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中学发展规划_第1页
实验中学发展规划_第2页
实验中学发展规划_第3页
实验中学发展规划_第4页
实验中学发展规划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实验中学发展规划为加快学校的现代化进程,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全面提升办学品位,办好人民满意的高中教育,依据《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8-2030年)》,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规划。第一部分发展背景分析一、发展概况二中是一所公办高级中学,始建于1951年2月,学校占地156亩,建筑面积33000平方米,绿化用地36000平方米,学校现有教职工205人,在校生2560人。二中先后有6名同学考入XX大学,多名学生被XX大学等全国著名学府录取,被誉为“农村高中的典范,名牌大学的摇篮”。我校环境优美,书香浓郁,管理规范,特色鲜明。2013年1月,被批准为“省级规范化学校”。学校制定了“质量立校、特色兴校、文化强校”的发展战略,坚持育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入推进课程改革,积极开展研究性研究,开设丰富多彩的选修课,满足不同学生的发展需要。我校在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在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全体教职工正以饱满的热情、昂扬的斗志、扎实的作风、锐意进取,开拓创新,努力把学校建成领先、全市先进的优质高中。二、办学优势有明确的办学思想和办学理念。建校六十多年来,学校确立了“为学生的生命质量负责,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的办学理念,追求促进质量提高科学化和学校管理精细化,形成了具有鲜明特点的学校发展模式。具有鲜明特色的培养方式促进了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多年来,学校以“德育为龙头,教学为中心,科研为先导,五育一起抓,素质是根本”为基本工作思路,全面贯彻教育方针,不断推进“创新教育”,引导学生自主发展,促进了学生素质的全面、可持续发展。优秀教师群体已基本形成。通过“青年教师培养工程”、“名师工程”等活动,建立了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优秀教师群体已基本形成且覆盖了所有学科。形成了较完善的管理制度和体系。近年来,学校各项规章制度不断完善,各部门之间分工明确,相互协作,形成了较规范的内部管理体系。特色项目已成为提升学校品位的亮点。德育教育工作中,形成了“自主性”德育特色;教学科研工作中,形成了“探究性”教学科研特色;体育艺术工作中,形成了“一主多项”的体艺特色。学校的特色建设成为办学品位提升的亮点。三、困难与挑战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在教育改革发展与教育现代化的进程中,学校存在着亟需解决的一些问题。首先,社会的发展要求和人民群众对优质高中教育不断提高的期望值,特别是精英人才的培养和教育质量的全面提升,是我们面临的最大挑战。其次,学校的教育内涵需要进一步丰富;办学理念、教师的改革创新精神和专业化发展水平还不能完全适应教育现代化的要求;学校的管理需要进一步精细化;办学特色和品牌建设与一流高中的要求相比还有差距。第三,办学经费已成为学校发展的瓶颈,硬件条件已明显不能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未来七年,是学校加快现代化建设进程,提升综合实力和办学效益,实现教育改革和发展水平新跨越的关键时期。我们必须按照国家和《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8-2030年)》的要求,坚持优质、特色发展,推动学校的内涵发展与品牌建设。第二部分指导思想与办学理念一、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为指导,秉承“崇志、励志、笃学、思进”的校训,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二、办学理念学校办学理念的核心是“为学生的生命质量负责,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努力培养具有“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大家风范、国际视野”的高素质人才。第三部分发展目标与实施措施一、总体目标办学目标:坚持优质特色发展,全面提升办学水平,把学校建成“领先,全市先进,有一定影响”的品牌高中。2・育人目标:培养“人格健全有智慧,勇于创新有能力,全面发展有特长”的高素质人才。二、规划目标与实施措施(一)学校文化:学校文化是学校的灵魂,是学校的办学思想、教育理念、办学特色最集中的体现,同时也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动力。规划目标。围绕“为学生的生命质量负责,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的办学理念,以“崇德、励志、笃学、思进”的校训为核心,认真践行“忠诚、责任、厚德、进取”学校核心价值观,从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环境文化、行为文化、课程文化等方面,丰富“二中文化”的内涵,打造特色品牌,使二中成为文化特色鲜明的学校。实施措施。(1)不断提炼“二中文化”的内涵。充分挖掘学校的历史文化资源,加强校史和传统文化的整理,通过对“二中文化”的深层次解读,凝聚二中精神,发扬优良传统,推进校园文化建设,使校园文化体现“文化传承与思想引领的统一、氛围熏陶与内涵滋养的统一”。(2)强化“二中文化”的教育功能。加强校史教育,激发学生爱国爱校的热情,勤奋研究,立志成才;开办“文化讲坛”,发挥优秀校友的激励作用。通过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发挥“二中文化”的育人功能,鼓励师生开拓创新。(3)加强“二中文化”的宣传。加强学校宣传工作,充分展示学校的办学成果和经验,为学校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将“二中文化”到德育、智育、体育、美育之中,围绕“二中文化”,提升校刊、校园网的质量,增加学术含量,发挥育人功能。(4)构建和谐进取的精神文化。不断推进“校风育人”工程,通过“一训三风”的宣传与研究,引导师生追求高尚的精神世界,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共同的思想引导、情感熏陶、意志磨练和人格塑造。(5)优化学校制度文化建设。确立先进的管理理念,建立“以人为本”的制度文化,适应学校的发展和师生的健康成长,使学校各项制度规范、科学,适应学校改革与发展的需要。(6)打造优美、高雅的环境文化。挖掘博平历史文化底蕴,整体规划校园环境设施,创设各种文化设施,打造布局合理、格调高雅、大气灵动的校园文化环境,提高全校师生的文化素养。(二)学生发展:“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学校教育的根本追求。关注学生发展,就是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关注每一个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规划目标。以育人目标的达成为主线,进一步丰富载体,完善网络,健全制度,从道德成长、习惯养成、人格发展、社会适应、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等方面多维展开,以思想引领、情感陶冶、实践体验、活动养成等形式多维推进,实现全体学生的全面、主动、生动、活泼的发展。具体措施。(1)建立学生发展指导体系。从起始年级开始,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我、认识社会,规划高中生活,规划人生。整合校内外的各种教育资源,综合发挥学校教育、教学和管理的功能,对学生进行品德指导、学业指导、职业指导、心理指导、社会适应指导等,帮助学生解决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终身发展。(2)深入实践“生态体验式自主性德育”。加强思想品德教育和社会适应指导;强化自主管理,指导学生形成正确的礼仪和行为习惯,引导学生在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中全面提升思想道德素质;不断完善德育网络,加强德育的学科;开展各种主题教育活动,加强对学生的法制教育和行为规范教育,做一名合格的、负责任的公民。(3)加强学业指导。通过专题讲座、个别指导等帮助学生明确研究目标,端正研究态度;对研究有困难的学生加强诊断和指导,指导选择适合的研究方法,不断提高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为学生在升学考试、专业选择上提供信息咨询和指导。(4)加强心理指导。优化心、理校本课程,指导学生提高心理保健意识,形成正确的自我意识和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发挥专职心理辅导教师和心理辅导室的作用,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和三级预防体系,开展学生心理辅导与训练,帮助学生解决成长过程中的问题和困惑,实现快乐研究,健康成长。(5)加强安全教育。强化生命教育,指导学生珍爱生命,健康生活;完善各种校园安全的预案,并针对可能的突发事件,举行突发事件处置的演练活动,训练避险方法,提高学生应变突发事件的能力。(6)建设专业化的学生发展指导队伍。树立“人人都是学生发展指导者”的理念,以班主任、心理教师等专业指导教师为骨干,加强在职专业培训,形成专业化的学生发展指导团队。(7)完善学校宣传、教育设施。完善校园广播站、宣传栏、阅报栏,办好《》学生报刊,发挥图书馆、阅览室的教育指导功能,进一步完善心理咨询室的各项设施。(三)课程建设:不断满足学生全面素质发展和创新人才培育的需要,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是学校课程建设的中心。实现高素质人才培养目标,必须在“多层面”上努力,通过有侧重的进行升学预备教育和就业预备教育,为高等学校培养合格新生、为社会各行各业输送高素质的劳动后备力量。.规划目标。进一步开全学科课程,开发选修课程,强化活动课程,优化校本课程,建立整体优化的“必修加选修,学科加活动”的课程结构体系,培养学生自主研究、适应社会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体措施。(1)在课程类型上,坚持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相结合;在选修课程中坚持限定选修与任意选修相结合。不仅开设好“学科类”选修课,更要重视开设反映新科技、新技术、新技能和与社会实际贴近的“研究型”、“拓宽型”、“综合性”的选修课,以培养和发展学生兴趣爱好和个性特长。(2)在课程形态上,坚持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相结合,学期课程与短期课程相结合,活动类课程指定课程(校班会、体育锻炼等)与自选课程(科技、艺体、学术等)相结合。——加强学科竞赛的组织指导。强化竞赛的组织管理,建立一支跨年级、专业化、有协作精神的竞赛辅导团队;创新培养模式,倡导主动研究、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等研究方式,加强对外交流,提升竞赛层次。——建立一批特色鲜明的学生社团。加强指导,科学规划,培训师资,提供条件,促进学生社团的建设与发展。拓展学生社团发展的领域,广泛开展学术科技类社团、兴趣爱好类社团、公益服务类社团的建设活动,做到学生人人参加社团,教师个个辅导社团活动。培养一批素质高、能力强的学生干部和社团骨干,把砚池文学社、杜若诗社、摄影社、书法社、艺术团以及科技创新、环境保护、计算机软件制作等打造成精品社团。(3)在课程内容上,坚持学术课程与技术课程相结合。——认真开展研究性研究,加强研究性研究的课题选择指导、研究过程管理与考核评估,提高学生研究能力与实践能力,培养坚强的意志和勇于探索、独立、合作的精神。——重视创造性课程的开设,加强创造发明课、科技制作课、自我设计课、自主实验课等课程的建设与实施,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认真执行国家和省有关学校体育、卫生工作的法规,上好体育课,保证学生每天有一小时以上体育锻炼时间,使学生有健康、良好的身心、素质,每个学生能掌握两项日常锻炼的体育技能。认真制定好艺术教育工作规划,开好艺术类课程,开展丰富多彩的艺术教育活动,努力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使每个学生有一项艺术爱好或特长。——结合社会经济发展实际和学生的需求开设劳动技术课,做到教材、师资、设备和场地落实。发挥课程基地的作用,认真指导并组织学生参加各项劳动及寒、暑假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能掌握一门职业技术或劳动技能。在课程管理上,坚持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相结合。加强校本课程建设,重点做好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校本化改革以及校本课程的精品化发展。确定校本课程的总体目标,认真制定校本课程的基本结构和《校本课程开发方案》,对教师进行培训,让教师申报样本课程,学校进行评审后,组织实施。加强对校本课程的评价,包括《课程纲要》的评价、学生学业成绩的评定、教师课程实施过程评定以及《校本课程开发方案》的评价与改进建议等。加强校本课程资源的网络化建设,充分体现学校的个性化和自主性,实现跨时空的交流和研讨。(四)教学与科研:大力开展“一纲多模”的智慧课堂的探索。“一纲”,以新课改理念为纲;“多模”,积极开展“自主・合作•创新”、“发展个性,触发创新”、“分层递进,异步教学”、“导学案引领,精讲练结合”等多种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立足于全面提升教学质量,着力培养拔尖创新人才。规划目标。牢固确立“质量立校”意识,抓实教学常规,积极探索适合不同教学内容和不同类型学生的课堂教学模式,全力打造智慧课堂。深入开展教学科研,进一步完善教学评价体系,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提升创新人才培养质量,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具体措施。(1)抓实教学常规,提高教学实效。抓实教学过程管理,落实教学“五认真”,充分发挥教研组和备课组在教学常规管理和教学研究中的作用。注重集体备课的规范化,充分发挥教师团队合作精神,浓厚研讨气氛,发挥集体智慧,提高集备的有效性和针对性。注重教学反思,注重因材施教,切实减轻过重课业负担。(2)转变教学理念,探究教学模式。彰显“自学一讨论一探究”相结合的课堂教学特色,大力打造智慧课堂。强调教师内驱力与学生内驱力并举,实现从重教师“教”到重学生“学”的转变,着力提高学生的研究能力、实践能力,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3)改进评价制度,完善评价体系。注重过程评价,注重评价主体、评价内容、评价标准、评价方法的多元化,将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一套推进课程与教学改革、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科学而有效的课程评价体系。完善学分制,从评价机制上保障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投入到加强基础和发展个性上。(4)加强课题研究,改进研究机制。建立总课题带领下由若干子课题组成的动态课题体系;加强课题研究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强化重点课题研究,保证各级课题高质量结题并有效推广。(5)打造科研品牌,提升办学质量。不断创新教科研工作模式,强化教科研“探究性”的特色。充分发挥名优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建设研究型、研究型课题研究小组,浓厚科研学术氛围,实现由“被动研究”向“主动研究”转变。(五)教师发展:打造一专多能的教师梯队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一专”就是要求教师对本职工作“专心”;“多能”要求教师有胜任教育教学工作的能力,有使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有开设选修课程、指导课外活动小组的能力,有进行教育科研的能力,部分教师有进行双语教学的能力。规划目标。以师德建设为核心,以“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为准则,以提高教师思想政治素质、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水平为重点,优化教师队伍结构,加强教师培训和创新团队建设,建设一支由专家型、学术型名师和各级各类骨干教师及青年教师组成的教师梯队。实施措施。加强师德建设。积极引导广大教师“关爱学生,严谨笃学,淡泊名利,自尊自律”,以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教育感染学生,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引导教师严格要求自己,抵制社会不良风气影响,要将师德表现作为教师考核、聘任、聘用和评价的首要内容。完善教师专业发展规划。要通过制定“教师个人发展规划”并努力实施,不断提升教师专业技能,建设一支具有现代教育教学理念,善于研究,勤于思考,勇于创新,业务能力精湛、教学特色鲜明的教师队伍。深入实施“青蓝工程”和名师培养工程。要特别关注35岁以下青年教师成长,建立青年教师成长档案,通过举办青年教师教学基本技能大赛等促进青年教师成长。要重视教育主管部门组织的各级各类教学比赛,完善奖惩条例,以赛促训、以赛争优,引导青年教师快速成长,加快名师包括名班主任队伍的建设。发挥名师工作室效应,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4)健全教师培训机制。进一步创新培训形式、丰富培训内容,提高培训实效。保证教师培训的经费投入,培养教学与科研骨干,打造学科领军人物,形成结构合理的教师梯队。(5)加强教师队伍管理。健全教师管理制度,规范教师从教行为,提高教师的思想素质和业务能力,充分调动广大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不断增强责任感、主人翁意识。——加强制度管理。制定目标管理与过程管理相结合的教师管理制度,规范从教行为。狠抓制度落实,充分调动广大教职工的积极性。——加强文化管理。弘扬教职工的主体精神,增强广大教职工的责任心、忧患意识,提高向心力、凝聚力,将教职工的思想言行统一到学校的思想目标上来,努力形成一种学校文化精神。——加强教师的自我约束和学生的议教评教。深入开展教师“三评”活动,全面评价教师工作,构建符合学校发展要求的、有利于教师专业发展的多元评价体系,激励广大教职员工积极参与到学校管理之中。(6)加快人事制度改革。积极创造条件,吸引优秀人才加入二中教师队伍。加强岗位考核,完善奖惩机制,形成“人员能进能出,岗位能上能下”的激励机制、竞争机制和合理流动机制,激发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创造性。(7)增强教师的幸福感。创设和谐、民主、舒适、向上的工作氛围,使教师在不同的岗位上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关注教师的身心健康,逐步提高教师工作待遇,改善教师的工作、研究、生活条件,增强教师对学校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提高教师地位,维护合法权益,使二中教师成为令人羡慕的职业。(六)学校发展:“拾级而上,阶段发展”是一条规律,也是一个策略,更是一种发展方式,是相对于“跨越式发展”的“脚踏实地、步步为营”的发展方式。“拾级而上,阶段发展”的关键是准确地进行现实定位和目标定位。规划目标。按照“全面提升一品牌创建一追求卓越”的要求,不断增强学校的核心竞争力,打造追求卓越的二中教育品牌。加强学校制度建设,深化学校内部体制改革,逐步形成“自主管理、自主发展、自我约束、社会监督”的精细化管理机制。建立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措办学经费的运行机制,确保学校的正常运转,并逐步化解学校建设债务;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加快学校硬件建设步伐,逐步形成“文化校园、信息化校园和精品校园”,为学校的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实施措施。(1)形成适度发展的办学规模。根据现有的办学条件,以及教育工作的周期性、复杂性,育人“不容有失”等特点,我校应以“规模适度”作为发展的原则。规模适度,一方面是办学规模控制在合理的相对稳定的水平上,让更多的学生能够享受到优质教育资源,实现规模与效益的同步提高;另一方面是根据招生政策和生源变化趋势,严格控制择校生的比例,切实提高生源质量。(2)打造个性鲜明的二中教育品牌。学校品牌是学校个性化的表现。我们要追求“全市一流”教育形象,打造出有一定影响的教育品牌,必须找准自己的位置,定位发展战略,不断增强核心竞争力,使学校品牌具有鲜明的个性色彩。——提炼品牌精髓。要把高素质人才培养作为二中品牌建设的重点,从学校精神、制度文化、组织行为等方面积累和建构全校师生共同的价值观、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把品牌建设过程转化为教育理念形成和教育理念实践的过程。——熔炼品牌实力。要从建设品牌教师、品牌学生、品牌课程、品牌文化、品牌服务、品牌标识等方面入手,把品牌建设转化为学校品质打造的过程。要把校风、教风、学风打造成学校的标志。——锤炼品牌形象。品牌形象融化在全校上下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之中,体现在教育教学每个环节之中,要从社会的角度设身处地的思考,倾听家长和学生的心声,根据他们的要求改变、创新品牌形象。(3)建立推陈出新的现代学校制度。坚持依法治校,逐步形成以学校法人制度为主体,以学校组织制度和管理制度以及新型的政校关系为主要内容的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的现代学校制度。——深化以校长负责制为核心的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建立指挥畅通、运行高效的学校管理体制,逐步形成分级聘任、层级管理、责权明晰的学校内部管理机制。不断完善学校章程和各项规章制度,保证学校管理的科学化和规范化。——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建立校内各级领导岗位竞争上岗制度和任期考核制。重视后备干部培养,把德才兼备的优秀教师提拔到干部队伍中来。建立学校与教职工双向聘用制,规范岗位目标责任制,强化绩效考核,逐步探索、形成具有二中特色的科学、合理的考核体制。——健全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不断完善科学民主决策机制,维护教职工合法权益,保障教职工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权利。健全校务公开制度,接受师生员工和社会的监督。(4)完善精致化的内部管理体系。通过打造精致化课程,实施精致化教学,营造精致化校园环境及精致和谐的人际氛围,实现至真、至善、至美的理想目标。——积极探索建立科学的内部管理体系。完善扁平式管理模式,有机协调处室和年级之间的关系,形成政令畅通、各司其职的运行机制,构建有序、高效、民主、和谐的内部管理体系。——提高学校内部管理的精致化程度。坚持重细节、重过程、重落实、重质量、重效果。在“精"字上下功夫,在“细”字上做文章,让精细成为一种工作习惯,以此来推动精品学校的形成。——加强学校安全管理,提高危机应对能力。牢固树立“安全无小事”的危机防范意识,健全安全工作的规章制度和重大安全事故应急处理预案,增强学校安全工作的预警防范能力。采取有力措施切实防范学校的信誉危机事件以及持续发展危机事件。(5)建立“一主多向”的办学经费筹措机制。“十二五”期间,高中择校生的比例将进一步下降,收费行为将进一步规范,公办高中依靠收费保运转的机制将难以维持。因此,我们要积极争取政府的支持,逐步建立“一主多向”的学校经费运行机制,促进学校的可持续发展。“一主”:是指政府投入为主。“多向”:是指多方向、多渠道,积极筹措办学经费,确保学校的正常运转。首先,要用足、用好政策,规范收费行为,努力筹措办学经费;其次,要严格财务管理制度和基建维修、购物审批等管理制度,让有限的办学经费发挥最大的效益。(6)完善学校硬件建设和设备设施建设。完善学校硬件建设。按照“文化校园、精品校园”的要求,进一步对校园各区域的功能进行定位,科学规划,分步实施。——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