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健康心理学
本讲主要内容:第五节心理健康与心理不健康
第一单元关于心理健康的描述性定义第二单元评估心理健康的标准第三单元相关概念的区分及内涵第六节关于健康心理学第七节心理不健康状态的分类第一单元概述第二单元心理不健康的分类
焦虑(anxiety)第八节压力与健康第一单元从心理学角度看压力第二单元压力的适应第三单元压力的临床后果和中介系统
第五节
心理健康与心理不健康
第一单元
关于心理健康的描述性定义本单元主要内容:1.心理健康的定义2.心理健康的标准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
(1946)心理健康:
在身体、智能以及情感上,在与他人的心理健康不相矛盾的范围内,将个人心境发展成最佳的状态。心理健康的标准:
1、身体、智力、情绪十分协调;2、适应环境,人际关系中彼此能谦让;3、有幸福感;4、在职业工作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过有效率的生活。[练习题]1、心理健康是指()。
A.内容与现实一致
B.关系协调
C.各类心理活动正常
D.人格相对稳定本单元主要内容:1.心理健康的三标准2.心理健康的十标准
抵御心理压力的能力与心理健康的水平有显著的正相关,可以作为心理健康的衡量标准。
智力水平高低,与心理健康水平并无显著的相关。故智力水平不能作为心理健康的指标。衡量心理健康的标准,必须是与心理健康密切相关的因素。[练习题]1、衡量心理健康的标准必须()。A.与心理健康无关因素B.与心理健康密切相关因素C.只能与心理因素正相关D.只能与心理因素负相关2、与心理健康水平有显著的正相关的是()。A.智力水平(智商)B.抵御心理压力的能力C.性格D.气质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智力水平高,心理健康水平也高B.智力水平低,心理健康水平则低C.智力水平与心理健康的高低有显著相关
D.
智力水平与心理健康的高低并无显著相关
(二)操作标准:观察、试验、测验方法心理活动的过程效应
心理活动的效率核心是效率
个人的社会效率或社会功能
(三)发展标准:纵向考察分析个体心理发展状况
衡量心理健康时要把这三种标准联系起来综合考察
[练习题]1、许又新教授的综合考察心理健康的三标准;不包括()。A.操作标准B.体验标准
C.统计学标准D.发展标准2、通过观察和检测等方法考察心理活动过程及其效率的指标,被称为()。
A.体验标准B.综合标准C.发展标准D.操作标准[多选题]1、许又新教授认为心理健康可用()的标准去衡量。
A.操作B.体验C.评价D.发展2、心理自控能力好的人,往往()。
A.不过分的拘谨B.不过分随便
C.情感表达恰如其分D.行为自知,言语畅通许又新(1988)的三标准:
体验标准
操作标准
发展标准二、心理健康的十标准:
郭念锋、1986《临床心理学概论》
(一)心理活动强度。指对于精神刺激的抵抗能力。在遭遇精神打击时,不同的人对于同一类精神刺激,反映各不相同。
认识水平与人的生活经验有关性格特征神经系统的素质
(二)心理活动耐受力。把长期经受精神刺激的能力,看作衡量心理健康水平的指标,称它为心理活动的耐受力。
(三)周期节律性。指心理活动的形式和效率存在自身的变化规律。有着内在节律性。
(四)意识水平。意识水平的高低,往往以注意力品质的好坏为客观指标。
(五)暗示性。易被周围环境的无关因素引起情绪的波动和思维的动摇。
(六)康复能力。指从创伤刺激中恢复到往常水平的能力。
(七)心理自控力。指对情绪、思维和行为的控制程度进行调节的能力。
(八)自信心。恰如其分地评价和表现自己的能力。
(九)社会交往。冷漠、断绝来往,叫“接触不良”。对他人“一见如故”,是一种躁狂状态。
(十)环境适应能力。采取主动性的或被动性的措施,适应环境条件的变化,使自身与环境达到新的平衡。主动适应,是积极的改变环境。消极适应,是躲避环境的冲击。消极适应也含有积极的一面,在某一时期或某一阶段上有现实意义。
4、心理活动耐受力强,是指在遇到精神刺激的()。
A.有较强的抵抗力B.有较快的恢复能力
C.有较持久的经受力D.有自如的控制力5、人的心理活动,在形式和效率上都有着自己内在的节律性。一般可以用心理活动的效率做指标去探查这种客观节律的变化。这被称为心理活动的()。
A.心理活动强度B.周期节律性
C.意识水平D.暗示性6、意识水平的高低,也是评估人的心理健康水平的指标之一。往往以()的好坏为客观指标。
A.意志力B.情绪
C.注意力品质D.应激能力7、从创伤刺激中恢复到往常水平的能力,被称()。
A.心理活动强度B.心理活动耐受力
C.心理康复能力D.心理自控能力8、对情绪、思维和行为的控制程度进行的调节的能力,被称为()。
A.心理活动强度B.心理活动耐受力
C.心理康复能力D.心理自控能力9、个体能够恰如其分地评价和表现自己的能力,称为()。
A.自信B.自卑C.自负D.自嘲13、当生活环境的条件改变时,个体试图采用忍耐环境的这种适应方式是()。
A.积极适应B.消极适应C.主动适应D.拒绝适应14、个体消极适应环境的变化,在某一时期或某一阶段有()意义。A.被动B.积极
C.消极D.主动郭念锋(1986)的“十标准”是:(1)心理活动强度(2)心理活动耐受力(3)周期节律性(4)意识水平(5)暗示性(6)康复能力(7)心理自控力(8)自信心(9)社会交往(10)环境适应能力
第三单元
相关概念的区分及内涵本单元主要内容:1.概念的区分2.心理健康和心理不健康的具体内涵
一、概念区分(临床心理学领域)
正常心理——具备正常功能的心理活动或不包含精神病症状的心理活动
异常心理——有典型精神障碍(精神病)症状的心理活动
“正常”和“异常”是标明和讨论有无“精神障碍”,是“病”,是精神病学研究的一对范畴。
“心理健康”和“心理不健康”是在“心理正常”范围内,讨论“正常心理”水平的高低和程度的如何,是“非病”,是心理咨询的主要对象。二、心理健康和心理不健康的具体内涵从静态的角度看:
心理健康是一种心理状态,它在某一时段内,展现着自身的正常功能。从发展角度看:心理健康是在常规条件下,个体为应对变化的内、外环境,围绕某一群体的心理健康常模,在一定(两个标准差)范围内不断上下波动的相对平衡过程。[练习题]1、“心理正常”意味着()。
A.含精神病症状在内的心理活动B.含心理不正常在内的心理活动
C.一切可能的心理活动D.具备正常功能的心理活动2、“心理正常”与“心理不正常”这对范畴,用来讨论()的问题。
A.个人能力发展B.心理上“有病”与“没病”
C.心理健康水平D.人格特点3、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心理健康与不健康的概念应包括在心理正常的范围内
B.心理不健康不等于心理有病
C.心理不健康是心理疾病的一种表现D.区分心理正常与异常的标准与区分心理健康水平的标准不同4、个体是否患有心理疾病,()。
A.只有在心理咨询工作中被关心
B.只有在精神病学工作中被关心C.心理咨询学与精神病学都不关心
D.心理咨询学与精神病学都关心,但动机和目的不同5、心理咨询工作关注来访者是否“有病(精神病)”,是为了()。
A.选出有精神病的人立即作为自己的工作对象
B.选出没有精神病的人作为自己的工作对象
C.选出有精神疾病的人,永远不作为自己的工作对象
D.以是否“有精神病”作为心理健康的指标
6、心理咨询的主要对象是()。
A.心理健康的人B.心理不健康的人
C.心理正常的人D.心理异常的人7、心理咨询主要针对那些()的人而进行。
A.有精神疾病的人B.没有精神疾病的人
C.心理健康状况欠佳的人D.心理健康的人
从动态角度把“心理健康”定义为:一种处于动态平衡的心理过程。
“心理不健康”涵盖一切偏离常模而丧失常规功能的心理活动。其定义是,心理不健康是一种处于动态失衡的心理过程。区分“心理健康”和“心理不健康”的常用心理测验量表有:
SCL-90、SAS、SDS、MMPI[练习题]1、从发展的角度看,心理健康是一种()。
A.健康常模B.心理状态
C.心理相对平衡的过程
D.心理绝对平衡的过程2、从静态的角度看,心理健康是一种()。
A.健康常模B.心理状态
C.相对平衡的过程D.内心无任何矛盾3、心理不健康是处于()。
A.健康常规
B.动态失衡的心理过程
C.非常规条件下的心理平衡
D.维持常规功能的心理活动4、关于健康心理活动,下列陈述中正确的是()。
A.健康的心理活动是一种处于动态平衡的心理过程
B.它涵盖着一切有利于个体生存发展和稳定生活质量的心理活动
C.它是围绕心理健康常模,在一定范围内上下波动的相对平衡过程
D.它在某一时段内,展现着自身的正常功能
第六节
关于健康心理学本节主要内容:1.躯体疾病患者的一般心理特点2.心理学对躯体疾病治疗的意义
健康心理学至今不是一门成熟的学科。
健康心理学从被宣布为心理学第38个分支学科以来,至今尚不具备完整的概念体系。
健康心理学使用心理学的干预手段,可以帮助人们端正生活方式,除去种种不良生活习性,如吸烟、大量饮酒、不好的饮食习惯等等,以便保护人的身体健康,等等。它也是心理学借助“现代医学模式”,主动介入医学领域的结果
到现在为止的工作领域大致有五个方面:
躯体疾病的预防、治疗和康复过程中的心理学问题;促进和维护健康的心理学问题;疾病防御和治疗中的心理学问题;疾病患者的心理学问题;促进健康服务和健康服务政策的制定
一、躯体疾病患者的一般心理特点1、对客观世界和自身价值的态度发生改变。2、患者把注意力从外界转移到自身的体验感官上。3、情绪低落。4、时间感觉发生变化。5、精神偏离日常状态。
二、心理学对躯体疾病治疗的意义
医生不仅治疗躯体疾病,而且还应给予患者心理辅导,消除精神压力,建立起心理治疗关系。
对疾病治愈的理解,必须从患者的生理、心理和社会功能这三个方面着眼。[练习题]1、健康心理学()。
A.已经有了明确的研究对象
B.是试图依照现代医学模式探索健康问题的学科
C.有清楚界定的内涵与外延D.是一门发展成熟的学科2、健康心理学()。A.概念体系科学完整B.发展成熟
C.是被美国心理学会确认不久的新的分支学科
D.是医学介入心理学的结果3、健康心理学的工作领域不包括()。
A.疾病防御和治疗中的心理学问题
B.促进健康服务和健康服务的政策制定
C.生活方式及心理活动与疾病的关系
D.心身疾病的诊断和治疗4、健康心理学的工作领域不包括()。
A.疾病控制的管理问题
B.躯体疾病患者的心理学问题
C.健康和疾病中的心理学问题
D.促进和维护健康的心理学问题5、一般情况下,躯体疾病患者在住院时不大可能产生的心理变化是()。
A.感到自己更独立B.情绪低落
C.更多关心自己身体的感觉和状态
D.感到时间过得很慢6、诊疗过程中,许多医生只注意()。
A.帮助患者逐步适应疾病所带来的痛苦和不适
B.用语言、动作、眼神等交流方式鼓励患者
C.从生物学方面对患者进行治疗和康复D.调动患者的社会支持系统配合治疗和进行康复7、下列说法中从心理学意义上看不妥的是()。
A.查房时通常应先在病房检查病人,之后就地讨论患者的病情。
B.对治愈疾病的理解,应当是帮助患者从生理、心理和社会功能三个方面同时好转。
C.对疾病的治疗应深入到除生物学以外的心理和社会学层面。
D.应考虑到病人精神状态与疾病之间的复杂关系。8、医生如果出言不慎,可使一些有()倾向的患者产生医源性心身疾病。
A.易受暗示B.固执己见C.歇斯底里D.神经官能症9、躯体疾病患者伴有()症状时,是意识模糊的先兆,应请精神科医生会诊。
A.虚弱症B.谵妄C.抑郁D.夸大疾病体验10、意识障碍会出现在()时。
A.疾病慢慢发现B.疾病逐渐严重
C.疾病严重D.疾病减轻11、神经官能症类的症状会出现在()时。
A.严重中毒现象存在B.疾病迁延发展
C.疾病迅速发展D.康复12、躯体疾病患者一般心理特点主要是()。
A.对客观世界和自身价值的态度发生改变
B.把注意力转移到自身的体验和感觉上
C.时间感觉发生变化
D.精神偏离正常状态13、医院中医生与患者的关系应包括()。
A.医生诊治患者的躯体疾病
B.医生应给予患者一定的心理指导
C.医生按照患者的要求行事D.患者应减轻医生的心理压力
第七节
心理不健康状态的分类
第一单元概述本单元主要内容:1.用途2.效度
心理咨询的工作对象,只是心理不健康的各类状态,而不是各类异常心理状态。
从现阶段咨询心理学自身发展状况来看,心理咨询的工作对象与神经症的某些症状之间,界限混浊不清。一来造成咨询心理学对精神病学的依附;二来给咨询心理学的临床分类诊断和确定工作目标带来麻烦。
从总体来看,心理咨询所涉及的主要工作内容——属于心理不健康状态。
对“心理咨询对象”的分类,用“用途”和“效度”这两个维度,作为分类的可靠检验标准。
(许又新)一、用途(一)咨询心理学与邻近学科的区分(二)进行合理的临床诊断(三)限定心理健康咨询范围(四)咨询方案的制定(五)疗效评估(六)心理健康问题的深入研究(七)职业培训(八)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九)自我心理保健的需要二、效度
所谓效度,就是确定“心理不健康状态”真实存在的标尺。
使用以下三项指标:
(一)症状学效度1、临床经验证实“心理不健康特征”的真实性;2、情绪心理学的研究,可以说明“心理不健康特征组合”是真实的;(二)预测效度1.对自然发展的预期
进入“心理不健康状态”之后的自然发展历程,可因个人的年龄、性别、个性特征、环境条件的变化、所受刺激的性质等条件的不同,产生三种不同的结果:(1)在三个月内,部分人有可能自行缓解;(2)由于主、客观条件较差,短期内得不到化解。(3)心理健康状况长期得不到改善,会使心理抗压能力和耐受性逐渐下降,从而出现间断性的身体虚弱,情绪和情感的自控能力下降,生活和社会功能受到一定影响。2.外界干预下的预期
(1)非专业的社会支持。
在外界刺激性质和强度不甚严重、反应不甚强烈的心理不健康状态,在出现的早期,可被此类社会支持化解。
(2)专业的心理咨询。
(三)结构效度1.在理论上,促成或影响“心理不健康状态”的因素有:
(1)人口学因素:青春发育期、更年期更易发生。
(2)个性(人格)心理特征。
(3)身体健康水平。
(4)社会变迁。第二单元心理不健康的分类本单元主要内容:1.一般心理问题2.严重心理问题3.神经症性的心理问题(变态心理学讲授)一、第一类型——(一般)心理问题
定义:
“心理问题”是由现实因素激发,持续时间较短,情绪反应能在理智控制之下,不严重破坏社会功能,情绪反应尚未泛化的心理不健康状态。诊断心理问题,必须满足以下条件:
1、由于现实生活、工作压力、处事失误等因素而产生内心冲突,并因此而体验到不良情绪(如厌烦、后悔、懊丧、自责等)2、不良情绪持续满1个月,或间断地持续2个月仍不能自行化解;3、不良情绪反应仍在相当程度的理智控制下,始终能保持行为不失常态,基本维持正常生活、学习、社会交往,但效率有所下降;4、自始至终,不良情绪的激发因素仅仅局限于最初事件,即便是与最初事件有联系的其他事件,也不引起此类不良情绪。(内容不泛化)
案例:
李小明,男,16岁,初中三年级学生,与同学关系紧张,存在偷窃行为一年多。自我陈述:从上小学开始因自己个子矮小,同学们都叫我“李矮子”,心里感到很难受,觉得自己不如别人。在校成绩一般,有些调皮捣蛋,喜欢招惹别人,稍不顺心就发脾气,班上同学都不愿意与自己玩。看到其他同学一起玩得很开心,既羡慕又妒忌,但自己做不到,感到同学们看不起我,内心痛苦不安。很希望与同学交朋友,希望自己也能被同学们喜欢,但却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做些什么。
为了讨好别的同学,有时将家里的东西拿给同学们吃,甚至有好几次拿爸爸妈妈的钱买东西给同学吃,以获得同学的尊重与好感,能与自己一起玩,还有一次到超市偷东西给同学吃而被捉住,送交学校处理。了解资料:
3岁以前发育正常,3岁时因发烧用药致左耳有轻微听觉障碍,性格偏内向。父母都是农民,没什么文化,对孩子不关心,做错了事就打骂,说他没用。多选:1、该案例的症状表现是()。
A、自卑B、躯体症状C、强迫症状D、人际关系紧张单选:2、该案例还需收集的资料有()。A、
同学关系B、家庭教养C、个性特征D、
心理测试结果多选:3、针对该求助者你认为目前应选用的测验是()。A、SCL-90B、Reven’sTest
C、MMPID、WISC-CR单选:4、如果要评定求助者的病理人格,你认为可选的测验是()。A、UPIB、EPQC、16PFD、MMPI多选:5、该求助者产生心理问题的主要原因有()。
A、个子矮小B、自卑C、
性格内向D、耳障多选:6、该求助者产生心理问题的心理原因有()。A、个子矮小B、自卑
C、
性格内向D、
嫉妒多选:7、该求助者产生心理问题的生物原因有()。
A
、个子矮小B、
自卑C、
性格内向D、
耳障二、第二类型—严重心理问题定义:
是由相对强烈的现实因素激发,初始情绪反应剧烈、持续时间长久、内容充分泛化的心理不健康状态。有时伴有某一方面的人格缺陷。
心理冲突是现实性的(有现实意义的)或道德性的,而持续时间,限在一年之内;关键问题是与神经症进行鉴别。鉴别的要点是“内心冲动的性质”和“病程”。诊断“严重心理问题”必须满足以下条件:1、原因——较为强烈的、对个体威胁较大的现实刺激。2、痛苦情绪间断或不间断地持续时间在2个月以上,半年以下;3、遭受的刺激强度越大,反映越强烈。多数情况下,会短暂地失去理性控制;以后痛苦可逐渐减弱,但单纯依靠“自然发展”或“非专业性的干预”,却难以解脱;
对生活、工作和社会交往有一定程度的影响。4、反应对象被泛化。从四个维度进行鉴别和区分:
刺激的性质
反应的持续时间反应的强度反应是否泛化三、第三类型—神经症的心理问题
(即“可疑神经症”)已接近神经症,或者它本身就是神经症的早期阶段。有时,我们也把有严重心理问题但没有严重的人格缺陷者(如均衡性较差的人格)列入这一类。
[练习题]1.从历史发展角度看,造成心理健康咨询的工作对象与神经症之间界限不清的原因有()。
A.社会文化的差异和政治因素的影响
B.心理咨询活动一开始就把精神病学中的“神经症”的含混症状吸纳为心理咨询对象
C.对非精神病、非神经症的“心理不健康状态”,咨询心理学没有进行过认真界定
D.咨询心理学自身,由于理论观念分歧较大,所以咨询操作的着眼点也不统一2.借鉴许又新对神经症分类的模式,我们对“心理不健康”进行分类的目的,主要包括()。
A.限定心理健康的咨询范围、对心理健康问题深入研究
B.咨询心理学与邻近学科的区分、自我心理保健的需要
C.咨询方案的制定和疗效评定、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
D.进行合理的临床诊断、进行职业培训3.对心理不健康状态的“自然发展的预期”,包括()。
A.心理不健康导致心理抗压能力和耐受性下降
B.在三个月内,部分人有可能自行缓解
C.不良情绪和行为会泛化到其他类似对象
D.成为脑器质性疾病的易感人群4.“非专业的社会支持”,是指在心理不健康状态出现后,来自()的支持。
A.亲朋好友B.心理咨询师C.援助机构D.社会福利5.按“结构效度理论”,促成或影响“心理不健康状态”的因素有()。
A.身体健康水平B.社会变迁
C.人口学因素D.个性(人格)心理特征6.来访者要被诊断为“心理问题”,必须满足()的条件。
A.不良情绪持续一个月或间断地持续两个月仍不能自行化解
B.产生内心冲突,并因此而体验到不良情绪
C.始终能保持行为不失常态
D.不良情绪的激发因素仅局限于最初事件7.关于“心理问题”,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由现实因素激发B.持续时间短
C.情绪反应能在理智控制之下
D.不严重破坏社会功能8.下列表述中符合“严重心理问题”的界定的是()
A.多数情况下,会短暂的失去理性控制
B.是较为强烈的、对个体威胁较大的现实刺激
C.关键问题是与神经症进行鉴别
D.痛苦情绪间断或不间断持续两个月以上,半年以下9.确定“心理不健康”真实存在的尺度标准时,下列指标中不正确的是()。
A.症状学效度B.统计学效度C.预测效度D.结构效度10.下列说法中不符合“心理障碍”的界定的是()。
A.不良情绪持续一个月或间断的持续两个月仍不能自行缓解
B.产生内心冲突,并因此而体验到不良情绪
C.情绪反应已经泛化
D.不良情绪的激发因素仅局限于最初事件11.下列说法中不符合“心理障碍”涵义的()。
A.多数情况下,会短暂的失去理性控制
B.是较为强烈的、对个体威胁较大的现实刺激
C.一般伴有人格障碍D.内容充分泛化12.“心理不健康”的分类标准不包括()。
A.心理问题B.严重心理问题
C.神经症性心理问题D.确诊的神经症13.关于“严重心理问题”,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多数情况下,会短暂地失去理性控制
B.是较为强烈、对个体威胁较大的现实刺激
C.心理冲突是道德性的
D.持续时间可在一年以上,两年以下
茶杯的去向
一次,应邀为一位局长龚做心理咨询。我对这类案例的咨询一向谨慎,或者心存顾忌,一般不肯轻易接受。经不住家属的一再恳请,只好“出诊”。诊断为心境障碍,但起因不明,和龚交谈也不得要领,龚的家人透露了一个细节:是为了一只茶杯,那只茶杯的去向。龚多年来在局里的评价是:领导和工作卓有成效。他血脂高,喜欢喝茶,桌上的那只仿清代的青瓷茶杯陪伴了他30年。龚无论是办公,和人商谈事务,制定规划,还是参加会议,作报告,检查工作等,只要一捧起那茶杯,就觉得手心暖烘烘的,徒增力量和智慧。有时它还能让龚想出精彩的句子和点子。那茶杯,既是龚人格和地位的象征,也是权利的体现。龚每天都喝上口热茶,才能感受到血脉通畅,心旷神怡,办起事来也更顺利。一天,局里在开会,龚打了几个喷嚏,头有些发晕,办公室主任硬要立即陪龚去医院检查。
龚不以为然地说:“一点小感冒而已”。但办公室主任一脸严肃的说:“大意不得,小病不治,大病吃苦。再说局里的工作,缺了您的把关,弄不好要翻船的。”龚执意不肯,但耐不住人多苦劝,去医院做了检查,怀疑有肝癌迹象,需要进一步住院检查。住院期间,来看望龚的人竟然渐渐稀少了。龚想:人一走,茶就凉。最终确诊为肝硬化。要住院静养一段时间。龚算算自己的退休年限也快到了,不想恋栈,便提出离职申请,组织上也同意了。出院时,龚回局里一次,整理办公室时吃惊的发现,那只熟悉的、陪伴他30年的青瓷茶杯不见了。龚要珍惜地把它带回家,可杯子却不见了,怎么找也找不着。龚有些光火、着急。杯子不见了,而龚原先的那些力量、智慧和独到的风采,也就随之消失了。他的心理烦恼也就此开始了。找回那只茶杯,才能解开龚的心结。但仔细分析,龚失去的难道仅仅是一只茶杯吗?
痴情的女大学生
瑶,22岁,某医学院应届本科毕业生。她圆圆的脸,修长的身段。不久的将来,她可能成为一名出色的白衣天使。可瑶却穿着黑色的衣裙,神情淡漠,迷迷糊糊地坐在我的面前。下面是我和瑶的对话:我:你这种状态是怎么发生的?瑶:考试。我:考试怎么了?瑶:描字,不翻页。(瑶回答问题都是单词。“描字”就是不再往下写字,描那些写过的字;“不翻页”就是老在一页纸上写,不再向下一页翻。)我:这是遇到难题的紧张,你为什么这么紧张?瑶:想考好。我:“描字”、“不翻页”都是心理动作,都有象征意义。这两个动作象征着什么?瑶:停顿。
我:是的。就是痴。《红楼梦》里就有个在地上描字的痴女孩。“描字”意味着女孩痴情,是心境陷入情感漩涡而进退两难的表现。(瑶呆呆地望着我......)我:你有没有男朋友?瑶:有。我:关系好吗?瑶:毕业……不到一起。我:不到一起是恋爱遇到的进退两难。像“描字”一样,你的心情徘徊在以往的接触上;像“不翻页”一样,你们的关系停顿在不能进展的障碍前。进退两难,就是痴情女孩心理停顿的原因。(女孩不说话,像“描字”、“不翻页”那样,呆呆地看着我)我:你爱他吗?瑶:爱。我:你们的感情深吗?瑶:不满意,又好想他。我:“不满意”又“好想他”,理性与情感的矛盾,是选择的进退两难。是心理停顿的更深层原因。凡是心理障碍都是心理冲突的结果。你将如何解决瑶的心理障碍呢?
持续多年的叫骂
在某区某街上,有个老头姓房,提起他,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他的出名就是因为骂街。他天天骂,年年骂,骂了30年了,当年听他骂街的孩子如今都已结婚生子,还听他在骂。他总在一个地方骂,骂的老是翻来覆去的那一番话。据说,30年前,“文革”初,某街有个大院,黑大门。那年头,黑大门里的人抓了房进去,打得他死去活来,等放出来,已是人不人鬼不鬼了。从此,房一走到这儿就叫骂。后来那里的老房子拆了,扩为小学的操场,可他走到老地方,仍对着围墙叫骂,骂的词儿也不改口。不少人都以为房疯了。房是个手艺人,会修鞋。在靠家的巷子口摆了个修鞋摊。他修鞋手艺高超,价格便宜,服务周到,街邻们都很信任他。他还在鞋摊旁放了个气筒,免费为人服务。有人说,别看他常到老地方骂街,可他心里像明镜似的。那个老地方,就像科幻片里的时间隧道,一走到这儿,那隧道便如同一个黑色的漩涡,一下子把他卷走了、吞噬了,把他送回到30年前的那个可怕的梦境里去了。从表面上看,房是在发泄他对30年前那场冤狱的愤慨,似乎是一种攻击、激惹及反社会型的病态人格。仔细分析一下,这是怎么回事呢?
苦闷的联想
楠,初三时,有一次上生理课,她突然想到讲课男教师的生殖器。当她醒悟后,顿时脸红耳热,于是深责自己。从那以后,便惧怕男教师走过她身边,害怕自己再想到那个。再后来,连女教师她也不敢接近,害怕自己想到同性恋。大一时,尽管环境改变了,楠还是觉得心里有鬼似的。每当她接触人时,她总是先要提醒自己别胡乱联想,可越提醒,到时越那样想。坐公交车时,上来一高大英俊的男青年,他站在楠的身边。楠突然脸红起来,上生理课的那一幕又浮现在脑海,继而又联想到所有乘车男性的生殖器。她觉得头昏脑热,心跳加快,快要死去一般。没到目的地就急着下车了。大二时,楠已经没法再听课了,她思维没条理,说话没逻辑,办事没把握,听话不完整,书看不进去,记忆力下降,注意力难集中。退学就医。
分析:楠初三时突然想到男教师的生殖器,是无意识的闪念,泄露的正是性发育女孩的愿望,她想的对象是老师,说明她的性幻想带有某种乱伦的色彩。是妙龄少女情窦初开第一次奔放的情欲。脸红并责备自己,这种反应,是因为性幻想太陌生、太难堪、太羞愧、太狂妄,与她的教养、伦理、审美、人格不相容。后来惧怕教师走过她身边,是对致幻情景的逃避,表现出她剿杀情欲作乱的理性。再后来,接触人时的反复自我提醒,故态复萌,愈压愈涌,以至不可收拾。她害怕自己的性本能,担心自己不正经,她是围剿自己的本性。你作为心理咨询师,请谈谈你的咨询方案。
青涩的苹果
菡,某中学高二学生。长相聪慧秀丽,一脸孤傲神情。妈妈流着泪把她送到心理科,菡激烈地反抗,她对心理咨询缺乏好感,由于爸爸下了死命令,她只好敷衍着来了。主诉:强烈的学习不安,考试焦虑。考试前夜,彻夜难眠,大脑不停地预想着自己的考试分数及在班级中的名次。菡以前在班级中是个非常优秀的学生。作文在一流的报刊上发表过,数学竞赛在学校名列前茅。而现在头脑中却充满了劣等感和优越感混乱交织的情景。最近情况变得更加严重,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效率下降,焦躁,不安,出汗,有窒息的感觉,有一种莫名的绝望感,有时有自杀的念头。菡的妈妈是护师,爸爸是教授。菡憎恨妈妈,崇拜爸爸,有很深的恋父情节。她觉得在妈妈面前,在学校中,自我价值全被否定掉了。
“周围人的考虑都是肤浅的、无聊的。学习是一个人的全部生命,班里的同学都像是一只只徒具灵魂的书橱。到了学校里就像是机器人,自己是,老师也是。我不知道是被什么追赶着、拼命地学习着……”
“你觉得老师也像机器人吗?”
“嗯,就跟书店里的售书人差不多吧。”经过心理疏导,菡的心理抵抗解除。她开始激烈地批判妈妈、批判学校。不久,先是小声地抽泣,接着放声大哭起来,压抑许久的情绪终于得到了宣泄。等菡平静之后,我出其不意地问她一个问题:“你对现在的人生和青春怎么看?”菡思考良久:“是一只‘青涩的苹果’。”青是青春的“青”,涩意味着不成熟。“苹果”可能是对青春少女的一种可爱、芬芳形象的象征。但菡认为苹果的底部,那永远的青涩,带点肮脏的洞眼,给她一种奇怪的感受。菡接受二个半月的心理咨询后,又找到了新的目标。
少妇的烦恼
晓,亭亭玉立的少妇。她说她肋下有一股气,往心口顶,浑身觉得不舒服。身上像是常有蚂蚁在爬,还常能闻到一种臭腥气味。手上有几个小气泡。精神不集中,干啥忘啥。老怀疑丈夫有外遇,既使她明明知道丈夫深深爱着她。她由此忧心忡忡,魂不守舍。我对晓的心理分析如下。我:按中医理论,这是肝气内变导致的。怒伤肝,积气在心下,上顶为肝胀。“怒”就是生大气。你的问题是吃邪气所得,由情志内伤引起。(晓开始轻描淡写地说,原来公司经理答应让她当会计,后来用了另一个女孩,因为这件事不顺心,三个月不能上班。)我:心里有事化解不了,就会生心病。你心里憋着气,上下翻腾,就会转化成躯体疾病。你为啥生这么大气?晓:我只是和经理吵了一架。我:领导改变原来的决定,也是常事。用了别人,没用你,就生大气,似乎不值得吧?晓:我……就是小心眼。我:委屈和付出的代价成正比。只有付出大的代价而沒得到应有的结果,才会造成心理上大的失衡。你为这事付出了大的代价吧?
你思想不集中,干啥忘啥,那是因为你在某一问题上过分集中。不集中来自过分的集中,忘事是因为有些事不能忘。你无法摆脱那事对你的纠缠和重压。为什么你忘不了吵架的事?晓:······我:你怀疑丈夫有外遇,这是妄想性性嫉妒,它是不顾事实,把自己隐藏的心思移植到别人身上。妄想和自身的情感经验有关,只有自己有隐私,才会猜想对方也有私情。对丈夫没有事实根据的怀疑,是你自己贞操问题的反应。我冒昧地说:你有失贞的经历。晓作出一个怅惶的动作——人的心理像一条虫子,触动它的伤痕或脆弱的部分,就会做出无意识的反应。
我:如果把以上三个问题的顺序颠倒过来。那你的情况就是:你是一个非常正派的女子,但是意外地出现过情感纠纷;这些纠纷严重到使你不能片刻安宁;纠纷的起因是会计人选;涉及的人是经理。晓落泪,叹道:我就是为这事后悔!我爱我的丈夫。可为了谋到会计的职位,我和经理发生了性关系。我只答应他一次,经理再要求,被我拒绝了,于是会计职位被另一女孩顶替了。我被经理“调理”了。我吃了亏,受了骗,不能表露,不能报复,只能默认。我:贞操被人剥夺,必定痛苦难挨;肌肤被人玷污,就会感到臭臊。晓:我就是为这事难过!丈夫越是爱我,我越是内疚;越是内疚,心越是憋得难受,气越是往上顶······我:世上没有卖后悔药的,“后悔”就是你的心病。把心里窝着的邪气倾吐出来,你的病就能化解。晓有心理问题吗?
我心如飘絮
婷,30岁,知识女性,清秀靓丽。我与婷的交谈如下。我:你的“紧张”是指什么?婷:心神不安,已有3年了。我:有心理挫伤?婷:没有。我活得很轻松。我:有心理障碍?婷:……我:到其他医院或心理咨询师看过?婷:看过好多次不顶事。说是抑郁症,但我不抑郁。
我:你有什么事在心头挥之不去?说出来,就释放了。婷:有三件事对我影响很大。第一件,我10岁时一天提前放学回家,撞见了我妈妈与一男人做爱,在我印象中,妈妈是正经的。从此我不敢正视爸妈。第二件,我的婚姻、工作是有权势的爸爸给安排的。第三件,我有个情人,他是个部长,我担心他会甩掉我,由此我对别人怀有敌意。我:紧张是婚外情的内疚感引起的?婷:我没有内疚感。我:紧张是对妈妈行为不检造成的?婷:对当时作为小孩的我的确压抑很大。现在想起来,哪个女人不风流?我妈也是女人,女人能理解女人。
我:生活优越而心理空虚,空虚到没有内疚,没有矛盾,没有压抑,无聊、郁闷,无事可做,无处可去,无所企望的人,无法完成“自我实现”,就会心理空虚。婷:我活得太腻了。人们那些想法、做法,虚伪、荒谬、无聊。但新的想法、做法、活法我找不到。没思想,没追求,没打算;心里空,手里空,脚下空;像柳絮,像飘蓬,像浮萍。我已3年不上班,不知该怎么打发日子。我:看来你的心理问题是林黛玉式的。林黛玉的《柳絮诗》说:粉堕白花洲,香残燕子楼,一团团逐队成球。漂泊亦如人命薄,空缱倦,说风流。草木也知愁,韶华竟百头,叹今生谁收?嫁去东风春不管,凭尔去,忍淹留。这是生活失去信念、动力和目标的人感到无奈的“末日情结”。婷:我理解林黛玉。
我:爸妈包办了你的一切,不是你的选择,对你没有意义;不是你的目标,对你只是负担。只有你的情人是你的选择,但受到干扰、阻碍。你的愿望被人剥夺,听人摆布,你感到对生活的厌烦、无聊和紧张。婷:我活得不真实。我:加拿大生理心理学家塞利研究导致人心理应激(紧张)的原因,大多是来自生活的无聊和无奈。人处在无聊和无奈之中,是难以想象的痛苦。现在就有不少人正是在无聊、无奈和乏味中生活。紧张不是来自工作压力、家庭茅盾、人际冲突,而是来自没劲和没有心思的精神沉沦。婷:是的。我:这是“存在性焦虑”,是生命存在的价值不能实现的紧张,是走向再生的困惑。婷:我怎么办呢?
中学生厌学、学习行为障碍的咨询心得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周六,松被妈妈领到心理科。松是初二学生,有礼貌、朴实、憨厚。因为恐惧课堂学习而多次逃学。他所在的中学是重点中学,他与同学、老师关系也较好,与教师既没有过感情冲突,也没有与学习有关的较强烈的刺激,只是他学习成绩较差,回答问题困难,特别是怕英语课轮流回答问题。他怕黑,有时他竟被宿舍内的黑暗吓成一团,一动不敢动,实在怕得不能入睡时便挤到同学的床上去睡。追溯他的经历,在他5岁的一年间,连续两次目睹过车祸,血淋淋的场面,吓得他掉头就跑,边跑边叫,恐惧极了,晚上难以入睡,有时在睡梦中吓醒,从此怕黑。他的课堂恐惧来自他童年恐惧的迁移,不是刺激物的迁移,是对恐惧程度的迁移。上课不能回答问题,一般同学的情绪反应是焦虑或厌烦,而他的反应是恐惧。
行为心理学认为,心理障碍的形成,是由于学习的结果。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谁更容易学会厌学、恐惧之类的心理障碍呢?当然是那些大脑中有早期情绪挫折经验的学生,他们早期的情绪挫折经验,更容易作为原有情绪经验的固着点,来同化新的情绪挫折,形成新的更为严重的心理障碍。松的心理辅导和治疗分三步进行:早期经验的脱敏,黑暗恐惧的化解,课堂恐惧的情感组织消除。在许多学习行为障碍的咨询中,我体会到,凡是在常规下形成厌学或恐惧行为的学生,或在心理健康方面,或在早期情绪经验方面,有潜在的其他因素的相互配合,才导致了厌学或恐惧学习的行为。学生学习行为障碍的形成,不是孤立的。焦虑(anxiety)
是个人对即将来临的、可能会造成危险或威胁时所产生的紧张、不安、忧虑、烦恼等不愉快的复杂情绪状态。焦虑与恐惧有密切的联系。焦虑是由对危险的预料或预感而诱发的。例如,看见令人战栗的人,我们会感到害怕;想到要与令人战栗的人
见面,我们担心将会有什么事要发生。在战争中受到轰炸,我们会觉的恐惧,而在尚未遭到轰炸时,常常焦虑将有什么是要发生。也就是说,危险的对象清晰地出现在眼前时,会产生恐惧;危险即将来临而又朦胧不清时,会产生焦虑。因此,焦虑产生于危险不明确而又会来临时,对危险所持的警戒态度,并伴随有无助、不安、紧张、忧虑等心理状态。
焦虑是对恐惧的恐惧,对担忧的担忧。它也是由对威胁的预料或预感而诱发的。个人遭遇到的利害冲突、灾难或灾害,疾病困扰,升学、就业过程中面临的威胁,竞争对手的挑战等,只要个人预感到无助、欲加以避免或应对而又感到威胁时,就可能由复合的恐惧转为焦虑。
焦虑是一种常见的心理现象,几乎人人都有过焦虑的经验。人们在考试前,即将登台表演或演讲前,会见重要人物前,都常有焦虑情绪。因此,焦虑具有保护性意义,驱使个体采取应对策略或行动以改变自身的处境,但长时间的严中焦虑则表明适应不良而有害身心健康。
没有焦虑的生活和没有恐惧的生活一样,并不是我们真正需要的。这就是说,一定强度的焦虑是有用的和可取的,甚至是必要的。(德国精神病学家Gebsattel)焦虑是对生活持冷漠态度的对抗剂,是自我满足而停止不前的预防针,它促进个人的社会化和对文化的认同,推动着人格的发展。1894年,S.Freud发表了一篇论文,标志着近一个世纪以来大规模研究焦虑的开始。S.Freud(1949年版)将焦虑分为三类:
客体性焦虑、神经性焦虑、道德性焦虑
A.Lewis(1967),认为焦虑具有以下特点:(1)焦虑是一种情绪状态,内心体验是害怕。(2)这种情绪是不快和痛苦的。(3)这种情绪指向未来。(4)实际上并没有任何威胁和危险。(5)与焦虑体验的同时,有躯体不适感、精神运动性不安和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焦虑症状包括三方面:(1)与环境不相符的痛苦情绪体验。典型形式为没有确定的客观对象和具体而固定的观念内容的提心吊胆和恐惧。称为漂浮焦虑或无名焦虑。(2)精神运动性不安。坐立不安,来回走动,甚至奔跑喊叫,也可表现为不自主的震颤或发抖。
(3)伴有身体不适感的植物神经功能障碍。如出汗、口干、嗓子发堵、胸闷气短、呼吸困难、竖毛心悸、脸上发红发白、恶心呕吐、尿急、尿频、头晕、全身尤其是两腿无力感等。
心理的东西本身可以变成躯体症状,称为
躯体化。
焦虑神经症有两种主要的临床形式:
广泛性焦虑、急性焦虑发作(惊恐障碍)。
还有一种临床形式,界于急性焦虑反应与慢性焦虑神经症之间,称为创伤后应激障碍,也称为精神创伤后迟发的焦虑障碍。灾害、战争、事故、丧亡、暴力后几周至几个月后起病。C.D.Spielberger(1966)区别了两种焦虑:状态焦虑、特性焦虑
焦虑和抑郁是有密切关系的两种精神病理状态。在等级诊断标准中,抑郁症是较高等级,焦虑症是较低等级。诊断焦虑症必须排除抑郁症,而诊断抑郁症时无需排除焦虑症。鉴别时完全不必考虑以何者为主而定诊断。J.Mendels等(1972)认为,焦虑和抑郁有三种可能性:(1)有共同的生物学基础(2)是对疾病的同一种反应(3)二者不同,原有不同的症状,随着病情加重或病程迁延,可相互出现继发症状。[练习题]1、S.Freud强调本能和焦虑,他主张从神经衰弱里分出一个特殊的综合症,即焦虑性神经症,下列表述中不符合他对焦虑的分型的是()。A.道德性焦虑B.客体性焦虑
C.心因性焦虑D.神经性焦虑2、A.Lewis(1967)认为焦虑作为一种精神病理现象不具有()的特点。
A.焦虑情绪指向未来
B.焦虑是一种精神状态
C.焦虑情绪是一种欣快的体验
D.躯体不适感、精神运动性不安和植物神经功能紊乱3、下列说法中符合“烦恼”内容的是()。
A.烦恼的内容是漂浮的B.对未来的可能性的恐怖C.总害怕会出现最坏的结局
D.对过去事后悔和对现状不满4、介于急性焦虑反应与慢性焦虑神经症之间的一种特殊临床表现形式是()。
A.适应障碍B.混合性情绪障碍
C.创伤后应激障D.心境恶劣5、关于“创伤后应激障碍”,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是焦虑症的一种类型
B.精神创伤异乎寻常,也是对几乎所有人都是创伤性的
C.事情发生后数星期至数月才发病,这种潜伏期是特征性的
D.称为精神创伤后迟发的焦虑障碍6、下列说法中不符合“创伤后应激障碍”的临床特点的是()。
A.情感钝化和回避B.警觉性过高,易产生惊跳反应
C.反复重新体验精神创伤的经历
D.情绪发作来得很突然,是不可预测的
7、焦虑神经症的诊断要点()。
A.要具有焦虑的情绪体验B.要具有精神科医生的诊断
C.要具有焦虑的身体表现D.要有A、C两方面的特点8、关于“激越状态”,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伴有不快或痛苦情绪的显著精神运动性兴奋
B.对发作经过不能清楚地回忆起来
C.属于神经症性精神障碍D.比惊恐发作持久的时间长9、焦虑和抑郁是有密切关系的两种精神病理状态,下列说法中不符合在诊断系统中对他们之间关系的描述的是()。
A.诊断焦虑症必须排除抑郁症,而诊断抑郁症时无需排出焦虑症
B.抑郁症是较高等级,焦虑症是较低等级
C.即使焦虑更明显,只要它符合抑郁症的诊断标准,就应该诊断为抑郁症
D.诊断时需要考虑两种情绪状态何者为主,并以主要情绪表现而定诊断10、根据J.Mendels等的研究结果,在焦虑与抑郁的关系上,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两者有共同的生物学基础
B.两者是彼此完全独立的精神性疾病单元
C.两者具有对致病因素的同一反应性
D.慢性抑郁症病人可有继发性焦虑症11、德国精神病学家Cebsattel说过,没有焦虑的生活和没有恐惧的生活一样,并不是我们真正需要的,所以一定程度上的焦虑是有用的和可取的,这是因为()。
A.焦虑是对生活持冷漠态度的对抗剂
B.焦虑是自我满足而停滞不前的预防针
C.焦虑促进个人的社会化和对文化的认同D.焦虑推动着人格的发展12、S.Freud强调本能和焦虑,他主张从神经衰弱里分出一个特殊的综合征,即焦虑神经症,他将焦虑分为()等类型。
A.道德性焦虑B.客体性焦虑
C.心因性焦虑D.神经性焦虑13、A.Lewis(1967)基于文献复习和临床实践,认为焦虑作为一种精神病理现象,具有()的特点。
A.焦虑情绪指向未来B.焦虑是一种情绪状态
C.焦虑情绪是一种不快的和痛苦的体验
D.躯体不适感、精神运动性不安和植物神经功能紊乱14、我们把焦虑情绪稍加归并和简化后,焦虑症状主要包括()。
A.明显的人格障碍
B.与环境不相称的痛苦情绪体验
C.精神运动性不安
D.伴有身体不适感的植物神经功能障碍15、烦恼与焦虑的不同在于()。
A.烦恼主要是对过去的事的后悔和对现状的不满
B.焦虑几乎完全是对未来的可能性恐惧
C.不论什么事总害怕会出现最坏的结局
D.烦恼主要表现为对现状的不满16、关于“创伤后应激障碍”,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是焦虑症的一种类型
B.精神创伤异乎寻常,也就是对几乎所有人都是创伤性的
C.事情发生后数周至数月才起病,这种潜伏期是特征性的
D.称为精神创伤后迟发的焦虑障碍17、关于“激越状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伴有不快或痛苦情绪的显著精神运动性兴奋
B.对发作经过不能清楚地回忆起来
C.比惊恐发作持续的时间长
D.与惊恐障碍不同的一种精神状态18、“状态焦虑”与“特性焦虑”的主要区别是()
A.状态焦虑起病于成年,持续时间较短,而特性焦虑从小就开始显露端倪,且持续一生
B.状态焦虑程度较重,而特性焦虑程度较轻
C.状态焦虑有明显的植物神经系统症状,而特性焦虑一般没有植物神经系统症状
D.状态焦虑以漂浮焦虑为核心,而特性焦虑的典型表现是处境性焦虑或期待性焦虑19、焦虑和抑郁是有密切关系的两种精神病理状态,在诊断系统中对它们之间关系的描述,主要包括()
A.抑郁症是较高等级,焦虑症是较低等级
B.诊断焦虑症必须排除抑郁症,而诊断抑郁症时无需排除焦虑症
C.诊断是需要考虑两种情绪状态何者为主,并以主要情绪表现而定诊断
D.即使焦虑更明显,只要它符合抑郁症的诊断标准,就应该诊断为抑郁症
第八节
压力与健康
第一单元
从心理学角度看压力本单元主要内容:1.压力的定义2.压力源的种类3.压力源的测评4.压力的内省体验
从心理学角度,压力是由外部事件引发的一种体验。适应,意味着脑力和体力的付出,包括对实践的性质和强度的评估,对自我能力的评估等等。承受压力的能力因人而异。所谓压力,并不单纯是客观事件自身,而且更多的成分是人们的主观体验。
一、压力的定义:
一种说法认为,压力就是客观事件对个体的刺激,另一种说法认为,压力是压力源及环境条件变化对主体提出的要求和个体对它的反应。从心理学角度看,压力应当是一种经验到的东西,它无法抛开主体而单独存在。
压力是压力源和压力反应共同构成的一种认知和行为体验过程。二、压力源的种类:按对主体的影响可分为三大类:⒈生物性压力源
直接阻碍和破坏个体生存和种族延续的事件。
包括:躯体创伤和疾病、饥饿、性剥夺、睡眠剥夺、
噪音、气温变化等⒉精神性压力源
直接阻碍和破坏个体正常精神需求的内在和外在事件
包括:错误的认知结构、个体不良经验、道德冲突以及长期生活经历造成的不良个性心理特点。
⒊社会环境性压力源
直接阻碍和破坏个体社会需求的事件。
⑴纯社会性的,如:重大社会变革、重要人际关系破裂(失恋、离婚)家庭长期冲突、战争、被监禁等。⑵由自身状况(如个人心理障碍、传染病等)造成的人际适应问题(如恐人症、社会交往不良),等等。三、压力源的测评1、社会再适应量表——霍尔姆斯(Holmes)
为测量重大生活事件而设计的。得分较高的人——较容易罹患心脏病、骨折、糖尿病、白血病以及小感冒。量表中的分数,也与“精神障碍、抑郁、精神分裂症以及严重的心理疾病有关”。
2、知觉压力的测评
知觉压力:是对某种“超个人能力事件”的体验。如:中、小学生必须经常完成超限的课后作业等。
测评知觉压力,是让个体确定超越自己应对能力的事情有哪些。3、日常生活中小困扰的测量——坎纳(Kanner)
两个量表:(1)日常生活中的量表,计117个题目。(2)日常生活中令人兴奋的量表,计135个题。
戴隆基斯(Delongis)1982年使用这两个量表,结果提示:被测试人的健康状况与小困扰出现的频率和强度有关,而与生活事件数目和严重性比较无关。而振奋事件与健康无关。
提出一种见解:
“日常小压力比主要的生活改变更能预测健康”。日常生活积累的困难比重要生活事件更能影响健康。
四、压力的内省体验是人的内心冲动。心理学中所说的压力是人的内心冲突和与其相伴随的强烈情绪体验。
心理冲突分为四大类:
⒈双趋冲突:当两件有强烈吸引力,但两者又互不相容的事物出现在面前时,“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的情况出现时,人的内心便形成了双趋冲突的局面。⒉趋避冲突
当一个人想达到一个有吸引力的目标,但达到该目标却有极大危险,这时,便进入了趋避冲突的境界。
“想吃鱼又怕腥”⒊双避冲突
当一个人面临两种不利的情景,便体验到双避冲突的压力,比如处在腹背受敌的情景时。
“前有悬崖后有追兵”⒋双重驱避冲突
有两种可能的选择引起,两种选择都是既有利又有弊时,面对这种情况,人们就会处于双重驱避冲突中。1.精神性压力源是指()。A.一组直接阻碍和破坏个体社会需求的事件B.一组直接阻碍和破坏个体生存与种族延续的事件C.一组直接阻碍和破坏个体生活的事件
D.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度房地产租赁代理买卖及居间服务合同3篇
- 2024年员工职务作品知识产权归属及保密合作协议3篇
- 2024年度环保技术研发代工生产合同模板3篇
- 2024年度文化旅游资源整合有限合伙协议书3篇
- 2024年网络云服务合同模板
- 2024年绿色能源产业母子公司股权转让与环保责任协议3篇
- 幼儿园mooc课程设计
- 数据库原理的课程设计
- 研究生几何课程设计专业
- 硫酸贮罐课程设计
- 宁夏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申请审批表
- 2023湖南省永州市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
- 昌建明源销售系统上线培训
- 小企业会计准则财务报表
- 资产损失鉴证报告(范本)
- 广州市本级政府投资项目估算编制指引
- 隧道贯通方案贯通计算
- SWOT分析图表完整版
- 《现代汉语》第六章修辞及辞格一
- GB/T 15532-2008计算机软件测试规范
- GB 18613-2020电动机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