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汉时期的政治思想_第1页
秦汉时期的政治思想_第2页
秦汉时期的政治思想_第3页
秦汉时期的政治思想_第4页
秦汉时期的政治思想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秦汉时期的政治思想第四章

第一节秦汉时期的社会历史背景一、社会经济状况秦统一全国后,废除六国旧制,制定和颁布法律,统一度量衡、钱币和文字等,这些举措对促进全国各地的经济文化交流。如颁布“使黔首自实田”法令,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土地私有制,统一赋税制度。这些政策对秦代及后世的经济社会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秦始皇热衷于通过各种方式强化帝王威严,巩固其专制统治。秦末战乱使大量编户农民逃亡、人口锐减、土地荒芜,极大地破坏了社会生产。西汉初,社会经济状况残破凋敝,在这样的状况下,汉初统治者不得不将恢复生产作为首要任务。西汉中期,社会经济走出汉初困境。这一时期经济的发展是儒家政治思想得以上升为国家政治意识形态的重要原因。东汉末年,豪强对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政治统一的破坏日趋严重,成为导致东汉末年衰败分裂的重要原因之一,也是引发汉末社会政治批判思潮的一个重要历史原因。二、政治状况统一后的秦朝在政治方面有两个显著的特点。一是在政治体制上有所创建,二是施政暴虐。关于政治体制的创建,秦统治者总结历史经验与实践,建立起一套不同于以往的政治制度,主要有两个方面:其一,皇帝制度。其二,郡县制和官僚制。西汉建立后,政治制度基本承袭秦制,同时也根据统治的需要而有所调整。西汉初年,由于郡国并行,分封制与郡县制并存,极大地削弱了中央对地方的掌控,致使地方封国势力渐至强大,终于尾大不掉,酿成了重大政治事件。西汉中期以后,随着疆域的不断开拓,汉王朝在政治统治形势上逐渐形成了一个以汉族为主,融合诸多民族的大一统政治格局。三、文化状况秦帝国政治上的高度统一使得春秋战国以来的思想争鸣失去存在的社会政治条件。同时,统治者也提出了统一思想文化的政治要求。“焚书坑儒”是一场巨大的文化劫难。这种灭绝文化的做法集中暴露了秦朝统治者专横与残暴的本质。西汉建立后,思想解禁,百家之学复又活跃起来,史称“百家余绪”。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有陆贾、贾谊等。汉武帝时期,西汉走出了初年的困境,渐至达于鼎盛。董仲舒以儒为主,吸收阴阳五行、法、墨等家的观点,提出了天人合一政治论,为君主专制、政治大一统、尊卑等级作了系统的理论论证,得到了统治者的认可。到了汉元帝时期,儒学的统治地位得以巩固。此后,儒学成为中国政治思想的主流。东汉王朝建立后,统治者继续奉行儒学,重视君臣纲纪和礼制德化。西汉中期以后,谶纬之学开始流行。东汉晚期,政局混乱,危机日深,出现了以王符、仲长统为代表的政治反思思潮。他们对东汉社会政治的批判全面而深入,作为对君主专制利弊成败的反思,具有一定的历史合理性。第二节秦始皇天下一统的政治思想秦始皇(前259—前210),姓嬴名政。13岁继王位,22岁执掌朝政,公元前221年统一天下。秦始皇是中央集权君主专制制度的创立者,这一制度对维护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他主持制定的官制及政治规制等大体上为后世所继承。不过,他“举措暴众,而用刑太极”,致使强大的秦帝国二世而亡。一、君权至上的统治思想秦始皇在政治指导思想上秉承先秦法家传统,信奉并实践法家的“以法治国”主张。先秦法家思想强调维护君主的至上权威,这一特点在秦始皇的统治思想中极为突出。秦始皇实现了江山一统大业之后,即着意于强化君主权威,加强专制统治。首先,更改帝王名号。其次,取消谥法皇帝尊号的确立和取消谥法是秦始皇君主专制思想的具体表现。据《史记》载,秦始皇大权独揽,将立法、司法、行政、军事诸权集于一人之手,“天下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秦始皇将君主的政治权威强化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二、中央集权与“大一统”的政治思想秦始皇废除分封制,全面推行郡县制。历史实践表明,郡县制相对分封制更有利于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有益于巩固中央集权,防范分裂,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统一。秦始皇又实行了官僚制,中央实行三公九卿制。郡县制与官僚制的确立,体现了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的统治思想,适应了封建王朝政治一统的需要,被后世历代王朝沿用。秦始皇的大一统思想主要有以下内容。其一,天下一统于皇帝,土地、臣民无不为皇帝所有。其二,皇帝一统天下具有政治正当性。其三,维系大一统政治秩序,构建长治久安的政治局面。随着大一统思想的逐渐强化,加之李斯的推波助澜,秦始皇最终“禁绝百家”,实施了思想文化专制政策。秦始皇的大一统政治思想,顺应了中国从分裂走向统一的历史趋势,反映了封建统治阶级共同的政治目标和利益要求,客观上则促进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推动了中国历史的进一步发展。三、严刑峻法的法治思想尚武恃刑、轻罪重罚是战国时期秦国法家的治国主张之一。秦始皇秉承这一传统,实行严刑峻法。以秦始皇、李斯为代表的秦统治者承袭了韩非的文化专制思想,并付诸政治实践。秦统治者以暴力方式收缴焚烧书籍、坑杀儒生,“天下以吏为师”,将专制统治推向极致。这正是秦始皇严刑重罚思想的典型表现,体现了秦统治者政治思想的专制本质。秦始皇的严刑峻法和文化专制思想,带来了严重的后果。一是秦统治者滥刑酷杀和滥用民力,加剧了社会矛盾,将百姓推到了死亡的边缘,最终引发了秦末农民战争。二是思想文化的残暴专制,不仅造成了民族文化的空前浩劫,而且将士人阶层推向了对立面,削弱了秦统治集团的政治基础。此二者相互叠加,加速了秦朝的灭亡。第三节李斯极端专制的政治思想李斯(?—前208),楚国上蔡人。平民出身,早年曾为“郡小吏”,后师事荀况,习“帝王之术”。后来到了秦国,初为客卿,后任廷尉。秦统一六国后,官至丞相。秦始皇死后,李斯与赵高共同矫诏谋杀太子扶苏,拥立胡亥。后被赵高诬陷,腰斩于咸阳,夷灭三族。李斯著述多为奏书,主要保存于《史记》本传及《古文苑》。一、文化专制思想李斯奉行先秦法家思想。韩非曾提出“无书简之文,以法为教;无先王之语,以吏为师”的思想文化专制主张。李斯继承了这一思想,力主统一思想学术。其主要理由如下:其一,统一思想学术有利于国家政策法令实施。其二,统一思想学术有利于强化君主权威。其三,统一思想学术符合天下一统的政治需要。根据上述理由,李斯提出了“别黑白而定一尊”,禁绝诸子百家之学,以法家思想统一全国臣民的思想。具体规定有三点:一是收书烧书。二是禁绝言论。三是以法家思想作为惟一合法学术。李斯的主张得到了秦始皇的赞许,下令“收去诗书百家之语以愚百姓,使天下无以古非今”。李斯的思想文化专制政策将那些可能成为秦帝国积极拥戴者的众多士人排斥在外,削弱了秦帝国的统治基础,对强秦二世而亡不无推助。同时,李斯运用政治暴力禁锢思想,毁掉了大量典籍,造成了中华民族文化发展史上的空前灾难。二、“督责之术”与帝王专权思想为了博取信任,李斯向秦二世进献了“督责之术”。“督责之术”是一种君主统驭群臣的政治权术,其依据有二:一是论证君主纵欲享乐的合理性。二是有助于君主独擅天下。督责之术的具体手段或做法主要有两条:一是“深罚”。君主以严刑督察群臣百官,“则臣不敢不竭能以徇其主矣”,从而使君主的权威达于至尊。二是“独断”。在李斯看来,圣明的君主都能够独擅权力,控制臣子,自行裁决一切政务,群臣百官不过是君主实现利与欲的工具。李斯是秦帝国政治制度和统治政策的主要制定者,为秦朝的统一和“大一统”局面的形成作出了重要贡献。但他将法家思想推向极端,极力主张实行严刑峻法、思想文化专制等政策,结果加速了秦朝灭亡。第四节陆贾儒道结合的政治思想陆贾(约前240—前170),西汉初期重要思想家。作为刘邦的重要谋臣,参与了楚汉战争和西汉王朝的创建过程。陆贾的政治思想主体为儒学,他经常向刘邦称道《诗》、《书》。刘邦请陆贾“试为我著秦所以失天下,吾所以得之者何,及古成败之国”的道理。陆贾写一篇,上奏一篇,共计十二篇,总称《新语》。一、以仁义为本的治国主张陆贾从历史上王朝兴败的经验中总结出,治理国家应当以仁义为本,即要“握道而治,据德而行。席仁而坐,杖义而强”,“治以道德为上,行以仁义为本”。为救治秦政积弊,解决汉初百业凋敝的现实问题,陆贾从以仁义为本的治国方针出发,提出要着重处理好三个关系:一是德治与刑罚的关系。二是义与利的关系。三是政策与民心的关系。秦朝严刑峻法的教训为汉初实施儒家仁义之政提供了依据。陆贾据此提出,要关注并解决统治者与被统治者之间的利益分配、德刑关系和政策导向问题。其政治主张切中时弊,对缓解汉初社会矛盾,消除秦政积弊,促使汉统治者形成新的治国思路具有积极意义。二、无为而治的政治主张汉初为适应统治者恢复经济、实现社会稳定的政治意愿,陆贾力主实施无为而治,将无为而治视为仁义之政的政策体现。陆贾根据历史上正反两方面经验,为无为而治的政策选择做论证。一方面,上古圣人以“无为”治理国家,都实现了大治。另一方面,前朝开国之君秦始皇力求“有为”,结果却“事愈烦,天下愈乱。”终致速亡。陆贾提出了无为而治的理想图景:“君子之为治也,块然若无事,寂然若无声,官府若无吏,亭落若无民”。显然,这幅图景融贯了黄老道家“清静无为”和“与民休息”的政治理念。还包含着儒家向往的治理景象。陆贾的理想政治将儒家的德治、忠孝、仁义、教化及身份等级思想融合到了道家的无为而治之中,这样的“无为”政治有别于先秦老子道家的“为无为而无不为”,体现了汉初黄老道家学派的理论特色。“为无为而无不为”,体现了汉初黄老道家学派的理论特色。陆贾无为而治的主张,要求官府减少对社会的行政干预,减少徭赋,减轻刑罚。他描绘的无为而治的理想,又包含着儒家的德治教化的政治秩序,如臣忠子孝、尊尊亲亲、上下有序、老安少怀等。在陆贾的政治思想中,礼义道德教化与清静无为巧妙结合为一体。可知陆贾的黄老道家思想融合了儒家道德学说,并以儒家政治原则为底色。三、“统物通变”的政治调节思想陆贾认为,上古圣人之所以能成功地实现天下大治,还因为他们能做到“统物通变”。“统物”指能悉察天文、地理和人事,做到“天人合策”;“通变”则是根据时势与世事的发展变化,进行适宜的调节,不墨守成规,也不僵化教条。在陆贾看来,圣人确立“人道”是人类社会历史进化的重要阶段。陆贾基于历史变化的认识,力主历史经验要为现实社会政治服务,古为今用。治国理民不能拘泥于上古圣王,而应从实际需求出发,善于通变,“因世而权行”。陆贾的政治思想以仁义为本,又倡导无为之治,对汉初儒学恢复有所助益,符合汉初亟需恢复社会政治秩序的要求,适应了汉初由乱到治的历史发展趋势,对汉初统治者的政策选择有着重要影响。第五节贾谊儒法相济的政治思想贾谊(前200—前168),河南洛阳人。他“颇通诸家之书”,被汉文帝召为博士。他主张采用儒家“治国安邦”的政治思想,明礼义、定制度,完善政治意识形态,加强中央集权,以弥补黄老“清静无为”的不足。作为青年新进,贾谊不能见容于朝廷守旧权臣,其政治主张也有违于汉文帝、汉景帝推崇的黄老思想,因而受到排斥,被冷落谪贬,英年早逝,年仅33岁。著述今存《过秦论》、《治安策》、《新书》等。一、总结秦朝速亡教训贾谊认为,秦统治者的根本错误在于没有随着政治形势的变化而调整其政治指导思想。秦统治者没有认识到攻、守之势的变化,将战争思维照搬于政权建设过程中,“其道不易,其政不改,是以所以败之也;孤独而有之,故其亡可立而待也”。贾谊还指出,如果只是秦始皇施暴政,虐天下,秦朝不至于二世而亡。继任的秦二世和子婴也不知调整政治指导思想。明智的帝王理应“相时而立仪,度务而制事”,善于把握时势变化而调整战略与政策。贾谊“取与守不同术也”的认识,强调“守”天下与“取”天下不同,要求统治者根据国家政治形势的变化,及时调整政治指导思想和政策,超越了前人秦亡于严刑酷法、滥用民力的认识,对汉代统治者及后世多有启迪。二、民本思想与“倡四维”、兴教化的主张贾谊通过总结秦朝灭亡教训,将民本思想提升到了一个新的认识高度。(一)民本与施仁政鉴于秦的速亡,特别是认识到了秦末战乱中民众反抗暴政的巨大力量,贾谊继承了儒家传统的重民思想,强调民是政治之本。贾谊的政治思想是儒法结合,以儒为主。他对汉初的政治弊端和隐患有着清醒认识,故而一反时尚的黄老“清静无为”,力主实行儒家传统的德治、教化、仁政等治国方略。在贾谊看来,黎民百姓是国家的根本,统治者的基本国策是“固本”,具体政策就是仁爱民众,实施德政,其要点有二:其一,实行仁政以利民、富民。其二,减轻刑法,政不扰民。(二)倡四维,兴教化贾谊继承了儒家传统的礼制与教化思想,认为“以礼治国”是上古以来的成功治国之道;同时,从另一方面看,秦朝速亡的一个重要原因正是其不施礼义。贾谊将礼治作为治国方略的首选,认为与法治相较,礼治有着特殊的功效。通过道德礼教“劝善”,可以防范恶行发生,防患于未然。贾谊提出,实行礼治就需要“张四维”,以加强道德教化即弘扬“礼、义、廉、丑(耻)”四种德行,以此教化天下,实现大治。贾谊提出“张四维”兴教化的主张具有现实的针对性。贾谊认为,“张四维”兴教化的要害在移风易俗,要“使天下移心而向道”,使得人们能遵守身份等级规范,懂得廉耻,循规蹈矩,“令主主臣臣,上下有差,父子六亲,各得其宜”,由此而“世世常安,而后有所持循矣”,构建稳定的政治秩序。三、礼法兼施与强化中央集权贾谊如同中国历史上的绝大多数政治思想家一样,是坚定的尊君论者。他清楚地看到了西汉王朝面临的政治危机,为此提出了一系列旨在强化中央集权的政治主张。(一)巩固中央集权,强化君权。他提出了两点具体措施。其一,完善官僚制度,强化君主权威。其二,削弱地方封王势力,巩固中央集权。(二)礼法兼施,以礼为主贾谊的政治思想是儒法兼容,具体到治国方略上则是礼法兼施,以礼为主。1.“劝善”用礼,强化等级秩序。首先,实施礼治的关键是依据礼的原则建立严格的君尊臣卑等级秩序。其次,礼所蕴涵的贵贱尊卑身份等级要贯彻到社会政治生活的各个方面。2.“惩恶”用法,慎用赏罚。贾谊实施法治的主导思想是“慎刑”,包括两个要点:一是“约法省刑”;二是“疑罪从去,疑赏从予”。第六节《淮南子》中的黄老政治思想《淮南子》一名《淮南鸿烈》,由西汉淮南王刘安招致门客编写而成。刘安是刘邦之孙,他“招致宾客方术之士数千人,作《内书》二十一篇,《外书》甚众,又有《中篇》八卷”,今存《内篇》二十一篇。《淮南子》融儒、法、阴阳诸家,思想略显驳杂,其主要内容是黄老道家思想。刘安编书的主要目的是讲论帝王之道,意在为汉帝国提供全面的政治方案。一、清静无为的政治主张《淮南子》作者认为,“道”是天地万物的本原和存在的基础,“无为为之而合于道”,就是要因循物之自为,顺应自然。具体到政治层面,君主应当以“无为”作为统治原则。《淮南子》作者指出,无为不是消极等待,无所作为。《淮南子》倡导的“无为”是循道而行,为民兴利除害。具体到治国策略,无为之治有两个要点:一是“省事”、“节欲”。《淮南子》作者认为,“为治之本,务在于安民”。二是“法宽刑缓”,不可累施刑罚。《淮南子》提出的无为而治、“省事”、“节欲”、法宽刑缓等政治主张,显然是西汉建国六七十年来治国经验的总结。汉初君臣选择并践行了黄老道家清静无为、与民休息的政策,这是实现“文景之治”的主要策略,《淮南子》就此做了思想总结并充分肯定。二、“法与时变,礼与俗化”的制度调节主张《淮南子》通过历史来认识社会政治,提出“法与时变,礼与俗化”,立足于当下,反对复古。《淮南子》作者认为,历史是向前发展的,那些“以一世之度制治天下”而固守当今、不思变革的认识与作法是愚蠢的。《淮南子》作者认为礼义法度应当适应时势发展而相应地加以调节。这种根据时势发展变化进行政治调节的思想,体现了《淮南子》作者的政治理性与智慧。三、兼容仁义与法势术的治国之道《淮南子》把仁义德治视为治国之本,法治刑杀作为辅助手段。与此相关,《淮南子》对儒家的用贤、人治等理论也多有吸收。(一)明法重势用术《淮南子》作者认为,“法”是治理天下的工具。作为君主统治天下的重要工具,法如同“权衡规矩”,具有规范性与公正性。《淮南子》特别指出,君主实施赏罚,不能以自己的爱憎好恶为转移。《淮南子》十分看重“势”在政治上的重要性。他们认为:“权势者,人主之车舆也。”《淮南子》还继承了先秦法家的“术治”思想,认识到“有术则制人,无术则制于人”,主张君主要善于以“术”统驭群臣百官。(二)仁义为本,法度为末《淮南子》主张法治,但并不排斥儒家仁义学说,而是将仁义视为更为根本的治国原则,体现了黄老道家学派兼收诸家治国之道的理论特点。《淮南子》作者注重法治,但更看重儒家的仁义教化思想,表明他们确乎吸取了秦朝鄙视仁义、强化“法治”而骤亡的教训,在政治指导思想上有所调整。(三)国以贤治《淮南子》作者认为,治理国家,实现长治久安,必须由贤人执政,“故法虽在,必待圣而后治”。与贤人政治思想相关,《淮南子》也比较注重儒家德治和人治思想,强调统治者“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第七节董仲舒天人合一的政治思想董仲舒(前179—前104),广川人,主要活动于景、武之世。他是西汉初期著名的公羊学大师,在政界和学界均有很大影响。董仲舒创立的公羊学将阴阳五行学说融贯于整个理论,对先秦儒家思想进行了调整与重构。班固说他“始推阴阳”,盖非虚言。董仲舒的政治思想以儒为主,杂糅阴阳五行、法、墨等诸家学说,形成了系统的天人合一政治论,其著作主要有《春秋繁露》、《举贤良对策》等。阴阳五行学说流行于战国时期,代表人物是齐人邹衍。这一学派政治思想的特点是,在天人配合、天人感应的基础上,探寻高度程式化的政治规律。他们认为人的一切政治活动都必须注重天人和谐,遵循阴阳五行的运行规则,不能听由君主或当权者任意而为。阴阳五行学派文献现存于其他典籍中,如《礼记》中的《月令篇》、《吕氏春秋》中的“十二月令”等。一、天的权威与人副天数董仲舒借助于阴阳五行学说,从宏观上把人类社会与天地宇宙视为一个整体,以调节天人关系作为其政治思想的基本出发点,由此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天人合一政治论。董仲舒的“天人合一”思想将天视为某种神秘主义的人格化。“天人合一”论为调节天人关系提供了理论基础,一切有关人间社会政治问题的解答都可以从中找到立论依据。二、“君权天授”与“天谴”说维护君权至上是董仲舒的基本政治主张之一。他把君主看做国家政治的核心。为了给君权至上提供合理依据,董仲舒提出了“君权天予”说。他说“《春秋》之法,以人随君,以君随天。”讲的是天与君、人之间的从属关系。这种关系构成了君权天授和天谴说的认识基础。君主个人权力过于强大,也会走向反面。有鉴于此,董仲舒又试图利用天的权威给君主以一定的约束。他认为,君主治理天下必须遵循天的法则。假如君主滥用权力,有背天道,天就会给予责罚,此即谓“天谴”说。天谴说在当时政治条件下不无一定的合理之处。但天谴说至多能对君主形成某种心理威慑,却不能改变或阻止君主独断专行的事实。事实上,天谴说成了统治阶级自我政治调节的理论之一。三、阴阳合分论与德治主张(一)阴阳合分论与“三纲五常”董仲舒用阴阳之道概括人们的社会政治关系,提出“阴阳合分论”。“阴阳合分论”将整个社会一分为二,又合二为一,形成了相互区别又相关联的二方:一方是君、父、夫,为天生的主宰;另一方是臣、子、妻,是天生的从属。这三对关系是最基本的社会政治关系,又称为“三纲”。与“三纲”相联系,董仲舒又提出五常之道:“夫仁、谊(义)、礼、知、信五常之道,王者所当修饬也。”“三纲五常”成为统治者用以规范社会政治关系的基本政治原则,也是社会最基本的道德行为规范。“三纲五常”论证了君主统治秩序的天然合理性,逐渐发展为封建礼教的核心,成为封建统治者维护专制制度、巩固统治秩序的有力工具。随着历史的发展,“三纲五常”越来越成为禁锢人们精神的枷锁,严重地阻碍着社会进步,明末清初特别是近代以来受到越来越猛烈的批判。(二)德治主张董仲舒运用阴阳之道规范封建统治者的政策原则,提倡德刑兼备,“德治”为主。德治主要有两个方面:其一,行教化;其二,施仁政。董仲舒主张“德治”,并不排斥刑罚,只是认为不可专任刑罚。从总体上看,董仲舒政策主张的立足点是调和。他一方面严格等级规范,另一方面又力求缓和社会冲突。“中和论”为董仲舒缓和社会对立的德治思想提供了理论依据。四、重在调节的政治哲学理念怎样才能解决原则与变化着的现实的矛盾呢?董仲舒提出了经、权、更化等概念。董仲舒认为应变的范围和程度是有限制的。经和权要求统治者能在坚持“道”的前提下,根据政治运行的实际状况进行适当的局部调节。调节有多种形式,最重要的有两种:“更化”、“有道伐无道”。五、天人合一论的历史影响董仲舒的天人合一论融入了阴阳五行学说,讲论天人感应。这种理论特点促成了谶纬之学的发展,自西汉中期以后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