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说课稿_第1页
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说课稿_第2页
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说课稿_第3页
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说课稿_第4页
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说课稿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xxx公司文件编号:文件日期:修订次数:第1.0次更改批准审核制定方案设计,管理制度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圆的周长》说课稿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的课题是圆的周长。这是北师大版第十一册第一单元中一个课时的内容。下面,我来谈谈如何教学这一课。一、理解本课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学生以前已经学过直线图形,上节课又学习了“圆的认识”,这些知识为本课教学打下了扎实的基础。教材通过一系列操作活动,让学生在观察、分析、归纳中理解圆的周长的含义。通过圆周率的形成过程,推导圆周长的计算方法。从而为下节课学习利用圆的周长公式,反求圆的直径或半径,作好了理论上的准备。二、把握本课教学的重点、难点和关键本课教学的重点是理解和掌握圆周率的意义及圆的周长计算公式。难点是理解圆周率的意义和圆的周长公式的推导。关键是理解圆周率的意义。三、确立本课教学要达到的目标本课教学要达到的目标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知识目标:使学生理解圆周率及圆的周长的含义,掌握圆周率Л的近似值,掌握圆周长的计算方法。2、能力目标:通过对圆周长的测量圆周率的探索圆周长计算公式的推导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抽象、概括等能力。通过2道例题的学习,培养学生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情感目标:向学生介绍我国古代数学家祖冲之在当时低劣的条件下,准确计算出圆周率的伟大成就,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四、准备本课的教具和学具教师准备一根一米长的直尺,一根6米长的皮尺,几个大小不同的用硬纸板剪成的圆,一个用硬纸板剪成的长方形。学生每人准备一把小直尺,一根包装带,几个大小不同的硬纸板剪成的圆(瓶盖、算珠等圆形物体更好)。五、采用实践感悟、协同探索、抽象概括等教法与学法,让学生享受成功1、实践感悟。上课开始时,教师拿出长方形硬纸板,让学生通过口述,手摸重新认识一次长方形的周长。再拿出圆形硬纸板借助长方形周长的引渡,让学生用皮尺围测、用圆在皮尺上滚测、用手在圆周上滑摸等方式认识并理解圆的周长。2、协同探索。当学生对圆的周长有了初步认识后,教师随即把学生以6人一个小组分开围座在一起,然后让他们分别量出大小不同的圆的周长和直径,并由小组长记录下每个圆的周长和直径的长度数据,再分别计算出每个圆的周长除以直径的商(保留两位小数),最后比较所有的商,看看有何特点。教师要求各小组汇报每个圆的周长除以直径所得的商,并逐一把这些商写在黑板上。然后引导学生抽象出一个结论:不论多大的圆,它的周长总是直径的3倍多一点。就此机会,教师向学生计述一千多年以前,我国数学家祖冲之就用算筹计算出每个圆的周长除以它的直径的商总在3.1415926——3.1415927之间。这个伟大的发现,比欧州人早了500年。教师指出:由于圆的周长除以它的直径所得的商是一个固定的数,我们就把这个数叫做圆周率,并用字母Л(pai)表示,Л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在计算时,一般取近似值,即Л=3.14。3、抽象概括既然知道圆的周长÷圆的直径=圆周率,那么,根据被除数、除数与商的关系,已知直径求周长应是:圆的周长=圆的直径×圆周率,为了方便,我们用字母C表示圆的周长,用字母d表示圆的直径,圆的周长计算公式为:C=Лd。因为圆的直径是半径的2倍,即d=2r,那么圆的周长=2×圆的半径×圆周率,用字母表示就是C=2Лr。这样,我们就得到了根据圆的直径求圆的周长和根据圆的半径求圆的周长的两个公式:C=Лd和C=2Лr。4、享受成功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对圆的周长和圆周率有了比较清醒地认识,对圆的周长的计算公式也有了理论上的把握。但是,我们学习知识的目的是运用知识。如何运用我们本课所学的知识呢?教师要求学生自己学习课本第101页例1,并要求学完后自己试做第103页试做题第1题。估计大部分学生做完后,教师又从平时成绩好、中、差三类学生中各抽出一名板演。板演完成后集体评论。我们一方面表扬和鼓励做得正确的学生,另一方面纠正板演中出现的错误。就在学生初步感受成功的快乐时,教师再次要求学生自学例2,并用解决试做题第1题的同样方法,解决试做题第2题。最后,教师根据板书,引导学生对本课内容作一次系统的口头归纳。附:板书设计圆的周长圆的周长÷圆的直径=圆周率即C÷d=Л圆的周长=圆的直径×圆周率即C=Лd又因为d=2r《圆的面积》说课一、说教材:圆是曲线平面图形。《圆》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学过了一些常见平面图形的认识,有关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以及在低年级直观认识圆的基础上教学的。学生从学习直线图形的知识,到学习曲线图形的知识,不论是内容本身,还是研究问题的方法,都有所变化。教材通过对圆的研究,使学生初步认识到研究曲线图形的基本方法。同时也渗透了曲线图形和直线图形的关系。这样不仅扩展了学生的知识面,而且从空间观念方面来说,进入了一个新的领域。因此,通过对圆的有关知识的学习,不仅加深学生对周围事物的理解,提高解决实际简单问题的能力,也为以后学习圆柱、圆锥等知识打好基础。《圆的面积》是在学生学过了圆各部分名称的认识、圆周长的计算和对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等平面图形面积公式的推导的基础上教学的。圆面积公式的推导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在学生经过推导得出圆的面积计算公式后,就要求他们能利用面积计算公式来计算有关的题目,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教材的组织处理:教材首先提出了圆的面积概念,接着让学生尝试运用以前曾多次采用过的“转化”的数学思想,把圆转化成已学过的图形来计算面积,引导学生推导圆面积的计算公式,再一次让学生熟悉运用“转化”这种数学思想方法来解决较复杂的问题的策略。在引导学生推导圆面积的计算公式时,教材采用实验的办法,先把圆16等分,拼成一个近似的平行四边形,再把圆32等分,拼成一个近似长方形。使学生看到分割的份数越多,拼成的图形就越接近于长方形。当等分的份数达到无限,即把圆平均分成无数份时,拼成的图形就是长方形。然后分析拼成的长方形的长、宽与圆的周长、半径之间的关系,由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推导出圆的面积计算公式s=πr²。然后引导学生观察公式,得出结论:要求圆的面积,必须知道半径,如果半径不知道,就要先求半径。最后要求学生能够利用圆的面积计算公式来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目标及理论依据:1、认知目标:通过“几何画板”的操作,让学生经历和体验圆的面积公式推导过程;理解和掌握圆面积的计算公式;会利用公式计算圆的面积,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初步的估算能力;通过网上教学和学生的自主探究,培养学生应用网络工具获取知识,进行实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情感目标:通过网络化学习,激发学生应用网络环境探索新知识,解决新问题的兴趣;增强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培养他们的合作交流能力;同时让学生接触并更能理解极限转化等数学思想方法。二、说教法:教学方法设计及理论依据:1、创设生活化的学习氛围。围绕真实世界中问题的解决而创设问题情境,利用“武进城区的房子又涨价了”这一社会热点问题,引出开发商征地,要求进行面积核算、地皮估价。引导学生从身边的数学问题入手,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并由学生通过自己的讨论提出问题,引出如何正确计算圆的面积这个学习内容。2、组织学生自主探究。(1)引导估算和估价:建议学生利用紧贴在圆外的正方形进行估算付钱,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初步的估算能力。并用“假如你是房地产开发商,你肯不肯付这么多钱?”为问题,激发学生求圆形地皮的精确面积的欲望,帮助学生树立初步的经济意识。(2)指导网上探究:指导学生网上搜索所需资料,自己利用“几何画板”软件中“圆的面积公式的推导”这一课件推导圆的面积公式,通过观察、操作等实践活动,运用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接受转化的数学思想,理解和掌握圆的面积公式,并进行合作交流。3、帮助学生意义建构。给出未标出圆心的圆,要求学生求出面积。设计“智力大冲浪”的题目,“假如老师给你一根绳子,长31.4米,允许你在大学城附近任意圈一块地,你有几种圈法你能求出它们的面积吗你有什么发现”在复习旧知的同时,又检验新知识的掌握情况。接着提出,“假如这块地真的送给你,你会怎样为自己设计一个美丽的家园?”激发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创造性设计的热情,培养学生应用计算机的能力。同时让他们对各种几何图形进行拼接、组合、优化,从而感知生活中到处都存在数学,生活和数学密不可分。4、参与课程整合。(1)利用多媒体计算机网络及“几何画板”软件作为辅助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突出重点、分解难点。(2)留下疑问,“假如这块地真的送给你,你将会怎样为自己设计一个美丽的家园?”一方面激发学生继续使用信息技术的兴趣,培养他们应用计算机的能力。另一方面激发学生进行创新设计的热情。教学手段及理论依据:1、书面形式提供给学生搜索策略和课件操作说明,以便学生课上快速查找所需资源,正确操作课件。2、提供现成的“几何画板”课件——“圆的面积公式的推导”,供学生操作圆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3、提供计算机供学生网上搜索,动手实验,进行网络交流。4、提供书本和草稿纸进行有关练习。三、说学法:学习方法指导及理论依据:为了体现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教师准备引导学生采用下列方法:(1)估算法:引导学生估算,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初步的估算能力。(2)自主探究法:让学生登陆相关网站搜索所需资料,自己利用现成的“几何画板”课件对圆面积进行推导、演示、观察、思考,加深学生对于公式由来的理解和掌握。鼓励学生尝试应用信息技术进行创造性设计,感知几何图形在现实生活中的大量应用,加强数学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同时培养学生应用信息技术索取新知识、解决问题的各种能力。(3)合作交流法:通过合作组成员之间相互演示、相互帮助,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发展学生的集体感、友谊感、同情感。(4)练习法:学生利用已学到的面积计算公式来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了解圆面积计算公式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学法手段及理论依据:1、要求学生课前预习学习内容,寻找好合作学习伙伴,以便提高课堂学习效率。2、要求学生登陆相关网站,搜索“几何画板”软件中的现成课件——“圆的面积公式的推导”,自己动手操作圆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3、利用网络呈现学习成果。4、合作小组成员进行推导过程的演示,手把手地教会不会推导的学生,使所有学生共同进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5、利用书本和草稿纸进行有关练习。6,学生提供课前搜集到的生活中有关求圆面积的事例在课上使用。四、说教学过程:1、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利用社会上的热门话题,武进城区的房子又涨价了,请出一位房地产开发商购买圆形地皮,设计了一套圆柱形公寓,给出每平方米地皮的价格是850元,要学生为这块地皮估价。让学生通过讨论、思考,得出:要给地皮估价,还必须知道圆形地皮的面积。2、组织学生探索,尝试解决问题。(1)引导学生进行估算和估价。建议学生利用紧贴在圆外的正方形进行估算付钱,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初步估价能力。又以“假如你是房地产开发商,你肯不肯付这么多钱?”为问题,激发学生求圆形地皮的正确面积的欲望,帮助学生树立初步的经济意识。(2)、回忆思考,寻找办法。从对三角形、梯形等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的回忆,引出思考问题:圆是否也可以转化成学过的图形来计算面积(

3)、教师利用课件进行操作示范并讲解,让学生知道如何对圆的面积进行推导:拖动点D,把圆4等分,双击“分开”、“拼合”按钮,看看什么变了,什么没有变?再拖动点D,把圆6等分……(4)引导学生网上搜索所需资料。让他们自己利用课件,拖动点D,对圆进行等分、拼合,观察思考:“什么变了,什么没有变当圆被等分的份数越来越多的时候,圆被转化成了什么图形当等分的份数达到无限的时候,圆怎么样了”等问题,然后找出圆与长方形之间的对应关系,推导得出圆的面积公式。并以“你还能把圆转化成别的什么图形来进行计算吗?”对学生的进行发散性思维训练。3、学生合作交流,呈现经验总结。学生通过校园网进行共享,交流学习成果。合作小组成员也可以互相演示、互相帮助。让学生利用网络工具等多种形式进行合作交流,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发展他们良好的人际关系。4、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完成开发商征地的正确面积计算和付款计算。要求学生联系生活说说,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也要进行圆面积的计算设计难易层次不同的练习题(允许小组合作进行问题的解答),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为了培养学生应用知识有创意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我给出未标出圆心的圆,请学生想想怎样求出它的面积引导学生说出先对折求出直径,或两次对折求出半径,或量出圆的周长,然后再求圆的面积,既复习了旧知,又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针对学生的兴趣,我还设计了“智力大冲浪”的题目:假如老师给你一根绳子,长31.4米,允许你在大学城附近任意圈一块地,你有几种圈法你能分别求出它们的面积吗你有什么发现让学生充分想象,圈出不同的平面图形,并用学过的知识尽量求出各自的面积,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去发现规律:在周长相同的情况下,圆的面积最大。使得复习旧知识的同时,又检验了新知识的掌握情况。5、联系生活总结,拓展延伸课外。圆的面积计算公式是如何推导出来的求圆的面积必须知道什么条件如果不知道该怎么办然后,我再提出:假如这块地真的送给你,你将会怎样为自己设计一个美丽的家园一方面培养学生的创新设计能力,激发学生利用信息技术继续探索新知识,进行创造性设计的热情,培养学生熟练应用计算机的能力;同时让他们对各种几何图形进行拼接、组合、优化,从而感知生活中到处都存在数学,生活和数学密不可分。五、在课堂教学中使用“几何画板”。1、应用“几何画板”,突出重点,分解难点。对圆面积公式的推导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在课堂教学中,我设计了应用“几何画板”这一便捷的交流工具,将学生难以理解、用语言又无法表达得很清楚的圆的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曲线平面图形向直线平面图形转化的过程,以形象、直观、快捷的方式表现出来,大大优化了教学过程,提高了教学效率。2、应用“几何画板”,能够促使学生主动地学、生动地学,体现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让学生应用“几何画板”亲自动手操作,对圆进行份数越来越多地等分、拼合,推导出圆的面积公式,能够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学生在应用现成的“几何画板”课件——“圆的面积公式的推导”进行圆面积公式推导时,接受了等分的份数达到无限时,圆被转化成了长方形这一事实;理解和掌握了圆的面积公式的由来;自己发现了生活中的有用数学;进一步了解了怎样用以前学过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来解决新问题。而且在数学教学中,在应用“几何画板”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的同时,还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逻辑推理能力以及创造性思维能力,为他们今后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3、利用“几何画板”,可以使学生自主地选择学习伙伴和学习结果的交流形式。学生可以把自己的学习成果在网上发送给教师和其他伙伴,也可以干脆几个人坐在一起演示圆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或者手把手地帮助、指导他们的伙伴进行操作。另外,使用“几何画板”,有利于教师及时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也有利于学生共同学习、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发展学生间良好的人际关系。六级上册《百分数的应用三》说课稿(二)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今天说的课题是《百分数的应用(三)》,下面我将从六个方面进行说课。一、教材分析《百分数的应用(三)》是北师大版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第三版实验教材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28、29页的内容,包括例题、试一试和练一练三部分。其中例题的设计上给了学生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空间,也为教师组织教学提供了依据。练习部分设计了模仿例题的基本练习,新旧知识相联系的巩固练习、突出教学重点的专项练习。教材通过创设“家庭消费情况”的情境,让学生带着问题探寻解决的办法,让学生感受到“百分数就在我们身边”,同时也为向学生渗透德育教育提供了良好的资源。[重点、难点、关键]在深入理解教材,认真分析学生的基础上,我确定本课重点是让学生“掌握列方程解决百分数问题”的方法。难点是理解用算术方法解决此类应用题的算理,关键是引导学生认真分析数量关系。二、学情分析1、知识基础学生在学习《百分数的应用(三)》之前,一是已经会解决“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二是这些百分数应用题实际上与相应的分数乘、除法应用题类似,只是给出的条件以百分之几来表示。由此可以肯定:大部分学生可以比较轻松地完成本堂课的学习任务。2、学生可能存在的疑惑①为什么在解决例题中的问题时,首先想到的是列方程解?

②在用算术方法解答时,为什么要用除法?

三、教学目标基于对教材的理解,对学生的分析,依据新课标中的“知识、过程、情感”三个维度,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以下三点:1、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进一步体会百分数在生活中的应用,加深对百分数内涵的理解,掌握列方程解决百分数应用题的解题思路,提高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多媒体的运用,创设情境,让学生经历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总结经验的过程,进一步体会百分数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体验探索过程中的艰辛与喜悦,培养学生科学的态度与人生观,通过分析统计表中的信息,让学生感受到“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幸福感。四、教法与学法设计本节课我首先采用复习导入法,这样既复习了旧知又为这节课的学习做好了铺垫。在新授中,我主要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入手,采用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为主,教师点拨引导为辅的策略,把课堂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在生活实例中感知,在积极思辨中发现,在具体运用中理解的方法进行百分数应用的教学。在练习时,我设计了有梯度的题目,真正体现“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教具与学具]为了能够有效地配合完成教学任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准备利用课件进行辅助教学。同时让学生准备尺子,借助画线段图帮助理解。为了能落实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努力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我设计了这样的教学过程:五、教学过程设计(一)、复习导入,把新知连起来1.一个数的30%等于210,这个数是多少?2.解方程:50%x-33%x=34指名上板演,并说说解题思路?集体订正。这样设计,能够由此及彼,帮助学生找准新知识的生长点,为他们扫除了学习障碍。(二)、自主探究,把新知拿下来课件出示例题:下表是笑笑的妈妈记录的家庭消费情况:年份1985年1995年2005年食品支出总额占家庭总支出的百分比65%58%50%其他支出总额占家庭总支出的百分比35%42%50%提出问题:1、比较这个家庭支出情况的有关数据,你发现了什么?2、1985年食品支出比其他支出多210元。你知道这个家庭的总支出是多少元吗?我首先鼓励学生从统计表中获取信息。通过比较,学生会发现这个家庭的食品支出总额在逐年减少,而其他支出总额在逐年增多,这个家庭的总支出也逐年增加,可见人民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生活内容不断丰富,体验社会主义的优越感和幸福感。达到对学生渗透德育教育的目的。老师追问:题中以谁为单位“1”,你会用线段图来表示数量关系吗(

要求学生画线段图,写出题中的数量关系,教师板书指导。)

总支出不知,怎么办?用字母“X”表示,怎样列方程?(1)学生试着用方程解答。(2)学生板演,教学巡视,加强对后进生的辅导。解:设这个家庭1985年的总支出是X元。65%X-35%X=21030%X=210X=700对每一步算式表示的意义进行追问,“为什么要列方程解”,“方程表示什么意思”,经历这个反思过程,让学生初步理解了分析问题的方法,达到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老师接着追问:还有什么方法?让学生展开讨论,引导学生把65%X-35%X写成(65%-35%)X,这样可以很清楚地看出“210就是65%-35%与X的积,X是一个因数,根据“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让学生知道还可以用算术方法解答此类问题,这样一来,我们就很轻松地攻克了本节课的难点。这样老师大胆的“退”下去,让学生勇敢地“走”进来,给学生自主的空间和自主的权力,从而把舞台还给学生,把精彩留给学生。(三)、反思总结把知识串起来新授之后,我安排2分钟的小组总结或个人即兴发言,让学生谈谈自己对这节课的体会,谈谈自己的收获。学生总结的不仅是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习的方法和研究过程,这样可以很好地培养学生及时总结和反思的良好习惯。(四)、及时练习把新知用起来我把比较枯燥的“巩固练习”设计成了“智勇闯关”游戏,面向全体,让学生动起来;智勇闯关,把激情调起来。我设计了四关游戏:第一关:磨拳擦掌,小试身手试一试中的两题属于模仿例题的基本练习,我把机会留给了中差生。第二关:火眼金睛,降妖除怪老师出示一道有解题思路和过程的“百分数应用题”,让学生找出其中的错误,提醒学生不能犯同样的失误。第三关:练就本领,占山为王老师为每组出示一道难度相同的“百分数应用题”,已经完成本组任务的同学可以抢占黑板上已画好了的高低不同的“大山”。第四关:斗智斗勇,通关全胜出示一道有一定思考难度的“百分数应用题”,先做对的同学所在的组获胜。六、板书设计百分数的应用(三)食品支出总额+其他支出总额=210解:设这个家庭1985年的总支出是X元。65%X-35%X=21065%-35%=30%30%X=210210÷30%=700(元)X=700答:这个家庭总支出是700元。好的板书就像一份微型教案,此板书力图全面而简明的将授课内容传递给学生,清晰直观地形成完整的解题思路,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以上,我从教材、学情、教学目标、教法学法、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六个方面对本课进行了说明,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各位评委老师。六年级上册《比赛场次》说课稿推荐本课选自北师大版小学六年级数学第十一册教材第三章第三节第一课时,该课时很富有趣味探讨性,让学生经历列表或画图寻找规律的过程,在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的活动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体育比赛中单循环制的含义及会用画图和制表的方法解决有关组合计数问题。2、通过比赛场次问题的解决,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难点:会用列表、画图的方式寻找实际问题中蕴涵的简单的规律。学情分析:我班共有学生42人,其中男生20人,女生22人。我班学生成绩两极分化较为严重,特别是有一部分后进生掌握知识的程度和接受新知识的速度都比较慢,这样势必会影响教学情况和教学质量,学生由于基础比较差,而且没有很好自控能力,因此会出现上课时容易分神、注意力不集中等情况。教学方法:本课分成两课时,以讲授法为主、引导启发式教学为辅,遵循循序渐进、因材施教的原则,尽可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本课的学习效果,努力达到教学目标,更好地完成本课的教学任务。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引发探究数学来源于生活,用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前面学过图形中的数学,引出数学与体育也有关系,引出本课课题:比赛场次。课件出示问题:我们班8名同学进行乒乓球比赛,如果每两名同学之间都进行一场比赛,一共要比赛多少场?二、自己探究,体会多样的接替策略1、学生自主探索,利用图形中的数学问题,找出规律,汇报了答案。2、课件出示列表法(说明表中的“V”表示的意思)让学生从列表中发现规律,尝试说明理由。3、利用学过的方法,画图数一数,让学生观察44页图。通过依次类推方法的资源,引导学生发现其中蕴涵的规律。最后,让学生解决“一共比赛多少场?”根据学生的回答,老师板书1+2+3+4+5+6+7=28(场)三、练一练:课件出示练习题课本44页练一练第1题。用上述方法求出结果(不同方法)1+2+3+4+5+6+7+8+9=45(场)四、拓展知识:单循环场次=人数(队数)减一的中位数乘以人数(队数)减一五、用上述方法验证例题和练一练。六、总结七、布置作业,练一练第二题比的化简》说课稿数学说课稿2009-03-1718:52:01阅读207评论0字号:大中小六级上册《比的化简》说课稿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十一册第四单元P52“比的化简”及P53的相关练习。教学目标:1、在实际情境中体会化简比的必要性,进一步体会比的含义。2、会运用比的基本性质化简比,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3、感受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教学重点:比的化简的方法。教学难点:运用比的化简,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设计:一、本节课是在学生已学习了商不变规律、分数的基本性质、比的意义以及各部分名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比的化简的。所以课一开始我先进行与本节课内容有关的知识点的复习。在复习这一环节我通过提问:除法中商不变的性质是什么分数的基本性质是什么比与除法、分数有什么关系然后让学生猜想今天这节课你还想了解比的哪些知识这样的处理更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使学生学得更有主动权,积极思维的程度会较高一些。二、在新课开始前,我也进行了一个小设计,出示3幅大小不同的国旗图让学生观察国旗的长与宽的比有什么关系。在让学生观察每两个比之间有什么样的变化?设计这个小环节主要是培养学生观察比较的思维能力,因为学生要回答这个问题事先肯定要思考,如果在课堂中经常提问将大大提高学生主动思考的能力,通过这个环节让学生总结出比的基本性质,再找出比的基本性质的关键词,来引起学生的注意。三、出示3种不同类型的例题让学生试着应用刚才总结的比的基本性质化简比,并说出自己是怎样做的。学生根据自己的具体做法逐一说一说,任务明确、思路清晰,学生忙而有序,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从而归纳总结出:整数比、小数比、分数比的化简方法。这实际上是对今天所学知识的巩固、提升,又是对所学知识的灵活运用。最后在此基础上板书化简比的方法,让学生明确化简比的方法。四、课进行到这里,基本上把本节课的重、难点都突破、解决了,这时教师再质疑问难,进行全课的总结,最后通过练一练,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实现三维目标的整合。北师六年级上册——比的应用说课稿【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54页“比的应用”。【教学分析】这部分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比的意义和比的化简的基础上展开学习的,属于按比例分配的内容,但教材并没有给出这个名称,目的有两个,一是由于按比例分配的问题有一定的解题方法,易把解决问题变成套用方法。二是如果引入,学生易问什么是比例,这样,在学生刚引入比的概念时,又要去区分比例是什么而忽视了比的概念,因此,教学时,要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从多角度思考,用比的意义来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1、能运用比的意义解决按照一定的比进行分配的实际问题。2、进一步体会比的意义,感受比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3、培养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教学重点】1、理解按一定比例来分配一个数量的意义。2、根据题中所给的比,掌握各部分量占总数量的几分之几,能熟练地用乘法求各部分量。【教法学法】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所以,在教学中,我采用引导式教学,让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学具准备】为了使学生更好的在学习中探究,我要求学生课前准备圆片若干个。【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1、课件出示课本主题图:幼儿园大班30人,小班20人,把这些橘子分给大班和小班,怎么分合理?2、请同学们想一想:你认为怎么分合理?说一说你的分法。通过汇报交流确定按两个班的人数比,也就是3:2分配比较合理。(设计意图)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最需要的是从现实出发,从身边找数学问题,也就是说:“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的。”利用给人数不同的两个班分橘子,怎样分合理,来引入比的知识,这种贴近学生生活又有一定挑战性的实际问题,不仅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能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且这种学生熟悉的生活素材放入问题中,能使学生真正体会数学不是枯燥无味的,数学就在身边。二、探究交流,解决问题。这个环节是本节课的重点,为了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这部分内容我设计了两个层次的教学:第一层是明确如何按3:2分配。具体按照以下步骤进行。(1)小组合作(用小棒代替橘子,实际操作)。(2)记录分配的过程。(3)各小组汇报:自己的分法。大班小班3个2个6个4个30个20个第二层是解决如何将具体个数按比例分配。这个层次的教学我是这样处理的:出示题目:如果有140个橘子,按照3:2又应该怎样分?(1)小组合作。(2)交流、展示。(3)比较不同的方法,找找他们的共同点。方法一:大班小班30个20个30个20个30个20个方法二:画图140个方法三:列式3+2=5140*3/5=84(个)140*2/5=56(个)答:大班分84个,小班分56个,比较合理。(还会出现用整数方法来列式计算的。)3、小结: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时,同学们要认真分析数量关系,可以选用多种方法解答。(设计意图)放手让学生自己探索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在师生讲评中发现新的解答方法,再着重分析这种解法的解题思路。这样在解题策略的开放过程中:即懂得用已掌握的方法解决新问题。又发现了新的解题方法;每位学生都体验着参与探索的乐趣。这些问题能满足学生的好奇心,满足他们的求知欲,激起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这样“一个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发现新方法——运用新方法解决新问题”的程序,是学生数学“再创造”的过程。正如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数学学习是一个以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主动建构过程”。在这样的探索学习中,使每位学生的数学认知结构有不同程度的拓展,每位学生都体验着探索成功的喜悦。三、巩固练习,内化提升。由于,按比例分配在生活中的运用很广泛,所以在练习的设计上,主要通过有层次和有坡度的一组问题,让学生用今天所学的知识来解决这些生活中的问题,同时渗透思想教育,体现应用题的趣味性和德育价值。具体的练习设计如下:1、小红和小薇投篮数之比是3:5,小薇比小红多投了6个,小红投了多少个?2、药粉和药水的比是1:30,如果药水有60千克,那么药粉有多少千克?一种药水中药粉和水的质量比是1:50,用2千克药粉配置这样的药水,需要用水多少千克?

3、打一篇文章,小丽用了3小时,小红只用了2小时,问小丽和小红的速度之比是多少?4、数学故事。(共同探讨方法)阿凡提分马的故事,可能有的学生以前听过,可以让学生自己把故事讲出来。教学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算出三个人分得的马:老大6匹,老二3匹,老三2匹。教师还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认识到12+14+16并不等于1。课后的练习题是教材内容的表现形式,也是课堂教学教与学的反馈,一个好的问题会使学生产生困惑和好奇心,能迅速地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入教学活动,使学生自觉、兴奋地投入到加深练习中,学习和探求新知识的教学活动中。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学生谈收获,回顾如何用比的意义进行问题的解决。六年级上册《复式折线统计图》说课一、教材分析: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十一册第五单元的“复式折线统计图”,本单元是小学阶段最后一部分统计初步知识的内容,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可以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描述数据的一些方法,增强数据处理的能力,进一步了解统计在实际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发展统计观念。“复式折线统计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收集、整理、描述、分析数据的基本方法,会用(单式和复式)统计表、(单式和复式)条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以及单式折线统计图来表示统计结果,并能根据统计图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基础上,最后一次认识的一种新的统计图——复式折线统计图,它的特点除了可以表示数量的多少、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更主要的在于帮助比较数量。本课教材分为制作复式折线统计图和分析统计图两部分内容。基于以上认识,我把本课的的教学目标定位于以下几点:1、通过对两个城市月平均降水量的研究,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了解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2、能看懂复式折线统计图,能对复式折线统计图作简单的分析。3、初步学会制作复式折线统计图,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分析能力和合作能力。同时,根据教材的要求、内容和六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以及我对学生的熟悉情况,确定本课的教学重点为:会制作复式折线统计图,对复式折线统计图作简单的分析。因为生活中处处是统计图,而在生活中我们运用——最主要是看统计图,如何准确分析统计图应该是新课程对统计图的定位,所以,通过学习,让学生明确如何看懂复式折线统计图,能对复式折线统计图作简单的分析,就是本课的教学难点。二、说教法:由于本课内容与单式折线统计图有较多的相似之处,上一节课又学习过复式条形统计图,难度应该不算大,针对本课的教学目的和本班学生的特点,我把教学方法拟定如下:1、谈话、创设情境法:上课伊始通过谈话并出示“生活中的折线图”,及“甲乙两市月平均降水量统计图”、“甲乙两市月平均气温统计图”,联系学生能够见到的、听到的、感受到的现实生活情境,激发兴趣,学生也乐于接受,促使其积极主动的参与,也使统计知识与生活建立紧密的联系。2、动手操作法:心理学研究认为,思维往往是从动手开始的,切断活动与思维的联系,思维就得不到发展。要解决数学知识的抽象性与学生思维形象性之间的矛盾,关键是依靠动手操作。本节课中在“绘制复式折线统计图”环节中,我将放手让学生去画,让学生经历绘图的过程,加强学生对复式折线统计图的认识、理解。3、小组合作法:数学学习活动是学生探索与交流的活动,在探索的过程中,形成自己的理解,在与他人交流的过程中逐渐完善自己的想法。本节课中在“绘制复式折线统计图”、“交流经验”、“评价”,我将尽量给学生提供探索交流的空间,使他们在其中学习、生长、发展和创造,充分感受学习复式折线统计图的必要性和其带来的好处。4、多媒体教学: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教学,是新时代数学教学的有效途径之一。本节课我将充分运用多媒体课件,尤其在演示“折线统计图的制作”、“合二为一”等环节,模拟操作,变静为动,学生乐于结束,也会激发学生主动积极参与到数学学习中。三、说学法:以教师为引导,学生为中心,让学生多说多表达自己的观点,发展学生的应用能力和统计观念。主要的学习方法有:1想一想:2、说一说:3、画一画:4、议一议:四、说教学过程:为达到教学目标,突破重点,分散难点,我进行了如下设计:本课分成:回顾旧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