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期中测试题2份(含答案)_第1页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期中测试题2份(含答案)_第2页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期中测试题2份(含答案)_第3页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期中测试题2份(含答案)_第4页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期中测试题2份(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期中测试卷(分值120分)一、积累与运用。(30分)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3分)A.凫水(fú) 怠慢(dài) 潺潺(chán) 销声匿迹(nì)B.斟酒(zhēn) 橄榄(ɡǎnnǎn) 酬谢(chóu) 屋舍俨然(yǎn)C.农谚(yàn) 连翘(qiáo) 甘醇(chún) 豁然开朗(huò)D.载途(zài) 炎热(yán) 簌簌(sù) 袒胸露乳(tǎn)2.下列各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A.追溯 两栖 凑齐 密蜂B.薏仁 煨炖 两颊 元霄C.巴结 归省 行辈 撺掇D.过瘾 健脾 落慕 鸟臀目3.下列句中标点符号用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小朋友们便不再原谅我会读“秩秩斯干”,却全都嘲笑起来了。B.到了喝春酒时,就开出来请大家尝尝。“补气、健脾、明目的哟!”母亲总是得意地说。C.今年的暑假,你是打算去九寨沟旅游呢?还是去西藏旅游?D.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4.下列语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3分)A.冬天来了,各种虫儿销声匿迹,大地开始进入冬眠期。B.山外有山,人外有人。我们不能目空一切,自恃强大。C.在老师讲解完这道数学题后,我有一种大彻大悟的感觉。D.班长很好强,他不希望自己比别人慢,所以做事情总是一马当先。5.下列作家作品常识搭配有误的一项是()(3分)A.《桃花源记》——陶渊明——《陶渊明集》B.《小石潭记》——柳宗元——《柳河东集》C.《大自然的语言》——竺可桢——《一门丰产的科学——物候学》D.《社戏》——鲁迅——《朝花夕拾》6.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电磁波辐射的最大危害在于这种时时刻刻围绕我们的杀手是无形的。________。日常工作、生活中普通电器带来的低强度电磁波辐射,这种辐射污染不像农药中毒、噪音污染那样立竿见影,而是在不知不觉中缓慢地损害着人体。A.一般说来,过量的超强度的电磁波强辐射对人体造成急性损害的情况并不多B.既然如此,过量的超强度的电磁波强辐射对人体造成急性损害的情况并不多C.一般说来,过量的超强度的电磁波强辐射对人体造成急性损害的情况并不少D.既然如此,过量的超强度的电磁波强辐射对人体造成急性损害的情况并不少7.古诗文名句默写。(6分)(1)微君之躬,___________。(《式微》)(2)一日不见,___________。(《子衿》)(3)孟浩然描写洞庭湖波澜壮阔的景象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望洞庭湖赠张丞相》)(4)小伙子一般都喜欢美丽而又贤惠的姑娘,《关雎》一诗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就是佐证。8.综合性学习。(6分)酒,在人类文化的历史长河中,已不仅仅是一种客观的物质存在,更是一种文化象征。酒文化也是中华传统文化中一种不可或缺的文化。让我们一起走进“酒文化专题”实践活动中去吧!(1)【成语中的酒】学习中我们一定积累了许多关于酒的成语或俗语,你能写出两个并解释其意思吗?(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生活中的酒】据统计,交通事故绝大部分是因为司机酒后驾车引起的。假如你遇到一位司机叔叔,喝酒以后仍然准备驾车,这时,你应该怎么对他说?(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理解。(40分)(一)(2017·湖南邵阳)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各题。(15分)【甲】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光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柳宗元《小石潭记》)【乙】雨中上韬光庵①,雾树相引,风烟披薄,木末飞流,江悬海挂。稍倦,时踞石而坐,时倚竹而息。大都山之姿态得树而妍山之骨格得石而苍;山之营卫,②得水而活,惟韬光道中能全有之。初到灵隐,求所谓“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者,竟无所有。至韬光,了了在吾目中矣。白太傅碑可读,雨中泉可听,恨僧少可语耳。枕上沸波,终夜不息,视听幽独,喧极反寂。益信声无哀乐也。(节选自明代萧士玮《韬光庵小记》)【注】①韬光庵,寺名,在杭州西湖。②营卫:原指由饮食中吸收的营养物质,这里指精气。9.解释加点词的意思。(4分)(1)心乐之_________________(2)佁然不动__________________(3)益信声无哀乐也__________________(4)恨僧少可语耳__________________10.下列加点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A.时踞石而坐学而不思则罔B.以其境过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C.山之营卫得水而活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D.其岸势犬牙差互其如土石何11.用斜线/为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三处。(2分)大都山之姿态得树而妍山之骨格得石而苍12.翻译下面句子。(4分)(1)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枕上沸波,终夜不息,视听幽独,喧极反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甲】文中最后柳宗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从中传达出了作者______的心情。【乙】文从“恨僧少可语耳”中流露了作者________的情绪。(2分)(二)(2017·湖北鄂州)阅读下面短文,完成后面各题。(15分)闲敲棋子落灯花①一直喜欢一句诗: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有道是“最难风雨故人来”,朋友的失约让诗人略显沮丧,但这沮丧随即便被他的闲情逸致所冲散。聚会下棋本是消磨时光,没什么功利与目的,来与不来本就无碍。于是,他开始闲敲棋子,自己玩味起来。看似漫不经心,实则自在怡然。这种“闲”字当头的处世态度与生活方式,实在令人敬佩。②其实,宋朝诗词里有很多关于“闲”的诗句,表现出宋人对生活纤细入微的体验与开掘,愈简愈美,愈淡愈真。内心里生出喜乐与趣味,才会“画屏闲展吴山翠”;内心通透圆润,才会“宝帘闲挂小银钩”。这样看来,闲敲棋子,敲出的是一份超然与平和。③想来现实生活中的“闲”,多是忙里偷闲。是否能化为澄澈或隽永,只在一念之间。④《闲情记趣》里也有一段很喜欢的情节:“夏月,荷花初开时,晚含而晓放。用小纱囊撮茶叶少许,置花心,明早取出,烹天泉水泡之,香韵尤绝。”这里记叙的是作者沈复和妻子芸娘的日常生活,将茶叶放在荷花心,以泉水烹,虽没有《红楼梦》里妙玉的文雅别致,却是生活中随手可得的小乐趣。平凡而和谐,虽家长里短,亦是绮丽流光。⑤庆山在新书里有句话:若能在万事小物中得到诸般乐趣,又何必再远游呢。走得再远,也走不出彼此的这份天长日久。⑥北京小暑过后异常炎热,对于我这个在海边小城长大的人来说,简直是种折磨。⑦“那周末去郊区山里吧,看山看水看星星。”他说。就这样,周六他真的带我开了一天车到山脚下。傍晚坐在小凳上吹着凉风吃着烧烤,别提多惬意舒心了。⑧第二天一早,我们就进山,一路上层峦叠嶂,鸟语花香。傍晚时分,山里的景色更美了。正应了那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幽幽树林,山鸟时鸣深涧,清泉石上流。让人不禁感叹,不出来走走,真的体会不到大自然的乐趣。⑨回想留学那几年,整个美东都遭遇了暴雪。有一次,我抱着一堆资料到图书馆后,突然收到了学校群发的一封邮件,大意如下:今天下雪,封校一天,临时举行堆雪人大赛,奖金300美金,在保证个人安全的情况下,请出门享受下雪的乐趣吧!⑩那一刻,我才想到学校“StudyHard.PlayHard(努力学习,尽情嬉戏)”的校训是多么动人。同学们几乎是同时放下手中的书本,回家穿好衣服出门玩雪。短短几个小时内,一群工科生居然在草坪上还原出了城堡式的活动中心,那精致又宏大的雪中城堡,在冬日阳光的照耀下晶莹剔透,闪闪发光,成为当之无愧的第一名。我们游园赏雪拍照,虽然天气寒冷,心中却兴奋异常。⑪有时候,恶劣的天气带来的并不全是负面消息,以一颗玩味的心去对待,往往能收获意想不到的惊喜。还有一次,下午本来和几个朋友约好去山上野餐。清新的桌布已铺好,正准备摆放食物时,突降大雨,我们赶忙收拾,以百米冲刺的速度跑进了最近的一座教学楼里避雨。⑫大约过了半小时,雨停了。不过草地太湿,继续回去野餐已不太现实。这时,一个朋友提议:“天快黑了,山上刚下完雨,空气也湿润,说不定会有萤火虫!”一听到萤火虫,我一下子开心起来,完全忘了刚才的一场狼狈。⑬就这样,我们约好先下山各自拿相机和设备,再一起上山拍萤火虫。那个傍晚,我们看到了绚丽的晚霞和火烧云,萤火虫易发现但不易捕捉,我们两两一组,边打着手电筒吸引萤火虫边用相机拍照。本是一次没有实现的野餐,却转化成了一场流萤飞舞的精彩。那天,偶然听到一首很好听的歌,歌里有句短诗,听一遍就记住了:庭前花木满,院外小径芳。四时常相往,晴日共剪窗。⑭第一感觉,这就是爷爷奶奶生活的写照。奶奶前不久在门前的小院子里栽了两棵紫薇,一棵是她,一棵是爷爷。现在爷爷树上的花骨朵多些,但她的树型耐看,听着听着,我突然很感动。头发花白之时,至少依然有人陪你看门前亭亭如盖与满树花开。⑮其实,珍贵的东西一直都在,从未远离。不管是友情还是爱情,找个能与你一起玩味与欣赏的人,生活才会有乐趣。⑯这样看来,闲敲棋子落灯花,并不是明月清风在前,鲜花美酒在侧时你懂得利用与欣赏,而是,当现实看上去不那么完美的时候,你是否依然有颗玩味与欣赏的心,化劣势为优势,尽情活出自己的生趣。⑰就像张岱,明明是富贵公子,却称自己“学书不成,学剑不成,学节义不成,学文章不成,为死老魅也已矣”。下雪了,就去湖心亭看雪,友人没来,就自己赏完景安然归去,依然心存欣喜。就这样,他将自己的小品文侍弄到风华绝代,耐寂寞而不热衷,处繁华而不没落。⑱也像《记承天寺夜游》中所说:“何夜无月?何处无松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至于到底有没有趣味,多为外人的评价,不足为据。只要对自己而言,深得其趣足矣。所以,在庸常的生活中,做个力所能及的享乐主义者,没什么不好。(选自《哲思》2017增刊,有删改)14.把下面的诗句填入第⑧段的横线上,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好峰随处改,幽径独行迷B.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C.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D.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15.第段中画横线的句子在本文结构上起什么作用?(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6.赏析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3分)一听到萤火虫,我一下子开心起来,完全忘了刚才的一场狼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7.“闲敲棋子落灯花”在本文中的含义是什么?(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8.本文的作者在文中引用了大量的古诗文,足见作者的文化底蕴深厚。可现在有的人往往会熟练地敲击键盘,却不会书写漂亮的汉字;会说一口流利的英文,却不会吟诵唐诗宋词……针对这种现状,请谈谈你的看法。(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10分)亭朱千华①江山无限景,都取一亭中。亭,停也,人所停集也。凡驿亭,邮亭,园亭,并取此义为名。这是汉代许慎对亭的定义。说起亭,忽然想起清代扬州笔记作家李斗,他在《扬州画舫录》中说,扬州以园亭胜。意思是,扬州之风景,以园亭而著称。园亭,就是指园林。当然,扬州的亭也是别具一格的。以五亭桥最为有名。五亭桥,是中园传统园林建筑史上的一朵奇葩。又称莲花桥。亭与桥结合,形成亭桥。分为五亭,莲花状,聚集于一桥,亭与亭之间连以短廊,形成完整屋面。清人黄惺庵赞此桥:扬州好,高跨五亭桥,面面清波涵月镜,头头空洞过云桡,夜听玉人箫。②亭虽小,自古以来,在传统园林建筑中,亭是不可或缺的构成要素。如果园林是一篇文章,那么其中的亭,就是园林的句逗,是文章中的标点符号。一座园林里没亭,就像一篇文章没有逗号。明代袁中郎游香山,觉得“香山,山色轩楹,比碧云殊胜……龙潭水光千顷,荷香十里,长堤迂曲回环,垂杨夹道,大有江南风景。”但美中有不足,他说:“无亭榭可布几筵耳。”四周群山郁苍,群木荟蔚,景致殊美。若有一亭,供三两知己摆点酒菜,喝上几盅,方才快意。③山水之间,有亭可憩,方能渐入佳境,将山水之美,与人文情趣融为一体。登山途中,或风景佳处,皆有亭。流泉自幽涧中或隐或现,曲折而下,激石有声,铿锵如琴。苏轼说,唯有此亭无一物,坐观万景得天全。亭虽小,在瞬间又被无限放大。古人作画,亦多置亭,为点缀。元代画家倪云林,每画山水,则多置空亭,他写下名句:亭下不逢人,夕阳澹秋影。张宜题倪画《溪亭山色图》,诗云:石滑岩前雨,泉香树杪风,江山无限影,都聚一亭中。(节选自《雨打芭蕉落闲庭》,有删改)19.第①段用大量的文字介绍五亭桥,为什么这样写?(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本文运用多种说明方法。以第②段为例具体分析。(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1.以第③段为例,简析本文的语言特色。(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写作与表达。(50分)22.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作文。大自然中,背阴的地方,往往环境幽暗,氛围冷清;向阳的地方,常常生机勃勃,春意盎然。人生也如此,面向阳光,我们便拥有春天般的生活。请以“向往春常在”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要求:①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和校名;③书写工整,卷面清洁。

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一、积累与运用(44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3分)A.撺掇(duo)家醅(pēi)亢奋(kàng)心旌(jīng)B.雾霭(ǎi)

骨骼(ɡé)

褶皱(zhě)

天衣无缝(fènɡ)C.哺乳(pǔ)

两栖(qī)

缄默(jiān)

目空一切(qiè)D.垂髫(tiáo)

翕忽(xī)

箬篷(péng)

好逑(qiú)2.下列词语书写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3分)A.譬如

瑕疵

连翘

风雪载途B.驰骋

腐蚀

顾忌

消声匿迹C.宽慰

磅礴

如法泡制

腊八粥D.嘲笑

挑惕

顾名思义

戛然而止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3分)A.中考临近,室友们都在认真复习,丁刚同学却苦心孤诣地沉迷游戏。B.这道数学题很难,在老师的反复讲解下,同学们终于大彻大悟

了。C.她性格孤僻,常常妄自菲薄

,大家都认为她是一个自负的人。D.生活对于任何人都非易事,我们必须有坚忍不拔的精神,还要有信心。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A.近两年“打虎上无禁区,拍蝇下无死角”的反腐举措,极大地促进了老百姓对未来的期许,对国家的自信。B.通过学校教育弘扬传统文化,对于奠定和谐社会基础,对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C.在阅读文学名著的过程中,常常能够使我们明白许多做人的道理,悟出人生的真谛。D.能否杜绝“到此一游”这种不文明现象,关键在提升公民的文明素养。5.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3分)A.《社戏》选自鲁迅散文集《朝花夕拾》。B.《回延安》是贺敬之以陕北“信天游”的形式写的一首抒情诗。C.《大雁归来》全文运用拟人的手法表达了作者对大雁的喜爱,体现了一位环境保护主义者的深切思考。D.《为什么布丁是软的,石头是硬的?》作者克劳斯·冯·克利青,德国物理学家,获得198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6、下列句子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3分)A.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B.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C.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D.细若蚊足,钩画了了。7、下列这段文字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①它通常在白天爬升至平流层20千米至30千米的高度,将太阳能最大限度地转存到储能电池中,夜晚则逐渐降至15千米至18千米的高度,低速、半滑翔飞行。②太阳能飞机是以太阳辐射的光能为动力的飞机。③同时,由于太阳能飞机以太阳能为动力,故其燃油、维护和维修费用基本为零。④太阳能飞机源源不断的动力,使它一次飞行可长达数月乃至数年。⑤与常规飞行器相比,太阳能飞机由于不需要传统的石化燃料,因此具有自己独特的优势。A.⑤④②①③

B.⑤③②①④

C.②④③⑤①

D.②⑤①④③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关雎》中“关关雎鸠,在河之洲”采用的是“兴”的手法。B.《蒹葭》“所谓伊人”的“伊人”与《关雎》中的“君子好逑”的“君子”,指的是同样的人。C.《蒹葭》全诗不着一个思字、愁字,读者却可以体会到诗人那种深深的企慕和求而不得的惆怅。D.《关雎》是《诗经》的第一首,选自《诗经·周南》。9、诗文填空(每空1分,共10分)(1)____________,子宁不嗣音?

(《子衿》)(2)蒹葭苍苍,____________。(《蒹葭》)(3)城阙辅三秦,____________。(《送杜少府之任蜀州》)(4)八月湖水平,____________。(《望洞庭湖赠张丞相》)(5)《小石潭记》中具体描绘潭周围景色的诗句是:____________,参差披拂。(6)写两句关于“雨”的古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写两句关于“花”的古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名著阅读(4分)傅雷是一个严厉、尽责的父亲,在儿子长大成人、留学海外后,仍通过书信的方式对儿子的生活和艺术进行悉心指导,这些家信汇编成书,就是《____________》,信中首先强调的是一个年轻人____________的问题。(4分)11、综合性学习(6分)河北省“低碳宣传周”开展以来,“低碳”概念正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下面是记者关于“低碳生活”的一则街头采访:市民张先生说“现在我家里的灯泡全是节能灯,包括台灯,过去没有意识到用电和低碳的关系,后来看到每用100度电,需要排放78公斤二氧化碳,觉得有些‘触目惊心’,便在节约用电方面用了心。”市民樊小姐说:“现在我也在用行动践行低碳生活。去超市购物,都是自己带购物袋。家里洗菜的水,则用来拖地或者冲马桶。”市民王先生说:“自从知道少坐一次电梯,可以减少2~6公斤二氧化碳排放后,我就尽量爬楼梯了。以前每顿饭都要吃肉,现在知道肉类在屠宰、加工环节浪费了很多资源,增加二氧化碳排放,就尽量少吃肉了。”(1)请写出你从采访对象的谈话中获得的主要信息。(2分)(2)请举一个具体事例,谈谈你打算如何“低碳生活”。(不得和选文重复)(2分)(3)下面是快板书《低碳生活幸福多》中的一小节,请你模仿画横线的句子创作一句,倡导大家都来过低碳生活。(要求:前后连贯。)(2分)说低碳,讲低碳,大家别嫌我啰嗦。低碳生活是什么,低碳生活有十多。

购物多用小布袋,环保意识靠自觉。弃物多用环保袋,小区干净又利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与理解(46分)(一)阅读《大自然的语言》选段,回答14-17题.(15分〉①物候现象的来临决定于哪些因素呢?②首先是纬度。越往北桃花开得越迟,候鸟也来得越晚。值得指出的是物候现象南北差异的日数因季节的差别而不同。我国大陆性气候显著,冬冷夏热。冬季南北温度悬殊,夏季却相差不大。在春天,早春跟晚春也不相同。如在早春三四月间,南京桃花要比北京早开20天,但是到晚春五月初,南京刺槐开花只比北京早10天。所以在华北常感觉到春季短促,冬天结束,夏天就到了。③经度的差异是影响物候的第二个因素。凡是近海的地方,比同纬度的内陆,冬天温和,春天反而寒冷。所以沿海地区的春天的来临比内陆要迟若干天。如大连纬度在北京以南约1°,但是在大连,连翘和榆叶梅的盛开都比北京要迟一个星期。又如济南苹果开花在四月中或谷雨节,烟台要到立夏。两地纬度相差无几,因为烟台靠海,春天便来得迟了。④影响物候的第三个因素是高下的差异。植物的抽青、开花等物候现象在春夏两季越往高处越迟,而到秋天乔木的落叶则越往高处越早。不过研究这个因素要考虑到特殊的情况。例如秋冬之交,天气晴朗的空中,在一定高度上气温反比低处高。这叫逆温层。由于冷空气比较重,在无风的夜晚,冷空气便向低处流。这种现象在山地秋冬两季,特别是这两季的早晨,极为显著,常会发现山脚有霜而山腰反无霜。在华南丘陵区把热带作物引种在山腰很成功,在山脚反不适宜,就是这个道理。⑤此外,物候现象来临的迟早还有古今的差异。根据英国南部物候的一种长期记录,拿1741到1750年十年平均的春初七种乔木抽青和开花日期同1921到1930年十年的平均值相比较,可以看出后者比前者早九天。就是说,春天提前九天。12.请你结合上下文,简要分析第④段中的加点词“一定”的表达作用。(4分)答:

13.选文说明的主要内容是决定物供现象来的四个因素,作者为什么要先说纬度,再说经度、高下的差异,最后说古今的差异?请从说明順序的角度作简要分析。(4分)答:

14.选文最后一段主要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有何作用?(3分)答:

15.3月26日是玲玲的生曰,远在大连和北京的两个姐姐都在微信上发来电子货卡表示祝贺,令玲玲惊讶的是照片上北京的连翘和榆叶梅开得正盛,可是在气候宜人的大连这两种花却未开放,你能结合选文内容解答玲玲的疑惑吗?(4分)答:

(二)阅读《别样山茶红》选段,回答18-22题.(17分)别样山茶红①虽然被称为“春城”,但昆明的冬天也并非总是云柔风软、艳阳高照。只要寒流悄然来袭,便会乌云笼罩、气温骤降,使得街巷庭院披戴的明丽和心头身外缭绕的暖意顿时荡然无存。举目四望,山寒水瘦、翠敛红萎,一派晦暗阴沉。②但即使在这样的寒凉和萧瑟里,也能看到一丛丛蔓延开去的高傲和矜持。它们不在乎高原十天半月就打一次的冷噤,肆无忌惮地葱绿着,浓墨重彩地妍丽着。③那是山茶。在昆明东北郊呜凤山金殿风景名胜区的山茶园里,即使天寒地冻,它们仍枝繁叶茂,千株万株喷红吐白,一如既往波光潋滟。④是的,在百花之中,山茶是最持久的灿烂。从5月中旬开始,一种叶像杜鹃叶、花像杜鹃花的山茶就率先在金殿山茶园绽放了。看着漫山遍野的浓绿被撕开一个口子,殷红汩汩涌流,又漫漶开去,黏黏地湿了一片天地,在万绿丛中添一抹血红,生发的该是一种什么祥的伤感?而一年中最早的山茶花汛,是由这种一度濒临灭绝、极其珍稀的杜鹃红山茶肇始,又不免激动人心。这一波红潮一直延展到9月。⑤接下来在金殿山茶园看到的悦目色彩是茶梅。它也是山茶的一种,花多为白色或粉红色,瑰丽而淡雅。茶梅10月开放,花期持续到12月。凋谢时,片片花瓣随风飘飞,漫起一袭彩色雨雾,铺下一块斑斓花毯。⑥有趣的是,它的香消玉殒,宣告的却是各色常规山茶的怒放。一时间,恨天高、童子面、朱砂紫袍、雪姣、十八学士、六角大红、赤丹、状元红……如盅如碗、如钵如盆,姹紫嫣红、浅淡深浓,争奇斗艳、各不相让。茶梅用它满地的落红真正实现了“化作春泥更护花”。而那被铺地锦绣托起的云霞,一直燃烧到次年4月底。到了5月,杜鹃红山茶就又轮回着开始了新一拨的激情涌动。⑦可以说,这里一年四季茶花开不断,正应了清代李笠翁(李渔)的评价:“具松柏之骨,挟桃李之姿,历春夏秋冬如一日,殆草木而神仙者乎?”⑧在云南,山荼还是扎根于深远时光中的璀璨。公元898年绘制的《南诏图传》中,它就出现在南诏王细奴罗家里。现存最古老的云南山茶,也许应数生长在楚雄紫溪山功德林的“紫溪茶”,树龄六百五十多年。而丽江玉龙雪山东麓的玉峰寺院内一年能开上万朵花、荫地面积全国最大的“茶花王”,树龄大约五百年。大理巍宝山灵官殿的桂叶银红,高18.88米,是世界最高的茶花,树龄也近四百年。⑨让我对山荼之美有所顿悟的,却是这样一件事。⑩那天,我去郊区农村看望一位妻、儿早逝的独身老人。他的家,院墙多处泥块脱落,屋顶瓦沟枯草抖索。从厢房到堂屋,说话有回音却看不清周围堆放了些什么。但我们还是不期而遇或者说狭路相连了,与山茶。它们一盆挨一盆摆放在地面坑坑洼洼的院子一角,绿叶像海水漾波,红花像火焰腾跳,拥挤着,喧嚷着,摇头摆脸,超越了这里的破败、空旷、凌乱、昏暗,那么醒目、夺目、灼目,迸溅出满腔欢喜,流溢出盈盈暖意,使得原本可能死气沉沉的一隅平添活泼生机。⑪老人告诉我,他从小爱花。这些山茶是他在心情好时种下的,每天都要来仔细地照看。山茶活了,长高了,枝繁叶茂了,好心情也就随之常驻常在了:山茶打苞了,骨朵饱满了、绽裂了,笑容也就随之在梦里开花。“今年,我还把它们一盆盆送到金殿去参加茶花展览了哩。”想不到老人对美的追求如此炽烈。是对山茶的爱,戳破了缠裹他的孤独,烧掉了包围他的凄凉。就是这生命中最原初的牵挂,鼓舞着他重构自己的人生。⑫云南的山茶之所以特别多,特别绚烂,大多源于人工的精心种植,栽培养护。尽管栽护它的人境遇会有不同,但他们栽下的都是对于美的不竭的追寻,养护的都是对于美的永恒的渴求。⑬别样山茶别样红,一枝一叶总关情。(摘自《人民日报》2015年,有删改)【注】漫漶:形容文字、图画等因磨损或浸水受潮而模糊不清。

16.结合文章内容简要谈谈你对标题“别样山茶红”的理解。(4分)17.第①段描写寒流来时昆明冬天的景象,有什么作用?(3分)18.第④段写到“在百花之中,山茶是最持久的灿烂”,文中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概括。(6分)19.本文主要采用了哪种写作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三)阅读下面两则古文,完成23-25小题。(14分)【甲】京中有善口技者。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众宾团坐。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乙】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20.填空。(4分)甲、乙两个文段都选自清代人____________编选的笔记小说《____________》。甲文以“____________”为核心,突出了民间艺人口技表演的高超;乙文段围绕“____________”

一词,表现了王叔远微雕技艺的精湛。2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2分)会宾客大宴以至鸟兽

2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1)满坐寂然,无敢哗者。(2)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23.甲文段除对民间艺人进行直接描写外,还运用了侧面烘托的手法,请找出文段中侧面描写的句子(2分)24.根据乙文对对子。(2分)上联:雕刻者高超技艺下联:

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