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专版新教材高中语文第一单元第1课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课后习题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_第1页
广西专版新教材高中语文第一单元第1课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课后习题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_第2页
广西专版新教材高中语文第一单元第1课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课后习题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_第3页
广西专版新教材高中语文第一单元第1课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课后习题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_第4页
广西专版新教材高中语文第一单元第1课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课后习题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欢迎阅读本文档,希望本文档能对您有所帮助!欢迎阅读本文档,希望本文档能对您有所帮助!欢迎阅读本文档,希望本文档能对您有所帮助!欢迎阅读本文档,希望本文档能对您有所帮助!欢迎阅读本文档,希望本文档能对您有所帮助!欢迎阅读本文档,希望本文档能对您有所帮助!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课后·训练提升一、语言运用(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题。梦想是激发活力的源泉,许多伟大的事业都始于梦想,①。航天事业不仅是梦想,其深层所蕴含的,是中国人民对未知领域的好奇,是中国精神的体现。广大科技工作者、航天人员为了他们的梦想,勇于攀登科技高峰、探索宇宙奥秘,为此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中华民族是勇于追梦的民族,中国人民具有伟大梦想精神。而实施探月工程就是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飞天揽月之梦。从北斗环绕到嫦娥奔月,从神舟起航到天舟穿梭,航天工作者们煞费苦心。中华民族的航天梦,承载的是中国人民“敢上九天揽月”的豪情壮志,积蓄的是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磅礴伟力。当然,伟大梦想不是等得来、喊得来的,它不能急功近利,而是拼出来、干出来的。太空探索永无止境,事业发展任重道远。从世界航天事业发展的视野来看,②。正因为如此,过去数十年中,国内外航天工作人员为之付出了艰辛的汗水。月球探测的每一个大胆设想、每一次成功实施,都是人类认识和利用星球能力的充分展示。中国航天的每一步,都在为人类和平利用太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

1.下列各项中的引号,与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中的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A.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B.很多的农民饥饿、破产,不得不成群结队地去“吃大户”。C.“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D.一种可以称为“阵地战”,就是风推动沙丘,缓缓前进。答案:C解析:C项与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中的引号都表示引用。2.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字。参考答案:①航天事业便是其中的一项②探索浩瀚宇宙是全人类的共同梦想解析:①处,结合横线前的“许多伟大的事业都始于梦想”和横线后的“航天事业不仅是梦想”可以推知,横线处应指出航天事业是梦想这一意思,因此可填“航天事业便是其中的一项”。②处,横线后有“国内外航天工作人员为之付出了艰辛的汗水”的说法,因此可填“探索浩瀚宇宙是全人类的共同梦想”。(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3~4题。“五四”以来中国青年的爱国奋斗历程证明,只有青年坚定不移地跟党走,始终紧密地团结在中国共产党的周围,才能推动时代进步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积极力量。党给予了青年光明和觉醒、理想和信念、成长的方向、成才的舞台和温暖的关怀。自觉拥护党的领导、坚定追随党的领导,青春之帆才能找到理想之舵,在时代的广阔海洋上乘风破浪;脱离和偏离党的领导,青春就找不到前进的方向,甚至触礁迷航。新时代青年必须自觉捍卫党的领导地位,自觉投身党领导的伟大实践,把个人融入党的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永葆信仰初心、不改理想志向。3.下列各项中,与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所用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A.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B.落花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C.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D.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答案:A解析:A项与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都运用了比喻手法;B项,运用了拟人手法;C、D两项都运用了夸张手法。4.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加以修改。参考答案:青年只有坚定不移地跟党走,始终紧密地团结在中国共产党的周围,才能成为推动时代进步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积极力量。解析:画线句有两处语病,一是关联词语位置不当,二是成分残缺,缺少与“积极力量”搭配的动词。可将“只有”放到“青年”之后,在“才能”后加“成为”。5.仿照下面的示例,利用所给材料续写三句话,要求内容贴切,句式与所给示例相同。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人民始终艰苦奋斗、顽强拼搏,发展了中国社会生产力。材料作出开辟显示中国力量中国道路中国贡献上下求索与时俱进锐意进取拥抱世界一往无前敞开胸襟答案示例:①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人民始终上下求索、锐意进取,开辟了中国道路。②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人民始终与时俱进、一往无前,显示了中国力量。③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人民始终敞开胸襟、拥抱世界,作出了中国贡献。6.阐释思维,就是针对某一话题进行概念性解释或形象化描述的一种思维方式。比如关于“实事求是”:“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我们要从国内外、省内外、县内外、区内外的实际情况出发,从其中引出其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即找出周围事变的内部联系,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摘自毛泽东《改造我们的学习》)请以“不忘初心”为主题写一段文字。要求:(1)所写文字能运用阐释思维这种思维方式;(2)主题突出、文意完整;(3)50~80字(含标点符号)。参考答案:“不忘”,就是要牢记;“初心”,指做某件事的初衷、最初的原因。中国共产党能够历经坎坷带领人民使积贫积弱的中国富强起来,核心原因就在于始终不忘初心。二、延伸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矢志建设共产党人精神家园的艾思奇毛卫平1937年,艾思奇从上海来到延安。在欢迎会上,毛泽东同志说:革命要靠枪杆子,也要靠笔杆子。把枪杆子和笔杆子结合起来,有文有武,文武结合,革命的事业就能胜利。在延安,由于对哲学共同的重视和喜好,艾思奇与毛泽东同志有不少交往。毛泽东同志将年轻的艾思奇视为知音和益友,经常邀请他探讨哲学问题。有时毛泽东同志到艾思奇的住处,有时艾思奇到毛泽东同志的窑洞,两人促膝长谈,相互切磋。艾思奇写的书和文章,毛泽东同志都仔细阅读,还作了不少批注和摘录。1937年初,毛泽东同志亲自组织哲学研究会,由艾思奇负责辅导,每周一个晚上,在毛泽东同志家里开会,主要是学习辩证唯物主义。艾思奇起草学习提纲,并由他和另外几个同志分头讲解,然后讨论。大家结合实际,畅所欲言,学习气氛很浓厚,最后由毛泽东同志作总结发言。毛泽东同志根据哲学研究会的学习心得,起草了《辩证唯物主义大纲》,供广大干部学习。1938年,在毛泽东同志提议下,延安成立了“新哲学会”,由艾思奇与何思敬负责。为了满足大家学习哲学、用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武装自己的需要,艾思奇编写了荟萃延安新哲学著作的《哲学选辑》,其中包括艾思奇写的《研究提纲》。毛泽东同志对《哲学选辑》批读了三遍,特别是认真阅读了艾思奇的《研究提纲》,并作了不少批注。1939年初,毛泽东同志组织了一个哲学小组,艾思奇等人参加,每周活动一次,地点就在毛泽东同志的窑洞。每次总是由毛泽东同志提出问题,让大家准备,然后一起讨论。讨论的主要内容是《实践论》和《矛盾论》中的哲学问题。在讨论中,艾思奇发言最多。毛泽东同志对大家在讨论中提出的问题和意见总是认真听取,并在讨论的基础上对这两篇哲学著作进行认真修改。在毛泽东同志的影响和推动下,党中央机关的高级干部及其他人学习哲学的兴趣也愈加浓厚起来,延安纷纷成立哲学小组,艾思奇都尽量参加他们的活动。中共中央宣传部成立了以张闻天为组长的学习哲学小组,艾思奇担任学习辅导员,写学习提纲,作学习辅导,并在讨论会上作总结发言,对推动形成学哲学的热潮发挥了重要作用。1942年2月,毛泽东同志在中央党校开学典礼上作了《整顿党的作风》的报告,又在延安干部会上作了《反对党八股》的报告。此后召开了一个小型座谈会,提出编写“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论思想方法”的学习材料的设想,并将此项任务交给艾思奇当时所在的中央研究院中国思想文化研究室来完成。艾思奇等人接受任务后,苦战近两个月,编写出了《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思想方法论》一书,为当时的学习和整风提供了重要辅导材料。作为延安文化工作的领导人之一,艾思奇创办了由他担任主编的陕甘宁边区第一个大型综合学术期刊《中国文化》。在创刊号上,毛泽东同志发表了《新民主主义政治与新民主主义文化》一文。艾思奇为该刊撰写了《论中国的特殊性》《抗战中的陕甘宁边区文化运动》《当前文化运动的任务》《抗战以来几种重要哲学思想的评述》等文章,产生了重要而广泛的影响。1943年1月,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加强《解放日报》第四版,调艾思奇任该版副刊部主任,毛泽东同志亲自起草了《解放日报》第四版征稿办法。1944年1月8日,艾思奇在《解放日报》发表文章,评论《逼上梁山》一剧说:中央党校新编评剧《逼上梁山》是评剧改革后大有成绩的一部作品。1944年3月17日,艾思奇在《解放日报》发表《群众自己的秧歌队》,并写了一篇社论《从春节宣传看文艺的新方向》,指出文艺工作要面向群众,同时谈到了文艺的普及和提高等问题。1944年5月,歌剧《白毛女》上演后,引起较大争议。艾思奇得知后说,《白毛女》的创作是很不容易的,虽有些缺点,戏是好的。在一次副刊会议上,艾思奇从方向、思想、艺术诸方面肯定了这部戏剧的重要意义。《白毛女》最终成为群众喜爱的歌剧,并荣获斯大林文艺奖,成为不朽之作。抗战时期的延安,物质生活非常艰苦,但精神生活很活跃、很充实。艾思奇在多条战线勤奋工作,充分发挥了宣传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巨大作用,为共产党人精神家园建设,为中国人民最终战胜日本侵略者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有删改)7.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一项是()A.本文以平实的笔调,通过艾思奇积极推动学习哲学活动和领导革命文化工作中的事例,展现了他在建设共产党人精神家园中的贡献。B.毛泽东将年轻的艾思奇视为知音和益友,经常邀请他到自己的住处探讨哲学问题,这些材料意在突出艾思奇在推动学习哲学活动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C.“新哲学会”在延安成立后,为满足大家学习哲学、用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武装自己的需要,艾思奇编写了《哲学选辑》,体现了他的积极负责。D.中共中央宣传部成立了学习哲学小组,艾思奇担任学习辅导员,拟定学习提纲,作学习辅导,对推动形成学哲学的热潮起到了决定作用。答案:D解析:“对推动形成学哲学的热潮起到了决定作用”夸大其词,原文是“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