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特工”熊瑾玎的传奇人生_第1页
“红色特工”熊瑾玎的传奇人生_第2页
“红色特工”熊瑾玎的传奇人生_第3页
“红色特工”熊瑾玎的传奇人生_第4页
“红色特工”熊瑾玎的传奇人生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红色特工”熊瑾玎的传奇人生“红色特工”熊瑾玎的传奇人生“走进美丽村落发掘人文精彩”系列报道之四十九汤和平罗修云长沙县江背镇,一个钟灵毓秀的地方。笔者来到这里采风时,山水田园都沐浴在冬日暖阳里,宋元时期的南阳古城遗址犹在,不知埋藏着多少余温尚存的人文故事。在这里,上个世纪出过两个中国历史上的著名人物:一个是毛泽东的老师徐特立,一个是共产党的高级经济特工熊瑾玎。熊瑾玎的儿子熊笑三却是国民党军队“五大主力”之一的第五军军长,蒋介石的嫡系将领。再加上熊瑾玎后来娶了个比他小22岁的美女特工朱端绶,让这个家庭充满着传奇色彩。熊家祖上行医,熊瑾玎也懂医道。20岁时熊瑾玎弃医从学,到徐特立等人开办的师范速成班读书,从此以徐特立的品德人格为榜样,人生道路也就彻底改变。1914年以后,熊瑾玎在长沙当了5年小学教员,结识了毛泽东、何叔衡等热血青年,常在一起探讨社会问题。1921年,他曾为毛泽东、何叔衡参加党的一大筹措路费。大革命失败后,他毅然加入中国共产党,介绍人就是著名的革命烈士、大革命时期湖南总工会委员长郭亮。入党后,熊瑾玎在湖北省委机关工作了一段时间,1928年4月调上海中央政治局机关任会计,负责管理和筹措革命活动经费。他以商人身份租用上海云南路447号楼,打起“福兴”号招牌,经营湖南纱布。这里既是为中央筹措经费的经济实体,又是中央政治局开会办公的秘密地点。由于以商人身份活动频繁,人们称他为“熊老板”。当时,周恩来惟恐没有“老板娘”引起敌人怀疑,特从湖南调来朱端缓,让她和熊瑾玎扮作夫妻。1928年中秋之夜,趁大家赏月之际,周恩来对熊瑾玎说:“瑾玎同志,你是我们革命的‘老板’,现在店里还有位机灵的‘老板娘’。我看,端绶同志担任这个角色很合适。”大家都说好。就这样,经过周恩来、李维汉、邓小平的说合和操办,两人夫妻成真。婚后,两人又开办了三家酒店、一个钱庄,为革命筹集了大量资金,而自己一尘不染。一个冬天的夜晚,才半岁的三女儿桑渝患了肺炎,突发高烧抽筋。夫妇二人心急如焚地抱着女儿去医院,医生说要十块大洋才能接诊。作为报社总经理,支取这笔钱当然不成问题。但是他们想到那是党的经费,不能随便动用,只好抱着孩子回来。到家后,妻子便痛哭起来,原来女儿死在她怀中。正因为如此,熊瑾玎被中央领导同志称为“红色管家”。1933年4月8日,熊瑾玎去法租界给贺龙的家属送生活费时,被守候在那里的特务逮捕,并被打得皮破血流,但他坚不承认是共产党员,并作诗一首:“年将半百老颅头,只识欢娱不识愁,胜利终当归我等,何妨今日小拘留。”熊瑾玎在狱中表表现得非常坚强、镇静和乐观,直到抗战前夕,他才经党组织营救出狱。1939年底,国军王牌第五军取得昆仑关大捷后,回到重庆休整。熊笑三率部驻在化龙桥虎头岩。岩下就是新华日报社所在地鹰嘴崖。虎头岩上的王家花园还驻扎了宪兵司令部,监视新华日报社。新华日报社总经理就是熊瑾玎,会计科长则是朱端绶。熊笑三和后妈朱端绶还是学友。在大革命时期,一师学生熊笑三和长沙女师学生朱端绶一起参加过反帝活动。熊笑三得知父亲就在山下,很是为难。他不敢将真相告诉上峰和同僚,只是说,自己的父亲不在了,只有一个远房叔父,20多年没见面了。可作为儿子,他又不能不尽孝道。1939年除夕前,熊笑三的团部杀了猪。他让勤务兵将10多斤猪肉送至鹰嘴岩,托人转给父亲。朱端绶利用这个机会,决定亲自去看望熊笑三。为了甩开跟踪的特务,她假装外出串门,从鹰嘴岩绕道,走进熊笑三的团部。这次会面,朱端绶与熊笑三谈得很投机。在晚餐时,熊笑三才婉转地请朱端绶给老父亲带话,他说:“过去,因为我们走的路不同,这些年音信全无。现在好了,国共合作抗日,我们的目标是一致的,我们两党应团结起来,光复我们的锦绣河山……”朱端绶赞同地点了点头。离别时,熊笑三夫妇一直把她送到鹰嘴岩,还带了几条活鲫鱼和一块腊肉给老父亲吃。父子俩近在咫尺却从不见面。在重庆的那些年,朱端绶每月总是要抽时间去熊笑三处,在那里获得了不少有用的情报。有时,朱端绶在熊笑三家也会碰到一些陌生的面孔,有军官,也有政客,或有阔太太们在那里搓麻将。人们看到朱端绶举止端庄、讲话伶俐,难免疑惑。熊太太自然不敢说明真相,只是淡淡一笑地说:“她呀,可是我们笑三的中学同学。她丈夫是个很有钱的资本家啊!”在抗战中,熊家父子总算有了共同的目标:熊瑾玎在重庆用笔和算盘,儿子在战场用子弹和鲜血,为中华民族的生存而战斗。熊瑾玎担任《新华日报》总经理,担子很重。当时的重庆,物资十分困乏,加上国民党当局停发八路军经费,对《新华日报》横加摧残,使得报纸经营艰难。而熊瑾玎自有办法,9年间,他不仅使报纸突破国民党的经济扼杀得以维持,还为中央南方局筹措了经费。为了解决纸张紧缺问题,熊瑾玎结识和说服了产纸地梁山县的一个本地人士,秘密派人去合伙创办了造纸厂。这样,新华日报社不仅自己不愁用纸,还能以纸张供应生活、读书、新知三家出版社。有一次,国民党的《中央日报》也断纸了,经理人员只得来向熊瑾玎商借纸张。熊瑾玎不仅满口答应,甚至到期未还也不追索,而是利用这种“交情”,让《中央日报》印刷厂为《新华日报》代铸了一套标题字。由于《新华日报》越办越好,真正达到了周恩来提出“编得好、印得清、发得早”的要求,受到各界人士的青睐。订户迅速上升到5万份,与《大公报》并驾齐驱,压倒了国民党的报纸。在昆仑关战役中,熊笑三率新编第二十二师第六十五团首先冲入昆仑关,与日军展开白刃战,勇猛地将残敌肃清。后来,他率部加入了中国远征军,入缅与日军作战。在解放战争中,熊笑三一路升官,到1948年9月升任第五军军长。当了军长后,率部随杜律明、邱清泉进入淮海战场。此时党中央要熊瑾玎以生父的名义,写信或托朋友劝告熊笑三起义、投诚。熊笑三收到了信,却没有回答。但是,熊笑三在淮海战场的表现耐人寻味:这名悍将既没有“杀身成仁”,也没有起义投降,而是选择“打败仗”。史料是如此记载熊笑三在淮海战役最后的表现:1949年1月9日,“黄昏时,杜聿明和邱清泉到达第五军军部所在地陈庄”。作为“杜聿明、邱清泉一手培植起来的,尤其是邱清泉信任有加的心腹将领”熊笑三,此时并没有表现出更多的热情,而是当着杜和邱的面发牢骚:“打了40天,陈庄从来没有落炮弹,兵团部刚来,炮弹就跟来了,这就是因为人来得太多暴露了目标的关系!”熊笑三其所以心情恶劣,是因为第五军已经四分五裂。10日“上午时候,熊军长坐镇最精锐的二百师,指挥四十五、四十六师在毒气弹的掩护下突围,向二百师的防御阵形地靠拢。但是,飞机的轰炸根本不像空军吹嘘的那样能炸出一条突围之路。直到下午14时,两个师的靠拢没任何进展,怒火万丈的熊笑三在电话里向四十五、四十六师喊:‘别来了,别来了,飞机扔下的毒气弹没有一个爆炸!’四十六师很快没了消息。”四十五师残部也投降了。就在杜聿明、邱清泉于陈庄商量突围之际,熊笑三变得诡秘起来。他先跑出隐蔽部,接着,隐蔽部四周机枪、大炮、手榴弹声大作,然后他跑回来对杜律明说:‘已经打到司令部来了,要下决心!’说话间,他把一条白布条抓在手里。杜聿明听了一下,那些声音是从一面响起来的,知道这是熊笑三在逼迫自己下达逃亡的命令,就说:‘这是你们部队自己打的,你出去看看为什么这样?’熊笑三出去一下回来之后,那些声音果然停止了。黄昏,熊笑三又对邱清泉说:‘如果个人单独行动,就有办法出去。’邱清泉问:‘你有什么办法出去?’熊军长还是那句话:‘只要让我个人行动,准能出去就是了。’”10日深夜,杜律明决定分头突围。“在第五军军部,杜律明和邱清泉突然发现,就在他们布置突围的时候,第五军军长熊笑三不见了。”熊笑三跑了!跑到数千公里之外的香港。他是如何在混乱的战场上独自一人跑出去的?没人知道。从此,父子俩天各一方,音信断绝。解放后,熊瑾玎做了中国红十字会会长。1966年元旦晚,住在北京东皇城根的熊家正在为熊瑾玎庆贺80岁生日。突然,周恩来总理到来。周恩来给寿星带来了两样“礼物”,一样是两瓶绍兴花雕酒;另一样是亲笔为熊氏夫妇写的证明材料。他们在中国对外贸易促进会的女儿熊畅苏因有个在台湾的哥哥——熊笑三,政治前途受到影响。周恩来在这份证明材料中写道:“在内战时期,熊瑾玎、朱端绶同志担任党中央最机密的机关工作,出生入死,贡献甚大,最可信赖。”后来,这份证明材料就成了熊家的“护身符”。文革时,红卫兵冲进熊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