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的现状及解决路径分析目录TOC\o"1-3"\h\u29544摘要 113953一、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的界定 225251(一)农民工的概念 217130(二)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的界定 325925(三)农民工社会的界定 38466(四)农民工工资拖欠的特点 3327031.普遍性 4321092.特殊性 419053.剥夺性 4122064.多样性 413772二、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的现状与危害 429153(一)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的现状 412680(二)拖欠农民工工资的不良影响 5146711.农民工方面的影响 598402.对社会的不良影响 51952三、香港台湾地区工资支付与拖欠法律规定与借鉴 62186(一)香港地区工资支付与拖欠法律规定 632205(二)台湾地区工资支付与拖欠法律规定 617844(三)香港、台湾地区工资支付与拖欠法律规定借鉴 720161.强化惩罚措施,调动部门间分工配合 72302.进一步健全完善欠薪保障基金制度 728577四、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法律解决路径研究 83255(一)实体性法律制度的完善 821907(二)程序性法律制度的完善 9181361.完善农民工讨薪司法援助的意见 9191832.鼓励农民工积极申请支付令 9175723.完善司法救济程序 1023691五、结语 10245参考文献 10一、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的界定(一)农民工的概念我国仍旧处在社会转型时期,随着城市化、工业化的进程,农村剩余劳动力进一步向城市进行转移,是我国城乡二元制建设下特有的人群。农民工群体对我国的城市发展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极大的促进了社会的发展。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社会中就出现了大量农民工进城的现象,但是对于“农民工”却有着不同的定义。改革开放四十余年来,对于农民工的界定可以从广义和狭义的两个层面展开理解。狭义的“农民工”是指户籍仍旧保留在农村,但主要在城镇从事非农产业的农村劳动力,所谓的广义的“农民工”则在狭义包含的范围外还包括在农村内部就地从事第二、三产业的劳动力。陆学艺教授从职业、制度身份、劳动、地域等四方面界定了“农民工”的概念,他认为农民工是指具有农村户口,同时从事非农业工作的村民,不但是指在外工作的农村流动人口,而且包括在农村就地为他人从事有偿的非农活动的农村人口”。孙立平教授认为,“农民工”不止是代表一种职业身份,更是一类人群社会身份与自身职业的结合代表。在词语中的“农民”二字是他们社会身份的描述,而“工”则代表了他们的职业。(二)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的界定若要对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进行准确的界定,首先要明确拖欠工资的行为。我国现行《中华人民公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50条中明文规定,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本人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当然法律对于双方协商一致的可以在一定支付周期内进行支付的行为也是给予认可的。对于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的研究很有必要性,因为法不是恣意的枉为,即便我们所站的立场是为了维护正义,保护弱势群体,也不可任意把拖欠行为的范围进行扩大或缩小。根据主观上态度的不同,可以分为一般性拖欠和恶意拖欠行为,对于后一种行为务必予以严重的惩罚,在《刑法》修正案(八)中设置了“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及相应惩罚措施就体现了国家对于恶意拖欠工资的行为明确态度。(三)农民工社会的界定根据上文所述,在改革开放的进城中,对于农民工有着不一样的界定,但是大多数学者目前达成了一致的观点。所谓的农民工是一种需要结合看待的社会群体,是“农民”与“工”的结合体,农民工是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特殊时期下的特殊群体。基于“农民工”的政治、经济、社会等特性和属性分析,农民工就是指具有农村户籍身份,拥有农村土地权益,为用人单位提供劳动的的特殊人群。(四)农民工工资拖欠的特点农民工的工资是农民工的基本权益,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很难得到保障,长期以来农民工的合法权益一直受到侵害。总的来说表现出下述特点:1.普遍性拖欠农民工工资的现象具有普遍存在性,各地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进城务工的农民工几乎都被拖欠过工资,事件或长或短,其中不乏北京、上海、广州等沿海城市,因此作为一个普遍性社会现象需要引起注意。2.特殊性拖欠农民工工资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建筑行业,受到建筑施工中层层分包的影响,农民工工资的拖欠也表现出较长的债务链,一般情况下建设单位会拖欠承包施工的工资,由江苏绿地集团预先垫资施工,江苏绿地集团拖欠包工头,最终包头再拖欠农民工。包工头会预先向江苏绿地集团预支以部门伙食费,其余的工资拖欠到年终结算,长长的债务链下往往是各方互相推卸责任。3.剥夺性农民工进城务工的收入往往是其再生产和维持生计的基础,拖欠农民工工资会影响到劳动力的正常生活,相当于剥夺了农民工的基本权益。近年来中央逐渐加大对拖欠农民工工资的干预力度,形势得到环节,但是对农民工的剥夺现象仍然存在,特别是市场关系和工业关系规范性不足的前提下。4.多样性为了拖欠农民工的工资设立了形式多样的克扣借口。首先是按月扣发模式,基于各种借口,在农民工工资中扣发一定比例的抵押金、保证金、餐费与床位费等;其次借故包吃管住,年底支付工资,农民工住在简易工棚内,生活支出有限,一旦到年底,包工头会以各种理由搪塞;利用农民工的弱势性,不签订劳动合同,随意克扣工资。二、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的现状与危害(一)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的现状在我国不断推进城市化建设的过程中,我国第二、三产业逐渐占据我国国民经济中越来越重要的位置,保障城市化的一大关键因素就是充足的劳动力,农民工进城就恰巧顺应了时代的需求,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不断涌现。同时根据进几年的调查统计数据,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在建筑行业最为频繁。农民工在前往城市务工时,大多选择的是劳动密集型行业。根据相关报告显示,选择第二产业务工的农民占比为49.1%,其中,选择制造业务工的占比为27.9%,而选择建筑业进行务工的农民工占比为18.6%。农民工务工的工作环境通常比较恶劣,且收入并不稳定,获得的劳动收入低。及时农民工的工作境遇并不好,社会中仍然存在大量拖欠农民工工资的现象,这成为了全社会人都共同关注的重要问题。根据我国全国总工会公布的数据可知,当前我国进程工作的农民工人数高度1.2亿人,其中被拖欠过工资的农民工人数高达1000万人,可知比例之高。在所有农民工工资拖欠的案例中,建筑施工企业所占据的比例高达70%。为了更好的维护农民工的权益,也为了推动社会的和谐稳定,我们会需要对从法治化的道路上思索解决之策,从而建立起解决农民工工资现象发生的长效机制。(二)拖欠农民工工资的不良影响1.农民工方面的影响农民工的收入除了维护基本的生存支出,大部分都用于病人看病、存钱养老、赡养父母、盖房或子女上学等。子女在高中以上的教育中需要大量的经济支出,拖欠农民工工资等于剥夺其子女的前途;还会影响到农民工家庭的生活质量,没有经济来源会造成看病就医的困难;在长期受骗上当后,农民工会将拖欠工资的行为当作常态,也开展坑蒙拐骗的行为。2.对社会的不良影响首先会造成社会诚信的缺失。拖欠农民工工资既是违约行为也是违法行为,蓄意拖欠农民工的工资会侵害到法律的地位和法制建设,危及到设蝴蝶诚信。基于道德层面来看,诚实守信是社会道德进步的基础,拖欠农民工工资的行为在损害农民工实际利益的同时,也会造成农民工对社会诚信遵守的下降,影响到整个社会的诚信发展。其次会扰乱市场经济秩序。拖欠农民工的工资作为市场经济活动中的欺诈与虚假行为,会严重扰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市场经济本身就是契约式的经济,各参与主体要在契约的约束下规范各自的义务和权利。要建立良好的市场经济秩序,就应该设立劳动合同,规范各自的义务,一旦出现拖欠农民工工资的行为就会破坏这种契约关系,引起社会的公愤,扰乱正常的市场经济活动,产生巨大影响。最后会损害政府形象,影响社会的团结稳定。拖欠农民工工资的现象加上地方政府的消极行为,在损害农民工利益的同时,可能会造成农民工群体性聚众滋事,激化社会问题,造成治安等时间的出现,部分法制观念淡薄的农民工会通过极端方式寻求解决,引起社会性治安事件,危机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性。三、香港台湾地区工资支付与拖欠法律规定与借鉴(一)香港地区工资支付与拖欠法律规定香港地区对于劳动者工资支付有着完备的法律规范,主要有《雇佣条例》、《破产欠薪保障条例》、《行业委员会条例》,同时《公司条例》、《破产条例》、《破产规则》、《小额薪酬索偿仲裁处条例》、《劳资审裁处条例》等也对有关工资事项作出了相应规定。对大陆农民工拖欠薪资问题,无论是关于工资的法律规定,还是欠薪的救济都是非常值得借鉴的。必须要提及的是香港地区对于欠薪不及时支付的现象专门设置有三个部门。根据香港《雇佣条例》中对于雇主及时支付薪资有明确的在七日内支付的规定,如果未能在七日内支付,面临经济惩罚的同时还有可能触及刑事犯罪。雇主没有及时支付的情形下,香港劳工处就会介入调查。香港劳工处会采取调解和专门机关非调解的处理方式来解决雇员的薪资讨要问题。劳工处设置了劳资关系科,主要是通过调解迅速准确的解决相关欠薪问题;如果调解不成功,则由专门机关——主要是小额薪酬索偿仲裁处和劳资裁审处进行处理。这两个机构分工明确,相互配合,处理拖欠薪资的问题效率极高。小额薪酬索偿仲裁处主要是根据《小额薪酬索偿仲裁处条例》对于数额较小的欠薪问题,矛盾冲突相对较小,利益相关体整体较为清明,因此只能采取仲裁的方式而不享有诉讼选择权,且规定有“排除律师出庭”,种种规定都是为了快速解决问题,节约社会司法资源;除去小额薪酬索偿仲裁处解决的拖欠薪资问题,剩余的由劳资裁审处处理。劳资裁审处处理案件高效且价格低廉,能迅速切实的解决劳动报酬争议,但是也存在着胜诉方需自己执行该裁决的弊端。为例解决已胜诉的雇员因经济、时间、空间等限制不能及时找雇主拿到应得的薪资的问题,香港规定若某雇主处于此种情形中,且有经济能力及无合理辩解情况下,仍然拖欠并超过14天,将面临检控。(二)台湾地区工资支付与拖欠法律规定台湾地区对于劳工的工资保障提供了多种救济方式,更是体现了政府对于劳动者工资及时发放的重视。在诸多的救济保障措施中,最主要的有工资优先受偿权、限令给付、向主管机关通报、禁止事业单位董事长及实际负责人出国、积欠工资垫偿基金制度。本文将重点对工资债权优先受偿权和积欠工资垫偿基金制度进行相应的展开。工资债权优先受偿权是劳工有权向雇主请求及时支付足额劳动报酬的权利,但是要注意的是,此处的工资债权优先受偿权仅仅指的是债权,而抵押权不包括在内。在《矿场法》第15条、《劳动契约法》第29条以及《劳动基准法》第28条都有对工资债权优先受偿权做出了具体明确的规定。根据《劳动基准法》第二十八条,积欠工资垫偿基金制度的出台一定程度上环节了社会中对劳工工资拖欠的问题。垫偿基金大多是来源于雇主按照相应的比例缴纳的基金,该基金是由行政院劳工委员会设置的工资颠覆基金委员会平常存放字金融机构中代为管理。在劳工保险局预先替雇主向劳工缴纳了相应的薪资之后对雇主享有追偿权,逾期不归还者,会采取收利息、罚款等措施督促雇主按时缴纳相关的费用。(三)香港、台湾地区工资支付与拖欠法律规定借鉴根据上该文所述,香港台湾地区对于保障劳动者讨要薪资有着具体、多样的举措,结合以上相关法律的分析,可以得出两个借鉴经验。1.强化惩罚措施,调动部门间分工配合香港台湾地区在解决劳工工资拖欠问题是,不仅仅有最基本的调解、仲裁、诉讼等程序,都纷纷根据当地情况,以及所欠薪资的多少采取了多样化的举措。例如香港设置了小额薪酬索偿仲裁、劳资裁审的救济机制,更是有破产欠薪保障、罚款与监禁作为实体法保障。台湾地区较为出彩的地方则是设置了积欠工资垫偿基金、预警通报制度,进一步强化对于劳工工资及时缴付的保障。每个专业部门各司其职,但又各个部门间相互配合、彼此协调,以争取最大效率的解决争议纠纷。2.进一步健全完善欠薪保障基金制度根据对香港、台湾地区的相关法律分析,其中欠薪保障基金制度尤为需要中国政府引起注意。中国大陆地区相关的法律实则已相当完备,但是农民工工资久拖不决的问题仍旧没有得到妥善的处理。现阶段应根据农民工的需要和目前的条件,率先办理农民工亟须的社会保险项目,再解决完最为紧急的项目之后,再将社会保险项目全部被覆盖,诸如工伤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等,实现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香港的《欠薪保障条例》是借以专门的立法来进行保障该举措实施的,台湾地区虽然没有专门的立法予以规定,但是在《劳动基准法》中对积欠工资垫偿基金制度予以确立。同时香港台湾的欠薪的偿付标准明确且具体,更有利于出现拖欠工资的情形下,准确快速的先行赔付,并进行下一步的向雇主追偿。要使该制度得以完善并顺利发展下去,操作过程公开透明,灵活便捷是必不可少的要素。基金垫偿的前提、申请条件、支付范围和程序,两地法律都有着明确的规定,操作起来也在政府、群众的监督下进行,并且设置有专门的网站以供大众查询。我国欲要切实解决农民工工资问题,就需要从立法上对农民工工资的保障、弱势群体的权利救济着手出发,各个机构之间要责任明确、分工合作,明确完善程序规则,加强外部监督,才能真正的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四、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法律解决路径研究法律制定的目标在于法律的实施,只有强有力的贯彻实行法律才能最大化保持法律存在的权威性。在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下,我国社会的人文环境也在进行改善,坚持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就要求我国尽可能做到依法治国。因此要解决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就要从法律途径进行思考,从实体性法律制度与程序性法律制度两个层次进行探究,从而为保护农民工权益构建起更加立体化、多层次的法律保护体系。(一)实体性法律制度的完善农民工在我国这个城乡二元制的大背景下数量巨多,我国现有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明确了劳动者在输出劳动力的同时可以获得相应的权益保障,但是经历了数十年的发展,劳动关系变得日益多样,仅仅凭借《劳动法》不足以规范全部的劳动关系,劳资冲突成为新的社会冲突,亟须新的更加完善的劳动法律规范的出台。本着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的立场出发,在完善法律法规的同时,要注意到农民工是社会中的一个大群体,需要继续完善相应的劳动合同法、集体合同法、工资法等专门条例,将农民工劳动权益保障进行细化,保证关系到农民工权益的每一环节有法可依。实体法所涵盖的内容不仅要包括有在建立劳动合同关系之前不得有歧视性、倾斜性保护;同样要践行在劳动合同的履约过程中,从各个方面保障农民工的社会合法权益;在出现用人单位不及时支付相应薪资的情形时,所产生争议的费用预先由用人单位进行支付,如不能得到有效支付时政府专门机构应及时介入,采用事先对用人单位企业收缴保证金制度和事后事后专门社会基金扶持的方法,双管齐下,切实保障农民工的合法权益能得到最快、最有效的解决。(二)程序性法律制度的完善上文提到了要根据我国现在的市场经济改革状况从实体法的角度完善现有的法律规范,但是有再好的法律,没有切实可行的程序,保护农民工的利益仍旧是一张空头支票。因此劳动行政部门还需要明确各个责任主体以及监督主体的职责及相关的权力范围,提升监管的科学技术性能,加强执法人员的专业素养。具体应当从以下三个方面做出改变。1.完善农民工讨薪司法援助的意见在《法律援助条例》中规定有申请支付劳动报酬的劳动者在遇有经济困难无力聘请委托代理人之时可以请求法律援助。这项规定也是基于农民工在社会中较为弱势的地位而设立的,但是结合《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等法律文件的规定,对于农民工请求法律援助的范围表现出较为狭窄的问题,如能增加在劳动合同履行地也可以申请法律援助的规定,会极大的方便农民工申请法律援助,同时可以更好的收集证据,降低诉讼成本。2.鼓励农民工积极申请支付令我国现有的劳动合同法中有专门的规定要求用人单位如若没有及时支付或者没有足额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劳动者可以向当地法院提起诉讼,申请支付令。当企业与劳动者因拖欠劳动报酬达成了调解协议但仍未按照约定进行履约的,劳动者可以根据调解协议再向法院申请支付令。法院对于债权债务关系明确合法的,应当在15日内向债务人发出支付令,若仍不及时支付的,还有法院的强制执行作为保障的后盾。由此可见,相较于行政程序的漫长过程,支付令更为高效便捷。因此,在符合申请支付令的拖欠农民工工资的情形下,鼓励农民工采取支付令的方式,快速的追回自己的工资,从而尽可能小的减少自己的损失。3.完善司法救济程序我国法律规定有解决劳动纠纷时,需要先进行劳动仲裁才能进入诉讼程序。尽管最高法的相关意见有不需要前置的情形,但总结归纳下来仅仅有两种可以直接进入诉讼程序的情形(拖欠工资并且有确凿的书面证据、拖欠工资的单位不履行调解协议),从劳动仲裁到诉讼再到最后的执行会经历较长的时间,不利于保护农民工为了追讨工资的合法利益。此时可以参考商事仲裁的“或裁或审”原则来解决劳动争议,这样在自由选择的情况下可以提高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的效率。在劳动关系中,农民工一方较于用人单位来讲一直处于弱势地位,因此我国需要进一步扩大举证责任倒置的适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2030中国聚合物改性水泥基涂料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2025年艺术火柴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羊毛针织纱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线性三嵌段共聚物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2025年脚踏切割制袋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移动支付交易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票据贴现行业市场发展分析及发展潜力与投资机会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石墨烯薄膜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2025年企业安全培训考试试题(答案)
- 2025年耐腐蚀衬里闸阀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每日30字练字格电子版
-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教学反思
- 钢拱桥专项吊装方案终稿
- 24式太极拳教案(1~4课)
- 哈萨克斯坦铁路车站代码
- 产业经济学的课后复习答案
- 中国绿色经济发展之路(PPT-37张)课件
- 客房控制系统——RCU系统培训PPT通用通用课件
- 履带式液压挖掘机挖掘机构设计
- 川崎病诊治指南最新ppt课件
- (会议纪要(2011)第29期)河南煤业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会议纪要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