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课时生态系统的功能与稳态1.生态系统中的生产量和生物量初级生产量、次级生产量及生物量的含义(a)2.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①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c);②生态系统中的碳循环(c);③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c);④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关系(c)3.生态系统的稳态及其调节①生态系统的稳态(a);②稳态的调节(b)一、生态系统中的能量单向递减流动1.初级生产量与次级生产量(1)初级生产量①概念:初级生产量是指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所固定的能量或所合成的有机物质,单位为J/(m2·a)或g/(m2·a)。②作用:所有的消费者和分解者都直接或间接地利用初级生产量为生,因此初级生产量是生态系统的基石。③净初级生产量(NP)与总初级生产量(GP)a.净初级生产量(NP):在初级生产量中,有一部分被植物的呼吸(R)所消耗,剩下的才用于植物的生长和繁殖,这就是净初级生产量(NP)。b.总初级生产量(GP):把包括呼吸消耗在内的全部初级生产量称为总初级生产量(GP)。④净初级生产量(NP)与总初级生产量(GP)的关系a.总初级生产量=净初级生产量+呼吸消耗量。b.由于净初级生产量用于植物的生长和繁殖,当总初级生产量大于植物的呼吸消耗时,生物量(干重)增加;当总初级生产量小于或等于植物的呼吸消耗时,生物量减少或不变。(2)次级生产量①概念:靠取食植物、其他动物和一切现成有机物而生产出来的。这类生产在生态系统中属于第二次的有机物生产,其生产的有机物或固定的能量就称为次级生产量。凡是异养生物都属于次级生产者。次级生产量的计量单位与初级生产量(干重)相同。②总次级生产量与净次级生产量a.总次级生产量:被消费者所同化的总能量称为总次级生产量。b.净次级生产量:总次级生产量中的一部分用于动物的呼吸,最终将以热能的形式散失掉;剩下的一部分即为净次级生产量,用于动物的生长和繁殖。2.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包括能量输入、传递和散失的过程(1)能量流动的概念:在生态系统中,能量不断地沿着太阳→植物→植食动物→肉食动物→顶级肉食动物的方向流动,这就是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2)能量流动的内容:能量流动包括太阳能进入生态系统的输入过程、食物链和食物网的能量传递过程和能量通过生物体的呼吸以热能的形式散失的过程。(3)能量流动的研究层次①食物链层次:在食物链层次上进行能量流动分析,是把每一个物种都作为能量从生产者到顶级肉食者移动过程中的一个环节,当能量沿着一条食物链在几个物种间流动时,测定食物链每一个环节上的能量值。②生态系统层次:在生态系统层次上分析能量流动,是把每个物种都归属于一个特定的营养级中(依据该物种主要食性),然后精确地测定每一个营养级能量的输入值和输出值。3.能量在生态系统中沿食物链单向流动、逐级递减(1)能量沿食物链流动分析由低营养级向高营养级传递,其中大部分能量会损失掉,只有小部分被各个营养级所利用。通过生物体的呼吸而散失的热能不能重新转化为化学能和太阳能,高一级营养级获得的能量也不能回流到原来的营养级。(2)能量沿食物链流动的特点:能量流动是单向的和逐级递减的,生态系统必须不断地从外界获得能量才能维持其正常功能。(3)能量的传递效率①概念:能量的传递效率是指营养级之间或食物链不同环节之间能量传递的百分比,一般可通过林德曼效率计算而获得。②计算公式:林德曼效率=[第(n+1)个营养级的同化量/第n个营养级的同化量]×100%。4.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呈金字塔形(1)形状:能量在流动过程中,随着营养级的增加而呈现逐渐减少的趋势,因此能量的流动呈现下宽上窄的金字塔形。(2)特点:能量金字塔绝不会像生物量金字塔和数量金字塔那样在某些生态系统中出现倒金字塔形。5.人类将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规律应用于农业生产(1)研究能量流动的意义研究能量流动规律有利于帮助人类合理地调整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有益的方向。(2)农业生产上的应用在农业生态系统中,根据能量流动规律建立的人工生态系统,可使能量得到充分利用。二、生态系统中的物质能被循环利用1.物质循环生态系统中的无机物,在光合作用中被合成为可被生物利用的有机物。这些有机物的一部分通过生物的呼吸作用又被分解为无机物,而大部分是在生物死亡后才被分解者分解为无机物的。这些无机物可以重新回到生态系统中被生产者吸收利用,从而完成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2.二氧化碳是碳循环的主要形式(1)碳的存在形式:地球上的碳绝大部分是以碳酸盐的形式存在于岩石圈中,其次是储存在化石燃料中。(2)碳的利用形式:生物可直接利用的碳是水圈和大气圈中以二氧化碳形式存在的碳。3.人类运用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规律,在生产实践中实现资源多层次利用(1)意义:运用物质循环规律可以帮助人们合理地调整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使物质中的能量更多地流向对人类有益的方向。(2)实例:①农作物秸秆“过腹还田”;②城市生活垃圾进行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处理。三、生态系统中存在信息传递1.生态系统中的信息及信息传递(1)生态系统中的信息①概念:在生态系统中,信息是能引起生物生理、生化和行为变化的信号。②特点:生态系统中的信息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的信息传播的途径是不一样的,不同的信息其作用也不同。(2)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各种信息在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之间和组成成分内部的交换与流动称为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信息传递是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之一。2.生态系统中存在多种信息(1)物理信息①概念:生态系统中以物理过程为传递形式的信息,称为物理信息。②类型:光、声、温度、湿度、磁力等都是物理信息。③来源:物理信息可以来源于无机环境,也可以来源于生物。(2)化学信息①概念:生态系统的各个层次都有生物代谢产生的化学物质参与传递信息,协调各种功能,这些化学物质传递的信息称为化学信息。②各个层次的化学信息a.在个体内:通过激素或神经系统协调各器官的活动。b.在种群内:通过种内信息素协调个体之间的活动,以调节动物的发育、繁殖和行为。c.在群落内部:通过种间信息素调节种群之间的活动。(3)行为信息①概念:许多植物的异常表现和动物的异常行为传递了某种信息,这种异常表现和异常行为传递的信息通称为行为信息。②实例:成年的雄招潮蟹的求偶。3.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非常重要(1)信息传递与生物个体的生存有密切关系。(2)种群的繁殖离不开信息的传递。(3)信息传递能影响群落的演替。4.信息传递可以应用于农业生产(1)利用信息传递可提高农产品的产量。(2)利用信息传递可降低农田、草原和森林的病虫害和鼠害。四、生态系统通过自我调节维持稳态1.生态系统主要通过反馈调节维持稳态(1)稳态的概念:是生态系统内部各成分彼此相互协调,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是生态系统的一个很重要的特点。(2)生态系统稳态的调节基础——反馈调节①反馈调节的概念:当生态系统中的某一成分发生变化时,它必然会引起其他成分出现一系列的相应变化,这些变化最终又反过来影响最初发生变化的那种成分,这个过程称为反馈调节。②反馈调节的类型——分为负反馈调节和正反馈调节。a.负反馈调节:负反馈调节是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的一种调节方式,它的作用是能够使生态系统达到和保持平衡或稳态,反馈的结果是抑制和减弱最初发生的变化。b.正反馈调节:正反馈调节在自然生态系统中是比较少见的,它的作用刚好与负反馈调节相反,即生态系统中某一成分的变化所引起的其他一系列变化,不是抑制而是加速最初发生的变化,所以正反馈调节的作用常常使生态系统远离平衡状态或稳态。2.生态系统具有抵抗干扰保持稳态的能力(1)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的概念生态系统具有抵抗外界干扰,使自身的结构和功能保持原状的能力。这种能力被称为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2)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负反馈调节。(3)影响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强弱的因素①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②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越多,食物网越复杂,自我调节能力就越强,抵抗外界干扰保持稳态的能力就越强,反之则越弱。(4)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措施增加生态系统物种的多样性,可以增强内部结构与功能的协调性,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3.生态系统在遭到外界干扰因素破坏时具有恢复稳态的能力(1)生态系统在遭到破坏时具有恢复稳态的能力当生态系统达到动态平衡的最稳定状态时,它能够自我调节和维持自己的正常功能,并能在很大程度上克服和消除外来的干扰,保持自身的稳定性。(2)生态系统自我调节功能的特点生态系统的这种自我调节功能是有一定限度的,当外来干扰因素超过一定限度的时候,生态系统自我调节功能本身就会受到损害,从而引起生态系统稳态的失调,甚至导致生态危机。(3)生态危机指由于人类盲目活动而导致局部地区甚至整个生物圈结构和功能失衡,从而威胁到人类的生存。考点1生态系统中的生产量和生物量1.比较初级生产量、生物量和次级生产量项目(总)初级生产量生物量次级生产量定义指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所固定的能量或所合成的有机物质指净生产量在某一调查时刻前的积累量指在生态系统中第二次的有机物质生产量能量来源太阳能太阳能或有机物初级生产量能量去向绿色植物和动物绿色植物和动物次级生产者描述单位g/(m2·a)或J/(m2·a)g/m2或J/m2g/(m2·a)或J/(m2·a)能量大小最大较大较小联系①总初级生产量(GP)=净初级生产量(NP)+植物呼吸量(R)②生物量实际上就是净生产量在某一调查时刻前的积累量③次级生产量的能量来源是初级生产量④初级生产量、生物量和次级生产量均直接或间接来源于太阳能2.生产量与生物量(1)生产量和生物量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生产量含有速率的概念,是指单位时间单位面积上的有机物质生产量;而生物量是指在某一特定时刻调查单位面积上积存的有机物的量。(2)生物量和生产量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生物量的大小对生产量有某种影响,当生态系统发展到成熟阶段时,虽然生物量最大,但人的潜在收获量却最小(即净生产量最小)。当生物量很小时,如树木稀疏的森林和鱼数量不多的池塘,就不能充分利用可利用的资源和能量进行生产,生产量当然不会高。(3)在自然生态系统中,流经生产者的能量等于生态系统的总能量。(4)在海洋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浮游植物个体小,寿命短,又会不断被浮游动物吃掉,因而某一时刻调查时浮游植物的生物量可能要低于其捕食者浮游动物的生物量。1.下列关于生态系统中净初级生产量与总初级生产量的叙述错误的是()A.初级生产量是指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所固定的能量或所合成的有机物质B.绿色植物的初级生产量形成于叶绿体中C.初级生产量的单位通常用g/m2或J/m2表示D.地球各地的净初级生产量随温度和雨量的不同有很大差异C[初级生产量是指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所固定的能量或所合成的有机物质,A正确;绿色植物的初级生产量形成于叶绿体中,B正确;初级生产量的单位通常用g/(m2·a)或J/(m2·a),C错误;地球各地的净初级生产量随温度和雨量的不同有很大差异,D正确。]2.下图表示的是一次森林火灾后次生演替过程中三种量的变化,这些量分别是()A.Ⅰ:植被生物量;Ⅱ:净初级生产量;Ⅲ:次级生产量B.Ⅰ:净初级生产量;Ⅱ:植被生物量;Ⅲ:净初级生产量与植被生物量之比C.Ⅰ:第二营养级净生产量;Ⅱ:净初级生产量;Ⅲ:第三营养级净生产量D.Ⅰ:生态系统呼吸消耗量;Ⅱ:净初级生产量;Ⅲ:第三营养级的生物量B[次生演替过程中动植物种类越来越多,植被生物量越来越多,对应曲线Ⅱ,在开始的一段时间,绿色植物的净初级生产量越来越多,后来趋于稳定,对应曲线Ⅰ,净初级生产量与植被生物量之比越来越小,对应曲线Ⅲ,B符合题意。]考点2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1.对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理解能量流动是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之一,能量是维持生态系统存在和发展的动力。起点从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开始能量输入相关生理过程光合作用等总能量自然生态系统: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总量人工生态系统: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总量+人工补偿输入的总能量能量的传递传递形式有机物传递渠道食物链和食物网能量的转化生产者光能eq\o(→,\s\up8(光合作用))有机物中的化学能消费者食物中的化学能eq\o(→,\s\up8(消化、吸收),\s\do6(合成))自身的化学能能量的散失相关生理过程细胞呼吸形式热能能量流动特点①逐级递减;②单向流动能量传递效率一般约为10%2.能量流动图解中箭头方向及箭头上的数量的分析箭头的方向就是能量流动的方向。箭头上的数量代表能量的分配情况,这个数量在一些具体的图中不确定,命题者有时候会“隐藏”一些箭头。甲乙丙(1)判断输入某一级消费者的能量是同化量还是摄入量,要看该消费者是否有“→”指向粪便。图甲中①指的是摄入量,因为有“→”指向粪便。没有“→”指向粪便时,①代表的是同化量。(2)图甲中①代表的能量(摄入量)=②+③+④+⑤+现存的兔子中的能量,可见图甲中“隐藏”了一个箭头。图乙中W1为该营养级同化的能量,等于A1+B1+C1+D1(B1为现存的能量)。综合甲、乙两图可知,从某一个营养级发出的箭头可以是四个,也可以是五个。(3)某营养级同化的能量有两种分法①分为“细胞呼吸中以热能形式散失的能量(图乙中的A1)”和“用于其生长和繁殖的能量(B1+C1+D1,即图乙中的阴影部分)”两部分,而后一部分能量包括现存的能量B1、流向分解者的能量C1、流向下一个营养级的能量D1。②分为“未被利用的能量(图丙中的B1)”和“被利用的能量(A1+C1+D1)”两部分。3.能量流动特点的原因分析(1)单向流动①能量流动是沿食物链进行的,食物链中各营养级之间的捕食关系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是不可逆转的。②各营养级通过细胞呼吸所产生的热能不能被生物群落重复利用,因此能量无法循环流动。(2)逐级递减①各营养级生物都会因细胞呼吸而消耗大部分能量。②各营养级的能量都会有一部分流入分解者以及未被下一营养级生物所利用。4.能量传递效率和能量流动的意义(1)能量传递效率是指相邻两个营养级之间同化量的比值。相邻两个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一般约为10%,单位时间内各个营养级所得到的能量数值由高到低可绘成能量金字塔。(2)研究能量流动的意义①帮助人们科学规划、设计人工生态系统,使能量得到最有效的利用。②帮助人们合理地调整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1.如图所示为某自然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图解,其中a、b、c、d为相应营养级同化的能量,e、f、g、h为流向分解者的能量(单位略),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第一个营养级与第二个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b+e)/a×100%B.该图示可反映出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特点和物质循环特点C.生产者都属于同一个营养级,有的消费者可属于不同营养级D.消费者同化的能量都有一部分通过下一级消费者的粪便流向分解者C[第一个营养级与第二个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第二个营养级的同化量/第一个营养级的同化量×100%=b/a×100%,A错误;该图示只能反映出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的特点,即单向流动和逐级递减,不能体现出物质循环的特点,B错误;生产者属于第一个营养级,有的消费者为杂食性动物,可属于不同营养级,C正确;最高营养级没有下一级消费者,因而其同化的能量就不可能通过下一级消费者的粪便流向分解者,D错误。]2.某森林群落中存在一条食物链“草→昆虫→蜘蛛→鸟”,其中蜘蛛摄入的能量去向如图所示,图中数字代表能量值[单位:J/(m2·a)],字母代表能量类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图中(⑤/②)×100%代表蜘蛛到鸟的能量传递效率B.图中④+⑤+⑥+⑦的能量值可代表蜘蛛的净次级生产量C.图中③属于昆虫的同化量,不属于蜘蛛的同化量D.若该森林群落自某年起处于顶极群落,则从该年起⑤+⑥+⑦的能量值等于零C[题图分析:①表示摄入的能量,②表示同化的能量,③表示粪便中的能量,④表示呼吸散失的能量,⑤表示下一个营养级摄入的能量,⑥表示未被利用的能量,⑦表示被分解者分解的能量。能量传递效率是相邻两个营养级同化量之比,②表示蜘蛛同化的能量,而⑤表示鸟摄入的能量,不是鸟同化的能量,所以不能用(⑤/②)×100%代表蜘蛛到鸟的能量传递效率,A错误;图中⑤+⑥+⑦的能量值可代表蜘蛛的净次级生产量,B错误;图中③表示蜘蛛粪便中的能量,不属于蜘蛛的同化量,属于昆虫的同化量,C正确;达到顶极群落时该食物链还存在,⑤+⑥+⑦的能量值仍大于零,只是该生态系统总的能量的输入和输出达到平衡,D错误。]3.下图为某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示意图,数字1、2代表第一、第二营养级,字母代表各种能量,其中A指生物呼吸,C流向分解者,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植食动物粪便中所含的能量应该属于C1B.植食动物的净次级生产量是B2+C2+D2C.B2是第二营养级未利用的能量,即用于自身生长和繁殖的能量D.第一营养级和第二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D1/W×100%C[植食动物粪便中所含的能量属于上一营养级同化的能量中流向分解者的能量,即属于C1,A正确;图中A表示生物呼吸,则植食动物的净次级生产量是B2+C2+D2,B正确;图中第二营养级用于自身生长和繁殖的能量为B2+C2+D2,C错误;第一和第二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D1/W×100%,D正确。]考点3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1.物质循环(碳循环)过程图解(1)碳进入生物群落的途径:生产者的光合作用或化能合成作用。(2)大气中CO2的来源:生产者、消费者的细胞呼吸,分解者的分解作用,化石燃料的燃烧。(3)温室效应产生的原因①化石燃料的大量燃烧,产生大量CO2。②植被被破坏,降低了其对大气中CO2的调节能力。(4)缓解温室效应的措施①开发清洁能源,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②植树造林、退耕还林还草,增加绿地面积。2.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碳循环)的关系项目能量流动物质循环(碳循环)形式含碳有机物CO2与有机物过程沿食物链(网)单向流动在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间往复循环范围生物群落的各营养级之间生物圈(全球性)特点单向流动、逐级递减全球性、循环流动联系①两者同时进行,彼此相互依存,不可分割②能量的固定、储存、转移和释放,都离不开物质的合成和分解等过程③物质作为能量的载体,使能量沿着食物链(网)流动;能量是推动物质循环的动力,使物质能够不断地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循环往复图示1.(2021·温州十校联考)如图是自然界中碳循环的简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甲为消费者,乙为分解者,丙为生产者B.碳元素以无机物的形式在丙→乙→甲所示的渠道中流动C.生物群落中的碳都是通过①②③过程进入无机环境中的D.稳定的自然生态系统中,大气中的CO2通过④过程进入生物群落的量是相对稳定的D[由分析可知,甲为分解者,乙为消费者,丙为生产者,A错误;碳元素以有机物的形式在丙→乙→甲所示的渠道中流动,B错误;生物群落中的碳除了通过①②③过程进入无机环境中,还可通过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的燃烧进入无机环境,C错误;自然生态系统达到稳定后,生产者所固定的CO2量是相对稳定的,D正确。]2.如图是我国北方处于平衡状态的某森林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示意图,其中箭头表示碳的传递方向,字母表示碳传递途径。则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碳从植物体流入动物体的主要形式是含碳有机物B.a途径是通过光合作用实现的,b、d、g途径是通过呼吸作用实现的C.碳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主要以二氧化碳的形式进行D.如果图中的字母表示碳元素传递的数量,植物正常生长,则夏季a、b、c、e之间的关系可表示为a=b+c+eD[a代表植物的光合作用,b、d、g代表生物的呼吸作用,c代表捕食;e、f代表动植物的残枝败叶、遗体和粪便被分解者利用。夏季植物正常生长,则a>b+c+e,D错误。]3.(2021·浙江十校联考)如图是某生态农业模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过程①中的碳以有机物形式被微生物利用B.电渣液中的能量可通过过程②流入农作物C.该模式实现了物质的循环利用D.该模式可以提高能量的利用率B[过程①中,粪便和农作物中的碳以有机物形式进入发酵罐被微生物利用,A正确;电渣液中的能量不能通过过程②流入农作物,因为植物利用的能量是光能,B错误;生态农业实现了物质的循环利用,同时提高了能量的利用率,C、D正确。]考点4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1.判断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种类的方法2.防治害虫的几种常用方法的比较项目化学防治机械防治生物防治措施喷施化学药剂等人工捕捉等引入天敌、寄生虫或使用信息素等优点①作用迅速;②短期效果明显①无污染;②见效快,效果好①效果好且持久;②成本低,无污染缺点①使害虫抗药性增强;②杀灭害虫天敌,破坏生态平衡;③污染环境①费时费力;②对体型很小的害虫无法实施天敌数量不确定,甚至可能会引发生态危机3.生态系统三大功能的区别与联系项目区别联系来源途径特点范围能量流动太阳能食物链或食物网单向流动,逐级递减主要是食物链各营养级生物间能量流动是物质循环的动力,物质循环是能量流动的基础,信息传递伴随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三者共同把生态系统各组分联系成一个统一整体,并调节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物质循环生态系统全球性,循环性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信息传递生物或无机环境多种途径发生生理或行为的变化生物与生物之间或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1.蚜虫的粪便是含有糖分的黏液,称为“蜜露”。蚂蚁非常喜欢吃“蜜露”,常用触角拍打蚜虫背部。通过拍打产生的振动频率促使蚜虫分泌“蜜露”。蚜虫受到其天敌瓢虫袭击时,会从尾部发出报警信息素,将危险信息通知其他蚜虫,同时蚂蚁接收到报警信息素就会赶来驱除蚜虫天敌,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蚂蚁拍打蚜虫背部产生的振动频率属于物理信息B.蚂蚁吃“蜜露”,蚜虫同化量的一部分传递到蚂蚁C.化学信息可以在同种或异种生物间传递D.信息能调节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B[物理信息可来源于无机环境和生物,蚂蚁拍打蚜虫背部产生的振动频率对于蚜虫来说是物理信息,A正确;蜜露是蚜虫的粪便,而粪便不属于蚜虫同化量,B错误;植物的生物碱、有机酸等代谢产物,以及动物的性外激素都是化学信息,说明化学信息可以在同种或异种生物间传递,C正确;信息传递是双向的,既可以来自生物,也可以来自无机环境,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离不开信息的作用,生物种群繁衍,也离不开信息传递,同时信息还能够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D正确。]2.有关生态系统信息传递及其应用的叙述错误的是()A.动物的特殊行为信息可在同种或异种生物之间传递B.生态系统中信息是由生物发出并相互传递而发挥其作用的C.利用黑光灯诱捕法来调查昆虫的种群密度属于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的应用D.短日照作物黄麻,南种北移可延长生长期,提高麻的产量,是对物理信息的合理利用B[动物的特殊行为,对于同种或异种生物能够传递某种信息,这种特殊行为特征可以体现为行为信息,A正确;生态系统中的信息可由生物发出,也可由无机环境发出,如光周期,B错误;利用黑光灯诱捕昆虫来调查昆虫的种群密度,是物理信息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C正确;短日照作物黄麻,南种北移可延长生长期,提高麻的产量,是对物理信息的合理利用,D正确。]考点5生态系统的稳态及调节1.对生态系统的稳态的理解生态系统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它常常趋向于稳态,使系统内部的所有成分彼此相互协调,保持稳定。(1)结构的相对稳定:由图可得出生态系统在结构上相对稳定,即生态系统中动、植物种类及数量保持相对稳定。(2)功能的相对稳定:生物群落中物质和能量的输入量与输出量保持相对平衡。(3)生态系统的稳态是系统内部自我调节的结果,这种自我调节主要是依靠群落内部种间关系及种内竞争来实现的,自我调节能力大小如下表所示:物种数目食物网自我调节能力越多越复杂强越少越简单弱2.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反馈调节比较项目正反馈调节负反馈调节模型图解调节方式加速最初发生变化的那种成分所发生的变化抑制和减弱最初发生变化的那种成分所发生的变化实例分析已污染的湖泊污染加剧草原上食草动物与植物的数量保持平衡结果常常使生态系统远离稳态有利于生态系统保持相对稳定3.稳态的两种类型及其关系(1)类型类型抵抗力稳态恢复力稳态区别实质保持自身结构与功能相对稳定恢复自身结构与功能相对稳定核心抵抗干扰,保持原状遭到破坏,恢复原状影响因素联系一般来说,二者呈负相关。但对于极地苔原(冻原)而言,由于物种组分单一、结构简单,它的抵抗力稳态和恢复力稳态均较低;而对于热带雨林而言,抵抗力稳态和恢复力稳态均较高。(2)抵抗力稳态和恢复力稳态的关系4.维持生态系统稳态的措施(1)控制对生态系统的干扰程度,对生态系统的利用应该适度,不应该超出其自我调节能力的限度。(2)对人类利用强度较大的生态系统应实施相应的物质和能量的投入,保证生态系统内部结构和功能的协调。1.下列有关反馈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A.大量捕杀草原食肉动物,导致食草动物的数量先升后降属于负反馈调节B.被污染的水体中鱼类大量死亡,死鱼腐烂后会加重污染属于正反馈调节C.负反馈调节在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它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功能的基础D.正反馈的作用常常使机体远离稳态,所以人体内不存在正反馈调节D[大量捕杀草原食肉动物,导致食草动物缺乏天敌,数量上升,而当食草动物数量增加后,食肉动物数量随之增加,进而使食草动物数量下降,这一过程属于负反馈调节,A正确;鱼类的大量死亡使污染进一步加剧,符合正反馈调节的定义,B正确;负反馈调节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功能的基础,有利于生态系统维持稳态,C正确;在人体中既存在负反馈调节,也存在正反馈调节,如分娩过程、血液凝固过程等,D错误。]2.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A.负反馈调节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B.生态系统稳态的高低可通过种群内个体数目的多少来体现C.同等强度干扰下,草原生态系统比沙漠生态系统恢复速度慢D.“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体现了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态A[负反馈调节是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的一种调节方式,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A正确;生态系统稳定性的高低可通过生物种类的多少来体现,B错误;草原生态系统恢复力稳定性比沙漠强,故同等强度干扰下,草原生态系统比沙漠生态系统恢复速度快,C错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体现了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态,D错误。]1.(2020·浙江1月选考)下列关于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叙述正确的是()A.营养级数量越多,相邻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就越低B.呼吸消耗量在同化量中所占比例越少,生物量增加就越多C.生产者的净初级生产量越大,各级消费者的体型就越大D.营养级所处的位置越高,该营养级所具有的总能量就越多B[相邻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的高低与营养级数量无关,A错误;净生产量=同化量-呼吸消耗量,生物量实际是净生产量在某一调查时刻前的积累量,所以,呼吸消耗量在同化量中所占比例越少,生物量增加就越多,B正确;生产者的净初级生产量越大,各级消费者的体型不一定越大,C错误;食物链越长,在能量流动中损失的能量就越多,所以营养级所处的位置越高,该营养级所具有的总能量就越少,D错误。]2.(2017·浙江11月选考)下列关于能量流动的叙述,正确的是()A.动物同化的能量中包括其粪便中的能量B.生产者能将约10%的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C.相同条件下恒温动物的体重净增长低于变温动物D.消费者营养级具有的能量与该级消费者的平均体重成正相关C[动物粪便中的能量不属于自身同化的能量,属于上一营养级同化量中的一部分,A错误;生产者只能将1%~2%的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相邻两营养级间的能量传递效率约为10%,B错误;由于恒温动物要维持体温恒定,同化的能量中有更多的比例用于呼吸消耗产生热量,所以其体重净增长会低于变温动物,C正确;消费者营养级具有的能量,由个体体重与个体数量共同决定,D错误。]3.(2020·浙江1月选考)某沿海地区的生态系统以森林群落为主体,对维持当地生态平衡有着重要作用。回答下列问题。(1)从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分析,森林群落中所生存的众多生物种群相互之间组成了复杂的________,因而该生态系统具有较强的自我调节能力。该森林群落在不同季节存在明显的外貌变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届湖南湖北八市十二校物理高一上期末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河北省承德实验中学2025届物理高一上期末调研试题含解析
- 尿布垃圾桶市场洞察报告
- 化学加工用烧结机市场洞察报告
- 洗衣机产品入市调查研究报告
- 浴帘杆产品入市调查研究报告
- 浮水板产品入市调查研究报告
- 2022庆祝三八妇女节活动方案范文6篇
- 2024年办公室工作总结与2024年镇党政综合办公室工作总结稿范文【2篇】
- 石河子大学《影视后期特效与包装》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小升初数学衔接讲座
- 提高自我保护意识主题班会
- 医院门诊信息管理系统可行性研究报告
- 《银屑病临床表现》课件
- 智慧后勤系统市场分析报告
- 承包人实施计划
- “山东通”协同办公平台 应用系统接入规范-地方标准
- 技术分红协议合同
- 仪表现场检修风险评估报告
- 市烟草局QC小组运用PDCA循环提高明码标价盒回收率QCC品管圈成果汇报
- 幼儿园角色游戏教案分享带动画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