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书法名家名帖欣赏之四:褚遂良-虞世南课件_第1页
中国书法名家名帖欣赏之四:褚遂良-虞世南课件_第2页
中国书法名家名帖欣赏之四:褚遂良-虞世南课件_第3页
中国书法名家名帖欣赏之四:褚遂良-虞世南课件_第4页
中国书法名家名帖欣赏之四:褚遂良-虞世南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书法名家名帖欣赏之四:褚遂良虞世南中国书法名家名帖欣赏之四:褚遂良虞世南褚遂良(596-659年),字登善,浙江钱塘(今杭州)人,也有说他是阳翟(今河南禹县)人。褚遂良少学书于虞世南,亦受[欧体]影响。因其擅长书法,经魏征举荐,贞观十年(636年)被唐太宗召为待书。贞观十三年(639年)太宗敕购王羲之书法,[天下争赍古书诣阙以献,当时莫能辨其真伪,遂良备论所出,玩舛误]。帮褚氏书又[长则祖述右军]。褚遂良是妆唐著名书法家,被尊为[初唐四大家]之一。高宗李治即位后,任吏部尚书、左仆射等职,被封为河南郡公,故世称[褚河南]。他因竭力反对高宗立武则天为皇后,终被贬职,忧愤而死。

褚遂良(596-659年),字登善,浙江钱塘唐太宗曾经说:“虞世南死后,无人再与我论书法。”魏征便推荐褚遂良,说“遂良下笔遒劲,甚得王逸少体。”太宗时历任起居郎、谏议大夫,累官至中书令。后因反对唐高宗立武则天为后,屡被贬职而死。其书处学欧阳询等,继学虞世南,后取法王羲之,融会汉隶。其特点是:正书丰艳,自成一家,行草婉畅多姿,变化多端。当时与欧、虞齐名,学者甚多。颜真卿亦受其影响。《唐人书评》称褚书“字里金生,行间玉润,法则温雅,美丽多方。”传世碑刻有《同州三藏圣教序碑》、《伊阕佛龛记》、《孟法师碑》等。

唐太宗曾经说:“虞世南死后,无人再与我论书法。”魏征便推荐褚《雁塔圣教序》亦称《慈恩寺圣教序》,立于唐永徽四年(653年)。凡二石,均在陕西西安慈恩寺大雁塔下。前石为序,全称《大唐三藏圣教序》,唐太宗李世民撰文,褚遂良书,21行,行42字。后石为记,全称《大唐皇帝述三藏圣教记》,唐高宗李治撰文,褚遂良书,20行,行40字,文右行。二石皆为楷书,万文韶刻。

《雁塔圣教序》亦称《慈恩寺圣教序》,立于唐永徽四年(653年《雁塔圣教序》是最能体现褚遂良楷书风格的作品,字体清丽刚劲,笔法娴熟老成。如杜甫诗云:[书贵瘦硬方通神。]褚遂良在书写此碑时已进入了老年,时年58岁。在字的结体上改变了欧体、虞体的长形字,创造了看似纤瘦、实则饱满的字体。在运笔上则采用了方圆兼施,逆起逆止;横画竖入,竖画横起,首尾这间皆有起伏顿挫、提按使转以及回锋出锋也都有规矩。

《雁塔圣教序》是最能体现褚遂良楷书风格的作品,字体清丽刚劲,中国书法名家名帖欣赏之四:褚遂良--虞世南课件中国书法名家名帖欣赏之四:褚遂良--虞世南课件中国书法名家名帖欣赏之四:褚遂良--虞世南课件中国书法名家名帖欣赏之四:褚遂良--虞世南课件中国书法名家名帖欣赏之四:褚遂良--虞世南课件褚楷的以下三个特点:

1、端庄而秀丽。这是褚楷至今深受大家喜爱的第一大特点。端庄是以其超越的结字能力为前提的,褚楷无论何碑何帖都非常自然地表现了严格而和谐的结构,方正庄严,富有庙堂之气;笔划组成毫无牵强附会,端正匀称,饱含出水芙蓉之姿;秀丽是其才情的表达,褚楷瘦硬而灵动的线条辅助在方正严谨的结体上真是大秀美,而平正中时时流露出神出鬼没的犀利,把血肉筋骨与作者内心的儒雅之气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似潺潺清泉湍于茂林修竹,若茁茁青松挺于崇山峻嶺,象脉脉含情淑女之回眸一笑。

2、流畅而凝重。褚楷在解决这对矛盾上可谓彰显了作者横溢的才华,恐怕也是至今书坛依然尊崇的原因。褚楷除早期的《孟法师碑》以欧法居多,凝重厚实为主要特点外,其余碑帖都带有自然流畅、凝重沉着的褚氏风格,是褚楷成熟的标志之一。不雕不饰、不拘小节、灵巧空明、情采飞扬,出入自由.大气开张、凝笔聚墨、宜长合短、盼顾有度、提按分明。流畅而不失为荒唐,凝重而不失为拖沓。我们在《雁塔圣教序》《房玄龄碑》,特别是两个墨迹本《大字阴符经》和《倪宽赞》中都能感受到。

3、直率而多姿。褚楷的以下三个特点:

1、端庄而秀丽。这是褚楷至今深受大家虞世南,字伯施,唐初越州余姚(今慈溪市观海卫镇鸣鹤场)人。隋大业初授秘书郎。入唐,太宗引为秦府参军,弘文馆学士。贞观七年(633)转秘书监,赐爵水兴县子,授银青光禄大夫,世因称“虞秘监”或“虞水兴”。唐大宗尝称其有德行、忠直、博学、文辞、书翰五绝,誉为‘当代名臣,人伦准的”。虞世南,字伯施,唐初越州余姚(今慈溪市观海卫镇鸣鹤场)人。隋中国书法名家名帖欣赏之四:褚遂良--虞世南课件

虞世南是跟从王羲之的七世孙、隋朝书法家智永禅师学习书法的。他的字用笔圆润,外柔内刚,结构疏朗,气韵秀健。传说唐太宗学书就是以虞世南为师。唐太宗常感到“戈”字难写。有一天,他写字时写到“戬(jian剪)”字,只写了“晋”的半边,让虞世南写另外半边的“戈”。写成以后,唐太宗让魏征来鉴赏,魏征看了说:“今窥(看的意思)圣作,惟戬字戈法逼真”。唐太宗赞叹魏征的眼力高,也更看重虞世南的书法了。虞世南的代表作有《孔子庙堂碑》等。初唐的书法家继欧、虞之后的是褚遂良和薛稷。虞世南死后,唐太宗慨叹地说:“世南死,没有人能够同我谈论书法了。”

虞世南幼年学书于王羲之七世孙,著名书法家僧智永,受其亲传,妙得“二王”及智永笔法,故其书笔致圆融丰腴,外柔内刚,血脉畅通。虞世南为人沉静寡欲,志性刚烈,议论正直,深得唐太宗器重。他的书法,笔势圆融遒劲,外柔而内刚。论者以为如裙带飘扬,而束身矩步,有不可犯之色。他的书法,得到智永的传授,继承了二王的传统,收到很好的效果,称得起接魏晋之绪,启盛唐之作,与欧阳询、褚遂良、薛稷号称初唐四大书家。虞世南作书不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