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与美课件_第1页
中国传统文化与美课件_第2页
中国传统文化与美课件_第3页
中国传统文化与美课件_第4页
中国传统文化与美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传统文化与美

美学文化的根基是什么?是人性。

美,即和谐。

中国传统文化是一个讲究意境、意韵、情致的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中,道德、哲理、艺术、生活是“一”而不是“多”。艺术是哲理的艺术,生活是德性的生活。哲理使艺术深化,艺术使生活美化,生活使哲学悟化。

中国的历史中,文人与思想家往往多为琴、棋、诗、书、画、俱妙的艺术家,道德、哲理、生活、艺术合一,并且成为一种平常朴实的生活方式。

例如对于“琴”:

《新论·琴道》“古者圣贤玩琴以养心”;《琴操》“昔伏羲氏作琴,所以御邪僻,防心淫,以修身理性,反其天真也”。融合了儒家和道家思想的中国传统文人艺术,将生活与艺术提升到心之本体的高度,达到统一。

上篇饮食

茶、药膳服饰建筑一、食在中国医食同源茶之道食之精美

食之精美

中国饮食悠久的历史,丰富的文化积淀,使中国赢得了世界“烹饪王国”的美誉。中国菜肴跻身于世界三大菜系(中国、法国、土耳其菜系)之列。

五味调和1

中国人一向以“和”与“合”为最美妙的境界:音乐上讲究“和乐”、“唱和”,医学上主张“身和”、“气和”。政通人和、合卺、天作之合、珠联璧合……

中国烹调的核心是“五味调和”即《文子·上德篇》所称之“水火相憎,鼎鬲其间,五味以和”。

《吕氏春秋·本味篇》称赞“五味以和”是“鼎中之变,精妙微纤,口弗能言,志弗能喻”。

商代兽面纹鬲

春秋战国印纹陶鼎

中国的“五味调和论”:“本味论”、“气味阴阳论”“时序论”、“适口论”就是说,要在重视烹调原料自然之味的基础上进行“五味调和”,要用阴阳五行的基本规律指导这一调和,调和要合乎时序,又要注意时令,调和的最终结果要味美适口。

“五味”是指酸、苦、甘、辛、咸五种味道中国饮食文化具有风味多种多样:南甜北咸东酸西辣。八大菜系,各领风骚。色香味俱全2

中国烹饪无论是在食料选取、烹饪技法上,还是在菜肴设计、调味的处理上,以及菜点的酿名上,都有自己的特色(色、香、味)。

一部《舌尖上的中国》展示了博大的中国饮食文化,中餐的魅力是无穷的。种种新鲜的食材在大厨的妙手巧制下,成为一道道色香味俱全的艺术品。

自然条件社会历史条件文化条件饮食文化发展到极致?3

自然条件:

中国地域广泛,地形复杂,气候多样,物产丰富,为食料的选取和菜品的形成提供了条件,形成八大菜系。

中国八大菜系川菜湘菜粤菜浙菜徽菜闽菜苏菜鲁菜别馋!

超稳定的农业社会、手工业发达,重家族和重传统技艺(包括烹调、酿造等方面的技术)的传统,使“祖传”的烹饪手艺得以承继和补充。

社会历史条件

中国大一统的集权力量,把各地的美味佳肴荟萃到帝王贵族的餐桌上来,构成富丽多彩的宴席。中国的饮食文化是以士大夫阶级的生活为基础,以封建专制下的王公贵族为中介,尤以宫廷的饮膳为集中代表积累、保存、流传和发展而来的。“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茄鲞出自《红楼梦》第四十一回“贾宝玉品茶拢翠庵,刘姥姥醉卧怡红院”中。王熙凤把这道菜的做法做了详细的说明:刚摘的茄子去了皮,只要净肉,切成碎丁,用鸡油炸了,再用鸡脯子肉并新笋、蘑菇、五香腐干、各色干果子,俱切了,用鸡汤偎干,将香油一收,外加糟油一拌,盛在瓷罐子里封严,要吃时拿出来,用炒的鸡瓜一拌就是……

文化条件:中国文化表现出特有的仁爱特征。

孔子的思想的核心是“仁者爱人”,因为仁慈,中国人实施多子继承制度。多子多福的思想使社会的人口增加。荒灾之年,为求温饱,不得不扩大食品的范畴。每次饥馑过后,政府的救灾食谱就有所扩大。

中国古代的文人墨客对于饮食是很有讲究的,菜品名称充满了文化底蕴,有的还涉及历史典故。中国的饮食文化从古自今就是讲究,讲究雅致,讲究情趣。蕴含文化气息的菜品名称4

菜肴、食物的命名,有实有虚,也有虚实并举,还有全虚,借题发挥的。写实的菜名,就有很多种。菜肴:糖醋黄河鲤鱼;地名加菜料:广东文昌鸡;店名加菜料:全聚德烤鸭;主料加配料:葱烧海参;主料加盛器:荷叶蒸包、铁板烧等;以主料加药材:人参鸡、咖喱牛肉……

“虚”的菜肴和食品名称,则更受人们的喜爱,这些“虚名”实际上是艺术化的结果。

传统菜名喜欢引经据典,将浓浓的中华文化蕴含其中。

如:百鸟朝凤、龙井虾仁、霸王别姬、草船借箭、孔雀东南飞、纱窗明月汤、鲁菜的中华老字号燕喜堂的传统名菜—九转大肠。这些从名称上就觉得很好吃,又蕴含文化意境的菜名,往往会为人津津乐道……

这种类形多以菜肴材料或烹调特色,以如诗如画的意境来命名。为菜肴撒点“文化作料”,提高其艺术欣赏的品位,是中华饮食在审美需求上的一大特点。芙蓉--蛋青;豆芽--如意或龙须;青菜--翡翠”;豆腐--白玉;辣椒丝--珊瑚。由此引发的一系列菜名,联想丰富,生动形象,格调高雅。

更令人称道的是那些意境幽深,充满诗情画意的佳肴,其中尤以“雪”、“月”命名的居多。梅雪争春、雪里藏珠、断桥残雪、红云雪影、乌云托月、半月沉江、四星望月、洱海映月。这些名称以虚衬实,实中带虚,虚实并举,形神毕现,颇有一番“风花雪月”的浪漫情调。

被誉为“汤中之魁”的川菜清汤“推纱望月”:以竹荪、鸽蛋为主料,制作时摘去菌盖下的网状菌幕,用刀割成长方形的窗帘形状,接着再用圆形模具将鸽蛋蒸成月亮形,共同置于碗中,兑人鲜美可口的清鸡汤。有如窗前的一轮明月倒映在清泉中,给人清新典雅,卓尔不凡的感觉。

茶之道茶

我国是茶的故乡,悠悠五千年前,“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发现了茶的药用价值。从此,茶从我国西南莽莽原始森林中走向世界。中华茶文化植根于源远流长的华夏文明,吸取了民族优秀传统中丰涵无比的给养,融宗教、哲学、医学等各家之长。

茶,已成为世界三大饮料(茶叶、咖啡、可可)之一,饮茶之风尚已遍及五大洲160多个国家和地区,而且随着茶叶药用功能的发现与研究,其风愈见强盛,这是中华民族对全人类的一大贡献。茶卓尔不凡,完美体现了东方自然主义的神韵。这便是东方茶文化的魅力所在。

和静怡茶道的基本精神

“和”是儒、佛、道三教共通的哲学理念。茶道追求的“和”源于《周易》中的“保合大和”。“保合大和”的意思指世间万物皆有阴阳两要素构成,阴阳协调,保全大和之元气以普利万物才是人间真道。

“和”中国茶道哲学思想的核心1

陆羽在《茶经》中对此论述的很明白。惜墨如金的陆羽不惜用二百五十个字来描述他设计的风炉。风炉用铁铸从“金”;放置在地上从“土”;炉中烧的木炭从“木”,木炭燃烧从“火”;风炉上煮的茶汤从“水”。煮茶的过程就是金木水火土悟心相生相克并达到和谐平衡的过程。

中国茶道是修身养性,追寻自我之道。静是中国茶道修习的必由途径。如何从小小的茶壶中去体悟宇宙的奥秘?如何从淡淡的茶汤中去品位人生?如何通过茶道的修习来澡雪精神,锻炼人格,超越自我?答案只有一个——静。“静”中国茶道修习的必由之径2

老子说:“至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庄子说:“水静伏明,而况精神。圣人之心,静,天地之鉴也,万物之镜。”老子和庄子所启示的“虚静观复法”:致虚达到极点,守静达到纯笃,就能观察到芸芸万物在茁壮成长之后各自复归于他们的根柢。

道家的“虚静观复法”在中国的茶道中演化为“茶须静品”的理论实践。宋徽宗在《大观茶论》中写道:“茶之为物,……冲淡闲洁,韵高致静。”

中国茶道通过茶事创造一种宁静的氛围和一个空灵虚静的心境。当茶的清香静静地浸润你的心田和肺腑的每一个角落的时候,你的心灵便在虚静中显得空明,你的精神便在虚静升华净化,你将在虚静中与大自然融涵玄会,达到“天人合一”的“天乐”境界。

古往今来,无论是羽士还是高僧或儒生,都殊途同归地把“静”作为茶道修习的必经大道。静则明,静则虚,静可虚怀若谷,静可内敛含藏,静可洞察明澈,体道入微。“欲达茶道通玄境,除却静字无妙法”。“怡”中国茶道中茶人的身心享受

“怡”者和悦、愉快之意。

中国茶道是雅俗共赏之道,它体现于平常的日常生活之中,它不讲形式,不拘一格。突出体现了道家“自恣以适己”的随意性。同时,不同地位、不同信仰、不同文化层次的人对茶道由不同的追求。3

参与中国茶道,可抚琴歌舞,可吟诗作画,可观月赏花,可论经对弈,可独对山水,亦可以翠娥捧瓯,可潜心读《易》,亦可置酒助兴。儒生可“怡情悦性”,羽士可“怡情养生”,僧人可“怡然自得”。中国茶道的这种怡悦性,使得它有极广泛的群众基础,这种怡悦性也正是中国茶道区别于强调“清寂”的日本茶道的根本标志之一。

茶按照不同的炮制方法,分为以下几类:茶的种类红茶:

经过完全发酵的茶,成品细致,其特点是:红汤红叶;冲泡后汤色红艳鲜亮,清澈见底,香味芬芳浓纯。主要品种有:

祁红(安徽祁门)、滇红(云南风庆)、闽红(福建福安)、宜红(湖北宜昌)、宁红(江西修水)、湖红(湖南安化)、越红(浙江.绍兴)等,以祁红、滇江、宜红质量最佳。绿茶:是未经发酵的茶,采用高温杀青而保持原有的绿色。

主要品种有:龙井(浙江杭州)、碧罗春(江苏太湖洞庭山

)、黄山毛峰茶、庐山云雾、六安瓜片、君山银针茶(湖南洞庭湖中君山)、信阳毛尖茶、峨眉峨蕊茶、婺源茗眉茶.....

《红楼梦》第四十一回:“贾宝玉品茶拢翠庵,刘姥姥醉卧怡红院”。贾母与刘姥姥等人吃过酒饭,用过点心,贾母等吃过了茶,又带了刘姥姥至拢翠庵来,贾母对妙玉说“把你的好茶拿来,我们吃一杯就去了”。妙玉捧了茶来。贾母又追“我不吃六安茶。”妙玉笑道,这是“老君眉”。……贾母便吃了半盏,便笑着递与刘姥姥说:“你尝尝这个茶。”刘姥姥便一口吃尽,笑道,“好是好,就是淡些,再熬浓些更好了。”

乌龙茶:

也称青茶,属半发酵茶。成品茶外型粗壮松散、成紫褐色,兼有绿茶的鲜浓和红茶的甘醇。

主要品种有:武夷岩茶(其主要品种有“大红袍”、“白鸡冠”、“水仙”、“乌龙”等

)、安溪铁观音、台湾乌龙。

花茶:是将香花放在茶坏中制成。高级花茶香气芬芳、滋味浓厚、汤色清澈。

主要品种有:茉莉花茶、桂花茶、玫瑰花茶、柚花茶等。花茶主要产地有:福州、苏州、南昌、杭州等。紧压茶(茶砖):

是以黑毛茶、老青茶等为原料,经过渥堆、蒸、压等典型工艺过程加工而成的砖形或其它形状的茶叶(后发酵茶)。

主要有沱茶、普洱茶、普洱方茶;砖型的有米砖茶,小京砖等。

古代“茶具”的范围较广。按唐文学家皮日休《茶具十咏》中所列出的茶具种类有“茶坞、茶人、茶笋、茶籝、茶舍、茶灶、茶焙、茶鼎、茶瓯、煮茶。”茶具按其狭义的范围是指茶杯、茶壶、茶碗、茶盏、茶碟、茶盘等饮茶用具。茶具

中医文化是中国的国粹,饮食和医学的结合,食疗也是饮食文化的一种。

医食同源

“医食同源”一词是根据“药食归一”思想而来,这句话具体表达了中国传统的医学基本观念。

中国食疗法依《山海经》的记载认为成立于战国时期。根据《皇帝内经》记载“酸、甜、苦、辛、咸”五味调和之摄取至使人民百姓保持身体健康。明朝《本草纲目》记载所有食物药效。历代医家对食疗有所阐述:

《内经》指出:“毒药攻邪,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和而服之以补精益气。”

《千金方》有“食疗”一门,云:“夫为医者,尚须先明病源,知其所犯,以食治之,食后不愈,然后用药。”饮食疗法在临床上有重要实用意义。

1979年南京出版之“饮食治疗指南“书中即记载有602种食品的药效。“医食同源”的思想同样为现代人所重视。

中国药膳

中国药膳不是食物与中药的简单相加,而是在中医辩证配膳理论指导下,由药物、食物和调料三者精制而成的一种既有药物功效,又有食品美味,用以防病治病、强身益寿的特殊食品。

中国药膳原远流长。公元前一千多年的周代,宫廷医生分为四科,其中的“食医”,即通过调配膳食为帝王的养生、保健服务。

战国时期的中医经典著作《黄帝内经》,载药膳方数则。秦汉时期、我国现存最早的药学专著《神农本草经》,记载了许多既是药物又是食物的品种,如大枣、芝麻、山药、葡萄、核桃、百合、生姜、薏以仁等。

东汉医圣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亦载有一些药膳名方,如当归生姜羊肉汤、百合鸡子黄汤、猪肤汤等,至今仍有实用价值。

唐代名医孙思邈的《备急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专列有“食治”、“养老食疗”等门,药膳方药十分丰富。据史书记载,至隋唐时期,我国已有食疗专著约六十余种,惜多散佚。唐代孟诜所著《食疗本草》是我国现存最早的食疗专著,对后世影响较大。

至宋代,王怀隐等编辑的《太平圣惠方》论述了许多疾病的药膳疗法;陈直的《养老寿亲书》是我国现存的早期老年医学专著,在其所载的方剂中,药膳方约占70%。该书强调:“凡老人之患,宜先以食治,食治未愈,然后命药。”

元代御医忽思慧所著的药膳专书《饮膳正要》,药膳方和食疗药十分丰富,并有任娠食忌、乳母食忌、饮酒避忌等内容。至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收载了许多药膳方,仅药粥、药酒就各有数十则;明代高濂的养生学专著《遵生八笺》,也载有不少养生保健药膳。

清代的药膳专著各有特色,如王士雄的《随息居饮食谱》介绍了药用食物七门三百余种,章穆的《调疾饮食辩》所涉及的药用食物更多,袁枚的《随园食单》介绍了多种药膳的烹调原理和方法,曹庭栋的《老老恒言》中则列出老年保健药粥百种。

中国药膳开始走向世界,不少药膳罐头和中药保健饮料、药酒等已销往国际市场。有的国家已经开设药膳餐厅。国际上一些学术界和工商界人士十分关注中国药膳这一特殊食品,希望能开展这方面的学术交流与技术合作。中国药膳将为世界人民的健康做出贡献。二、衣的王国

追求美是人的天性,衣冠于人,其作用不仅在遮身暖体,同时也具有美化的功能。中国自古便有“衣冠王国”之称,可见服饰在中国被重视和发达的程度。

中国古代的先民从服饰起源之始,就已将其生活习俗、审美情趣、色彩爱好,以及种种文化心态、宗教观念,都积淀于日常生活的服饰穿戴之中,构筑成了服饰文化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双重内涵。

战国时期孔子所代表的礼教思想一统天下后,中国的服饰已不仅仅是裹体、御寒的作用,它成了中国等级尊卑、崇礼重教思想的一种物质载体。孔子说“君子不可以不饰,不饰无貌,无貌不敬,不敬无礼,无礼不立”。设计与色彩衣冠与成语

服饰作为一种文化形态,贯穿了中国古代各个时期的历史。

商的“威严庄重”周的“秩序井然”战国的“清新”汉的“凝重”六朝的“飘逸”唐的“丰满华丽”宋的“理性美”元的“粗壮豪放”明的“敦厚繁丽”清的“纤巧”体现出中国古人的审美设计倾向。色彩与装饰用色彩来装饰自身是人类最冲动、最原始的本能。无论古代还是现在,色彩在服饰审美中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商周时代衣服的基本形制是上衣下裳。《说文解字》说:“上曰衣,下曰裳”。下身穿的裳实际上是裙,而不是裤。金文中常见有周天子赏赐给臣下“赤芾”的记录。“赤芾”是一块红色的布,系在腰间垂于腹前,是贵族的服饰和身份的标志,又叫韦,后世称为蔽膝。

商周贵族服饰窄袖织纹衣、蔽膝穿戴展示图。

这个时期的织物颜色,以暖色为多,尤其以黄红为主,间有棕色和褐色,但并不等于不存在篮、绿等冷色。只是以朱砂和石黄制成的红黄二色,比其他颜色更鲜艳,渗透力也较强,所以经久不变并一直保存至今。经现代科技分析,商周时期的染织方法往往染绘并用,尤其是红、黄等正色,常在织物织好之后,再用画笔添绘。(根据出土玉人服饰复原绘制)

春秋战国之际,出现了一种新式服装叫做深衣。《礼记·深衣》孔颖达说:“深衣衣裳相连,被体深邃,故谓深衣”。战国秦汉之人不论贵贱、男女、文武都穿深衣,贵族以冕服为礼服、深衣为常服,平民以深衣为吉服、短褐为常服。深衣连衽钩边,穿时要束腰带。贵族用丝织的绅带,故称绅士或缙绅。皮带已经流行,皮带的两端分别用带钩和环相连接,叫做钩络带。皮带上可以悬挂或佩带刀剑、弓箭、印玺、荷包等各种物件。

汉代妇女的襦裙图(参考甘肃武威磨咀子汉墓及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实物复原绘制)。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妇女妆饰顾恺之《女史箴图》,彩色绢本,根据西晋文学家张华《女史箴》一文而绘。全卷共九个部分。这种发式早在汉代就已经出现,魏晋以后,再度流行,成为广大妇女的主要发型。隋唐妇女服饰

襦裙是唐代妇女的主要服式。在隋代及初唐时期,妇女的短襦都用小袖,下着紧身长裙,裙腰高系,一般都在腰部以上,有的甚至系在腋下,并以丝带系扎,给人一种俏丽修长的感觉。半臂,又称“半袖”,是一种从短襦中脱胎出来的服式。一般为短袖、对襟,衣长与腰齐,并在胸前结带。样式还有“套衫”式的,穿时由头套穿。半臂下摆,可显现在外,也可以象短襦那样束在里面。隋唐襦裙、半臂穿戴展示图。

中唐女服

中唐时期的襦裙的比初唐的较宽阔一些,其它无太大变化。本图为中唐的襦裙、披帛穿戴展示图。明代襦裙

满族入关建立清朝后用武力强迫汉人接受了满族的服饰。男子的服饰有袍、衫、褂、裤。

清代的长袍以衩来区分贵贱,皇族宗室开四衩,官吏士人开两衩,一般市民不开衩。袍的袖口装有箭袖,平时翻起,行礼时放下,因其形似马蹄,又称马蹄袖。

清代汉族服饰服饰与成语

成语被称为“活化石”,是汉语言文化的精华,蕴涵着中华民族丰富的文化内涵。服饰成语兼有历史和文物的双重价值,其源头大多是中国古代历史著作,在这些成语中,汉民族的古代服饰风貌、服饰观、服饰礼仪制度等都有轨迹可寻。

允耳不闻“衣冠禽兽”

据史载,唐朝自武则天当政起,官员朝服一律着绣袍,不同类别绣以不同纹样,其中文官绣禽纹,武官绣兽纹。到了明朝,发展为在官服胸前、背后绣“补子”,即用金丝彩线绣上一块禽兽图样,不同的禽、兽表明不同品级。“红得发紫”

“品色衣”制度起始于北周,形成于唐朝。宋、元、明、清沿用时,只是在局部作了一些小的调整。就唐代而言,官分九品,三品以上穿紫色,四品深红,五品浅红,六品深绿,七品浅绿,八品深青,九品浅青。着紫穿红者便是身居高位者,而穿青色衣服者,官卑职微。

三、建筑——凝固的音乐

中国古代建筑,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和光辉的成就。从陕西半坡遗址发掘的穴式房屋到修建在崇山峻岭之上,蜿蜒万里的长城。从明清两代的故宫到具有独特艺术风格的苏州园林。中国建筑、欧洲建筑、伊斯兰建筑并称世界三大建筑体系。

整体与和谐之美结构与装饰之美

注重群体组合的美,或取中轴对称院落式布局,或为自由式,以前者为主。组合对称美1孔庙与北京故宫、河北承德避暑山庄合称中国三大古建筑群。

注重与自然的高度协同,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美。人与自然和谐美2

重视对中和、平易、含蓄而深沉的美的追求。江南园林——拙政园内在韵味31、规模较小,“小中见大”;2、以水面为中心,四周散布建筑,几个景点围合而成景区;3、园林风格以清高风雅,淡素脱俗为最高追求,充溢着浓郁的书卷气。苏州拙政园

结构与装饰之美1形态各异的屋顶

变化多端的屋顶,极大地丰富了建筑的外观造型。丰富多姿的屋顶形式重檐庑殿顶四面坡单檐攒尖顶重檐歇山顶外观—屋顶的构造悬山盝顶卷棚重檐庑(wǔ)殿歇山

祈年殿圆形,直径约24米,三重檐攒尖顶覆青色琉璃瓦,下有高6米的三层白石圆台,连台总高38米。

祈年殿

中国古代窗子的式样很多。最简单的结构形式,可以是方格的、直条的、带图案式的,其中有盘长、梅花、冰纹、大桃子、圆圈、万字、寿字等。千姿百态的窗2

广东最大的私家祠堂——陈家祠堂。陈家祠堂以其精湛的建筑装饰工艺著称于世。美轮美奂的装饰3

集木雕、石雕、砖雕、陶塑、灰塑、壁画和铜铁铸等不同风格的工艺做装饰。

各建筑都是硬山屋顶,屋脊和山墙也是重点装饰的地方。雕刻技法简练粗放、精雕细琢并举,相互映托,使书院在庄重淡雅中透出富丽堂皇。

被誉为“岭南建筑艺术的一颗明珠”。中篇音乐诗词玉文化、月文化书画戏曲一、音乐——流动的艺术音乐起源

劳动的进行、语言的出现和人类大脑的发达,奠定了音乐产生的基础和条件,同时也赋予了音乐的表现内容。劳动中有节奏的呼声,这是原始音乐发端的最初萌芽。某些劳动工具的发现和部分生活用具对乐器的出现也给我们的祖先以某些启发,甚至可以说某些劳动工具本身就是乐器的前身。

原始时期的音乐和舞蹈密不可分

这大概是世界各民族历史上共有的现象。最迟在公元前11世纪,中国已称这种音乐舞蹈结合的艺术形式为“乐”,甚至在音乐舞蹈各自成为独立的艺术形式之后,“乐”仍既可以指舞蹈,也可以指音乐,一直保存着它的模糊词义。今天“乐”已专指音乐,所以学者通称原始时期的“乐”为“乐舞”。

商代乐舞,流行于后代并见于古代史书的有《桑林》和《濩》(歌颂商汤灭夏的功绩)。“桑林”本是一种大型的、国家级的祭祀活动,性质与祭“社”(土地神)同。

《庄子·养生主第三》曾用十分流畅的笔调描写过庖丁解牛时的动作、节奏、音响“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据其间接描述我们不难知道,《桑林》乐舞既强而有力,又轻捷灵巧,而且音乐震撼人心。

古琴是中国最古老的弹拨乐器,有三千多年的历史,是中国古代地位最崇高的乐器,被誉为哲学性的艺术或艺术性的哲学,被列为“琴棋书画”四艺之首。是古代每个文人的必修之器。历史上的著名琴家有孔子、蔡邕、蔡文姬、李白、杜甫、宋徽宗、嵇康等。古琴也是孔子办学重要的六艺之一。《诗经》中就记载着"窈窕淑女,琴瑟友之","我有嘉宾,鼓瑟鼓琴"等。

《琴操》中记载:“伏羲作琴。”在伏羲之时,中国社会已进入文明时期,必早已制有各种乐器。不过定名定制,始自伏羲。所以虽说作于伏羲,其实必早已有琴了。吴仪《琴当序》中记载:”伏羲之琴,一弦,长七尺二寸。”;桓谭《新论》中记载:“神农之琴以纯丝为弦,刻桐木为琴。至五帝时,始改为八尺六寸,虞舜改为五弦,武王改为七弦,直至现在仍如之。”管弦乐:《春江花月夜》

改编自琵琶曲《夕阳箫鼓》,是一首著名的琵琶传统大套文曲,明清就早已流传。

此曲充分展现了中国传统丝竹乐的艺术美,其艺术手法有以下几个特征:

1)由静而动,则动而静

2)由远而近,则近而远

3)以景抒情,情寓于景《春江花月夜》

全曲共分十段江楼钟鼓:具有引子性质。月上东山:乐调较前段较高,描绘月从东山生、游于云际的美景。风回曲水和花影层叠:是两个变奏段,描绘出江面上波光粼粼、春风拂水、两岸花影叠翠的月夜景色。水深云际:前半段出现富于动态的新旋律,表现江面上波浪翻滚。后半段的旋律在后半拍加上打音,形成水鸟在空中鸣叫、翱翔之感。渔歌晚唱:犹如一首渔歌,好似一人领唱,众人合唱,人们尽情地在春江上畅游。回澜拍岸和棹鸣远濑∶是另外两个变奏,将主旋律依次提高四、五度。欸乃归舟:全曲的高潮,描绘了渔舟归途的欢乐情景。尾声:音乐快速演奏之后,又恢复到平静、轻柔的意境。尾声的音乐缥缈、悠长,好像轻舟在远处的江面上渐渐消失。春江的夜空幽静而安详,诗人沉湎在这迷人的诗情画意中。

诗词——文字中流淌的音乐

中国古代诗词

诗词是情感的結晶,也是一种艺术,就如音乐、美术、可以调剂人的身心;陶冶人的情性。诗词以简单的文句来描摩、表达,较易引起共鸣,引领人入幽雅高的境界,叩启读者的心灵。诗词的意境美诗词与月文化诗词与玉文化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是古典诗词中很好的蒙太奇典范:“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整首小令的每一组文字都是一个蒙太奇镜头,由十一个镜头完成一个人物命运的故事性叙述,意蕴深远,非同凡响。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声声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中国古代诗词与月文化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鬓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月文化离不开咏月诗

《全唐诗》50836首诗中,“月”字出现11055次,占1/5;

静夜思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此诗生动形象,情真意挚,意境新奇,是中国思乡诗的代表,被誉为一首“无比精粹而不失伟大的东方乡情曲”。它创造了在中国诗歌中独树一帜的新“月象”——“思乡的明月”。此诗语言通俗,寓意清纯,联想丰富,形象地反映了离乡人的共同感情。

月亮又有孤独、寒凉的一面,因此诗人常用月亮,尤其是残月来抒发离别的忧伤心境,烘托孤寂、悲凉的气氛以及思乡之情。忧思怀乡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

姜夔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柳永鸡声茅店月

人迹板桥霜

温庭筠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月满西楼雁字回时李清照醉不成欢惨将别

别时茫茫江浸月

白居易

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风直到夜郎西

李白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李煜

时过千载,“思乡的明月”仍然引起巨大的回响,她已是中国文化的一个元素,嵌入到了中国人的思想深处……诗词与玉文化

中国古玉器不仅有着8000多年的悠久历史,有着丰富多彩的品种,而且还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这也正是玉器之所以会成为历代官吏身后显示身份地位的随葬品及构成中国玉文化体系的原因。

在古代,玉象征伦理道德观念中高尚的品德,儒家有“君子比德于玉”的用玉观。东汉关于“玉、石之美者,有五德”的说法,就是将玉石的五种物理性质比喻为人的五种品德:“仁、义、智、勇、洁”。将玉的特性加以人格化。

玉文化不仅范围广、且博大精深,以古诗词典句为例:玉颜憔悴三年,谁复商量管弦。(王建《调笑令》)胡蝶,胡蝶,飞上金枝玉叶。(王建《调笑令》)嫩草方抽碧玉茵,媚柳轻率黄金缕。(无名氏《鱼游春水》)玉金钩褰翠幕,妆浅旧眉薄。(温庭筠:《菩萨蛮)银烛尽,玉绳低,一声村落鸡。(温庭筠:《更漏子》)玉炉香,红烛泪,偏照画堂秋思。(温庭筠:《更漏子》)正是玉人肠绝处,一渠春水赤栏桥。(温庭筠:《杨柳枝》)玉连环,金镞箭,年年征战。(温庭筠:《番女怨》)酌一卮,须教玉笛吹。(皇甫松:《摘得新》)云一涡,玉一梭,淡淡衫儿薄薄罗,轻颦双黛螺。(李煜《女相思》)铜簧韵脆锵寒竹,新声慢奏移纤玉。(李煜《菩萨蛮》)想得玉楼瑶殿影,空照秦淮。(李煜:《浪淘沙》)凤阁龙楼边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几曾识干戈(李煜:《破阵子》)琼人去秋萧萦,画檐鹊起梧桐落。(耿玉真:《菩萨蛮》)难相见,易相别,又是玉楼花似雪。(韦庄:《应天长》)柳外飞来又羽玉,弄晴相对谒。(韦庄:《谒金门》)玉郎薄倖去无踪。(韦庄:《天仙子》)收泪雨,背灯眠,玉钗横枕边。(牛峤:《更漏子》)

滕玉高阁监江渚,佩玉鸡鸾罢歌舞。(王勃:《滕王阁序》)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渡玉门关。(王之涣:《凉州词》)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李白:《清平调》)双鬓隔杏红,玉钗头上凤。(温庭筠:《菩萨蛮》)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杜牧:《寄扬州韩判官》)门隔花深梦早游,夕阳无语燕归愁,玉纤香动小帘钩。(吴文英:《浣溪沙》)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才须待七年期。(白居易:《放言》)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赵恒:《励学篇》)万一禅阒砉然破,美人如玉剑如虹。(龚自珍:《夜坐》)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李白:《菩萨蛮》)

中国古玉器的文化内涵不仅包括设计艺术、雕琢工艺、文字记载等,而且还包括古玉器的丰富的价值、礼仪功能、宗教功能、经济价值和装饰功能。

玉器的装饰功能始终是玉器的主要功能。玉珠串、手镯、玉佩等人体装饰用玉;玉剑饰、玉带钩、玉带扣等服饰装饰用玉;玉山子、玉制瓶、玉制炉熏等陈列装饰用玉等。

三、书画赏析书法——中国美术之魂国画——情感的载体书画章法——美的基础

书法,是具有更强的综合性艺术,是更倾向于表现主观精神的艺术。书法比较集中地体现了中国艺术的基本特征。书法能够通过作品把书家个人的生活感受、学识、修养、个性等地折射出来,所以,通常有“字如其人”、“书为心画”的说法。

汉字书法为汉族独创的表现艺术,被誉为:无言的诗,无行的舞;无图的画,无声的乐。

从汉代到唐代前期,书法由“原始实用”向“纯艺术”转换的过渡带。“草圣”张芝、“书圣”王羲之他们的传世作品,不都是“为艺术而艺术”的自觉创作,承载着一定生活内容的实用书牍。

从盛唐时代开始,在实用兼审美的书法获得大幅度发展的同时,纯粹出于艺术表现、不带任何生活功利目的的书法“创作”活动也开始出现。书法可以说具备了与音乐艺术相类似的纯形式艺术特征,书法已成为一种独立的、可以不依附于生活实用而存在的“纯艺术”。书法中的美学观念表现为

简约为美

气韵为美

中和为美

简约为美

即“大音稀声,大象无形”。这是大多中国传统艺术的表现形式。书法更是简单到只有黑白,只有点线,但是能够点画生情,形外有意,风流韵致。唐朝张怀瓘在《文字论》一文中说:“文则数言乃成其意,书则一字已见其心,可谓得简易之道。”——用文字表达一个意思,须要几个词或几句话;而书法呢,写出一个字便能流露出作者的心灵,它真实得到了简易的真谛。

气韵为美

在古代书论中,气常指形势、气格、气骨、气象,指的都是作品具有活跃的精神姿致,那是书法致美的一个基本因素。王羲之在一篇专论笔势的文章中说,书法“扬波腾气之势,足可迷人”。韵有别于气,韵用于书法,指制品的点画、字、行搭配恰当、布置停匀,形成和谐、美观、有力感、韵律感的整体。书法之美是气、韵二者的化合物。中和为美

在文艺创作方面,中和之美的一般含义是抒发感情要有所节制,和谐、适度地处理艺术家的情意与物境、情境的关系。它追求的是艺术作品中主体与客体两相契合而成的意境。中和不是平淡,书法是人的心境的流露书法中的奔放是率意的放纵,但是能纵能收;是求奇履险,但又能化险为夷。

如明末清初的王铎,他自己说他的字是“掀起脚,打筋斗,驾云雾向空中行。”最后又把他们一个个擒回来,经过抗争、扭结生成纷纭错落、疾闪飞动之势的中和。再如郑板桥的书法,人们叫他是“乱石铺街”,书中行书、隶书、草书杂出,但杂而不乱,变化而不突兀,寓不整齐于和谐之妙趣中。作品赏析

一幅优秀的书法作品,会使人怦然心动,注目流连,说到底是什么因素使然呢?从外表形式追究,不外乎两个因素:

第一,点画线条本身美。有质感,有丰富内涵,或沉稳,或飘逸,如锥画沙,如屋漏痕,点若高山坠石,横似千里阵云,线如铁线、如枯藤青枝、如刀枪剑戟,这些比喻无非都是说点线有质感,有生命力,耐人寻味,引人遐想。

第二,点画线条组合美。一字之中,一行之内,两行之间,以至整幅作品的前后上下、右上角与左下角、四角与中央、正文与题款等等,布局安排是否和谐。如同一首优美的抒情歌曲。其中有一两处特别抢眼,形成整幅作品的高潮,使欣赏者印象特别深刻。

追求点画线条美,就得钻研笔法和墨法;追求线条组合美,就得钻研字法和章法。笔法、墨法、字法、章法合起来就是书法。绘画中国画:简称“国画”,在世界美术领域内自成独特体系。它用毛笔、墨,和中国画颜料,在特制的宣纸或绢上作画。国画的分类按技法分:主要有工笔画和写意画(表现方法泼墨、勾勒、勾填、皴法、白描、没骨、指头画)。按内容分:花鸟画山水画人物画等按颜色分:水墨、青绿、金碧、浅绛等。

许麟庐《荷花鳜鱼》大写意书画章法漫谈

书画作品除了讲究字或画主体内容的整体布局,还要在提款和印章方面注意其整体性和规范性。题款(上、下款)

上款:上款是指某人或某单位请你写字。作品完成后,应题上索书者的姓名,并将此名题在上款较高的位置,以示尊敬之意。上款所包含的内容:姓名+称呼+谦词下款

时间+地点+姓名+(字号)+谦词下款的完整题法是:乙丑年杏月下浣于古风堂某某敬书

章书画上的印章,主要分为三类:作者本人的印章题跋人的印章收藏、鉴赏人的印章名章:

名章一般分朱文(阳文)、白文(阴文)两种。一幅书法作品的名章最好不盖两个朱文和白文章,要盖两方印时,最好一朱一白,两章之间隔一个空位,两章大小不宜悬殊。闲章:引首章(随形章)

印在作品右上方的章,又称随形章,是随石料的选型顺势成章,所以,引首章不宜是大方形章。拦腰章:

长的条幅上只盖一方引首章显得中间空余太多,可以加拦腰章。内容多半为书写者的籍贯或属性的肖形印。拦腰章一般比引首章和名章要小一些,一般是小园、小长、小方形。

压角章

可根据画面需要,用在画的左下或右下角。压角章比名号章大,多为方形或长方形,朱白文不论。内容可以是格言、警句。“得山水趣”“江山如此多娇”等。

也可以用斋馆名,称为斋馆章,如石涛的“大涤草堂”等拦边章

拦边章是指盖在书法作品一边的章,起拦边聚气的作用。

砚亦称为研,汉代刘熙写的《释名》中解释:“砚者研也,可研墨使和濡也”。它是由原始社会的研磨器演变而来。初期的砚,形态原始,是用一块小研石在一面磨平的石器上压墨丸研磨成墨汁。至汉时,砚上出现了雕刻,有石盖,下带足。四大名砚:广东肇庆的端砚安徽歙县的歙砚甘肃洮州洮河砚山西绛县的澄泥砚四、戏曲——综合之美

中国戏曲与希腊悲喜剧和印度梵剧,一同并称为世界三大古老的戏剧文化。

中国戏曲包括宋元南戏、元明杂剧、明清传奇以及近代影响很广的京剧和各种地方戏曲,统称为中国传统戏剧文化。中国戏曲在12世纪才形成完整形态,走向成熟。经800多年推陈出新、繁荣发展至今,300多个戏曲剧种和数以万计的剧目。

运用歌舞形式表现生活是中国戏曲的主要手段。宋代的南戏和元代的杂剧,在不断吸收诗歌、音乐、舞蹈、绘图、说唱、杂技、武术等姊妹艺术的基础上,相互兼容,最终形成了以唱、念、做、打的综合表演为中心的戏剧形式。

代表曲目舞台艺术

中国戏曲,起源于原始歌舞。

汉代,在民间出现了具有表演成份的“角抵戏”,尤以《东海黄公》为著。

代表曲目

元代是我国戏曲繁荣兴盛的时期。元代戏曲主要分为杂剧(北杂剧)和南戏两大类,二者各有自己的发展轨迹。由于南戏在元代前期处于发展的薄弱阶段,还不能与杂剧一争高下,所以代表元代最高艺术成就的是元杂剧。

著名的剧作家有被誉为“元曲四大家”的关汉卿、郑德辉、白朴、马致远等。

关汉卿:

《窦娥冤》《单刀会》《望江亭》郑德辉

《倩女离魂》白朴

《梧桐雨》马致远

《汉宫秋》

伟大的戏剧家王实甫创作了被称为是“天下夺魁”的《西厢记》,成为元代戏曲最高成就的代表。《西厢记》是一出爱情喜剧。写书生张君瑞与相府小姐崔莺莺一见钟情,其母老夫人却以张没有功名而百般阻挠。但二人在红娘的帮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此剧文辞优美,有“花间美人”之称。这部作品,通过对崔莺莺和张君瑞之间悲欢离合的描写,鞭笞了封建礼教,表达了封建时代青年男女追求婚姻自由,向往幸福生活的美好愿望。

汤显祖的《牡丹亭》

《牡丹亭》,汤显祖所做传奇“临川四梦”之一。写少女杜丽娘在梦中与书生柳梦梅相爱,梦醒后忧郁而亡。三年后,杜丽娘鬼魂与柳梦梅相见,因情而复生,并与柳结为夫妇。最后柳考中状元,团圆结束。现在昆曲常演其中的《游园》、《寻梦》、《拾画》、《叫画》等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