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一年级教案_第1页
小学数学一年级教案_第2页
小学数学一年级教案_第3页
小学数学一年级教案_第4页
小学数学一年级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第页小学数学一年级教案

学校数学一班级教案1

教材内容:

本节课教学教科书第19的内容和20页做一做。

教材分析:

教材例3用一幅公园的情景图提供了很多数学信息,借助情景让同学理解意义进行计算,最末由同学自己收集背景材料中的数学信息,自己依据信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教材目的:

1、知识与技能:初步会从现实情境中收集数学信息,并能自己依据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解决简约的问题。进展观测、想像、抽象概括的技能。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测、仿照、联想等学习方式,经受游戏过程,并从中收集数学信息,提出问题。通过同伴的争议和评论形成初步的收集信息的技能,确定解决问题的策略。

3、情感、立场、价值观:从活动中感受数学知识的真实性和普遍性,激发同学参加数学学习活动的积极性,对数学产生新奇心和求知欲,情愿亲近数学,尝试用数学的眼光看身边的事物。

重点难点:

能够依据已知的条件,提出数学问题。

教学方法:三疑三探教学模式。

教具预备:

情境图

教学过程:

一、设疑自探〔9分钟〕

1、创设情境,激发爱好

出示捉迷藏游戏。通过观看情境图,倾听发布的信息,产生联想,并由联想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板书课题〔用数学〕

看了课题,你想提出什么问题?

预设问题

〔1〕什么是用数学?

〔2〕为什么要学习用数学?

〔3〕学习用数学这节课在我们身边哪些地方能用到?

〔4〕学习这节课能援助我们解决哪些生活问题?

2、出示自探提示:出示情境图让同学观测

〔1〕你能说一说图上都说了些什么?

〔2〕怎样用数学语言来说呢?

〔3〕依据这些信息可以怎样来提问呢?

〔4〕用加法计算怎样问呢?

〔5〕用减法计算又该怎样提问呢?

同学独立探究以上几个问题。

二、解疑合探〔19分钟〕

1、再次看图并回答。刚才同学们回答的很好,观测的很认真!其实在我们生活中还藏着很多的数学问题你能试着提一提吗?同学自愿回答,把有价值的问题写在黑板上。

2、同学汇报后,师重点强调:在13-6=7的基础上,引导同学总结出求藏起来的人数的方法用总人数减捉住的人数。

3、出示丢手拍游戏。通过观测、倾听,思索信息组合与问题的提出。组内沟通各自的信息组合角度和提出的问题,评论各种组合的正确性,并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可以从三种不同的角度提出问题:一是求总数;二、三是求部分。

玩丢手绢的有8个女同学,6个男同学。

〔1〕一共有多少人?8+6=14〔人〕

〔2〕女同学比男同学多几人?8-6=2〔人〕

4、出示踢球活动。通过观测和倾听,初步学习收集背景资料中的数学信息,指名同学说:要有16人来踢球,现在来了9人。独立地依据信息提出问题,还差几人没有到?并完整地解决问题。

5、小组争论、沟通。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老师留意引导同学既能提出加法问题,也能提出减法问题。

同学口头解答所提问题。

6、反馈练习

观测课本p20的喧闹的小河边。依据提出的3个问题,独立观测、分析和处理信息,解决问题。然后组内沟通、评议,也可自主选择沟通伙伴。重点在于让每一位同学动起来,开展先知帮后知活动,既可让先学会的同学有展示的舞台,也可以使弱一点的同学也有理解和思索的时间和空间。

有17只小鸟,飞走了8只。还剩几只?列式:17-8=9〔只〕

草地上有15只小鹿,往山里跑了9只,还剩几只?列式:15-9=6〔只〕

老师请个别同学板演,其他在练习本上解答。巡察中留意进行个别辅导。

如河里有13条小鱼,游走了7条,还剩几条鱼?

13-7=6〔条〕

三、质疑再探〔3分钟〕

回顾课前提出的问题是否解决,你又产生了哪些疑问?请提出来。

针对同学提出的问题,师生共同探究解决

预设问题

1、怎样能正确解答用数学的题目?

2、我们依据数学信息怎样才能提出数学问题?

3、用加法计算的问题怎样问呢?

4、用减法计算的问题该怎样提问呢?

5、依据数学信息,怎样提出多种问题?

四、运用拓展〔9分钟〕

1.我当小老师。

让同学依据本节所学知识自编题目。

2、猜一猜,算一算。〔练习四的第2题〕

要求同学独立完成,列式计算后说一说单位名称是什么?

每人写15个大字,乐乐还要写6个字,猜猜她写了几个?

每人写15个大字,明明已经写了7个,还要写几个字?

3、想一想,算一算。〔练习四的第1题〕

老师先出示图,引导同学观测,从图中看到了什么?

左边有7只兔,右边有8只兔;黑兔6只,白兔9只;一共有15只兔。

再引导同学选择两个相关的已知条件,提出一个问题。

同学分组合作,完成后汇报、沟通。

4、全课总结。

〔1〕同学谈学习收获

师:本节课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请说出来和大家共同共享。

〔2〕老师归纳总结

同学充分发表看法后老师再进行强调总结,引导对本节内容进行归纳整理,形成系统的认识。

板书设计:

用数学

1、玩丢手绢的有8个女同学,6个男同学。

〔1〕一共有多少人?

8+6=14〔人〕

答:一共有14人。

〔2〕女同学比男同学多几人?〔人〕

答:女同学比男同学多2人。

2、13个同学玩捉米藏,这里有6个人,藏起来几人?

13-6=7〔人〕

答:藏起来7人。

3、要有16人来踢球,现在来了9人。还有几人没来?

16-9=7〔人〕

答:还有7人没来。

学校数学一班级教案2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一班级下册第三单元第四课

教学目标:

1、在详细情境中,直观感受“多一些”“多得多”“少一些”“少得多”和“差不多”的意义,体会数的相对大小关系。

2、能在详细情境中描述数的相对大小关系,通过猜数游戏,初步感受逐步迫近的数学思想,进展初步的推理技能和数感。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在同学学习了100以内数的基础上进行的。教材通过情境图“小小养殖场”创设了一个猜数的情境,让同学通过运用“多一些”“多得多”“少一些”“少得多”和“差不多”等词语描述,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对比新旧教材,新版教材在原有基础上进行了改动,如丰富了主题情境图,加入了羊和兔,让同学在猜数游戏中感受“多得多”“差不多”等词组的实际意义,让同学体会数的相对大小关系。而在练习中,那么删除了猜数游戏。在对新旧教材的反复对比解读中,进一步体会教材的设计意图,数量间的相对大小关系没有绝对的标准,需要结合详细情境进行描述,本课在设计时,主要通过大量详细活动让同学在详细情境中体会数的相对大小关系,学会运用“多一些”“多得多”“少一些”“少得多”和“差不多”来描述数的相对大小关系,又能让同学学到一种解决问题的策略,进展同学的数感。

教学设计:

一、直观感受,体会意义

师:同学们,假如这三杯多少不同的饮料让你选,你会选择哪一杯呢?为什么?

引出“多得多”,“多一些”,“少得多”,“少一些”等词组。

【设计意图:让同学在直观形象的比较中初步体会这些词组的意义。】

二、自主探究,理解新知。

1.自主探究,独立思索。

师:在这个小小养殖场中住着哪些小动物,说一说,谁多?谁少?能试着用这些词组把它们之间多少的关系描述得更详细些吗?

2.沟通对比,初步体会。

让同学独立尝试用“多一些”“多得多”“少一些”“少得多”等词组描述鸡、鸭、鹅三者之间的相对大小关系,并结合详细的数字说明这些词组的意义。

【设计意图:让同学从直观形象的比较中渐渐过渡到对数字抽象的比较中,进展同学的数感。】

3.新知运用,点拨引导。

(1)出示兔子图,18,26,90,97四个数中,有一个是兔子的只数,请同学们猜一猜。同学在提示下进行猜数,并说说为什么这么猜。

【设计意图:在对新知的巩固运用中,培育同学的推理技能,渗透迫近的数学思想。】

(2)羊的只数与鹅差不多,羊可能有多少只?让同学先说一说差不多是什么意思,猜一猜并说一说是怎么想的,最末从70、26和3中选择正确的答案。

三、巩固练习,扎实新知

1.结合生活实例用“多一些”“多得多”“少一些”“少得多”和“差不多”等词组说一说。

2.猜猜老师的年龄。

3.猜数游戏

4.猜一猜糖果有多少颗?

【设计意图:让同学初步感受两倍的多少,但同学在没有学过100以内加减法的状况下,要让同学口算出28的两倍大约多少有相当的难度,因些将原有教材中28更改为30,降低了题目的难度。】

5.比一比

【设计意图:让同学体会数量间的相对大小关系没有绝对的标准,需要结合详细情境进行描述。】

四、谈谈收获。

学校数学一班级教案3

一、捆小棒

通过自己捆小棒来体会10个一就是1个十,并让同学通过摆小棒和在计数器上拨一拨以及边拨边说等环节来让同学理解11~20各数的含义,并通过对口令和快速拨数等活动来进一步使同学掌控11~20各数。通过填写和读尺子上的数以及引导同学提问等使同学掌控20以内数的顺次和大小,最末设计了让同学说一说生活中的11~20各数这一环节,亲密数与生活的联系,让同学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无处不在。

二、搭积木

通过让同学自己观测动手操作,使同学理解和掌控了20以内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的含义,引导同学参加知识形成的全过程。采纳多种表示数的方法〔如:图形、小木棒等〕,让同学任意选择,以达到理解和掌控20以内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的含义为目的,打破了同学的思维定势,进展了思维、培育了创新意识。教学中以联系生活实际入手,结合学过的知识,学以至用,把数学知识中数学问题以问题情境的方式呈现,使同学在问题情境中感受生活中数学的存在,以及进展数学知识,培育各种技能,让同学对数学产生深厚的爱好。

三、有几瓶牛奶

新课程标准对数学教学提出了全新的要求:数学教学要促进同学在知识技能、数学思索、解决问题以及情感立场等方面的全面进展;要给同学提供有价值的数学,并在教学中转变同学的学习方式:援助同学培育自主探究、猜想验证的学习习惯,并引导同学与他人进行积极有效的合作沟通。课堂教学的表现形式应表现为:创设情境——建立模型〔探究沟通〕——说明应用。本节课通过创设小动物采摘水果的情境,引导同学提出问题,适时组织同学在小组中沟通各自的计算方法,鼓舞同学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想法,理解凑十法的意义,鼓舞同学用自己喜爱的方法解决问题。最末,创设了购买肯德基食品的生活情境,同学通过自己选套餐的数学游戏活动,实践了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过程,同时也培育了同学之间的合作与沟通的习惯。从而达到使同学学习有价值数学的目的。

四、有几棵树

本节课创设了故事情境,同学学得生动活泼,激发了同学的学习爱好,小组合作学习,掌控了多种算法,并知道哪种算法最简便,同学在轻松的环境中学到了知识。教学中应留意练习的形式应多样化,与生活实际相联系。

五、买铅笔

1、创设情景,激发爱好。《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需要留意从同学的生活实际和感爱好的事情出发,为同学提供观测和实践的机会,体会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本课通过创设“过生日”的问题情景,激发了同学的学习爱好,再通过老师奇妙地设疑,把生活中常常遇到的问题转化为数学中的加减法,援助同学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

2、表达算法多样化。老师予以同学充分的民主自由,鼓舞同学用已有的阅历大胆思维,鼓舞同学动手操作,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课堂生气宽松、活跃。在计算过程中,表达了以同学为主的教学原则,培育了创新思维。

六、跳伞表演

1、创设情境,激发学习爱好,猎取学习资源。

入课时,通过观测空中飞行表演,让同学大胆猜想、想象。提出一些现实问题,并在已有知识阅历的基础上,列出相关算式。这一环节的设计,为同学提供了较大的思维空间,同时用事实印证了数学来源于生活,与日常生活亲密相关,表达了数学的有用价值。

2、探究解答策略,培育同学的求异思维及推理技能。

学校数学要着重同学创新思维的培育。本节课在解决11减几的问题上,给同学提供了宽阔的思索平台,预备了图片、小棒等等。为同学提供了宽泛的学习材料和充裕的学习时间。同学利用手中的学具,通过画一画、摆一摆以及规律推理,从不同角度通过多种方法解决了问题。促进了同学思维技能的培育。

3、着重整理归纳,培育同学思维的有序性。

通过让同学整理11减几的算式,并争论从中发觉了什么。既培育了同学擅长观测、思索的好习惯,又培育了同学思维的有序性。

4、变“书本”中的作业为“情境”中的作业,加强了同学解决问题的爱好。

爱好是最好的老师,喜爱数学是学好数学的前提条件。作为一名一班级的数学老师。在设计一节课时,需要从同学的爱好出发。实践证明:情境教学符合儿童的心理特征,遵循了儿童的认知规律。图文并茂、富有趣味性的故事情节有利于调动同学学习的积极性。本节课着重情境设计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课伊始,以精彩的飞行表演入课,激发了同学的学习热忱,课结尾,变“书本中”的作业为“情境中”的作业,使同学爱好深厚,乐于探究。

七、漂亮的田园

数学来源于生活,认识到这点,不仅仅是为了更好地援助我们学习数学,更重要的是在联系生活、理解数学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亲密关系,从而激发同学不断查找数学问题,不断求异创新,不断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因此在一入课时,我就鼓舞孩子去发觉、解决数学问题,有意识地培育同学的创新精神。

光看一张图提问题是一件很枯燥的事情,更何况一班级同学的留意力很难长时间地集中在一起,因此,我将一张图变成了动画,由聪慧老人前后贯穿,形成一个完整的故事,以此来激发同学的学习爱好。

在教学中,我发觉同学很愿意接受这种形式的教学,往往通过小动物的言语几多媒体的运用给同学一个推动力,吸引他的目光,同时也抓住同学乐于追求刺激,勇于挑战的心理,能让每个孩子都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上,一点走神的机会都不给他。使每个孩子都感受到这堂课充斥神奇感,接下来的学习会是特别有意思的。

学校数学一班级教案4

教材简析:

本课教材编排依据低班级同学的年龄特点,选取了动物运动会这一场景作为主题图,贴近同学的生活实际,充分调动同学学习的爱好。图中的动物运动员有狗、兔、猴三类,根据参与运动项目的不同,又可以分成跳高和长跑两类。可教材并没有把“同一类事物可以按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告知同学,而是在喧闹的场景中,通过卡通人物的提问,来启发同学自己从不同角度去观测,引出不同的分类,从而得到不同的统计结果。通过以上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分析数据的使同学充分经受了数据信息处理的全过程,突出了统计活动的本质特征。

教学目标:

1、让同学经受和感受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的过程,体验统计结果在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并会用统计表来表示数据整理的结果。

2、让同学在自己喜欢的情境中进行数据整理,激发学习数学的爱好,感受学习数学的价值。

3、能正确地填写统计表,渗透统计思想及方法,培育同学积极思索和合作沟通的意识,加强同学对数学学习的信心。

4、结合教学讨论课题,在课堂教学中对同学的倾听、表达、合作三个方面进行评价,并用当节课所学的统计知识对以上三个方面统计,发觉问题,提出可行计划。

教学重点:体验不同的分类可以得到不同的结果。

教学难点:会用统计表来表示数据整理的结果。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1、自我介绍及本节课教学内容简约说明。

2、一年一度的动物运动会又开始了。动物王国的小动物们都赶来参与这难得的盛会。小伙伴们,你们想不想也去参与呢?那好,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小动物们正在干什么!〔引导同学看主题图〕

二、收集信息、感受不同。

1、观测与沟通。

2、解答。

项目合计跳高长跑

只数

动物种类合计狗兔猴

3、比较、感受统计。

三、应用实践、体验不同。

1、做课本第93页的第2题。〔1〕读题;〔2〕解答;〔3〕订正;〔4〕说一说。

2、做课本第93页的第1题。〔1〕理解“最”字;〔2〕建议调查方式;〔3〕同学调查;〔4〕你发觉了什么?

调查一个小组,组中每个同学最喜爱的一种电视节目和最喜爱的球类活动,再在全班沟通,把结果分别填在下面的统计表里。

最喜爱的电视节目合计体育文艺动画人数

最喜爱的球类活动合计羽毛球篮球乒乓球人数

四、课堂评价、提出计划。

1、其他老师评一评。

2、互评。

3、统计。

4、说一说。

五、回顾总结、设想运用。

1、你今日学了什么?2、生活中你想用统计吗?

2、生活中你想用统计吗?

可能让同学自己观测表格,说说表格的详细意思,独立思索应当怎样收集图中的数据,然后再小组争论。在填表的时候,提示同学留意,在观测的时候,肯定要有肯定的顺次,不要有遗漏。

全班沟通汇报,说说表中得到的结果。思索:我们把刚才的这个过程,称之为什么?引出课题统计。

思索争论:上面这两次统计有什么不同?你发觉了什么?

让同学从自己的统计阅历出发,讲讲自己的体会,体验到不同的分类可以得到不同的结果。

三、联系实际。

老师谈话:看完了动物王国里的运动会,小伙伴们想不想也开展一次自己班里的运动会呢?要开运动会,得调查一下小伙伴们都喜爱什么竞赛项目。

同学小组合作,经受数据处理的全过程,并完成以上的两张表格,然后全班沟通,最末整理填在老师预备的表格中。

四、拓展练习。

同学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中的两张表格。

思索:我们一起来看这两张表,对同样的图形进行统计,为什么会涌现不同的结果?比较两次统计的结果,说说你发觉了什么,知道了什么?

五、整理归纳。

在小组里说说你今日学到了什么?你想用我们今日学到的知识去做些什么呢?

学校数学一班级教案5

教学内容:上下、前后。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能辨别上、下、前、后这些方位,并用这些方位来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2、技能目标:能将自己所学知识运用于生活实际,初步能在同一场所辨别自己或他人所在的位置和方向。

3、情感、立场与价值观:积极主动地参加位置与方向的认知过程,体会位置和方向在生活中的价值,进展同学积极学习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难点:

正确辨别上、下、前、后的位置关系,体验其相对性。

教具预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揭示课题

师:谁能告知桌子下面又有什么

大家,在你的课桌上面放的是什么,同学自由说。

师:谁能帮老师数一数,你前面有几位小伙伴,后面呢

同学汇报。

板书课题:上下、前后。

二、新课

1、上、下

课件出示主题图,师:这是某个城市的跨江大桥,你们看,多雄伟啊,谁能把自己从图上看到的情景说一说

让同学用自己的话对主题图进行描述,并侧重引导同学用“上”、“下”对物体的位置关系进行精确的描述。

同学独立完成课本的填空。

联系生活实际,同学用“上”、“下”描述身边事物的位置关系。

练习:课件出示冰箱图,同学说一说各种物品的位置。

课件出示小树图,同学填空。

2、前、后。

课件出示主题图,同学说一说各位同学的前后

完成“做一做”。

三、综合练习。

1、看图说一说。

课件出示图片,同学说一说各种物品的位置。

2、说一说,指一指。

说一说,指一指教室里人和物的位置关系。

3、摆一摆。

4、看图说一说,回答小动物们的问题。

四、全课小结

今日学习了什么内容

学校数学一班级教案6

教学目标:

1、激发同学学习的爱好。

2、使同学学会两位数加减整十位数的计算方法。

2、渗透环保教育和爱惜小动物的教育

教学难点:

同学学会两位数加减整十位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重点:

正确计算两位数加减整十位数。

教具预备:

计数器挂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32+542+784—475—3

75+264+372—238—345—〔〕=4296—〔〕=91

39—〔〕=3149—〔〕=42

二、新授:

1、预备挂图。

2、引导同学说说这幅图的意思,同时进行环保教育和爱惜动物的教育。

3、小组活动同学说说这幅图的意思。

4、引导同学提问题。

〔1〕两只青蛙一共吃了多少只害虫?

〔2〕大青蛙比小青蛙多吃了多少只害虫?。

据题意列式计算

5、引导同学尝试列式解答。〔a〕同学小组内用计数器探究计算的方法。

〔b〕在小组内说一说怎样算出得数的

6生说出算法。

7练习。

26+1086—2037—2026+2074—2034+40

三、小结。

板书:青蛙吃害虫

56+30=8656—30=26

学校数学一班级教案7

数学一班级:100以内数的认识

[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在学习了20以内数的认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100以内数的认识,是认数范围的进一步扩展。它不仅是学习100以内数的计算的基础,也是今后学习万以内数及亿以内数的基础,对进展同学的数感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本单元的学习内容在整个学校阶段具有重要意义。

[教学目标]

1、经受从现实情境中抽象出数的过程,能正确地数出100以内物体的个数。

2、在数数的过程中,认识计数单位“百”,了解数位(个位、十位、百位)的意义及顺次,能正确地读、写100以内的数,掌控100以内数的顺次及组成,会比较它们的大小。

3、借助100以内数的组成,能口算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

4、能用100以内的数描述身边的事物,进一步体会数与生活的联系,并能进行简约的估量,形成初步的估量意识,培育数感。

[教学重、难点]

理解数的意义,掌控100以内数的顺次,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能用多种方法计算整十数之间、整十数与一位数、两位数的加减法。

[教学目标]

1、经受从现实情境中抽象出数的过程,能正确地数出100以内物体的个数,并能进行简约的估量,形成初步的估量意识。

2、在数数的过程中,认识计数单位“百”,了解数位(个位、十位、百位)的意义及顺次,理解数的组成。

[教学重、难点]

初步理解“十”、“百”的含义,知道数位和数位顺次;初步理解百以内各数的含义,初步体会十进制计数法。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信息窗1、自主练习1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下面老师给大家猜一个谜语:一位先生在南极,不怕冰天和雪地,身穿黑色燕尾服,里面套着白衬衣。这位先生是谁呢?(企鹅)它生活在哪里?(南极)谁能为大家介绍一下南极?(同学介绍)大家愿不情愿多了解一些有关企鹅和南极的知识呢?那可要听好了。(P19)

现在,南极的小主人欢迎同学们到冰雪掩盖的漂亮的南极大陆上做客。(出示挂图)你看到了什么?能告知大家南极的小主人都有谁么?(板书企鹅、海豹、贼鸥)

二、新授

(一)教学红点标示的内容

1、数一数

(1)认真观测图,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企鹅、海豹、贼鸥各有多少只)

(2)咱们先来看一下企鹅,这么多的企鹅,大约有多少只呢?同学们想怎样来数呢?现在就用你喜爱的方式来数出企鹅的只数,一会儿汇报给大家。

(3)刚才我们用了这么多的方法,一只一只地数,二只二只地数,五只五只地数,十只十只地数,这么多不同的方法,你喜爱哪种方法?为什么?

(4)究竟谁说得最接近呢?我们一起来数一数。多数同学喜爱用十只十只地数,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数较大宗物品时也可以用10个放在一起或圈一圈的方法来数一数。

2、摆一摆

(1)刚才我们用了数一数、估一估的方法,现在你能用你手里的学具摆一摆吗?假如一根小棒代表一只企鹅,你能用小棒摆出100只企鹅来吗?

(2)你摆出了吗?说说你是怎样摆的?谁能想个好方法,让其他同学可以一眼看出有100只。

(3)10个一是10,1个十是10,2个十是20,……那么10个十是多少?引导同学说出10个十是100;100里面有10个十。

3、拨一拨

(1)你能否在计数器上拨出10么?谁能说一说你是怎样拨的?你能否拨出50、70、100么?说一说你是怎样拨出100的?

(2)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就是说百位在十位的左面,我们说在百位上拨出一个珠子就是100。

(二)教学绿点标示的内容

1、刚才我们数了企鹅的数量,现在我们来数一下海豹和贼鸥的数量?怎样用小棒表示它们的数量?用刚才我们学过的方法数出海豹和贼鸥的数量,然后用小棒表示,集体沟通,沟通时重点说一说怎样用小棒表示它们的数量。

2、能否在计数器上拨出它们的数量?说一说你是怎样拨的?引导同学用数的组成的方式来进行拨珠子,十位上拨几个珠子,个位上拨几个珠子。

(三)练习

自主练习1:估一估,数一数,说一说。分别估出题目中物体的数量,再数一数,看看你估得准不准,最末在计数器上拨出来。

三、小结

今日我们学习了100以内数的认识,练习了估算,认识计数单位“百”,了解数位(个位、十位、百位)的意义及顺次,理解了数的组成。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自主练习2—6

[教学过程]

1、自主练习2:我说你数

一人说出一个数,另一个人接着数,既可以正着数,也可以倒着数;既可以1个1个地数,也可以2个2个地数或5个5个地数,等等。

2、自主练习3:数一数,填一填

依据图意自己填空,集体订正答案。

3、自主练习4:看图,说一说题目的要求

你能试着连一连吗?先让同学说一说气球上各数的组成,然后再进行连线,完成后集体订正,订正时,引导同学说一说为什么小猴不能连73,而连37?

4、自主练习5:估一估,说一说

2022年青岛作为奥运会的一个竞赛场所,将进行帆船的竞赛,现在就有很多的选手来到这里参与训练,我们一起来看一看他们训练的状况。啊!这么多的帆船,大约有多少条呢?谁能估一估?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5、自主练习6:小游戏

(1)找一名同学一起做示范。

(2)同桌两人进行相互猜数游戏,同学体会数的大小。理解“多得多、少得多、多一些、少一些”的含义,并正确运用。

学校数学一班级教案8

一、教学目标:

1、在详细的情景和教学活动中认识“10”的组成,并初步理解10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算式,进一步体验加减法的含义和加减法之间的关系;

2、初步培育同学有条理地思索问题的技能及擅长沟通合作学习的技能。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

1、重点:能正确娴熟地口算10的加减法;

2、难点:经受从实际问题抽象并整理出10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

三、教学预备:

1、教具:磁性苹果、课件

2、学具:苹果图片

四、教学过程:

老师活动

同学活动

1、情景导入:

师:同学们喜爱吃苹果吗?今年苹果大丰收,老师也摘了些回来。瞧,咱黑板上这一堆苹果,你估量估量有多少个?我们一起数数吧!

同学估量苹果数量。

1个、2个……10个。

2、实践操作:

师:大家都想亲自分苹果吧?咱们按小组分苹果吧!〔板书:分苹果〕

活动要求:4人一个小组,同学之间要合作,有想方法的、有操作的、有记录的,比比哪组合作的最默契,分的而且方法多。

小组一边动手分,一边记录。〔附小组活动记录表〕

3、汇报分苹果状况:

(1)师:10个苹果分成两堆,有几种分法?

(2)进一步理解分苹果:课件再现同学分苹果的状况,渗透整体与部分的思想。

小组汇报,展示活动记录表。

10个苹果被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另一部分是〔〕;……

4、理解10的加减法

师:苹果分成1和9,你想到了什么算式?说一说你列的算式是什么意思?苹果还可以怎样分,你想到其它算式了吗?

1+9=109+1=10

10-1=910-9=1……

同学说明算式的意思。

5、练习口算10的加减法:

〔1〕师:数一数、连一连,哪两盘合起来是10个?

想要两盘合起来是10个,还需要一盘有几个的?

〔2〕找规律填空。〔附题目〕

同学连线,发觉其中有一盘是5个的没的连。

还需要一盘有5个的。

找规律,口算填空。

6、数学活动:猜猜老师家的电话号码

10-4=〔〕10-8=〔〕10-1=〔〕10-2=〔〕

10-10=〔〕4+5=〔〕10-9=〔〕10-3=〔〕

同学口算得出号码:

62980917

7、小结:

师:把今日数学课上有趣的事告知爸爸妈妈或同学,然后把自己家的电话号码编成算式告知给大家!

课后编电话号码,同学之间可以练习10以内的加减法。

学校数学一班级教案9

设计说明

本节课是根据“图形间的规律—数字间的规律—数组中的规律—找规律解决问题”这一顺次进行复习的。同时在环节上又留意以下几点:

1.知识点、习题的设计由浅入深,易于同学掌控。

教学中,老师通过设计各种教学活动,对知识进行系统的复习,层次清楚,难易适度。关注一班级同学的实际接受技能,从而达到更好的复习效果。

2.充分发挥同学的独立自主技能,培育他们归纳、总结的技能。

课前预备

老师预备PPT课件

同学预备图形卡片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师:这节课我们一起复习找规律的相关知识。(板书:找规律)请同学们回忆一下,这学期我们都学习了哪些有关找规律的知识呢?

(图形的排列规律,数字和数组的排列规律)

老师依据同学的回答板书。

设计意图:通过同学对找规律相关知识的复习,引导同学回忆相关知识,为下面的复习作铺垫。

⊙复习整理

师:同学们的记忆力真好,这节课我们就来复习这两方面的知识。

1.复习图形的排列规律。

(1)课件出示。

(2)提问:这组图形是根据怎样的规律排列的呢?你能继续画下去吗?

预设

生1:这组图形是根据一个正方体,两个上下放的正方体,一个正方体,两个上下放的正方体……重复涌现的规律排列的。

生2:假如要继续画下去,应当接着先画出一个正方体,再画出两个上下放的正方体。

(3)假如只出示

这一组图形,你还能找到它们的排列规律吗?(引导同学说出不能找出规律,只有三组以上重复涌现的一组图形才能确定排列规律)

(4)提问:假如用数字表示出这组图形的排列规律,该怎样表示呢?(同学独立完成)

(5)巩固练习。

□△△△□△△△□△△△________________

(6)老师小结。

图形、数字或其他事物以不同的颜色、外形及其他形式为一组重复排列,就称之为有规律的排列。

数字和图形的排列规律是相对应的,图形的排列有什么规律,数字的排列就有相应的改变规律。

2.数的排列规律。

(1)课件出示。

3691215________

(2)认真观测,发觉数的排列规律。

(所给数是根据从小到大的顺次排列的,后一个数总是前一个数加3得到的)

(3)依据发觉的规律填出横线上的数。

(4)老师说明:这组数中相邻两个数的差都是相同的,这样的一列数叫等差数列。

提问:你能依据等差数列的特征,自己写出这样排列的一组数吗?

(引导同学自己写出一组等差数列,并说明自己写出的数列的排列规律)

学校数学一班级教案10

教学目标:

1、在详细活动中,让同学体验上下、前后的位置与顺次,初步培育同学的空间观念。

2、能确定物体上下、前后的位置与顺次,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

经受上下、前后空间位置关系的形成过程,初步体会认识物体空间位置的方法。

教学重点:能确定物体上下、前后的位置与顺次,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

教学难点:培育同学肯定的辨别空间方位的技能。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感知位置

师:现在交通便捷,而且有序,大家都很遵守交通规章,想不想去看一看呢请看画面。(画面一:汽车通过十字路口,行人在等待;画面二:汽车停止前进,行人通过斑马线)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上、下”的位置关系。

①观测画面,认知“上、下”的位置关系。

师:这么有序的交通,你知道是什么在指挥吗(红绿灯)

师:对,是红绿灯,它们的作用可真大。

师:请小伙伴认真观测,这里的红、黄、绿灯是怎么摆的呢与同桌小伙伴轻声说一说。

联系实际提问:刚才,同学们把3盏灯的上、下位置关系说得很清晰,(板书:上下)再看看,在我们的教室有这样的上、下位置关系吗我们的身体上呢

②练习。

把数学书放存课桌的上面,把文具盒放在数学书的上面,然后把你的双手压在文具盒上面。

说一说,数学书上面是什么你的双手下面是什么

(2)教学“前、后”的位置关系。

①认知“前、后”的位置关系。

下面,请小伙伴继续看画面,绿灯亮了,汽车继续前行,这时,画面上有几辆车,你能不能用“前、后”来说说它们又是什么位置关系呢

同学沟通。(老师适时板书:前、后)

师:你喜爱哪辆车,就用“前、后”说说它的位置。

⑦练习。

a、出示十二生肖图,让同学说说谁排在最前面,谁排在最末面,谁排在谁的前面,谁排在谁的后面。

b、教室里的座位也有前、后这样的位置关系,看看你座位前面是谁,后面是谁。也可以说,你在这个同学的在另一个同学的(被念到的同学请站起来)。还可以问:从前往后数,他的前面有几个人后面呢

三、运用知识。巩固练习

(1)师生一起玩“做一做”的游戏。然后同桌两人出座位玩边说方向位置边拍手的游戏。

(2)做“说反话”游戏。

四、质疑总结

今日我们学会了什么(师指着板书)“上”“下”“前”“后”在生活中我们会常常遇到,你能向老师这样举例子说明吗学会了“上、下、前、后”的位置知识,我们就要懂得在生活中将它们进行应用。请小伙伴回家后结情境给父母说一说生活巾的“上、下、前、后”。

学校数学一班级教案11

教学目标

⒈在详细情境中,理解“上下”的位置与顺次,进一步培育空间观念。

⒉理解“上下”位置的相对性。

⒊能用语言表达实际情境中物体的“上下”位置关系。

重点、难点

⒈确定物体上下的`位置与顺次,会用上、下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⒉逐步培育同学的空间观念和按肯定顺次进行观测的习惯。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上下

师:同学们,今日老师把上课用的卡片放进这个箱子里找不到了,你们情愿援助我找到卡片吗?(出示奇妙的箱子)

师:那你们猜猜它在哪个盒子里?

师:这可是个奇妙的箱子,只允许我们打开一次,不过,它为我们提供了两条提示,第一个提示:卡片在1号盒子的下面,它有可能在哪?

师:卡片在3盒子的上面它在哪?你们是怎么猜出来的?

师:那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你们判断的对不对呢?(师揭开2号盒子找到卡片)你们真能干,都能当小侦探了。刚才我们一起查找卡片的过程就是确定物体位置的过程,也就是我们今日要学习的知识,上下(老师板书上下)。

二、自主探究,合作解决

⒈在情境中渗透“上下”位置关系。

涌现小鸟图片,小鸟说:“树爷爷,您好,冬天快要到了,我们三个好伙伴想搬到您这儿来过冬,行吗?”

屏幕上涌现老树,老树说:“行啊。我这有三间房,不知你们想怎么安排呢?

小鸟又说:“是啊。我们各自应当住在哪个房间最合适呢?聪慧的小伙伴,你们能帮我们合理地安排一下房间吗?”

同学们情愿帮这个忙吗?那么怎么安排房间最合理呢?

⑴现在老师给每位同学发了一张与前面同样的图,请四人一组摆一摆,看哪组安排得又快又合理。

⑵同学4人一组沟通合作:把3只小动物的图片,合理地安排在各层房间里,并说明为什么这样安排。

⑶哪个小组来汇报一下你们组是怎样安排的?为什么这样安排?

⑷同学汇报反馈小组内争论的结果。

同学争论的结果可能有:

①小鸟飞得高,所以它的房间在最上面;小松鼠会爬树,所以它的房间在中间;小兔不会爬树,所以房间在最下面。

②小松鼠在最上面,小鸟在中间,小兔在最下面。

③其他。(老师对同学的各种想法要实时予以确定和鼓舞,鼓舞的方式多种:奖给发言的同学一朵红花;奖给小组成员每人一朵红花;为安排房间合理的小组鼓鼓掌……以此激励同学仔细分析思索,勇于把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并从中确定出大家公认的最合理的安排方法。)

⒉深入理解“上下”位置关系的相对性,突破教学难点。

⑴同学们看图,现在3只小动物的位置关系能用以前学过的“前后”这种位置关系来说吗?那么它们又是怎样的一种位置关系呢?

现在请同桌之间说一说小动物的位置关系。

同学反馈的结果可能有:①小鸟在上面。②小松鼠在上面。③小松鼠在下面。④其他。(老师对同学的回答要予以确定,评价要用鼓舞性的语言。)

⑵谁情愿说给大家听一听?①指名说。②同桌互说。

贴:小鸟在小松鼠的上面

小松鼠在小鸟的下面

小松鼠在小兔的上面

小兔在小松鼠的下面

小鸟在小兔的上面

小兔在小鸟的下面

⑶这就是我们今日要学习的一种新的位置关系(出示课题)。

现在,同学们对“上下”这种位置关系理解了吗?老师有个问题想问问大家:有的同学说小松鼠在上面,有的同学说小松鼠在下面,这是怎么回事?(指图说)可以在小组内争论。

⑷同学组内沟通,然后汇报。

生可能回答:由于跟小鸟比,小松鼠在它的下面;跟小兔比,小松鼠又在它的上面;所以有的同学说小松鼠在上面,有的同学说小松鼠在下面。

⑸小结:看来,同学们在说“上下”位置关系时,肯定要看准跟谁比,是这样吗?

三、实践应用

⒈运用新知解决疑问。

⑴看图提问解答。

看到同学们学得这么好,有一位叫小明的同学也带着他喜爱的东西来到了课堂上。想知道是什么东西吗?我们一起看看吧!

电脑演示:书柜图。

①这是什么呀?书柜有几层?里面都放了些什么东西?外面呢?(小狗、小镜子)

②看到这幅图,你能运用今日所学的知识提出不同的数学问题吗?请同学们四人一组相互提问并回答下列问题。

同学四人合作:一生问,余生答。

③汇报。

(让同学依据书柜图中的现实情境,加深理解现实生活中物体的“上下”位置关系,会用有序的语言表达出来。表达形式可以是:一生问,余生答。假如同学表达得不是很有条理,老师可引导同学正确、有序地表达。

⒉律动(配乐说儿歌、做手势)。

⑴请同桌面对面地说一说五官的位置关系。

⑵老师说口令,同学听口令指五官。

⑶老师把你们刚才说的五官的位置关系结合今日所学的知识编了一首儿歌,想不想听一听?儿歌的前两句在2号盒子的上面,生:1号盒子。

师:儿歌的后两句在2号盒子的下面。生:3号盒子。

(揭示儿歌内容,请同学配乐说儿歌做手势)

两只小手伸出来,上上下下分明白,

左手在上右手下,右手在上左手下,

我们一起指一指,鼻子上面是眼睛,

眼睛下面是鼻子,嘴巴长在鼻子下,

五官端正真好看!真好看!

四、总结全课,收获“上下”

⒈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这样上、下关系的例子,数学就在我们身边,让我们用自己的眼睛去发觉我们身边的数学吧!

⒉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还有哪些收获?

学校数学一班级教案12

教学要求:

1、在观测人民币以及换币、取币等活动中认识1元以内的人民币,知道元与角、角与分之间的进率。

2、初步认识商品的价格,学会简约的购物,培育思维的敏捷性、与他人合作的立场以及学习数学的爱好。

3、对同学进行爱惜人民币和勤俭节省的教育。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知道人民币单位间的进率。

教学难点:各种面值人民币之间的简约换算。

教学过程:

一、情境激趣

1、出例如题第一幅图,让同学认真观测。

2、提问:你们从图中看到些什么?你们买过东西吗?买东西要用什么?各个国家的钱都有不同的名称,谁知道我们国家的钱叫什么?

3、揭示课题,齐读课题。

二、自主探究

1、认识不同面值的人民币

你们认识人民币吗?请你从盒子里找出认识的人民币,介绍给本组的小伙伴听。分组活动。

组汇报:让同学在实物投影仪上逐一介绍面值不同的人民币,老师随机补充,并把不同面值的人民币分别展示出来。

認识人民币单位间的进率。

让同学辨别不同面值的人民币,对同学进行爱惜人民币和节省用钱的思想教育。

提问:小伙伴,你们能把这些人民币分分类吗?请同学拿出盒子里的人民币,小组合作分类。

同学汇报分类状况,并说说分类的依据。总结同学的回答,引出人民币的种类有:硬币、纸币;人民币的单位有:元、角、分。

2、例题第二幅图,要求同学认真观测。

提问:图中的小伙伴想买什么?(手表)

买手表该付多少钱?(1元)

请同学从盒子里拿出1元钱,比一比谁的拿法多。

同学汇报拿1元钱的不同方法。当涌现拿一个1元的和10个1角的时候,引导同学建立“元”与“角”之间的进率关系:1元=10角

提问:我们已经知道“1元=10角”,那么1角等于几分呢?(1角=10分)

完成填空:

1元=()角

1角=()分

3、试一试:一张1元的人民币可以换几张5角的?几张2角的可以换1张1元的?同桌互换。

请同学说说互换的结果,以及为什么要这样换。

三、应用拓展

1、连一连。(“想想做做”第1题)观测并说说图上画了些什么?每种物品的价钱是多少?有几种面值的人民币?分别是多少?

请同学把要买的物品和对应的人民币连起来。

2、填一填。(“想想做做”第2题)

先让同学说说每个题目的意思,再让同学独立完成,集体沟通,说说是怎样想的。

拿一拿。

(1)“想想做做”第3题。

(2)“想想做做”第4题

思索:用一种人民币怎么拿?两种呢?三种呢?

游戏:购物。(“想想做做”第5题)

出示货架:橡皮(每块4角),美工刀(每把9角5分),铅笔(每枝4角),自动铅笔(每枝7角),尺(每把3角)。

请小伙伴用1元钱购物,想一想,说一说,可以买哪几样东西?应找回多少钱?

四、总结延伸

今日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认识元角分)知道了什么?(人民币有纸币和硬币、1元=10角、1角=10分)关于人民币,小伙伴们还知道什么呢?这些面值更大的人民币,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

学校数学一班级教案13

教学目标:

1、在详细的活动中,让同学体验前后、上下、左右的位置和顺次初步培育同学的空间观念。

2、能确定物体前后、左右、上下的位置与顺次,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

3、初步培育同学按肯定顺次进行观测的习惯。

4、使同学在学习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知识技能目标:

会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物休的相对位置。

课时安排:

4-5课时。

第1课时前后

教学内容:

前后

教学目标:

1、助“森林运动会”这一有趣情境,让同学会用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与顺次,初步培育同学的空间观念。

2、在学习情境中获得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

会用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与顺次。

教学预备:

挂图、小黑板。

教学方法:

创设情境、开心教学

一、导入

森林王国召开森林运动会,很多运动员纷纷报名参与,让我们一起来瞧一瞧。出示挂图。

二、森林运动会教学

1、请小伙伴们认真看图。

2、说说你看到了什么,你想知道什么?

请提问题。

3、说一说:

鹿在最前面,谁在它的后面?松鼠跑第几?小白兔跑第几?

4、你还想知道什么?

5、跑步竞赛的时候,动物赛车竞赛开始了。看看他们竞赛进行得怎么样?

6、出示:(小黑板)

在图中,1号车是第_名,5号车在_号车的后面,在_号车的前面。

自动独立完成,报名汇报。

7、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

三、巩固练习,练一练

1、你的座位前面是谁?后面是谁?

让同学自己观测,说给大家听;交换位置再观测前后改变。

2、看图,明题意。

独立完成,评析。

3、观测图。

自己说说:下一站是__。我去动物园,还有_站。

四、数学故事

1、看两幅图,用前、后编一个故事。

2、指名同学说。

学校数学一班级教案14

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内容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5以内各数的认识,另一部分是5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本单元的安排是:先教学1-―5的认识和加减法,再教学0的认识和加减法,这部分教材,是数概念中最基础的知识之一,是学校生学习数学的开始。在这一阶段通过让同学初步经受选择恰当的方法5以内数的口算,为同学了解数学的用处和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打下扎实的基础。本单元的重点是教同学写数字和初步建立数感、符号感。

单元教学目标:

1、使同学能认、读、写5以内各,并留意书写工整。会用5以内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和事物的顺次,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

2、使同学掌控5以内数的顺次和各数的组成。

3、使同学认识符号“>”“<”“=”的含义,知道用词語〔大于、小于、等于〕来描述5以内数的大小。

4、使同学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会用自己理解的方法口算5以内的加减法。提倡算法多样化。

5、能运用5以内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初步建立数感,运用数学来表示生活中的事物并进行沟通。

单元重难点:

1、教同学写数字和初步建立数感、符号感。2、解决好多种算法与数的组成计算的关系

3、着重集合、对应、统计思想的渗透,不给同学讲这些名称。

4、数的认识,比较大小,加减法的认识过程中,要发分类为基础。也就是在分类的基础上提炼出数而进行大小的比较和加减法。

单元课时安排:

1、1-5的认识3课时2、加减法的初步认识4课时3、0的认识和有关的加减法2课时4、单元训练2课时计11课时

单元教案设计

第1课时

教学内容:

1-―5的认识及书写〔第14面--第16面〕

完成第21页的第1题--第4题

教学要求:

1、会读、会认、会写1-―5以内的各数,并留意书写的工整,2、能用1-―5以内的各数来表述日常生活中事物的数量,初步建立数感,并能进行沟通。

3、会用5以内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

教学重、难点:

会写1-―5各数,初步建立数感。

教学预备:

师:各种动物的卡片5张以内,1-―5的数字卡片,5根小棒,实物投影仪

生:1-5的数字卡片,5根小棒。

教学过程:

一、导入:出示主题画:

问:你认为这幅图是什么意思?画的是什么?你从这幅图中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二、主动探究:认识1-―5各数

〔一〕仔细观测,主动学习

1、认识1

〔1〕问:你看到图中有哪些物体是用1表示的?〔同学任意回答〕师:凡是象这样:1个人、1个太阳等都可以用数字1表示。〔2〕你还可以说出哪些物体可以用数字1表示的?〔3〕请你拿出1根小棒

2、认识2

〔教学方法同上〕

3、认识3

〔1〕问:图中有哪些物体是用3表示的,请你说一说。师:象这样的,就可以用数字3表示。

〔2〕你还可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