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阅读教学优化当前,要改变语文教学费时多、效率低的现状,实现语文教学的现代化,就不能不研究阅读教学的优化问题。教学优化问题是一个多层面、开放性的系统工程,涉及的内容很多。本文着重谈四个问题,即教学设计的优化、教学目标的优化、教学内容的优化和教学方法的优化。
一、教学设计的优化
《九年义务教育初中语文教学大纲》强调:“课堂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基本形式,要努力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教师要认真备课,钻研教材,了解学生实际,合理设计教学。”这里,指明了“合理设计教学”的目的性,同时提出了具体要求:“认真备课,钻研教材,了解学生实际。”笔者以为,大纲中“合理设计教学”的要求,从教学论的层面上来认识,即实现教学设计的优化。其要素有:依据大纲,保证语文教学的系统性和整体性;依据教材,明确教学的目标;依据学生实际,把握学生的认知前提和语文学习的心理;依据教师自身条件,最终实现教学设计优化。上述四个要素中,教师是最活跃、最具有能动性的因素。因此,教学设计的优化须立足于教师对教学规律的认识和对教材的钻研。
(一)把握教学设计应遵循的规律
1.阅读的认识规律
《九年义务教育初中语文教学大纲》规定:“语文训练和思想教育是统一的,相辅相成的,要因文解道,因道悟文,引导学生通过语言文字正确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又在领会思想内容的基础上,加深对语言文字的理解,收到语文教学应有的效果。”由“因文解道”到“因道悟文”精辟概括了阅读的基本规律。阅读一般都要经历由语言文字到思想内容、再由思想内容到语言文字这样一个循环往复、逐步深化的过程。因此,阅读理解,必然也相应地表现为由表及里和由里及表这样两个互为条件、互相渗透的认识过程。由表及里的认识过程,主要是指阅读者通过对读物的词语、句子、篇章的感知,进而理解读物的思想内容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理解能力处在比较低级的阶段。所谓由里及表的认识过程,并不是由表及里的简单的回复,而是理解的进一步深化,是认识的螺旋式上升。阅读实践告诉我们:阅读者在感知词语、句子、篇章,进而理解了文章的思想内容以后,再反过来根据表达思想内容的需要,回味咀嚼,理解为什么要采用这样的词语、句子、篇章来表达,这是提高理解能力极其重要的一步。有些词语的深刻内涵,有些句子的言外之意,有些篇章的匠心构思,离开了表达文章思想内容的需要,往往无从理解。如《孔乙己》末句“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其中“大约”和“的确”这一对看似矛盾的词,如果不是结合孔乙己被当时社会遗弃的悲惨遭遇来理解,就无从窥见鲁迅先生用词之深意。
认识并研究“由表及里”和“由里及表”这样两个认识过程,有助于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有些语文教师课上提问,只是停留在“课文写了什么”和“怎样写的”这类问题上,而不是进一步深究“为什么这样写”;或从讲读课文到归纳中心思想,便算大功告成,而不是再回过头来引导学生根据表达中心思想的需要,对字、词、句、篇作一番反刍和回味。这样下“半截子”功夫培养理解能力,效果至少也要打一个对折。
2.阅读的心理活动规律
学生阅读的心理活动规律包括:复杂的思维活动,复杂的情感活动,复杂的语言实践活动。一般来说,这三种活动总是有机结合、难以分割的,但情感活动的趋向性(如好奇、兴趣、动机等)又往往对思维活动和语言实践活动产生制约和影响,因而情感活动呈现不稳定性,具有调控作用。这就要求教师从教学实际出发,准确捕捉学生的阅读情感活动并予以适时引导。
从课堂活动过程来看,学生情感发展过程有其特殊性──呈隐性过程。这种情感隐性发展过程是伴随着显性的认知过程(传授知识、训练能力)同时进行的。
好的教学设计,应当注意将指导学生阅读、获取知识、训练能力的显性活动过程,同学生情感发展的隐性活动过程有机结合,不断地将求知的渴望和信心注入学生心灵,塑造学生性格,为他们能动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心理基础。(二)打好教学设计的基础
深入钻研教材是优化教学设计的基础。从总体上讲,深入钻研教材要做到认识作者的构思所在,形成对教材的独到见解。
1.认识作者的构思所在,即把握作者构思的特殊角度和写作意图例如,钻研范仲淹的名篇《岳阳楼记》,首先要认识三个写作背景:一是范仲淹写《岳阳楼记》时并未到过岳阳楼;二是“迁客骚人,多会于此”的岳阳楼上诗文极盛;三是范仲淹的《岳阳楼记》被誉为岳阳楼诗文第一。然后要思考一个问题:未临其境的范仲淹为什么能在“前人之述备矣”的情况下写出这千古名文呢?在反复阅读、钻研教材之后就会发现,作者构思的特殊角度在于一个“异”字:“迁客骚人”的登楼“览物之情”异;而作者假托的“古仁人”与“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亦异;“迁客骚人”的“以物喜”、“以己悲”,同“仁人”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两种迥异的人生态度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异比)。由此不仅把握了作者的写作意图,而且达到了知人论世的效果。
从深入钻研教材的过程来看,重点不仅在于认识构思的角度,还要形成对教材的独到见解。
2.形成对教材的独到见解
一堂语文课的成功,是多种条件多种因素综合的成功,其中最重要的是教师对教材的独到见解。就钻研教材而言,大致要经历三个阶段。
获得对教材的新鲜感受某篇课文已教过多次,而再接触时还像第一次那样充满新鲜的感受。感受的过程是对作品的认同过程,调动自己拥有的常识、经验、想像等,去捕捉作品中可以深探或生发的内容。感受性阅读与消闲性阅读不同,它要求教师在感受的同时张开巨网,将许多想法和构思在脑中盘旋、涌现、聚拢,最后凝成一点,产生对教材的“发现”。感受教材是教学构思的第一步。我曾经三次上《论雷峰塔的倒掉》的公开课,在第二次备课时“发现”──白蛇娘娘的故事是作者“借题发挥”、立论、抒情的基础,其中渗透了作者的赞美、同情的感情。要认真引导学生研读故事,抓住《义妖传》和“讲起来还要有趣得多”,设计导读思考题:①“讲起来还要有趣得多”,“有趣得多”的原因是什么?(赞赏白蛇“水漫金山”的反抗行为,而后的失败只是因为“中了计策”。)②点明故事的出处《义妖传》有何用意?(突出白蛇的善良,照应上文的“报恩”。)由此使学生在研读中感受到白蛇娘娘的善良、对幸福的追求和对恶势力的抗争。
获得对教材的深刻理解教学参考资料再多再丰富,也替代不了教师自己对课文的把握与理解。作品中最主要的,是作者的思想。教师的思考深入到作者的思想之中,作者的思想帮助教师加深对教材的理解。意识到这一同步过程,便是钻研教材的成功。比如对《苏州园林》一文的理解。从字面上看,是作者抓住了苏州园林处处呈现“美术画”的主要特点,深究下去就能认识到:是作者把握了中国园林艺术以及创作这一艺术的能工巧匠们的美学的本质特征。叶老正是用这一美学本质特征的思想来写《苏州园林》的。有了这种认识,可以说获得了对教材的深刻理解。
形成对教材的独到见解如果说理解仍着力于教材本身,那么见解则完全属于评价范畴了。它是形成教学方法、艺术乃至风格的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专业饭馆业务承接协议规范文本版
- 2024借款居间合同模板
- 2024年专用废纸采购销售协议版B版
- 上海市建平实验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英语试题(解析版)
- 佳木斯大学《专业创新创业拓展》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二零二四年度版权使用与授权协议2篇
- 2024年云计算数据中心建设和运营合同
- 2024专项工程项目设备供应协议版B版
- 佳木斯大学《大美劳动》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暨南大学《思想道德与法治》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GB/T 6792-2009客车骨架应力和形变测量方法
- GB/T 31989-2015高压电力用户用电安全
- GB/T 28750-2012节能量测量和验证技术通则
- GRS-化学品管理手册
- GB/T 1429-2009炭素材料灰分含量的测定方法
- 2023年师德师风题库及答案
- GB 2721-201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用盐
- 卫生院处方点评记录表
- 电气第一种第二种工作票专题培训课件
- 港股通市场规则课件
- 国际物流相关知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