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景观之全观性形制_第1页
论景观之全观性形制_第2页
论景观之全观性形制_第3页
论景观之全观性形制_第4页
论景观之全观性形制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论景观之全观性形制摘要:当今的"景观”从一个专业词语迅■速进入到社会大众的视野中,景观的基本形制是主-客相兼相融,都与"我”的视觉感受有关。由于中西方的文明背景不同,即便是类型相同的景观,也弥漫着完全不同的文化因子。"家”作为社会的基层单位,衬托着不同文明、文化底色,中国的乡土景观范式独特。“国家”景观作为一种近代产生的景观类型,成为人们政治认同的表现形态。本文就“我一家一国”的景观属性进行分析,以就教于方家。关键词:景观;主一客;家园;国家景观OntheOverallPerspectivesofLandscapesAbstract:Thepresentuseof"Landscape"hasbroughtintothevisionofmasswithveryrapidspeedfromatechnicalterm.Thebasicprincipleoflandscapeistheintegrationofsubjectiveandobjectivequalities,whichareallrelatedtovisualexperienceofanindividual.DuetothedifferenceofChinaandWesterncountriesincivilization,thelandscapesofthesamekindpervadecompletelydifferentsocialfactors."Family",thebasicunitofsocialstructure,servesasafoiltodifferentcivilizationandculture,andalsothedistinctiveframeworkofvernacularlandscapeofChina.Thelandscapeof"Nation-state",asonekindoflandscapesinmodemtimes,hasbeentherepresentationofpoliticalidentity.Thepaperintendstoanalyzetheattributesoflandscapefromsuchperspectivesassubjectiveexperience,familyandnationstate.Keywords:Landscape;SubjectiveandObjectiveQuality;Family;LandscapeofNationState经典歌曲《我的祖国》(《一条大河》)大家耳熟能详:“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我家就在岸上住,听惯了艄公的号子,看惯了船上的白帆。这是美丽的祖国,是我生长的地方,在这片辽阔的土地上,到处都有明媚的风光……优美的旋律中浮现出几个景观画面:大河、土地、家乡、祖国。我们可以归纳、提升其中的景观元素:我家(家)住在大河边(自然),辽阔的土地上稻花香(农耕),那是我的祖国(故乡)一这就是“我的乡土家国”景观。其中有二组基本构造兀素:主一客、乡一农、家一国。一、“我”在“自然”中今天,“景观”成为少数最热销的工具概念之一,在艺术、设计、营造、遗产、管理、农业、城建、旅游、园林等学科和领域快速膨胀扩张,渗透到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生态环境、乡村振兴、政府工程、大众旅游、大学教育、学科分制、设计工艺等。特别是“生态优先”已经成为我国发展的一个重要战略,“绿色自然”不仅是愿景,更是风景、常景和赏景。然而,当人们回观“景观”,却发现其定义、含义和释义没有共识,差异甚殊。诸如景观概念在原义上的差别,不同文明与文化元素赋予景观的价值迥异,其内涵发生历史性演变的巨大跌幅等,都需要加以厘析,否则就可能出现景观上的南辕北辙。在中国古代传统的知识谱系中,“景”与“观”皆有其相应的词义表述和体认,却没有“景观”的连用。叫《说文解字》释:“景,光也。”古时,“景”即“影”,指日影,原系古天文学测日定时的一种仪器,即日唇,有“测景日唇”之称。从景的构词来看,原初“景”乃由描日而出,主要用来观天计时。回总体上说,中国古代“景”的意思主要表现为“天学”。人们今天所使用的“景观”为外来移植;英文“景观”(landscape)是一个合成词,由land(地)和scape(视域)两个高组合而成。所强调的是“地学”。可以说,中西方呈“天地之别”。由是可知,不同的国家和民族不仅在景观的知识谱系上差异甚殊,即便相同的词语在使用和阐释的内涵、外延也不完全一致。同时,由于“景观”的产生与近代民族国家(Nation-State)存在着特殊历史背景的关联,所以,“景观”也成为一种特殊的表述、设计、重构、创造和认同对象。当我们将中国传统的“景一观”与西来“景观”做比较,不仅可以清晰地瞥见两边不同的“风景”,同时,更能看见越来越多的中西“合影”;而在中国人的眼中,“风景这边独好”。“景观”基本规制是什么?我们可以简约地表述如下:景观主体定位于“自然(客观)”,而景观的意义和意思却需要通过“我(主观)”的视觉感受而获得。这样,景观形制的“主一客”观基本关系遂以确认。然而,在中国传统的认知和表述谱系中,“自然”并不像西方的nature相对单纯,而是被赋予更多含义。其中两款最重要:除了通常人们使用的“自然”,即强调天然的、客观的、非人为的客体外,还包含着“道”之遵循天理、依照道理、寻求规律的意思。“道法自然”(《道德经》)可为注疏。在此,前者强调的是自然物质、自然环境、自然状态,不以人的意志而转移;后者强调人们在面对自然时所加入了人的认知规律、经验行为,成为一种“中和”状态,嵌入了人的主体性、主观性和主动性。因此,在自然景观中更倾向于一种艺术中的“意境”形态,中国的山水画和园林艺术不啻为范。“中国艺术中特别是造园艺术中的自然,不是对自然山水形态的摹仿,而是依据对'道’的理解对自然山水的概括、加工、提炼了的自然,是充分显示了生命的和谐和宇宙的生生不息的运动变化着的自然富有深邃的哲理性。”是一种“合内外,平物我”的“见道”方式。[3]近代以降,西方landscape经过曲折的“输出”和“转运”被介绍到中国,但中国从引入到接受,到融合,再到建构,景观已经转化为“中式”表述。具体而言,任何外来的东西要来到中国,首先要面对中国传统的知识形制。就景观而论,中国原本有着自己“景”与“观”完整体认和表述逻辑。更为重要的是,我国的观景、景观包含着“天地人”之“观天法地”的规律,是一种独特的三元认知体性,即主体一介体一客体。囹西方的情形则完全不同,是人观与自然景观的二元对峙:即主体一客体、主观一客观、主位一客位的认知关系。这也决定了中西方在自然景观上所反映出来的认识论上的重大差异。因此,西方人难以理解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他们甚至追问“中国人是否是三维人?”同其实,“致中和”正是致力于两端的平衡,并试图取得“和谐”的化解效力。换言之,中式的“天地人和”之“观”“景”与西式landscape的认知原则不同。“我在自然中”反映在中西方景观认知形制差异上的经典案例,是西方的“公园”和中国的“园林”。按照字面上的定义,在现实生活中的“公园”是一个公共场所,具有“公产”的性质。而历史上作为“私产”的花园,主要满足皇室贵胄游玩与娱乐的目的。作为“公产”的近代公园,其功能扩大了许多,更契合“公民社会”的伦理价值。德国的公园便是一个典型例子。史料证实,最先开始建造公园的是德国,马格德堡市的腓特烈•威廉公园(FriedrichWilhelm)在1830年就已经开园了。时之所以德国会在那个时候建立公园,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当时德国依然是一个领有三十多个领邦国家,呈分裂的态势。各领邦使用自己的语言。为了创建一个统一的国家,需具备启蒙、教育等设施,用以引发国民的觉悟。19世纪的德国公园所展现的一个鲜明的特征是:公园是一种启蒙性、教育性设施。这种公园观的思想根据,是由18世纪末的哲学、美学、造园学者希尔施菲尔德(Hirschfeld)提出来的。①他的公园理论成为后来德国众多造园家公园思想的理论根据。[7]英国的例子也具有同质性功能,利物浦在1847年建成英国历史上第一个具有现代意义的“公园”——伯肯黑德公园(Birkenhead)。“公园”不仅是民众游玩之所,还可以成为国家用于启蒙、教育民众之地。我国古代各类皇家贵族的“园”“囿”“苑”“庭”“台”等,大多与农地相连,由于在大地上畋猎、游乐,追逐野兽而践毁农田,于是采取圈划特定地域筑囿的方式。闫这样,就与乡野自然构成了不同的认知性审美。但无论我国的园林景观是特指那些供人欣赏的王宫或贵族留下来的典雅奢侈的园林,还是仍然保留着乡村田野的园林自然景观,中国古代的园林建筑艺术的形制首先都必须满足“天地人”之“观景一景观”。中国的园林艺术景观融汇着中国智慧、中国精神、中国知识、中国技术,也掺杂着神仙、长寿等传说。在隋唐时期,以人工山水为主的园林开始风行,并融入了蓬莱、方丈、瀛州等仙山主题和意境,②形成了自己的建园景观风格尸包含“相术”中的“宅相”和“星相”(按《易经》所记,天文即天象闽)。可以这么说,中国古代园林是“天地人”三位一体之合影口“宿得特别讨论的是,我国的园林似乎与乡土、民众并没有什么关系。表面上看,我国古代园林就是皇家贵族、文人大户的“私产”。然而,那些用围墙围起来的“园林”“庭院”之内景其实大多是田园山水的移植,比如“小桥流水”作为园林的基本要素,多为乡土景观的复制。虽然园林景观与乡土景观各具特色,本质上说,二者是相通的。只是园林景观与田野景观在历史的变迁中,趋向于不同的维度,即田野景观停留在了乡土社会,而园林景观则与宫庭、贵族、士绅、文人等相结合,形成了各自的演化轨迹。以江南的园林景观为例,早期风景与诗画描述的差距并非甚大,客观上存在着具有高度审美的山水田园景观。江南的山水与田野在经历了宋代以后上千年的农业集约化压力以后,景观质量大大衰退。江南的田园景观虽然不能与园林景观相等,但人们在经营时往往与经营园林一样。许多江南的园林,因自然地势而造,与农业景观呈一体化状态。清代高士奇讲自己的家乡平湖的江村草堂是“因自然之园圃,不加缔构。”四也就是说,乡村田野中的美景,稍加整治,即可以成为园林。四如果说,中国的园林景与田园景相辅相成的话,西方的“公园”,无论指特定的城市形制建立共时性空间关系(比如欧洲的城市公园),以保护荒野状态为原则所建立的原始自然关系(如美国的国家公园),问以及在特殊文化传统基础上所建立的类型性关系(比如日本的造园学),大都没有涉及乡村景观,或与乡村景观相去甚远。而中国古代的皇家贵族园林虽然也属于独立形制的“私园”,皆无例外地以乡土景观为陪衬;或者说,乡土景观成了中式园林的主体,至少是园林底色。概而言之,在传统中华文明的认知体性中,天地之自然“和”在“我”中,表现为“致中和”三位一体的自然观;西方则是以“我(主观)”与“物质(客观)”的二元对峙为分类、认知原则。中式之“我和自然”,西式则“以我为本”,这一差异以各种形式反映、呈现于景观之中。二、“家”在景中作为传统农耕范式的中华文明,乡土景观无疑是文明史上最具代表性的景观。在这一景观中,“家景”包含着“出发一归属”之性质与特性。在中国人眼里,“家”是原乡、故乡、梦乡。“家”的甲骨文为孔即ru,房屋)加上3(豕,猪),表示屋里养着猪。本义为蓄养生猪的稳定居所。《说文解字》:“家,居也。”我们由此可以感受到“乡土农家”的风景特色。即便对于城市而言,由于“农本”传统,所以乡土社会不是城市的附庸,而是城市依靠的“土壤”。值得特别一说的是,中国的仕绅阶层、知识分子,乡村是他们“出发”的根据地,也是他们“告老还乡”的归属。费孝通对此有一个精炼的表述:“乡土社会在地方性的限制下成了生于斯、死于斯的社会。常态的生活是终老是乡。”问从词源上看,乡(卿)与“卿”同源。卿,甲骨文戚像主宾w、z围着餐桌的食物&相向而坐,一同进餐。金文作“册”,即“卿”字。“卿”古音为溪纽、阳部字,与“卿”声音接近。当“卿”的“亲密共餐”本义消失后,篆文滞在两个“人”"再加“口p变成两个“邑”时(村镇)另造侦K”代替。“乡”是一个会意字。它是“蕾'(飨)字的象形初文,偶尔也用为“方向”的“籍”。引申为“家乡”“故乡”等义。侦K”今简化为“乡”。网'土”的字形构造简单,像地面突出的土堆,字下部之“一”表示地面。甲骨文因契刻不便肥笔,只勾画出土堆的轮廓,作0形。盂鼎作上形,更为形象。所有与土相关的字,都采用“土”作边旁。网《说文解字》:“土,大地用以吐生物者也。”在农耕社会,乡土的家园感是文化存续的纽带。在西文中,“乡土”(vernacular)一词来源于拉丁语“vema”,可以理解为“本地的”,有别于“外地的”;或是“乡村的”,区别于“城市的”;抑或是“寻常的”,对应于“正统的”。乡土文化(vernacularculture)意指一种遵守传统和习惯的生活方式,完全与更宏大的政治和法律统治的世界隔离。〔切在西方,城乡关系是权力格局的不同表述,看一看“城市”(country)与“乡村"(countryside)的词语构造就有豁然之感:原来“乡村”是在城市的“边上”,是附庸。这与西方海洋文明的渊源有关,特别是拉丁系国家。因此,在西方的艺术景观表现中,包括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艺术里所表现的内容,人们“可以清楚地看出城镇和乡村的区别,城镇衬托出乡村的纯朴特质,而乡村完全附属于城镇,乡村只是城市国家中的一块风景地。”闽如果说,西方的城市被作为“现代”一种象征的话,乡村景观则往往成了“往昔”的一种隐喻。前者包含着明显的“动态”“活力”“创造”,后者暗含着清晰的“静态”“纯钝”“守旧”。相比较而言,以传统的眼光,中国传统的乡村景观是常态,是现实,家的“原乡”一“家”在乡土上,在乡土中。梁漱溟曾说:“中国这个国家,仿佛是集家而成乡,集乡而成国。”叫费孝通先生以“乡土中国”概括之,更为精准。㈣由是可知,在我国以田野为原型和主题的田园牧歌的各类表述其实都是“乡土回归”一“文化自我”生命归属的本真场景。西方则不同,“乡土”是“他乡”,“田园牧歌”作为表述对象则属于“文化他者”的一种代表性景观。刖因为以西方的文明传统,在类型上游牧表现出强势,而农耕则表现为弱势。总体上说,西方文明导源于“城市国家"(city-state)—古希腊的城邦制。因此,“田园风光是农耕景观,牧场景观、游牧生活一直被认为比农耕景观更高一筹,这并不只在欧洲的田园风光画中才有所表现。日常的景象是,男人照料牲畜,女人在农田耕种。”四换言之,以农耕为主脉的文明类型和以游牧为主导的文明类型相比况,哪怕是同样的景观,内涵差异也极大。从表述方式看,西方的乡村景观,包括以乡村景观为背景的艺术表现,诗歌、绘画等历史上出现了几个有意思的“虚实转换”形态。首先,城乡的权力对峙关系,决定了乡村经常成为城市的对立面,宁静、纯朴、劳作是权力场斗争的逃避场所。其次,简单的乡村生活成了城市生活的一种强烈比照。就算是具有乡村风景的描写和描绘,也是一种社会主流价值之外的追求。再者,西方的艺术,特别是绘画艺术,古典的作品大多以神话人物和宗教信仰为主题,即便到了文艺复兴时期,也一直是表现的主流形态,乡村生活只是偶尔并逐渐成为表现对象。从学科的角度,乡土村落研究素为人类学所擅长。虽然,在人类学传统的知识谱系里,“景观”不像宗族、交换、仪式等概念那样成为具有学科特征性概念,传统的人类学几乎没有留下什么“景观”这一字眼的身影,然而,作为潜在的意思和意义,其实它一直在场。特别是景观与“地方”“空间”“族群”“文化”相契合,原本一直就是人类学之“看家领地”,只是没有使用“景观”语词而已。比如传统人类学研究中的亲属关系(kinship)便无法与“土地"(land)相分离一即所谓“景观”的本义、本色、本性,都离不开土地。㈤费孝通先生的“乡土中国”,包含着“土地捆绑”的本义。今天,我们当然也可以将“乡土中国”视为“景观”。因此景观人类学已经和将会成为一门重要的分支学科。网所幸,我国已经有人类学者介入和进入。概而言之,在乡土景观中,由于中西方的文明肇基不同,中国主要是土地型农耕文明,西方则主要是海洋型移动文明。因此,在乡土景观中所表现出的文明基因也不同,即便是在相同的、以乡土田园为主题的景观中,特别是艺术景观的表现中,不同的文明类型所挥发出的文化因子截然不同。三、国家景观“国家景观”的基本表现形态为“现代性”,这里所谓的“现代性",指现代国家的主体价值。今天,在世界范围内,人们的生存、体现、表述和认同单位首先是国家(民族)。景观也常常被凭附之。当人们说到“长城”“艾菲铁塔”景观时,首先想到是“中国”“法国”。虽然“民族国家”(nation-state)是一个政治性表述单位,四是所谓的“想象的共同体㈣但在当代的话语机制中,民族国家成了世界上最具有政治效力,也是人们在实际生活中最高层面的身份和文化认同。国家景观也就成了学界值得关注的领域。但是,当我们在言及“国家景观”时,需要首先辨析的是当我们今天所说的“英国景观”“德国景观”“中国景观”时,其实是政治表述的一种隐喻。我们今天遇到了传统从未出现过的情形,因为现代国家是近300年才生成的以“民族”与“国家”所结合的所谓“民族国家”。许多历史景观远远早于民族国家生成就已经存在,今天却被冠之以“国家景观”。因此,我们首先需要辨析景观在民族国家的生成过程中,特定、特殊的历史景观与“民族国家”相融合,逐渐形成“国家景观”的演化过程。同时,“国家景观”在生成过程中又形成、裂变、重构为“历史新景观”,比如“边界景观”。需要加注的是,人类学在研究“边界”时将民族(Nation侧重于国家政治内涵)与族群(EthnicGroup 侧重于历史文化形态)区分开来。四而当国家景观与族群景观相遇时,国家景观显示出“硬实力”,而族群景观显示出“软实力”。大致上看,“国家景观”这一新型的近代景观形制由以下几个基本方面所造就:首先,领土景观。其中又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意义和特指:一是在两个国家边界的那些用作“界标”,如河流、山脉等,以及人为建造的那些界碑、障碍物、隔离墙等都被赋予了特殊的景观价值。由于民族同家的政治形制,那些边界景观形态因此多被置于国家领土范畴的“政治景观。”二是“国家”自古就有,无论是帝国、王国、(城)邦国、方国、邑国等,都是古代的历史存在;“境”和“界”的情形也不同,景观也就不同;古代的国家有时是有疆无界。三是当现代国家在传统的国家边境上重建景观时,景观(那些具有符号象征的形态和实物)也因此成为国家化、区隔性领土表征。其次,跨境景观。现代民族国家的领土分制也导致了“跨境”“跨界”“跨域”景观的出现:原来属于一族、一地、一国的,现在被界碑分隔成两个,甚至多个国家的不同“领土”。众所周知,“领土边界”的形制在中国漫长的历史中只属于“短时段”,而“中国”之名早在周代就已经有了。我国考古发现“中国”两字的最早出处见于“何尊铭文”,记载了周成王在其亲政五年时,对其下属“宗小子”的训诰,提及周武王在世时决定迁都于洛邑,即“宅兹中国”。㈣其时之“中国”实乃一个王城一城邑。“国(阈、口)”的原始形态就是一个封闭形态的城郭,当然也就有“边界”。以“王城”为“国”的时代,“边境”处于巨大的动荡之中,一次战争的胜负,一次王朝的更替,“边界”就变了。而中国传统是“天下体系”,所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这样的体系实为“有界无疆”。《山海经•中山经》云:“禹曰:天下名山,经五千三百七十山,六万四千五十六里,居地也。言其《五臧》,盖其余小山甚众,不足记云。天地之东西二万千里,南北二万六千里,出水者八千里,受水者八千里,出铜之山四百六十七,出铁之山三千六百九十。此天地之所分壤树谷也,戈矛之所发也,刀镣之所起也,能者有余,拙者不足。封于太山(即泰山),禅于梁父,七十二家,得失之数,皆在此内,是谓国用。”㈣《山海经》中的“山海”实为“天下”之意。再次,边关景观。边关景观主要有两种情形:第一种情形,原属“他乡",后来成了“故乡"。那些属于历史的“边关类”(包括我国的长城)遗产都被现代国家赋予了特殊的意义,即在传统的景观价值中累叠了现代民族国家的景观价值。“边关”成了一种值得特别关注的历史记忆和实物标志。比如西北的嘉峪关、阳关和玉门关。“三关”遗址还在,景观还在,景观价值却变迁。古代诗文中留下大量相关的佳句:比如王之涣的《出塞》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渔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然而,在现代民族国家的政治体制中,这些景观却成为边关里外是我家,长城内外是故乡。第二种情形,原属“故乡”的,后来成了“他乡”。比如中越边境的“友谊关”,历史是既是作为“镇南之关”,同时也是当地多民族、族群共同生活的家园遗产,特别是曾经共同生活在边关内外一带的民族和族群。对于景观的欣赏问题,作为人类必有其共性和特性之两重。现代人都有国家归属,形成了以“国家”为背景的赏阅习惯,特别是“21世纪里的人们对民族性和国家认同感极度热衷一直是其中的重要元素,并且,在有关我们如何通过’民族性’这个视角感知我们的景观的问题,已有大量的研究。”㈣换言之,“民族性”化在了欣赏的惯习中。比如在英格兰,一个显著的特点是民众对落叶树的偏爱,除此之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