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江苏省连云港市成考专升本政治第二轮测试卷(含答案)_第1页
2021-2022学年江苏省连云港市成考专升本政治第二轮测试卷(含答案)_第2页
2021-2022学年江苏省连云港市成考专升本政治第二轮测试卷(含答案)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1-2022学年江苏省连云港市成考专升本政治第二轮测试卷(含答案)学校:________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考号:________

一、单选题(30题)1.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的含义是

A.公有资产占有绝对量的优势

B.公有资产占有质的优势

C.公有资产在占有量的优势的同时,又有质的优势

D.公有制经济的技术水平优于非公有制经济

2.毛泽东“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包含土地革命、武装斗争和农村革命根据地建设三个方面,其中土地革命是中国民主革命的

A.重要武器B.主要形式C.战略阵地D.中心内容

3.历史唯物主义认为,决定人的本质的是

A.人的心理特征B.人的生理特点C.人的社会属性D.人的自然属性

4.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我国政治生活的主题是()A.A.坚持四项基本原则B.大力发展生产力C.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D.依法治国

5.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根本分歧在于()

A.是否承认事物是客观存在的B.是否承认事物是普遍联系的C.是否承认事物是运动发展的D.是否承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6.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是

A.人与自然界的矛盾

B.自然界与社会的矛盾

C.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的矛盾

D.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

7.民主首先并且主要是指()。

A.一种国家制度B.人民当家作主C.国家政体D.国家国体

8.毛泽东思想的初步形成是在()

A.党的创建和大革命时期B.土地革命战争前中期C.土地革命战争后期D.抗日战争时期

9.阶级的实质是()

A.人们的社会地位和社会分工不同B.一个集团占有另一个集团的劳动C.分配不公而造成贫富不均D.人们科学文化水平的差异

10.矛盾的基本屑性是()

A.同一性和斗争性B.普遍性和特殊性C.共性和个性D.绝对性和相对性

11.

32

区分量质变的根本标志是事物的()

12.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和核心是

A.依法治国B.权力制衡C.人民当家作主D.多党合作

13.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旧哲学最主要的区别是

A.强调了意识的能动性B.坚持了世界的物质统一性C.创立了唯物辩证的社会历史观D.强调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14.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是

A.物质B.意识C.社会存在D.社会意识

15.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必须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的问题是

A.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B.推动区域协调发展C.统筹城乡发展D.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

16.“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现实依据是【】

A.当代世界的新变化B.社会主义兴衰成败的历史经验C.国情与党情的变化D.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

17.中国共产党的三大优良作风是毛泽东在【】

A.1942年延安整风运动中提出的

B.1945年中共七大政治报告中提出的

C.1949年中共七届二中全会政治报告中提出的

D.1950年中共七届三中全会政治报告中提出的

18.中国共产党把毛泽东思想确定为自己的指导思想是在()A.A.遵义会议B.瓦窑堡会议C.中共七大D.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19.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是

A.改革开放B.以人为本C.民主法治D.科学发展

20.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合作的组织形式是

A.人民代表大会B.人民政治协商会议C.国务院D.各群众团体

21.大革命时期我党最早提出夺取政权的人是()。

A.毛泽东B.周恩来C.邓小平D.邓中夏

22.邓小平理论的直接理论来源是()

A.毛泽东思想

B.马克思列宁主义

C.中国共产党人的集体智慧

D.中国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实践

23.马克思主义考察社会历史的出发点是A.人们的思想意识B.人们的物质生产活动C.国家法律制度D.阶级斗争

24.

11

提出“三个主体、三个补充”思想的是()

25.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由()。

A.真理的本性与实践的特点决定的B.实践的自觉能动性决定的C.实践的客观物质性决定的D.实践的社会历史性决定的

26.设想没有物质的运动,必然导致()。

A.二元论B.形而上学唯物主义C.唯心主义D.辩证唯物主义

27.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基本的观点是()

A.反映的观点B.客观实在性的观点C.主体能动性的观点D.实践的观点

28.中英两国政府举行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在

A.1979年2月B.1997年7月C.1990年4月D.1993年3月

29.在八七会议上,毛泽东强调了

A.工人运动的重要性B.武装斗争的重要性C.根据地建设的重要性D.城市工作的重要性

30.

14

我国“三步走”战略的第二步是实现()

二、多选题(10题)31.毛泽东思想的科学涵义是()

A.是马列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

B.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C.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

D.是夺取中国革命胜利的理论武器

32.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一脉相承的统一的科学体系。因为()

A.它们产生的时代背景是一致的

B.它们的基本立场和方法是一致的

C.它们具体的理论观点是一样的

D.它们对根本任务和最终目标的认识是一样的

3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新出现的新的社会阶层有()

A.个体户和自由职业者

B.中介组织的从业人员人员

C.民营企业的创业人员和科技人员

D.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人员和科技人员

34.邓小平对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所作的完整表述是()

A.实事求是B.一切从实际出发C.理论联系实际D.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35.我国现阶段公有制的实现形式有()

A.股份制B.股份合作制C.租赁、承包制D.国家独资经济

36.下列选项中,正确的观点有()

A.在社会主义社会,国家、集体和个人的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

B.市场经济本身要求提倡集体主义

C.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已不现实,取而代之的必然是“人人为自己,上帝为大家”

D.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建设精神文明,应当引导人们形成把国家和集体利益放在首位而又充分尊重个人正当利益的社会主义义利观

37.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中提出的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应是坚持()

A.社会主义道路B.人民民主专政C.中国共产党领导D.马克思主义

38.十七大指导提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

A.毛泽东思想B.邓小平理论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D.科学发展观

39.文化体制改革的过程也就是文化创新的过程,具体包括()

A.创新管理体制B.创新产业格局C.创新市场体系D.创新市场主体

40.()的深刻变化,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

A.时代主题B.国际局势C.世界格局D.生产力三、判断题(5题)41.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是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42.只有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才具有能动的反作用。43.杰出人物和人民群众共同创造历史。44.在实际工作中,只要善于抓住中心,抓住关键,集中全力解决它,就能把事情办好。45.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应该坚持历史分析方法和阶级分析方法。四、辨析题(2题)46.尊重客观规律不利于发挥主观能动性。47.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的基础是思想建设。五、论述题(2题)48.试述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条件下应怎样正确认识和处理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关系。

49.试述社会进步的前进性和曲折性的关系原理及其现实意义。

六、材料分析题(2题)50.材料1“凡是毛主席做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

——摘自《人民日报》

材料2有些同志说,我们只拥护“正确的毛泽东思想”,而不拥护“错误的毛泽东思想”,这种说法也是错误的。

——摘自《邓小平文选》第二卷

材料3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就是恢复毛泽东同志的那些正确的东西嘛,就是准确地、完整地学习和运用毛泽东思想嘛,基本点还是那些。从许多方面来说,现在我们还是把毛泽东同志已经提出、但是没有做的事情做起来,把他反对错了的改正过来,把他没有做好的事情做好。今后相当长的时期,还是做这件事。当然,我们也有发展,而且还要继续发展。

——摘自《邓小平文选》第二卷

根据材料1,指出对待毛泽东思想的一种态度。

51.据国家统计局的一份研究报告测算,1997年我国实现国内生产总值74772.4亿元,其中公有经济实现56676.2亿元,非公有经济实现18096.2亿元,分别占整个国民经济的75.8%和24.2%。在公有经济中,国有经济实现31295.6亿元,集体经济实现25380.6亿元,分别占国民经济的41.9%和39%。在混合所有制经济中,公有经济实现增加值6517.1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8.7%,其中国有成分4860.2亿元,集体成分1656.9亿元,分别占国内生产总值的6.5%和2.2%,混合经济中的公有经济比1996年增加了1.7个百分点,其中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分别增加了1.5个百分点和0.2个百分点。测算资料表明,公有经济尤其是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长期处于绝对优势的状况发生了明显变化,非国有经济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已达58.1%,非公有制经济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已由l978年的0.9%上升到1997年的24.2%,成为保证整个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

简要说明我国所有制结构的变化。

参考答案

1.C

2.D本题考查了毛泽东的“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工农武装割据”以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以土地革命为中心内容,以农村革命根据地为战略阵地。

3.C

4.C

5.D

6.D

7.A

8.B本题考查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进程。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经历了萌芽、形成、成熟、继续发展四个阶段,它萌芽于党的创立和大革命时期;形成于20世纪20年代后期和30年代初期;成熟于土地革命战争后期和抗日战争时期;在解放战争时期和建国以后继续得到发展。

9.B

10.A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矛盾的基本属性。矛盾是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包含的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基本属性。

11.B

12.C本题考查了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和核心。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和核心,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

13.C

14.A本题考查了物质的定义。20世纪初,列宁对物质概念作了全面的科学的规定:“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15.D

16.C党的建设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国情和党情的变化),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现实依据。

17.B毛泽东在1945年召开的中共七大政治报告中提出了“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批评和自我批评的作风”三大优良作风。

18.C遵义会议事实上确立了毛泽东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瓦窑堡会议确立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七届二中全会制定了迅速夺取全国胜利的各项政策,为由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指明了道路。故选“C”。

19.B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坚持以人为本。必须把以人为本贯彻始终,把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最高标准,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故选“B”。

20.B

21.D

22.A

23.B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因此,马克思主义考察社会历史的出发点是人们的物质生产活动。

24.D

25.A

26.C

27.D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对认识起决定作用。因此,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

28.B1997年7月1日,中英两国政府举行了香港政权交接仪式,中国政府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香港重新回到了祖国怀抱。

29.B

30.A

31.BCD

32.BCD

33.ABCD

34.ABCD

35.ABCD

36.AD

37.ABCD

38.BCD

39.ABCD

40.BC

41.Y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我国稳定解决了十几亿人的温饱问题,总体上实现小康,不久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同时,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社会生产能力在很多方面进人世界前列,更加突出的问题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这已经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

42.N任何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都具有能动的反作用,不能认为只有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才具有能动的反作用。理由如下:(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这是历史唯物论的基本原理。(2)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是说任何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都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只不过反作用的性质不同而已。先进的社会意识由于正确反映了社会的发展规律,因而能够对社会发展起推动作用,而落后的社会意识起阻碍和延缓作用。

43.N(1)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这一原理根源于生产方式是社会存在的基础,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决定力量。正因为生产方式决定社会历史,所以生产方式的主体——人民群众才是历史的创造者。(2)杰出人物不能取代人民群众而成为历史的创造者,杰出人物是人民群众的代表,杰出人物的作用归根结底是人民群众的作用。

44.N(1)唯物辩证法认为,在复杂的事物发展过程中,同时包含着许多矛盾,其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叫作主要矛盾。它的存在和发展规定或影响着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其他处于从属地位的矛盾叫作非主要矛盾,非主要矛盾处理得好与坏,影响着主要矛盾的解决。这一原理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中首先必须抓关键,抓中心工作,但同时也要统筹兼顾,适当安排,照顾全局,做好其他工作。我们在实际工作中,要善于抓住中心,抓住关键,集中力量抓好中心工作,这是对的,但是,抓住主要矛盾和解决主要矛盾,并不是要忽视非主要矛盾的解决,必须恰当处理好非主要矛盾,才能把事情办好。这是唯物辩证法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认为只抓主要矛盾就能把事情办好是不对的,是形而上学的一点论。

45.Y(1)历史分析方法要求从特定的历史背景出发,根据当时的历史条件,对历史人物的是非功过进行具体的、全面的考察。要尊重历史事实,如实反映历史人物与当时社会历史条件的关系,如实反映历史人物的历史作用和历史地位。无视历史人物的历史局限性,对其过分夸大、美化或拔高是不对的;脱离具体的历史条件,用现代人的标准苛求前人也是不可取的。历史人物本身是变化发展的,应当用发展的观点给予如实的评价。阶级分析方法要求把历史人物置于一定的阶级关系中,同他所属的阶级联系起来加以考察和评价。在评价无产阶级领袖人物时,同样应该坚持历史分析方法和阶级分析方法,一方面,要高度肯定他们带领人民群众推动历史发展的伟大功绩;另一方面,又应指出他们在认识和行动上所存在的历史局限性,包括不回避他们的失误和错误。46.错误。(1)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是辩证统一的关系。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前提,而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又必须以发挥主观能动性为必要条件。(2)事实证明,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是不矛盾的。人们越是以实事求是的态度承认并按客观规律办事,就越能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并在实践中获得成功;相反,违背客观规律,肓目蛮干、任意妄为,不仅不能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还会受到客观规律的惩罚。47.正确。理由: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的突出特点是着重从思想上建党从思想上建党是毛泽东思想关于党的建设最核心内容和最重要特点。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的基础就是思想建设。从思想上建党的原因是由党的建设特殊环境和艰巨任务决定的。如农民和其他小资产阶级占绝大多数革命战争处于长期的、分散的农村游击战争他们把非无产阶级思想也带进到党内严重地影响到党的无产阶级先锋队性质只有加强党的思想建设才能纯洁党的作风保证党对革命事业的正确领导。着重从思想上建党是党开展各项工作的中心环节。

48.(1)人的社会价值是指个人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为满足社会或他人的需要所做出的贡献和承担的责任简单地说就是个人对社会贡献的人小。人的个人价值是指在社会生活和社会活动中社会对个人和自己对自己作为人的存在的一种肯定关系简单地说就是社会对个人的满足程度。(2)人的价值是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简单地说就是贡献与满足的统一。二者是不可分割的。这要求我们:一方面社会应尽可能地创造条件使个人的合理需要得到满足;另一方面个人也必须努力对社会尽义务、担责任尽可能地为社会多做贡献。我们主张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的统一贡献与满足的统一。只讲对社会的贡献而不讲个人合理需要的满足或只讲个人需要的满足而不肯为社会作贡献都是对人的价值的片面理解。(3)个人价值同社会价值除了相统一、相一致的一面外也有不一致、相冲突的一面。我国目前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方面社会主义的优越制度为个人价值的实现创造了旧社会所无可比拟的条件和可能;另一方面初级阶段相对落后的生产力和尚不完善的社会主义制度还不能为个人价值的实现提供充分的保证。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把为社会做奉献为人民服务放在第一位特别是当自我价值同社会价值发生矛盾时尤其提倡个人价值自觉地服从社会价值有时甚至还要牺牲个人价值去维护和实现社会价值。(1)人的社会价值是指个人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为满足社会或他人的需要所做出的贡献和承担的责任,简单地说就是个人对社会贡献的人小。人的个人价值是指在社会生活和社会活动中,社会对个人和自己对自己作为人的存在的一种肯定关系,简单地说就是社会对个人的满足程度。(2)人的价值是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简单地说就是贡献与满足的统一。二者是不可分割的。这要求我们:一方面,社会应尽可能地创造条件,使个人的合理需要得到满足;另一方面,个人也必须努力对社会尽义务、担责任,尽可能地为社会多做贡献。我们主张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的统一,贡献与满足的统一。只讲对社会的贡献而不讲个人合理需要的满足,或只讲个人需要的满足而不肯为社会作贡献,都是对人的价值的片面理解。(3)个人价值同社会价值除了相统一、相一致的一面外,也有不一致、相冲突的一面。我国目前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方面,社会主义的优越制度为个人价值的实现创造了旧社会所无可比拟的条件和可能;另一方面,初级阶段相对落后的生产力和尚不完善的社会主义制度,还不能为个人价值的实现提供充分的保证。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把为社会做奉献为人民服务放在第一位,特别是当自我价值同社会价值发生矛盾时,尤其提倡个人价值自觉地服从社会价值,有时甚至还要牺牲个人价值,去维护和实现社会价值。

49.(1)社会进步的总趋势、总方向是前进的、上升的每一新的社会形态都会比被取代的社会形态更高级、更进步。因为:第一社会进步是社会基本矛盾推动的从根本上说是与生产力发展的方向一致的。第二社会进步都是通过既克服又保留的"扬弃"实现的所以每一次社会进步都使社会上升到更高更新的水平。第三社会进步由于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因而总是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2)社会进步的具体道路又是曲折的、复杂的时快、时慢甚至会有暂时的停滞和不同程度的倒退。因为:第一社会进步是走前人未走过的路不走任何弯路是不可能的。第二社会进步过程中既有必然性也有偶然性不受任何偶然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