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点符号(精心整理)_第1页
标点符号(精心整理)_第2页
标点符号(精心整理)_第3页
标点符号(精心整理)_第4页
标点符号(精心整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标点符号分为点号与标号点号主要是表示语言中的停顿和语气。名称顿号逗号分号句号问号叹号冒号形式、,;。?!:名称破折号括号书名号引号省略号形式——()《》“”……备注占两格右左上角占两格标号主要标明词语或句子的性质和作用。一、考点解读:

1、考试频率最高的知识点有:①问号的使用。②引号与相关点号的位置关系。③用句号、冒号、分号、逗号、顿号显示文章的层次。2、考点的命题形式:单项选择题。3、能力层级:D级。分值为3分。热点一:问号叹号句号——表示句子末尾的停顿和句子的语气一、问号使用(1)第一注意无疑问,陈述语气不用问。(有些句子的局部虽然带上疑问词(句),但整个句子的语气是陈述语气,疑问词(句)仅仅作为这个陈述句的某个成分,这样的句子就不能打问号。)

例:a.谁都不知道他叫什么。b.要在城西修建立交桥的消息传出后,许多人都非常关心这座立交桥将怎么建,那里的近千株树木将怎么办。例题:川剧的变脸被誉为“中国一绝,世界一绝”,但它到底是什么时期出现?谁是最先的发明者?已经无法考证,更没有具体的文献记载。[答案]两个问号改为逗号。[讲评]这两个问句只能做“无法考证”“没有具体的文献记载”的主语,本身是一个陈述句,所以不应使用问号。(2)第二注意选择问,全句末尾才问。(选择性的问句,中间的停顿用逗号,只在全句末尾打一个问号。)例:你打算到西安去呢,还是到广州去呢?(3)第三注意倒装问,全句末尾也用问。(倒装性的问句,中间用逗号,问号打在全句末。)例:a.怎么了,你?b.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同志们?(4)第三连续发问,每句末尾都用问。(连续发问的问句,每个问句的末尾都要打上问号。)例:除了他能去,还有谁呢?你吗?你能去吗?我看你不能去吧?(5)第五注意引文有问号,问号打在引号内。(一般不是完整引用,句子末尾的点号应放在引号外面,但如果是问号,应放在引号内。注:感叹号同理)例:这位孔先生偷了何家的书,却争辩“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吗?”课堂练习①明天是你去买口罩呢?还是我去买口罩呢?选择问句中间用逗号,只在全句末尾打一个问号。②鲁迅先生为什么写《自嘲》这首诗?是值得谈一谈的。疑问句不单独使用作句子主语,中间问号误用,将其改为逗号。③你就去吗?小栓的爹。倒装句,问号打在句末,中间用逗号。④茫茫宇宙到底有没有外星人,生命能不能合成,人果真由命运主宰?这一切都引起人们深深地思考。连续发问,将前两个逗号改为问号。课堂练习⑤网络技术对艺术传统的冲击不容忽视,对新艺术形式的催生已初露端倪。人们不得不思考,高科技的发展将导致艺术的沉沦?还是会迎来新时代的文艺复兴?选择问句中,中间用逗号,只在全句末尾打一个问号。⑥你认识他吗,什么时候认识他的呢,你还认识其他人吗,为什么没有告诉过我们呀?连续问,每句末尾都用问号问号用法总结第一注意无疑问,陈述语气不用问。第二注意选择问,全句末尾才用问。第三注意倒装问,全句末尾也用问。第四注意连续问,每句末尾都用问。第五注意引文有问号,问号打在引号内。口诀二、句号使用句号是表示一句话完了之后的停顿。一般停顿较长。用于陈述句以及语气舒缓的祈使句末尾。[例题]春天,沙枣树伸展着粗糙的树枝。上面覆盖着一片片短小的叶子。叶子上一层细沙一样的东西晶莹发亮。[答案]前两个句号改为逗号。[讲评]这其实是一句话,结尾用一个句号就可以了,但作者用了三个句号,前两个句号中断了句子内部的联系。三、叹号使用用不用叹号要看句子有没有表达强烈的感情,有没有提出什么命令、请求等,如果没有,就可以不用。例如:到马陵山旅游的人都说三仙洞是圣地!(叹号可以改为句号。)(1)倒装叹,全句末尾用叹。(主谓倒装的句子,感叹号放在句末。)例:多美呀,祖国的春天!(2)语气很重,很强烈的祈使句、反问句也用叹号。例1:小王,快来!快来!例2:怎么会讲的这么糟呢!热点二:顿号、逗号、分号、冒号——表示句子中间的停顿四、顿号使用作用:表示句子内部并列词语之间很小的停顿。误用顿号的两种情况:1、滥用,不该用而用;2、误用,造成层级不清,表意混乱。(1)概数约数不确切,不用顿号。(概数即约数,是不确切的数目)例:A、看上去十七、八岁,一副瘦骨伶仃的样子。B、小河对岸三、四里外是浅山。正:A、看上去十七八岁,一副瘦骨伶仃的样子。B、小河对岸三四里外是浅山。(2)相邻的两个数字,不表约数,要用顿号。例:A、退居二、三线B、在一、二分句之间C、诗歌的三、四联(3)集合词语连得紧,中间不用顿号。(集合词语是紧密的结构,不能用顿号分隔开来。如“师生员工”,其间就不能用顿号。)例:A、这次“严打”的成功,和广大公安干警的努力是分不开的,和公安干警家属的支持是分不开的。B、这个县有30多所中小学。(4)连词(和、及、跟、与)与顿号不并存例:各级政府、人民团体、和社会个方面都要按要求开展工作。(各级政府、人民团体和社会个方面都要按要求开展工作。)(5)并列词语中带“啊”“哇”“呀”等语气助词,不用顿号,用逗号。例:农贸市场的水果品种极其丰富,如西瓜呀,苹果呀,梨呀,葡萄呀……真可谓应有尽有啊!(顿号改为逗号)(6)多个(3个及以上)引号书名号并用,中间不用顿号。例:a、“大宅子”“鱼翅”“鸦片”“烟灯和烟枪”分别比喻什么?b、《客至》《旅夜书怀》《登岳阳楼》都是杜甫后期的律诗代表作品。(7)大并套小并,大并逗,小并顿。(并列结构内部又包含并列词语,为区分层次,大的并列结构之间用逗号,小的并列词语之间用顿号。)例:a.过去、现在、未来,上下、左右,中国、外国,都是互相联系、互相影响、互相制约的。b.这个经济协作区,具有大量的科技信息,较强的工业基础,巨大的生活资料、生产资料市场,较丰富的动植物、矿产、海洋、旅游等资源。(8)并列的定语、状语一般用顿号。A、年仅三十岁、无儿无女、重病在身的老王,是个老红军。B、他也跟着大摇大摆、若无其事地走进会场。补充:后置并列定语用逗号。她的篮子里放着一个碗,空的,破的。补充:并列介宾短语作状语,一般用逗号。在风里,在雨里,我们一起走过。(9)并列谓语和并列补语之间用逗号。(并列性的谓语之间和并列性的补语之间打逗号,而不打顿号。)a.你要不断进步,识字,生产。b.这个故事讲得真实,动人。课堂小结总结一、集合词语连得紧,中间不要插进顿。二、概数约数不确切,中间也别带上顿三、大并套小并,大并逗,小并顿。四、并列谓和并列补,中间不打顿打逗。五、多个引号书名号并用,中间不插顿。六、并列词语中用“和”“及”“或”等连词,连词前不带顿。七、并列词语中带“啊”“哇”“呀”等语气助词,并列成分之间不打顿打逗。口诀课堂练习①这瓷器看上去有五、六百年的历史了。概数中间不用顿②国家有关法律文件对非法制造、贩卖、运输、持有毒品、非法种植罂粟、大麻等植物、引诱、教唆他人吸食和注射毒品等,都作了相应的处罚规定。大并套小并,大并逗,小并顿③观众长时间地等待,只为一睹她的风采、或签上一个名。

连词前不用顿④“陆资入台”可以使两岸在更广泛的领域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双赢,特别是在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形式下,更需要两岸携手、共渡难关。“需要携手”和“共渡难关”是两个句子,故将顿号改成逗号⑤我国科学、文化、艺术、卫生、教育、和新闻出版业有了很多的发展。连词前不带顿⑥这次受到沙尘暴袭击的共三省、五十六个县。集合词语不用顿⑦男、女、老、少都很喜欢收看湖南卫视。集合词语不用顿五、分号使用作用:用于复句内部分句之间、多重复句第一层的前后两部分并列之间、分项例举的各部分之间的停顿。1、简单分句不用分号用逗号例:“画人画鬼”,指《聊斋志异》的题材内容;它借狐鬼故事来达到“刺贪刺虐”的目的。(简单分句,分句间用逗号,不用分号。将分号改成逗号。)2、并列分句内有逗才能分例:(山东卷)一方面是旅游路线老化、接待率不足;另一方面是游客口味不一、经济承受能力不同:这是我国开放旅游面临的两大难题。(并列分句内部有了逗号,分句之间才用分号。将分号改成逗号。)3、分项列举的各项之间用分号例:农民对一个好的村干部的要求是:一、办事公道,二、自己不要吃得太饱,三、有经济头脑。(分项列举的各项之间用分号,将两个逗号改成分号,最后一条完了用句号。)4、分项列举里余指代词“等等”前也要用分号例:中国谜语具有许多特点:一是结构固定,形式灵活;二是趣味性强,引人入胜;三是文学性强,形象生动。等等。(分项列举的句子里有余指代词“等等”,代表未说出的并列部分,在“等等”的前边也要用分号。将句号改成分号。)5、非并列关系(如转折关系、因果关系等)的多重复句,第一层的前后两部分之间,也用分号。例:我国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与被选举权;但是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课堂小结总结一、无逗不分二、分项列举的各项之间用分号三、分项列举里余指代词“等等”前也要用分号四、非并列关系(如转折关系、因果关系等)的多重复句,第一层的前后两部分之间,也用分号。口诀课堂练习诈骗犯有一种特长,讲究“适销对路”:你迷信鬼神,他就以鬼神为饵,你迷信权力,他就以权力相诱。并列分句内的停顿用分号。(已满足无逗不分的条件)六、冒号使用作用:起提示下文或总括上文的作用;提醒读者对下文的注意,有时表示下边是说明。(1)同一句话不重复使用冒号(冒号不能连用)例:晚上开大会,张书记宣布:厂里要实行两项改革措施:一是持证上岗,二是脱产培训。(句中虽然有“宣布”“注意”“证明”等引起下文的词语,但一个句子中不重复使用冒号。两个冒号中应有一个改为逗号。)(2)冒号不与“即”“也就是”同时使用。例:我们要有两种“力”:即毅力、努力。(“即”与冒号具有相同的提示作用,不能同时使用,必须删掉其中一个。)(3)分说项与总括项之间用冒号。无论分说项在前还是在后,分说项与总括项之间都用冒号。例:a、好一派万紫千红的灿烂春光:桃花开了,红得像火;梨花开了,白得像雪;郁金香也开了,黄色、紫色交相辉映。(先总括后分说)b、晴空万里,阳光普照,微风和煦:真是难得的好天气。(先分说后总括)(4)冒号作提示,管到句末。冒号的提示范围一般要管到句子的末尾,不能只管到句子的中间。例:整个推介会由三大亮点:奥运商机信息、项目招商信息和招标信息组成。(5)“某某说”“某某叫嚷”“某某想”“切切地说”“斥责我”等词后面视情况定符号。“某某说”在句首用冒号,在句中用逗号,在句末用句号简要公式

某某说:

“XXXX。”

(句首)

“XXXX,”某某说,“XXXX。”(句中)

“XXXX。”某某说。(句末)例:a、老师说:“李白是唐代的大诗人,中学课本里有不少李白的诗。”b、“李白是唐代的大诗人,”老师说,“中学课本里有不少李白的诗。”c、“李白是唐代的大诗人,中学课本里有不少李白的诗。”老师说。(6)提示性动词指向引文之外的内容,提示性的词语后不用冒号。例:学校领导及时提出:“办精品名校”的思路。(提示性动词“提出”指向引文之外的内容“新办学思路”,提示性的词语后不用冒号,将冒号删除。)(7)引文不独立成句,不用冒号例:同学们唱着:“团结就是力量”走向军训场地。(引文“团结就是力量”不独立成句而只是整个句子的一部分,它前面不用冒号。)课堂小结总结⑴提示下文用冒号,总结上文要带冒。一般管到句号处,两边内容要平衡。⑵一句不两冒。⑶小停顿不冒。⑷不与“即”“就是”套用。⑸前面说,用冒号;中间说,用逗号;最后说,用句号。

口诀课堂练习1、参加国庆献礼的优秀影片:《建国大业》《青春之歌》《林则徐》等,也将在各大城市放映。管到句号!2、老师说了一声:“下课”就走了。小停顿不冒!3、开班会时,班主任正式向全班同学宣布:学校这次征文比赛确立了两个主题:一是支持奥运;二是抗震救灾。一句不两冒4、一方面是旅游路线老化、接待率不足,另一方面是游客口味不一、经济承受能力不同,这是我国开放旅游面临的两大难题。总结上文用冒号5、“频繁更换密码费时费力且未必安全,”雅虎网站4月13日援引微软研究院首席研究员科马斯·赫尔利的话说:“最好一开始设置的密码就有很高的安全系数。”中间说用逗号6、朱熹49岁那年,上书建议朝廷重修了白鹿洞书院,并亲自制定学规,提出:“博学之,审问之,谨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的治学方法。小停顿不冒7、郝明义认为“没有越界不成阅读”,提出阅读者应走的四步:即向前一步、往旁一步、随便走几步、在网络与书籍之间跨步。不与“即”“就是”套用8、中国谜语具有许多特点,一是结构固定,形式灵活;二是趣味性强,引人入胜;三是文学性强,形象生动。提示下文用冒号热点三:引号、括号、破折号、省略号、书名号七、引号使用(1)表示突出强调。例如:包身工没有“做”或“不做”的自由。(2)、表示特定称谓例如:“芦柴棒”着急地要将大锅子里的稀饭烧滚。(3)、有时用来引用成语、谚语、歇后语等。例如:“如坐春风”,唔,让人开怀令人奋发的春风呵!(4)、引中有引,外双里单。例:老师教导我们:“你们要学习鲁迅先生的“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精神”。(5)、转述不用引号,如果只把别人的话的大意说出,不照原样引述,不用引号。例:他说过,没人的时候关好门。(6)、如果引文独立成句,意思又完整,句末点号放在引号里面。引文是直接、完全引用,引号前用冒号,句末点号放在引号内。例: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重要。”(7)、间接、不完全引用,点号放在引号之外或不用点号。例2:②唐代大诗人杜甫,写下了诗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反映了当时严酷的社会现实。课堂小结总结一、表示突出强调二、表示特定称谓三、有时用来引用成语、谚语、歇后语等四、引中有引,外双里单五、转述不用引号,如果只把别人的话的大意说出,不照原样引述,不用引号。六、如果引文独立成句,意思又完整,句末点号放在引号里面。间接、不完全引用,点号放在引号之外或不用点号。口诀课堂练习1、郭沫若在剧本里写婵娟骂宋玉:“你是没有骨气的文人!”上演时他自己在台下听,嫌这话不够味。有人提醒他把“是”改为“这”,“你这没骨气的文人”!就够味。问号叹号有特权,永远站在引号里2、德国联邦司法部长表示:“连接德国与中国的不仅是经济合作,政治、文化方面我们也在不断靠近。“德中法制对话”活动有助于达到这一目的。”引中有引,外双里单。4、老师说过:“让我们组下课后把教室打扫干净,把门窗关好。”引用之语是转述,有“说”也不用引号。3、小王的手机响了两下,是小丁发来的短信,邀他一起去逛江滩。他立即回复“现在没空,明天下午再说。”正确八、括号()括号表示文中注释的部分。括号的注释是比较宽泛的没有具体限制,一般不需要读出来。⑴解释局部紧挨着,解释整体隔开着。例a、如果想对中国古代史的史料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可以参阅《四库全书简明目录》(一九五七年古典文学出版社出版了铅印本,此目录包括经、史、子、集)。b、皮之不存,毛将焉(哪里)附。(《左传》)⑵句内括号,解释完毕无点号;句外括号,解释完毕可有点号;问号叹号很特殊,句内句外都要用。例:A、在1987年联合国召开的维也纳科学技术促进发展会议上,能源被列为人类面临的四大问题(能源、粮食、人口、环境)之一。B、果戈里作《按察使》,使演员直接对着客人道:“你们笑自己!”(奇怪的是中国的译本,却将这极要紧的一句删去了。)C、她先是寄希望于X女士的丈夫(那个美男子!),后又寄希望于Q男士(那个大块头!)。⑶不是注释说明内容,不用括号。例:出版社在2008年第一季度社科新书订单上体现邮购者:务必在汇款单上写清姓名及详细地址(汇款单附言内注明所购的书名、册数)。(该句话是整个大句不可缺的一部分,不是注释说明性文字,不用括号。将括号删去,在“地址”后加逗号。)⑷括号读时可省去,破折号读时不可缺。例:有关专家指出,白开水是最符合人体需要的“天然饮料”。它既洁净,又能使硬度更大的水变得适中——(因为过多的矿物质煮沸后会沉淀),还含有多种微量元素。(括号注释说明与破折号注释说明的区别,括号注释说明读时可省去,不影响句子意思的完整性,但破折号注释说明不可缺。应将破折号删除。)课堂小结总结一、解释局部紧挨着,解释整体隔开着。二、句内括号,解释完毕无标点;句外括号,解释完毕可有标点;问号叹号很特殊,句内句外都要用。三、不是注释说明内容,不用括号。四、括号读时可省去,破折号读时不可缺。口诀课堂练习1、有些作物的叶子(如水稻、小麦)是直立的。解释局部紧挨着2、出版社除了《读书知识》和《认识》两种杂志(均因抗战爆发而停刊。后一种好像只出了两期,现已少为人知,然而很有分量。)外,还出了若干译著。句内括号不用句末标点,除问号和叹号。九、破折号使用⑴破折号像条线,声音延长或中断。例:①“小林——,我来了!”他大喊着。(声音延长)②鲁大海:“你叫警察杀了矿上许多工人,你还——”(声音中断)⑵意思递进与转换,破折号来帮你办。例:①每年——特别是水灾、旱灾的时候,这些在日本厂里有门路的带工……(意思递进)②“今天好热啊!——你什么时候去上海啊?”(话题转换)⑶主要任务作解释,时在结尾时中间。①说明的内容在句尾,用一个破折号即可。例:迈进金黄色的大门,穿过宽阔的风门厅和衣帽厅,就到了大会堂建筑的枢纽部分——中央大厅。②解释说明的内容在中间,就要用两个破折号来表示。例:为了全国人民——当然包括自己在内——的幸福,我们每一个人都要兢兢业业努力工作。课堂小结总结一、声音延长或中断二、意思递进与转换三、主要任务作解释,时在结尾时中间。四、与“即”“就是”不套用口诀十、书名号使用⑴考试名称、活动主题、栏目名称、丛书与单位、专业课程不用书名号。例:a、对于《雅思IELTS考试》人们已耳熟能详,如今一个全新的同样来自英国的职业外语水平考试——《博思BULATS考试》,也已由国家人事部考试中心推出。b、以《健康秩序、健康生活》为主题的中央电视台2004年“3·15”电视宣传活动将由央视经济频道的11个栏目共同组织完成。c、近日,《重庆日报》、重庆电视台和重庆电台共同推出的“保持共产党先进性教育”栏目——《不朽的红岩》,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d、《布老虎丛书》是受到《人民日报社》广泛推广的一部丛书。e、《教师口语》一书的《序言》说:“《教师口语》是为了强化教师的口语表达能力而新增的专业课程。”1、他从报上看到某大学研究生院和《中国文化》编委会联合主办《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暑期讲习班》的招生启事,立刻写信去报名。2、《丽达公寓》即日发售.......3、朱军的《艺术人生》栏目我最爱看。4、这次征文的主题是《我爱我班》。

书名号报刊杂志、书名文章、法规文件、电影戏剧。电视节目、画展、主题、杂志社则不可。⑵书名号中有书名号,外双里单。例:《〈第一财经日报〉发刊词》发表于2004年11月5日。总结一、考试名称、活动主题、栏目名称、丛书与单位、专业课程不用书名号。二、书名号中有书名号,外双里单。口诀十一、省略号⑴引文未完不全面,说话续续又断断。例:①她轻轻地哼起了《摇篮曲》:“月儿明,风儿静,树叶儿遮窗棂啊……”(引文不全)②他说:“我……对不起……大家,我……没有……完成……任务。”(说话断续)⑵与等不套用例:a、山谷回荡着狼、虎、熊……的叫声。b、山谷回荡着狼、虎、熊等的叫声。(列举用号不用等,用等不用省略号)课堂小结总结⑴引文未完不全面,说话续续又断断。⑵与等不套用。口诀几种不套用情况(1)省略号和“等等”不套用,(2)“是”和破折号不可套,(3)冒号和“即”不套,(4)破折号和括号不套。练习巩固标点符号练习1、下列句子中分号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A.第一步,新民主主义革命;第二步,社会主义革命:这是两个性质不同的互相区别又互相联系的革命过程。B.有的石头像连花瓣;有的像大象头;有的像老人;有的像卧虎。C.我没有亲见;听说,她,刘和珍君,那时是欣然前往的。D.孔子己原来也读过书,但终于没有进学,又不会营生;于是愈过愈穷,弄到将要讨饭了。B(分号改为逗号)2.找出与例句引号用法相同的一句()例句:好个国民党政府的“友邦人士”!是些什么东西!A.每月一千八百万的军费,四百万的政费,作什么用呀,“军政当局”呀!B.敌人看来是强大的,但是决定历史命运的不是秦皇汉武,唐宗宋祖,而是人民自己,是当代“风流人物”!C.因为他姓孔,别人便从红纸上的“上大人孔乙己”这些半懂不懂的话里,替他取下一个绰号,叫孔乙己。D.当他带着他的师跨进“天下第一关”时,他也是这样走着的。A为否定,表讽刺3.破折号用法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句是()A.人们应该赞扬你的母亲——伟大的祖国!B.只有两条板凳——其实,即使有更多的板凳,这屋子也不能同时容纳三十个人吃粥。C.水生拍打着水,去追赶一个在水波上滚动的东西——是一盒用精致纸盒装着的饼干。D.这些光都不是为我燃着的,可是连我也分到了它们的一点点恩泽——一点光、一点热。B(语意转折,其它项为注解说明)4.选出引号使用正确的一项 ()A.中国有句俗话,叫“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说的是人们都想不断有所进步。B.现代画家徐悲鸿笔下的马,正如有的评论家所说的那样,“神形兼备,充满生机”。C.读诗,他推崇文天祥的《过零丁洋》,称它为“诗中极品,千古绝唱。”D.“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只有立足于现代,努力搞好当前各项革命和建设事业,我们才能奔赴光辉灿烂的未来。B(A引号内的句号改为逗号并移到引号外;C句号移至引号之外;D引号后的句号为逗号)5.下面哪一句话的括号使用不正确()A.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宋朝历城(现在山东省历城县)人,著名词人。B.这一带在古代就是一个“少草木,多大沙”(《汉书·匈奴传》)的地方。C.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白居易《琵琶行》)。D.有人用氢气还原氧化铜制得5克铜,求有多少克氢气参加了反应,这些氢气在标准状况下占有多大体积?(氢气的密度是0.09克/升)C(句号放在括号之前)6.指出下列符号运用正确的一项()①它反映了一个王朝行将没落的情景(《读书》1981年10月号65页)。②法布尔在他的最后一年——92岁时,出版了巨著《昆虫记》最后一卷——第十卷。③一小时——准确地讲是55分钟——一晃便过去了。④查《徐霞客游记》,霞客在崇祯九年(一六三六),十月初十游三洞。⑤玉宝说:“叔叔,我没傻,保长不是说过‘来贼’必抓吗?”A.①③ B.②④ C.④⑤ D.③⑤D(①句号在“情景”之后;④去掉括号后的逗号)祝你成功练习巩固标点符号一、单选题1.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的使用正确的一句是()A.在语文教学的问题上,叶圣陶先生有一句精辟的话,那就是“教是为了不教。”B.当多数缺少天赋的人将自己的阅读能力很快就只用来读报上的新闻或商业版时,少数人仍然为字母和文字的特殊魅力所疯魔(因为它们古时候都曾经是富有魔力的符篆和咒语)。C.我家阳台上种有迎春、石榴、木桃、月季……等,花开不断。D.证券交易所内那些穿红马甲的人便是经纪人,穿黄马甲的人则是管理和服务人员;这是全世界都统一的。1.【答案】B

【解析】A项,句号应放在引号外面。C项,省略号和“等”不能并用,二者删去其一。D项,分号应改为冒号。2.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合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让每一位老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乐”是我们全社会义不容辞的责任。B.请以《超越自我》为话题写一篇记叙文。写好后,互相评议,注重推敲语言。C.这节课我们就来探讨朱自清的《背影》为什么会给读者留下难忘的印象?D.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鲁迅《故乡》)。2.【答案】A【解答】B书名号改为引号;C问号改为句号;D括号放在句号后面。3.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句是()A.北平的好处不在处处设备得完全,而在它处处有空儿,可以使人自由的喘气;不在有好些美丽的建筑,而在建筑的四周都有空闲的地方,使它们成为美景。B.对“教养”的追求(即精神和心灵完善),并非是向某些狭隘目标的艰难跋涉,而是自我意识的增强和扩展,它使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享受更多更大的幸福。C.房子前面是蓝海,旁边是绿公园。很少看见人——除了偶尔隔着玻璃窗向我叽里呱啦说些法语的公园游客。D.人的悲剧性实质,还不完全在于总想到达目的地却总不能到达目的地,而在于走向前方、到处流浪时,又时时刻刻地惦念着正在远去和久已不见的家、家园和家乡。3.【答案】B【解析】B括号跟在“教养”后。故B错误。4.下列句子中破折号的作用,与例句中破折号的作用相同的一项是()例句:原是要“烧”出你的光来--这正是自然的方法。A.“小林--我来了!”他大喊着。B.我本来不想去,可是俺婆婆非叫我再去看看他--有什么看头啊!C.带工的老板或者打杂的拿着一叠叠的“打印子簿子”,懒散地站在正门出口--好像火车站轧票处一般的木栅子的前面。D.想赢的不能赢:不怕输的反而输--这是竞赛的辩证法。4【解析】A.表示声音的延长。B.表示意思的转换、跳跃或转折。C.表示解释说明。D.和例句相同,表示总结上文。5.下列各句中的省略号,和例句中省略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例:以适当方式了解陈独秀、黄镇、邓先……这些家乡人物,撰写一篇《家乡人物志》。A.他听到这里,突然站住脚,呆了一会儿,说:“那!……那我们送回去吧!”(《百合花》)B.他返回试验田对那些出现分离的稻株进行研究,高的、矮的、早熟、迟熟……一一做了详尽记录。(《喜看稻菽千重浪》)C.“我急着赶火车,再有半小时就开了,可我又想买点首都的糖……”老张立即征得前面的同意,很快给他称完糖。

(《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D.在生命的高度和广度上,他一直在探索自己的边界,直到他生命戛然而止的那一天……(《“探界者”钟扬》)5.【答案】B【解析】A.表示语意的延宕,说话者迟疑不决。B.例句一样,都表示列举的省略。C.表示话没有说完。D.表示内容的省略。6.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A.站在村中心小学那几间破烂不堪的教室前(有两间的墙都倒塌了一半),感觉这里像是刚被敌机轰炸过。B.一场名为“相约文博会•爱心万里行”的大型文艺晚会将在省体育中心举办,一万人将现场进行手语表演,以此倡导“爱心文化”。C.“防治手足口病是关系民生的大事情,”省领导在慰问患者及其他人员时说:“必须坚持生命第一的理念,坚决打赢这场疫情阻击战。”D.国家有关法律文件对非法制造、贩卖、运输、持有毒品、非法种植罂粟、大麻等植物、引诱、教唆他人吸食、注射毒品等,都作了相应的处罚规定。​6.【答案】B【解析】A.括号及里面的内容是对“教室”的解释,故括号应放在“教室”后面。C.说者在中间,所说话在中间,故“说”后的冒号改为逗号。D.“非法制造、贩卖、运输、持有毒品”与“非法种植罂粟、大麻等植物”“引诱、教唆他人吸食、注射毒品等”为同一层级的并列,故“持有毒品”后面和“植物”后面的顿号均改为逗号。​7.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鲁迅作品(如《孔乙己》《药》《祝福》《示众》等)中塑造了许多愚昧麻木的“看客”形象,其文笔幽默犀利,旨在批判国民劣根性。B.一位哲学系学生曾作了这样的逻辑推理,有人带金子,必有人会丢金子,有人丢金子,就会有人捡到金子,我是人,故我可以捡到金子。C.“留住济南”图片展深深吸引了观众。那小巷,那泉水,已经成了难以寻觅的影子--真可谓“梦忆深深深几许,一街一巷总关情。”D.海尔赛列入海军将领组,站在首位。麦克阿瑟执讲稿在手,极清晰、极庄严,一个字一个字地对着扩音机宣读。日本代表团肃立静听。7.【答案】AB.“有人带金子,必有人会丢金子,有人丢金子,就会有人捡到金子,我是人,故我可以捡到金子”是对前面“逻辑推理”的说明,故“逻辑推理”后面逗号改为冒号;C.“梦忆深深深几许,一街一巷总关情”为不完全引用,故句号应放在后引号外面;D.“极清晰、极庄严,一个字一个字地”为三个并列的状语,“极庄严”后的逗号应改为顿号。​8.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的使用,正确的是()A.“今天好热啊!--你什么时候去上海?”李明对刚进门的小吴说。B.母亲不是大人物却并不失却她的伟大,她的老实,本分,善良,勤劳在家乡有口皆碑。C.窦娥在刑场发下了“血溅白练”、“六月飞雪”、“亢旱三年”这三桩誓愿。用以

表明心中的悲愤和反抗。D.辛弃疾的词是以善用典故出名的。他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就用了五个典故(孙权、刘裕、刘义隆、拓跋焘、廉颇。)8.【答案】AB.“老实”“本分”“善良”“勤劳”之间是并列关系,用顿号。C.“‘血溅白练’、‘六月飞雪’、‘亢旱三年’”顿号使用错误,应删除,引号之间的词语是并列的,所以不用顿号。D.括号内的句号放在括号后,因为括号的内容是补充五个典故,而五个典故补充完整后就是完整的句子,所以句号放在括号后。应改为顿号。​9.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中华文化是尚群的文化,小到家庭、大到国家、民族,都是“群”,而“群”就是“公”。这正是《礼记》中所说的“天下为公”。B.在语文老师的感染下,我们齐声朗诵起来:“……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C.“学习就怕‘认真’二字,”张老师说:“‘态度决定一切’,确实很有道理。”D.古人说文章是“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我们年轻一辈读书作文,更是要把目光投向干事创业、为人类未来奋斗的大境界。9.【答案】B【解析】A.“小到家庭”与“大到国家、民族”应为同一层级,故第一个顿号应改为逗号;C.说者在中间,所说话放在说者两侧,“说”后应用逗号,故将冒号改为逗号;D.“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为不完全引用,故应将后面的句号放在引号外面。​10.下面句子中标点符号的使用,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听他讲到他最喜爱的《桃花扇》,讲到:“高皇帝,在九天,不管……”那一段,他悲从中来,竟痛哭流涕而不能自已。B.古人在清明到郊外踏青的同时,往往还进行一些体育活动,例如踢球呀、放风筝呀、荡秋千呀……其中荡秋千最受人们的喜爱。C.又听他讲杜氏讲到“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先生又真是于涕泗交流之中张口大笑了。D.先生尝自谓“笔锋常带情感,”其实先生在言谈讲演之中所带的情感不知要更强烈多少倍!10.【答案】C【解析】A项应该去掉冒号;B项顿号应该改为逗号,因为一用“呀”,就表示是一个简单的语句了;D项引号内的逗号应该放在引号的外面。​11.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俗话说:“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我们无论做什么事都要看情形办理,文章和演说也是这样。B.“这都是为了我们……”那个担架员负罪地说道:“他自己就一下扑在那个东西上了……”C.那么,主人是新主人,宅子也就会成为新宅子。然而首先要这个人沉着、勇敢,有辨别、不自私。D.别的且不说罢,单是学艺上的东西,近来就先送一批古董到巴黎去展览,但终“不知后事如何”;还有几位“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的挂过去,叫作“发扬国光”。11.【答案】D【解析】A.句号应放在引号内,属于独立引用。B.冒号改逗号,当引语分别置于提示语的前后时,提示语后面应用逗号。C.顿号改为逗号。​12.下列各项中,标点符号的使用合乎规范的一项是A.我想养只鸽子,让它生鸽蛋给小孩儿玩。可是目前严重的问题是,有没有壁虎,假定有了,会不会偷鸽蛋?B.上海电影译制片厂最有代表性的作品如:《音乐之声》、《王子复仇记》等等,为什么令人百看不厌?这首先还是归功于本子做得精彩。C.古语云:“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管子·牧民》)”政治的清明和文化的复兴必须具备一定的经济基础。D.大约在民国十年左右,清华学校请他作第一次的演讲,题目是“中国韵文里所表现的情感”。我很幸运地有机会听到这一篇动人的演讲。12.【答案】D【解析】A.第二个逗号改问号。B.去掉冒号。C.又引号放到括号前面。​13.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等文学作品,大都是文人采用民间创作而进行再创作而完成的。B.张家界石峰林立,峭壁万仞;天子山居高临下,气势磅礴;索溪峪群峰环抱,粗壮雄峻。C.如果没有润滑剂,机器就无法运转,特别是在尖端科学技术:如原子能、宇宙航行方面,更需要具有特殊性能的润滑剂。D.没有理想,没有纪律,就会像旧中国那样一盘散沙,那我们的革命怎么能够成功,我们的建设怎么能够成功?13.【答案】B【解析】A.“《三国演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