捏脊疗法合节段性按摩对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坐位能力的影响_第1页
捏脊疗法合节段性按摩对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坐位能力的影响_第2页
捏脊疗法合节段性按摩对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坐位能力的影响_第3页
捏脊疗法合节段性按摩对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坐位能力的影响_第4页
捏脊疗法合节段性按摩对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坐位能力的影响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捏脊疗法合节段性按摩对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坐位能力的影响赵勇606~18B2次/d,20d3GMFM(A区、BB<0.01)85%.【期刊名称】《中国医药科学》【年(卷),期】2011(001)012【总页数】3页(P30-31,38)【关键词】脑性瘫痪;捏脊疗法;节段性按摩;坐位能力【作者】赵勇【作者单位】山,5282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77.7在脑性瘫痪(简称脑瘫)患儿的粗大运动功能康复中,家长询问医生的最多问题莫过是孩子以后能不能走。关于这一点,早在20世纪70年代欧美及日本的学者就发现脑瘫患儿将来是否能获得步行能力与早期姿势控制有关2脊疗法结合国外节段性按摩法,研究其在改善痉挛型脑瘫患儿坐位能力方面的作用,现报道如下。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60200910~20101237236~18)个月。采用中文版脑瘫粗大运动功能分级系统(GMFCS)进行粗大运动功能分级2605度运动障碍,以此为依据,602523例,重度运动障碍12例。诊断标准及分型2004年全国小儿脑性瘫痪专题研讨会所制订的脑瘫诊断条件2006年第二届全国儿童康复、第九届全国小儿脑瘫康复学术会议所制定的脑瘫定义及分型纳入标准(1)符合诊断标准及分型标准的痉挛型脑瘫患儿;(2)坐能力(不需扶持或上肢支撑坐位)者;(3)6~18排除标准(1)年龄<621;(2)3(3不愿接受推拿治疗,因其他疾病或原因不能完成疗程治疗者。方法用第一种方法,年长儿耐受能力强,用第二种方法。按摩一侧时,另一侧则起支持作用,按摩部位是脊柱棘突两侧,手指尽力触及椎间隙,并在此部位进行冲击运动。钻法:患儿取俯卧位,术者用一手固定患儿臀部,1.5cm椎体移至另一椎体,依患儿耐受程度而运力渗透至深层。锯法:患儿取俯卧位,术者自下而上用双手拇指指端于每两棘突之间做节奏均匀的交替横向推压。牵拉法:患儿取俯卧位,术者一手固定患儿臀部,一手以拇、食两指于脊柱两侧自骶部向颈部做均匀等速牵引。震颤法:患儿取俯卧位,术者一手固定患儿臀部,一手以掌根着力于脊柱或肋间隙,通过前臂及腕关节的摆动,使局部产生高频率震动。此法为节段性按摩的结束手法。疗程7~10,2/d15~20min,2/d20d为一个疗程;3观察指标及评定标准粗大运动功能评估(grossmotorfunctionmeasure,GMFM):88A(卧位与翻身),B(坐位),C(爬与跪),D区(站立位),E区(行走与跑跳)五个能区。其中坐位能区总分39分,按满分100分进行折算。疗程前后分别进行GMFM 评估,考虑到A区的运动功能是坐位功能获的基础,因此,疗程前后分别对比GMFM 中A区、B区评分变化。显效:坐位功能区提高≥2个标准差;有效:坐位功能区提高<2个标准差,而>1个标准差;无效:坐位功能区提高<1个标准差。统计学处理根据观察指标和数据的不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tSPS13.0统计软件,P<0.05结果60(1)1n()总有效率()运动障碍25187053.6中度运动障碍23616126.1121388.33602526941.785.060例痉挛型脑瘫患儿,治疗前后GMFMA 区、B区功能评分治疗后GMFMA 区、B区评分与治疗前对比,经t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GMFMA 区、B区得分显著提高,患儿竖头、翻身及坐功能有明显改善。见表2。表2治疗前后GMFMA 区、B区功能评分(±s)组别治疗前治疗后tPA区58.18±23.8478.94±21.505.010.01GMFMB区19.41±14.8343.18±24.056.520.05讨论痉挛型脑瘫患儿坐位能力提高的意义脑瘫患儿运动功能的预后,尤其是将来是否能够获得步行能力,是广大脑瘫患儿家长最为关心的问题之一,同时也是患儿达到生活自理康复目标的基础。痉挛型脑瘫60%~70%[8]2070DaPaz229302100%可步行;2~33100%不能步行,2瘫患儿能否获得坐位能力,是将来是否具有独行能力的关键标志。节段性按摩的临床应用部的能力发育成熟(感受装置包括皮肤的一定区域,如肌肉、韧带、肌腱的感受器),使其和脊柱肌的营养和血供同时得到改善,同时亦能间接影响中枢神经系统活动,从而达到促大运动(坐、站、爬、行)恢复的目的[10]。目前,节段性按摩在笔者所在科室脑瘫的临床康复中得以广泛应用。同时,借助按摩师的临床指导以及笔者所在科室编撰的图书、音像制品等,节段性按摩在患儿家长中得以推广应用。捏脊疗法的临床应用晋代葛洪《肘后备急方·治卒腹痛方》即有“拈取其脊骨皮,深取痛引之,从龟尾至顶乃止,未愈更为之”的描述,这是目前捏脊见诸文献的最早记录。经后世医家不断的临床实践,逐渐发展成为捏脊疗法。捏脊疗法的施术部位在背部,主要作用统领诸经。《灵枢·经脉》:“督脉之别,名曰长强,……实则脊强,虚则头重,……取之所别也”。提示督脉空虚,则脊柱伸展能力差,而出现头重不举。从循行上看,督脉与脑直接联系。《难经·并于脊里,上至风府,入属于脑”。现代研究表明,针灸督脉相关经穴,可促进受损脑细胞修复,促进功能重组。因此,捏脊疗法有强督补阳、健脑益智的作用。同时,捏脊疗法还作用于脊柱两侧之膀胱经。脊柱两侧均为膀胱经的循行路线,因此,捏脊疗法可改善整个背部的气血运行。同时脊柱两侧膀胱经的循行路线上,分布有五脏六腑的背俞穴,捏脊过程中,可重点在相应背俞穴处进行提捏手法,加强对相关脏腑的刺激作用,从而达到调理脏腑的功能。研究表明,捏脊可改善脾虚证侯[11],改善易感者免疫功能[12],这对免疫功能相对低下的脑瘫患儿尤为重要[13]。综上所述,捏脊疗法配合节段性按摩,为中西两种推拿方法的有机结合。通过临床观察,可有效的改善痉挛型脑瘫患儿脊柱的伸展功能及坐位能力,为患儿大运动功能的康复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本研究表明,该方法对轻、中度脑瘫患儿疗效较好,对重度脑瘫患儿疗效欠佳。这一方面说明,重度脑瘫的大运动功能预后较差,另一方面,也说明改善脊柱的伸展功能仅是痉挛型脑瘫患儿获得坐位功能的必要条件之一,还需多种治疗方法综合康复。总之,该方法不仅可改善患儿大运动功能,还可能有改善患儿脾胃功能及免疫功能的效果,而且临床操作相对简单,易于为广大脑瘫患儿家长学习掌握,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在此基础上,有望切实提高脑瘫患儿家庭康复疗效,降低康复费用。[参考文献]FedrizziEFacchin,MarzaroliM,etal.Predictorsofindependentwalkinginchildrenwithspasticdiplegia[J].JChile0,15(4228-234.MsallMR.Functionaloutcomesinself-caremobilitycommunicationandleaninginextremelylow-birthweightinfans[J].,27(2):381-401.JuniorSM,BragaLW,etal.Walkingprognosisinpals:a22-yearretrospectiveanalysis[J].DevMedChildNeuo1994,36(2):130-134.度研究20061(2):122-129.林庆.小儿脑性瘫痪的定义、诊断条件及分型,2005,43(4):262.29,2006(24):1742.100例200416(5):414.李树春.小儿脑性瘫痪[M].,2000241.陈秀洁,李晓捷.小儿脑性瘫痪的神经发育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