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1-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阅读)课件_第1页
ch1-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阅读)课件_第2页
ch1-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阅读)课件_第3页
ch1-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阅读)课件_第4页
ch1-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阅读)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计算机网络

体系结构第一章计算机网络

体系结构1.1计算机网络概述1.1.1计算机网络的定义

计算机网络是利用通信设备和传输介质,将分布在不同地理位置上的具有独立功能的计算机相互联接,在网络协议控制下进行数据通信,实现资源共享。1.1计算机网络概述1.1.1计算机网络的定义1.1计算机网络概述核心是具有“独立功能的计算机互联”。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相结合的产物计算机网络包括了网络硬件设备之间的互联,以及系统软件之间的互联。计算机网络的目的在于实现数据通信和资源共享。计算机网络是一种数据通信网络。1.1计算机网络概述核心是具有“独立功能的计算机互联”1.1.2计算机网络的产生与发展计算机网络从形成、发展到广泛应用经历了近50年的历史,大致可以分为以下阶段。1)面向终端的计算机通信网络

早期的计算机网络

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

初。1.1.2计算机网络的产生与发展计算机网络从形成1.1.2计算机网络的产生与发展2)分组交换网

现代意义的计算机网络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中期,网络基本结构如图所示。1.1.2计算机网络的产生与发展2)分组交换网1.1.2计算机网络的产生与发展3)体系结构标准化的计算机网络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在1984年公布了OSI/RM(开放式系统互连参考模型)国际标准化网络体系结构,我们将这个时期的计算机网络称为第三代计算机网络。1.1.2计算机网络的产生与发展3)体系结构标准化的计1.1.2计算机网络的产生与发展4)Internet时代

目前,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处于第4阶段,这个时期计算机网络的特点是:互连、高速和商业化应用。1.1.2计算机网络的产生与发展4)Internet时1.1.3计算机网络系统的组成和功能计算机网络一般包括计算机系统、通信线路和通信设备、网络协议和网络软件四个部分。计算机网络提供的各种功能称为服务,最常见的服务有Web网页服务、FTP文件传输服务、E-mail服务、文件共享服务等。1.1.3计算机网络系统的组成和功能计算机网络一般1.1.3计算机网络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1.计算机网络系统的组成从网络逻辑功能的角度,可将计算机网络分为资源子网和通信子网。1.1.3计算机网络系统的组成和功能1.计算机网络系统1.1.3计算机网络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2.计算机网络的功能

资源共享信息通信分布式处理。未来通信的目标是实现5W的个人通信。1.1.3计算机网络系统的组成和功能2.计算机网络的功1.1.4计算机网络的类型计算机网络有多种不同的分类方法,最常用的分类方法是IEEE根据计算机网络地理范围的大小,将网络分为局域网、城域网和广域网。1.1.4计算机网络的类型计算机网络有多种不同的分1.2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从整体角度抽象地定义了计算机网络的构成,说明了各个网络部件之间的逻辑关系和功能,规定了计算机网络协调工作的方法和必须遵守的规则。1.2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从整体1.2.1网络协议与网络体系结构1.网络协议在计算机网络中,用于规定信息的格式,以及如何发送和接收信息的一系列规则或约定称为网络协议。网络协议的三个组成要素是语法、语义和时序。1.2.1网络协议与网络体系结构1.网络协议

打电话的人工协议与网络协议的对比

打电话的人工协议与网络协议的对比1.2.1网络协议与网络体系结构2.数据封装计算机网络进行通信时,数据必须进行封装(俗称为打包)。数据封装就是将用户原始数据进行分段,分段的大小由网络协议规定,然后在分段的用户数据前面加上网络协议规定的头部和尾部,这种数据分段称为“数据包”。1.2.1网络协议与网络体系结构2.数据封装1.2.1网络协议与网络体系结构2.数据封装计算机网络进行通信时,数据必须进行封装(俗称为打包)。数据封装就是将用户原始数据进行分段,分段的大小由网络协议规定,然后在分段的用户数据前面加上网

络协议规定的头部和尾部,

这种数据分段称为“数据包”。1.2.1网络协议与网络体系结构2.数据封装1.2.1网络协议与网络体系结构3.网络协议的分层为了减少网络协议的复杂性,专家们把网络通信问题划分为许多小问题,然后为每一个问题设计一个通信协议。这样使得每一个协议的设计、分析、编码和测试都比较容易。协议分层就是按照信息的传输过程,将网络的整体功能划分为多个不同的功能层,每一层都向它的上一层提供一定的服务。1.2.1网络协议与网络体系结构3.网络协议的分层1.2.1网络协议与网络体系结构网络系统采用层次化结构有以下优点。各层之间相互独立,高层不必关心低层的实现细节,可以做到各司其职。某个网络层次的变化不会对其他层次产生影响,因此每个网络层次的软件或设备可单独升级或改造,利于网络的维护和管理。分层结构提供了标准接口,使软件开发商和设备生产商易于提供网络软件和网络设备。分层结构的适应性强,只要服务和接口不变,层内实现方法可任意改变。1.2.1网络协议与网络体系结构网络系统采用层次化结构有1.2.1网络协议与网络体系结构4.分层原则网络协议层次的数量不能过多,真正需要时才能划分一个层次。网络协议层次的数量也不能过少,层次的数量应保证能够从逻辑上将功能分开,不同的功能不要放在同一层。功能类似的服务应当放在同一层。在技术经常变化的地方可以适当增加层次。层次边界的选择要合理,用于信号控制的额外信息流量要尽量少。1.2.1网络协议与网络体系结构4.分层原则1.2.1网络协议与网络体系结构5.网络体系结构计算机网络层次模型和各层协议的集合称为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常见的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有OSI/RM(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TCP/IP(传输控制协议/网际协议)等。1.2.1网络协议与网络体系结构5.网络体系结构1.2.2OSI/RM网络体系结构

ISO提出的OSI/RM将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划分为7个层次。1.2.2OSI/RM网络体系结构ISO提出的O1.2.2OSI/RM网络体系结构

1.物理层物理层处于OSI/RM的最低层,主要功能是为网络提供物理连接。该层将信息按比特(bit)一位一位地从一台主机经传输介质送往另一台主机,实现主机之间的比特流传送。物理层包括了传输介质和部分网络设备,以及信号从一个设备传输到另一个设备的规则。物理层的网络设备接口具有4个重要特性,即机械、电气、功能和规程特性。1.2.2OSI/RM网络体系结构1.物理层1.2.2OSI/RM网络体系结构

2.数据链路层数据链路层的主要功能是保证两个相邻节点之间数据以“帧”为单位的无差错传输。帧是一段字符组成的信息块,它包括用户数据和一些必要的控制信息(帧头)、差错校验(帧尾)等。数据链路层接收来自上层的数据,并且负责把帧转发到物理层,同时处理接收端的应答,重传出错和丢失的帧,保证按发送次序把帧正确地传送给对方。1.2.2OSI/RM网络体系结构2.数据链路层1.2.2OSI/RM网络体系结构

3.网络层网络层的主要功能是为网络内任意两个设备之间的数据交换提供服务,并进行路由选择和流量控制。网络层传输的信息以报文分组为单位,分组是将较长的报文按固定长度分成若干段,且每个段按规定格式加上相关信息,如路由控制信息和差错控制信息等。网络层接收来自源主机的报文,并把它转换为分组,然后按路由选择算法,确定送到指定目标主机的路由,当分组到达目标主机后,再还原成报文。1.2.2OSI/RM网络体系结构3.网络层1.2.2OSI/RM网络体系结构

4.传输层传输层也称为运输层或传送层,它的主要功能是提供端到端的传输服务。在两个用户之间,网络连接可能是一条点对点的直接线路,也可能需要经过多种类型的通信节点,传输层的目的是屏蔽不同网络节点之间的差异,使源主机与目标主机之间的通信就像点对点连接一样。传输层信息传送单位是报文,它的工作是接收会话层送来的数据(报文),报文太长时,先把它分割成多个分组,再交给网络层,实现传输层数据的传送。1.2.2OSI/RM网络体系结构4.传输层1.2.2OSI/RM网络体系结构

5.会话层会话层也称为对话层,它的任务是为不同网络中的两个用户进程建立会话连接,并管理它们在该连接上的对话,使它们之间按顺序正确地完成数据交换。会话层要为用户提供可靠的会话连接。1.2.2OSI/RM网络体系结构5.会话层1.2.2OSI/RM网络体系结构

6.表示层表示层主要解决用户数据格式和数据表示的问题。由于各种类型的计算机都有它们自己的内部数据格式,因此需要某种转换机制来确保它们之间的相互转换。表示层的主要任务是把源主机内部的数据格式,表示为适用于网络传输的格式;并且将接收到的数据译码为应用层所理解的内容。此外,该层还完成数据压缩与恢复、数据加密与解密等功能。1.2.2OSI/RM网络体系结构6.表示层1.2.2OSI/RM网络体系结构

7.应用层应用层的任务是负责两个应用程序进程之间的通信,即为网络用户之间的通信提供专用的应用程序,如网页浏览、电子邮件、文件传输、数据库存取等。1.2.2OSI/RM网络体系结构7.应用层1.2.3TCP/IP网络体系结构

TCP/IP(传输控制协议/网际协议)由一系列网络协议组成,它广泛应用于Internet,也是目前惟一能进行不同网络互联的协议族。1.2.3TCP/IP网络体系结构TCP/IP(传1.2.3TCP/IP网络体系结构

1.网络接口层

网络接口层是TCP/IP实现的物理基础,但是TCP/IP协议并没有详细定义网络接口层的具体内容。也正因为如此,它为多种不同的通信网络互联提供了良好的基础。1.2.3TCP/IP网络体系结构1.网络接口层1.2.3TCP/IP网络体系结构

2.网络层

网络层也称为“网际层”,它由IP(网际协议)、ARP(地址解析协议)、ICMP(因特网报文控制协议)等协议组成,IP是其中最重要的协议。IP协议的主要功能是接收传输层送来的数据,并将它们封装成IP数据包,然后把它们转发到网络接口层;同时接收网络接口层送来的数据,去掉IP包头后,重新创建原来的数据,然后将它们发送到目的主机上。1.2.3TCP/IP网络体系结构2.网络层1.2.3TCP/IP网络体系结构

3.传输层

传输层由TCP(传输控制协议)和UDP(用户数据报协议)两个协议组成,TCP提供可靠传输服务,但传输性能较低;UDP提供不可靠传输服务,但传输性能较高。1.2.3TCP/IP网络体系结构3.传输层1.2.3TCP/IP网络体系结构

4.应用层

应用层规定主机应用程序进程在通信时应当遵循的协议。由于TCP/IP提供的网络服务繁多,因此这层的网络协议也很多,常用的应用层协议有:DNS(域名服务)协议;HTTP(超文本传输协议);SMTP(简单邮件传送协议);FTP(文件传输协议);Telnet(远程登录)等。应用层的许多协议都是工作在客户机/服务器模式下。客户和服务器指网络通信中所涉及的两个应用程序进程,客户指网络服务的请求方,服务器指网络服务提供方。1.2.3TCP/IP网络体系结构4.应用层1.2.4OSI/RM与TCP/IP

网络体系结构的比较

1.OSI/RM与TCP/IP网络体系结构的比较(1)OSI/RM网络体系结构分为7层,自下而上为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而TCP/IP网络体系结构分为4层,自下而上为:网络接口层、网络层、传输层和应用层。1.2.4OSI/RM与TCP/IP

网络体系结构1.2.4OSI/RM与TCP/IP

网络体系结构的比较

1.OSI/RM与TCP/IP网络体系结构的比较(2)OSI/RM主要考虑用一种开放的公用网络标准将各种不同的网络互联在一起;而TCP/IP一开始就考虑到多种异构网络的互联问题。1.2.4OSI/RM与TCP/IP

网络体系结构1.2.4OSI/RM与TCP/IP

网络体系结构的比较

1.OSI/RM与TCP/IP网络体系结构的比较(3)OSI/RM层次之间存在严格的调用关系,两个(N)层之间的通信必须通过下一层(N-1),不能越级调用;而TCP/IP可以越过紧邻的下一层,直接使用更低层次所提供的服务,因而减少了一些不必要的开销,提高了协议的效率。1.2.4OSI/RM与TCP/IP

网络体系结构1.2.4OSI/RM与TCP/IP

网络体系结构的比较

1.OSI/RM与TCP/IP网络体系结构的比较(4)OSI/RM早期偏重于面向连接的服务,后来才开始制定无连接的服务标准;而TCP/IP一开始就考虑了面向连接和无连接的服务。1.2.4OSI/RM与TCP/IP

网络体系结构1.2.4OSI/RM与TCP/IP

网络体系结构的比较

1.OSI/RM与TCP/IP网络体系结构的比较(5)OSI/RM与TCP/IP对可靠性的强调也不相同。OSI/RM在数据链路层、网络层和传输层都要检测和处理传输错误。而TCP/IP认为,网络可靠性是端到端的问题,应由传输层来解决,因此它允许单个链路或节点出现数据丢失或数据出错现象,网络本身不进行错误恢复,丢失或出错数据的恢复在源主机和目的主机之间进行,由传输层完成这些工作。1.2.4OSI/RM与TCP/IP

网络体系结构1.2.4OSI/RM与TCP/IP

网络体系结构的比较

1.OSI/RM与TCP/IP网络体系结构的比较(6)OSI/RM在网络层提供面向连接的服务,将寻路、流量控制、顺序控制、确认、可靠性等带智能化问题,都纳入到网络层处理,留给末端主机的工作不多。相反,TCP/IP则要求末端主机参与几乎所有的网络服务,对入网主机要求较高。1.2.4OSI/RM与TCP/IP

网络体系结构1.2.4OSI/RM与TCP/IP

网络体系结构的比较

2.五层网络体系结构教学模型1.2.4OSI/RM与TCP/IP

网络体系结构1.3网络的基本拓扑结构在计算机网络中,如果将各种网络设备或子网抽象成为节点,将网络通信链路抽象成为线,这些点与线互连的结果就是网络拓扑结构。简单地说,网络拓扑结构就是网络设备与链路的互连。网络的拓扑结构有很多型式,每种拓扑结构都有优点与缺点。1.3网络的基本拓扑结构在计算机网络中,如果将各种网1.3.1网络拓扑结构的类型1.点对点网络点对点(PeertoPeer)网络是将网络中的主机(如计算机、路由器等)以两两相连的方式连接起来,网络中的主机通过单独的链路进行数据传输,并且两个端点之间可能会有多条单独的链路

1.3.1网络拓扑结构的类型1.点对点网络1.3.1网络拓扑结构的类型1.点对点网络

点对点网络拓扑结构有:点对点连接、线型网、环型网、网状型网等。1.3.1网络拓扑结构的类型1.点对点网络点对点网络拓扑1.3.1网络拓扑结构的类型2.广播型网络在广播型网络中,信号从发送主机向共享电缆的两端传播,连接在共享电缆上的所有主机都可以接收到网络中的信号。广播型网络一般采用CSMA/CD(载波监听多路访问/冲突检测)原理工作。

1.3.1网络拓扑结构的类型2.广播型网络1.3.1网络拓扑结构的类型2.广播型网络广播型网络有三种信号传输方式:单播、多播和组播

1.3.1网络拓扑结构的类型2.广播型网络1.3.1网络拓扑结构的类型2.广播型网络广播型网络拓扑结构有:总线网、星型网、蜂窝型网等。

局域网大多采用广播传输方式,城域网和广域网通常采用点对点传输方式。

1.3.1网络拓扑结构的类型2.广播型网络1.3.2点对点型网络拓扑结构

1.线型网络拓扑结构线型网络拓扑结构由两个或多个节点串联在一条线路上,当只有两个节点互连时,这种网络就是点对点网络,因此点对点可以看作是线型网的一种特殊情况。1.3.2点对点型网络拓扑结构1.线型网络拓扑结构1.3.2点对点型网络拓扑结构

1.线型网络拓扑结构线型网络拓扑结构具有以下优点:设备无关性独立性安全性非中心化1.3.2点对点型网络拓扑结构1.线型网络拓扑结构设备1.3.2点对点型网络拓扑结构

1.线型网络拓扑结构线型网络拓扑结构具有以下缺点:网络可靠性不好

时延较长

1.3.2点对点型网络拓扑结构1.线型网络拓扑结构网络1.3.2点对点型网络拓扑结构

2.环型网络拓扑结构在环型拓扑结构网络(以下简称环网)中,各个节点通过环网接口,连接在一条首尾相接的闭合环型线路中。1.3.2点对点型网络拓扑结构2.环型网络拓扑结构1.3.2点对点型网络拓扑结构

2.环型网络拓扑结构

环型网络拓扑结构具有以下优点:信号在网络中沿环单向传输,传输时延固定,便于保证网络的QoS(服务质量)。相对于星型拓扑结构而言,环网所需的光缆较少,适宜于主干网络的长距离传输。环网中各个节点的负载较为均衡,不会出现树型网络结构中根节点负载过大的问题。双环或多环网络具有自愈功能。环网的路由选择非常简单,不容易发生网络地址冲突等问题。1.3.2点对点型网络拓扑结构2.环型网络拓扑结构1.3.2点对点型网络拓扑结构

2.环型网络拓扑结构

环型网络拓扑结构具有以下缺点:不适于多用户接入的网络(如局域网),主要适用于城域传输网和国家骨干网。环网中增加新节点时,会导致路由跳数增加,使网络响应时间变长,加大传输时延。难以进行故障诊断,需要对每个节点进行检测后才能找到故障点。环网拓扑结构发生变化时,需要重新配置整个网络。环网的投资成本较高等。1.3.2点对点型网络拓扑结构2.环型网络拓扑结构1.3.2点对点型网络拓扑结构

3.网状型网络拓扑结构

网状型拓扑结构采用点对点连接方式,它分为半网状型拓扑结构和全网状型拓扑结构。在全网状拓扑结构中,网络中任何两个节点之间都有直达链路连接,在通信建立过程中,不需要任何形式的信号转接。1.3.2点对点型网络拓扑结构3.网状型网络拓扑结构1.3.2点对点型网络拓扑结构

3.网状型网络拓扑结构

1.3.2点对点型网络拓扑结构3.网状型网络拓扑结构1.3.2点对点型网络拓扑结构

3.网状型网络拓扑结构

网状型拓扑结构的优点如下:节点之间有直达链路,信号传输速度快。通信节点不需要交换功能,交换开销低,可改善链路流量分配,提高网络性能。由于存在冗余链路,因此网络可靠性高,其中任何一条链路发生故障时,可以通过其它链路保证通信畅通。1.3.2点对点型网络拓扑结构3.网状型网络拓扑结构1.3.2点对点型网络拓扑结构

3.网状型网络拓扑结构

网状型拓扑结构的缺点如下:线路多,总长度长,基本建设和维护费用都很大。在网络工程设计中往往采用半网状型拓扑结构,全网状型拓扑结构一般只用于网络核心层,而且节点一般不大于4个。1.3.2点对点型网络拓扑结构3.网状型网络拓扑结构1.3.3广播型网络拓扑结构1.总线型网络拓扑结构总线型拓扑结构采用一条通信链路作为公共传输信道(总线),网络上所有节点都通过相应的接口直接连接在总线上。

1.3.3广播型网络拓扑结构1.总线型网络拓扑结构1.3.3广播型网络拓扑结构1.总线型网络拓扑结构总线型结构网络具有以下优点:总线型拓扑结构网络不需要其它互连设备(如Hub、交换机),所有主机都通过一条总线进行连接,因此组网费用极低。网络扩展灵活,扩展网络用户时,只需要添加一个网络接头即可。1.3.3广播型网络拓扑结构1.总线型网络拓扑结构1.3.3广播型网络拓扑结构1.总线型网络拓扑结构总线型结构网络也具有以下缺点:网络上所有主机共享同一总线带宽,因此主机的增多会引起网络性能下降,一般一个网段不能超过30台主机。总线型拓扑结构网络可靠性较差,总线一但断开,整个网络或相应网段就会中断。1.3.3广播型网络拓扑结构1.总线型网络拓扑结构1.3.3广播型网络拓扑结构2.星型网络拓扑结构星型拓扑结构的每个节点都有一条单独的链路与中心节点(如Hub、交换机)相连,所有数据都要通过中心节点进行交换,因此中心节点是星型网络的核心。

1.3.3广播型网络拓扑结构2.星型网络拓扑结构1.3.3广播型网络拓扑结构2.星型网络拓扑结构星型拓扑结构是目前局域网中应用最为普遍的一种结构,它具有以下优点:网络结构简单,一般采用双绞线作为传输介质,建设和维护费用较低。通信节点一般采用交换机,这样集中了网络信号流量,提高了链路利用率。网络性能较高,目前单链路网络传输速率达到了10Gbit/s。网络扩展性好,节点扩展时,只需从交换机等设备中插入一条双绞线即可。移动一个节点时,只需把相应节点设备移到新节点即可。维护容易,一个节点出现故障不会影响其它节点的连接,可任意拆走故障节点。1.3.3广播型网络拓扑结构2.星型网络拓扑结构1.3.3广播型网络拓扑结构2.星型网络拓扑结构星型拓扑结构的网络也存在以下缺点:网络可靠性低。若交换机节点发生故障,整个网络系统将瘫痪。中心节点负载较重。由于所有信号都需要经过交换机,在网络负荷重时会导致中心节点成为数据传输的瓶颈。使用线缆较多。由于每个节点都需要一条单独的线路连接到交换机,因此需要线缆较多,导致布线成本较高,管理复杂。1.3.3广播型网络拓扑结构2.星型网络拓扑结构1.3.3广播型网络拓扑结构3.蜂窝型网络拓扑结构蜂窝型拓扑结构由圆形或六边形(为了表示方便)区域

组成,每个区域中

心都有一个独立的

节点。蜂窝型拓扑

结构主要用于无线

通信网络。1.3.3广播型网络拓扑结构3.蜂窝型网络拓扑结构1.3.3广播型网络拓扑结构3.蜂窝型网络拓扑结构蜂窝型拓扑结构使用频率复用的方法,同样的频率在分散的区域内可以被多次复用,以使有限的带宽容纳大量的用户。如图1-21(a)所示,一共有7个频率的蜂窝小区,每个蜂窝采用一段不同的通信频率(A~G),它们之间的通信就不会产生干扰,这7个频率之外的蜂窝又可以重复这7个频率。因此,需要对这些蜂窝小区以智能的方式分配信道,以避免同频干扰和邻频干扰。1.3.3广播型网络拓扑结构3.蜂窝型网络拓扑结构1.3.3广播型网络拓扑结构3.蜂窝型网络拓扑结构蜂窝型拓扑结构的优点是用户使用网络方便,网络建设时间短,网络易于扩展。蜂窝型网络拓扑结构的缺点是信号在一个蜂窝内无处不在,因此信号很容易受到环境或人为造成的干扰;由于地理和距离上的限制,使得有时信号接收非常困难;蜂窝结构的传输速率较低,投资成本较高。1.3.3广播型网络拓扑结构3.蜂窝型网络拓扑结构1.3.3广播型网络拓扑结构4.混合型网络拓扑结构混合型拓扑结构可以是各种拓扑结构的组合,这种复杂的结构主要出现在城域网和广域网中。局域网中的混合拓扑结构主要是由交换机层次连接而构成的树型拓扑结构(星型+星型),以及由交换机与路由器连接构成的树型拓扑结构(星型+点对点)。混合型拓扑结构的顶层节点负荷较重,属于核心层,但如果网络设计合理,可以将一部分负载分配给下一层节点。1.3.3广播型网络拓扑结构4.混合型网络拓扑结构一个典型的大学校园网结构图

一个典型的大学校园网结构图1.4网络设计标准与规范标准是一组规定的规则、条件或要求。标准往往以公开的文档进行表述。对于成功的标准和行业规范来说,最重要的因素在于是否能够满足用户的实际需求,没有实际用途的标准是没有生存空间的。1.4网络设计标准与规范标准是一组规定的规则、条件或1.4.1网络标准的制定1.标准制定的目的原因之一是目前网络工程所使用的硬件、软件种类繁多,如果没有标准,可能会导致一种硬件不能与另一种硬件兼容,或者一个应用程序不能与另一个应用程序进行数据交换。原因之二是通过标准或规范,不同的生产厂商可以确保产品、生产过程以及服务达到公认的规定品质。原因之三是为了保护标准制定组织的利益。原因之四是降低系统集成商的开发成本,同时也降低了用户维护系统和扩展系统的成本。

1.4.1网络标准的制定1.标准制定的目的1.4.1网络标准的制定2.标准制定过程中的利益群体标准的制定往往源于利益集团的需求,不同的利益集团往往会推出不同的标准。最典型的标准组织是ITU(国际电信联盟)和IEEE(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协会),ITU为联合国官方组织,它制定的标准更多地反映了各国电信运营商的利益;IEEE是世界上最大的民间工程师组织,它制定的标准大部分反映了各个设备制造厂商的利益。1.4.1网络标准的制定2.标准制定过程中的利益群体1.4.2ITU-T通信网络标准ITU-T制定了许多通信和网络方面的标准,这些标准称为“建议”,标准分为很多系列,这些标准系列往往以英文字母A~Z开头作为分类。

标准系列标准内容E系列建议网络运营、电话业务、业务运营。如E.750个人通信G系列建议传输系统、数字系统、网络系统。如G.703定义的E1接口标准H系列建议视频、音频和多媒体系统。如H.323定义的IP电话标准M系列建议电信管理网络。如M.3

010电信管理网的原则T系列建议多媒体通信规范。如T.120多媒体数据会议系统V系列建议电话通信、调制解调器、模拟数据通信等。如V.34串行通信标准X系列建议通过公网进行数据传输。如X.25分组交换网,X.61定义的7号信令标准Y系列建议IP网络规范。如Y.1231定义的IP接入网体系结构1.4.2ITU-T通信网络标准ITU-T制定了许多1.4.3IEEE802计算机网络标准IEEE802系列标准是由IEEE制定的关于局域网和城域网的标准,IEEE802标准已被接纳为ISO标准,并命名为ISO8802。

1.4.3IEEE802计算机网络标准IEEE81.4.4IETF因特网标准

因特网技术标准主要由IETF(国际因特网工程小组)研究和开发。绝大部分因特网标准的制定都是以RFC文档形式开始,经过大量的论证和修改过程,最后由IETF发布。RFC文档包含了关于因特网的所有重要标准,但RFC所收录的文档并不都是正在使用或为大家所公认的标准,也有很大一部分只在某个局部领域使用,或并没有被工程实践所采用。1.4.4IETF因特网标准因特网技术标准主要由I1.5因特网的发展1.5.1国外因特网的发展因特网经历了3个阶段的发展,这3个阶段在时间上并非截然分开,而有部分重叠。1969年美国国防部创建了ARPANET(阿帕网)。1983年,TCP/IP成为ARPANET的标准通信协议。在1983年~1984年之间,形成了因特网的雏型。1989年NSFNET主干网的传输速率提高到了1.544Mbit/s。这时,ARPANET发展成为了一个大型的互联网络。1991年美国政府决定将因特网的经营权转交给商业公司,商业公司开始对接入因特网的企业收费。1.5因特网的发展1.5.1国外因特网的发展1.5因特网的发展1.5.1国外因特网的发展现在因特网已经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和增长速度最快的计算机网络,没有人能够准确说出因特网上究竟连接了多少台计算机。由于因特网用户数量的猛增,使得现有的因特网不堪重负。1996年美国一些研究机构和34所大学提出研制和建造新一代因特网的设想,并计划实施“下一代因特网计划”(NGI计划)。1.5因特网的发展1.5.1国外因特网的发展1.5.2中国因特网的发展中国早期因特网的建设是国际合作项目的成功典范。

通过1983年到1986年多年努力,于1986年9月14日发出了第一封国际电子邮件。1988年3月底,中国计算机科技网(CANET)在北京建立。1995年5月中国和美国建立了直接的互联网连接后,.CN域名服务器落户回到中国。1.5.2中国因特网的发展中国早期因特网的建设是国际合作1.5.3中国主要互联网目前中国计算机互联网已形成骨干网、大区网和省市网的三级结构。骨干网由政府有关部门批准成立、拥有独立国际信道、在全国拥有一级网络的“互联网服务商”建立。任何政府部门、企业、ISP(因特网服务提供商)、个人计算机用户等,如果希望进行网络远程互连或接入因特网,都必须通过骨干网运营商。我国国家批准的大型骨干网有9个。1.5.3中国主要互联网目前中国计算机互联网已形成骨1.5.3中国主要互联网1.ChinaNet(中国公用计算机互联网)2.CNCNet(中国网通宽带网)3.CERNet(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4.CSTNet(中国科技信息网)5.UNINet(中国联通计算机互联网)6.CMNet(中国移动互联网)7.CSNet(中国卫星集团互联网)8.CGWNet(中国长城网)9.CIETNet(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互联网)1.5.3中国主要互联网1.ChinaNet(中国公用计我国大型互联骨干网国际出口带宽

骨干网名称中文名称国际出口带宽说明ChinaNet中国公用计算机互联网198Gbit/s商业网,信息产业部主管CNCNet中国网络通信集团138Gbit/s商业网,信息产业部主管CERNet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9Gbit/s公益网,教育部主管CSTNet中国科技网8.8Gbit/s公益网,科技部主管UNINet中国联通互联网4.3Gbit/s商业网,信息产业部主管CMNet中国移动互联网8.2Gbit/s商业网,信息产业部主管CIETNet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互联网2Mbit/s公益网,商务部主管CRNET中国铁通互联网1.2Gbit/s信息产业部主管CSNet中国卫星集团互联网建设中信息产业部主管我国大型互联骨干网国际出口带宽骨干网名称中文名称国际出口带1.5.4中国第二代互联网CERNet21.CERNet基本情况CERNet(中国教育和科研网)是我国教育信息化的基础设施,也是国际上最大的国家级学术互联网。CERNet自1994年底开始建设,截止到2004年12月,CERNet骨干网络已连通全国36个省会城市和单列市,包括一个国家网络中心、8个地区网络中心和28个地区网络主节点,通达全国200多个城市。CERNet与国内其他网络保持高速互连,同时与美国、英国、日本等国均保持高速互连。1.5.4中国第二代互联网CERNet21.CERNet1.5.4中国第二代互联网CERNet22.CERNet2第2代中国教育科研网

CERNet2是1998年开始进行的中国下一代互联网(CNGI)研究项目,项目由中国工程院负责,由清华大学等25所大学联合承担设计建设工作。2003年10月,连接北京、上海和广州三个核心节点的CERNet2试验网开通,并投入试运行。1.5.4中国第二代互联网CERNet22.CERNet1.5.4中国第二代互联网CERNet22.CERNet2第2代中国教育科研网

CERNet2是目前世界上最大规模的IPv6网络,骨干网尽可能地采用了国产IPv6设备。并进行了以下应用研究:中国教育科研网格(ChinaGrid)、高清晰度视频传输、无线移动技术、大规模点到点的多媒体通信系统等。1.5.4中国第二代互联网CERNet22.CERNet1.5.4中国第二代互联网CERNet23.CERNet2总体结构

CERNet2分为骨干网和用户网。CERNet2骨干网由网络中心和分布在全国20个城市的核心节点组成,用户网包括高校、科研以及其他单位,CERNet2全国网络中心位于清华大学内。1.5.4中国第二代互联网CERNet23.CERNetCERNet2网络拓扑结构

CERNet2网络拓扑结构1.5.4中国第二代互联网CERNet24.CERNet2网络用户接入

CERNet2骨干网采用纯IPv6协议,传输链路采用DWDM(密集波分复用)技术,支持IPv4和IPv6的用户网接入。1.5.4中国第二代互联网CERNet24.CERNet本章结束本章结束第一章计算机网络

体系结构第一章计算机网络

体系结构1.1计算机网络概述1.1.1计算机网络的定义

计算机网络是利用通信设备和传输介质,将分布在不同地理位置上的具有独立功能的计算机相互联接,在网络协议控制下进行数据通信,实现资源共享。1.1计算机网络概述1.1.1计算机网络的定义1.1计算机网络概述核心是具有“独立功能的计算机互联”。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相结合的产物计算机网络包括了网络硬件设备之间的互联,以及系统软件之间的互联。计算机网络的目的在于实现数据通信和资源共享。计算机网络是一种数据通信网络。1.1计算机网络概述核心是具有“独立功能的计算机互联”1.1.2计算机网络的产生与发展计算机网络从形成、发展到广泛应用经历了近50年的历史,大致可以分为以下阶段。1)面向终端的计算机通信网络

早期的计算机网络

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

初。1.1.2计算机网络的产生与发展计算机网络从形成1.1.2计算机网络的产生与发展2)分组交换网

现代意义的计算机网络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中期,网络基本结构如图所示。1.1.2计算机网络的产生与发展2)分组交换网1.1.2计算机网络的产生与发展3)体系结构标准化的计算机网络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在1984年公布了OSI/RM(开放式系统互连参考模型)国际标准化网络体系结构,我们将这个时期的计算机网络称为第三代计算机网络。1.1.2计算机网络的产生与发展3)体系结构标准化的计1.1.2计算机网络的产生与发展4)Internet时代

目前,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处于第4阶段,这个时期计算机网络的特点是:互连、高速和商业化应用。1.1.2计算机网络的产生与发展4)Internet时1.1.3计算机网络系统的组成和功能计算机网络一般包括计算机系统、通信线路和通信设备、网络协议和网络软件四个部分。计算机网络提供的各种功能称为服务,最常见的服务有Web网页服务、FTP文件传输服务、E-mail服务、文件共享服务等。1.1.3计算机网络系统的组成和功能计算机网络一般1.1.3计算机网络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1.计算机网络系统的组成从网络逻辑功能的角度,可将计算机网络分为资源子网和通信子网。1.1.3计算机网络系统的组成和功能1.计算机网络系统1.1.3计算机网络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2.计算机网络的功能

资源共享信息通信分布式处理。未来通信的目标是实现5W的个人通信。1.1.3计算机网络系统的组成和功能2.计算机网络的功1.1.4计算机网络的类型计算机网络有多种不同的分类方法,最常用的分类方法是IEEE根据计算机网络地理范围的大小,将网络分为局域网、城域网和广域网。1.1.4计算机网络的类型计算机网络有多种不同的分1.2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从整体角度抽象地定义了计算机网络的构成,说明了各个网络部件之间的逻辑关系和功能,规定了计算机网络协调工作的方法和必须遵守的规则。1.2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从整体1.2.1网络协议与网络体系结构1.网络协议在计算机网络中,用于规定信息的格式,以及如何发送和接收信息的一系列规则或约定称为网络协议。网络协议的三个组成要素是语法、语义和时序。1.2.1网络协议与网络体系结构1.网络协议

打电话的人工协议与网络协议的对比

打电话的人工协议与网络协议的对比1.2.1网络协议与网络体系结构2.数据封装计算机网络进行通信时,数据必须进行封装(俗称为打包)。数据封装就是将用户原始数据进行分段,分段的大小由网络协议规定,然后在分段的用户数据前面加上网络协议规定的头部和尾部,这种数据分段称为“数据包”。1.2.1网络协议与网络体系结构2.数据封装1.2.1网络协议与网络体系结构2.数据封装计算机网络进行通信时,数据必须进行封装(俗称为打包)。数据封装就是将用户原始数据进行分段,分段的大小由网络协议规定,然后在分段的用户数据前面加上网

络协议规定的头部和尾部,

这种数据分段称为“数据包”。1.2.1网络协议与网络体系结构2.数据封装1.2.1网络协议与网络体系结构3.网络协议的分层为了减少网络协议的复杂性,专家们把网络通信问题划分为许多小问题,然后为每一个问题设计一个通信协议。这样使得每一个协议的设计、分析、编码和测试都比较容易。协议分层就是按照信息的传输过程,将网络的整体功能划分为多个不同的功能层,每一层都向它的上一层提供一定的服务。1.2.1网络协议与网络体系结构3.网络协议的分层1.2.1网络协议与网络体系结构网络系统采用层次化结构有以下优点。各层之间相互独立,高层不必关心低层的实现细节,可以做到各司其职。某个网络层次的变化不会对其他层次产生影响,因此每个网络层次的软件或设备可单独升级或改造,利于网络的维护和管理。分层结构提供了标准接口,使软件开发商和设备生产商易于提供网络软件和网络设备。分层结构的适应性强,只要服务和接口不变,层内实现方法可任意改变。1.2.1网络协议与网络体系结构网络系统采用层次化结构有1.2.1网络协议与网络体系结构4.分层原则网络协议层次的数量不能过多,真正需要时才能划分一个层次。网络协议层次的数量也不能过少,层次的数量应保证能够从逻辑上将功能分开,不同的功能不要放在同一层。功能类似的服务应当放在同一层。在技术经常变化的地方可以适当增加层次。层次边界的选择要合理,用于信号控制的额外信息流量要尽量少。1.2.1网络协议与网络体系结构4.分层原则1.2.1网络协议与网络体系结构5.网络体系结构计算机网络层次模型和各层协议的集合称为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常见的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有OSI/RM(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TCP/IP(传输控制协议/网际协议)等。1.2.1网络协议与网络体系结构5.网络体系结构1.2.2OSI/RM网络体系结构

ISO提出的OSI/RM将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划分为7个层次。1.2.2OSI/RM网络体系结构ISO提出的O1.2.2OSI/RM网络体系结构

1.物理层物理层处于OSI/RM的最低层,主要功能是为网络提供物理连接。该层将信息按比特(bit)一位一位地从一台主机经传输介质送往另一台主机,实现主机之间的比特流传送。物理层包括了传输介质和部分网络设备,以及信号从一个设备传输到另一个设备的规则。物理层的网络设备接口具有4个重要特性,即机械、电气、功能和规程特性。1.2.2OSI/RM网络体系结构1.物理层1.2.2OSI/RM网络体系结构

2.数据链路层数据链路层的主要功能是保证两个相邻节点之间数据以“帧”为单位的无差错传输。帧是一段字符组成的信息块,它包括用户数据和一些必要的控制信息(帧头)、差错校验(帧尾)等。数据链路层接收来自上层的数据,并且负责把帧转发到物理层,同时处理接收端的应答,重传出错和丢失的帧,保证按发送次序把帧正确地传送给对方。1.2.2OSI/RM网络体系结构2.数据链路层1.2.2OSI/RM网络体系结构

3.网络层网络层的主要功能是为网络内任意两个设备之间的数据交换提供服务,并进行路由选择和流量控制。网络层传输的信息以报文分组为单位,分组是将较长的报文按固定长度分成若干段,且每个段按规定格式加上相关信息,如路由控制信息和差错控制信息等。网络层接收来自源主机的报文,并把它转换为分组,然后按路由选择算法,确定送到指定目标主机的路由,当分组到达目标主机后,再还原成报文。1.2.2OSI/RM网络体系结构3.网络层1.2.2OSI/RM网络体系结构

4.传输层传输层也称为运输层或传送层,它的主要功能是提供端到端的传输服务。在两个用户之间,网络连接可能是一条点对点的直接线路,也可能需要经过多种类型的通信节点,传输层的目的是屏蔽不同网络节点之间的差异,使源主机与目标主机之间的通信就像点对点连接一样。传输层信息传送单位是报文,它的工作是接收会话层送来的数据(报文),报文太长时,先把它分割成多个分组,再交给网络层,实现传输层数据的传送。1.2.2OSI/RM网络体系结构4.传输层1.2.2OSI/RM网络体系结构

5.会话层会话层也称为对话层,它的任务是为不同网络中的两个用户进程建立会话连接,并管理它们在该连接上的对话,使它们之间按顺序正确地完成数据交换。会话层要为用户提供可靠的会话连接。1.2.2OSI/RM网络体系结构5.会话层1.2.2OSI/RM网络体系结构

6.表示层表示层主要解决用户数据格式和数据表示的问题。由于各种类型的计算机都有它们自己的内部数据格式,因此需要某种转换机制来确保它们之间的相互转换。表示层的主要任务是把源主机内部的数据格式,表示为适用于网络传输的格式;并且将接收到的数据译码为应用层所理解的内容。此外,该层还完成数据压缩与恢复、数据加密与解密等功能。1.2.2OSI/RM网络体系结构6.表示层1.2.2OSI/RM网络体系结构

7.应用层应用层的任务是负责两个应用程序进程之间的通信,即为网络用户之间的通信提供专用的应用程序,如网页浏览、电子邮件、文件传输、数据库存取等。1.2.2OSI/RM网络体系结构7.应用层1.2.3TCP/IP网络体系结构

TCP/IP(传输控制协议/网际协议)由一系列网络协议组成,它广泛应用于Internet,也是目前惟一能进行不同网络互联的协议族。1.2.3TCP/IP网络体系结构TCP/IP(传1.2.3TCP/IP网络体系结构

1.网络接口层

网络接口层是TCP/IP实现的物理基础,但是TCP/IP协议并没有详细定义网络接口层的具体内容。也正因为如此,它为多种不同的通信网络互联提供了良好的基础。1.2.3TCP/IP网络体系结构1.网络接口层1.2.3TCP/IP网络体系结构

2.网络层

网络层也称为“网际层”,它由IP(网际协议)、ARP(地址解析协议)、ICMP(因特网报文控制协议)等协议组成,IP是其中最重要的协议。IP协议的主要功能是接收传输层送来的数据,并将它们封装成IP数据包,然后把它们转发到网络接口层;同时接收网络接口层送来的数据,去掉IP包头后,重新创建原来的数据,然后将它们发送到目的主机上。1.2.3TCP/IP网络体系结构2.网络层1.2.3TCP/IP网络体系结构

3.传输层

传输层由TCP(传输控制协议)和UDP(用户数据报协议)两个协议组成,TCP提供可靠传输服务,但传输性能较低;UDP提供不可靠传输服务,但传输性能较高。1.2.3TCP/IP网络体系结构3.传输层1.2.3TCP/IP网络体系结构

4.应用层

应用层规定主机应用程序进程在通信时应当遵循的协议。由于TCP/IP提供的网络服务繁多,因此这层的网络协议也很多,常用的应用层协议有:DNS(域名服务)协议;HTTP(超文本传输协议);SMTP(简单邮件传送协议);FTP(文件传输协议);Telnet(远程登录)等。应用层的许多协议都是工作在客户机/服务器模式下。客户和服务器指网络通信中所涉及的两个应用程序进程,客户指网络服务的请求方,服务器指网络服务提供方。1.2.3TCP/IP网络体系结构4.应用层1.2.4OSI/RM与TCP/IP

网络体系结构的比较

1.OSI/RM与TCP/IP网络体系结构的比较(1)OSI/RM网络体系结构分为7层,自下而上为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而TCP/IP网络体系结构分为4层,自下而上为:网络接口层、网络层、传输层和应用层。1.2.4OSI/RM与TCP/IP

网络体系结构1.2.4OSI/RM与TCP/IP

网络体系结构的比较

1.OSI/RM与TCP/IP网络体系结构的比较(2)OSI/RM主要考虑用一种开放的公用网络标准将各种不同的网络互联在一起;而TCP/IP一开始就考虑到多种异构网络的互联问题。1.2.4OSI/RM与TCP/IP

网络体系结构1.2.4OSI/RM与TCP/IP

网络体系结构的比较

1.OSI/RM与TCP/IP网络体系结构的比较(3)OSI/RM层次之间存在严格的调用关系,两个(N)层之间的通信必须通过下一层(N-1),不能越级调用;而TCP/IP可以越过紧邻的下一层,直接使用更低层次所提供的服务,因而减少了一些不必要的开销,提高了协议的效率。1.2.4OSI/RM与TCP/IP

网络体系结构1.2.4OSI/RM与TCP/IP

网络体系结构的比较

1.OSI/RM与TCP/IP网络体系结构的比较(4)OSI/RM早期偏重于面向连接的服务,后来才开始制定无连接的服务标准;而TCP/IP一开始就考虑了面向连接和无连接的服务。1.2.4OSI/RM与TCP/IP

网络体系结构1.2.4OSI/RM与TCP/IP

网络体系结构的比较

1.OSI/RM与TCP/IP网络体系结构的比较(5)OSI/RM与TCP/IP对可靠性的强调也不相同。OSI/RM在数据链路层、网络层和传输层都要检测和处理传输错误。而TCP/IP认为,网络可靠性是端到端的问题,应由传输层来解决,因此它允许单个链路或节点出现数据丢失或数据出错现象,网络本身不进行错误恢复,丢失或出错数据的恢复在源主机和目的主机之间进行,由传输层完成这些工作。1.2.4OSI/RM与TCP/IP

网络体系结构1.2.4OSI/RM与TCP/IP

网络体系结构的比较

1.OSI/RM与TCP/IP网络体系结构的比较(6)OSI/RM在网络层提供面向连接的服务,将寻路、流量控制、顺序控制、确认、可靠性等带智能化问题,都纳入到网络层处理,留给末端主机的工作不多。相反,TCP/IP则要求末端主机参与几乎所有的网络服务,对入网主机要求较高。1.2.4OSI/RM与TCP/IP

网络体系结构1.2.4OSI/RM与TCP/IP

网络体系结构的比较

2.五层网络体系结构教学模型1.2.4OSI/RM与TCP/IP

网络体系结构1.3网络的基本拓扑结构在计算机网络中,如果将各种网络设备或子网抽象成为节点,将网络通信链路抽象成为线,这些点与线互连的结果就是网络拓扑结构。简单地说,网络拓扑结构就是网络设备与链路的互连。网络的拓扑结构有很多型式,每种拓扑结构都有优点与缺点。1.3网络的基本拓扑结构在计算机网络中,如果将各种网1.3.1网络拓扑结构的类型1.点对点网络点对点(PeertoPeer)网络是将网络中的主机(如计算机、路由器等)以两两相连的方式连接起来,网络中的主机通过单独的链路进行数据传输,并且两个端点之间可能会有多条单独的链路

1.3.1网络拓扑结构的类型1.点对点网络1.3.1网络拓扑结构的类型1.点对点网络

点对点网络拓扑结构有:点对点连接、线型网、环型网、网状型网等。1.3.1网络拓扑结构的类型1.点对点网络点对点网络拓扑1.3.1网络拓扑结构的类型2.广播型网络在广播型网络中,信号从发送主机向共享电缆的两端传播,连接在共享电缆上的所有主机都可以接收到网络中的信号。广播型网络一般采用CSMA/CD(载波监听多路访问/冲突检测)原理工作。

1.3.1网络拓扑结构的类型2.广播型网络1.3.1网络拓扑结构的类型2.广播型网络广播型网络有三种信号传输方式:单播、多播和组播

1.3.1网络拓扑结构的类型2.广播型网络1.3.1网络拓扑结构的类型2.广播型网络广播型网络拓扑结构有:总线网、星型网、蜂窝型网等。

局域网大多采用广播传输方式,城域网和广域网通常采用点对点传输方式。

1.3.1网络拓扑结构的类型2.广播型网络1.3.2点对点型网络拓扑结构

1.线型网络拓扑结构线型网络拓扑结构由两个或多个节点串联在一条线路上,当只有两个节点互连时,这种网络就是点对点网络,因此点对点可以看作是线型网的一种特殊情况。1.3.2点对点型网络拓扑结构1.线型网络拓扑结构1.3.2点对点型网络拓扑结构

1.线型网络拓扑结构线型网络拓扑结构具有以下优点:设备无关性独立性安全性非中心化1.3.2点对点型网络拓扑结构1.线型网络拓扑结构设备1.3.2点对点型网络拓扑结构

1.线型网络拓扑结构线型网络拓扑结构具有以下缺点:网络可靠性不好

时延较长

1.3.2点对点型网络拓扑结构1.线型网络拓扑结构网络1.3.2点对点型网络拓扑结构

2.环型网络拓扑结构在环型拓扑结构网络(以下简称环网)中,各个节点通过环网接口,连接在一条首尾相接的闭合环型线路中。1.3.2点对点型网络拓扑结构2.环型网络拓扑结构1.3.2点对点型网络拓扑结构

2.环型网络拓扑结构

环型网络拓扑结构具有以下优点:信号在网络中沿环单向传输,传输时延固定,便于保证网络的QoS(服务质量)。相对于星型拓扑结构而言,环网所需的光缆较少,适宜于主干网络的长距离传输。环网中各个节点的负载较为均衡,不会出现树型网络结构中根节点负载过大的问题。双环或多环网络具有自愈功能。环网的路由选择非常简单,不容易发生网络地址冲突等问题。1.3.2点对点型网络拓扑结构2.环型网络拓扑结构1.3.2点对点型网络拓扑结构

2.环型网络拓扑结构

环型网络拓扑结构具有以下缺点:不适于多用户接入的网络(如局域网),主要适用于城域传输网和国家骨干网。环网中增加新节点时,会导致路由跳数增加,使网络响应时间变长,加大传输时延。难以进行故障诊断,需要对每个节点进行检测后才能找到故障点。环网拓扑结构发生变化时,需要重新配置整个网络。环网的投资成本较高等。1.3.2点对点型网络拓扑结构2.环型网络拓扑结构1.3.2点对点型网络拓扑结构

3.网状型网络拓扑结构

网状型拓扑结构采用点对点连接方式,它分为半网状型拓扑结构和全网状型拓扑结构。在全网状拓扑结构中,网络中任何两个节点之间都有直达链路连接,在通信建立过程中,不需要任何形式的信号转接。1.3.2点对点型网络拓扑结构3.网状型网络拓扑结构1.3.2点对点型网络拓扑结构

3.网状型网络拓扑结构

1.3.2点对点型网络拓扑结构3.网状型网络拓扑结构1.3.2点对点型网络拓扑结构

3.网状型网络拓扑结构

网状型拓扑结构的优点如下:节点之间有直达链路,信号传输速度快。通信节点不需要交换功能,交换开销低,可改善链路流量分配,提高网络性能。由于存在冗余链路,因此网络可靠性高,其中任何一条链路发生故障时,可以通过其它链路保证通信畅通。1.3.2点对点型网络拓扑结构3.网状型网络拓扑结构1.3.2点对点型网络拓扑结构

3.网状型网络拓扑结构

网状型拓扑结构的缺点如下:线路多,总长度长,基本建设和维护费用都很大。在网络工程设计中往往采用半网状型拓扑结构,全网状型拓扑结构一般只用于网络核心层,而且节点一般不大于4个。1.3.2点对点型网络拓扑结构3.网状型网络拓扑结构1.3.3广播型网络拓扑结构1.总线型网络拓扑结构总线型拓扑结构采用一条通信链路作为公共传输信道(总线),网络上所有节点都通过相应的接口直接连接在总线上。

1.3.3广播型网络拓扑结构1.总线型网络拓扑结构1.3.3广播型网络拓扑结构1.总线型网络拓扑结构总线型结构网络具有以下优点:总线型拓扑结构网络不需要其它互连设备(如Hub、交换机),所有主机都通过一条总线进行连接,因此组网费用极低。网络扩展灵活,扩展网络用户时,只需要添加一个网络接头即可。1.3.3广播型网络拓扑结构1.总线型网络拓扑结构1.3.3广播型网络拓扑结构1.总线型网络拓扑结构总线型结构网络也具有以下缺点:网络上所有主机共享同一总线带宽,因此主机的增多会引起网络性能下降,一般一个网段不能超过30台主机。总线型拓扑结构网络可靠性较差,总线一但断开,整个网络或相应网段就会中断。1.3.3广播型网络拓扑结构1.总线型网络拓扑结构1.3.3广播型网络拓扑结构2.星型网络拓扑结构星型拓扑结构的每个节点都有一条单独的链路与中心节点(如Hub、交换机)相连,所有数据都要通过中心节点进行交换,因此中心节点是星型网络的核心。

1.3.3广播型网络拓扑结构2.星型网络拓扑结构1.3.3广播型网络拓扑结构2.星型网络拓扑结构星型拓扑结构是目前局域网中应用最为普遍的一种结构,它具有以下优点:网络结构简单,一般采用双绞线作为传输介质,建设和维护费用较低。通信节点一般采用交换机,这样集中了网络信号流量,提高了链路利用率。网络性能较高,目前单链路网络传输速率达到了10Gbit/s。网络扩展性好,节点扩展时,只需从交换机等设备中插入一条双绞线即可。移动一个节点时,只需把相应节点设备移到新节点即可。维护容易,一个节点出现故障不会影响其它节点的连接,可任意拆走故障节点。1.3.3广播型网络拓扑结构2.星型网络拓扑结构1.3.3广播型网络拓扑结构2.星型网络拓扑结构星型拓扑结构的网络也存在以下缺点:网络可靠性低。若交换机节点发生故障,整个网络系统将瘫痪。中心节点负载较重。由于所有信号都需要经过交换机,在网络负荷重时会导致中心节点成为数据传输的瓶颈。使用线缆较多。由于每个节点都需要一条单独的线路连接到交换机,因此需要线缆较多,导致布线成本较高,管理复杂。1.3.3广播型网络拓扑结构2.星型网络拓扑结构1.3.3广播型网络拓扑结构3.蜂窝型网络拓扑结构蜂窝型拓扑结构由圆形或六边形(为了表示方便)区域

组成,每个区域中

心都有一个独立的

节点。蜂窝型拓扑

结构主要用于无线

通信网络。1.3.3广播型网络拓扑结构3.蜂窝型网络拓扑结构1.3.3广播型网络拓扑结构3.蜂窝型网络拓扑结构蜂窝型拓扑结构使用频率复用的方法,同样的频率在分散的区域内可以被多次复用,以使有限的带宽容纳大量的用户。如图1-21(a)所示,一共有7个频率的蜂窝小区,每个蜂窝采用一段不同的通信频率(A~G),它们之间的通信就不会产生干扰,这7个频率之外的蜂窝又可以重复这7个频率。因此,需要对这些蜂窝小区以智能的方式分配信道,以避免同频干扰和邻频干扰。1.3.3广播型网络拓扑结构3.蜂窝型网络拓扑结构1.3.3广播型网络拓扑结构3.蜂窝型网络拓扑结构蜂窝型拓扑结构的优点是用户使用网络方便,网络建设时间短,网络易于扩展。蜂窝型网络拓扑结构的缺点是信号在一个蜂窝内无处不在,因此信号很容易受到环境或人为造成的干扰;由于地理和距离上的限制,使得有时信号接收非常困难;蜂窝结构的传输速率较低,投资成本较高。1.3.3广播型网络拓扑结构3.蜂窝型网络拓扑结构1.3.3广播型网络拓扑结构4.混合型网络拓扑结构混合型拓扑结构可以是各种拓扑结构的组合,这种复杂的结构主要出现在城域网和广域网中。局域网中的混合拓扑结构主要是由交换机层次连接而构成的树型拓扑结构(星型+星型),以及由交换机与路由器连接构成的树型拓扑结构(星型+点对点)。混合型拓扑结构的顶层节点负荷较重,属于核心层,但如果网络设计合理,可以将一部分负载分配给下一层节点。1.3.3广播型网络拓扑结构4.混合型网络拓扑结构一个典型的大学校园网结构图

一个典型的大学校园网结构图1.4网络设计标准与规范标准是一组规定的规则、条件或要求。标准往往以公开的文档进行表述。对于成功的标准和行业规范来说,最重要的因素在于是否能够满足用户的实际需求,没有实际用途的标准是没有生存空间的。1.4网络设计标准与规范标准是一组规定的规则、条件或1.4.1网络标准的制定1.标准制定的目的原因之一是目前网络工程所使用的硬件、软件种类繁多,如果没有标准,可能会导致一种硬件不能与另一种硬件兼容,或者一个应用程序不能与另一个应用程序进行数据交换。原因之二是通过标准或规范,不同的生产厂商可以确保产品、生产过程以及服务达到公认的规定品质。原因之三是为了保护标准制定组织的利益。原因之四是降低系统集成商的开发成本,同时也降低了用户维护系统和扩展系统的成本。

1.4.1网络标准的制定1.标准制定的目的1.4.1网络标准的制定2.标准制定过程中的利益群体标准的制定往往源于利益集团的需求,不同的利益集团往往会推出不同的标准。最典型的标准组织是ITU(国际电信联盟)和IEEE(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协会),ITU为联合国官方组织,它制定的标准更多地反映了各国电信运营商的利益;IEEE是世界上最大的民间工程师组织,它制定的标准大部分反映了各个设备制造厂商的利益。1.4.1网络标准的制定2.标准制定过程中的利益群体1.4.2ITU-T通信网络标准ITU-T制定了许多通信和网络方面的标准,这些标准称为“建议”,标准分为很多系列,这些标准系列往往以英文字母A~Z开头作为分类。

标准系列标准内容E系列建议网络运营、电话业务、业务运营。如E.750个人通信G系列建议传输系统、数字系统、网络系统。如G.703定义的E1接口标准H系列建议视频、音频和多媒体系统。如H.323定义的IP电话标准M系列建议电信管理网络。如M.3

010电信管理网的原则T系列建议多媒体通信规范。如T.120多媒体数据会议系统V系列建议电话通信、调制解调器、模拟数据通信等。如V.34串行通信标准X系列建议通过公网进行数据传输。如X.25分组交换网,X.61定义的7号信令标准Y系列建议IP网络规范。如Y.1231定义的IP接入网体系结构1.4.2ITU-T通信网络标准I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