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翟云升隶书《重修东海神庙碑》拓本_第1页
清代翟云升隶书《重修东海神庙碑》拓本_第2页
清代翟云升隶书《重修东海神庙碑》拓本_第3页
清代翟云升隶书《重修东海神庙碑》拓本_第4页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清代书法家翟云升书"重修东海神庙碑"拓本翟云升(工776一一I860),字舜堂,号文泉,掖城东南隅村人,清代著名语言学家、书法家。自幼天资过人,习作曾令''塾师避席就童子试得第一名,嘉庆五年(工80。)中举,道兴元年(1821)举孝廉,二年登进士第。性情淡泊,无意仕途。中举后任黄县教谕,不久便辞职回乡;被荐举为孝廉方正,他坚辞不受;中进士后授广西知县,以母亲年迈为由辞任;相国陈文恪得知其学识渊博,推荐去京师任国子监丞,也没有成行。翟云升一生潜心著述,“键户修业终其身,穷困老死而不悔”。他认为“经语惟汉儒能解,汉儒语惟国朝通儒能遍解“,因而治学以汉儒为宗,终凭著述闻名于世。当时的学者一致认为他“说文拟严(可均)、段(玉裁),音韵比顾(炎武)、江(永),训诂等郝(懿行)、王(引之)”。翟云升还精于书法,尤工隶书,求字者络绎不绝,翟云升均精心题写,一丝不苟。翟云升钟情于书墨之间,过着与世无争的隐居生活。他在城南买了几亩地,“门前溪水萦抱,有古木千章,杂花数百种”,每日穿布袍、草鞋坐卧其间,负读五经无少闲。自己的书斋也取名“五经岁遍斋”。晚年声名越高,越不屈从世俗。一位防海大吏不带随从亲自登门敦请他出山,仍坚辞不出,终以布衣告别人世,享年84岁。留世著作有《说文形声后案》4卷,《说文辨异》8卷,《肄许外篇》2卷,《隶篇》、《隶篇续》、《隶篇再续》各15卷,《古韵证》22卷,《韵字鉴》4卷,《覆校穆天子传》6卷,《古今人表校正》1卷,《焦氏易林校略》16卷,《古文杂著》若干卷。目前仅存《隶篇》数卷刻板,已由其后人献给国家,1987年广陵古籍书店以《隶书大字典》名印行。他书写的东海神庙碑,笔意传神,笔力苍健,拓本流传甚广,已成为人们学习隶书的典范。《重修东海神庙碑记旧拓本》重修东海神庙碑记旧拓本,长224cm、宽100cm。东海神庙建于山东,清道光24年重修,碑文由当时“八分字走遍天下”的掖县进士翟云升书写。现该庙已废,碑已无存。中国文物鉴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收藏家协会会长史树青先生见到此拓本后赞叹不已,并欣然为拓本题鉴。拓本字迹清楚,保存完整,是一幅十分难得的旧拓本。原东海神庙位于莱州城西北18里,宋太祖开宝六年[公元973年]开始,在前代海水祠基础上,大修海庙,并立碑,相传宋太祖赵匡胤当年曾在莱州掖县落难,被敌兵追杀,单身躲进海水祠,安然脱险,登极后即派大将郑子明来掖县,重修东海神庙。东海神庙占地四十余亩,三进院落,中为大殿,前为庙门,后为寝殿。建筑气势宏伟,金碧辉煌,大殿顶部为黄琉璃瓦,中饰绿心,蓝绿紫色剪边,红墙,檐灰色斗拱,绘以仙鹤图案,檐角飞翘,古朴清雅,雄伟壮观。檐下两巨匾横悬,上匾蓝底金字题写万派朝宗四个字,浑厚有力,相传为清代乾隆皇帝御笔亲书,下匾金底黑字题写海天浴日四个字,苍劲挺拔,相传为明代嘉靖时宰相严嵩所书。大殿四壁彩绘海神龙王出宫入辟图,所绘诸神形态各异,造型威武,栩栩如生。相传为唐代大画家吴道子所画。1946年秋,国民党大举进攻胶东,为防止敌人在庙里安据点,将其拆毁。庙里所藏有价值的历代碑刻有二百多座,在文革中被全部损毁,仅存遗址。玲遥展总工薛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