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高中生物第5章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章末核心素养整合课件新人教版必修1_第1页
新教材高中生物第5章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章末核心素养整合课件新人教版必修1_第2页
新教材高中生物第5章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章末核心素养整合课件新人教版必修1_第3页
新教材高中生物第5章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章末核心素养整合课件新人教版必修1_第4页
新教材高中生物第5章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章末核心素养整合课件新人教版必修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章末核心素养整合专题一

生物细胞呼吸方式的判断

1.根据生物的类型判断(1)原核生物无线粒体,大多进行无氧呼吸产生乳酸(如乳酸菌)或者酒精和二氧化碳,但也有些原核生物进行有氧呼吸,如醋酸菌、蓝细菌等。(2)高等动物无氧呼吸的产物都是乳酸;绝大部分高等植物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也有产生乳酸的,如马铃薯块茎、甜菜块根、玉米的胚等。2.根据反应物、产物的类型判断(1)消耗O2→有氧呼吸,但无法确定是否同时进行了无氧呼吸。(2)有H2O产生→有氧呼吸,但无法确定是否同时进行了无氧呼吸。(3)无CO2产生→产生乳酸的无氧呼吸或细胞已死亡。(4)有CO2产生。①CO2产生量=O2消耗量→只进行有氧呼吸。②CO2产生量>O2消耗量→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同时进行。③只产生CO2不消耗O2→只进行产生酒精的无氧呼吸。(5)有酒精产生。①酒精产生量=CO2产生量→只进行产生酒精的无氧呼吸。②酒精产生量小于CO2产生量→既进行有氧呼吸,又进行产生酒精的无氧呼吸。来自无氧呼吸的CO2量与酒精的量相同,剩余的CO2来自有氧呼吸。(6)有乳酸产生。①产生乳酸,不产生CO2→只进行产生乳酸的无氧呼吸。②同时产生乳酸和CO2→同时进行产生乳酸的无氧呼吸和有氧呼吸。3.液滴移动法探究细胞呼吸的方式(1)实验装置。欲确认某生物的细胞呼吸类型,应设置两套呼吸装置,如下图所示(以发芽种子为例)。(2)实验结果预测和结论。

实验现象结论装置一着色液滴装置二着色液滴不动不动只进行产生乳酸的无氧呼吸不动右移只进行产生酒精的无氧呼吸左移右移进行有氧呼吸和产生酒精的无氧呼吸左移不动只进行有氧呼吸或进行有氧呼吸和产生乳酸的无氧呼吸(3)物理误差的校正。为了使实验结果精确,除减少无关变量的干扰外,还应设置对照装置。对照装置与装置二相比,不同点是用“煮熟的种子”代替“发芽种子”,其余均相同。【典型例题1】

下图为测定小麦种子细胞呼吸的装置,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装置中NaOH溶液的作用是吸收种子细胞呼吸释放的CO2B.液滴移动的距离为小麦种子消耗O2量与产生CO2量的差C.应避免对小篮子中的种子造成损伤D.为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应设置对照组答案:B解析:NaOH溶液能吸收小麦种子细胞呼吸释放的CO2,A项正确。由于小麦种子进行细胞呼吸释放的CO2被装置中NaOH溶液吸收,所以液滴移动的距离为小麦种子消耗O2的量,B项错误。种子损伤后会影响其细胞呼吸强度,所以应避免对小篮子中的种子造成损伤,C项正确。生物实验的原则之一是对照原则,所以为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应设置对照组,D项正确。专题二

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的测定装置

1.装置中溶液的作用(1)在测定细胞呼吸速率时,甲装置中NaOH溶液可吸收容器中的CO2。(2)在测定净光合速率时,乙装置中NaHCO3溶液可提供CO2,保证容器内CO2浓度的恒定。2.测定原理(1)在黑暗条件下,甲装置中的植物只进行细胞呼吸,由于NaOH溶液吸收了细胞呼吸产生的CO2,所以单位时间内红色液滴左移的距离就表示植物吸收O2的速率,可代表呼吸速率。(2)在光照条件下,乙装置中的植物同时进行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由于NaHCO3溶液保证了容器内CO2浓度的恒定,所以单位时间内红色液滴右移的距离表示植物释放O2的速率,可代表净光合速率。(3)总光合速率=净光合速率+呼吸速率。【典型例题2】

用等体积的三个玻璃瓶甲、乙、丙,同时从某池塘水深0.5m处的同一位置取满水样,立即测定甲瓶中的氧气含量,并将乙、丙瓶密封后沉回原处。一昼夜后取出玻璃瓶,分别测定乙、丙两瓶中的氧气含量,结果如下表(不考虑化能合成作用)。下列有关分析合理的是(

)项目透光玻璃瓶甲透光玻璃瓶乙不透光玻璃瓶丙氧气含量/mg4.95.63.8A.丙瓶中浮游植物的细胞产生[H]的场所是线粒体内膜B.在一昼夜内,丙瓶生物细胞呼吸消耗的氧气量约为1.1mgC.在一昼夜后,乙瓶水样的pH比丙瓶的低D.在一昼夜内,乙瓶中生产者实际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量约为1.1mg答案:B解析:丙瓶中浮游植物只进行细胞呼吸,细胞产生[H]的场所有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A项错误。甲瓶的氧气含量-丙瓶的氧气含量=4.9-3.8=1.1(mg),可表示一昼夜内丙瓶中生物细胞呼吸消耗的氧气量,乙瓶的氧气含量-甲瓶的氧气含量=5.6-4.9=0.7(mg),可表示一昼夜乙瓶中生物产生的净氧气量,因此乙瓶中生产者实际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量=1.1+0.7=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