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西双版纳的山美,水美,人更美,傣族人民最有特色的节日就是泼水节,这么开心的活动,大家想去体验体验吗?西双版纳的山美,水美,人更美,傣族人民最有特色的节日就是泼水第一课时难忘的泼水节17初读感知再读感悟学习字词当堂检测第一课时难忘的泼水节17初读感知再读感悟学习字词当堂检测1.会认12个生字,会写12个字。(重点)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傣族人民和周总理一起过泼水节的幸福和快乐。学习目标1.会认12个生字,会写12个字。(重点)学习目标
点击听朗读听范读,边听边画出课文中的生字词。同时认准字音,理解词语意思。点击听范读,边听边画出课文中的生字词。同时认准字音,理自读提示: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努力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自读提示: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努力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泼度敲龙驶容盛碗健康寿铺踩kāngpōdùqiāolóngshǐróngchéngwǎnjiàn我会认shòupūcǎi泼度敲龙驶kāngpōdùqiāolóng铺pū(铺路铺满)pù(当铺铺子)盛chéng(盛水盛饭)shèng(盛开茂盛)多音字铺pū(铺路铺满)盛chéng(盛水盛饭)多音字检查自读情况指名读课文,同学互评:字音是否正确,句子是否通顺。检查自读情况指名读课文,同学互评:字音是否正确,句子是说一说课文写了什么?“泼水节”被傣族人民视为最美好、最吉祥的日子,是傣族最隆重的节日。而1961年的泼水节,又是傣族人民最幸福、最难忘的一个泼水节。那是因为敬爱的周总理和边疆人民共同欢庆了这个富有情趣的民族节日。说一说课文写了什么?“泼水节”被傣族人民视为最美好、最吉祥的我会写忘wàng书写指导:上小下大,第一笔点,和心的第二点都在竖中线,第三笔折在横中线上。部首:心组词:难忘忘却造句:1961年泼水节令人难忘。音序:W结构:上下
我会写忘wàng书写指导:上小下大,第一笔点,和心的第二点泼pō书写指导:左窄右宽,“发”的竖撇要靠左写。部首:氵组词:泼水撒泼造句:一年一度的泼水节,人民互相泼水庆祝。音序:P结构:左右
泼pō书写指导:左窄右宽,“发”的竖撇要靠左写。部首:氵度dù书写指导:第一笔的点写在竖中线上,最后一笔捺要写的有力。部首:广组词:度过欢度造句:我们几个小伙伴们度过了一个愉快的周末。音序:D结构:半包围
度dù书写指导:第一笔的点写在竖中线上,最后一笔捺要写的龙lóng书写指导:竖弯钩从竖中线起笔,写法要舒展。部首:土组词:龙年龙王造句:再过两年才能到龙年。音序:L结构:独体
龙lóng书写指导:竖弯钩从竖中线起笔,写法要舒展。部首:炮pào书写指导:左窄右宽,第一笔点和第七笔横折的横都在横中线上,最后一笔从横中线起笔。部首:火组词:花炮鞭炮造句:过年了,家家户户放鞭炮。音序:P结构:左右
炮pào书写指导:左窄右宽,第一笔点和第七笔横折的横都在穿chuān书写指导:上边扁宽,下边窄长,第一点和竖钩都在竖中线上。部首:穴组词:穿着穿透造句:小明正穿着鞋。音序:C结构:上下
穿chuān书写指导:上边扁宽,下边窄长,第一点和竖钩都向xiàng书写指导:第一笔从竖中线上起笔,第五笔从横中线上起笔。部首:口组词:向北向日葵造句:小红向北走200米就到家了。音序:X结构:半包围
向xiàng书写指导:第一笔从竖中线上起笔,第五笔从横中令lìng书写指导:撇、捺起笔在横中线上,两个点在竖中线上。部首:人组词:令人难忘令牌造句:有了令牌,进出城门就方便了。音序:L结构:上下
令lìng书写指导:撇、捺起笔在横中线上,两个点在竖中线敬爱:欢呼:象脚鼓:理解词语尊敬热爱。造句:敬爱的老师教会了我们很多知识。欢乐的呼喊。造句:听到胜利的消息,大家都欢呼起来。傣族乐器,样子像大象的脚。造句:那天早晨,人们敲着象脚鼓,从四面八方赶来了。敬爱:理解词语尊敬热爱。笑容满面:理解词语满脸呈现出欢笑的容颜,形容内心欢喜,满脸和悦的神态。造句:小明得了一百分,他笑容满面地回了家。笑容满面:理解词语满脸呈现出欢笑的容颜,形容内心欢喜,满脸和欢呼欢跃两个词都表示高兴。“欢呼”指欢乐地呼喊,形容一种欢乐而振臂高呼的激情场面,侧重语言。“欢跃”意思是精神振奋,欢腾雀跃。形容(人)的群体心态,精神振奋,欢腾雀跃,侧重动作。1.他胜利了,每个同学都为他的坚强而欢呼,运动场上热闹极了。2.听说要举行班级联欢,全班同学一齐欢跃起来。辨析词语相同点:不同点:造句:欢呼欢跃两个词都表示高兴。辨析词语相同点:不同点:造再读课文:边读边想,给课文分段。再读课文:边读边想,给课文分段。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傣族人民的泼水节到了。第二部分(第2-6自然段)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第三部分(第7-8自然段)
1961年的泼水节很幸福、很难忘。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傣族人民的泼水节到了。课堂小结初读课文后,你感受到了什么?1961年,傣族人民和周总理共同度过了一个幸福而难忘的泼水节。课堂小结初读课文后,你感受到了什么?1961年,傣族人民和周1.根据拼音写词语。lónɡchuánnánwànɡniándùpōshuǐ
huā pàoxiàlìnɡfānɡxiànɡchuān zhe
习题源于《点拨》“课后练习单”的“基础知识练”龙
船难
忘年
度泼
水花
炮下
令方
向穿
着1.根据拼音写词语。习题源于《点拨》“课后练习单”的“基础知2.照样子写几个“一AA”式的数量词。一条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给下面的句子加上标点符号。1961年的泼水节傣族人民特别高兴因为敬爱的周恩来总理和他们一起过泼水节一串串一朵朵一片片,,。2.照样子写几个“一AA”式的数量词。一串串一朵朵一片片,,4.判断正误,对的打“√”,错的打“×”。(1)傣族人民居住在我国广西的广大地区。(
)(2)1961年,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过的泼水节。(
)5.按要求改写句子。(1)人们在地上撒满了凤凰花的花瓣。(改为比喻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周总理笑容满面地来到欢乐的人群中。(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人们在地上撒满了凤凰花的花瓣,好像铺上了鲜红的地毯。周总理来到人群中。4.判断正误,对的打“√”,错的打“×”。×√人们在地上6.按照课文内容填空。(只填序号)①地毯②象脚鼓③对襟白褂④鼓点⑤咖啡色⑥头巾周总理身穿(
),(
)长裤,头上包着一条水红色(
),笑容满面地来到人群中。他接过一只(
),敲着欢乐的(
),踩着凤凰花铺成的“(
)”,同傣族人民一起跳舞。③⑤⑥②④①6.按照课文内容填空。(只填序号)③⑤⑥②④①新部编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难忘的泼水节》【第一课时第二课时】获奖课件品读释疑结构主旨课堂拓展当堂检测第二课时难忘的泼水节17品读释疑结构主旨课堂拓展当堂检测第二课时难忘的泼水节17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傣族人民和周总理一起过泼水节的幸福和快乐。(重点)2.对周总理和人民心连心有一定的认识,对傣族人民的泼水节有初步的感受。(难点)学习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傣族人民和周总理一起过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初步理解了课文内容,为了更深入地理解课文,老师送给大家一把金钥匙,这就是核心问题和串珠问题。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理解课文。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初步理解了课文内容,为了更深入地核心问题:为什么说1961年的泼水节是难忘的?串珠问题:1.泼水节是哪个民族的节日?2.为什么傣族人民在这次泼水节中特别高兴?表现了什么?3.傣族人民是如何欢迎周总理的?4.周总理和傣族人民是如何过泼水节的?核心问题:为什么说1961年的泼水节是难忘的?边听边想听录音回顾课文为什么说1961年的泼水节是难忘的?边听边想听录音回顾课文1.“今年,傣族人民特别高兴,因为敬爱的周恩来总理要和他们一起过泼水节。”傣族人民高兴的原因是什么?因为周总理要和他们一起过泼水节,“敬爱”表现了周总理深受人们爱戴。1.“今年,傣族人民特别高兴,因为敬爱的周恩来总理要和他们一2.“那天早晨,人们敲起象脚鼓,从四面八方赶来了。”这句话说明了什么?从“四面八方”可以体会到来的人特别多;从“赶”可以看出人们的心情特别的激动和兴奋。2.“那天早晨,人们敲起象脚鼓,从四面八方赶来了。”从“四面3.“为了欢迎周总理,人们在地上撒满了凤凰花的花瓣,好像铺上了鲜红的地毯。”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现了什么?这是一个比喻句,用“鲜红的地毯”来比喻撒满凤凰花的地面,表现出一种欢乐祥和的气氛。3.“为了欢迎周总理,人们在地上撒满了凤凰花的花瓣,好像铺上4.“周总理身穿对襟白褂,咖啡色长裤,头上包着一条水红色头巾,笑容满面地来到人群中。他接过一只象脚鼓,敲着欢乐的鼓点,踩着凤凰花铺成的“地毯”,同傣族人民一起跳舞。”周总理的装扮体现了什么?体现了周总理的平易近人和对傣族人民的尊重。4.“周总理身穿对襟白褂,咖啡色长裤,头上包着一条水红色头巾5.“傣族人们一边欢呼,一边向周总理泼水,祝愿他健康长寿。”“一边……一边”表达了什么?写出来傣族人民向周总理祝福时的欢乐场面,表达了傣族人民对总理的爱戴。5.“傣族人们一边欢呼,一边向周总理泼水,祝愿他健康长寿。”6.“多么幸福啊,1961年的泼水节!
多么令人难忘啊,1961年的泼水节。”最后两个自然段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最后两个自然段抒发了作者幸福难忘的思想感情。“多么幸福”“多么难忘”是傣族人民对1961年泼水节最直接、最具体、最真实的感受。6.“多么幸福啊,1961年的泼水节!
多么令人难忘啊,19阅读方法解密:场面描写概念:场面描写是对一个特定的时间或地点内许多人物活动的总体情况的描写。作用:它是刻画人物、展开情节、表现主题的重要手段。阅读方法解密:场面描写概念:场面描写是对一个特定的时间同学们刚才已经跟随老师走进文本,初步理解了课文内容,让我们拿起金钥匙开启智慧之门。同学们刚才已经跟随老师走进文本,初步理解了课文内容,让我们拿核心问题:因为1961年的泼水节是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过的,傣族人民感受到了周总理和国家对自己深切的关怀,所以说是难忘的。为什么说1961年的泼水节是难忘的?核心问题:因为1961年的泼水节是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过的,1.泼水节是哪个民族的节日?泼水节是傣族人民的节日。串珠问题:1.泼水节是哪个民族的节日?泼水节是傣族人民的节日。串珠问题2.为什么傣族人民在这次泼水节中特别高兴?表现了什么?因为泼水节是傣族人民的传统节日,是个很隆重的节日,这次泼水节能够跟周总理一起过,傣族人民非常高兴。表现了傣族人民对周总理的尊敬和爱戴。2.为什么傣族人民在这次泼水节中特别高兴?表现了什么?因为泼3.傣族人民是如何欢迎周总理的?人们敲起象脚鼓,从四面八方赶来,在地上撒满了凤凰花的花瓣,好像铺上了鲜红的地毯。一条条龙船驶过江面,一串串花炮升上天空。人们欢呼着∶“周总理来了!”3.傣族人民是如何欢迎周总理的?人们敲起象脚鼓,从四面八方赶4.周总理和傣族人民是如何过泼水节的?周总理接过一只象脚鼓,敲着欢乐的鼓点,踩着凤凰花铺成的“地毯”,同傣族人民一起跳舞。开始泼水了。周总理一手端着盛满清水的银碗,一手拿着柏树枝蘸了水,向人们泼洒,为人们祝福。4.周总理和傣族人民是如何过泼水节的?周总理接过一只象脚鼓,课文结构难忘的泼水节傣族人民周总理共度节日幸福难忘热烈欢迎高声欢呼泼水祝福健康长寿笑容满面敲鼓跳舞泼水祝福课文结构难忘的泼水节傣族人民共度节日热烈欢迎高声欢呼笑这篇课文写的是1961年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事,表现了周总理和傣族人民心连心的深厚情谊。课文主旨这篇课文写的是1961年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事,表推荐阅读十个鸡蛋毛主席、周副主席、朱总司令率领红军进军云南,来到了马龙县。那时候,国民党军队像疯狗一样前面堵、后面追,一心要把红军消灭掉。毛主席、周副主席和朱总司令指挥部队奋勇作战,斗争艰苦极了。在马龙县的一个村子里部队大休息,好养足精神,继续行军。周副主席整整工作了一个通宵,还没吃上饭。警卫员魏国禄急坏了,一心要给周副主席买点东西吃。可是村里推荐阅读十个鸡蛋的老百姓都让国民党兵连骗带吓赶跑了,一个人也看不到。魏国禄和另一个战士走遍了全村也没遇上一个老百姓,实在没法子,就走进空荡荡的老百姓的屋子去找吃的东西。没走几家,就找到了两碗苞米饭和十个鸡蛋,这下子魏国禄可高兴了。可是屋里没人,怎么付钱呢?先让周副主席吃上饭再说。两人一商量,赶紧跑回休息地。饭做好了,他们高高兴兴地端到周副主席面前。周副主席问他们:“这些东西哪儿来的?”“买的!”
的老百姓都让国民党兵连骗带吓赶跑了,一个人也看不到。“对,是买的。”他看看这两个小战士,不大相信:“买的?给了人家多少钱?”两人不吱声。“没有给钱吧?”两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只好说;“老乡屋里没人,把钱放在屋里又怕不保险,只好先回来,想让您吃上饭再说。”周副主席立即严肃起来:“不行。你们从哪里拿来的,赶快送到哪里去。随便拿老百姓的东西,违反革命“对,是买的。”纪律,要好好检讨。”两位小战士难过地低下头。周副主席换了温和的口气开导他们:“咱们是工农红军、人民的子弟兵,绝不允许乱拿群众的一针一线。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都必须牢牢地记住:要用我们的实际行动向群众宣传,粉碎敌人的反革命宣传。”两人听了这番话,又难过又不安。把东西送回去吧,周副主席还饿着肚子呢;不送吧,又违反了纪律。这时候,范金标走过来悄悄拉一下魏国禄的衣角,对副纪律,要好好检讨。”主席恳求地小声说。“首长,我们写个条子向老乡说明情况,多留点钱放在装鸡蛋的篮子里,好吗?”周副主席想了一会,才勉强同意了。条子是这样写的:“大伯、大娘:中国工农红军路过此地大休息的时候,我们有一位同志没吃早饭,想到你们村子里买点东西吃。在村子里走了几圈没有见到一个人,来到你们家里,我们拿了两碗苞米饭、十个鸡蛋,这事违反了我军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应该向你们赔礼道歉的!现在给你们留下此条,还有一块银元,作为买苞米和鸡蛋的钱。请大伯、主席恳求地小声说。“首长,我们写个条子向老乡说明情况,多留点大娘收下。”周副主席把条子从头至尾细细看了一遍,这才说:“好,你们赶快送去吧。”魏国禄刚要走,周副主席又叫住他:“等等,送了条子,再把这饭和鸡蛋给总部其他首长送一些去!”魏国禄这才高兴地走了。大娘收下。”课堂小结这篇课文写的是1961年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事,表现了周总理和傣族人民心连心的深厚情谊。课堂小结这篇课文写的是1961年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1.朗读课文。用下面的词语,说说周总理是怎样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
fènghuáng
象脚鼓凤凰花银碗柏树枝点拨:本文写了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情景,朗读时要充满幸福、快乐的感情,语调稍高。尤其最后一段,是全文的高潮,更应怀着深情朗读。参考答案:周总理笑容满面地来到人群中。他接过一只象脚鼓,敲着欢乐的鼓点,踩着凤凰花铺成的“地毯”,同傣族人民一起跳舞。周总理一手端着盛满清水的银碗,一手拿着柏树枝蘸了水,向人们泼洒,为人们祝福。1.朗读课文。用下面的词语,说说周总理是怎样和傣族人民一起过2.看看插图,从课文中找出描写周总理样子的句子读一读。参考答案:周总理身穿对襟白褂,咖啡色长裤,头上包着一条水红色头巾,笑容满面地来到人群中。他接过一只象脚鼓,敲着欢乐的鼓点,踩着凤凰花铺成的“地毯”,同傣族人民一起跳舞。2.看看插图,从课文中找出描写周总理样子的句子读一读。参考答二、照样子,填一填。鲜红的(地毯)敬爱的(总理)鲜红的()敬爱的()难忘的(泼水节)(咖啡色)的长裤难忘的()()的长裤(水红色)的头巾(欢乐)的鼓点()的头巾()的鼓点红领巾老师儿童节深蓝色浅绿色悲伤二、照样子,填一填。红领巾老师儿童节深蓝色浅绿色悲伤三、把词语补充完整,并仿照加点词写两个。()()满面健康()()()年()度()面()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笑容长寿一一四八一草一木五湖四海三、把词语补充完整,并仿照加点词写两个。....笑完成《点拨》“阅读方法练”“写作方法练”。A组—基础篇课后作业完成《典中点》“主题探究”“拓展提升”。B组—提升篇完成《点拨》“阅读方法练”“写作方法练”。A组—基础篇课后作新部编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难忘的泼水节》【第一课时第二课时】获奖课件西双版纳的山美,水美,人更美,傣族人民最有特色的节日就是泼水节,这么开心的活动,大家想去体验体验吗?西双版纳的山美,水美,人更美,傣族人民最有特色的节日就是泼水第一课时难忘的泼水节17初读感知再读感悟学习字词当堂检测第一课时难忘的泼水节17初读感知再读感悟学习字词当堂检测1.会认12个生字,会写12个字。(重点)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傣族人民和周总理一起过泼水节的幸福和快乐。学习目标1.会认12个生字,会写12个字。(重点)学习目标
点击听朗读听范读,边听边画出课文中的生字词。同时认准字音,理解词语意思。点击听范读,边听边画出课文中的生字词。同时认准字音,理自读提示: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努力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自读提示: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努力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泼度敲龙驶容盛碗健康寿铺踩kāngpōdùqiāolóngshǐróngchéngwǎnjiàn我会认shòupūcǎi泼度敲龙驶kāngpōdùqiāolóng铺pū(铺路铺满)pù(当铺铺子)盛chéng(盛水盛饭)shèng(盛开茂盛)多音字铺pū(铺路铺满)盛chéng(盛水盛饭)多音字检查自读情况指名读课文,同学互评:字音是否正确,句子是否通顺。检查自读情况指名读课文,同学互评:字音是否正确,句子是说一说课文写了什么?“泼水节”被傣族人民视为最美好、最吉祥的日子,是傣族最隆重的节日。而1961年的泼水节,又是傣族人民最幸福、最难忘的一个泼水节。那是因为敬爱的周总理和边疆人民共同欢庆了这个富有情趣的民族节日。说一说课文写了什么?“泼水节”被傣族人民视为最美好、最吉祥的我会写忘wàng书写指导:上小下大,第一笔点,和心的第二点都在竖中线,第三笔折在横中线上。部首:心组词:难忘忘却造句:1961年泼水节令人难忘。音序:W结构:上下
我会写忘wàng书写指导:上小下大,第一笔点,和心的第二点泼pō书写指导:左窄右宽,“发”的竖撇要靠左写。部首:氵组词:泼水撒泼造句:一年一度的泼水节,人民互相泼水庆祝。音序:P结构:左右
泼pō书写指导:左窄右宽,“发”的竖撇要靠左写。部首:氵度dù书写指导:第一笔的点写在竖中线上,最后一笔捺要写的有力。部首:广组词:度过欢度造句:我们几个小伙伴们度过了一个愉快的周末。音序:D结构:半包围
度dù书写指导:第一笔的点写在竖中线上,最后一笔捺要写的龙lóng书写指导:竖弯钩从竖中线起笔,写法要舒展。部首:土组词:龙年龙王造句:再过两年才能到龙年。音序:L结构:独体
龙lóng书写指导:竖弯钩从竖中线起笔,写法要舒展。部首:炮pào书写指导:左窄右宽,第一笔点和第七笔横折的横都在横中线上,最后一笔从横中线起笔。部首:火组词:花炮鞭炮造句:过年了,家家户户放鞭炮。音序:P结构:左右
炮pào书写指导:左窄右宽,第一笔点和第七笔横折的横都在穿chuān书写指导:上边扁宽,下边窄长,第一点和竖钩都在竖中线上。部首:穴组词:穿着穿透造句:小明正穿着鞋。音序:C结构:上下
穿chuān书写指导:上边扁宽,下边窄长,第一点和竖钩都向xiàng书写指导:第一笔从竖中线上起笔,第五笔从横中线上起笔。部首:口组词:向北向日葵造句:小红向北走200米就到家了。音序:X结构:半包围
向xiàng书写指导:第一笔从竖中线上起笔,第五笔从横中令lìng书写指导:撇、捺起笔在横中线上,两个点在竖中线上。部首:人组词:令人难忘令牌造句:有了令牌,进出城门就方便了。音序:L结构:上下
令lìng书写指导:撇、捺起笔在横中线上,两个点在竖中线敬爱:欢呼:象脚鼓:理解词语尊敬热爱。造句:敬爱的老师教会了我们很多知识。欢乐的呼喊。造句:听到胜利的消息,大家都欢呼起来。傣族乐器,样子像大象的脚。造句:那天早晨,人们敲着象脚鼓,从四面八方赶来了。敬爱:理解词语尊敬热爱。笑容满面:理解词语满脸呈现出欢笑的容颜,形容内心欢喜,满脸和悦的神态。造句:小明得了一百分,他笑容满面地回了家。笑容满面:理解词语满脸呈现出欢笑的容颜,形容内心欢喜,满脸和欢呼欢跃两个词都表示高兴。“欢呼”指欢乐地呼喊,形容一种欢乐而振臂高呼的激情场面,侧重语言。“欢跃”意思是精神振奋,欢腾雀跃。形容(人)的群体心态,精神振奋,欢腾雀跃,侧重动作。1.他胜利了,每个同学都为他的坚强而欢呼,运动场上热闹极了。2.听说要举行班级联欢,全班同学一齐欢跃起来。辨析词语相同点:不同点:造句:欢呼欢跃两个词都表示高兴。辨析词语相同点:不同点:造再读课文:边读边想,给课文分段。再读课文:边读边想,给课文分段。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傣族人民的泼水节到了。第二部分(第2-6自然段)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第三部分(第7-8自然段)
1961年的泼水节很幸福、很难忘。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傣族人民的泼水节到了。课堂小结初读课文后,你感受到了什么?1961年,傣族人民和周总理共同度过了一个幸福而难忘的泼水节。课堂小结初读课文后,你感受到了什么?1961年,傣族人民和周1.根据拼音写词语。lónɡchuánnánwànɡniándùpōshuǐ
huā pàoxiàlìnɡfānɡxiànɡchuān zhe
习题源于《点拨》“课后练习单”的“基础知识练”龙
船难
忘年
度泼
水花
炮下
令方
向穿
着1.根据拼音写词语。习题源于《点拨》“课后练习单”的“基础知2.照样子写几个“一AA”式的数量词。一条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给下面的句子加上标点符号。1961年的泼水节傣族人民特别高兴因为敬爱的周恩来总理和他们一起过泼水节一串串一朵朵一片片,,。2.照样子写几个“一AA”式的数量词。一串串一朵朵一片片,,4.判断正误,对的打“√”,错的打“×”。(1)傣族人民居住在我国广西的广大地区。(
)(2)1961年,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过的泼水节。(
)5.按要求改写句子。(1)人们在地上撒满了凤凰花的花瓣。(改为比喻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周总理笑容满面地来到欢乐的人群中。(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人们在地上撒满了凤凰花的花瓣,好像铺上了鲜红的地毯。周总理来到人群中。4.判断正误,对的打“√”,错的打“×”。×√人们在地上6.按照课文内容填空。(只填序号)①地毯②象脚鼓③对襟白褂④鼓点⑤咖啡色⑥头巾周总理身穿(
),(
)长裤,头上包着一条水红色(
),笑容满面地来到人群中。他接过一只(
),敲着欢乐的(
),踩着凤凰花铺成的“(
)”,同傣族人民一起跳舞。③⑤⑥②④①6.按照课文内容填空。(只填序号)③⑤⑥②④①新部编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难忘的泼水节》【第一课时第二课时】获奖课件品读释疑结构主旨课堂拓展当堂检测第二课时难忘的泼水节17品读释疑结构主旨课堂拓展当堂检测第二课时难忘的泼水节17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傣族人民和周总理一起过泼水节的幸福和快乐。(重点)2.对周总理和人民心连心有一定的认识,对傣族人民的泼水节有初步的感受。(难点)学习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傣族人民和周总理一起过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初步理解了课文内容,为了更深入地理解课文,老师送给大家一把金钥匙,这就是核心问题和串珠问题。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理解课文。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初步理解了课文内容,为了更深入地核心问题:为什么说1961年的泼水节是难忘的?串珠问题:1.泼水节是哪个民族的节日?2.为什么傣族人民在这次泼水节中特别高兴?表现了什么?3.傣族人民是如何欢迎周总理的?4.周总理和傣族人民是如何过泼水节的?核心问题:为什么说1961年的泼水节是难忘的?边听边想听录音回顾课文为什么说1961年的泼水节是难忘的?边听边想听录音回顾课文1.“今年,傣族人民特别高兴,因为敬爱的周恩来总理要和他们一起过泼水节。”傣族人民高兴的原因是什么?因为周总理要和他们一起过泼水节,“敬爱”表现了周总理深受人们爱戴。1.“今年,傣族人民特别高兴,因为敬爱的周恩来总理要和他们一2.“那天早晨,人们敲起象脚鼓,从四面八方赶来了。”这句话说明了什么?从“四面八方”可以体会到来的人特别多;从“赶”可以看出人们的心情特别的激动和兴奋。2.“那天早晨,人们敲起象脚鼓,从四面八方赶来了。”从“四面3.“为了欢迎周总理,人们在地上撒满了凤凰花的花瓣,好像铺上了鲜红的地毯。”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现了什么?这是一个比喻句,用“鲜红的地毯”来比喻撒满凤凰花的地面,表现出一种欢乐祥和的气氛。3.“为了欢迎周总理,人们在地上撒满了凤凰花的花瓣,好像铺上4.“周总理身穿对襟白褂,咖啡色长裤,头上包着一条水红色头巾,笑容满面地来到人群中。他接过一只象脚鼓,敲着欢乐的鼓点,踩着凤凰花铺成的“地毯”,同傣族人民一起跳舞。”周总理的装扮体现了什么?体现了周总理的平易近人和对傣族人民的尊重。4.“周总理身穿对襟白褂,咖啡色长裤,头上包着一条水红色头巾5.“傣族人们一边欢呼,一边向周总理泼水,祝愿他健康长寿。”“一边……一边”表达了什么?写出来傣族人民向周总理祝福时的欢乐场面,表达了傣族人民对总理的爱戴。5.“傣族人们一边欢呼,一边向周总理泼水,祝愿他健康长寿。”6.“多么幸福啊,1961年的泼水节!
多么令人难忘啊,1961年的泼水节。”最后两个自然段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最后两个自然段抒发了作者幸福难忘的思想感情。“多么幸福”“多么难忘”是傣族人民对1961年泼水节最直接、最具体、最真实的感受。6.“多么幸福啊,1961年的泼水节!
多么令人难忘啊,19阅读方法解密:场面描写概念:场面描写是对一个特定的时间或地点内许多人物活动的总体情况的描写。作用:它是刻画人物、展开情节、表现主题的重要手段。阅读方法解密:场面描写概念:场面描写是对一个特定的时间同学们刚才已经跟随老师走进文本,初步理解了课文内容,让我们拿起金钥匙开启智慧之门。同学们刚才已经跟随老师走进文本,初步理解了课文内容,让我们拿核心问题:因为1961年的泼水节是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过的,傣族人民感受到了周总理和国家对自己深切的关怀,所以说是难忘的。为什么说1961年的泼水节是难忘的?核心问题:因为1961年的泼水节是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过的,1.泼水节是哪个民族的节日?泼水节是傣族人民的节日。串珠问题:1.泼水节是哪个民族的节日?泼水节是傣族人民的节日。串珠问题2.为什么傣族人民在这次泼水节中特别高兴?表现了什么?因为泼水节是傣族人民的传统节日,是个很隆重的节日,这次泼水节能够跟周总理一起过,傣族人民非常高兴。表现了傣族人民对周总理的尊敬和爱戴。2.为什么傣族人民在这次泼水节中特别高兴?表现了什么?因为泼3.傣族人民是如何欢迎周总理的?人们敲起象脚鼓,从四面八方赶来,在地上撒满了凤凰花的花瓣,好像铺上了鲜红的地毯。一条条龙船驶过江面,一串串花炮升上天空。人们欢呼着∶“周总理来了!”3.傣族人民是如何欢迎周总理的?人们敲起象脚鼓,从四面八方赶4.周总理和傣族人民是如何过泼水节的?周总理接过一只象脚鼓,敲着欢乐的鼓点,踩着凤凰花铺成的“地毯”,同傣族人民一起跳舞。开始泼水了。周总理一手端着盛满清水的银碗,一手拿着柏树枝蘸了水,向人们泼洒,为人们祝福。4.周总理和傣族人民是如何过泼水节的?周总理接过一只象脚鼓,课文结构难忘的泼水节傣族人民周总理共度节日幸福难忘热烈欢迎高声欢呼泼水祝福健康长寿笑容满面敲鼓跳舞泼水祝福课文结构难忘的泼水节傣族人民共度节日热烈欢迎高声欢呼笑这篇课文写的是1961年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事,表现了周总理和傣族人民心连心的深厚情谊。课文主旨这篇课文写的是1961年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事,表推荐阅读十个鸡蛋毛主席、周副主席、朱总司令率领红军进军云南,来到了马龙县。那时候,国民党军队像疯狗一样前面堵、后面追,一心要把红军消灭掉。毛主席、周副主席和朱总司令指挥部队奋勇作战,斗争艰苦极了。在马龙县的一个村子里部队大休息,好养足精神,继续行军。周副主席整整工作了一个通宵,还没吃上饭。警卫员魏国禄急坏了,一心要给周副主席买点东西吃。可是村里推荐阅读十个鸡蛋的老百姓都让国民党兵连骗带吓赶跑了,一个人也看不到。魏国禄和另一个战士走遍了全村也没遇上一个老百姓,实在没法子,就走进空荡荡的老百姓的屋子去找吃的东西。没走几家,就找到了两碗苞米饭和十个鸡蛋,这下子魏国禄可高兴了。可是屋里没人,怎么付钱呢?先让周副主席吃上饭再说。两人一商量,赶紧跑回休息地。饭做好了,他们高高兴兴地端到周副主席面前。周副主席问他们:“这些东西哪儿来的?”“买的!”
的老百姓都让国民党兵连骗带吓赶跑了,一个人也看不到。“对,是买的。”他看看这两个小战士,不大相信:“买的?给了人家多少钱?”两人不吱声。“没有给钱吧?”两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只好说;“老乡屋里没人,把钱放在屋里又怕不保险,只好先回来,想让您吃上饭再说。”周副主席立即严肃起来:“不行。你们从哪里拿来的,赶快送到哪里去。随便拿老百姓的东西,违反革命“对,是买的。”纪律,要好好检讨。”两位小战士难过地低下头。周副主席换了温和的口气开导他们:“咱们是工农红军、人民的子弟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供应材料解除合同范本
- 化妆合同范本
- 代理雨鞋采购合同范本
- 兽药委托加工合同范本
- 公租房出售合同范本
- 代理工程合同范本
- 买新房认购合同范例
- 2024年洛阳市新安县龙潭大峡谷荆紫仙山景区招聘考试真题
- 农业技术人员服务合同范本
- 2024年菏泽市劳信就业服务有限公司招聘制医院人员考试真题
- Android移动应用开发基础教程-教案
- 脑梗合并心衰护理查房
- JGT472-2015 钢纤维混凝土
- 第九届鹏程杯五年级数学竞赛初试真题
- 电梯结构与原理-第2版-全套课件
- 《现代汉语》语音教学上课用课件
- 采购流程各部门关系图
- 《遥感导论》全套课件
- 力士乐工程机械液压培训资料(共7篇)课件
- 村光伏发电申请书
- 降低混凝土路面裂缝发生率QC小组资料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