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19PAGE第17课第二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国际秩序的形成【备课史料】【课标要求】通过了解两次世界大战,理解20世纪上半期国际秩序的变动;了解列宁领导的十月革命爆发的原因、过程,理解十月革命的世界历史意义;理解两次世界大战之间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对国际秩序的影响。【学习要求】本专题有三个学习要点:一是讲述20世纪上半叶发生的改变世界格局与国际秩序的两次世界大战;二是了解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社会主义国家苏联的兴起与发展;三是了解两次世界大战之间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理解这些运动对国际秩序演变的重要影响。【史学材料导读】第二次世界大战如果把“一战”比作影响深远的大灾难,“二战”就是灾难的顶点。“二战”造成了欧洲文明的完全崩溃,标志着在“一战”中成形并导致后来20年间欧洲不稳和紧张的各种意识形态、政治、经济和军事力量的终极冲突,成为重塑20世纪历史的决定性事件。第二次世界大战终结了第一次世界大战遗留下来的欧洲。欧洲在“二战”中险些毁掉自己。它最终存活了下来,但变得迥异于前。——摘编自[英]伊恩克肖:《地狱之行1914-1949》一、二战起源和法西斯国家的毁约扩军史学聚焦1:战前世界格局20世纪30年代,国际局势风云变幻,危机迭起。随着德日两国确立法西斯专政,欧亚两个战争策源地形成,世界战略格局发生根本性的变化。法西斯政权无视人类社会的发展趋势和时代特征,对内实施高压独裁统治,对外积极谋划新的世界战争,疯狂侵略扩张,成了世界人民的主要敌人,它们同以世界人民为主体的反法西斯、反侵略势力之间的矛盾成了当时世界的主要矛盾。世界人民的总任务是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建立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阻止法西斯势力的蔓延,抗击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制止世界大战爆发。英、法、美等西方国家,对内继续维持民主政体,对外力图维持国际和平局面,它们也受到法西斯势力的威胁,是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潜在同盟者和世界人民可以争取的对象。如果全世界各种反战力量结成真正有效的统一战线,就有可能制止法西斯侵略,推迟和避免世界大战的发生,即使战争爆发,也能够较快地打败法西斯国家。但是,西方国家统治集团内部,有些人希望单方面牺牲别人特别是苏联的利益,来维护自己的利益,不惜对法西斯国家妥协退让,甚至实施“祸水东引”,从这个意义上说,西方民主国家也有可能成为法西斯国家的帮凶。30年代国际局势的发展,有三种趋向。一种是以苏联为首的世界人民同西方民主国家结成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制止法西斯侵略,推迟和避免世界大战的发生。这种结局最符合历史的潮流,对世界人民也最为有利。第二种是法西斯势力同西方民主国家暂时达成妥协,法西斯国家不断蚕食中小国家,并在向英法开战之前首先进攻苏联。苏联政府认为在慕尼黑会议前后,这种可能性已经部分地成为现实。第三种是苏联孤立自保,希特勒实现声东击西,在进攻苏联之前首先进攻四欧国家。30年代后期的现实历史,就是实现了这种可能性。这种结局并不是一种理想的选择,因为最为得利的是法西斯国家,只有在第一种可能性无法实现,而第二种可能性迫在眉睫时,才可采纳。——摘编自王斯德:《世界通史:现代文明的发展与选择》1.大战起源史学材料研读一:制度和文化因素20世纪上半叶的时代特征是战争与革命。在20世纪前半期,50年中间,整个西方世界处于一种失调状态,生了一场大病。总体上来讲,西方民主体制在完成了反封建的重任以后,在运行中间也逐渐暴露出不足,这个不足表现在很多方面,在政治上是代议制的异化。西方代议制的兴起是反封建的,在反封建的时候大家有一种快感,因为在政治舞台上面能够发声音,是民众选出来的。但是,代议制运行时间长了以后人们就会发现,人们选出来的人好像并不是想象中那样全心全意为他们服务的人。在政治体制方面,第二个问题是三权分立所造成的互相牵制和扯皮,导致了效率的低下。因为本意是好的,希望能够互相制衡,互相制衡以后,出现独裁的可能性比较小。后来在运行的过程中发现效率低下。另外,西方体制的失调,在国际秩序和国际格局上面,也发生了很大的动荡。所以在这样一个过程里面,西方的道路似乎已经到顶了。在这样大背景之下,还有一个情况,在欧洲内部有大陆文化和海洋文化两支力量的对抗。——摘自郑寅达《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根源探析及当代启示》史学材料研读二:凡尔赛条约对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是20世纪人类第一场大搏杀之后确立的世界新秩序,它承认了列强之间相对实力地位的变化,建立了国际联盟这一世界性国际组织来适应世界一体化进程的需要,它所奠定的世界新格局,为20年代世界的相对平稳发展创造了条件。然而,作为一个国际和平体系,它并不理想。它本来应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或者缓和世界危机,但实际上并未办到,它的内在弊端反而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有着一定的联系。首先,该体系具有反人民性,无视广大殖民地半殖民地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发展和变化,仍然把它们作为战利品在战胜国之间瓜分。其次,它受困于意识形态的对立,无视苏维埃俄国作为一个大国的客观存在,把它排斥在世界体系之外。第三,由于在缔结和平体系时没有从维护世界和平的高度来处理战败国问题,过分强调复仇和奴役,同时还激化了战胜国之间的矛盾,因而直接引发了新一轮的争斗。——摘自王斯德:《世界通史:现代文明的发展与选择》,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史学材料研读三:世界经济危机是致命性推手吗在一片经济战中,资本主义世界也曾企图通过协商来建立稳定的世界经济秩序,1933年6月在伦敦召开的有66个国家参加的世界经济会议便是突出的一例。其中许多国家由政府首脑率领代表团出席。这次会议企图达成关于降低关税、稳定货币的协定,但由于矛盾重重,会议以失败而告终。世界经济会议的失败,使国际经济关系进一步恶化,其结果不仅延长了1929年爆发的资本主义经济大危机,而且还延长了危机过后的萧条阶段,出现了30年代的“大萧条”、“特种萧条”。在彼此对抗的集团中,德、日、意这三个占有地盘较小、资源相对不足的帝国主义国家显出其不利地位。它们一方面竭力摆脱对其他国家的依赖,另一方面则宣扬对外扩张的理论。但要对外发动战争,就先要加强对国内劳动人民的统治,强制扩军备战。于是德、日继意大利之后于30年代初公开建立法西斯专政,企图从战争中寻求出路。如果说,一次大战后世界上存在着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之间的矛盾,帝国主义与殖民地半殖民地之间的矛盾,战胜国与战败国之间的矛盾以及战胜国之间的矛盾等多种矛盾,在这些矛盾中究竟以何种矛盾为主要矛盾尚不明朗的话,那么,到这时,德日意法西斯侵略国与一切遭受侵略、威胁的国家和人民的矛盾逐渐上升为世界主要矛盾,则是一个日益明显的事实。——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现代史编》(上)史学材料研读四:法西斯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推动法西斯都鼓吹极端民族主义或民族沙文主义,以各自民族历史中的某一段“辉煌”时期为资本和楷模,要求重振本民族的国际地位,侵略和奴役其他民族。都鼓吹弱肉强食的社会达尔文主义,宣扬和推行独裁统治,歌颂暴力和战争。同时,法西斯既反对科学社会主义,又反对传统的资本主义,鼓吹寻求第三条道路。在这种所谓的“第三种社会制度”里,国家利用自己拥有的绝对权力,排除外来民族和犹太人,对本民族成员实行阶级调和与阶级合作,恢复前资本主义那种恬静安逸的田园牧歌式生活。但是,小资产阶级不是新的生产方式的代表者,它不可能建立起一种超乎于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制度之外的社会制度。其最终的政治归宿,不是转向无产阶级,成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同盟军,便是投靠资产阶级,成为资产阶级利益的实际代表者。但是,法西斯主义鼓吹民族沙文主义、弱肉强食的社会达尔文主义极权统治和反共,几乎从一开始就注定了投向大资产阶级的方向。法西斯执政后所确立的体制,成为一种特殊类型的资本主义体制。法西斯运动从一开始就是一场国际性运动,它除了在意、德、日三个国家大规模泛滥外,还在欧美其他一系列国家内涌现。从横截面上看,20世纪的法西斯可分为东方法西斯和西方法西斯两大类别。东方法西斯以日本为代表。日本尽管在二三十年代出现了500多个民间是沿有一个作为法西斯运动核心的法西斯政党,日本法西斯体制的确立,首先由军部在对外扩张的过程中法西斯化,随后法西斯化的军部同宫廷、官僚、财阀等权势集团相结合,依靠发动战争等外部事件的刺激,取得对国家政权的支配,逐步把近代天皇制向天皇制法西斯体制推进。日本法西斯具有较强的封建性,保留了较多的传统形式和特征。西方法西斯以德、意两国为典型。其主要特点是有一个由强有力的党魁领导的群众性的法西斯政党,由这个政党发动具有广泛群众基础的法西斯运动,采取以自下而上为主的方式,同统治阶级权势集团结成政治联盟,取得全国政权。在这个基础上,进而废除议会民主制,全面确立法西斯体制。西方法西斯具有较浓的小资产阶级性和现代色彩。——摘自王斯德:《世界通史:现代文明的发展与选择》2、法西斯国家的毁约扩军史学材料研读一:希特勒撕毁军备条约直到1932年,希特勒掌权的前一年,德国社会党人还组织了多场支持和平的集会,参加者达60万之众。即使在希特勒就任德国总理之后,德国人口的大多数,尤其是经历过第一水界大战的人,仍然怀有对战争的一种病态恐惧。希特勒的伎俩是,他多年来一直向德国人民表示,他要的是和平,不是战争,而保证德国国防的最好办法就是重整军备。他还力图使德国人民相信,他不过是想在军力方面得到和西方强国的“平等权利”。他辩称,如果西方强国不裁军,那么无论是为了起码的公平,还是为了伟大德意志民族的骄傲和声誉,都应该允许德国重建军队,把被1919年的《凡尔赛和约》减到小得可怜的军队发展到与西方强国相似的水平。不仅纳粹党人,而且许多其他德国人都觉得这个论点言之有理。因为这个关键问题,筹备多年,1932年2月2日首次召开的日内瓦世界裁军会议为达成国际裁军协议所做的一切努力都尽付流水。当然,要想管理全球武器贸易,限制各国政府的军费开支,并劝说各国通过裁军来保证安全,需要解决许多困难的技术问题。但是,比技术问题大得多的障碍是,包括日本、苏联、意大利和德国在内的大国根本没有裁军的意愿。此外还要加上尤其使法国和英国煞费脑筋的另一个难题,即应该允许德国武装到什么水平?法国对两次遭到莱茵河彼岸德国的入侵记忆犹新,可以理解它为何将国家安全视为重中之重。任何稍微影响国家安全的裁军措施对法国来说都是不可接受的。另一方面,英国作为裁军理念的主要推手持有更加理想化的观点,认为全面裁军可以带来安全。法国人不为英国人的观点所动,也不可能改变自己的立场,因为英国不肯保证法国万一遭到德国攻击时一定会派兵驰援。这两个西方强国在裁军政策上的根本性分歧给希特勒提供了天赐良机,使他得以指出,西方民主国家在世界裁军会议上大唱高调,但堂皇的言辞下隐藏着极大的不公平,因为它们强迫德国限制军备,却不肯将自己的军备降到与德国相同的水平,也不准德国重整军备,以达到其保证自己的安全所必需的水平。各国(包括部分小国)都寸步不让地坚持本国利益,决心要保证其实是不可能达到的安全,这击碎了任何达成普遍协议的希望。1933年10月14日,希特勒不负德国军方领导层和外交部所望,宣布德国退出世界裁军会议和国联。那时,裁军会议已经沦为空谈的场所。希特勒敏锐地抓住这个大好的宣传时机,退出后马上举行了一次公投。公投的官方结果是,95%的选民支持希特勒的行动,这大大提升了希特勒在德国人民心中的威望。德国退出之后,裁军成为泡影,虽然世界裁军会议依然蹒跚前行,直至1934年6月才终于寿终正寝。希特勒胜利了,国联遭到重大打击。裁军毫无可能。欧洲做好了开始新一轮军备竞赛的准备。1935年3月,希特勒感到已经羽翼丰满,于是宣布将德意志国防军扩大到36个师(大约55万人),并重新实施普遍兵役制。希特勒还公开宣布德国拥有了空军,其规模已经相当于英国空军(显然是夸大其词)。这两个步骤都是对《凡尔赛和约》的公然违背。西方民主国家仅仅提出了抗议,然后就没了下文。不过,它们还是因希特勒此举感到了紧张,大量增加了军费开支。——摘编自[英]伊恩克肖:《地狱之行1914-1949》史学材料研读二:日本发动侵华战争日本一直对中国怀有野心。早在1927年,田中义一内阁就召开东方会议,确定了分离满蒙、侵略中国、称霸远东的方针。世界经济大危机爆发后,日本军内法西斯分子更是蠢蠢欲动,打算一方面实行“国家改造”,建立法西斯体制,另一方面发动侵略中国东北的战争。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按照预定计划,在沈阳北郊柳条湖炸毁铁路道轨,诬称中国军队破坏,以此为借口,向东北全境发动进攻。由于蒋介石政府实行“不抵抗”政策,日军在三个月内占领了几乎整个东北三省。1932年3月,日本制造了傀儡政权伪“满洲国”(1934年改称“满洲帝国”),宣布东北脱离中国而“独立”,立清朝废帝溥仪为“执政”,设伪都于长春。在日本国内,一直存在着侵略方向的“南进”“北进”之争。1936年8月7日,广田首相召开“五相会议”,通过了侵略扩张的纲领性文件《基本国策纲要》,确定了“南北并进”的方针。文件规定,日本的战略目标是“一方面确保帝国在东亚大陆的地位,另一方面向南方海洋发展”,为了对付苏联和美国两个假想之敌,必须扩充“陆军军备,以对抗苏联于远东所能使用的兵力为目标”,同时扩充“海军军备,应配备和充实兵力,足以对抗美国海军,确保西太平洋制海权”。文件还要求“革新”内政和外交机关,以适应侵略战争的需要。日本无论是首先南进还是首先北进,都必须控制中国。在德、意两国侵略扩张活动的激励下,日本统治集团处心积虑地伺机扩大对中国的侵略。从1937年6月起,日本侵略军在北平西南宛平县附近连续进行军事挑衅。7月7日晚,在卢沟桥附近演习的日军借口一名士兵失踪,要求进入宛平城搜查,遭到中国守军拒绝后,即向宛平城发动进攻。消息传到东京,军部内部就扩大还是不扩大战争的问题发生争论,最后扩大派占了上风。7月11日,日本内阁开会,一面高唱“和平”和“不扩大”的高调,一面却决定从中国东北、朝鲜和日本本土抽调军队,扩大侵华战争。7月28日,日军增援部队到达中国华北,在平津地区发动总攻击。8月13日,日军大举进攻上海。日本侵华战争全面展开。——摘编自王斯德:《世界通史:现代文明的发展与选择》史学材料研读三: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1935年10月3日,意大利入侵了阿比西尼亚(Abyssinia,后来通常称为埃塞俄比亚)。这是以现代手法推行的老式帝国主义。墨索里尼坚决鼓吹战争,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提高他自己的威信。战争的胜利将使意大利一雪1896年阿多瓦(Adowa)一役惨败于阿比西尼亚之耻。它将向西方大国表明,意大利已不复1919年时的孱弱;当年,尽管意大利属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胜方,却被剥夺了许多意大利人认为自己国家对非洲殖民地“应得的”一份。在英国和法国的殖民势头趋弱之时,意大利要通过军事征服来昭示自己是蒸蒸日上的帝国主义强国。另一个重要原因是,阿比西尼亚将成为意大利建立现代罗马帝国大业的一个台阶,而现代罗马帝国的基础就是意大利对地中海、亚得里亚海与达尔马提亚、希腊与爱琴海,以及北非与东非的统治。那场战争野蛮而又残酷。意大利使用轰炸机大肆投掷毒气弹来恐吓老百姓,但是,阿比西尼亚顶住敌人的巨大优势,坚持了好几个月。1936年5月,意大利军队开进亚的斯亚贝巴,阿比西尼亚的皇帝海尔·塞拉西(HaileSelassie)出国逃亡,战争方告结束。意大利又花了7个月的时间,在付出了巨大代价后,才宣布阿比西尼亚“实现了平靖”。意大利国王被宣布为皇帝。墨索里尼沉浸在意大利民众的一片赞颂声中,他的民望达到了他一生中空前绝后的最高点。他在国内是名副其实的众望所归。在国际上,阿比西尼亚战争敲响了国联作为促进欧洲和平与安全的国际机构的丧钟。国联对意大利实施了经济制裁,但制裁范围极为有限,比如,禁止对意大利出口鹅肝酱,却不禁止钢铁、煤炭和石油的出口。英国外交大臣塞缪尔·霍尔和法国外交部部长皮埃尔·拉瓦尔想和意大利做交易,同意把阿比西尼亚约2/3的土地划给意大利,等于是奖赏墨索里尼的侵略。消息泄露,立即引起轩然大波,英国民众的反应尤为强烈。国联的一个成员国无端遭到另一个成员国的侵略,而两个最重要的国联成员国居然同意把被侵略的国家肢解瓜分。——摘编自[英]伊恩克肖:《地狱之行1914-1949》史学材料研读四:德奥合并与慕尼黑会议张伯伦的缓靖战略增大了希特勒的胆量,促使他提前迈出建立“大德意志的步伐。在希特勒原先的侵略计划中,捷克斯洛伐克一直排在奥地利之前,但是1938年初,由于纳粹分子不断制造事端,奥地利国内的冲突急剧升温,意大利在加入反共协定时也表示将向德国“让出”奥地利,因而希特勒改变原定计划,抢先于1938年3月出兵占领奥地利,将它并入德国。英国的既定方针是允许德国建立大德意志国,不过要用和平手段,面对德国的动武行为,英、法驻德大使馆奉命提出抗议照会,谴责德国对奥地利施加“压力”。希特勒明白这是表面文章,干脆宣称德、奥关系是“德意志人民的内部问题,与第三者无关”。一个月后,西方大国都承认了这一事实当希特勒把侵略矛头指向捷克斯洛伐克时,他希望在排除英国干预的情况下打一场侵捷局部战争,让军队积累从事闪击战的经验,并一举完成侵略目标。他利用捷国内的民族矛盾,资助30年代中期成立的“苏台德德意志人党”,要求该党领袖汉莱因提出捷克政府所不能接受的要求”,以扩大事态提供德国干涉的机会。1938年9月15日和22日,张伯伦两次出访德国,希特勒在第一次会谈中要求英国根据民族自决的原则使苏台德区脱离捷克,当张伯伦回国争得各方面同意后,希特勒又提高要价,要求捷国全部人员立即撤出苏台德区,德意志人占多数的地区由德军占领,其余地区举行公民投票决定归属。但是当张伯伦表示要中止会谈,不惜兵戎相见时,他又软了下来。慕尼黑会议是英、德双方一种特殊的妥协,英国作出的是根本性和全局性的让步,而希特勒作出了表面的暂时性的让步,即放弃使用武力,仅仅获得苏台德区而不是整个捷克斯洛伐克。1939年3月德国侵占捷克残存地区后,东欧问题变得突出起来。德国只有控制了波兰、罗马尼亚等东欧国家,才能解除西进的后顾之忧,在小范围内避免两线作战。控制东欧国家,可以通过诱逼其成为附庸国或武力侵占两种途径,以后不少国家实际上走了第一条途径,但是波兰坚持要在德苏之间保持“等距离外交”,寻找英国作为自己的靠山。1939年4月3日,希特勒下令制定进攻波兰的“白色行动计划”,决心用武力打败波兰。——摘编自王斯德:《世界通史:现代文明的发展与选择》史学聚焦2:集体安全与绥靖政策苏联集体安全:面对法西斯的挑衅,苏联和法国从不同的角度出发,提出了建立欧洲集体安全体系的构想。世界经济大危机爆发不久,斯大林就预测到资本主义国家的统治阶级“在对内政策方面将从进一步法西斯化中寻找摆脱现状的出路”,“在对外政策方面将从新的帝国主义战争中寻找出路”。随着日本侵略中国东北和纳粹党在德国攫取政权,他在1934年1月又明确指出,国际关系尖锐化的根源在于日本和德国,它们两国退出国际联盟,“更加推动了军备的扩充和帝国主义战争的准备”,“现在又像1914年那样,好战的帝国主义的政党,战争和复仇的政党是最出风头的。新的战争显然逼近了”。以后,苏联领导人在各种场合不断指出,法西斯侵略势力是世界人民的主要危险,要求世界人民团结起来,制止这股势力的蔓延和扩张。1933年12月,联共(布)中央通过了关于开展为争取集体安全而斗争的决议,主张用集体安全的力量反对法西斯国家的侵略行动,防止战争爆发。苏联外交人民委员部在准备答复法国政府的提问时,根据党中央的上述决议,拟订了一项关于建立欧洲集体安全体系的建议。该建议实际上是苏联建立欧洲集体安全体系的蓝图,包含以下四个要点。(1)苏联同意在一定条件下参加国际联盟;等求头(2)苏联不反对在国际联盟范围内缔结抵御德国侵略的区域性共同防御协定;和,信有治的(3)苏联同意比利时、法国捷克斯洛伐克波兰、立陶宛、拉脱维亚、爱沙尼亚、芬兰或其中某些国家参加上述协定,但法国和波兰必须参加;(4)一旦遭到侵略国的军事进攻,各参加国应相互提供外交、道义和可能的物质援助。英国的绥靖政策:面临法西斯的步步挑衅,英国则推行绥靖政策。英文“绥靖”一词的含义是“抚慰”、“平息”、“姑息”,绥靖政策的核心内容是通过妥协退让以达到避战求和的目的。30年代,绥靖政策可分为两个阶段,以1937年年中为界,前期主要表现为听任法西斯国家毁约扩军,之后则表现为纵容法西斯国家对外侵略扩张。英国之所以会推行绥靖政策,首先受制于它的国际地位。它作为一个老牌的殖民主义国家,拥有世界上绝大部分殖民地,然而经过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民族解放运动的打击,实力日趋衰弱,面对法西斯国家的挑战,一心希望稳定国际局势,维护既得利益。此外,国内和平主义思潮和运动的兴盛,保守的财政政策造成的军事实力不足,统治阶级对中欧革命运动和社会主义苏联的恐惧,传统的“大陆均势政策”的延续,都对英国政府产生较大的影响。由于英国一再推行绥靖政策,到30年代中期,其自身的战略地位已严重下降。面临法西斯的直接威胁,英国国内的绥靖思潮进一步泛滥,1937年5月,绥靖派首领内维尔·张伯伦被推上首相宝座。二、大战爆发与进一步扩大【史学材料研读一】德国进攻波兰德国入侵波兰1939年9月1日凌晨4时45分希特勒按照准备已久的侵略计划(“白色方案”),向波兰发动突然袭击。8月31日晚,一群穿着波兰军服的德国党卫队员“袭击”了德国边境城市格利维策(今格莱维茨)的电台,并用波兰语作“反德”广播,在离开现场时,还丢下身穿波兰军服但实际上是德国囚犯的尸体,充作被“侵犯”的证据,以此制造借口,混淆视听。希特勒宣称德国遭到“侵略”,随即下令以“武力对付武力”,进行“反攻”。9月1日拂晓前,事先停泊在港口城市但泽(今格但斯克)进行“友好访问”的德国军舰,首先向当地的波军基地开炮轰击,约半小时后,德军以160万兵力,2000多架飞机和2800辆坦克,陆空配合,从西南、西北和北部三路侵入波兰。英法两国政府向德国提出停止军事行动的照会遭到拒绝,在国内外舆论的压力下,不得不根据以前同波兰签订的条约,于9月3日先后对德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在欧洲爆发。本来就已三面受敌、兵力分散又缺乏纵深防御的波军,犹如处于上下颌之间的舌头。面对采用装甲机械化部队和空军联合作战新战术的德军,波兰当局却仍把匆忙动员起来的70%的军队都部署到1600公里长的国境线上。这种布局无异于将其大部分军队放在舌尖上,形成挨打的局面。在德军快速突进的闪击战打击下,波军主力被分割包围。尽管指挥不当、装备落后,波军仍进行了英勇顽强、可歌可泣的战斗。此时在西线与法英对峙的德军,开始只有23个师,而法军则超过80个师。德军统帅部长官凯特尔认为,“假使法国发起进攻,他们所遇到的将是德国的一道军事纸屏,而不是真正的防御”。由于英法的宣战是被迫的,加上长期以来绥靖政策的影响,英法没有作好和德国作战的准备,不想也不敢真打,所以行动不力,坐视波兰败亡。波兰政府于9月17日晚流亡国外,首都华沙四面被围,又遭狂轰滥炸,终于在28日沦陷。波兰之战共进行了35天。军队有组织的抵抗虽在10月5日结束,但波兰军民反侵略的斗争并没有停止。苏联建立“东方战线”战争爆发后,苏联为了自保和防止战火东延,着手在西部边境采取一系列行动,从波罗的海到黑海建立一道阻抗德军向东挺进的壁障——东方战线。1939年9月17日,当波兰濒临败亡之际,苏军进入波兰境内的西乌克兰和西白俄罗斯地区,借口是波兰出现的局势构成了对苏联的威胁,必须保护上述两个地区的同胞。10月,这两个约占波兰面积一半、近20万平方公里、人口约1300万的地区,分别加入苏联的乌克兰和白俄罗斯两个加盟共和国。——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现代史编》(上)1994年11月第1版史学聚焦二:苏联建立东方战线苏联建立“东方战线”战争爆发后,苏联为了自保和防止战火东延,着手在西部边境采取一系列行动,从波罗的海到黑海建立一道阻抗德军向东挺进的壁障——东方战线。1939年9月17日,当波兰濒临败亡之际,苏军进入波兰境内的西乌克兰和西白俄罗斯地区,分别加入苏联的乌克兰和白俄罗斯两个加盟共和国。1939年9、10月间,苏联又分别与波罗的海沿岸的爱沙尼亚、拉脱维亚和立陶宛三国签订互助条约,规定苏联在三国境内有驻军、建筑军港和空军基地的权利,作为苏联的加盟共和国。苏联建立“东方战线”的最后一个行动是1940年6月26日照会罗马尼亚,要求归还比萨拉比亚从1939年9月17日到1940年8月6日,苏联政府建立的这条“东方战线”使领土自北到南向西推进了二三百公里。但是后来的事实证明,这道防线并没有起到预期的作用。相反,在法西斯进行侵略的二战之初,苏联政府用军事行动和武力威胁扩大疆界的大国沙文主义的行为,损害了自己在世界上的形象。——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现代史编》(上)【史学材料研读二】德国的西线攻势和法兰西之战德军在5月9—10日的午夜以后不久,对荷兰和比利时发动了闪电战。在黎明之前,伞兵和滑翔部队先后在荷兰降落,占领了所有重要的机场,以及累克河、伐耳河和马斯河(默兹河)上在战略上极为重要的桥梁。荷兰的空军象波兰的空军一样,在自己的机场上就被搞得失去了战斗力,整个指挥系统由于所有的司令部都受到密集的轰炸而瓦解。荷兰人试图勇敢地抵挡住这一个接连一个的打击,但是德国装甲部队在盖那佩与文洛之间渡过马斯河,迅速粉碎了全部抵抗,到5月14日,整个荷兰都遭到了蹂躏。据说仅在鹿特丹一处,在5月14日的一次野蛮空袭中,就有大约三万平民死亡,第二大荷兰军队就投降了。对比利时也采取了类似的战术。古德里安的装甲军,在摩托师的紧密支援下,5月23日已经到达英吉利海峡,切断了英国远征军以及与英军协同作战的法、比部队向南的交通。盟军在北方的几支军队就这样整个被隔绝在英吉利海峡沿岸格拉夫林和纽波特之间以敦刻尔克为中心的日益缩小的三角地带上。多亏英国皇家海军和皇家空军竭尽全力,从5月29日到6月4日,有三十三万八千多名盟军从敦劾尔克的海滩上撤退到英国,——所有的港口设施早就失去了效用。德国统帅部未能充分利用这一情况。仅以炮击和空袭加强其攻势。盟军这场灾难的主要原因。除了愚蠢的成略思想——而且这种思想事先没有和各有关方面取得一致——这种不利因素之外,可能要归咎于装甲部队和反坦克武器力量的薄弱。德军于6月14日兵不血刃开进巴黎;马其诺防线已经被迂回过去,而且部分已被突破6月22日,法国代表在贡比涅刚近的勒通德斯和希特勒签订停战条约。与此同时,意大利军队已进兵攻打法国的阿尔卑斯山边境。法国军队坚守阵地,打退了每一次进攻,重创意军,但是这时的战局已毫无希望,6月24日,法国与意大利签订停战条约。德法停战条约于6月25日生效,贝当元帅把他的政府迁至维希。拿破仑的理论是使大部队由于灵活机动而成倍增加其威力,而希特勒的装甲部队和俯冲轰炸机则赋予这个理论以二十世纪的内容。他巧妙地发挥这一思想,在不到四十天的时间内粉碎了法国在军事方面唯我独尊的神话,同时暴露了轻信马其诺防线是大错而特错。——摘编自[英]阿诺德·托因比:《第二次世界大战史大全第三卷:轴心国的初期胜利》【史学材料研读三】不列颠之战法国的陷落,给希特勒提出了一个新的课题:怎样才能最好地消灭英帝国的战斗力。为了腾出手来与俄国进行不可避免的较量,这是必不可少的序曲。7月16日,他发布了入侵英国的代号叫做“海狮行动”的军事指令。作为预备的步骤,发动了一次空中攻势,目的在摧毁英国皇家空军的战斗机指挥部。希特勒和戈林完全可以对这次战斗的结果怀有信心。在8月的第一个星期,德国空军当局集中的作战飞机,计有一千三百六十一架轰炸机,一千三百零八架战斗机,而英国皇家空军能够与之对抗的至多不过四百七十一架轰炸机和七百十四架战斗机。德国的空中攻势从8月8日开始,并继续加强,直到10月5日,这时德国空军显然已无法压倒英国皇家空军,而把入侵英国的计划放弃了。空袭的目标对准护航船队、海港、飞机场和兵工厂,特别是伦敦的各个码头。英国多亏有效的雷达系统和优良的战斗机与飞行员,使德国人不能达到决定性的结果,到10月底,德国损失的飞机达一千七百多架,相比之下,英国只损失九百十五架。到11月底,英国平民在敌人的空袭中丧生的近一万九千人。德国空军既然未能攻破英国的空中防线,就放弃了“海狮行动”,这个计划是要用十三个师的兵力在英吉利海峡沿岸的海特与沃信之间登陆入侵英国。到9月中旬,要进行这样规模的两栖作战,季节已经太迟,10月12日,这个计划终于取消了。这样,英国就获得了喘息的机会,用以重新训练和装14备从敦刻尔克海滩上救回来的战士,并在英国的国土上创立了一个以戴高乐将军为领导的法国抵抗运动的核心。——摘编自[英]阿诺德·托因比:《第二次世界大战史大全第三卷:轴心国的初期胜利》【史学材料研读四】德国全面进攻苏联进攻苏联是纳粹德国的既定国策和“先大陆后海洋”扩张计划的重要一步,希特勒在争取“逼和”英国的同时,从1940年8月起向东欧地区调兵,并先后把匈、罗、保和斯洛伐克拉进法西斯侵略集团,为侵略苏联铺垫道路。苏联在法国败降后也增强了战争紧迫感,对内加紧备战,对外努力争取中立日本,于1941年4月签订了《苏日中立条约》,同时调整与英美的关系,以扩大外交上的回旋余地,谨慎处理对德关系,避免引火烧身。但是对德国在东欧的行动却非常不满和警惕。于是希特勒邀请苏联外交人民委员莫洛托夫于1940年11月访德,而希特勒却认为苏联的态度过于强硬,可能会干扰德国对英作战,于是决定在194年实施进攻苏联的“巴巴罗萨计划”,打算在这年入冬前打到欧亚分界线一带。1941年6月22日,德国动用550万兵力、3000架飞机和4300辆坦克,分北、中南三路向苏联发动全面进攻,进攻的重点在中路。德“中央”集团军群分南北两路对苏军实施钳形突击,先后在明斯克和斯摩棱斯克完成合围。之后主力部队分别北上南下,协助“北方”集团军群封锁了列宁格勒,与“南方”集团军群在基辅以东完成合围,包围并消灭苏联部署在乌克兰地区的重兵60--70万人。同年9月,德军实施“台风”作战计划,向莫斯科方向发起主攻。10月6日,“中央”集团军群在维亚兹马完成合围,包围苏军60多万人。之后继续向东进攻,10月中旬逼近距莫斯科不到100公里处。——摘自王斯德:《世界通史:现代文明的发展与选择》史料聚焦三:日本全面侵华1939年9月到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这一阶段的中国抗日战争,在整个反法西斯战争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所起的作用要远远超过英法等国家。中国军民的主要国际贡献是:第一,使苏联避免了两线作战,能集中兵力对付德国。苏联从1939年8月23日同德国签订互不侵犯条约到1941年6月22日德国发动侵苏战争,力图避免两线作战。第二,推迟了太平洋战争的爆发,并使日本在最终发动战争时兵力不足,不能全力以赴。日本在1940年7月虽然已决定南进,但到了1941年4月17日,大本营陆海军部又作出了《对南方施策纲要》的新决定。《纲要》认为只有在美、英、荷的对日禁运威胁到日本的生存以及美国单独或与英、荷、中共同对日本加重军事压迫时,才能对南方行使武力。日本推迟向南方进军的原因,一是海军方面认为对南方行使武力就是对美国行使武力,现在尚未做好准备。二是“中国事变”没有解决。从1939年9月到1941年12月这段期间,英、法、苏虽已先后参战,但在亚洲和太平洋地区,仍是中国孤军奋战的局面。尽管如此,中国军民继续给日本侵略者以沉重打击,拖住了日军的主力。太平洋战争爆发时,日本投入南方战线(即东南亚和太平洋战场)的兵力只占陆军总兵力的二成,其余一成留在本国,三成配置在朝鲜和中国东北,四成配置在东北以外的中国其他地区。配置在朝鲜和中国东北的军队,负有确保中国内陆作战的任务,故陆军总兵力的七成仍用于侵华战争。如果不是由于日军主力陷在中国大陆,太平洋战争初期英、美、荷的失败还要惨重得多。印度和澳洲的失守不是没有可能的。——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现代史编》(上)1994年11月第1版【史学材料研读五】太平洋战争的爆发1940年7月日本决定南进后,于9月23日派军队进驻法属印度支那北部。印度支那的战略地位非常重要,是侵入泰国、缅甸、马来亚(今马来西亚和新加坡)和菲律宾的桥头堡。9月26日,美国给以还击,宣布对日本实行钢铁禁运。为了南进,日本一方面于9月27日与德、意缔结同盟条约,相互呼应,以德制美,共同对付英美;另一方面,又于1941年4月13日在莫斯科签订了《日苏中立条约》,以此调整关系稳住苏联。需要指出:为了保障苏联东部安全的这个条约,规定缔约双方互相保证在中国的势力范围,其中包括苏联承认伪“满洲国”,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苏德战争爆发后,日本认为当务之急还是夺取南方丰富的战略资源以解决中国战场问题,西伯利亚则待苏联战败时再去侵占。1941年7月2日御前会议确定首先南进。24日,日本进军印度支那南部,作为南进的桥头堡。对此,美国立即作出反应,冻结日本在美资产,并对日禁运石油等战略物资。英、荷与美采取一致行动。日本也冻结了美、英在中国沦陷区的资产,作为反制裁。双方关系行将破裂,已如箭在弦上。10月,日本主战派代表东条英机出任首相,决心在12月初对美、英、荷开战,加速战争准备。为了麻痹美国,日本还加派“和平特使”赴美协助谈判,一直拖到开战。1941年12月7日(夏威夷时间星期日)清晨7时55分,秘密航行12昼夜、行程约3500海里的日本舰队,在联合舰队司令山本五十六的指挥下,用舰载机对珍珠港发动突然袭击,炸沉炸伤太平洋舰队近20艘大型舰只,其中包括8艘战列舰,击毁飞机约230余架,美军死亡约2334人,在港内的美国太平洋舰队几乎覆没。日本只损失飞机29架,大小潜艇6艘,死亡约100人。这是二战中继德国进攻苏联后又一次举世震惊的突然袭击。它宣告了太平洋战争的爆发。偷袭珍珠港,激发了美国人民的爱国主义和反法西斯的热情,孤立主义在美国一夜之间消声匿迹。第二天,美英对日宣战,荷兰、英联邦及拉丁美洲的一些国家相继对日宣战。12月9日,中国政府也正式对日、德、意宣战。从此,亚洲太平洋地区的对日作战有了两个主战场,即除了单独抗日四年另五个月之久的中国战场外,又有了另一个包括东南亚战区在内的太平洋战场。12月11日,德、意也对美宣战。至此,全世界约4/5的人口卷入了这场空前的大搏斗,战争的范围达到了真正的世界规模。——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现代史编》(上)史学材料导读二:轴心国集团的建立德意日军事同盟的建立和德国入侵巴尔干与北非1937年1月,德、意、日通过《反共产国际协定》,三国轴心正式形成。为了加快对外扩张侵略的战争步伐,三国需要把政治同盟发展为军事同盟。由于德国计划先打法英,日本打算北侵苏联,双方战略目标不一,没有达成协议。随着德国在西线得手,日本认为夺取已无还手之力的英、法、荷等国在远东、太平洋地区的殖民地,正是大好时机,便急于南进。德国也需要日本在亚洲、太平洋地区发动攻势,牵制英美力量。意大利则企图依仗德日的实力和影响,称霸地中海和非洲,重振罗马帝国昔日雄风。1940年9月27日,三国在柏林签署《德意日三国同盟条约》,正式结成军事同盟。条约规定:日本承认德、意在建立欧洲“新秩序”中的领导权,德、意则承认日本在建立东亚“新秩序”中的领导权。——摘编自《世界现代史》(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史学材料导读三:世界法反西斯同盟的建立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德军席卷欧洲,法国败降,英国岌岌可危。美国在欧洲的利益受到严重损害,意识到不能再置身战争之外,开始公开支持英、法等国的反法西斯斗争。1940年12月29日,罗斯福宣布美国“必须成为民主制度的伟大兵工厂”。1941年3月11日,美国国会通过了《租借法案》,以租借方式向英国等反法西斯国家提供援助。27日,美英共同制定了“先欧后亚”战略。6月22日,苏德战争爆发的当晚,丘吉尔发表广播演说,表示坚决支持苏联的卫国战争。24日,罗斯福在记者招待会上宣布,美国愿意援助包括苏联在内的所有抵抗法西斯的国家。28日,罗斯福派特使霍普金斯到苏联讨论援苏的具体计划。7月3日,斯大林发表广播演说,表示愿意与欧美反对德国法西斯的国家和人民结成统一战线。12日,苏英签订《在对德行动中联合行动的协定》。8月初,罗斯福与丘吉尔在大西洋北部的美国军舰上举行会谈,发表了著名的《大西洋宪章》,宣布两国不谋求领土扩张,也不承认法西斯国家侵略造成的领土变更,并表达了摧毁法西斯暴政和确立世界和平的决心。9月24日,苏联表示同意《大西洋宪章》的基本原则,奠定了美、英、苏三大国合作的基础。9月29日至1月1日,美、英、苏三国代表在莫斯科举行会议,讨论美、英对苏提供援助问题,签订了援助苏联议定书,主要内容是:从1941年10月至1942年6月,美、英每月向苏联提供400架飞机、500辆坦克和其他武器及军用物资,苏联则向美英提供军用生产所需的原料。11月7日,罗斯福发表声明,认为保卫苏联对美国十分重要,宣布《租借法案》适用于苏联。中国是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积极推动者。1940年德、意、日三国同盟建立后,中国即与美、英协商建立三国合作机制。11月9日,蒋介石约见美、英驻华大使,正式提出三国进行经济、军事合作的方案,美、英均以未同日本作战而拒绝。1941年12月8日,太平洋战争爆发的当天,中国政府紧急与美、英、苏进行协调,建议中国与三国正式结成反法西斯联盟。1941年12月22日至1942年1月14日,美、英首脑在华盛顿举行会议,再次确认了“先欧后亚”的战略,并根据罗斯福的建议,起草了反法西斯国家的宣言草案。1942年1月1日,美、英、苏、中等26个国家的代表,在华盛顿签署了著名的《联合国家宣言》,规定各签字国保证运用全部军事与经济资源对德意日及其仆从国作战,不与法西斯国家合作,不单独同法西斯国家缔结停战协定或和约。此后,又有21个国家陆续加入。《联合国家宣言》的发表标志着以美、英、苏、中为首的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正式形成,也为联合国的建立奠定了初步的基础。第二节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战略转折1942年下半年至1943年,反法酉斯盟国经过艰苦抵抗,在欧亚非实现了反法西斯战争的战略转折。中国的持久抗战牵制了日本陆军主力,有力支援了盟国的作战。欧亚各国兴起的抵抗运动,给法西斯以沉重打击。在此期间,美英中、美英苏盟国首脑分别举行了开罗会议和德黑兰会议,协调并加强了各国的战略合作。——摘编自《世界现代史》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历史概念:租借法案租借政策是指美国免费或有偿提供给法国、英国、中华民国以及后来的苏联和其他同盟国粮食,军事物资以及1941年至1945年期间提供的武器装备。它于1941年3月11日签署成为法律,并结束于1945年9月。大部分时候,援助是免费的,一些物资如船只,在战后被归还。作为回报,美国获得了战争期间在盟军领土上的陆军和海军基地的租借权。共计价值501亿美元的物资运抵了同盟国。价值314亿美元的物资运达英国,价值113亿美元的物资运达苏联,价值32亿美元的物资运达法国,价值16亿美元的物资运达中国,而剩下的价值26亿美元的物资运达其他同盟国。史学聚焦:大西洋宪章又称《丘吉尔罗斯福联合宣言》,于1941年8月14日由英国首相丘吉尔与美国总统罗斯福签署的联合宣言。苏德战争爆发后,第二次世界大战范围扩大,英、美迫切需要进一步协调反法西斯的战略。两国首脑于1941年8月在大西洋北部纽芬兰阿金夏海湾内的美国的重巡洋舰“奥古斯塔”号上举行大西洋会议。在13日两国首脑在“威尔士亲王”号战列舰的后甲板上进行了《大西洋宪章》的签字仪式,14日正式公布。该文件全文共8条,宣布对德战争的目的和战后和平的处置,同时表明两国不追求领土或其他方面的扩张,不承认法西斯通过侵略造成的领土变更,尊重各国人民选择其政府形式的权利,恢复被暴力剥夺的各国人民的主权,各国在贸易和原料方面享受平等待遇,促成一切国家在经济方面最全面的合作,摧毁纳粹暴政后重建和平,公海航行自由,各国必须放弃武力削减军备,解除侵略国家的武装。——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现代史编上卷补充材料:大西洋宪章的历史地位《大西洋宪章》提出的一系列原则使其不仅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而且成为近现代世界历史的分水岭,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首先是联合国系统的成立。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国际联盟实际上已名存实亡。1941年,《大西洋宪章》中即提出了这样的设想:待消灭纳粹暴政后,重建世界和平,建立一种“广泛而永久的普遍安全制度”(awiderandpermanentsystemofgeneralsecurity),使世界各国人民都能在其疆土之内安居乐业,享有自由的生活。此后,美、英、苏、中等国领导人就如何在战后建立国际安全机制进行了多次磋商,并达成共识。其次是战后的非殖民化彻底终结了自地理大发现以来全球形成的殖民地体系。《大西洋宪章》提出恢复那些被强行剥夺的民族的主权和自治,尊重民族自决权,为解决殖民地问题提供了指导原则。《联合国宪章》对殖民地问题做出了具体规定,其中第11章和第12、13章分别提出了关于非自治地区(殖民地)和托管地区的政策,进一步确定了民族自决的原则。这些都对殖民地人民最终获得独立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最后,《大西洋宪章》及此后的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最大的历史意义在于引领了世界政治、世界观念的进步,使国际关系从“弱肉强食”的蒙昧状态进入现代阶段。千百年来,在“弱肉强食”的国际社会里,某些国家特别是某些强国惯于“以强凌弱”,以战争作为推行国家政策的工具,动辄诉诸武力进行侵略,甚至酿成世界大战。《大西洋宪章》及后来的《联合国宪章》否定了侵略战争的合法性,《联合国宪章》把“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作为联合国的首要宗旨,规定各国在其国际关系上不得使用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侵害他国之领土完整或政治独立,并建立了“集体安全制度”。尤其是人类历史上开天辟地的第一次,战争结束后在纽伦堡和东京分别对德国和日本战犯进行审判,并对德、日规定了非军事化原则,通过民主改造使之成为和平民主国家。从此,人类对战争有了全新的认识和规定,确立了现代国际正义观,“中立”作为一个历史名词彻底退出历史舞台。尽管《大西洋宪章》内容略显空泛,但这丝毫不影响其重要的历史意义,它不仅在战时为建立世界反法西斯联盟,也为战后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提供了基本原则,不论是稍后的《联合国家宣言》,还是后来的《联合国宪章》,都能看到《大西洋宪章》的深刻影响,它的发表成为世界近现代历史的分水岭。——摘编自谭学秋《大西洋宪章的历史地位》,鲁东大学学报史学聚焦1:《联合国家宣言》随着法西斯势力的日益扩大,美国认定德国是最危险的对手,为了遏制和反对法西斯,有利于自己的安全及其在世界的地位,在1939年底修改《中立法》。规定允许出售军火,但要现款自运,实际是为海军和海运力量远远超过德国的英法购买军火开了绿灯。希特勒在西线得手后,美国鉴于唇亡齿寒,又进一步支持英国。1941年3月美国国会通过《租借法案》,授权总统以70亿美元向“对于美国防务至关重要”的国家提供各种援助。接着,美英两国军方秘密制定首先打败德国,然后解决日本的“先欧后亚”联合作战方针。以后,美国海军又为援英物资的输送对大西洋西部航线实行全面护航。这样,美国实际上已同英国站在一起,介入了大西洋之战。苏德战争爆发,英美当局认识到德国法西斯入侵苏联是称霸世界的前奏,苏联如被灭亡,他们自身也难保全。因此,英美立即宣布支持苏联,把“粉碎希特勒”作为“首要任务”,呼吁齐心协力打击法西斯。7月12日,苏英签订关于在对德作战中共同行动的协定。美国也决定对苏联进行军事、经济援助。8月14日,罗斯福和丘吉尔在北大西洋纽芬兰附近的一艘军舰上会谈后,发表了《大西洋宪章》,宣称两国不承认法西斯国家通过侵略所造成的领土变更,表示了反对纳粹暴政的决心。苏联也发表声明支持。9月29日至10月1日,苏、美、英在莫斯科签订了关于美英以武器装备供应苏联的第一个议定书。这是三国在反法西斯战争中采取的联合行动,表明已参战的苏联和尚未参战的美国,在政治、经济和军事领域内的逐渐联合。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不久,1942年元旦,26个国家在华盛顿举行会议,签署了《联合国家宜言》。签字国保证运用自己全部军事和经济资源,反对德、意、日轴心国及其附庸;保证互相合作,不单独同敌人缔结停战协定或和约。《宣言》的发表,标志着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经过战争的洗礼,终于形成。中国人民在此之前,坚持抗战4年半,为国际反法西斯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理所当然地得到了应有的国际承认。《宣言》由美、英、苏中四国领衔首签,其余22个国家则按国名的英文字母顺序依次排列,就是最好的历史证明。反法西斯联盟在人口、资源、生产能力、人心向背和团结互助方面,都比德、意、日集团占明显的优势,为以后战胜法西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联盟内部,各国的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并不一致,作战目的也不尽相同,虽然不时产生各种矛盾和斗争,但摧毁法西斯是他们的共同目标。正是这种根本利益使它们团结起来,互相配合支援,直到战争取得最后胜利。所以,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使战争的形势发生变化,是反法西斯战争取得最后胜利的决定性因素之一,并为“联合国”的成立奠定了基础。——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现代史》拓展材料1:日军偷袭珍珠港对美国参战的影响1941年12月11日,希特勒和墨索里尼向美国宣战一尽管条约并没有迫使他们这样做。这一行动为美国提供了有必要对德国和意大利宣战的唯一理由。美国、英国和苏联结成联盟,共同对付战争威胁,这一联盟使得徳国和日本失败的命运不可避免。日本和美国之间的战争爆发后,阿道夫•希特勒感到很欣喜,“现在我们不可能失败了:现在我们有了一个在三千年中从未失败过的盟国。”一这种反应是错误的.说得更准确的是英国首相温斯顿•丘吉尔(1874-1965),他表达了一种解脱的感觉,他对战争形势做出了更加准确的评价,他说:“胜利终究属于我们。”——摘编自本特利、齐格勒,《新全球史》拓展材料2:日军偷袭珍珠港对美国参战的影响1941年12月7日,日本人袭击了珍珠港,从此,第二次世界大战从欧洲范围的冲突转变为全球性的冲突。战争刚开始时,几乎所有的美国人都决心保持中立。罗斯福总统同伍德罗·威尔逊总统一样,公开表明了这一决心;1939年9月3日,他向全国宣布:“和平将不会停止”。但是,希特勒出人意料的胜利,尤其是法国的沦陷,迫使美国的决策人开始提出疑问:中立态度能否自动地提供保护免受卷入战争之害。如果希特勒征服英国,然后控制大西洋——这在当时似乎决不是不可能的事——征服计划中的下一个目标会不会是美洲大陆?——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北京大学出版社,第720页史学材料导读四:大战转折和意大利投降1943年,第二系世界大战仍在继续,这一年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走势发生根本转变的一年。在全世界人民的抗击下,法西斯侵略者丧失战略主动权,开始分崩离析;反法西斯同盟国开始从各条战线揭开战略大反攻的序幕。特别是希特勒妄图夺取战略主动权的反击遭到失败后,苏军展开更加凌厉的进攻,所向披靡。意大利军队在北非、西西里以及在苏德战场上遭到惨败,加深了意大利法西斯政权的军事、政治和经济危机,意大利已无力继续战争。7月25日意大利发生政变,墨索里尼被捕并送往荒无人烟的马达莱纳岛拘禁。原意军总参谋长巴多利奥组织新政府。此时希特勒命令德军向意大利本土进军,以免影响德国对南欧的控制。巴多利奥政府一方面对德虚与委蛇,另一方面同英美秘密接触,准备谈判投降。8月6日,意外交官贝里奥在丹吉尔向盟军表示愿意正式开始停战谈判。8月中旬,丘吉尔和罗斯福在魁北克会议上商定要求意大利无条件投降。8月19日意政府在里斯本开始与盟国谈判,盟军提出了意大利投降协定的详细条款。9月3日在西西里岛锡拉库萨附近的小城卡塞比雷,意大利代表卡斯特拉诺同盟军代表比·史密斯将军在简要条款上签字,规定意军立即停止军事行动,海、空军撤往指定地点,立即撤回在国外各战场作战的军队,盟军有权使用意大利的机场、军事基地。9月8日,美英盟军在意大利南部萨莱诺地区登陆。当天意大利宣布投降。9月29日,巴多利奥同艾森豪威尔在马耳他岛上共同签署了意大利投降协定的“详细条款”。10月13日巴多利奥政府对德宣战。这时,希特勒派兵占领了意首都罗马以北地区,扶植为德国伞兵救出的墨索里尼,成立法西斯傀儡政府(萨罗共和国)。意大利投降并对德宣战,标志着法西斯轴心的解体,使希特勒德国的军事、政治局势更加恶化,在国际上更加孤立。——摘编自王觉非主编.《欧洲历史大辞典》(下卷)史学材料研读一:苏德战争走向及其对二战战局的影响德国进攻波兰及随后英法对德宣战作为全面爆发的标志算起,到1945年9月2日日本在东京湾美国战列舰“密苏里号”上正式签署投降书为止,历时六年。这是一场世界反法西斯民主力量同法西斯侵略势力之间的全球大搏斗。无论其规模和范围,战争激烈程度和残酷性,以及对人类社会影响的广度和深度,都远非历史上任何~次战争所能比拟。先后参战或卷人的国家和地区84个,共约二十亿人(占当时世界人口4/5以上),战火遍及欧洲、亚洲、非洲和大洋洲,以及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地中海和北冰洋。参战军队1.1亿人。在20世纪以前的战争中,主要交战国家动员军队的总数,不超过其适龄男性人口总数的10%。第一次世界大战首次突破这一比例,主要交战国平均动员1/3的男性适龄公民人伍。第二次世界大战则达到平均动员1/2的男性适龄公民人伍。军人死亡2700多万,加上平民死亡共高达7000万人。战争中仅直接军费支出,就占各交战国家国民收人总和的60%——70%。物质财产损失一般统计为四万多亿美元(等于第一次世界火战的12倍多)。除战争所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之外,间接经济损失就更难以估算。如果人们透过这些数字,进一步探讨这两场给人类带来浩劫的世界大战,还要认识到这是人类战争历史运动发展到极端的“总体战争”。“总体战争”具有很多史无前例的特点:(1)战争的广度和深度极大增加,战争的残酷性和破坏性极大加强;(2)战争不仅是军队的事情,也不仅是在前方打仗,已经没有严格的前方与后方之分;(3)战争大量使用各种现代科技手段,动员整个国家的经济力量,整个社会经济转上战争轨道;(4)战争把千百万人民群众都卷了进去,极大地影响到整个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成为整个国家、民族和全社会的全面较量;(5)人们进行战争所奉行的信条(或日原则)是“追求绝对的目标,使用绝对的手段,谋求绝对的胜利”。引证材料2:斯大林格勒战役的国际影响在斯大林格勒战役中,法西斯军队的总损失大约是150万人、3500辆坦克和强击火炮、1.2万门大炮和迫击炮以及3000架飞机。仅在苏军的反攻阶段,就歼灭80余万敌军。其中,包围圈内的30万德军被击毙14.2万人,被俘9.1万人,受伤者34万人。②战役的胜利,粉碎和牵制了德军在苏德战场的战略攻势,迫使它转入战略防御和退却。苏军夺取了战场上的战略主动权,开始战略反政,扭转了苏德战场的整个战略形势。这一伟大胜利有力地鼓舞了苏军的士气,竖定了苏联人民战胜侵略者的信心。红军的辉煌战绩还产生了深远的国际影响:因为苏德战场是二次大战中陆上战争的主要战场,其战略形势的转变,加快了批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总进程,使它朝着有利于反法西斯同盟国方面发生根本的转折。全世界人民从斯大林格勒的胜利中看到了战胜法西斯的曙光在它的鼓舞下,欧洲和亚洲各国人民的反法西斯武装斗争,开始风起云涌,日益高涨。美英国家的政治家,看到苏年展示出来的强大威力及其战略、战术的明显提高·开始认熹考虑和研究在欧洲开辟第二觇场的问题。苏军的胜利还狠狠打击了纳粹德国及其仆从国的反动气焰。因为斯大林格勒战役是希特勒发动侵略战争以来遭受的最大慘败,所以战役结束后第二天,即2月3日,德国当局下令全国致哀四天,停止一切娱乐活动,整个德国笼罩在惊慌和凄惨的气氛之中。希特勒和纳粹德国的淫威明显下降,在法西斯阵营中开始出现政危机和分崩离析的征兆—墨索里尼建以希特勒与苏联媾和,罗马尼亚要求单独同英美议和,芬兰要求退出战争,匈牙利也考虑摆脱战争的途径。所以,从广泛的意义和角度来分析斯大林桦勒战役的伟大胜利,确实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战略形势的个转折点。毛泽东同志对苏军在斯大林格勒战役中的伟大胜利给予了极高的评价,他指出:“拿破仑的政治生命,终結于滑铁卢,而其决定点,则是在莫斯科的失败。希特勒今天正是走的拿破仑道路,斯大林格勒一役,是他的灭亡的决定点。”“因为像希持勒这样法西斯国家的改治生命和军事生命,从它出生的一天起,就是建立在进攻上面的,进攻完结,它的生命也就完结了。”时至今日:这一论断仍然具有伟大的现实意义。——摘编自王绳祖主编:《国际关系史》(第六卷),世界知识出版社,第220-221页史学材料研读二:盟军在北非的胜利和意大利投降德国人被迫从苏联撤退的同时,他们及其意大利盟友也在被赶出北非。英军新任指挥官伯纳德·蒙哥马利爵士从埃及发动攻势,沿海岸线将德国人和意大利人击溃,并于1943年1月抵达的黎波里。其时,英美联军在北非的另一端即摩洛哥和阿尔及利亚登陆。他们向东挺进到达突尼斯,然后在1943年7月攻占西西里岛。接下来的一个月,他们渡过墨西拿海峡,进入意大利半岛。墨索里尼为这些灾难丢掉了权位,最终殃及性命。国王维克托埃马努埃莱三世在君主主义者和法西斯异见者的劝说下解除了墨索里尼的职务,将他关进了监狱。埃塞俄比亚征服者皮埃特罗·巴多格里奥元帅组成了一个新政府,他在1943年9月3日与同盟国签订了一个停战协定。德国人的反应是攻取了罗马,占领了这个国中部和北部区纳粹兵大击,索里尼从监狱里营救出来。这个过气的独裁者在意大利北部建立了一个“法西斯共和国”,并表示了他将战斗到底的决心。在以后的一年半时间里,意大利成为遭受战争破坏的分裂国家,德国人与他们的傀儡墨索里尼在北部,同盟国与巴多格里奥的临时政府在南部。——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下册)材料一北非战役:部队在北部沙漠地带作战,连水都要靠后方供应。保障后勤补给就成为胜败存亡的关键这就决定了北非战争的特点:谁掌握了地中海的制空权,就控制了由欧洲到北非的海陆交通运输线,部队得到给养补充,才谈得上继续作战或发动进攻。如果丧失了制空权,得不到及时的供应补给,或因战线过长,后勤跟不上,战场上就会风云骤变,胜败易位。这就是英国和德意的作战都不能离开港口和交通干线,双方在北非沿海宽不过100公里,长却达2000公里的狭长地带反复拉锯的原因。1942年6月,隆美尔率部攻克了号称“不屈的要塞”托布鲁克后,7月初进逼离亚历山大港仅100公里的阿拉曼,开罗告急,伦敦为之震动。但是由于战线太长,德意军队的给养补充不上,攻势停顿下来。相反,英军经过上百天的准备,在蒙哥马利指挥下,于10月23日晚,对阿拉曼以西的德意军队发起反攻。双方投人的兵力虽各为包括4个坦克师在内的12个师,但实际上英军约有23万,坦克1400多辆、火炮2000多门、飞机1200架,而德意军队约为10万(其中德军不到半数),仅有坦克558辆、火炮1200多门、飞机350架。在英军地空协同的装甲机械化部队进攻和侧翼纵深迂回后,德意军队因补给不足,燃料只有正常需要量的1/10,兵力难以机动无法持久而遭败北。这场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规模最大的沙漠消耗战,到11月4日结東。隆美尔的副手和9名意军将领被俘,部队损折过半,只剩下12辆坦克。非洲军残部西撤1200公里,才幸免全军覆没。在这次战役中,“战斗法国”的军队也参加了战斗,他们不怕牺牲,以一个旅的兵力牵制了德军一个坦克师,打得十分出色,也为胜利作出了贡献。阿拉曼战役与二战中某些著名战役相比,规模和战果并不显赫。然而,衡量一个战役的历史作用,主要应以它对战争的总进程和对全局的影响而定。地中海南畔的北非、西亚地区合称中东其战略地位的重要,不仅因为与“战争血液”—石油有关,而且是大英帝国得以维系的生命线和“腰带扣”。英国把它看作仅次于本土的第二个战略重点地区。阿拉曼之战的胜败,不仅关系到大英帝国可能会遭腰斩而解体,计划中的美英联军在西北非登陆后东西夹击非洲军的前提能否实施,也关系到北非的德军可能越过苏伊士运河进入西亚,与自高加索南下的德军会师于海湾,以致德、日法西斯在印度洋会师。而且还关系到苏联与英美的陆路联系能不能保持。所有这些,都将严重影响国际反法西斯斗争大业。足见阿拉曼之战确实是举足轻重、牵动全局的一仗。所以丘吉尔把它看作是大英帝国“命运的关键”。阿拉曼战役的胜利使北非战局呈现转折。此后的事实证明,轴心国再也无法在北非发动进攻了。继英军在北非东线胜利后,11月8日,艾森豪威尔指挥下的11万美英联军第一次渡海在西北非的卡萨布兰卡、奥兰和阿尔及尔登陆。维希政府在当地的20万驻军纷纷倒戈。联军由西向东直指突尼斯,与自东向西的英军遥相呼应。对此,希特勒一方面立即派德军进入法国南部,占领法国全境;另一方面,为了稳住意大利,他又派部队从海空两路火速增援突尼斯。1943年初蒙哥马利指挥下的英军也逼近突尼斯,被压缩在突尼斯北部的德意军队处在东西夹击之下。3月下旬,总数约60万的两路盟军会师。被围在比塞大的25万德意军队(德军占半数以上),前临大海,后有追兵、即将粮绝弹尽又无路可走,成为瓮中之鳖,在5月13日全部投降。自1940年7月初从东北非开始,历时2年零10个多月的非洲战事,终于在西北非结東。德意军队的总损失约95万,飞机8000架,船舰约240万吨。这就从根本上改变了地中海战场的局势,并为盟军以后从南面进入欧洲准备了基地和跳板。突尼斯之战的胜利和阿拉曼战役一起,彻底扭转了北非和地中海战场的形势。这是反法西斯阵营继斯大林格勒战役之后的又一重大胜利,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战略转折之一。——摘录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现代史》(上卷)补充材料:开罗宣言与德黑兰会议:1943年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之年。在这一年中,召开了几次重要的国际会议。1943年1月14-24日,罗斯福和丘吉尔在摩洛哥的卡萨布兰卡(今达尔贝达)会谈结束时,罗斯福宣布了要德、意、日“无条件投降”的原则。以后,在苏联、北非地中海和太平洋等各个战场上,反法西斯联盟都扭转了战局。攻占西西里和意大利投降,充分显示了同盟国已经完全掌握了战略进攻的主动权。在这种形势下,美、英、苏三国商定于11月底在伊朗首都德黑兰举行政府首脑会议,商讨加速战争进程和战后共同关心的问题。德黑兰会议前,美英、中三国政府首脑罗斯福、丘吉尔、蒋介石于11月22日至26日在开罗举行会议,签署了《开罗宣言》。德黑兰会议期间,苏联政府对《宣言》也表示同意。《开罗宣言》于12月1日德黑兰会议结束时公布于世,庄严宣告,日本所窃取于中国之领土,例如:满洲、台湾、澎湖群岛等,归还中国。中国收复领土的神圣权利得到国际公认,这是中国人民坚持抗战的结果《宣言》还规定了战后“使朝鲜自由独立”。11月28日至12月1日,斯大林、罗斯福、丘吉尔在德黑兰举行战时第一次苏、美、英三国首脑会议。主要议题是关于在西欧开第二战场。经过反复磋商和争论由于苏美意见一致,英国只得放弃在地中海发动主攻的作战方案。最后商定,美英军队将于1944年5月从法国北部登陆开辟第二战场。三国首脑还就战后处置德国、波兰疆界的变迁、成立国际组织,以及苏联参加对日作战等问题交换了意见。会议最后通过了《德黑兰宣言》,表示三国将在对德作战中一致行动并在战后继续合作。《开罗宜言》和德黑兰会议,对于维护、巩固反法西斯联盟的团结和加速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起了重大作用。但是,德黑兰会议也反映出大国主宰国际事务的意向,对以后的国际形势产生了影响。——摘录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现代史》(上卷)史学材料导读:欧洲第二战场的开辟与纳粹德国的覆灭史学聚焦:一、欧洲第二战场的开辟从1944年6月6日至8月25日,艾森豪威尔指挥盟军进行了二战中规模最大的两栖登陆作战。盟军通过海空军的卓有成效的佯动,成功运用了双重特工、电子干扰,以及在英国东南部地区伪装部队及船只的集结等一系列措施,使德军统帅部在很长时间里对盟军登陆地点、时间都做出了错误判断。盟军掌握了绝对的制空权和制海权,投入作战的飞机达13700架,军舰9000艘,是德国飞机、军舰的数十倍。恶劣天气使德军丧失了必要的警惕,增加了登陆的突然性。盟军为确保登陆成功,进行了长达近一年的准备,登陆前盟军作战物资和装备器材的准备十分充足,还进行了逼真的战前训练。诺曼底登陆的胜利,宣告了盟军在欧洲大陆开辟第二战场,意味着纳粹德国陷入两面作战,减轻了苏军的压力,协同苏军有力地攻克柏林,迫使法西斯德国提前无条件投降。美军从而把主力投入太平洋对日全力作战,加快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摘编自方连庆:《国际关系史(现代卷)》,北京大学出版社,第六节材料拓展:波茨坦会议波茨坦公告1945年7月17日,苏美英三国首脑在柏林近郊波茨坦举行会议,会议期间发表对日最后通牒式公告。由美国起草,英国同意。中国没有参加会议,但公告发表前征得了蒋介石的同意。苏联于1945年8月8日对日宣战后加入该公告。促令日本投降之《波茨坦公告》(1945年7月26日)美英中三国政府领袖同意对日本发表公告,促其立即无条件投降,公告如次:美英中三国政府领袖公告:(一)余等:美国总统、中国国民政府主席及英国首相代表余等亿万国民,会商,并同意对日本应予以一机会,以结束此次战争。(二)美国、英帝国及中国之庞大陆海空部队,业已增强多倍,其由西方调来之军队及空军,即将予日本以最后之打击,彼等之武力受所有联合国之决心之支持及鼓励,对日作战,不至其停止抵抗不止。(三)德国无效果及无意识抵抗全世界激起之自由人之力量,所得之结果,彰彰在前,可为日本人民之殷鉴。此种力量当其对付抵抗之纳粹时,不得不将德国人民全体之土地工业及其生活方式摧残殆尽。但现在集中对付日本之力量则较之更为庞大,不可衡量。吾等之军力,加以吾人之坚决意识为后盾,若予以全部实施,必将使日本军队完全毁灭,无可逃避,而日本之本土亦必终归全部残毁。(四)现时业已到来,日本必须决定一途,其将继续受其一意孤行计算错误,使日本帝国已陷于完全毁灭之境之军人之统制,抑或走向理智之路?(五)以下为吾人之条件,吾人决不更改,亦无其他另一方式。犹豫迁延,更为吾人所不容许。(六)欺骗及错误领导日本人民使其妄欲征服世界者之威权及势力,必须永久剔除。盖吾人坚持非将负责之穷兵黩武主义驱出世界,则和平安全及正义之新秩序势不可能。(七)直至如此之新秩序成立时,及直至日本制造战争之力量业已毁灭,有据实可信之证据时,日本领土经盟国之指定,必须占领,俾吾人在此陈述之基本目的得以完成。(八)开罗宣言之条件必将实施,而日本之主权必将限于本州、北海道九州、四国及吾人所决定其他小岛之内。(九)日本军队在完全解除武装以后,将被允许返其家乡,得有和平及生产生活之机会。(十)吾人无意奴役日本民族或消灭其国家,但对于战争罪犯,包括虐待吾人俘虏在内,将处以法律之裁判,日本政府必须将阻止日本人民民主趋势之复兴及增强之所有障碍予以消除,言论宗教及思想自由以及对于基本人权之重视必须成立。(十一)日本将被允许维持其经济所必须及可以偿付货物赔款之工业,但可以使其重新武装作战之工业不在其内。为此目的,可准其获得原料,以别于统治原料,日本最后参加国际贸易关系当可准许。(十二)上述目的达到及依据日本人民自由表示之意志成立一倾向和平及负责之政府后,同盟国占领军队当即撤退。(十三)吾人通告日本政府立即宣布所有日本武装部队无条件投降,并对此种行动诚意实行予以适当之各项保证,除此一途,日本即将迅速完全毁灭。——摘编自《反法西斯战争文献》史学聚焦:四、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伟大意义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战争,是全世界反法西斯力量同德、意、日法西斯力量之间的一场决定人类历史命运的生死大搏斗。这场战争波及61个国家,20亿以上人口,交战双方投入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济南市职工雇佣协议范本
- 2024年度项目合作共建协议
- 2024年专项戈壁石料运输服务协议
- 《目的论指导下的《人工智能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节选)复合句英汉翻译实践报告》
- 《基于用户体验的线上教学平台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研究》
- 《益气活血解毒法治疗毒热型脓毒症患者的临床观察》
- 2024-2030年中国气动破拆工具产业未来发展趋势及投资策略分析报告
- 合成材料制造技术在航海工程中的应用考核试卷
- 2024至2030年中国竖琴式散热器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3MHz高频超声测量健康青年人群面部皮肤厚度的临床研究》
- 《这儿真美》优秀课件
- DB15T 1276-2017 公路波纹钢管(板)桥涵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 hypertension高血压全英语版-课件
- 高中政治课程标准解读 汇报课件
- 心身疾病-课件
- 物理名词解释
- 主要股东或出资人信息及投标人基本情况表模板
- 养老院 入住申请表
- 【审计工作底稿模板】SA营业收入
- 2022年《学习有方法教案》初中心理健康教育鲁画报社版六年级全一册教案
- 怡安翰威特:高潜人才标准构建技术与案例分享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