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史学史
中国史学史
一、史学史主要研究什么?(1)史学的发展过程及其阶段性的特点(2)史官、史家与史学思想(3)史学与社会的关系(4)史学发展与相关学术文化领域的关系(5)史学发展的规律性一、史学史主要研究什么?(1)史学的发展过程及其阶段性的特点二、中国史学史学科的创立
梁启超是中国史学史学科的倡导者和奠基人概括论述中国古代史学从起源到清代二千年来的发展轨迹,是近现代最早系统论述中国史学史的专文。(1922)倡导研究史学史,《史学史的做法》一节专讲怎样作史学史,探讨中国史学史的研究对象、内容、方法等问题。(1926-1927)二、中国史学史学科的创立
梁启超是中国史学史学科的倡导者和奠主要参考书目▲1、尹达主编《中国史学发展史》,中州古籍出版社1985年2、白寿彝主编《中国史学史论集》,中华书局1999年3、瞿林东著《中国史学散论》,湖南教育出版社1992年4、瞿林东著《中国古代史学批评纵横》,中华书局1994年▲5、瞿林东著《简明中国史学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6、瞿林东著《中国史学的理论遗产》,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7、仓修良《中国古代史学史简编》,浙江人民出版社1983年8、仓修良著《史家·史籍·史学》,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年9、吴怀祺主编《中国史学思想通史》(十卷本),黄山出版社20002年—2005年10、陈其泰《史学与中国文化传统》,书目文献出版社1992年主要参考书目▲1、尹达主编《中国史学发展史》,中州古籍出版社11、陈其泰著《史学与民族精神》,学苑出版社1999年12、杨翼骧著《中国史学史资料编年》(一、二、三),南开大学出版社1999年▲13、王树民著《中国史学史纲要》,中华书局1997年14、汤勤福主编《中国史学史》,山西教育出版社2001年15、李炳泉主编《中国史学史纲》,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16、谢保成主编《中国史学史》(一、二、三),商务印书馆2006年17、岳纯之《唐代官方史学研究》,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年18、乔治忠著《清代官方史学研究》,台湾文津出版社19、傅玉璋著《中国古代史学史》,安徽大学出版社2005年20、钱茂伟著《明代史学的历程》,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20、钱茂伟著《明代史学的历程》,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11、陈其泰著《史学与民族精神》,学苑出版社1999年21、杨艳秋著《明代史学探研》,人民出版社2005年▲22、周文玖著《中国史学史学科的产生和发展》,北京师范大学出版2002年23、周文玖著《史学史导论》,学苑出版社2006年24、罗炳良著《18世纪中国史学的理论成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25、罗炳良著《清代乾嘉史学的理论与方法论》,兰州大学出版社2004年▲26、许凌云著《儒家伦理与中国史学》,齐鲁书社2004年27、吴泽主编《中国近代史学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28、陈其泰著《中国近代史学的历程》,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29、马金科等著《中国近代史学发展叙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30、张岂之著《中国近代史学学术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课件中国史学史31、袁英光、桂遵义著《中国近代史学史》,江苏古籍出版社1989年32、蒋俊著《中国近代史学发展历程》,齐鲁书社1995年33、周一平著《中共党史史学史》,甘肃人民出版社2001年34、许冠三著《新史学九十年》,岳麓书社2003年35、汪荣祖著《史传通说——中西史学之比较》,中华书局2003年▲36、余英时著《论戴震与章学诚》,生活·读书·新知三联出版社2000年37、顾颉刚著《当代中国史学》,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38、张剑平著《新中国史学五十年》,学苑出版社2003年39、王晴佳著《后现代与历史学》,山东大学出版社2003年40、乔治忠等编著《中国史学史研究述要》,天津教育出版社1996年31、袁英光、桂遵义著《中国近代史学史》,江苏古籍出版社19主要阅读文献司马迁:《太史公自序》、《十二诸侯年表序》班固:《司马迁传》范晔:《班彪列传》刘勰:《文心雕龙·史传》刘知几《史通》章学诚《文史通义》主要阅读文献司马迁:《太史公自序》、《十二诸侯年表序》第一章中国史学的初创时期和先秦史学远古的传说和原始的历史意识中国史学的起源战国时期的史学成就先秦史学的基本特点第一章中国史学的初创时期和先秦史学远古的传说和原始的历史意第一节远古的传说和原始的历史意识一、远古传说居住情况:“古者禽兽多而人民少,民皆巢居以避之”,“暮栖木上”。《庄子·盗跖》饮食情况:“上古之世,……有圣人作,钻燧取火以化腥臊,而民悦之,使王天下,号曰燧人氏”。《韩非子·五蠹》生产工具:伏羲氏“作结绳而为网罟,以佃以渔”。神农氏“斲木为耜,揉木为耒”。《易·系辞》婚姻状况:“民知其母,而不知其父”。《商君书·开塞》“无亲戚夫妻男女之别、上下长幼之道”。《吕氏春秋·恃君览》人类征服自然的情况:大禹治水、女娲补天、羿射九日等。
军事战争:黄帝战蚩尤、克炎帝。
第一节远古的传说和原始的历史意识
神话:神或半神的人及其所行之事传说:人即古代先辈的祖先或古代英雄等及其所行之事从神话到传说,反映出人类从以神为主来解释自然和社会到以人为主来驾驭自然和社会,从而反映出人类对于自身力量的朦胧意识和对于自身历史的最早的记忆。人类神话传说的演变:灵性神话传说——神性神话传说——人性神话传说。演变趋势:宗教化——文学化——政治化——历史化
二、原始的历史意识1、在对待自然和人类自身关系上,产生两种思想:相信人力可以征服自然;对自然的迷信。二者混搅,显示崇拜自然神的倾向。2、衡量英雄人物的主要标准:能否献身公共利益。3、重视生产斗争知识。正在形成中的历史观点:朴素唯物主义色彩的自然观崇拜的总倾向
二、原始的历史意识1、在对待自然和人类自身关系上,产生两种思第二节中国史学的起源
一、史学产生的基本条件
1、文字的发明2、历法的产生3、史学意识的产生二、史学产生的年代
奴隶社会
第二节中国史学的起源一、史学产生的基本条件三、中国最早的历史典册——《书》和《诗》(一)《尚书》
意即上古的史书,汇集了殷周时期的训诰和追述古代的史篇。最早只称《书》,后称“尚书”。后失传:《今文尚书》,共28篇:汉文帝时伏生所传用西汉当时文字书写;《今文尚书》多44篇,孔壁所得,用蝌蚪文书写。《尚书》是我国萌芽时期的重要成就,虽然还不是成熟的史著,但奠定了中国古代史籍的雏形,对后世史学影响深远,尤其在体例和编纂方法上。每篇有一个标题,题下记一个完整的人或事,孕育我国编年体的开端,是纪事本末体的萌芽。以记言为主,发展了金文记载中的自觉的历史意识和历史鉴戒观念。三、中国最早的历史典册——《书》和《诗》(一)《尚书》《尚书注训》黄怀信·齐鲁书社,2009《尚书正义》[汉]孔安国传[唐]孔颖达正义黄怀信整理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尚书注训》黄怀信·齐鲁书社,2009《逸周书》原称《周书》,性质上与《尚书·周书》类似,后来人们认为是在孔子所定的百篇之外的,所以称《逸周书》,同时也有说为了区别《尚书》中的《周书》篇,加“逸”字。现有60篇,绝大部分是后人的拟作或者依托。其中有3篇为西周初年的作品:《尧俘》、《克殷》、《商誓》。清朝朱右曾的《<逸周书>集训校释》,仅次于《尚书》。逸周书汇校集注》(黄怀信(合作)·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逸周书校补注译》(黄怀信·三秦出版社,2006)《逸周书源流考辨》(黄怀信·西北大学出版社,1992)
《逸周书》(二)《诗经》
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先秦只称“诗”或“诗三百”。汉武帝后,被立于学官,奉为儒家经典,尊为《诗经》。收录西汉初年到春秋中叶500多年间的诗歌305篇。亦“诗”亦“史”,是研究殷周社会最有价值的史料。有大量记叙西周农奴生产情况的农事诗,有反映两周阶级关系和劳动人民抗争精神的战斗诗,有大量人民控诉侵略战争、支持正义战争、忧国伤时的爱国诗,有大量反映爱情和婚姻的情爱诗,有揭露社会黑暗腐朽的政治讽刺诗。内容丰富,是研究上古史的珍贵资料。(二)《诗经》
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先秦只称“诗”或
四、《春秋》及孔子的史学贡献
(一)《春秋》
是现存最早的编年史,相传孔子所作。记自公元前722——公元前481的史事。主要记朝聘、会盟、战争,以及一些自然现象,如水灾、旱灾、日食等。对自然现象的记载很宝贵,尤其自然灾异。关于经济、文化方面的则没有,所以主要记政治。《春秋》记事简单,最少的一个字,最多的四十五个字。因为记事简单,所以有人认为此书每个字都有微言大义,就是说寓字间于褒贬,对此有人怀疑这并非孔子所创,而是当时史官的书法。孟子说“孔子成《春秋》,而乱臣贼子惧。”此实为孟子的吹嘘,然到后来《春秋》作为儒家经典愈捧愈高,称为经了。四、《春秋》及孔子的史学贡献(二)孔子作《春秋》对史学的贡献1、孔子是私人修史的开创者:孔子《春秋》的创作,标志私人著述的出现。2、初步创立了编年体史书的雏形:《春秋》采用编年体,初步将人物、地点、时间、事件四个因素结合起来记叙历史。3、属辞比事,提出了一套历史编撰方法:属辞,原指遣词造句,此处指孔子修《春秋》的书法。孔子根据自己的政治观点,以用词的不同来表达不同的事态和意义。比事:按年月日顺序把史事排列起来,即“以事系日,以日系月,以月系时,以时系年”。4、重人事而不宣扬鬼神:孔子没有人为地为灾异披上神秘的色彩,更没有把它与人事关系牵连在一起。(二)孔子作《春秋》对史学的贡献1、孔子是私人修史的开创者:第三节战国时期的史学成就
一、完备的编年体巨著《左传》春秋左氏传》的简称,和《公羊传》、《谷梁传》一起被视为解释《春秋》的“传”,通称“春秋三传”。一般认为其作者是左丘明。记前722——前468年之事,30卷,约18万多字。主要记春秋时代统治阶级的政治活动、列国之间的战争。记事相当详细,对于历史事件的记载一般能做到首尾完整。范围涉及到社会的各个方面,经济、学术文化、社会生活、自然现象等都有不同程度的反映。创造“君子曰”的史评形式,对所载史实或人物或直接发表议论,或引用他人言论进行评论,开创了“史论”之先河。有可贵的民本思想。作者的历史观是唯心主义的,把历史的创造归功于王侯将相的创造,归之于天命。没有完全冲破天命和鬼神观念的束缚。
第三节战国时期的史学成就一、完备的编年体巨著《左传》二、多种史著的撰述
1、编年体:按年、月、日顺序编排史实的史体
①《竹书纪年》
战国时魏国的史书。西晋武帝太康元年,汲郡人不准盗掘魏襄王墓,得竹简数十车,后经荀勖等人整理研究,得书16种75篇(其中完整的68篇),共10万余字。其中《纪年》13篇,记载了夏、商、周三代的历史,至周宣王后,则特记晋国历史,晋被三家瓜分后,又特记魏国历史,记至魏襄王二十年(前299年)。由于司马迁写《史记》时没有看到该书,所以该书可以帮助我们订正《史记》的某些错误。
体裁采用编年,记事简短如同《春秋》。北魏郦道元注《水经》引用该书,称作“《竹书纪年》”,后人又称《汲冢纪年》或《汲冢书》。作者可能是魏国史官。
二、多种史著的撰述1、编年体:按年、月、日顺序编排史实的史②《穆天子传》汲郡魏墓发现的竹书之一。内容记周穆王西巡之事,有日月或寻,并详记所行里数。名虽曰传,其体裁实属编年,晋郭璞曾为本书作注。该书有助于了解古代各民族之间的交往,周穆王西行所到之处,各部落或献良马、牛羊,或献美酒,而穆王赐给他们黄金之鹿、白银之麇等物,这说明远在张骞之前,中原和中亚间早有个人和团体的交往接触。
②《穆天子传》2、谱牒类:按照事物类别或系统编成的表册等
《世本》:原本15篇,记事从黄帝开始,讫于春秋。从今所见佚文看,实际已记到战国末年,并称赵王迁为“今王迁”。有《帝系》、《王侯谱》《谥法》等。其中《帝系》记帝王传授的系统;《王侯谱》、《卿大夫谱》记诸侯、卿大夫世系;《氏姓》记录当时所有的姓氏;《居》讲建都情况;《作》记录一些事物的发明情况及其历史;《谥法》记谥号的含义。其中《世家》、《传》等对司马迁创立纪传体有着不可磨灭的影响,是先秦时期尝试纪传体史书体例的先行者。商务印书馆《世本八种》为清代八家的辑本,可资参考。
2、谱牒类:按照事物类别或系统编成的表册等
《世本》:原本3、语类:以记言为主的史著
①《国语》:现代史学界认为,该书成书在战国初年,其中有左丘明传诵的篇章。《国语》是一部以国分类,以语为主的有关春秋历史的史著。《国语》按国别编写,以记言为主;侧重于对事件发表议论。全书21篇,分为《周语》、《鲁语》、《齐语》、《晋语》、《郑语》、《楚语》、《吴语》、《越语》。记录了上起周穆王征犬戎(前967)下迄智伯灭亡(前453)前后约500年各国君臣谋议得失的对话。
《国语》与《左传》的区别
3、语类:以记言为主的史著
①《国语》:
②《战国策》
战国时各国纵横家游说诸侯国君或互相辩论时所发表政治见解等言论的辑录。原称《国事》、《短长》、《事语》、《长书》、《修书》等,后经刘向整理,定名为《战国策》,33篇。记事上接春秋,下至秦并六国,约245年的历史。反映了这一历史时期各诸侯国之间进行兼并的政治斗争,特别是对“士”阶层的人物,作了非常生动的描写(如对苏秦、张仪的描写)。③《战国纵横家书》记载战国时期说客辩士言论的史书。1973年,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中出土共27章,其中11章内容见于《战国策》和《史记》,另外16章为久已失传的古佚书。可以校正《战国策》和《史记》记载的错误,并补充其不足。
②《战国策》战国时各国纵横家游说诸侯国君或互相辩论时所
4、其他史著
《仪礼》《周礼》《山海经》4、其他史著
《仪礼》先秦史学的基本特点一、体例以国别、编年为主,其它史体尚在萌芽之中二、官修、私修史书同时存在三、“直笔”、“曲笔”现象并存四、经史难分、史文难辨五、历史观念的丰富六、对史学功能有了初步认识先秦史学对后世史学具有“发凡起例”的奠基之功,无论在编撰体例、史书笔法和历史观方面,都为中国古代史学的发展开辟了道路,但由于社会客观因素的制约,先秦史学在体例、体裁、内容、范围、语言、文字等诸方面都还存在一些问题,所以,从总体上看,先秦史学尚处萌芽创始阶段。先秦史学的基本特点一、体例以国别、编年为主,其它史体尚在萌芽
中国史学史
中国史学史
一、史学史主要研究什么?(1)史学的发展过程及其阶段性的特点(2)史官、史家与史学思想(3)史学与社会的关系(4)史学发展与相关学术文化领域的关系(5)史学发展的规律性一、史学史主要研究什么?(1)史学的发展过程及其阶段性的特点二、中国史学史学科的创立
梁启超是中国史学史学科的倡导者和奠基人概括论述中国古代史学从起源到清代二千年来的发展轨迹,是近现代最早系统论述中国史学史的专文。(1922)倡导研究史学史,《史学史的做法》一节专讲怎样作史学史,探讨中国史学史的研究对象、内容、方法等问题。(1926-1927)二、中国史学史学科的创立
梁启超是中国史学史学科的倡导者和奠主要参考书目▲1、尹达主编《中国史学发展史》,中州古籍出版社1985年2、白寿彝主编《中国史学史论集》,中华书局1999年3、瞿林东著《中国史学散论》,湖南教育出版社1992年4、瞿林东著《中国古代史学批评纵横》,中华书局1994年▲5、瞿林东著《简明中国史学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6、瞿林东著《中国史学的理论遗产》,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7、仓修良《中国古代史学史简编》,浙江人民出版社1983年8、仓修良著《史家·史籍·史学》,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年9、吴怀祺主编《中国史学思想通史》(十卷本),黄山出版社20002年—2005年10、陈其泰《史学与中国文化传统》,书目文献出版社1992年主要参考书目▲1、尹达主编《中国史学发展史》,中州古籍出版社11、陈其泰著《史学与民族精神》,学苑出版社1999年12、杨翼骧著《中国史学史资料编年》(一、二、三),南开大学出版社1999年▲13、王树民著《中国史学史纲要》,中华书局1997年14、汤勤福主编《中国史学史》,山西教育出版社2001年15、李炳泉主编《中国史学史纲》,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16、谢保成主编《中国史学史》(一、二、三),商务印书馆2006年17、岳纯之《唐代官方史学研究》,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年18、乔治忠著《清代官方史学研究》,台湾文津出版社19、傅玉璋著《中国古代史学史》,安徽大学出版社2005年20、钱茂伟著《明代史学的历程》,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20、钱茂伟著《明代史学的历程》,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11、陈其泰著《史学与民族精神》,学苑出版社1999年21、杨艳秋著《明代史学探研》,人民出版社2005年▲22、周文玖著《中国史学史学科的产生和发展》,北京师范大学出版2002年23、周文玖著《史学史导论》,学苑出版社2006年24、罗炳良著《18世纪中国史学的理论成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25、罗炳良著《清代乾嘉史学的理论与方法论》,兰州大学出版社2004年▲26、许凌云著《儒家伦理与中国史学》,齐鲁书社2004年27、吴泽主编《中国近代史学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28、陈其泰著《中国近代史学的历程》,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29、马金科等著《中国近代史学发展叙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30、张岂之著《中国近代史学学术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课件中国史学史31、袁英光、桂遵义著《中国近代史学史》,江苏古籍出版社1989年32、蒋俊著《中国近代史学发展历程》,齐鲁书社1995年33、周一平著《中共党史史学史》,甘肃人民出版社2001年34、许冠三著《新史学九十年》,岳麓书社2003年35、汪荣祖著《史传通说——中西史学之比较》,中华书局2003年▲36、余英时著《论戴震与章学诚》,生活·读书·新知三联出版社2000年37、顾颉刚著《当代中国史学》,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38、张剑平著《新中国史学五十年》,学苑出版社2003年39、王晴佳著《后现代与历史学》,山东大学出版社2003年40、乔治忠等编著《中国史学史研究述要》,天津教育出版社1996年31、袁英光、桂遵义著《中国近代史学史》,江苏古籍出版社19主要阅读文献司马迁:《太史公自序》、《十二诸侯年表序》班固:《司马迁传》范晔:《班彪列传》刘勰:《文心雕龙·史传》刘知几《史通》章学诚《文史通义》主要阅读文献司马迁:《太史公自序》、《十二诸侯年表序》第一章中国史学的初创时期和先秦史学远古的传说和原始的历史意识中国史学的起源战国时期的史学成就先秦史学的基本特点第一章中国史学的初创时期和先秦史学远古的传说和原始的历史意第一节远古的传说和原始的历史意识一、远古传说居住情况:“古者禽兽多而人民少,民皆巢居以避之”,“暮栖木上”。《庄子·盗跖》饮食情况:“上古之世,……有圣人作,钻燧取火以化腥臊,而民悦之,使王天下,号曰燧人氏”。《韩非子·五蠹》生产工具:伏羲氏“作结绳而为网罟,以佃以渔”。神农氏“斲木为耜,揉木为耒”。《易·系辞》婚姻状况:“民知其母,而不知其父”。《商君书·开塞》“无亲戚夫妻男女之别、上下长幼之道”。《吕氏春秋·恃君览》人类征服自然的情况:大禹治水、女娲补天、羿射九日等。
军事战争:黄帝战蚩尤、克炎帝。
第一节远古的传说和原始的历史意识
神话:神或半神的人及其所行之事传说:人即古代先辈的祖先或古代英雄等及其所行之事从神话到传说,反映出人类从以神为主来解释自然和社会到以人为主来驾驭自然和社会,从而反映出人类对于自身力量的朦胧意识和对于自身历史的最早的记忆。人类神话传说的演变:灵性神话传说——神性神话传说——人性神话传说。演变趋势:宗教化——文学化——政治化——历史化
二、原始的历史意识1、在对待自然和人类自身关系上,产生两种思想:相信人力可以征服自然;对自然的迷信。二者混搅,显示崇拜自然神的倾向。2、衡量英雄人物的主要标准:能否献身公共利益。3、重视生产斗争知识。正在形成中的历史观点:朴素唯物主义色彩的自然观崇拜的总倾向
二、原始的历史意识1、在对待自然和人类自身关系上,产生两种思第二节中国史学的起源
一、史学产生的基本条件
1、文字的发明2、历法的产生3、史学意识的产生二、史学产生的年代
奴隶社会
第二节中国史学的起源一、史学产生的基本条件三、中国最早的历史典册——《书》和《诗》(一)《尚书》
意即上古的史书,汇集了殷周时期的训诰和追述古代的史篇。最早只称《书》,后称“尚书”。后失传:《今文尚书》,共28篇:汉文帝时伏生所传用西汉当时文字书写;《今文尚书》多44篇,孔壁所得,用蝌蚪文书写。《尚书》是我国萌芽时期的重要成就,虽然还不是成熟的史著,但奠定了中国古代史籍的雏形,对后世史学影响深远,尤其在体例和编纂方法上。每篇有一个标题,题下记一个完整的人或事,孕育我国编年体的开端,是纪事本末体的萌芽。以记言为主,发展了金文记载中的自觉的历史意识和历史鉴戒观念。三、中国最早的历史典册——《书》和《诗》(一)《尚书》《尚书注训》黄怀信·齐鲁书社,2009《尚书正义》[汉]孔安国传[唐]孔颖达正义黄怀信整理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尚书注训》黄怀信·齐鲁书社,2009《逸周书》原称《周书》,性质上与《尚书·周书》类似,后来人们认为是在孔子所定的百篇之外的,所以称《逸周书》,同时也有说为了区别《尚书》中的《周书》篇,加“逸”字。现有60篇,绝大部分是后人的拟作或者依托。其中有3篇为西周初年的作品:《尧俘》、《克殷》、《商誓》。清朝朱右曾的《<逸周书>集训校释》,仅次于《尚书》。逸周书汇校集注》(黄怀信(合作)·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逸周书校补注译》(黄怀信·三秦出版社,2006)《逸周书源流考辨》(黄怀信·西北大学出版社,1992)
《逸周书》(二)《诗经》
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先秦只称“诗”或“诗三百”。汉武帝后,被立于学官,奉为儒家经典,尊为《诗经》。收录西汉初年到春秋中叶500多年间的诗歌305篇。亦“诗”亦“史”,是研究殷周社会最有价值的史料。有大量记叙西周农奴生产情况的农事诗,有反映两周阶级关系和劳动人民抗争精神的战斗诗,有大量人民控诉侵略战争、支持正义战争、忧国伤时的爱国诗,有大量反映爱情和婚姻的情爱诗,有揭露社会黑暗腐朽的政治讽刺诗。内容丰富,是研究上古史的珍贵资料。(二)《诗经》
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先秦只称“诗”或
四、《春秋》及孔子的史学贡献
(一)《春秋》
是现存最早的编年史,相传孔子所作。记自公元前722——公元前481的史事。主要记朝聘、会盟、战争,以及一些自然现象,如水灾、旱灾、日食等。对自然现象的记载很宝贵,尤其自然灾异。关于经济、文化方面的则没有,所以主要记政治。《春秋》记事简单,最少的一个字,最多的四十五个字。因为记事简单,所以有人认为此书每个字都有微言大义,就是说寓字间于褒贬,对此有人怀疑这并非孔子所创,而是当时史官的书法。孟子说“孔子成《春秋》,而乱臣贼子惧。”此实为孟子的吹嘘,然到后来《春秋》作为儒家经典愈捧愈高,称为经了。四、《春秋》及孔子的史学贡献(二)孔子作《春秋》对史学的贡献1、孔子是私人修史的开创者:孔子《春秋》的创作,标志私人著述的出现。2、初步创立了编年体史书的雏形:《春秋》采用编年体,初步将人物、地点、时间、事件四个因素结合起来记叙历史。3、属辞比事,提出了一套历史编撰方法:属辞,原指遣词造句,此处指孔子修《春秋》的书法。孔子根据自己的政治观点,以用词的不同来表达不同的事态和意义。比事:按年月日顺序把史事排列起来,即“以事系日,以日系月,以月系时,以时系年”。4、重人事而不宣扬鬼神:孔子没有人为地为灾异披上神秘的色彩,更没有把它与人事关系牵连在一起。(二)孔子作《春秋》对史学的贡献1、孔子是私人修史的开创者:第三节战国时期的史学成就
一、完备的编年体巨著《左传》春秋左氏传》的简称,和《公羊传》、《谷梁传》一起被视为解释《春秋》的“传”,通称“春秋三传”。一般认为其作者是左丘明。记前722——前468年之事,30卷,约18万多字。主要记春秋时代统治阶级的政治活动、列国之间的战争。记事相当详细,对于历史事件的记载一般能做到首尾完整。范围涉及到社会的各个方面,经济、学术文化、社会生活、自然现象等都有不同程度的反映。创造“君子曰”的史评形式,对所载史实或人物或直接发表议论,或引用他人言论进行评论,开创了“史论”之先河。有可贵的民本思想。作者的历史观是唯心主义的,把历史的创造归功于王侯将相的创造,归之于天命。没有完全冲破天命和鬼神观念的束缚。
第三节战国时期的史学成就一、完备的编年体巨著《左传》二、多种史著的撰述
1、编年体:按年、月、日顺序编排史实的史体
①《竹书纪年》
战国时魏国的史书。西晋武帝太康元年,汲郡人不准盗掘魏襄王墓,得竹简数十车,后经荀勖等人整理研究,得书16种75篇(其中完整的68篇),共10万余字。其中《纪年》13篇,记载了夏、商、周三代的历史,至周宣王后,则特记晋国历史,晋被三家瓜分后,又特记魏国历史,记至魏襄王二十年(前299年)。由于司马迁写《史记》时没有看到该书,所以该书可以帮助我们订正《史记》的某些错误。
体裁采用编年,记事简短如同《春秋》。北魏郦道元注《水经》引用该书,称作“《竹书纪年》”,后人又称《汲冢纪年》或《汲冢书》。作者可能是魏国史官。
二、多种史著的撰述1、编年体:按年、月、日顺序编排史实的史②《穆天子传》汲郡魏墓发现的竹书之一。内容记周穆王西巡之事,有日月或寻,并详记所行里数。名虽曰传,其体裁实属编年,晋郭璞曾为本书作注。该书有助于了解古代各民族之间的交往,周穆王西行所到之处,各部落或献良马、牛羊,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水务企业并购案例分析-洞察分析
- 铁路运输节能减排研究-洞察分析
- 语音识别与濒危语言-洞察分析
- 虚拟现实技术在防洪演练中的应用-洞察分析
- 隧道地质风险评估方法-洞察分析
- 三角形的角平分线和中线课件
- 2024年杭州市萧山区第六人民医院杭州市萧山区中医骨伤科医院高层次卫技人才招聘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频考点附带答案
- 2024年杨陵示范区医院高层次卫技人才招聘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频考点附带答案
- 2024年华师大新版高三地理下册阶段测试试卷
- 2025年中图版八年级生物上册阶段测试试卷
- 工程造价审计投标方案
- 办公楼装修环境与对策分析
- 《web前端技术》课程标准
- 9高考语文透析一题·诗歌鉴赏(手法技巧)《柳梢青 送卢梅坡 》
- 织金县实兴乡白龙重晶石矿5.0万t-a(新建)项目环评报告
-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教学课件
- 【航空个性化服务浅析4700字(论文)】
- 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全文及解读课件
- 中国移动全面预算管理
- 公路隧道建设施工技术规范学习考试题库(400道)
- 新人教版七至九年级英语单词表 汉译英(含音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