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乡高三地理精优、培优课堂3月8日作业:自然资源练习A+、A附答案_第1页
桐乡高三地理精优、培优课堂3月8日作业:自然资源练习A+、A附答案_第2页
桐乡高三地理精优、培优课堂3月8日作业:自然资源练习A+、A附答案_第3页
桐乡高三地理精优、培优课堂3月8日作业:自然资源练习A+、A附答案_第4页
桐乡高三地理精优、培优课堂3月8日作业:自然资源练习A+、A附答案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3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桐乡高三地理精优、培优课堂3月8日作业:自然资源练习A+、A[复制]学校:[单选题]*○桐高○一中○二中○茅高○凤高班级:[单选题]*○301○302○303○304○305○306○307○308○309○310○311○312○313○314○315○316○317○318○319○320学号:如01[填空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填空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西沙群岛被誉为中国的“马尔代夫”,不仅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在海底还蕴藏着极其丰富的可燃冰。可燃冰是一种主要分布在海底的天然气水合物,燃烧值高且对环境影响小。由于可燃冰大多埋藏在海底,目前没有国家进行商业化开采。我国于2017年5月在南海试开采可燃冰并获得成功,在可燃冰开发方面的技术处于世界领先水平。读下图,回答1~3题。

1.可燃冰目前没有被大规模开采的主要原因是()[单选题]*A.资源量少B.对环境影响大C.开采难度大(正确答案)D.海上交通不便答案解析:第1题,可燃冰主要处于深海中,开采的难度大是其目前没有被大规模开采的主要原因。2.该群岛在夏季有时会出现带状波纹(见上右图),其最可能的影响因素是()[单选题]*A.洋流B.夏季风(正确答案)C.潮汐D.地壳运动答案解析:第2题,通过图中波纹的走向可以判断出其是受夏季盛行的偏南风影响形成的。3.我国可燃冰试开采成功,其主要意义是()[单选题]*A.促进南海地区的经济发展B.占领开采技术高端位置(正确答案)C.优化我国能源消费结构D.减轻我国空气污染答案解析:第3题,因为除我国以外还没有国家能成功开采可燃冰,所以掌握开采的核心技术是其主要意义。目前该技术还没有应用到商业开采,还不能促进南海地区的经济发展。(2012·江苏地理)下图是“1990~2010年我国能源消费与GDP增长变化图”。读图回答4~5题。4.能源消费与GDP的增长特点是()[单选题]*A.单位GDP能源消费2002年最低B.能源消费量2007年开始下降C.能源消费与GDP的年均增速相同D.单位GDP能源消费呈下降趋势(正确答案)答案解析:第4题,两条曲线虽然都在增长,但增长的速度不同。从两条曲线的关系看,从1990年开始两线在不断接近,2007年后,GDP曲线反超能源消费量曲线,说明单位GDP能源消费在不断降低。5.能源与GDP增长的关系是()[单选题]*A.能源消费增长会减缓GDP增长B.GDP增长速度取决于地区能源储量大小C.GDP增长是影响能源消费增长的重要因素(正确答案)D.我国能源丰富,可以满足GDP高速增长的需要答案解析:第5题,从两条曲线的变化看,能源与GDP增长的关系是:随着能源消费的增长,GDP在不断增长,能源供应充足能够加快GDP的增长。但是影响GDP增长速度的因素有很多,并不完全取决于能源储量大小。我国人均能源有限,能源的供应并不充足。下图为舟山市打造“资源型城市”的规划示意图。读图,完成6~7题。6.舟山打造“资源型城市”的主导区位因素是()[单选题]*A.交通(正确答案)B.劳动力C.自然资源D.市场答案解析:第6题,“资源型城市”是以港口为中心,通过输入区域以外的自然资源,在港口附近进行生产加工,并将产品销往区域以外市场的一种产业模式,并非传统意义上在自然资源产地的“资源型城市”,故其发展的主导区位因素为交通。7.图示产业结构的优势在于()[单选题]*A.实现了污染物的零排放B.降低了海水淡化的成本C.对区域内外资源的充分利用(正确答案)D.加剧了海洋生态的风险答案解析:第7题,通过港口优势,从本区域以外调入各类自然资源,并发挥本地海盐资源的优势,建立资源产业,实现了对区域内外资源的充分利用。通过建立循环利用模式,减少废弃物的产生,但不会实现“零排放”;海水淡化的成本较高,不会因为资源输入而降低成本。(2018·湘潭模拟)弃风限电是指在风电机组设备状态正常、风况良好的情况下,由于种种原因导致风电场被迫暂停一些机组发电的现象。我国风电开发利用的商业化时间相对较短,但增长速度快,至2012年我国风电产量已跃居世界第一,成为风电大国,但“弃风限电”现象也日趋严重。读2013年中国上网电量(上网电量指发电厂向电网公司输入的电量)和重点地区“弃风”电量图(单位:TWh),完成8~10题。8.我国“弃风限电”最严重的地区是()[单选题]*A.西北地区(正确答案)B.西南地区C.华北地区D.华东地区答案解析:第8题,读图分析可知,蒙东、蒙西、甘肃都分布在我国的西北地区,因此“弃风限电”最严重的地区是我国的西北地区。9.重点地区出现“弃风限电”的根本原因是()[单选题]*A.我国风能资源开发时间短B.我国能源资源储量大、种类多C.风能资源非常丰富D.发电量与用电量存在时空差异(正确答案)答案解析:第9题,甘肃、蒙东、蒙西等都为经济发展程度较低的地区,本地消纳电量有限,而电力外送能力又不足,只能“弃风”。10.下列缓解“弃风限电”的主要措施中,不可行的是()[单选题]*A.提高本地区风能消纳能力B.增加植被覆盖率,减弱风速(正确答案)C.通畅能源外送通道D.放缓风电基地建设速度答案解析:第10题,根据“弃风限电”的原因可知,缓解“弃风限电”的主要措施是提高本地区风能消纳能力,通畅能源外送通道。(2018·开封模拟)不丹北部与我国西藏自治区接壤,森林覆盖率达72%,经济以传统的种植业、林业与牧业为主。读不丹略图,回答11~12题。11.关于该国自然环境说法正确的是()[单选题]*A.地形以山地为主(正确答案)B.风力侵蚀作用明显C.地势南高北低D.位于板块张裂处,多地质灾害答案解析:第11题,根据经纬网信息和所学知识可知,不丹位于喜马拉雅山南部,地势北高南低,地形以山地为主。12.该国虽然水能资源极为丰富,但其开发利用率却很低的主要原因有()①径流季节变化大,开发困难②资金、技术短缺,开发能力不足③河水含沙量大,水库易淤积④以传统经济为主,电力需求小[单选题]*A.①③B.①④C.②④(正确答案)D.②③答案解析:第12题,根据题干信息可知,该国经济以传统的种植业、林业与牧业为主,所以经济相对落后,资金、技术短缺,开发水能资源的能力不足,同时其以传统经济为主,电力需求小,导致其水能资源开发利用率很低。读我国某种矿产品运输线路图。回答13~14题。13.关于图中矿产品输出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叙述正确的是()[单选题]*A.石油工业向气化、液化、电化产品方向发展B.冶金工业向不锈钢系列制品与铝系列制品方向发展(正确答案)C.建材工业向精细化方向发展D.化学工业向轻、薄型方向发展14.该矿产品的运输能够()[单选题]*A.改善输入地区的环境质量B.缓解输入地区能源不足的压力(正确答案)C.改善输出地区的环境质量D.有利于能源的综合利用15.新华网2011年1月13日报道,经过煤炭资源整合和企业兼并重组,山西煤炭生产和运输能力大幅提高,2010年12月产量再创历史新高,全省全年完成煤炭产量7.41亿吨,大秦铁路煤炭年运输量达到4.05亿吨。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读图,从地理位置、市场和交通三方面简析山西省煤炭资源开发的优势条件。(6分)

(2)“晋煤外运”和“晋电东送”是山西省两种主要能源输出方式。试简要评价山西省输煤和输(火)电两种能源输出方式的优缺点。(8分)

(3)简析煤炭资源的开采可能引发的主要生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治理对策。(12分)[填空题]*一点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解析:答案:

(1)地理位置:地处我国中部地带,邻近天津、西安等工业城市,输煤、电距离近。

市场方面:我国经济发展迅速,能源消费量大,能源消费以煤炭为主,市场广阔。

交通方面:位置适中,外运条件好。(有京包、石太、太焦、大秦、神黄等铁路线通过)。

(2)输煤(晋煤外运)——成本高,附加值低,效益低;减轻本地区环境污染。

输电(晋电东送)——成本低,附加值高,效益好;造成当地环境污染,消耗大量的水资源,使水资源短缺。

(3)生态问题:

采空区岩层断裂、塌陷,继而引发地表沉陷;

破坏土地资源,造成土地退化;

大量煤矸石等弃置不用,占用大量土地资源,煤矸石山还会自燃引发火灾等。

措施:

回填采空区;

保护好表土层,进行复垦;

开展煤矸石等废弃物的再利用。16.(2018·太原一模)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28分)

丹麦是一个致力于摆脱石油依赖,以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为主要生命线的国家,其人均风电装机容量长期居世界第一位,目前风电满足全国电力需求的42%。丹麦风电的主要备用电源在周边国家,与瑞典、挪威、德国之间电脑互联,能根据风电变化,调度电力进出口,“削峰补谷”平衡电力供需。丹麦历届政府对风电都给予大力支持,如为风电设备安装、风电生产提供财政补贴;强制风电上电网与电力公司购买;电力消费者必须购买固定额度的绿色能源等。如图示意丹麦地理位置。

风电弃用主要是指由于电网接纳能力不足、风电不稳定等原因导致的风机停止发电的现象。2016年前三季度,我国风力弃风电量达394.7亿度,全年平均弃风率为19%,尤其是西北风电规模化开发地区弃风现象严重。

(1)与水能、太阳能相比,分析丹麦选择大力发展风电的原因。(11分)

(2)说明丹麦风电要利用备用电源进行“削峰补谷”的原因。(8分)

(3)探讨解决我国西北风电规模化开发地区弃风问题的途径。(9分)[填空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解析:答案:

(1)丹麦濒临海洋,常年受西风带影响,风能资源丰富;

地形以平原为主,地势平坦;

河流较短、落差小,水能资源匮乏;

纬度较高,阴天多,太阳能资源匮乏。

(2)风电具有不稳定的特点,当风力较弱时,需要备用电源“补谷”,维持电网的稳定运行;

当风力较强时,可出口风电到周边国家进行“削峰”。

(3)(明确风电作为新能源的战略发展地位;)加强电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输电能力;

建设火电、水电等调节电站,或与周边地区火电、水电联网,弥补风电不稳定的缺陷;

政府给予政策支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