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上海申通地铁Shanghai
Me上海申通地铁集团有限公司刘纯洁2017.111上海轨道交通网络化建设与运营2
上海轨道交通地下空间的问题与思考3
上海轨道交通地下空间的规划与建设上海轨道交通网络化建设与运营第一部分•
运营线网概况•
在建线网概况•
网络客流特征1上海轨道交通网络化建设与运营(1)运营线网概况运营线路15条运营长度617公里上海排名第一,纽约(532公里)排名第二运营车站367座上海排名第三,仅次于纽约(469座)、巴黎(386座)。2016年客流量33.97亿乘次上海排名第二。北京(36.59亿乘次)、纽约(26.81亿乘次)。工作日日均客流量1065万乘次1上海轨道交通网络化建设与运营(1)运营线网概况l
目前上海整个轨道交通网络形成的地下空间近500万平方米l
地下线网长度约400公里,约占总线网长度的2/3l
地下车站共272座,约占运营车站总数的3/41上海轨道交通网络化建设与运营(2)在建线网概况在建项目5号线南延伸段8号线三期13号线三期14号线15号线17号线18号线9号线三期东延伸10号线二期13号线二期p
共10个项目,216公里,140座车站p
其中8号线三期、17号线、9号线三期将于2017年年底通车试运营1上海轨道交通网络化建设与运营(l
在建轨道交通地下空间总面积约为200多万平方米l
在建地下线路长度约174公里,约占在建线路总长度约80%l
在建地下车站共119座,约占在建车站总数的85%1上海轨道交通网络化建设与运营(3)客流特征p
客流总量持续快速增长•
1993-2003年11年间,日均客流量增长100万乘次,至111万乘次。2017.62015201320111年半2年2年2年•
2004-2007年4年间,日均客流量增长100万乘次,至222万乘次。20092007200319932年4年•
2007年之后,网络化形态基本形成,日均客流量年均增长76万乘次,目前日均客流近1000万乘次。10年1上海轨道交通网络化建设与运营(3)客流特征p
客流时空分布差异明显•
客流时间分布不均衡:线路高峰高断面客流量是平峰时段客流量的3倍左右。平峰高峰•
客流空间分布不均衡:高峰高断面满载率大多超过100%,但全线平均满载率基本处于30%左右。上海地铁平峰时段满载率可视化上海地铁高峰时段满载率可视化1上海轨道交通网络化建设与运营(3)客流特征p
长途出行客流开始增多•
上海地铁网络平均乘距逐年增长,截止2017年6月上海地铁网络平均乘距已达到15.8公里/人次。第二部分
上海轨道交通地下空间的问题与思考•
站点规划•
建设标准2上海轨道交通地下空间的问题与思考(1)站点规划在2号线陆家嘴站建设的时候,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和利用还处于初级阶段,没有以此为契机对区域内的地下空间进行整合。目前14号线陆家嘴站的建设,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区域地下空间的协调互通。p
站点与城市规划l
站点未能与区域的地下空间统筹建设上海申通地铁集团Shanghai
Metro2上海轨道交通地下空间的问题与思考(1)站点规划p
站点与城市规划l
站点与周边地下空间的连通建设不同步漕溪路公交枢纽站是拥有“人车分流”典型意义的公交枢纽站——建设了一条长约116米的地下步行主通道,与主通道垂直方向,设有8个出入口直接通向公交枢纽站地面的8个候车站台。公交枢纽站北面有一条中山南二路地下过街通道,由于规划建设不同步,地铁站与公交枢纽站之间的换乘需:先从地铁站上到地面,再下过街通道,再上到地面,再下到公交专用通道,再上到地面公交站台。整个过程需“三上两下”,这显然不符合人性化设计。u
1号线上体馆站与漕溪路公交枢纽站的地下衔接2上海轨道交通地下空间的问题与思考(1)站点规划p
站点与城市规划l
结合不充分轨道交通与地下市政设施(道路、管线、共同沟等)同步建设,集约化利用土地。14号线6站6区间与东西通道共建是一个典型案例。东
西
通
道u
14号线车站与东西通道共建2上海轨道交通地下空间的问题与思考(1)站点规划p
出入口规划l
部分站点出入口数量偏低l
出入口的位置与客流方向不匹配中l
出入口可达性低山部分站点出入口,与大型居住区和办公区之间,被城市主干道隔离。由于缺乏过街设施,一定程度上影响车站的可达性,大量的路面过街人流也干扰了城市正常的交通秩序。西路大型居住及办公区u
肇家浜路站u
宜山路站2(1)站点规划p
枢纽站换乘过于集中,大客流风险较大上海轨道交通换乘枢纽建设初期强化节点锚固,从乘客换乘便捷的角度提出了“零换乘”理念,将两线或多线间的换乘距离尽可能缩短,同时也节省了空间,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在大型枢纽中,直接式的“零换乘”设计容易造成瞬时集中客流,在应对紧急情况时缺乏缓冲空间,在持续大客流的车站容易造成安全隐患。四线换乘枢纽——世纪大道站世纪大道站——日均换乘量达到42万人次/日2上海轨道交通地下空间的问题与思考(2)建设标准p
车站容纳能力偏低u
站台宽度、站厅面积与目前的大客流不匹配,导致站内拥堵2上海轨道交通地下空间的问题与思考(2)建设标准p
垂直提升能力不足人民广场站楼扶梯升级改造项目:1号线站台楼扶梯的通过能力提升约25%8号线站台楼扶梯通过能力提升约50%站台、楼扶梯宽度不足,导致站台大客流风险2上海轨道交通地下空间的问题与思考(2)建设标准p
水平通过能力不足u
换乘通道宽度、进出站闸机宽度与目前的大客流不匹配2上海轨道交通地下空间的问题与思考(2)建设标准p
无障碍设施建设标准偏低l
老线的部分站点未设垂直电梯,有的垂直电梯则设置在内部管理区域,无法实现“自助式”服务,使用非常不方便。l
老线建设中,自动扶梯的设置标准较低,提升高度较低时有的只设楼梯,有的只设上行扶梯。未设置无障碍电梯未设置自动扶梯第三部分
上海轨道交通地下空间的规划与建设•
安全地铁•
人文地铁•
智慧地铁•
绿色地铁3上海轨道交通地下空间的规划与建设(1)安全地铁p
大客流的挑战——工作日千万客流已成常态,日常管理难度大客流总量大2017年工作日日均客流1050万乘次/日,4月28日达到1186.67万人次,创客流新高早高峰运能运量矛盾突出除12、13号线,其他线路最大断面拥挤度均超过100%,站台拥挤,存在滞留现象3上海轨道交通地下空间的规划与建设(1)安全地铁p
大客流的挑战——工作日千万客流已成常态,日常管理难度大单点换乘车站客流压力大莘庄、广兰路等单点换乘车站,由于乘客集中换乘(单向换乘比例达80%-90%),导致楼扶梯、站台等存在大客流风险3上海轨道交通地下空间的规划与建设(1)安全地铁p
大客流的应对——“多线集中换乘”到“分散换乘”的转变l
随着运营经验的积累,在新的枢纽站规划设计中,对换乘点集中设置的理念逐渐发生了转变,在网络上各线换乘点的选择上,形成了“由集中到分散”、“由一点到多点”的理念转变。l
虹桥枢纽站采用“分散换乘”方式,既增加了轨道交通的服务面,又能够与机场、铁路和巴士实现快速便捷的换乘3上海轨道交通地下空间的规划与建设(1)安全地铁p
大客流的应对——换乘距离的“以时间换空间”在客流比较集中的大客流车站适当增加站台到站台间的换乘距离,通过距离空间上的缓冲,在站内留有足够的缓冲距离和疏散途径,提升了车站内的安全水平。人民广场站改造后地下一层3上海轨道交通地下空间的规划与建设(1)安全地铁l
对于三线以上换乘枢纽站,客流密集交叉、组织复杂,通过单循环的客流组织,引导客流有序流动,将大大提高换乘的效率。l
2009年起针对人民广场站客流对冲、拥堵等现象,启动了改造工程,通过增加8号线下客站台等措施,初步缓解了8号线的楼梯能力问题。l
通过增设换乘通道隔离栏杆,形成1、2号线之间的顺时针单循环换
乘模式,有效改善了大三角及换乘通道中的对冲和拥堵现象。龙阳路枢纽单向换乘通道方案3上海轨道交通地下空间的规划与建设(1)安全地铁l
提高站台宽度设计标准——从早期的8m宽站台,到现在的12m宽站台,再到规划线路的14m宽站台,逐步提高设计标准。l
提高站台垂直提升能力——增加站台楼扶梯数量及宽度,及时疏散站台客流,减少客流堆积。l
提高通道的水平通过能力——在地下管线、道路交通等外部条件允许的前提下,加宽换乘通道的宽度。3上海轨道交通地下空间的规划与建设(2)人文地铁乘行便利1•
功能多样化
•
出行”无障碍环境友好•
舒适明亮•
导向清晰
•
服务细节2文化艺术3•
条线
•
站点
•
局部特色空间3上海轨道交通地下空间的规划与建设(2)人文地铁p
乘客需求不断增多,便利友好性品质要求随之增加提升建设标准安全性乘客需求地铁服务提升管理水平提升服务品质便捷性舒适性3上海轨道交通地下空间的规划与建设(2)人文地铁p
乘行便利——功能多样化地铁与地块同步开发建设,形成城市综合体,满足乘客出行、购物、休闲、娱乐等多方面需求,改变生活方式,提升生活品质。l
汉中路枢纽是轨道交通1、12、13号线换乘枢纽,与地块共建开发,有5个出入口与地块连通。3上海轨道交通地下空间的规划与建设2017年9月1日,由上海申通地铁集团与凯德集团联合打造的汉中路站上盖综合体项目——凯德·星贸,已隆重开业。该项目,商业、办公、住宅为一体,是新一代地铁站点TOD上盖综合体,与城市区域规划发展紧密结合。(2)人文地铁p
乘行便利——功能多样化3上海轨道交通地下空间的规划与建设(2)人文地铁p
乘行便利——出行无障碍坡道无障碍电梯盲道3上海轨道交通地下空间的规划与建设(2)人文地铁p
乘行便利——出行无障碍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为了方便乘客,进一步提升服务水平,提高了车站自动扶梯的设置标准:l
新线建设中,站台上至少两组楼扶梯要同时设置上下行自动扶梯,出入口要同时设置上下行自动扶梯;l
老线改造中,已全面启动出入口加装自动扶梯项目。3上海轨道交通地下空间的规划与建设(2)人文地铁p
环境友好——舒适明亮气舒适明亮阴暗潮湿故引入自然光,创造良好的空间环境温度适宜,环境明亮,空气质量良好3上海轨道交通地下空间的规划与建设(2)人文地铁p
环境友好——导向清晰地下空间相对于地上空间来说,方向感较差,乘客主要依赖导向标识系统来辨别方向和路径。导向系统不但在日常运营中发挥重要的指示作用,在紧急疏散的情况下,更是逃生路径的重要指示。l
申通集团已编制企标《上海城市轨道交通导向标识设置标准》l
正在编制地标《上海城市轨道交通导向标识》3上海轨道交通地下空间的规划与建设(2)人文地铁p
环境友好——提升服务细节l结合站点特色,设置便民服务设施;l增设第三卫生间:儿童厕位、儿童洗手盆、婴儿护理板等设施;l提高了地下车站厕所的厕位数量及通风要求。3上海轨道交通地下空间的规划与建设(2)人文地铁p
文化艺术车站建筑增强文化创意意识,推进地铁建筑空间、装修艺术和公共艺术总体设计,形成地标性地铁建筑艺术空间。•
与城市历史文明相融合(有情怀)•
与城市公共文化相融合(有温度)•
与城市发展精神相融合(有特色)•
与周边地理环境相融合(有气息)3上海轨道交通地下空间的规划与建设(2)人文地铁p
文化艺术一些位于特殊城市区域的地铁站,其空间设计和装修主题,都注重展现区域特色和区域文化、区域历史等。同济大学站新天地站3上海轨道交通地下空间的规划与建设(3)智慧地铁p
BIM技术应用BIM技术运用于设计、施工、运营、维护各个阶段,将各个机电系统、设施设备、建筑构件等信息录入BIM模型中,后续施工、运营、维护阶段均可追溯到最源头的信息,大大提高了运营维护管理的效率,可对建筑全生命周期进行记录和管理。3上海轨道交通地下空间的规划与建设(3)智慧地铁p
大客流监测及预警l
实时检测人民广场站周边区域客流密度及分布情况,并通过站外客流与车站出入口进行组合分析,能够了解站外大客流风险点,以及出入口客流压力情况,为车站周边区域及出入口大客流预警提供参考依据。l
实时检测地下轨道车站断面客流相关的进站、出站及分方向换乘客流,了解站内客流总量情况,并与历史客流数据进行比较,若当前客流高于历史最大客流,且持续增加时,可提前向站内发布大客流预警。3上海轨道交通地下空间的规划与建设(3)智慧地铁p
地下车站环境质量监测l
聚焦二氧化碳、PM2.5等环境监测指标;l
重大突发环境事件/灾害预警;l
其他环境质量事件应对;l
智能监控、信息共享、管理协调和评估预警。上海轨道交通环境质量综合管理平台架构图3上海轨道交通地下空间的规划与建设(3)智慧地铁p
推进互联网+建设,打造移动服务平台l
地铁WIFI全覆盖l
地铁移动支付3上海轨道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单位之间协议书
- 2025年广东广州市泰昌实业(消防工程)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度个人房贷再担保合同标准范本4篇
- 2025年度个人车辆购置担保合同2篇
- 2025-2030全球狄氏剂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2025-2030全球黏性伤口护垫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2025-2030全球可擦除可编程只读 (EPROM) 存储器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2025年度个人网络安全防护解决方案服务合同2篇
- 2025版智慧社区消防安全管理合作协议3篇
- 2025年度个人住宅抵押贷款合同实施细则
- 2023年初中毕业生信息技术中考知识点详解
- 《万方数据资源介绍》课件
- 《AP内容介绍》课件
- 医生定期考核简易程序述职报告范文(10篇)
- 第一章-地震工程学概论
- 安全创新创效
- 《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2024版)》更新要点解读
- 初级创伤救治课件
- 交通运输类专业生涯发展展示
- 《处理人际关系》课件
- 2024年山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题及答案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