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传统文化精髓(修改稿)课件_第1页
传承传统文化精髓(修改稿)课件_第2页
传承传统文化精髓(修改稿)课件_第3页
传承传统文化精髓(修改稿)课件_第4页
传承传统文化精髓(修改稿)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传承传统文化精髓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中国古代社会形成和发展起来比较稳定的文化形态,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的历史遗产在现实生活中的展现从JAY的歌看看中国风的延续…..青花瓷古筝撩拨,牙板清脆,琵琶淙淙,中国风分外动人,素胚,仕女,汉隶等词汇描摹了创世青花瓷的风采东风破在缓慢悠扬的古乐声中,在古色古香的建筑中,周董以其一贯的哼唱风格,如潺潺流水般向我们表达了哀怨缠绵,离愁恨别没有文化的继承,就没有文化的积累。

文化具有继承性传统文化的继承表现文房四宝篇中国戏曲篇传统家规家风篇传统思想文化篇其它篇文房四宝:笔、墨、纸、砚文房四宝篇湖笔《物原》说:伏羲初以木刻字,轩辕易以刀书,虞舜以漆书于方简。

湖笔传说相传,秦大将蒙恬“用枯木为管,鹿毛为柱,羊毛为被(外衣)”发明了毛笔。蒙恬改制湖笔成功后,便将技艺传给善琏百姓,使之当地几乎家家出笔工,户户会制笔。湖笔的产地在浙江湖州南浔善琏镇。湖笔选料讲究,工艺精细,品种繁多,粗的有碗口大,细的如绣花针,具有尖、齐、圆、健四大特点。尖:指笔锋尖如锥状;齐:笔锋撮平后,齐如刀切;圆:笔头圆浑饱满;健:笔锋挺立,富有弹性。湖笔分羊毫、狼毫、兼毫、紫毫四大类;按大小规格,又可分为大楷、寸楷、中楷、小楷四种。湖笔,又称“湖颖”。颖是指笔锋尖端一段整齐透亮的部分,笔工们称为“黑子”,这是湖笔最大的特点。这种笔蘸黑后,笔锋仍是尖形,把它铺开,内外之毛整齐而无短长。这一带的山羊,每只平均只出三两笔料毛,有锋颖的也只有六钱。一支湖笔,笔头上的每一根具有锋颖的毛都是在无数粗细、长短、软硬、曲直、圆扁的羊毛中挑选出来,具有尖圆齐健,毫细出锋,毛纯耐用的优点。徽墨徽墨——唐末战乱,河北易州墨工奚超带儿子廷珪来歙地,依靠黄山脚下的遍地古松研制出“丰肌腻理、光泽如漆”的好墨,得到南唐后主李煜的赏识,不但委任廷珪为墨务官,还赐其全家“国姓”,从此李墨风靡天下,至宋宣和年间竟达“黄金易得,李墨难求”。

自宋至明清,歙县因府治于此,故为制墨业的集中地,先后涌现出大量工巧匠。宣纸关于宣纸的由来,迄今尚无可靠的文字供考证。倒是生产宣纸的泾县,流传着一个动人的传说:东汉安帝建光元年(公元一二一年),蔡伦的弟子孔丹在皖南造纸,他很想造出一种世上最好的纸为老师画像,以表缅怀之惰。年复一年,终未如愿。一天,孔丹徘徊于峡谷溪边,偶见一棵古老的青檀树,横卧溪上,由于流水终年冲洗,树皮腐烂变白,露出一缕缕修长而洁净的纤维。

孔丹取以造纸,经过反复试验,终于大功告成。这就是后来的宣纸。

歙砚歙砚中国名砚类名,为中国四大名砚之一,是砚史上与端砚齐名的珍品。以砚石在古歙州府治加工和集散而得名。

歙砚始于唐代。据北宋唐积<<歙州砚谱>>载:婺源砚在“唐开元中,猎人叶氏逐兽至长城里,见叠石如城垒状,莹洁可爱,因携之归,刊出成砚,温润大过端溪。”自此以后,歙砚名闻天下。

据史料记载,盛唐时歙砚已大盛。1976年合肥出土的唐开成五年箕形歙砚,石质细润,色泽清纯,是早期歙砚的珍贵遗存。在南唐时期,歙砚大受宠遇,中主李景精意翰墨,宝重歙石,专门在歙州设置了砚务,选砚工高手李少微为砚务官;后主李煜对歙砚极为推崇,把歙砚、澄心堂纸、李廷硅墨三者称为天下冠。

宋代,歙砚获得很大发展,歙石开采规模扩大,歙砚精品不断涌现,名色之多、质地之细、雕镂之工,为诸砚之冠。

故宫博物院藏文房四宝精品清乾隆檀香木彩画福寿笔,管长26cm,直径1cm。

此笔管、帽均采用名贵的檀香木制作,纤直细腻,散发淡淡的幽香,上以金彩绘寿桃、灵芝、蝙蝠、万年竹等吉祥纹样,并饰以朱、绿、绛等色彩。管、帽两端嵌饰象牙。笔头紫毫制,根部较细,色浅,至腰部凸隆,色渐深,呈兰蕊式,此形是紫毫的天然特征所致。

该笔选材名贵,制作精工,是清宫中最具观赏和使用价值的毛笔之一。御制四库文阁诗墨,套墨5锭,形状各异。

此套墨质地优良,墨模雕刻精细,是套墨中的稀世珍品。

仿明仁殿画金如意云纹粉蜡纸

此乃仿元代名纸“明仁殿纸”,。纸两面皆用黄粉加蜡,再以泥金画以如意云纹图案,纸背洒金片,纸正面右下角钤有隶书“乾隆年仿明仁殿纸”字印。

该纸平滑匀细,纤维甚少。可逐层揭开3-4张,每张均可用。这种纸是乾隆时期内库藏品,造价极高昂,只供皇室专用。中国戏曲篇中国戏曲主要是由民间歌舞、说唱和滑稽戏三种不同艺术形式综合而成。它起源于原始歌舞,是一种历史悠久的综合舞台艺术样式。经过汉、唐到宋、金才形成比较完整的戏曲艺术,它由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武术、杂技以及表演艺术综合而成,约有三百六十多个种类。它的特点是将众多艺术形式以一种标准聚合在一起,在共同具有的性质中体现其各自的个性中国的戏曲与希腊悲剧和喜剧、印度梵剧并称为世界三大古老的戏剧文化,经过长期的发展演变,逐步形成了以“京剧、越剧、黄梅戏、评剧、豫剧”五大戏曲剧种为核心的中华戏曲百花苑京剧京剧:流行全国,影响最大、最具有代表性的剧种。它的前身为徽调,通称皮簧戏,曾一度称为“平剧”,后改称京剧。表演上歌舞并重,融合了武术技巧,多用虚拟性动作、节奏感强,创造了许多程式性的表演动作。演唱时讲究行腔吐字,念白具有音乐性,在唱、念、做、打方面自成京剧艺术体系,对各地剧种影响很大。黄梅戏安徽省地方剧种,旧称黄梅调或采茶戏。流行于安徽、江西、湖北部分地区,以黄梅采茶调为主的民间歌舞基础发展而成。初以演出“两小戏”、“三小戏”见长,后受青阳腔和徽调影响,逐渐发展为演出完本大戏。它的唱腔保存民歌本色,委婉动人,在表演上保持载歌载舞的特点,生活气息浓厚天仙配评剧流行于北京、天津和华北、东北各省,它源自河北东部一带的“莲花落”,并吸收京剧、河北梆子、皮影、大鼓等音乐和表演发展而形成的。这个剧种从农村进入城市后,受到话剧和京剧的影响演了许多新戏,擅于表现小市民生活。唱词通俗易懂,唱腔口语化,吐字清晰易解,生活气息浓厚。秦香莲传统家规家风篇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家规”是治家教子、修身处世的重要载体,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良好的家规家风是我们立身做人的行为准则01.不许吧嗒嘴儿;02.不许叉着腿儿;03.不许斜楞眼儿;04.不许罗着锅儿;05.不许不称长辈为您;06.不许掳袖管儿;07.不许挽裤腿儿;08.不许搅菜碟儿;09.不许筷插碗儿;10.不许嘬牙花儿;11.不许抖落腿儿;12.不许不叫尊称或名字就说话儿;13.不许当众喳呼;14.不许说瞎话儿;15.夹菜不过盘中线;16.不许吃饭咬着筷子;17.不许壶嘴对着人;18.吃菜不许满盘子乱挑,只能夹眼前的;19.吃饭前要招呼长辈,长辈坐下说吃饭才能吃;传统思想文化篇中国传统文化的四个主要思想是:

一、作为基本哲理的阴阳五行思想。

二、解释大自然与人类社会关系的天人统一思想。

三、指导解决社会问题的中和中庸思想。

四、指导如何对待自身的修身克己思想。其核心就是儒家文化与道家文化。孔子

(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公元前544年9月28日―公元前478年4月11日)[1-2]

,子姓,[3]

孔氏,名丘,字仲尼,祖籍宋国栗邑,今属河南省商丘市夏邑县,出生地鲁国陬邑,今属山东省曲阜市。[4]

中国著名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孔子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孟子

(儒家代表人物之一)孟子(约公元前372年—约公元前289年),名轲,或字子舆,华夏族(汉族),邹(今山东邹城市)人孟子是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孔子并称“孔孟”。代表作有《鱼我所欲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王顾左右而言他》已编入初中语文教科书中,《寡人之于国也》编入高中语文教科书中老子

(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姓李名耳,字聃,一字或曰谥伯阳。华夏族,出生于春秋时期陈国苦县厉乡曲仁里(今河南省鹿邑县太清宫镇)[1-19]

,约生活于前571年至471年之间。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被唐朝帝王追认为李姓始祖。老子乃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存世有《道德经》(又称《老子》),其作品的精华是朴素的辩证法,主张无为而治,其学说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深刻影响。在道教中,老子被尊为道教始祖。老子与后世的庄子并称老庄庄子

(道家学派主要代表人物)庄子,姓庄,名周,字子休(亦说子沐),宋国蒙(今河南商丘东北)人。[1-4]

庄子是东周战国中期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文学家。创立了华夏重要的哲学学派庄学,是继老子之后,战国时期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是道家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其它篇传统习俗人们在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的,从历史沿袭而巩固下来的,具有稳定的社会风俗和行为习俗,并且已同民族情绪和社会心理密切结合,成为人们自觉或不自觉的行为准则端午节中秋节元宵节传统文艺窗花皮影戏古筝围棋中国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诗词《传统诗词》的内容介绍了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诗歌,并各有其特点。中华民族历史悠久,中华传统诗词也源远流长,已有几千年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