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全科医生制度
发展历程及面临的问题
全科医生制度
发展历程及面临的问题国外全科医师制度进展
国内全科医师制度进展
国内全科医生队伍发展面临的问题一二三目录国外全科医师制度进展国内全科医师制度进展国内全科背景建立全科医生制度的意义:是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医疗服务模式转变的客观需求。国际上发展多年的全科医师制度是适应上述需求的适宜制度。近年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软件建设”相对薄弱,特别是以全科医生为重点的基层卫生人才队伍相对薄弱,已成为制约发展的“瓶颈”。建立全科医生制度是缓解“看病难、看病贵”的根本途径,是促进医疗卫生服务模式转变,促进我国医疗卫生人才培养体系完善的重要举措。背景建立全科医生制度的意义:国外全科医师制度进展—英国19世纪就有了“通科医生”的正式名称1948年建立了国家卫生服务制度(NationalHealthservice,NHS)1974年进行国际卫生服务制度改革。加强了分层次的管理机构建设,建立了三级医保网,将医院、全科医师、社区卫生服务三个方面的工作结合起来1、发展历程国外全科医师制度进展—英国19世纪就有了“通科医生”的正式名国外全科医师制度进展—英国2、教育培养制度建立了包括医学本科教育、毕业后教育和继续教育三阶段的全科医学教育体系医学本科教育5年,毕业后一年实习,可具有最基本的行医资格(但不能独立开业)。本科阶段按接受4~10周全科医学入门教育继续教育是非强迫性,每年一周。政府对参加足够学时继续教育的医生每年约2000英特的奖金。毕业后教育3年,称为“全科医学专业培训。其中2年在医院各科轮转,1年在社区全科医师诊所学习。结束时通过专科学会(英国皇家全科医学学院)考试,获毕业证和会员资格。国外全科医师制度进展—英国2、教育培养制度建立了包括医学本科国外全科医师制度进展—英国3、执业方式独立开业,一般采用群体开业形式。签约服务,与国家卫生服务系统签定合同,为民众提供最基本服务。每个全科医生可受理2000名注册居民,按注册服务人口获得人头费居民可自选医生,获得首诊服务和卫生保健服务,常见病治疗,提供基本药物等。对需要专科治疗服务的居民负责转诊,并在专科治疗结束后,负责在社区的康复及管理。国外全科医师制度进展—英国3、执业方式国外全科医师制度进展—美国1910年之前,美国80%以上的医生都是通科医生。20世纪60年代初,一种新型的专科——“家庭医学”包含基层医疗保健的根本观念和特定技能的新的专业概念获得了官方和医学会的承认。1969年美国家庭医疗委员会成立,成为美国第20个医学专科委员会,标志着家庭医学在世界上诞生。20世纪20~50年代,美国出现医学专科化浪潮,通科被冷落。1、发展历程国外全科医师制度进展—美国1910年之前,美国80%以上的医国外全科医师制度进展—美国第四步第一步第二步第三步接受12年的基础教育后,经4年大学教育,毕业后报告医学院校继续教育:自愿接受,但家庭医师每三年必须获得150学分,每六年必须获得300学分,并必须参加国家家庭医学委员会组织的全科医师资格考试再认定,合格方能再注册执业。接受12年的基础教育后,经4年大学教育,毕业后报告医学院校毕业后教育:分为基础培训和高级培训两种基础培训
3年,1~2年在大医院或社区医院临床科室轮转。每周至少2~3个半天在社区诊所实习。第三年主要在社区诊所培训。培训期间,每年接受美国家庭医疗委员会组织的统考,合格者可进入下一阶段培训。最后参加综合考试,合格者获家庭医师资格证书,同时获家庭医学会(学院)的会员资格。
高级培训
1~2年。学员可选择与家庭医学相关的专科作为培训项目,如,老年医学、康复医学、妇幼保健、旅游医学等。培训结束,参加考试。合格者可获家庭医学学会高级会员资格(fellow)2、教育培养制度国外全科医师制度进展—美国第四步第一步第二步第三步接受12国外全科医师制度进展—美国3、执业方式多数是个体执业或群体执业。少数在大医院的家庭医学科从事教学。许多家庭医师在医院的科室做兼职医师。1998年提出,要达到10万人拥有35.1名家庭医生,每年需要新增3700~4100名家庭医生。2006年美国有家庭医生77859人,达到每10万人口有32名家庭医生。国外全科医师制度进展—美国3、执业方式国外全科医师制度进展—澳大利亚基层医疗保健承袭了英国的传统,全科医生是主力。1、发展历程1984年建立了全民医疗保障体系。加人该保障体系的公民,凭医疗保障卡享受包括住院和门诊的医疗保障服务。普通门诊服务由全科医生负责,可处理90%以上的健康门诊,必要时向专科医师转诊,并实行双向转诊国外全科医师制度进展—澳大利亚基层医疗保健承袭了英国的国外全科医师制度进展—澳大利亚本科教育5年毕业后教育3年
继续教育
安排6~8周的社区医学,全科医学和农村卫生课程。第二、四、五年各安排1~2周基层农村卫生机构见习。
持续接受由澳大利亚皇家全科医学院组织的继续医学教育2、教育培养(1)第一年在综合性大医院,各科轮转学习。第二、三年在社区全科医疗机构学习(2)准备到农村工作则追加一年学习麻醉、急救、土著疾病、诊疗器械应用等技能(3)完成培训,参加皇家全科医学院的院士资格考试,合格者获全科医师开业资格国外全科医师制度进展—澳大利亚本科教育毕业后教育继续教国外全科医师制度进展3、执业方式与英国相同,澳大利亚平均每827名居民拥有1名全科医师国外全科医师制度比较与借鉴世界各国医疗实践证明,发展全科医学是现代医学发展的必然趋势。以全科医师为骨干的社区卫生服务是低成本、高效率的医疗体系的基础。全科医师提供的可及性、综合性、连续性、协调性,以人为本,以健康为中心的服务,降低了疾病的发生率和死亡率,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降低了住院率,成为大多数国家医疗保健和医疗保险两个体系的基础。国外全科医师制度进展3、执业方式国外全科医师制度进展注重继续教育与再注册紧密联系
毕业后规范化培训经费由国家提供国家对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实行“三统一”(标准、资格考试、执业认证)全科医学作为一个临床二级学科纳入教育体系中,与其他专科有同等地位
全科医学在学制和资格认证与再认证方面都有严格规定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全科医学终生教育体系全科医学教育培训体系特点WHO和WONCA组织共同指出,新世纪中平均每2000人配备1名全科医师才能满足人们对基层卫生保健的需求国外全科医师制度进展注重继续教育与再毕业后规范化培训国家对全国外全科医师制度进展
国内全科医师制度进展
国内全科医生队伍发展面临的问题
一二三目录国外全科医师制度进展国内全科医师制度进展国内全科国内全科医生制度进展
全科医学/家庭医学的概念自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引入我国。1993年中华医学会全科医学分会成立,标志着该学科的诞生。天津、北京、上海率先开展了全科医疗服务及全科医师的试点工作,受到卫生部领导的重视,得到社会的欢迎。199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首次提出要加快发展全科医学、大力培养全科医生。国内全科医生制度进展全科医学/家庭医学的概念自上世纪八十年国内全科医生制度进展1997.1.5“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要加快发展全科医学,大力培养全科医生。1999.7.16卫生部、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教育部等十部委关于印发“关于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若干意见”的通知。社区卫生服务人员主要由全科医师、护士等有关专业卫生技术和管理人员组成。努力造就一支高素质的以全科医师为主干的社区卫生服务队伍。2000.2.14,办公厅转发国务院体改办等八部门“关于城镇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指导意见的通知”(一)相关政策法规1、关于发展全科医学、全科医生队伍建设国内全科医生制度进展(一)相关政策法规国内全科医生制度进展2002.4.27卫生部“中国2001~2015年卫生人力发展纲要”均提出要“培养全科医生”,“加强全科医师队伍建设”。“发展纲要”提出“到2015年在全国卫生队伍中应有30%以上的人员从事社区卫生工作。在社区工作的医生中,全科医师数不低于三分之一。”2006.2.21
国务院“关于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指导意见”完善全科医师……的任职资格制度,制订聘用办法,加强岗位培训,开展规范化培训,提高人员素质和专业技术能力。并对包括卫生、编制、教育等部门的各自职责分工做了规定。2006.8.18中编办、卫生部、财政部、民政部关于印发“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设置和编制标准指导意见”的通知(中央编办发[2006]96号)提出编制标准,“原则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按每万名居民配备2~3名全科医师,1名公共卫生医师。”国内全科医生制度进展国内全科医生制度进展2007.5.21国务院批转卫生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的通知,提出到2010年,原则上每万人口配备2~3名全科医师,1名公共医师。2010.4.8由国家发改委、卫生部、中编办、教育部、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六部委联合出台的“以全科医生为重点的基础医疗卫生队伍建设规划”对全科医师的配置标准做了进一步的调整。提出:1)近三年目标(到2012年)培养6万名全科医生,基本实现城市每万居民有1~2名全科医师,农村每个乡镇卫生院有1名全科医师。2)到2020年,通过多种途径培养30万名全科医生,基本满足“小病在基层”的人力资源要求。国内全科医生制度进展2007.5.21国务院批转卫生事业发国内全科医生制度进展2011.7.1“国务院关于建立全科医生制度的指导意见”国发[2011]23号提出:
1)到2020年,在我国初步建立起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全科医生制度,……基本实现城乡每万居民有2~3名合格的全科医生。
2)近期要采取多种措施加强全科医生培养,力争到2012年每个城市卫生服务机构和农村乡镇卫生院都有合格的全科医生。国内全科医生制度进展2011.7.1“国务院关于建立全科医生国内全科医生制度进展2.关于全科医学专业定位及其技术资格的政策1999.8.18人事部、卫生部“临床医学专业中高级技术资格评审条件”首次明确了全科医学定位于临床二级学科,提出“适用于按二级学科设置的临床医学专业岗位,共分为十四个专业:全科/家庭医学,内,外”2000.12.16卫生部、人事部关于印发“临床医学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暂行规定”的通知,规定“临床医学专业中级资格实行全国统一考试制度”2001.6.11“预防医学、全科医学、药学、护理、其他卫生技术等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暂行规定”明确全科医师的技术资格级别分为“中级资格、高级资格”(即有初级资格医士和医师)国内全科医生制度进展2.关于全科医学专业定位及其技术资格的政国内全科医生制度进展2006.6.30人事部、卫生部、教育部、财政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加强城市社区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的指导意见”提出“非全科医学专业的主治、副主任及主任医师经过有针对性的全科医师转岗培训,经考核合格并由卫生、中医药、人事部门认定后,可转为相应资格的全科医师”、“凡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工作的医师和护师,可提前一年参加全国卫生专业技术中级资格考试”。上海于2003.5.16,北京于2006.3.17制定了地方政策规定全科医学专业技术资格分为初级(全科助理医师,全科医师)、中级(全科主治医师)、高级(全科副主任医师、全科主任医师)国内全科医生制度进展2006.6.30人事部、卫生部、教育部国内全科医生制度进展1999.7.16卫生部、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教育部等十部委关于印发“关于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若干意见”的通知,要求“教育行政部门要支持和指导卫生行政部门建立以毕业后医学教育为核心的全科医学教育体系”。1999.11.2卫生部下发“全科医师岗位培训大纲(试行)”1999.12.15卫生部“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试行办法”提出对高等院校医学专业本科毕业生(或者高等医学院校专科毕业生,有3年临床实践经验的执业医师),经过四年规范化医学培训,可获得全科医学专业主治医师任职资格。3.关于全科医师教育培训的政策、法规国内全科医生制度进展1999.7.16卫生部、国家发展计划委国内全科医生制度进展2006.2.21国务院“关于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指导意见”提出,“加强高等医学院校的全科医学、社区护理学科教育”2006.6.29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管理办法(试行)”要求,“社区卫生技术人员需依照国家规定接受毕业后教育、岗位培训和继续教育等职业培训”2006.6.30人事部、卫生部、教育部、财政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加强城市社区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的指导意见”,强调开展社区卫生服务人员岗位培训。国内全科医生制度进展国内全科医生制度进展2010.4.8国家发改委、卫生部、中编办等六部委“以全科医生为重点的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规划”提出“加快建立全科医生的培养制度”,“采取学历教育、规范化培训、转岗培训和继续医学教育等多种途径,分阶段、分步骤地建设一支与我国基层医疗卫生服务需求相适应的全科医生队伍”,“培训在已取得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认可的临床培训基地进行培训期间,参加全国统一的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取得职业医师资格等”国内全科医生制度进展2010.4.8国家发改委、卫生部、中编国内全科医生制度进展2011.7.1“国务院关于建立全科医生制度的指导意见”,制度的总体设计,“一种模式、三个统一、两种途径”一种模式,即5+3模式,5年临床医学本科教育,3年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三个统一,即统一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方法和内容,统一全科医生准入条件,统一全科医学专业学位授予标准;两种途径,即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阶段采取两种途径:毕业后规范化培训——取得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临床医学研究生教育——取得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合格证书、被授予临床医学(全科方向)相应专业学位国内全科医生制度进展2011.7.1“国务院关于建立全科医生国内全科医生制度进展1998.6.26“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公布,国家实行医师执业注册制度,取得医师资格者,需申请注册取得医师执业证书,按照注册的执业地点、类别、范围执业2001.6.24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医师执业注册中执业范围的暂行规定”的通知,规定临床类别医师执业范围17个专业,其中包括全科医学专业。对基层卫生机构放宽注册范围:1)可申请同一类别至多三个专业作为执业范围进行注册;2)临床类医师,经国家医师资格考试取得公共卫生类医师资格者,可增加公共卫生类别专业职业范围进行注册;3)公共卫生类医师,经过国家医师资格考试取得临床类医师资格,可申请增加临床类别相关专业作为执业范围进行注册。4.关于执业医师注册、全科医疗范围的法规、政策国内全科医生制度进展4.关于执业医师注册、全科医疗范围的法规国内全科医生制度进展2006.6.29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管理办法(试行)”规定了临床类别、中医类别执业医师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从事全科医学工作,申请注册全科医学专业为执业范围的条件:1)取得相应类别的全科医学专业中、高级技术职务任职资格;2)经省级卫生、中医药行政部门认可的相应类别全科医学岗位培训合格者;3)参加省级卫生、中医药行政部门认可的相应类别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取得初级资格的临床类别、中医类别执业医师须在有关上级医师指导下从事全科医学工作。国内全科医生制度进展2006.6.29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国内全科医生制度进展2010.4.8国家发改委、卫生部等六部委“以全科医生为重点的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规划”明确:1)经过转岗培训的全科医生,及经过规范化培训的全科医师,均应按规定程序注册今年全科医学执业范围;2)实行定期再注册制度;3)全科医生专业职称分为五级:全科医士、全科医师、全科主治医师、全科副主任医师、全科主任医师。2011.7.1“国务院关于建立全科医生制度的指导意见”重申以往的关于执业医师注册、全科医疗范围的各项规定和制度。国内全科医生制度进展2010.4.8国家发改委、卫生部等六部国内全科医生制度进展一是全科医学学科起步时间不同:
国外发展历史已四十多年,已经成熟;
国内仅有二十年历史,尚未成熟。二是全科医生的身份不同:
国外全科医生以私人医生为基础,政府购买服务并予以补充;
国内以政府举办为主,全科医生多是事业编制,政府补偿工资待遇成为关键。三是全科医生素质不同:
国外全科医师都是医学院校正规大学毕业,经毕业后规范化培养并考试合格取得资格者;
国内目前主要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原有专科医生经转岗培训后进入全科医生岗位,且多以大中专学历为主,技术水平和务有欠缺。(二)全科医学发展国内与国外的主要区别国内全科医生制度进展(二)全科医学发展国内与国外的主要区别国内全科医生制度进展四是全科医生的准入及管理制度不同:
国外全科医生的准入及管理制度十分完善,准入制度严格,跟踪管理完善;
国内关于全科医生的界定无论在学术界、卫生行政、卫生技术人员,乃至社会上认识尚未统一,因此准入及管理也多有欠缺。五是在社保中的地位不同:
国外以“守门人”制度为基础,全科/家庭医生充当守门人,双向转诊完善;
国内医疗服务仍以医院为基础,尚未建立“基层首诊制度”,存在结构和制度欠缺。六是在全科医生的收入水平不同:
国外全科医生的收入不低于医院其他专科医生的收入,甚至高于其他专科医生收入;
国内基层卫生医疗机构医生,包括全科医生收入低于医院其他专科医生收入,农村、边远省份的医生收入低于其他公职人员收入。国内全科医生制度进展四是全科医生的准入及管理制度不同:国内全科医生制度进展一是政府重视,相关政策初步到位,全科医学专业技术队伍已现雏形。1)建立了全科医学专业技术资格考评制度
自2001年对全科医学专业中级技术资格开考以来,截止到2011年,已经考试通过21991人。每年参考人数稳步上升,参考年龄呈年轻化趋势,学历层次逐步提高,考试通过率稳中有升。2)健全了全科医师教育培训制度
全国均成立了省级全科医学教育培训中心;除西藏外,各省、区、市广泛开展了全科医师岗位培训;相当一部分省、区、市开展了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越来越多的大学开设了全科医学相关理论、知识的课程。3)贯彻了全科医学专业执业注册范围规定
已注册7.8万人(三)我国全科医生队伍发展现状:1.我国全科医生专业技术队伍发展成绩显著国内全科医生制度进展(三)我国全科医生队伍发展现状:国内全科医生制度进展社区卫生机构的医疗服务量逐年增长全国城市均建立了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布局日趋合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筑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公共卫生服务网底:09年开始,15元/人*年;2011年已达25元/人*年基本医疗服务网底正在规范和建设中“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指导思想二是同步发展,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功能初步实现国内全科医生制度进展社区卫生机构的医疗服务量逐年增长全国城市国内全科医生制度进展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全科医生及服务量进展项目年份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个)全国执业医师注册全科医师全科医生占执业医师总数(%)全国诊疗总人次(亿人次)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就诊人次(亿人次)2002年8211————21.450.362007年2700063210.3828.422.262010年32739780003.9558.404.90国内全科医生制度进展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全科医生及服务量进展国外全科医师制度进展
国内全科医师制度进展
国内全科医生队伍发展面临的问题一二三目录国外全科医师制度进展国内全科医师制度进展国内全科全科医生队伍发展面临的问题2009年,全国人口133474万人(城镇人口62186万人,乡村71288万人),2010年全国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3.27万,农村乡镇卫生院3.9万个。近期目标“2012年每个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农村乡镇卫生院都有合格的全科医生,则需要7.17万名;2020年,基本实现城乡每万名居民2~3名合格的全科医生。”预计2020年全国城乡居民可达14亿人,则需全科医生28-42万名,按WHO和WANCA提出的实现新千年保健需求,需每万人5名全科医生则需要70万名以上的全科医生,若按全科医生占执业医师总权的百分比30%~60%的要求,则最高需要超过百万名以上全科医生。1.数量明显不足,缺口较大全科医生队伍发展面临的问题1.数量明显不足,缺口较大全科医生队伍发展面临的问题2001~2007年通过国考的96137名全科主治医师学历以大专、中专学历为主,大专及以下学历者站73.3%,本科学历仅占26.7%;年龄45岁的临床医师50%。2.全科医师队伍整体素质偏低、基层医生队伍年龄老化2001~2007年通过国考的96137名全科主治医师学历以大专、中专学历为主,大专及以下学历者站73.3%,本科学历仅占26.7%;年龄45岁的临床医师50%。全科医生队伍发展面临的问题2001~2007年通过国考的96全科医生队伍发展面临的问题主要原因:对全科医生定位的认识不佳,如认为是“万金油医生”、“低能医生”,没有从认识上给予高度重视从而没有给予相应的经济和社会待遇;因对社区卫生服务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造成大量中专、甚至是无学历的人员进入社区卫生服务领域,导致服务水平下降,群众不信任;全科医师的岗位职责不清,技术水平提高慢,难以担当“首诊职责”,不被社会认可;缺少学习、进修机会,职称晋升难,普遍感到个人前途渺茫。总体来说,我国全科医师数量严重不足,队伍整体素质偏低,培养的人才下不去、留不住。3.全科医师队伍不稳定,人才流失严重全科医生队伍发展面临的问题主要原因:3.全科医师队伍不稳定,全科医生队伍发展面临的问题4.全科医学教育培训方法存在的问题一是全科医学教育体系未形成统一的模式和制度;二是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基地亟待建立和统一管理;三是需要逐步形成一支高素质的全科医师的师资力量;四是培训大纲亟待修订完善,贯彻以提高临床和公共卫生实践能力为主的要求;五是各级政府必须认真贯彻执行“指导意见”的精神,各相关部门需修订相关法规政策,为全科医生制度的落实提供保证和支持;六是医疗卫生系统内要统一对“全科医学”、“全科医生制度”、“首诊在基层”的认识,做好职责分工、资源调整、全科医生的培养等工作。全科医生队伍发展面临的问题4.全科医学教育培训方法存在的问题全科医生制度
发展历程及面临的问题
全科医生制度
发展历程及面临的问题国外全科医师制度进展
国内全科医师制度进展
国内全科医生队伍发展面临的问题一二三目录国外全科医师制度进展国内全科医师制度进展国内全科背景建立全科医生制度的意义:是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医疗服务模式转变的客观需求。国际上发展多年的全科医师制度是适应上述需求的适宜制度。近年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软件建设”相对薄弱,特别是以全科医生为重点的基层卫生人才队伍相对薄弱,已成为制约发展的“瓶颈”。建立全科医生制度是缓解“看病难、看病贵”的根本途径,是促进医疗卫生服务模式转变,促进我国医疗卫生人才培养体系完善的重要举措。背景建立全科医生制度的意义:国外全科医师制度进展—英国19世纪就有了“通科医生”的正式名称1948年建立了国家卫生服务制度(NationalHealthservice,NHS)1974年进行国际卫生服务制度改革。加强了分层次的管理机构建设,建立了三级医保网,将医院、全科医师、社区卫生服务三个方面的工作结合起来1、发展历程国外全科医师制度进展—英国19世纪就有了“通科医生”的正式名国外全科医师制度进展—英国2、教育培养制度建立了包括医学本科教育、毕业后教育和继续教育三阶段的全科医学教育体系医学本科教育5年,毕业后一年实习,可具有最基本的行医资格(但不能独立开业)。本科阶段按接受4~10周全科医学入门教育继续教育是非强迫性,每年一周。政府对参加足够学时继续教育的医生每年约2000英特的奖金。毕业后教育3年,称为“全科医学专业培训。其中2年在医院各科轮转,1年在社区全科医师诊所学习。结束时通过专科学会(英国皇家全科医学学院)考试,获毕业证和会员资格。国外全科医师制度进展—英国2、教育培养制度建立了包括医学本科国外全科医师制度进展—英国3、执业方式独立开业,一般采用群体开业形式。签约服务,与国家卫生服务系统签定合同,为民众提供最基本服务。每个全科医生可受理2000名注册居民,按注册服务人口获得人头费居民可自选医生,获得首诊服务和卫生保健服务,常见病治疗,提供基本药物等。对需要专科治疗服务的居民负责转诊,并在专科治疗结束后,负责在社区的康复及管理。国外全科医师制度进展—英国3、执业方式国外全科医师制度进展—美国1910年之前,美国80%以上的医生都是通科医生。20世纪60年代初,一种新型的专科——“家庭医学”包含基层医疗保健的根本观念和特定技能的新的专业概念获得了官方和医学会的承认。1969年美国家庭医疗委员会成立,成为美国第20个医学专科委员会,标志着家庭医学在世界上诞生。20世纪20~50年代,美国出现医学专科化浪潮,通科被冷落。1、发展历程国外全科医师制度进展—美国1910年之前,美国80%以上的医国外全科医师制度进展—美国第四步第一步第二步第三步接受12年的基础教育后,经4年大学教育,毕业后报告医学院校继续教育:自愿接受,但家庭医师每三年必须获得150学分,每六年必须获得300学分,并必须参加国家家庭医学委员会组织的全科医师资格考试再认定,合格方能再注册执业。接受12年的基础教育后,经4年大学教育,毕业后报告医学院校毕业后教育:分为基础培训和高级培训两种基础培训
3年,1~2年在大医院或社区医院临床科室轮转。每周至少2~3个半天在社区诊所实习。第三年主要在社区诊所培训。培训期间,每年接受美国家庭医疗委员会组织的统考,合格者可进入下一阶段培训。最后参加综合考试,合格者获家庭医师资格证书,同时获家庭医学会(学院)的会员资格。
高级培训
1~2年。学员可选择与家庭医学相关的专科作为培训项目,如,老年医学、康复医学、妇幼保健、旅游医学等。培训结束,参加考试。合格者可获家庭医学学会高级会员资格(fellow)2、教育培养制度国外全科医师制度进展—美国第四步第一步第二步第三步接受12国外全科医师制度进展—美国3、执业方式多数是个体执业或群体执业。少数在大医院的家庭医学科从事教学。许多家庭医师在医院的科室做兼职医师。1998年提出,要达到10万人拥有35.1名家庭医生,每年需要新增3700~4100名家庭医生。2006年美国有家庭医生77859人,达到每10万人口有32名家庭医生。国外全科医师制度进展—美国3、执业方式国外全科医师制度进展—澳大利亚基层医疗保健承袭了英国的传统,全科医生是主力。1、发展历程1984年建立了全民医疗保障体系。加人该保障体系的公民,凭医疗保障卡享受包括住院和门诊的医疗保障服务。普通门诊服务由全科医生负责,可处理90%以上的健康门诊,必要时向专科医师转诊,并实行双向转诊国外全科医师制度进展—澳大利亚基层医疗保健承袭了英国的国外全科医师制度进展—澳大利亚本科教育5年毕业后教育3年
继续教育
安排6~8周的社区医学,全科医学和农村卫生课程。第二、四、五年各安排1~2周基层农村卫生机构见习。
持续接受由澳大利亚皇家全科医学院组织的继续医学教育2、教育培养(1)第一年在综合性大医院,各科轮转学习。第二、三年在社区全科医疗机构学习(2)准备到农村工作则追加一年学习麻醉、急救、土著疾病、诊疗器械应用等技能(3)完成培训,参加皇家全科医学院的院士资格考试,合格者获全科医师开业资格国外全科医师制度进展—澳大利亚本科教育毕业后教育继续教国外全科医师制度进展3、执业方式与英国相同,澳大利亚平均每827名居民拥有1名全科医师国外全科医师制度比较与借鉴世界各国医疗实践证明,发展全科医学是现代医学发展的必然趋势。以全科医师为骨干的社区卫生服务是低成本、高效率的医疗体系的基础。全科医师提供的可及性、综合性、连续性、协调性,以人为本,以健康为中心的服务,降低了疾病的发生率和死亡率,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降低了住院率,成为大多数国家医疗保健和医疗保险两个体系的基础。国外全科医师制度进展3、执业方式国外全科医师制度进展注重继续教育与再注册紧密联系
毕业后规范化培训经费由国家提供国家对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实行“三统一”(标准、资格考试、执业认证)全科医学作为一个临床二级学科纳入教育体系中,与其他专科有同等地位
全科医学在学制和资格认证与再认证方面都有严格规定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全科医学终生教育体系全科医学教育培训体系特点WHO和WONCA组织共同指出,新世纪中平均每2000人配备1名全科医师才能满足人们对基层卫生保健的需求国外全科医师制度进展注重继续教育与再毕业后规范化培训国家对全国外全科医师制度进展
国内全科医师制度进展
国内全科医生队伍发展面临的问题
一二三目录国外全科医师制度进展国内全科医师制度进展国内全科国内全科医生制度进展
全科医学/家庭医学的概念自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引入我国。1993年中华医学会全科医学分会成立,标志着该学科的诞生。天津、北京、上海率先开展了全科医疗服务及全科医师的试点工作,受到卫生部领导的重视,得到社会的欢迎。199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首次提出要加快发展全科医学、大力培养全科医生。国内全科医生制度进展全科医学/家庭医学的概念自上世纪八十年国内全科医生制度进展1997.1.5“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要加快发展全科医学,大力培养全科医生。1999.7.16卫生部、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教育部等十部委关于印发“关于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若干意见”的通知。社区卫生服务人员主要由全科医师、护士等有关专业卫生技术和管理人员组成。努力造就一支高素质的以全科医师为主干的社区卫生服务队伍。2000.2.14,办公厅转发国务院体改办等八部门“关于城镇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指导意见的通知”(一)相关政策法规1、关于发展全科医学、全科医生队伍建设国内全科医生制度进展(一)相关政策法规国内全科医生制度进展2002.4.27卫生部“中国2001~2015年卫生人力发展纲要”均提出要“培养全科医生”,“加强全科医师队伍建设”。“发展纲要”提出“到2015年在全国卫生队伍中应有30%以上的人员从事社区卫生工作。在社区工作的医生中,全科医师数不低于三分之一。”2006.2.21
国务院“关于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指导意见”完善全科医师……的任职资格制度,制订聘用办法,加强岗位培训,开展规范化培训,提高人员素质和专业技术能力。并对包括卫生、编制、教育等部门的各自职责分工做了规定。2006.8.18中编办、卫生部、财政部、民政部关于印发“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设置和编制标准指导意见”的通知(中央编办发[2006]96号)提出编制标准,“原则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按每万名居民配备2~3名全科医师,1名公共卫生医师。”国内全科医生制度进展国内全科医生制度进展2007.5.21国务院批转卫生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的通知,提出到2010年,原则上每万人口配备2~3名全科医师,1名公共医师。2010.4.8由国家发改委、卫生部、中编办、教育部、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六部委联合出台的“以全科医生为重点的基础医疗卫生队伍建设规划”对全科医师的配置标准做了进一步的调整。提出:1)近三年目标(到2012年)培养6万名全科医生,基本实现城市每万居民有1~2名全科医师,农村每个乡镇卫生院有1名全科医师。2)到2020年,通过多种途径培养30万名全科医生,基本满足“小病在基层”的人力资源要求。国内全科医生制度进展2007.5.21国务院批转卫生事业发国内全科医生制度进展2011.7.1“国务院关于建立全科医生制度的指导意见”国发[2011]23号提出:
1)到2020年,在我国初步建立起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全科医生制度,……基本实现城乡每万居民有2~3名合格的全科医生。
2)近期要采取多种措施加强全科医生培养,力争到2012年每个城市卫生服务机构和农村乡镇卫生院都有合格的全科医生。国内全科医生制度进展2011.7.1“国务院关于建立全科医生国内全科医生制度进展2.关于全科医学专业定位及其技术资格的政策1999.8.18人事部、卫生部“临床医学专业中高级技术资格评审条件”首次明确了全科医学定位于临床二级学科,提出“适用于按二级学科设置的临床医学专业岗位,共分为十四个专业:全科/家庭医学,内,外”2000.12.16卫生部、人事部关于印发“临床医学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暂行规定”的通知,规定“临床医学专业中级资格实行全国统一考试制度”2001.6.11“预防医学、全科医学、药学、护理、其他卫生技术等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暂行规定”明确全科医师的技术资格级别分为“中级资格、高级资格”(即有初级资格医士和医师)国内全科医生制度进展2.关于全科医学专业定位及其技术资格的政国内全科医生制度进展2006.6.30人事部、卫生部、教育部、财政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加强城市社区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的指导意见”提出“非全科医学专业的主治、副主任及主任医师经过有针对性的全科医师转岗培训,经考核合格并由卫生、中医药、人事部门认定后,可转为相应资格的全科医师”、“凡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工作的医师和护师,可提前一年参加全国卫生专业技术中级资格考试”。上海于2003.5.16,北京于2006.3.17制定了地方政策规定全科医学专业技术资格分为初级(全科助理医师,全科医师)、中级(全科主治医师)、高级(全科副主任医师、全科主任医师)国内全科医生制度进展2006.6.30人事部、卫生部、教育部国内全科医生制度进展1999.7.16卫生部、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教育部等十部委关于印发“关于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若干意见”的通知,要求“教育行政部门要支持和指导卫生行政部门建立以毕业后医学教育为核心的全科医学教育体系”。1999.11.2卫生部下发“全科医师岗位培训大纲(试行)”1999.12.15卫生部“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试行办法”提出对高等院校医学专业本科毕业生(或者高等医学院校专科毕业生,有3年临床实践经验的执业医师),经过四年规范化医学培训,可获得全科医学专业主治医师任职资格。3.关于全科医师教育培训的政策、法规国内全科医生制度进展1999.7.16卫生部、国家发展计划委国内全科医生制度进展2006.2.21国务院“关于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指导意见”提出,“加强高等医学院校的全科医学、社区护理学科教育”2006.6.29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管理办法(试行)”要求,“社区卫生技术人员需依照国家规定接受毕业后教育、岗位培训和继续教育等职业培训”2006.6.30人事部、卫生部、教育部、财政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加强城市社区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的指导意见”,强调开展社区卫生服务人员岗位培训。国内全科医生制度进展国内全科医生制度进展2010.4.8国家发改委、卫生部、中编办等六部委“以全科医生为重点的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规划”提出“加快建立全科医生的培养制度”,“采取学历教育、规范化培训、转岗培训和继续医学教育等多种途径,分阶段、分步骤地建设一支与我国基层医疗卫生服务需求相适应的全科医生队伍”,“培训在已取得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认可的临床培训基地进行培训期间,参加全国统一的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取得职业医师资格等”国内全科医生制度进展2010.4.8国家发改委、卫生部、中编国内全科医生制度进展2011.7.1“国务院关于建立全科医生制度的指导意见”,制度的总体设计,“一种模式、三个统一、两种途径”一种模式,即5+3模式,5年临床医学本科教育,3年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三个统一,即统一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方法和内容,统一全科医生准入条件,统一全科医学专业学位授予标准;两种途径,即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阶段采取两种途径:毕业后规范化培训——取得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临床医学研究生教育——取得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合格证书、被授予临床医学(全科方向)相应专业学位国内全科医生制度进展2011.7.1“国务院关于建立全科医生国内全科医生制度进展1998.6.26“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公布,国家实行医师执业注册制度,取得医师资格者,需申请注册取得医师执业证书,按照注册的执业地点、类别、范围执业2001.6.24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医师执业注册中执业范围的暂行规定”的通知,规定临床类别医师执业范围17个专业,其中包括全科医学专业。对基层卫生机构放宽注册范围:1)可申请同一类别至多三个专业作为执业范围进行注册;2)临床类医师,经国家医师资格考试取得公共卫生类医师资格者,可增加公共卫生类别专业职业范围进行注册;3)公共卫生类医师,经过国家医师资格考试取得临床类医师资格,可申请增加临床类别相关专业作为执业范围进行注册。4.关于执业医师注册、全科医疗范围的法规、政策国内全科医生制度进展4.关于执业医师注册、全科医疗范围的法规国内全科医生制度进展2006.6.29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管理办法(试行)”规定了临床类别、中医类别执业医师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从事全科医学工作,申请注册全科医学专业为执业范围的条件:1)取得相应类别的全科医学专业中、高级技术职务任职资格;2)经省级卫生、中医药行政部门认可的相应类别全科医学岗位培训合格者;3)参加省级卫生、中医药行政部门认可的相应类别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取得初级资格的临床类别、中医类别执业医师须在有关上级医师指导下从事全科医学工作。国内全科医生制度进展2006.6.29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国内全科医生制度进展2010.4.8国家发改委、卫生部等六部委“以全科医生为重点的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规划”明确:1)经过转岗培训的全科医生,及经过规范化培训的全科医师,均应按规定程序注册今年全科医学执业范围;2)实行定期再注册制度;3)全科医生专业职称分为五级:全科医士、全科医师、全科主治医师、全科副主任医师、全科主任医师。2011.7.1“国务院关于建立全科医生制度的指导意见”重申以往的关于执业医师注册、全科医疗范围的各项规定和制度。国内全科医生制度进展2010.4.8国家发改委、卫生部等六部国内全科医生制度进展一是全科医学学科起步时间不同:
国外发展历史已四十多年,已经成熟;
国内仅有二十年历史,尚未成熟。二是全科医生的身份不同:
国外全科医生以私人医生为基础,政府购买服务并予以补充;
国内以政府举办为主,全科医生多是事业编制,政府补偿工资待遇成为关键。三是全科医生素质不同:
国外全科医师都是医学院校正规大学毕业,经毕业后规范化培养并考试合格取得资格者;
国内目前主要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原有专科医生经转岗培训后进入全科医生岗位,且多以大中专学历为主,技术水平和务有欠缺。(二)全科医学发展国内与国外的主要区别国内全科医生制度进展(二)全科医学发展国内与国外的主要区别国内全科医生制度进展四是全科医生的准入及管理制度不同:
国外全科医生的准入及管理制度十分完善,准入制度严格,跟踪管理完善;
国内关于全科医生的界定无论在学术界、卫生行政、卫生技术人员,乃至社会上认识尚未统一,因此准入及管理也多有欠缺。五是在社保中的地位不同:
国外以“守门人”制度为基础,全科/家庭医生充当守门人,双向转诊完善;
国内医疗服务仍以医院为基础,尚未建立“基层首诊制度”,存在结构和制度欠缺。六是在全科医生的收入水平不同:
国外全科医生的收入不低于医院其他专科医生的收入,甚至高于其他专科医生收入;
国内基层卫生医疗机构医生,包括全科医生收入低于医院其他专科医生收入,农村、边远省份的医生收入低于其他公职人员收入。国内全科医生制度进展四是全科医生的准入及管理制度不同:国内全科医生制度进展一是政府重视,相关政策初步到位,全科医学专业技术队伍已现雏形。1)建立了全科医学专业技术资格考评制度
自2001年对全科医学专业中级技术资格开考以来,截止到2011年,已经考试通过21991人。每年参考人数稳步上升,参考年龄呈年轻化趋势,学历层次逐步提高,考试通过率稳中有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电视设备智能生物药品电子商务技术考核试卷
- 生活的滋味初一语文作文
- 平凡的爱初三语文作文
- 河南省信阳市潢川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数学试卷(含答案)
- 矿山环境监测与放射性污染治理考核试卷
- 桥梁工程的绿色施工评价考核试卷
- 浙江省湖州市2025年初中学业水平调研测评语文试题卷(含答案)
- 环境监测新技术与应用考核试卷
- 橡胶制品行业发展趋势与前沿技术考核试卷
- 毛皮服装生产过程中的生产数据统计分析与决策考核试卷
- 学校食堂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样表
- 剑桥英语PET真题校园版
- 土方开挖及基坑支护工程安全监理实施细则
- 2023年新高考英语复习:读后续写专题练习10篇(含答案范文)
- 土木工程施工现场安全控制措施
- 农业银行反洗钱知识竞赛培训试题及答案
- JJF 1101-2019环境试验设备温度、湿度参数校准规范
- 第4章 毒作用机制毒作用影响因素
- GB/T 10295-2008绝热材料稳态热阻及有关特性的测定热流计法
- GA/T 1433-2017法庭科学语音同一认定技术规范
- 固体酸催化剂的发展及应用文献综述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