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2014年7月自学考试00384学前心理学试题答案_第1页
全国2014年7月自学考试00384学前心理学试题答案_第2页
全国2014年7月自学考试00384学前心理学试题答案_第3页
全国2014年7月自学考试00384学前心理学试题答案_第4页
全国2014年7月自学考试00384学前心理学试题答案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全国2014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学前心理学试题课程代码:00384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1.研究者通过分析儿童的手工、绘画等,来了解儿童心理的方法,称为(D)1-17A.观察法 B.实验法C.测验法 D.作品分析法2.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是(C)3-55A.感觉 B.知觉C.注意 D.思维3.婴儿能够认识奶瓶,认识母亲,分清熟悉的人和陌生的人,这种记忆是(A)5-121A.形象记忆 B.情绪记忆C.动作记忆 D.词语记忆4.小朋友听老师讲《龟兔赛跑》的故事,仿佛看到了沉稳而踏实的乌龟和灵活而骄傲的小兔子赛跑的情境,这种心理现象是(A)6-146A.再造想像 B.创造想像C.现象记忆 D.创造思维5.儿童能够按照物体的某些比较稳定的主要特征进行概括,舍弃那些可变的次要特征,这表明儿童概括能力所处的阶段是(C)7-175A.直观的概括 B.动作的概括C.词语的概括 D.形象的概括6.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前运算阶段出现在(B)7-181A.0~2岁 B.2~7岁C.3~5岁 D.7~11岁7.幼儿坚持性发生明显质变的年龄在(D)10-311A.1~2岁 B.2~3岁C.3~4岁 D.4~5岁8.某婴儿在母亲要离开他时表现出极度的反抗,但与母亲在一起时,又无法把母亲作为安全探究的基地。这名婴儿的依恋类型是(B)12-360A.回避型B.反抗型C.安全型D.抑制型9.父母善于和孩子交流,支持孩子的正当要求,尊重孩子的需求;同时对孩子有一定的限制,常对孩子提出明确而又合理的要求,将控制、引导性的训练与积极鼓励儿童的自主性和独立性相结合。这种亲子关系是(C)12-362A.专制型B.放任型C.民主型D.溺爱型10.两名儿童一起玩捉迷藏的游戏,一个“藏”,一个“找”。这两位儿童的同伴交往处于(D)12-364A.物体中心阶段 B.简单相互作用阶段C.友谊形成阶段 D.互补的相互作用阶段11.同一时间段内,发展的各个方面并不是孤立进行的,儿童情绪情感的发展离不开认知的发展,各认知过程之间也是相互联系的。这表明,儿童心理发展具有(A)13-392A.整体性B.连续性C.不均衡性D.阶段性12.遗传决定论的代表人物是(D)13-409A.皮亚杰B.华生C.斯金纳D.高尔顿13.儿童生理节律规律性差,消极情绪多,情绪反应强烈,对新异刺激反应消极,较难适应环境。根据托马斯·切斯的观点,该儿童的气质类型属于(B)11-340A.容易抚育型 B.困难抚育型C.启动迟缓型 D.慢慢活跃型14.儿童动作的发展过程中,靠近中央部分(头和躯干)动作先发展,然后才发展边缘部分。这一动作发展的规律称为(A)10-292A.近远规律 B.首尾规律C.大小规律 D.从整体到局部的规律15.下面的实验研究中,用于考察儿童依恋的是(C)12-360A.“视觉悬崖”实验B.“哨兵持枪姿势”实验C.“陌生情境”实验D.双生子爬楼梯实验二、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16.最近发展区2-28答:是指儿童能够独立表现出来的心理发展水平和儿童在成人指导下所能够表现出来的心理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4分)17.倒摄抑制5-144答:指后学习的材料对保持回忆先学习的材料的干扰作用。(4分)18.自我意识11-327答:指个体对自己所作所为的看法和态度。(4分)19.社会性发展12-355答:指儿童从一个生物人,逐渐掌握社会的道德行为规范与社会行为技能,成长为一个社会人,逐渐步入社会的过程。(4分)20.性别角色12-367 答:是社会对男性和女性在行为方式和态度上期望的总称。(4分)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请任选3小题作答,全部作答只按前3小题评分。每小题8分,共24分)21.1~3岁儿童记忆发展有何特点?5-124答:(1)再认的内容和性质发生变化。(2分)(2)符号表象记忆产生。(2分)(3)短时记忆出现重要变化。(2分)(4)出现初步的回忆。(2分)22.学前儿童句型发展的趋势是什么?8-237答:(1)从不完整句到完整句。(2分)(2)从简单句到复合句。(2分)(3)从无修饰句到修饰句。(2分)(4)从陈述句到非陈述句。(2分)23.影响学前儿童动作和意志行动发展的因素有哪些?10-312答:(1)遗传因素。(2分)(2)成熟因素。(2分)(3)教育和练习。(2分)(4)激发动机。(2分)24.学前儿童移情能力发展有哪些特点?12-373答:(1)对别人心理状态的理解从简单到复杂。(2分)(2)从需要明显的外部线索到能理解隐蔽线索。(2分)(3)儿童移情能力的水平是随儿童完成任务难度而变化的。(2分)(4)移情能力发展的关键期可能在4~6岁。(2分)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请任选1小题作答,全部作答只按前1小题评分。每小题12分,共12分)25.举例说明2~3岁儿童想像的特点。6-164答:(1)=1\*GB3①想像活动完全没有目的。(1分)=2\*GB3②想像过程进行缓慢。(1分)=3\*GB3③想像与记忆的界限不明显。(1分)=4\*GB3④想像内容简单贫乏。(1分)=5\*GB3⑤想像依靠感知动作。(1分)=6\*GB3⑥想像依赖于成人的语言提示。(1分)(2)举例说明以上各点。(6分)【评分说明】举例说明恰当、具体,给6分,举例说明比较恰当、具体,给3-5分,说明比较简单,给1-2分。26.联系实际说明培养学前儿童情绪的方法。9-286答:(1)=1\*GB3①营造良好的情绪环境。(1分)=2\*GB3②成人的情绪自控。(1分)=3\*GB3③采取积极的教育态度。(1分)=4\*GB3④帮助孩子控制情绪。(1分)=5\*GB3⑤教会孩子调节自己的情绪表现。(2分)(2)联系实际说明以上各点。(6分)【评分说明】联系实际说明恰当、具体,给6分,联系实际说明比较恰当、具体,给3-5分,联系实际说明比较简单,给1-2分。五、案例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4分)27.小明平时话语不多,但比较调皮,在家里经常发脾气,生气时喜欢摔东西;在幼儿园里经常招惹同伴,喜欢和一些调皮的孩子打成一团,感觉十分兴奋。攻击他人时,如果对方还收,攻击行为增强。如果教师不及时加以制止,很容易把对方幼儿打伤。邻居们反应,小明父母认为小孩攻击别人至少自己的孩子不吃亏,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放任孩子的攻击行为不管。邻居讲过许多这方面的例证,例如,小明有一次骑小自行车在外面玩,碰到了别的小朋友,对方摔伤了膝盖,小明没有任何表示,掉头就走,其母亲也没有让小明道歉或扶起受伤的儿童。另外,小明母亲在小明不听话时经常采用斥责、打骂等惩罚方式。(1)什么是攻击性行为?(2)请结合以上案例或联系实际分析影响学期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因素?12-答:(1)什么是攻击性行为?12-378攻击性行为是一种伤害他人或他物为目的的行为。(2分)(2)请结合以上案例或联系实际分析影响学期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因素?12-379影响学期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因素:=1\*GB3①父母的惩罚。(2分)=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