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梦游天姥吟留别》课件-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ce1eb1b573a3c1fce6e16f0292284e3e/ce1eb1b573a3c1fce6e16f0292284e3e1.gif)
![8《梦游天姥吟留别》课件-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ce1eb1b573a3c1fce6e16f0292284e3e/ce1eb1b573a3c1fce6e16f0292284e3e2.gif)
![8《梦游天姥吟留别》课件-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ce1eb1b573a3c1fce6e16f0292284e3e/ce1eb1b573a3c1fce6e16f0292284e3e3.gif)
![8《梦游天姥吟留别》课件-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ce1eb1b573a3c1fce6e16f0292284e3e/ce1eb1b573a3c1fce6e16f0292284e3e4.gif)
![8《梦游天姥吟留别》课件-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ce1eb1b573a3c1fce6e16f0292284e3e/ce1eb1b573a3c1fce6e16f0292284e3e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梦游天姥吟留别李白余光中在《寻李白》一诗中这样写道:“酒入豪胸,七分酿成了月光,剩下的三分啸成了剑气,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时隔10个世纪,在封建历史上的鼎盛时期,继披香草散步汨罗江的浪漫主义诗人屈原之后,又一位才高气逸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向我们款款走来。这节课,我们就一起走进李白的精神世界,探究在天姥山的梦境中,李白如何将他的人格在诗的创造中净化、升华!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静宁西南),隋末其先人流寓碎叶(今吉尔吉斯斯坦北部托克马克附近)。幼时(5岁时)随父迁居绵州昌隆县(今四川江油)青莲乡。少年时期就广学博览,10岁观百家,15岁观奇书,好剑术,自幼就有建功立业的政治理想,自称其抱负是“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26岁时,出蜀远游,历访名山道观,广泛结交,并树立较高的声誉。天宝元年(742),被玄宗召至长安,供奉翰林,后因受权贵谗毁,被迫离开京城。“安史之乱”爆发后,应征加入永王李璘的幕府,李璘被肃宗消灭后,受累入狱,被流放到夜郎(现贵州桐梓),途中遇到大赦,重获自由,后病逝于当涂(现属安徽省)。李白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其诗大多为描写山水和抒发内心的情感,诗风雄奇飘逸,艺术成就极高,被贺知章称为“诗仙”,他与杜甫并称为“李杜”。梦游天姥吟留别1.吟:本指吟咏、作诗,后为诗体名。和“歌”“行”相仿,其音节格律较自由,有五言、七言、杂言等,如《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琵琶行》《梦游天姥吟留别》。2.留别:临行赠言。“送别诗”和“留别诗”都写离别时的离愁别绪;送别诗是送者所作,留别诗是离者所作。3.白鹿: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仙人,常骑白鹿或乘白鹿所驾之车,所谓“才骑白鹿过沧海,复跨青牛入洞天”。“骑白鹿”就象征着隐士的生活,象征着仙人的风范。写作背景:这首诗作于出翰林之后。天宝三载,李白被唐玄宗赐金放还,这是李白政治上的一次大失败。离长安后,曾与杜甫、高适游梁、宋、齐、鲁,又在东鲁家中居住过一个时期。这时东鲁的家已颇具规模,尽可在家中怡情养性,以度时光。可是李白没有这么做,他有一个不安定的灵魂,他有更高更远的追求,于是离别东鲁家园,又一次踏上漫游的旅途。这首诗就是他告别东鲁诸公时所作。虽然出翰林已有年月了,而政治上遭受挫折的愤怨仍然郁结于怀,所以在诗的最后发出那样激越的呼声。相关背景知识:三山五岳三山是传说中的蓬莱、方丈、瀛洲;五岳指泰山、华山、衡山、嵩山、恒山;五岳各具特色:东岳泰山之雄,西岳华山之险,南岳衡山之秀,北岳恒山之奇,中岳嵩山之峻。五岳是远古山神崇拜、五行观念和帝王封禅相结合的产物,它们以象征中华民族的高大形象而名闻天下。相关背景知识:天姥相传道教有“三十六洞天,七十二福地”之说,“天姥山”就是第十六福地,乃仙人居处游憩之地。该诗的另一个标题为“梦游天姥山别东鲁诸公”,全诗是通过记叙“梦游天姥”的经历,来“留(诗)(赠)别(东鲁诸公)”。梦游就是梦中游览;天姥就是天姥山,在今天的浙江新昌的东面,传说登山的人能听到仙人天姥唱歌的声音,山因此而得名。内容研读(一)诵读体味:自由朗读诗歌,把握节奏,画出朗读节奏明确:朗读节奏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列缺/霹雳,丘峦/崩摧。洞天/石扉,訇然/中开。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二)整体感知:1.翻译诗歌:自由朗读诗歌,结合注释翻译全诗。明确:白话译文:海外来客们谈起瀛洲,烟波渺茫实在难以寻求。越中来人说起天姥山,在云雾忽明忽暗间或许可以看见。天姥山仿佛连接着天遮断了天空,山势高峻超过五岳,遮掩过赤城山。天台山虽高一万八千丈,面对着它好像要向东南倾斜拜倒一样。我根据越人说的话梦游到吴越,一天夜晚飞渡过明月映照下的镜湖。镜湖上的月光照着我的影子,一直伴随我到了剡溪。谢灵运住的地方如今还在,清澈的湖水荡漾,猿猴清啼。我脚上穿着谢公当年特制的木鞋,攀登直上云霄的山路。上到半山腰就看见了从海上升起的太阳,在半空中传来天鸡报晓的叫声。无数山岩重叠,道路盘旋弯曲,方向不定,迷恋着花,依倚着石头,不觉天色已晚。熊在怒吼,龙在长鸣,岩中的泉水在震响,使森林战栗,使山峰惊颤。云层黑沉沉的,像是要下雨,水波动荡生起了烟雾。电光闪闪,雷声轰鸣,山峰好像要被崩塌似的。仙府的石门,“訇”的一声从中间打开。洞中蔚蓝的天空广阔无际,看不到尽头,日月照耀着金银做的宫阙。用彩虹做衣裳,将风作为马来乘,云中的神仙们纷纷下来。老虎弹奏着琴瑟,鸾鸟驾着车,仙人们成群结队密密如麻。忽然魂魄惊动,我猛然惊醒,不禁长声叹息。醒来时只有身边的枕席,刚才梦中所见的烟雾云霞全都消失了。人世间的欢乐也是像梦中的幻境这样,自古以来万事都像东流的水一样一去不复返。告别诸位朋友远去东鲁啊,什么时候才能回来?暂且把白鹿放牧在青崖间,等到要远行时就骑上它访名山。岂能卑躬屈膝去侍奉权贵,使我不能有舒心畅意的笑颜!(三)分析结构:思考,这首诗可以分为几部分?每部分写了什么内容?明确:全诗分为三部分。(1)第一段:入梦缘由。(2)第二段:梦游幻境:飞度镜湖—登山览胜—洞天仙境—梦醒若失。第一层(我欲因之梦吴越……渌水荡漾清猿啼)梦到剡溪第二层(脚著谢公屐,……空中闻天鸡。)登山途中所见第三层(千岩万转路不定……水澹澹兮生烟)山顶所见(洞外)第四层(列缺霹雳……仙之人兮列如麻。)山顶所见(洞内)第五层(忽魂悸以魄动……失向来之烟霞)梦醒情景(3)第三段:抒情言志,出梦慨叹:蔑视权贵。揭示全诗主旨: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鉴赏第一段1.思考,前四句诗写了什么?既然题为“梦游天姥”,为什么要从瀛洲写起?明确:(1)写天姥山的神秘飘渺、迷离恍惚。一个是虚幻的仙山,一个是真实存在的天姥山,以瀛洲来陪衬天姥(侧面描述)。(2)天姥山像传说中的瀛洲一样,神秘而又美妙。然而瀛洲的“信难求”让人怯步,而天姥的“或可睹”则成了一种强烈的诱惑。如此以瀛洲陪衬天姥,以虚衬实,不仅仅给天姥山蒙上了一层神秘美妙的面纱,而且勾起了作者神游天姥的念头。2.思考,后四句诗写天姥山的什么特点?用的是什么方法?明确:写天姥山的高峻、雄伟。比较、衬托。用五岳、天台来衬托天姥的雄峻巍峨,进一步勾起了作者神游天姥的强烈愿望。用“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两句说明其高大无比。再以天台作陪衬,说天台之高“一万八千丈”,但在天姥面前却显得十分矮小,好象要拜倒在它的脚下。这样高大雄伟的天姥山,这样美丽的大自然,怎能不引起诗人梦游之念呢?鉴赏第二段1.思考,第二段共描绘了几幅画面?用1~2个词归纳每一幅图景的特色。明确:月夜→寂静清幽白昼→壮美奇绝傍晚→离奇险怪夜晚→壮丽辉煌Part1:飞渡镜湖2.思考,诗人是用什么方式进入梦境的?明确:飞度
湖月送
谢公屐
青云梯(1)飞度:“飞”写出了急切心情和飘逸似仙的姿态。
(2)湖月:李白一生都喜月,如:“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月是他的好友,沐在月光中飞翔,喜悦之情溢于言表,与倒映在湖水中的月亮为伴,月亮走我也走,一直送我倒剡溪,本身送已生情愫,情深深,月朦朦中来到了神往之地。(3)谢公屐:穿上谢公之木屐,实是追慕先贤。
谢公指谢灵运,淝水之战中立下赫赫战功的谢玄之孙,曾任浙江永嘉太守,会稽到永嘉必经天台地区,谢灵运喜遨游山水,是山水诗的鼻祖,才高自恃,曾说“天下才有一石,曹植独占八斗,我得一斗,天下共分一斗。”高傲之心和李白的“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天生我才必有用”如出一辙。(4)青云梯:直上云霄的山路,比喻的运用写出了山之高。
(5)景物特点:湖月相映,渌水生辉,清猿啼鸣,写出了环境的清幽、宁静3.诗人为何提到“谢公”?“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这几句在全文的作用是什么?明确:(1)谢灵运是南朝时期著名的山水派诗人,他热衷政治仕途,但到了刘宋时代,他的仕途地位受到威胁,不很顺利;后来他干脆辞官,领着僮仆门生几百人游山玩水,以排遣政治上的不满。谢灵运与李白一样,也是空有满腔抱负,却在政治上饱受打击,都有政治上的不满。所以,李白借谢灵运来写自己,也表达了自己要效仿谢灵运寄情山水、鄙弃俗世。(2)空间转移,时间推移,景象发生变化,有声有色地进入梦境。Part2:登山览胜4.登山途中的景物如何?诗人描写了怎样的景象?明确:海日
天鸡
万转千岩
花
石
海日是半壁见到的,泰山尊为五岳之首,还需泰山顶上看日出,而天姥山半壁已见到,足见山之高,天鸡一唱天下白,似乎是在空中听闻,犹如天籁。而我在千折百转的山岩间穿行,不知道拐过多少个弯,奇花异草迷人眼,迷恋着花,依倚着石,不觉天色已晚。
Part3:洞天仙境5.入夜之后,诗人描写了怎样的洞天仙境?在山顶所见如何?
洞外:“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殷”是震响的意思,“栗”和“惊”是使动用法。熊跑龙吟之声震天地,泉水殷殷如雷鸣,连深林和层巅都震惊。天色阴沉欲雨,水面生烟雾。就在这时,“列缺霹雳,丘峦崩摧”——仙府石洞大门打开。5.入夜之后,诗人描写了怎样的洞天仙境?在山顶所见如何?
洞内:“青冥浩荡不见底……仙之人列如麻”金银台上,日月照耀,金碧辉煌。神仙排云而出,身着云霞般华美的衣裳,乘清风,纷纷而来。虎是百兽之王,在这里鼓瑟,鸾是凤凰,吉祥之鸟,这里拉车,仙乐阵阵,车声辚辚。众仙像麻束一样列队立在金银台上。诗人神游八极之表。极尽想象,极尽浪漫。
Part4:梦醒若失6.梦中醒来,诗人的心境如何呢?梦境与现实有什么联系呢?明确:“长嗟”、“惟”、“失”、“亦如此”能够看出,诗人此时是失落的。“亦如此”将梦境和现实联系了起来。梦中的经历能够说是李白人生经历的折射,诗人从听闻天姥,到寻访、登临、遇仙、梦醒的过程,其实就是对人生理想的向往、追寻、艰难、圆梦、梦碎的过程。世间一切都如南柯一梦,醒来无踪。东流水”的意象就是取“逝去”之意,万事皆是如此。由期望到失望,李白借诗歌抒发内心的郁闷。(六)鉴赏诗歌第三段1.思考,哪两个字照应了题目?这一段反映了李白怎样的思想性格?
明确:“别君”二字照应题目“留别”。这一段中主要流露出的是不满现实,不趋炎附势,蔑视权贵,傲岸不屈的反抗精神。同时也流露出人生如梦的虚无感伤的情绪和逃避现实的消极避世的思想。然而我们并不能因此而过多地苛责李白。在污浊的封建官场,该有多少人被同化得没了自我,没了人格,诗人不可能改变当时的社会环境,能够如李白这般傲岸不屈、洁身自好已经非常难能可贵了。2.鉴赏名句“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哪能够低头弯腰伺候那些有权有势的人,使得我整天不愉快呢!这铿锵有力的十六个字,是诗人思想和个性的体现,表达了诗人宁愿寄情山水,也决不向权贵屈服,也决不取悦于世而苟且偷生的性格,充分显示了诗人的反抗精神和豪迈气概。这正是本诗的主题所在。(六)理解主题:1.作者为什么要花如此多的笔墨来描写梦境呢?对表现主题有什么作用?明确:梦中仙境象征作者追求的理想境界。写仙境的美妙是为了反衬现实的丑恶。写自己对神仙世界的向往正是为了表明对黑暗现实的厌恶。也就是说,诗歌的前后是一致的,都是在写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只是诗歌的前半部分用梦的形式曲折地表达出来,而后半部分诗人则是直抒胸臆,直接唱出:“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2.思考,这首诗表达了怎样的主题?明确:作者用奇特的夸张描写了天姥山的雄姿,以主要的笔墨借助想象描绘了梦游天姥的情景,突出地展现了作者的浪漫主义风格。全诗通过梦境的描写反映了作者政治上的不得意和对权贵的不妥协态度。同时,也反映了他消极的避世态度。(七)鉴赏诗人形象:思考,从诗歌中可以看出李白是怎样一个人?明确:傲视权贵却又才华横溢的诗人形象,诗人气质不俗,潇洒浪漫,富于幻想,对自由充满向往。(八)鉴赏表达技巧1.你从这首诗中的哪些诗句,读出了李白诗歌的豪放飘逸?明确:构思上最突出的特点是想象奇特,为了借别离之情来表现自己不事权贵的思想,作者不是直接描写现实生活中景物,而是以丰富的想象借助梦游的形式来展示一个个奇景,塑造出一个个梦幻中的生动形象使本文具有了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并大量的运用了衬托(如用瀛洲、天台来衬天姥山)、比喻(如“身登青云梯”)、夸张(如“天台一万八千丈”)、对比(如将仙境与人事比、理想与现实比)等手法,使幻想中的景物活灵活现,也更好地表达了作者的内在感情。2.试归纳这首诗的艺术特色:(1)奇特的构思这首留别诗,突破了古代这类诗大都写离愁的陈规旧俗,别出心裁地用“梦游”这一奇特的方式来构思全诗。全诗围绕一场游仙的梦幻而写,由瀛洲引出天姥,由“或可睹”引出梦游;再由天姥引出仙洞,由梦醒而生感慨。这样从现实到梦境,又从梦境到现实,借描绘仙境的美好,以揭示现实的丑恶;借抒发对理想的追求,以显示对权贵的憎恶;借惜别的机会赋诗,却写访游名山,以明自己的斗志,来表现“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的主题。(2)丰富的想象和浪漫主义色彩诗人驰骋想像的野马,徜徉在奇山秀水之间,描绘出一幅幅瑰丽变幻的奇景。其中有月光皎洁、渌水荡漾、白鹿青崖、镜湖映影的静幽之感,也有海日东升、浮光跃金、天鸡破晓的壮美晨光,有“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的胜景,也有电闪雷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壬二酸合作协议书
- 2025年汽车减震元件合作协议书
- 2025年种植施肥机械合作协议书
- 2025年非热杀菌先进设备合作协议书
- 人教版 八年级英语下册 Unit 1 单元综合测试卷(2025年春)
- 2025年产品来料加工协议(三篇)
- 2025年个人投资理财委托协议简单版(2篇)
- 2025年二灰拌合场地租赁协议范文(2篇)
- 2025年九年级化学实验室工作总结模版(二篇)
- 2025年产品外观专用协议标准版本(2篇)
- 医院消防安全培训课件
- 质保管理制度
- 《00541语言学概论》自考复习题库(含答案)
- 2025年机关工会个人工作计划
- 2024年全国卷新课标1高考英语试题及答案
- 华为经营管理-华为激励机制(6版)
- 江苏省南京市、盐城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调研测试+英语+ 含答案
- 2024护理不良事件分析
- 光伏项目的投资估算设计概算以及财务评价介绍
- 2024新版《药品管理法》培训课件
- 干燥综合征诊断及治疗指南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