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可修改欢迎下载精品Word可修改欢迎下载精品Word可修改欢迎下载精品Word安徽省“十二五〞节能环保产业开展规划〔2021-2021年〕安徽省开展和改革委员会二O一O年十一月目录前言 1一、节能环保产业开展现状和面临的形势 2〔一〕开展现状 2〔二〕面临的形势 4二、指导思想和开展目标 7〔一〕指导思想 7〔二〕根本原那么 7〔三〕开展目标 8三、重点领域和任务 9〔一〕节能产业 9〔二〕环保产业 13〔三〕资源循环利用产业 18四、产业布局 19〔一〕总体布局 19〔二〕产业基地 19五、保障措施 23〔一〕发挥政府引导作用,逐步建立长效机制 23〔二〕加大财政政策支持,拓宽企业融资渠道 23〔三〕加强监督管理效劳,优化产业开展环境 24〔四〕加快人才培养引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25〔五〕建立组织协调体系,促进规划有效实施 25前言节能环保产业是指为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提供技术、装备、产品和效劳保障的产业,是先进制造业和生产效劳业紧密结合并极具开展潜力的新兴产业。具有跨行业、宽涵盖面的综合性特征。节能环保产业主要包括节能环保技术装备、节能环保产品、资源循环综合利用以及节能环保效劳等领域。加快节能环保产业开展,是转变经济开展方式、促进可持续开展的有效途径,是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是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实现绿色开展的重要保证。为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开展观,加快推进我省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推动节能环保产业加速开展,培育壮大新的经济增长点,依据?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开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国发[2021]32号〕和?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开展的意见?〔皖政[2021]119号〕,特制定本规划。规划期为2021-2021年。一、节能环保产业开展现状和面临的形势〔一〕开展现状1、产业规模快速扩大我省节能环保产业“十五〞以来开展迅速,产值平均年增长率超过30%,成为极具开展潜力的新兴产业。2021年我省节能环保产业从业人数9.5万人,总销售收入428.0亿元,实现利润总额38.1亿元。其中,亿元,,节能环保技术效劳,资源综合利用总销售收入218.4亿元。2、科技实力显著增强我省拥有包括中国科技大学、合肥工业大学、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研究院、合肥水泥研究院、蚌埠玻璃工业研究院及安徽国祯环保科技股份等一大批从事节能环保产业的科学与技术研究单位;拥有金属矿产资源高效循环利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瓦斯治理工程研究中心、汽车节能环保国家工程实验室等一批国家级创新平台。研究开发出智能电网技术、电动汽车技术、余热利用设备、烟气除尘设备、水处理设备和药剂、环境监测仪器、高效曝气等多项具有国际、国内先进水平的节能环保技术、装备与产品。铜陵有色通过推广资源循环利用技术,矿产资源回收率超过60%,冶炼硫回收率超过98%,固体废弃物利用率到达100%。2021年,阜阳有色金属资源循环利用占全国三分之一,成为国家级第二批有色金属资源再利用循环经济试点单位。海螺集团高效低温余热发电技术,使得每吨水泥熟料节电38千瓦时,到达了国际先进水平。3、区域集聚度有所提高节能环保产业的地区分布特色鲜明,集群效应初步显现。据2021年不完全统计,合肥、芜湖、马鞍山和蚌埠四市节能环保效劳业总收入占全省的77.6%。合肥、芜湖、蚌埠三市2021年环保产品生产和环保效劳业两项销售收入占全省的61.5%,其中,合肥、蚌埠市集中了全省环境保护装备和产品总销售收入的59.5%。目前,全省较大的高效节能装备制造企业主要分布在合肥和芜湖,两市节能变压器、高压智能节电系统、节能电机、低温余热发电设备制造等行业在国内具备一定优势,产业化较为成熟。蚌埠市玻璃窑炉低温余热发电工艺技术优势明显。合肥、蚌埠、马鞍山、淮北及安庆五市集中了全省80%以上的水污染和大气污染治理设备生产企业。铜陵、阜阳资源循环综合利用产业已成规模。我省节能环保产业虽然有了较大的开展,但总体来看,开展水平还比拟低,与需求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产业化缺乏。目前我省虽然已经开展出一些具有研究实力的企事业单位,开发出一批有自主知识产权、技术先进的节能环保产品,但科技成果转化缺乏平台,产业规模效应不明显,产业化程度不高,市场竞争力较弱,节能环保效劳业开展滞后、龙头企业和知名品牌较少,尚未形成具备一定综合实力的节能环保产业聚集区,节能环保的规模效益有待提高。二是创新能力缺乏。多数企业科研、设计力量薄弱,技术开发投入缺乏,自主开发能力差,缺乏自主知识产权。环保装备总体上仅到达兴旺国家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水平,局部关键技术与装备还依赖进口。产学研互动性不强,产业、科技“两张皮〞现象仍较突出。鼓励和人才培养机制不健全,科研人员创新创业动力缺乏。三是配套政策机制不完善。能源资源价格不能充分反映稀缺程度,价格体系不能支撑市场回报,税收优惠鼓励力度有限,生产者责任制尚未建立。投融资渠道不畅,信贷本钱过高,节能环保企业融资困难。〔二〕面临的形势1、应对国际竞争的需要全球金融危机后,开展绿色经济已经成为全球共识,兴旺国家正在着手研究征收“碳税〞、“碳关税〞,实施绿色壁垒、贸易保护。面对新的国际经济开展形势,我国要在未来国际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必须加快培育和开展节能环保产业,掌握关键核心技术和相关自主知识产权,增强自主开展能力,把推动节能环保产业开展作为推进经济开展转型、提高国际竞争力的根本途径。安徽省委、省政府也高度重视节能环保产业开展,把开展节能环保产业作为抢占开展制高点,赢得开展先机的重要抓手。2、经济开展方式转变的内在要求近年来,我省经济虽然快速开展,但没有改变以资源大量消耗为主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产业链短,层次较低,结构体系不完善,资源环境压力大。安徽要实现快速崛起及又好又快开展,沿袭这种传统的开展模式,将难以为继。转变经济开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成为当务之急,对我省开展节能环保技术装备、产品和效劳产业提出了新要求。国家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也为我省节能环保产业开展创造了有利条件。3、具备广阔的市场空间节能环保产业是开展潜力大、带动作用强的朝阳产业。开展节能环保产业引起了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已上升为国家战略。“十二五〞期间,国家将进一步推进节能减排工作,实施节能和环保设备、资源综合利用产品税收优惠和节能改造财政奖励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实施“节能产品惠民工程〞,推广高效节能产品,加大城镇污水与垃圾处理设施建设、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和生态建设工程的资金投入,刺激节能环保市场的形成和开展,为节能环保企业的开展提供动力。预计“十二五〞末全国节能环保产业产值将到达5万亿元以上。节能环保产业市场潜力巨大,开展节能环保产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4、承接产业转移需要加强资源环境支撑国家级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战略定位为国家合作开展的先行区、科学开展的试验区、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增长极、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和效劳业基地。为保障?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的顺利实施,我省必须大力开展节能环保产业,加大工业节能、资源循环综合利用和污染防治力度,加大示范区资源环境支撑能力建设,腾出和扩大环境容量、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开展,将示范区建设成为中部地区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协调开展的成功典范。二、指导思想和开展目标〔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开展观,坚持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人才为支撑,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产业竞争力为核心,以提高技术装备、产品和效劳水平为重点,以节能环保重点工程建设为依托,充分发挥我省科技创新优势和政府的推动作用,强化政策引导,健全技术标准,培育标准市场,加快形成市场竞争能力强、结构布局合理、功能完备的节能环保产业体系,推进我省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开展。〔二〕根本原那么1、坚持突出重点,优化结构。着眼于国家和我省经济社会开展的紧迫需求,选择一批根底条件较好、技术条件成熟、成长潜力大、产业关联度高的节能环保产业重点领域和重大产品,加快做大做强,优化节能环保产业结构。2、坚持产业集聚,发挥优势。促进节能环保企业和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向优势地区集中,培育节能环保产业园区,形成假设干各具特色、以大企业集团为核心、专业化中小企业协作配套的相对集中布局的产业基地。3、坚持自主创新,培育特色。突破一批具有重大支撑作用的节能环保关键技术,形成自主知识产权,重视技术标准的研制,加快实现产业化。缩小在重点领域节能环保关键技术和设备与兴旺国家的差距,在全国节能环保市场具有较强的竞争力,打造具有安徽特色的节能环保产业技术和产品品牌。4、坚持市场主导,政府推动。既要充分发挥市场优化配置资源的根底性作用,使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和产业化开展的主体,又要充分发挥政府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推动作用,在政策法规、体制机制等方面营造有利于产业开展的良好环境,充分利用本地市场资源来培育本地节能环保产业,引导产业标准有序开展,构建和完善有利于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推动产学研合作。5、坚持创新效劳,引导消费。推动节能环保技术效劳市场化,鼓励节能环保重点工程效劳外包,支持合同能源管理和污染治理设施特许经营。倡导绿色环保消费理念,推广节能环保产品,扩大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产品消费市场。〔三〕开展目标1、产业规模快速增长。到2021年,节能环保产业实现飞速开展,预计年产值可突破6000亿元,年均增长率40%以上,约占当年GDP的25%。其中,节能产业4500亿元,资源综合利用产业1000亿元,环保产业500亿元。2、综合实力显著提升。到2021年,在节能环保产业培育形成5-10家年销售收入超过50亿元以上,20家年销售收入10亿元以上,具有一定核心竞争能力的节能环保产业大公司和企业集团,扶持和壮大一大批中小企业;创立5—10个中国名牌产品、1—5个中国著名商标,建成布局合理、品牌效应明显,在全国具有一定影响力和竞争优势的节能环保装备产业化基地。3、自主创新能力大幅提升。到2021年,研究开发投入占产业增加值的比重明显提高,组建15—20个国家级、省级节能环保产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30个以上技术创新和公共效劳平台,重点攻克15项以上关键共性技术及装备,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节能环保技术和产品500项以上,获得创造专利200项以上,国家〔行业〕标准10项。节能环保装备和产品总体技术水平到达国内先进,局部到达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4、产业体系逐步完善。依托现有产业优势、特色和开展趋势,统筹布局,打造8个各具特色的国家级或省级节能环保产业开展基地,加快节能环保产业集聚、规模化开展。建立起具有较强竞争力的节能、环保以及资源循环综合利用产业体系;大力开展节能环保行业效劳体系,使节能环保效劳业占全省节能环保产业的比重大幅提高,年均增长50%左右;加速形成有利于节能环保产业开展的政策法规体系、技术创新体系、技术标准和市场体系。打造我省节能环保产业较强的国际及区域合作和竞争能力。三、重点领域和任务〔一〕节能产业重点开展余热余压利用、高效变压器、智能电网、节能电机、清洁煤等技术和设备制造,大力推进节能汽车、节能家电、绿色照明以及节能建材的使用和生产,着力推动节能效劳产业的开展。打造我省特色鲜明、优势明显、潜力巨大的涵盖技术、制造、产品和效劳的节能产业体系。到2021年,实现节能产业年产值4500亿元,其中,节能技术装备制造业500亿元,节能产品生产3800亿元,节能效劳业200亿元。节能技术与装备领域余热余压利用。重点开展水泥窑纯低温余热发电、钢铁烧结余热发电、转炉汽化蒸汽发电、利用焦炉加热烟气余热实施煤调湿〔CMC〕技术、高炉冲渣热水发电技术和装备等,加强余热枯燥、余热蒸馏设备和余热发电锅炉设计、制造及应用。充分发挥海螺、马钢、铜陵有色等大型企业的技术优势,着力实现余热余压利用技术装备制造国产化,推动装备制造到达国际先进水平,进一步推进余热利用技术的产业化开展。工业锅炉〔窑炉〕。加强六大高耗能行业工艺流程和节能设备更新改造,开展工业系统节能降耗关键技术攻关和装备的研制应用。重点开展高效节能型锅炉、窑炉,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加快推广高效煤粉、富氧/全氧燃烧等高效燃烧技术和装备,燃煤磁流体发电、高温空气无油点火、高效层燃炉技术和设备,燃烧自动调节控制技术装备以及煤粉大型循环流化床等高效节能锅炉。电力行业。大力开展高效节能变频调速控制技术、无功补偿技术与装置、低压智能节电系统、节能变压器、高压智能节电系统、节能风机、低损耗配变技术。重点开展智能电网技术,竭力扶持开展潜力巨大但目前工程化、产业化水平不高的分布式发电与微型电网技术、大规模电能储存与优化运行技术以及柔性直流输电技术的研发,抢占未来智能电网技术和设备制造的制高点。电机系统。加快电机节能关键技术装备研发和产业化,示范推广稀土永磁无铁芯电机、电动机用铸铜转子技术等高效节能技术和设备,大力推广能效等级为1、2级的中小型三项异步电动机、通风机、水泵、空压机以及变频调速技术和设备等产品,提高电机系统整体运行效率。清洁煤利用。重点围绕煤炭、钢铁、水泥、电力等行业,大力开展清洁煤产业。重点开展煤炭液化技术、大型煤气化技术、水煤浆制备和应用一体化技术、燃煤联合循环发电和多联产技术等。积极支持利用先进的煤气化、煤液化技术生产煤基燃料。重点推进“两淮〞水煤浆技术产业化,支持水煤浆出口,抢占国际市场。节能产品领域节能汽车及关键零部件。重点开展小排量经济型轿车和微型车、混合动力汽车及纯电动汽车。加快研发和示范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车辆动力蓄电池和新型混合动力汽车机电偶合动力系统、车用动力系统和发电设备等技术装备,开展先进的内燃机技术、电机系统技术及控制技术研究。鼓励和支持江汽、奇瑞公司开展自主品牌小排量节能汽车产业,率先实现混合动力汽车产业化,加快纯电动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关键技术研究和示范。大力开展节能型汽车关键零部件配套产业。节能电器。发挥我省家电产业优势,加快研发空调、冰箱等高效压缩机及驱动控制器、高效换热及相变储能装置,各类家电智能控制节能技术和待机能耗技术,重点攻克空调制冷剂替代技术等。充分发挥家电下乡、以旧换新等政策效应,推广能效等级为1、2级的节能电器,重点引导节能空调、冰箱、洗衣机、平板电视、单元式空调、冷水机组等高效节能家电、办公及商业节能产品生产和销售,使节能家电产量占全部家电产量的三分之二以上。绿色照明。突破一批LED(发光二极管)和OLED〔有机发光二极管〕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并实现产业化,提升绿色照明产业自主创新能力。重点开展LED节能环保的照明应用、LED显示器件、汽车车灯、仪表盘、LED背光、TFT显示技术以及景观装饰和室内外大型展示屏应用等技术和产业。大力推广城市路灯绿色照明工程,加速高效节能照明产品在行业及机关、事业单位的应用。节能建材。大力开展加气混凝土、复合保温砌块和轻质复合保温板材、光伏一体化建筑用外墙玻璃等新型墙体材料;大力推广节能建筑门窗和屋面防水保温系统;大力推广预拌混凝土和预拌砂浆。推进建筑节能成套技术及部件产业化进程,积极开展低能耗绿色建筑。节能效劳领域重点推行合同能源管理,培育专业化节能效劳龙头企业,尽快形成节能效劳产业体系。鼓励和支持节能效劳公司提供能源计量和审计、能效测试、工程设计、施工、融资、节能监测、信息咨询等节能效劳。建立节能数据处理分析系统和信息平台,加强节能监测〔检测〕标准化建设。推动开展固定资产投资工程节能评估和审查,高能耗企业定期能源审核,节能产品定期认证与推广等效劳。〔二〕环保产业大力开展“三废〞污染防治技术和装备,继续引进和推广应用国外先进的环保设备制造技术,重点加强环保设备高新技术的自主创新研究和制造。重点加强城镇污水、生活垃圾处理和污泥处理技术的研究,加大城镇污水、污泥处理设施建设力度,实施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推进环保材料、药剂、仪器设备及绿色产品的生产和应用。发挥我省环保工程设计效劳国内领先的优势,大力开展环保效劳业。到2021年,实现环保产业年产值500亿元,其中,环保技术与装备300亿元,污水和垃圾处理工程50亿元,环保产品生产50亿元,环保效劳业100亿元。环保技术与装备领域水污染防治。开发高效城市污水处理、工业污水处理节能设备、节能工艺及先进的污染控制技术和设备。开展复合高效脱氮除磷技术,高浓度有机废水厌氧处理沼气回收利用技术,以及难生物降解有机废水和藻毒素的处理新技术设备攻关和推广应用。研发地下水饮用水源净化技术和设备。开发适合中小城镇和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的分散式污水处理技术和设备。大气污染防治。开发高可靠性、低运行消耗、副产品综合利用的烟气脱硫、脱硝、除尘及同步控制与治理技术和装备,工业有机废气和有毒有害废气净化及机动车尾气净化技术与设备。重点开展高效洁净催化燃烧和循环流化床锅炉、高效电除尘器、电袋复合高效除尘器、高温高滤速袋式除尘器及袋式除尘器高效清灰技术。开展燃煤汞污染、二恶英等大气污染物控制技术研究。固体废物处理处置。重点开展生活垃圾、医疗垃圾、工业废弃物、有毒有害废物以及污泥处理处置技术与装备。加强生活垃圾填埋渗滤液处理、填埋气回收及综合利用技术设备研制,支持新型干法水泥生产协同处理城市生活垃圾技术和装备产业化。开发生活垃圾和厨余垃圾生物处理技术和成套设备。开发污泥脱水、干化、固化、消化技术和设备,重点开展污泥制肥料、建材、施工用土等先进技术和设备研制。环境治理工程继续加大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力度,提高城镇污水处理设施管网覆盖范围,实施污水深度处理,实现污水处理设施运行负荷全面达标,提高城乡垃圾收运能力,加快建设城市污泥处置和生活垃圾处理工程,实现所有市县根本建成一座以上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到2021年,年集中处理污水量到达25亿立方米,污泥处置量为5303.86吨/日,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不低于85%,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不低于75%。加大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处理设施建设力度,提高处置能力。2021年根本形成包括城镇污水、生活垃圾及危险废物处理工程设计、建造和运营总包的完整产业链。环保产品领域环保材料和药剂。研究开发和推广新型载体填料、新型絮凝剂、吸附剂等水污染治理新材料。提高袋式除尘器的材料质量、技术性能,开发高效固硫剂、耐高温〔>250℃〕、耐腐蚀用于烟气净化的特种滤料,改良制备工艺和后整理技术。开发高温过滤及净化用多孔陶瓷材料,高性能碳纤维材料,噪声振动控制新材料等。加快研发生物除臭剂和环境监测仪器仪表。支持开展饮用水源中重要有机、有毒污染物的痕量与超痕量检测技术与设备。积极开展高灵敏度、高稳定性和高可靠性的多参数废水及烟气排放在线监测和无线传输技术以及成套仪器设备。鼓励开发适应市场需求的便携式污染分析检测设备。支持自主研发污染源和环境质量在线监测以及机动车尾气、室内环境等监测仪器,大力推进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监测仪器仪表产业化和应用。环境友好型产品。大力推广低排放产品、可降解产品,以及生态纺织品、水性涂料、无石棉建筑制品、消耗臭氧层物质替代产品等。支持获得相关环境标志产品、有机食品、节能产品、节水产品等认证的环境友好型产品生产。推进可生物降解的餐盒、包装材料、塑料制品、地膜的制备及产业化。环保效劳领域依托我省环保工程设计效劳优势,重点开展环境工程总承包效劳,鼓励从融资、设计、设备成套、安装、调试到运行的一条龙效劳,培育集科研、设计、制造、工程总承包于一体的大型专业环境工程公司。大力推行污染源和环境质量在线监测及各类环境污染治理设施的社会化和专业化运营。推进生态效率评价效劳、清洁生产审核、绿色产品认证评估效劳、环境投资及风险评估效劳等。〔三〕资源循环利用产业重点开展“城市矿产〞工程,加快工业废弃物、废旧汽车、家电、废钢、废铜、废铅酸电池以及废旧塑料和轮胎等废弃资源回收再利用技术创新和产业化开展。大力推动绿色再制造技术自主研发和工程建设,开展汽车零部件、工程机械、矿山机械等大型装备再制造业。推进建筑废弃物和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加大秸秆综合利用和矿产资源综合利用力度。到2021年,实现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年产值1000亿元,其中,“城市矿产〞废弃资源回收再利用可实现年产值850亿元,绿色再制造70亿元,秸秆综合利用50亿元,煤层气开发利用和其他共伴生矿产资源综合利用20亿元,建筑废弃物和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以及资源循环利用效劳业10亿元。1、“城市矿产〞领域重点开展废旧汽车、家电、电机、塑料、轮胎及废金属等再生资源分拣、拆解、别离、无害化处理等再生技术研发和应用,鼓励资源综合利用装备制造企业扩大出口。大力推动废铜、废钢、废铝、废铅等废杂金属回收及再生,率先开展再生铜、铅、铝及不锈钢等再生金属产品及其高附加值下游制品,大力支持废钢、废铜等资源精加工工程,废铅酸蓄电池资源化的城市矿产示范工程,废旧塑料高效加工再利用产业化工程,以及废旧轮胎、橡胶资源综合利用。建立一批“城市矿产〞集散与处理区域中心,再造多座“城市矿山〞,形成废旧钢铁、铜、铅、塑料、橡胶、轮胎等再加工利用的产业链。2、绿色再制造领域以汽车零部件、工程机械、机电产品再制造为主体,加快研究各类再制造关键技术,研发再制造无损检测及评估技术及设备,构建系列再制造产品质量标准标准及产品认证体系。在再制造领域,培育具备成套处理装备研发、设计、制造能力并具有一定规模的装备制造企业,打造汽车零部件、工程机械及机电产品再制造产业基地。3、建筑废弃物和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领域引进、消化、吸收移动式建筑物撤除及分类大型设备,推广建筑废物生产无机复合改性树脂等技术。建设餐厨废弃物无害化、密闭化、专业化收集运输体系,推广微生物厌氧发酵技术,低能耗高效灭菌技术。鼓励食用废油生产生物柴油、化工制品,利用餐厨废弃物生产高效有机肥产品。4、秸秆综合利用领域推广应用秸秆固化、气化技术,大力开展秸秆直接燃烧发电技术,重点开展秸秆热解液化和秸秆发酵生产燃料乙醇关键技术研究,加快实现秸秆发酵生产燃料乙醇产业化。开展农作物秸秆固化压块、生产人造板技术和设备研发及应用,重点支持秸秆生产中、高密度板、复合地板等。加大秸秆和粪便混合生产沼气及有机肥料的技术研发与示范力度,加快秸秆沼气发电、沼气集中供气等综合利用技术的研究,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秸秆沼气电站设备,推动户用沼气技术的开展和沼气工程建设。5、矿产资源综合利用领域重点加强煤层气〔瓦斯〕抽采利用根底理论研究和科技攻关
,推广应用先进适用的技术和装备
,加速煤层气发电、煤层气化工、煤层气工业和民用燃料产业开展。大力支持煤矸石、粉煤灰、矿井水等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开展。加快开发有色金属矿、铁矿等矿物别离、富集与综合利用工艺、技术和设备,提高共生、伴生矿产资源综合开发和利用率。四、产业布局根据节能环保产业开展趋势和潜力,依托我省现有产业优势和特色,统筹规划,优化布局,打造八大产业开展基地,因地制宜加快节能环保产业聚集、规模化开展,为我省实现又好又快开展提供新兴产业支撑。〔一〕总体布局节能环保技术和装备产业主要布局在合肥、芜湖、蚌埠和马鞍山市。节能环保汽车以及节能建筑材料等产业重点依托合肥、芜湖和安庆市开展。节能空调、冰箱、洗衣机、平板电视以及绿色照明等产业着力在合肥、滁州、芜湖市聚集开展。环保材料、药剂、检测仪器设备和环保产品重点集聚在合肥、蚌埠和芜湖市开展。再生资源循环利用和绿色再制造产业重点布局在阜阳、铜陵、安庆、池州以及合肥、芜湖市。淮南、淮北市重点开展清洁煤产业和煤矿资源综合利用。加快推进合肥、蚌埠、芜湖等市节能环保效劳业开展。〔二〕产业基地1、节能技术装备产业化基地。针对水泥、钢铁、电力、化工、有色等高耗能行业,加强国内外市场开拓和技术研发,打造合肥和芜湖节能装备产业化基地。合肥依托天威保变、继远电网、ABB、明腾永磁电机等大企业和中科大、中科院合肥研究院技术优势,重点开展节能变压器、节能电机、智能电网以及工业节能技术和设备产业。芜湖市依托海螺川崎、芜湖金鼎等骨干企业,重点开展水泥纯低温余热发电成套设备、冶金行业余热锅炉、电站锅炉、节能型变压器等节能成套装备和产品,推动余热余压利用装备成套化、系列化制造。2、环保技术装备产业化基地。合肥、蚌埠市重点开展环保设备制造业,建成以环保设备开发设计、制造、安装调试、售后效劳为一体的环保装备产业化基地。合肥市依托国祯环保、元琛环保以及合肥水泥设计研究院、中科院合肥物质研究等企业单位,壮大污染治理企业集群,重点开展污水处理、污泥处置以及新型高效环保材料和空气污染监测技术等产业化工程。蚌埠市重点建设安徽环保设备〔蚌埠〕基地,依托意义环保、艾尼科环保、恒意环保科技等大型企业,组建产业技术联盟,大力开展布袋除尘器、电除尘器、烟气脱硫装置、污水处理装置等,推动环保设备技术自主创新,加强关联产品开发,完善产业链。3、节能环保汽车生产基地。合肥市作为国家科技创新试点市,发挥科研优势,依托“十城千辆〞试点工程,与芜湖、安庆联手打造节能环保汽车研发和生产基地。依托奇瑞节能环保汽车国家工程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重点开展以下自主品牌小排量汽车、混合动力和替代燃料汽车,加强纯电动汽车的研究和开发,提升核心零部件〔动力总成、电子控制、电动车核心部件等〕的研发和制造能力,对现有零部件产品继续加大轻量化的优化设计,加快建设国家级芜湖节能环保汽车产业基地。4、节能家电生产基地。充分发挥“节能惠民〞工程的政策效应,大力推广使用1、2级高效节能空调、冰箱、洗衣机和彩电等节能产品。依托美菱股份、合肥三洋、格力电器、扬子电器等大型企业,打造合肥、滁州、芜湖节能家电生产基地。重点开展节能环保型的制冷剂、压缩机、换热器等产品,加强变频技术研究,推进我省家电行业的节能环保产业升级。实施名牌战略,推动组建安徽家电产业联盟。5、绿色照明产业基地。依托芜湖三安光电、德豪润达以及合肥皖投新辉和上海蓝光等公司,建设芜湖和合肥绿色照明产业基地,打造滁马铜绿色照明产业带。加大绿色照明技术研发投入和关键技术的自主创新,重点开展LED(发光二极管)和OLED〔有机发光二极管〕产业技术。大力推广LED照明技术在汽车、家电、交通运输、隧道以及路灯和景观装饰等领域的应用,做大做强节能照明产业规模。6、“城市矿产〞示范基地。根据我省废钢铁、铜、稀贵金属、塑料、橡胶等废弃资源再生利用开展现状和特点,重点开展废钢、废铜、再生铅以及废旧家电和废弃塑料回收再利用的“城市矿产〞工程。依托铜陵有色、楚江集团、安徽鑫科、华鑫铅业等企业,打造阜阳再生铅、铜〔铜陵〕池〔池州〕枞〔枞阳〕废杂铜、马鞍山废钢铁以及合肥废钢铁、废旧家电和安庆废旧塑料、轮胎等“城市矿产〞示范基地。重点开展废弃资源回收和再利用技术,加快“城市矿产〞资源深加工和高附加值下游产业开展。合肥、芜湖大力开展汽车关键零部件、工程机械和电机等再制造业。7、煤矿资源高效利用基地。依托淮南煤矿瓦斯治理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淮北煤炭资源综合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及临涣煤焦化工业园和淮北国家循环经济试点城市,着力建设“两淮〞地区煤矿资源综合利用基地。重点开展煤矿资源高效开采、利用技术和装备,煤炭气化、液化技术,以及煤化盐化一体化工程。大力开展煤层气〔瓦斯〕、煤矸石、粉煤灰、矿井水等资源的循环利用,着力开展煤层气抽采关键技术研究,提高煤层气开发利用水平。8、节能环保效劳业基地。在节能环保效劳业开展根底较好的合肥和蚌埠市,率先打造节能环保效劳业基地。大力开展能源合同管理,引入国内外知名的节能效劳龙头企业,培育和壮大中小企业,鼓励和支持以合肥水泥设计研究院、东华科技工程公司以及蚌埠玻璃工业设计研究院等为代表的本地企业开展,形成节能环保工程设计、施工和运营总包效劳产业链。积极开展节能环保产品认证、能效审核、环境监测评价和投资风险评估等节能环保效劳。发挥节能环保效劳业基地核心带动作用,加快全省节能环保效劳业开展。五、保障措施〔一〕发挥政府引导作用,逐步建立长效机制遵循市场规律,加强政府引导,采取多种政策手段,支持形成多元化的社会投资机制和运行机制。将节能环保产业纳入国民经济统计范围,建立和完善科学统一的节能环保产业目录、指标、监测、统计和考核体系,加强产业信息统计和发布工作。标准新建企业的节能环保技术标准和准入门槛,提高企业的技术研发利用水平。建立健全政府绿色采购制度,优先使用国产节能环保装备和产品,推动绿色消费市场的建立和完善。〔二〕加大财政政策支持,拓宽企业融资渠道加强财政资金引导,落实国家和我省对节能环保产业开展的财政支持政策。积极争取中央预算内补助资金和国债资金,支持符合条件的节能环保企业、高校及科研院所申报国家重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跨国企业德育与合规方案
- 餐饮供应链食材管理制度
- AI语音识别技术合作协议
- 职工核酸检测与健康管理制度
- 常德2024年04版小学英语第二单元真题试卷
- 幼儿园收费规范管理制度
- 车站候车室钢结构雨棚施工方案
- 2024-2025学年广西金太阳七市联考高三上学期摸底测试地理试题及答案
- 供热系统维护协议书
- 离婚协议书的公证与法律保障
- 新员工三级安全教育考试试题参考答案
- 公司年会策划及执行服务合同
- 统编版(2024)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10课 往事依依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
- 危大工程清单及安全管理措施(样表)-纯图版
- 2024中国东方航空技术限公司全球校园招聘高频500题难、易错点模拟试题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届江苏省苏州市梁丰八年级数学第一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试题含解析
- 2024至2030年成都市酒店市场前景调查及投资研究报告
- 2024-2030年中国氦液化系统市场深度调查与未来发展前景预测研究报告
- 2024秋国家开放大学《管理英语1》形考任务1-8参考答案
- 网络安全教育主题班会(完整版)
- ISO∕IEC 27014-2020 信息安全、网络安全与隐私保护-信息安全治理(中文版-雷泽佳译2024)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