解和阐释(2)对铁犁牛耕、精耕细作模式、水利工程、均田制、冶炼、纺织、陶瓷、手工业经营方式等高频考点关注立意对本讲高频考点考查的常见题型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命题立意侧重于体现“历史演进规律”命题视角预测探究把脉高频考点,突破教材重点角度(1)近两年高高考例析(2011·高考山东卷)下图描绘了汉代农民使用四齿钉耙耕作的场景。它反映出当时(
)A.开始使用铁器B.注重精耕细作C.尚未推广牛耕D.雇佣关系盛行高考例析(2011·高考山东卷)下图描绘了汉代农民使用四齿【解析】我国自春秋战国时期开始使用铁器和牛耕,故A、C两项错误;图片无法体现雇佣关系的特征,故D项错误;从图片信息看,汉代农民使用四齿钉耙修整土地,体现我国古代农业注重精耕细作的特点,故选B项。【答案】
B【解析】我国自春秋战国时期开始使用铁器和牛耕,故A、C两项尝试命题1
春秋战国时期水利灌溉事业有很大发展,当时在黄河流域、淮河流域、长江流域都修建了著名的水利工程。下列四项水利工程修建在黄河流域的是(
)A.都江堰
B.芍陂C.灵渠
D.郑国渠尝试命题1春秋战国时期水利灌溉事业有很大发展,当时在黄河流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都江堰在长江流域,芍陂在淮河流域,灵渠沟通的是湘水和离水,联系了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郑国渠在关中平原,属于黄河流域。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都江堰在长江流域,芍陂在尝试命题2
范喜良是战国时期秦国的一位农夫,他可能使用过的日常生产生活用品是(
)A.铁锄
B.曲辕犁C.翻车
D.棉衣尝试命题2范喜良是战国时期秦国的一位农夫,他可能使用过的日解析:选A。曲辕犁在唐朝出现,翻车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棉纺织技术出现在宋朝时期,只有铁制工具在战国时期大规模出现。解析:选A。曲辕犁在唐朝出现,翻车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棉纺“三农”问题2011年9月23~25日,“建党90周年巨献·2011中国品牌总评榜颁奖盛典暨2011中国农业品牌发展高峰论坛”在北京人民大会堂盛大召开。追踪社会热点,隐性介入考点“三农”问题追踪社会热点,隐性介入考点此次活动以“把脉农经产业发展现状·打造农业产业化品牌”为主题,旨在讨论“十二五”规划背景下,农业产业的升级与转型等内容。“三农”问题一直是党和政府高度关注的问题,体现在连续8年来的“中央一号”文件中,以此热点隐性介入考点是高考命题的重要内容。此次活动以“把脉农经产业发展现状·打造农业产业化品牌”为主题高考例析
(2010·高考天津卷)图一到图二的变化,反映我国古代农业生产中(
)A.铁犁牛耕的出现
B.耕犁技术的成熟C.精耕细作的开始
D.单位亩产量提高高考例析(2010·高考天津卷)图一到图二的变化,反映我国【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耕作技术的发展,意在考查学生获取图片信息和调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图一为二牛抬扛式的牛耕法,图二为隋唐时期的曲辕犁,图一到图二的变化反映了我国古代耕犁技术的进步和成熟,B正确;【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耕作技术的发展,意在考查学生获取图图一和图二均为铁犁牛耕,A错误;我国农业精耕细作的历史悠久,铁犁牛耕为精耕细作提供了条件,C错误;D显然与题干信息不符。【答案】
B图一和图二均为铁犁牛耕,A错误;我国农业精耕细作的历史悠久,高考历史必修2总复习第七单元第13讲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和农耕时代的手工业课件A.战国时著名水利工程有都江堰、郑国渠B.“井渠”灌溉方法在汉代关中已出现C.筒车于隋唐时期已在长江流域使用D.清代王景成功治理黄河解析:选D。王景成功治理黄河发生于汉代,故答案为D。A.战国时著名水利工程有都江堰、郑国渠尝试命题4
2011年9月25日,以“把脉农经产业发展现状·打造农业产业化品牌”为主题的活动在北京人民大会堂胜利闭幕。中国农业文化博大精深,与下面《祖孙情·启蒙教育》场景相关的说法错误的是(
)尝试命题42011年9月25日,以“把脉农经产业发展现状·A.《谚语与农耕文化》可作为标题B.对话内容体现精耕细作的农业特色C.强调了天时、地利等对农业的重要性D.是古代科举制的必考内容解析:选D。材料内容皆是关于农业生产方面的,看不出与科举制有何联系,故答案为D。A.《谚语与农耕文化》可作为标题【史料★文本】材料1:《天仙配》是我国一个美丽的神话故事,它寄托着下层劳动人民对自由纯真爱情的向往。其中脍炙人口的歌词唱到:透析史料研习,洞察命题趋向【史料★文本】透析史料研习,洞察命题趋向七仙女:树上的鸟儿成双对,
董永:绿水青山带笑颜。
七仙女:从此不再受那奴役苦,
董永:夫妻双双把家还。
七仙女:①你耕田来我织布,
董永:我挑水来你浇园。
七仙女:寒窑虽破能避风雨,
董永:夫妻恩爱苦也甜。七仙女:树上的鸟儿成双对,材料2:②春耕夏耘,秋获冬藏,伐薪樵,治官府,给徭役。春不得避风尘,夏不得避暑热,秋不得避阴雨,冬不得避寒冻。四时之间,亡日休息,又私自送往迎来,吊死问疾,养孤长幼在其中。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赋。赋敛不时,朝令而暮改。——西汉晁错《论贵粟疏》材料2:②春耕夏耘,秋获冬藏,伐薪樵,治官府,给徭役。春不得【信息★解读】[粗读]
材料1反映了《天仙配》中的一段歌词,从而透露出浓浓的下层劳动人民的生活情景;材料2反映出古代劳动人民真实的生活情况。【信息★解读】[细读]
①划线部分的关键信息反映出了中国古代的生活方式,男女各司其事;②划线部分的关键信息反映出农民的艰苦生活及其沉重的赋役徭役负担。[细读]①划线部分的关键信息反映出了中国古代的生活方式,男【史料★应用】1.材料1中“你耕田来我织布”反映出中国古代农业的什么特点?答案:男耕女织。【史料★应用】2.材料2中②划线部分反映出小农怎样的生产生活状况,结合材料说明。答案:农民长年劳累、生活贫困;赋役和徭役负担沉重;农民生产规模小,生产资料有限;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差;生产生活条件艰苦。2.材料2中②划线部分反映出小农怎样的生产生活状况,结合材料3.范成大的诗句“朱门巧夕沸欢声,田舍黄昏静掩扃。男解牵牛女能织,不须徼福渡河星。”反映出古代中国的经济生产方式是(
)A.手工作坊B.小农经济C.官营手工业
D.商品经济3.范成大的诗句“朱门巧夕沸欢声,田舍黄昏静掩扃。男解牵牛女解析:选B。由“男解牵牛女能织”这一信息可知,材料反映的是男耕女织的耕作方式,即小农经济。解析:选B。由“男解牵牛女能织”这一信息可知,材料反映的是男4.七月初七是中国传统的“乞巧节”,也被称为中国的“情人节”,它起源于我国古代“牛郎与织女”的美丽传说。这一传说出现的根本原因是(
)4.七月初七是中国传统的“乞巧节”,也被称为中国的“情人节”A.古代人民对美好爱情的向往B.人们对神话传说的钟爱C.小农经济长期占据主导地位D.人们对牛郎与织女遭遇的同情解析:选C。“牛郎与织女”的传说是古代中国小农经济的典型代表。A.古代人民对美好爱情的向往第七单元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第七单元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第七单元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第七单元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第13讲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和农耕时代的手工业第13讲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和农耕时代的手工业考点一中国古代农业生产模式和土地制度(一)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1.农业的起源(1)起源:原始农业是从____经济向____经济发展而来的。考点串讲分层突破采集种植考点一中国古代农业生产模式和土地制度考点串讲分层突破采集种(2)地域:北方以粟麦生产为主,南方以_________生产为代表。(3)结构:以_______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是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之一。2.生产工具的进步(1)刀耕火种:主要劳动工具是石斧、石铲、木耒、骨耜、石镰等。水田稻作种植业(2)地域:北方以粟麦生产为主,南方水田稻作种植业(2)铁犁牛耕:春秋战国时期,______逐渐代替了过去的石制、骨制农具。3.农耕技术的发展(1)借用__________和不断改良生产工具、生产技术,使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模式日益完善。(2)唐代,出现了曲辕犁,标志着中国传统步犁的基本定型。铁农具牛力耕田(2)铁犁牛耕:春秋战国时期,______逐渐代替了过去的石4.水利技术的进步(1)灌溉工具:重要的灌溉工具主要有_____、_____等。(2)水利设施:著名的水利工程有芍陂、都江堰、郑国渠以及西汉的漕渠、白渠等。汉代组织治理黄河。坎儿井是_____地方特色工程。翻车筒车西域4.水利技术的进步翻车筒车西域5.耕作方式的进步(1)商周时期:由于农具原始,多采用大规模_________方式进行农业生产。(2)春秋时期:自耕农产生。①经营方式:以____为单位经营农业。与___________相结合,是当时自耕农的主要经营方式。简单协作家庭家庭手工业5.耕作方式的进步简单协作家庭家庭手工业②地位:自耕农是国家赋税徭役的主要承担者,近代以后,成为阻碍生产发展的因素之一。(二)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1.古代土地制度的演变(1)原始社会的氏族公社土地所有制。②地位:自耕农是国家赋税徭役的主要承担者,近代以后,成为阻碍(2)商周时期的井田制:是一种以国有为名的贵族土地所有制,瓦解于春秋时期,由于生产力的发展,井田以外的荒地被大量开垦为“私田”,井田制遭到破坏;各诸侯国进行税制改革加速其瓦解。(2)商周时期的井田制:是一种以国有为名的贵族土地所有制,瓦(3)春秋战国以来逐步确立的封建土地私有制:这一制度一直持续了2000多年。战国以来的土地私有制主要有三种形式:君主私有土地、地主私有土地、自耕农私有土地。2.租佃关系日趋普遍化(1)含义:地主把土地出租给别人耕种,收取______作为收益,地主与佃农之间形成了租佃关系。地租(3)春秋战国以来逐步确立的封建土地私有制:这一制度一直持续(2)过程①产生:战国时期已经产生。②发展:汉代较普遍,从宋代开始租佃经营仅次于自耕农形式。③进一步发展:明清时期。(2)过程(3)特点:地主与佃农通过契约形成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佃农对地主和国家的人身依附关系相对减弱。(4)影响:提高了农民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的发展。(3)特点:地主与佃农通过契约形成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佃农对考点二农耕时代的手工业1.手工业成就(1)冶炼业①青铜铸造:从二里头文化时期到春秋末期是我国的青铜时代,_____时期青铜铸造技艺已相当成熟。商周考点二农耕时代的手工业商周②钢铁冶炼a.春秋时期,发明了冶炼生铁和钢的技术。b.汉代开始用____来冶铁,北宋已相当普遍。c.南宋开始用_____冶铁,明代流行。煤焦炭②钢铁冶炼煤焦炭(2)纺织业①丝织业a.中国是世界上首先发明丝织技术的国家。b.汉代丝绸远销欧洲,被称为“丝国”。c.唐代出现缂丝技艺。(2)纺织业②棉纺织a.宋末元初,棉纺织业成为新兴手工业部门,______为棉纺织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b.明代后期,棉布成为民众的主要衣料。(3)陶瓷业①制陶技术:陶器的发明是______时代手工业中最重要的成就。黄道婆新石器②棉纺织黄道婆新石器②制瓷技术a.东汉晚期炼出青瓷,南北朝炼出白瓷。b.隋唐制瓷业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c.宋代景德镇成为“瓷都”。d.元代进入彩瓷时代。②制瓷技术2.经营方式(1)家庭手工业:产品多用来_________和交纳赋税,很少进入市场。有利于稳定小农经济,但妨碍了市场发育。(2)官营手工业:自西周至明代前期,一直占据着手工业的主导地位,水平最高,但缺乏竞争,弊端丛生。自己消费2.经营方式自己消费(3)私营手工业:春秋战国时期,私营工商业勃然兴起,明中叶以后占据手工业主导地位,出现了____劳动关系。雇佣(3)私营手工业:春秋战国时期,私营工商业勃然兴起,明中叶以【归纳概括】
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1)从经济构成的角度看,我国古代农业经济具有以种植业为主、以家畜饲养业为辅的特点。(2)从生产力发展的角度看,借用牛耕和不断改良的生产工具、生产技术,使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方式日益完善。【归纳概括】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3)从生产方式的角度看,以家庭为单位、将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4)从土地所有制的角度看,古代中国农业是以地主土地所有制为主导的土地私有制。(3)从生产方式的角度看,以家庭为单位、将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对点训练1
(2012·江苏徐州高三模拟)《荀子·富国》说:“今是土之生五谷也,人善治之,则亩数盆,一岁而再获之。”这表明我国古代农业生产(
)A.通过精耕细作提高单位面积产量B.是典型的男耕女织的生产方式对点训练1(2012·江苏徐州高三模拟)《荀子·富国》说:C.每年都有土地兼并现象出现D.铁犁牛耕技术得到广泛推广解析:选A。本题考查中国古代农业的耕作技术。“人善治之,则亩数盆,一岁而再获之”是强调通过“人力”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即通过精耕细作提高单位面积产量,A项正确。B、C、D三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C.每年都有土地兼并现象出现对点训练2
(2012·江苏南京二模)《新全球史》记载,从公元前6世纪开始,铁制农具在中国骤然增加,铁犁、铁镐、铁锹、铁锄、铁镰和铁耙在乡村里成为日常用具。这一现象给当时社会发展带来的影响包括(
)对点训练2(2012·江苏南京二模)《新全球史》记载,从公①“分地则速,无所匿其力也”
②“秋七月,初税田”③“宗庙之牺,变为畎亩之勤”
④“庶人食力,工商食官”A.①②③
B.①②C.③④
D.①②③④①“分地则速,无所匿其力也”解析:选A。本题考查铁制农具的使用对中国社会的影响。①②③分别是从农民的积极性(私田之下的农民积极劳作)、赋税制度(政府对私田开始征收赋税)、家用动力的变化(原来用于祭祀的牛用于耕地)三个方面说明了铁农具的使用对社会的影响,A项正确。④指官府控制手工业,和铁农具的使用没有关系,排除。故选A项。解析:选A。本题考查铁制农具的使用对中国社会的影响。①②③分【分析比较】
井田制和均田制(1)井田制:①是奴隶社会的土地国有制,实质上是国王代表整个奴隶主阶级占有全国所有土地。②井田制下的经营方式是奴隶和庶民集体耕种,奴隶和庶民无权支配劳动产品。【分析比较】井田制和均田制(2)均田制:是封建社会的土地国有制,政府将荒地和部分官田授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均田制下的经营方式是个体耕种,农民能够支配部分劳动产品。(2)均田制:是封建社会的土地国有制,政府将荒地和部分官田授【易混易错】(1)“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是典型的自然经济。但是小农经济只以家庭为生产单位,而自然经济可以包括多个家庭组成的经济单位(如封建庄园)。(2)小农经济带有自给自足的封闭性,但不是与市场没有联系。如农民生产所需的铁农具和生活需要的食盐等都需要从市场购买。【易混易错】(3)夏商周时期,受封的诸侯对土地只有世代使用权,而无权转让与买卖,需向国王缴纳贡赋。(4)春秋时期,“私田”不归国王所有,而是归“私田”主人控制,税制改革承认了土地的私有权。(3)夏商周时期,受封的诸侯对土地只有世代使用权,而无权转让(5)标志着中国传统步犁基本定型的事件不是牛耕的出现,而是曲辕犁的发明,因为它可以调节犁耕深浅,适应各种土地的精耕细作。(5)标志着中国传统步犁基本定型的事件不是牛耕的出现,而是曲【轻巧识记】
古代手工业经营方式和地位【轻巧识记】古代手工业经营方式和地位【归纳概括】
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特征(1)历史悠久,长期领先世界,产品远销海外。(2)部门不断增加,分工越来越细。(3)生产技术不断进步,规模不断扩大,工场手工业出现。【归纳概括】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特征(4)官营、私营、家庭手工业三种经营形态并存,明代中叶以后,私营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并且在某些部门开始出现了“机户出资、机工出力”、“计工受值”的雇佣劳动关系的资本主义萌芽。(5)经济重心南移与手工业生产布局形成相应变化。(4)官营、私营、家庭手工业三种经营形态并存,明代中叶以后,对点训练3
(2012·江苏南菁中学检测)“天子之六工,曰土工、金工、石工、木工、兽工、草工,典制六材。”《礼记》中的这段文字反映的是古代中国手工业的哪种经营形态(
)A.工场手工业B.家庭手工业C.官营手工业
D.私营手工业对点训练3(2012·江苏南菁中学检测)解析:选C。解题的关键是抓住有效信息。“天子之六工”表明手工业者是为官府服务的,所以题中材料反映的是古代官营手工业。答案为C。解析:选C。解题的关键是抓住有效信息。“天子之六工”表明手工高考历史必修2总复习第七单元第13讲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和农耕时代的手工业课件解析:选C。本题考查古代官营手工业。由材料中所述的工匠数量、所花费用可知是古代官营手工业,它的特点是集中了全国优秀的工匠,代表了当时手工业的最高水平,产品主要用于满足皇室消费,而不进入流通领域,A、D两项正确,C项错误。解析:选C。本题考查古代官营手工业。由材料中所述的工匠数量、古代手工业技术大多为垄断性的,只在发明者家族内部传承,具有很大的封闭性,B项正确。故选C项。古代手工业技术大多为垄断性的,只在发明者家族内部传承,具有很考点整合一中国古代手工业与农业的关系1.历史上发达的手工业区都分布于农业上精耕细作的地带,农业为手工业发展提供了原料,而且有条件将农业富余人口转化为手工业人口,使手工业和农业相互促进、共同发展。考点整合考点整合一中国古代手工业与农业的关系考点整合2.中国手工业行业结构的特点是以传统农业社会为基础而形成的,其发展演变也受到这种条件的限制。
中国传统的手工业行业,多数与人们日常衣食住行直接相关。3.中国小农经济的生产结构具有开展家庭手工业生产的需求和条件。家庭手工业始终不能摆脱对土地的依赖。2.中国手工业行业结构的特点是以传统农业社会为基础而形成的,考点整合二手工业三种经营方式的比较经营形态经营方式产品用途社会地位官营手工业政府直接经营、集中生产、大作坊武器、军用品和皇室贵族的生活用品长期占据主导地位,并代表生产技艺的最高水平考点整合二手工业三种经营方式的比较经营形态经营方式产品用途经营形态经营方式产品用途社会地位私营手工业唐以前主要是小作坊,明中期出现雇佣工人个人消费及进入流通领域是自然经济活动中的重要内容家庭手工业农户的副业自己消费和交纳赋税在自然经济中占有相当的比重经营形态经营方式产品用途社会地位私营手工业唐以前主要是小作坊命题视角预测探究把脉高频考点,突破教材重点角度(1)近两年高考特别注重对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考查,侧重于其相互作用的理解和阐释(2)对铁犁牛耕、精耕细作模式、水利工程、均田制、冶炼、纺织、陶瓷、手工业经营方式等高频考点关注立意对本讲高频考点考查的常见题型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命题立意侧重于体现“历史演进规律”命题视角预测探究把脉高频考点,突破教材重点角度(1)近两年高高考例析(2011·高考山东卷)下图描绘了汉代农民使用四齿钉耙耕作的场景。它反映出当时(
)A.开始使用铁器B.注重精耕细作C.尚未推广牛耕D.雇佣关系盛行高考例析(2011·高考山东卷)下图描绘了汉代农民使用四齿【解析】我国自春秋战国时期开始使用铁器和牛耕,故A、C两项错误;图片无法体现雇佣关系的特征,故D项错误;从图片信息看,汉代农民使用四齿钉耙修整土地,体现我国古代农业注重精耕细作的特点,故选B项。【答案】
B【解析】我国自春秋战国时期开始使用铁器和牛耕,故A、C两项尝试命题1
春秋战国时期水利灌溉事业有很大发展,当时在黄河流域、淮河流域、长江流域都修建了著名的水利工程。下列四项水利工程修建在黄河流域的是(
)A.都江堰
B.芍陂C.灵渠
D.郑国渠尝试命题1春秋战国时期水利灌溉事业有很大发展,当时在黄河流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都江堰在长江流域,芍陂在淮河流域,灵渠沟通的是湘水和离水,联系了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郑国渠在关中平原,属于黄河流域。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都江堰在长江流域,芍陂在尝试命题2
范喜良是战国时期秦国的一位农夫,他可能使用过的日常生产生活用品是(
)A.铁锄
B.曲辕犁C.翻车
D.棉衣尝试命题2范喜良是战国时期秦国的一位农夫,他可能使用过的日解析:选A。曲辕犁在唐朝出现,翻车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棉纺织技术出现在宋朝时期,只有铁制工具在战国时期大规模出现。解析:选A。曲辕犁在唐朝出现,翻车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棉纺“三农”问题2011年9月23~25日,“建党90周年巨献·2011中国品牌总评榜颁奖盛典暨2011中国农业品牌发展高峰论坛”在北京人民大会堂盛大召开。追踪社会热点,隐性介入考点“三农”问题追踪社会热点,隐性介入考点此次活动以“把脉农经产业发展现状·打造农业产业化品牌”为主题,旨在讨论“十二五”规划背景下,农业产业的升级与转型等内容。“三农”问题一直是党和政府高度关注的问题,体现在连续8年来的“中央一号”文件中,以此热点隐性介入考点是高考命题的重要内容。此次活动以“把脉农经产业发展现状·打造农业产业化品牌”为主题高考例析
(2010·高考天津卷)图一到图二的变化,反映我国古代农业生产中(
)A.铁犁牛耕的出现
B.耕犁技术的成熟C.精耕细作的开始
D.单位亩产量提高高考例析(2010·高考天津卷)图一到图二的变化,反映我国【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耕作技术的发展,意在考查学生获取图片信息和调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图一为二牛抬扛式的牛耕法,图二为隋唐时期的曲辕犁,图一到图二的变化反映了我国古代耕犁技术的进步和成熟,B正确;【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耕作技术的发展,意在考查学生获取图图一和图二均为铁犁牛耕,A错误;我国农业精耕细作的历史悠久,铁犁牛耕为精耕细作提供了条件,C错误;D显然与题干信息不符。【答案】
B图一和图二均为铁犁牛耕,A错误;我国农业精耕细作的历史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场地换填施工方案
- 矿用移动式瓦斯抽放泵站技术特点
- 6s管理在医院科室的应用
- EHS隐患排查治理
-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文档
- 2024年细菌与病毒的检测试题及答案
- 农作物种子繁育员常见技巧与误区试题及答案
- 体育经纪人资格考试的潜在风险与对策 试题及答案
- 2025标准办公室租赁合同范文
- 2025租赁合同使用指南
- 印刷厂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模版(3篇)
- 超市专用棚架搭建方案
- 安全隐患排查和治理制度
- 【初中物理】凸透镜成像规律+-2024-2025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 2024年应急预案知识考试题库及答案(共60题)
- 服务响应时间和服务保障方案
- 二年级下册数学口算综合练习题 (每页100题)
- 湖北公务员面试模拟64
- 信息安全意识培训课件
-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14-整式的乘法与因式分解-专题练习(附答案)
- Python试题库(附参考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