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飞行仪表系统EFIS课件_第1页
电子飞行仪表系统EFIS课件_第2页
电子飞行仪表系统EFIS课件_第3页
电子飞行仪表系统EFIS课件_第4页
电子飞行仪表系统EFIS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飞行仪表基础知识(第一节)1、飞行参数简介:用地面坐标系诠释飞机实时位置、运动速度及加速度参数(高度、垂直速度、垂直加速度、已飞距离、偏航距离、地速、东西和南北速度等);用机载坐标系诠释飞机相对气流的运动参数(气动参数)(空速、侧滑、载荷因数);用飞机纵轴在地面投影诠释航向参数(地面形势状态图,包括:真(磁)北、磁差角、真(磁)航向、空速、地速、偏流角、航迹、电台方位、飞机方位等)1a飞行仪表基础知识(第一节)1、飞行参数简介:1a飞行仪表基础知识(第一节)2、仪表概念

仪表:感受被测物理量并给出示数的装置。现代仪表:感受被测物理量实施分析、控制并给出示数的装置。航空仪表:用于航空领域的测量仪表(分两类:航空工业仪表、机载仪表)3、航空仪表的分类按原理分类:测量仪表、计算仪表、控制(调节)仪表;按功能分类:飞行仪表、发动机仪表、其他系统监控仪表2a飞行仪表基础知识(第一节)2、仪表概念2a飞行参数发动机参数其他系统监控参数时钟参数大气数据参数姿态参数航向参数指引参数发动机主要参数发动机次要参数系统监控参数状态及警告信息3a飞行参数发动机参数其他系统监控参数时钟参数大姿航指发发系状3飞行仪表基础知识(第一节)4、机载飞行仪表的布局布局原则:重要性原则:最重要的最方便观测关注频度原则:观测频度最大的最方便观测综合相关性原则:飞行中联合观察的相对集中减少干扰的原则:静座舱、灯灭原理布局形态:飞行仪表板“T”型布局中央仪表板按主次“上下”布局遮光板布局中央操纵台按操作频度“前后”布局顶板按“前后”布局驾驶舱总体按“T”型布局4a飞行仪表基础知识(第一节)4、机载飞行仪表的布局4a姿态指引仪罗盘转弯侧滑仪空速表气压高度表垂直速度表5a姿态指引仪罗盘转弯侧滑仪空速表气压高度表垂直速度表5aT型布局6aT型布局6a仪表的T型布局7a仪表的T型布局7a电子飞行仪表系统(EFIS)发动机指示机组警告系统/电子中央监控系统(EICAS/ECAM)8a电子飞行仪表系统发动机指示机组警告系8a9a9a10a10a11a11a航空仪表发展历程(第二节)第一代:机械仪表时代时间: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特点:直读式、机械构成、开环、重量体积大、精度差、可靠性高例如:气压式高度表、直读式温度表、气动陀螺第二代:电气仪表时代时间:二战期间特点:非电量电测、远读式、开环、抗干扰能力差、精度差例如:客舱温度表、排气温度表12a航空仪表发展历程(第二节)第一代:机械仪表时代12a航空仪表发展历程(第二节)第三代:机电伺服式仪表时代时间:五十年代中期特点:闭环、抗干扰能力强、带载能力强、需动态特性改善例如:电容式油量表第四代:综合指引仪表时代时间:五十年代末特点:警告、指引、综合性强.例如:ADI、HSI13a航空仪表发展历程(第二节)第三代:机电伺服式仪表时代13a航空仪表发展历程(第二节)第五代:电子飞行仪表时代时间:七十年代末--特点:综合性更大、条理性、柔顺性、逻辑性、可理解性、电子化、数字化、可靠性、可扩展例如:EADI、EHSI或PFD、ND电子飞行仪表时代划分第一代: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大量辅助仪表,737-300第二代:八十年代中,747-400,A320,少量辅助仪表,集成度高第三代:九十年代初,B777,A340,B737-600以上,LCD大屏显,更综合14a航空仪表发展历程(第二节)第五代:电子飞行仪表时代14a几代仪表比较15a几代仪表比较15a电子飞行仪表概述(第三节)

一、电子飞行仪表组成显示器主机键盘16a电子飞行仪表概述(第三节)

一、电子飞行仪表组成显示电子飞行仪表概述(第三节)显示器(EADI\EHSI,ND\PFD)符号发生器(或显示管理计算机)EFIS控制板远距离光传感器转换开关17a电子飞行仪表概述(第三节)显示器(EADI\EHSI,ND\电子飞行仪表概述(第三节)

一、电子飞行仪表组成按显像管配置划分:单管配置:EFIS-74,Y7-100三、五管配置:EFIS-85,86,Y7-200B四管配置:EFIS-700,B757,B737六管配置:B747-40018a电子飞行仪表概述(第三节)

一、电子飞行仪表组成18电子飞行仪表概述(第三节)二、电子飞行仪表系统工作原理EFIS工作原理19a电子飞行仪表概述(第三节)二、电子飞行仪表系统工作原理19aPFD/EADIND/EHSIPFD/EADIND/EHSI飞机系统和传感器输入控制面板控制面板SG/DMC1SG/DMC2远距光传感器远距光传感器20aPFD/ND/PFD/ND/飞机系统和传感器输入控制面板控制21a21a电子飞行仪表概述(第三节)三、电子飞行仪表系统的使用(B757\767)EFIS控制板:分EADI和EHSI控制上下结构EADI控制功能:人工亮度决断高度设置决断高度显示决断高度复位EHS控制功能I:量程设置方式选择人工亮度控制气象雷达显示控制航图显示控制22a电子飞行仪表概述(第三节)三、电子飞行仪表系统的使用(B75电子飞行仪表概述(第三节)三、电子飞行仪表系统的使用(B757\767)23a电子飞行仪表概述(第三节)三、电子飞行仪表系统的使用(B75电子飞行仪表概述(第三节)三、电子飞行仪表系统的使用(B757\767)24a电子飞行仪表概述(第三节)三、电子飞行仪表系统的使用(B75电子飞行仪表概述(第三节)三、电子飞行仪表系统的使用(B757\767)25a电子飞行仪表概述(第三节)三、电子飞行仪表系统的使用(B75电子飞行仪表概述(第三节)

三、电子飞行仪表系统的使用(B737)26a电子飞行仪表概述(第三节)

三、电子飞行仪表系统的使用(B7电子飞行仪表概述(第三节)

三、电子飞行仪表系统的使用(B737)27a电子飞行仪表概述(第三节)

三、电子飞行仪表系统的使用(B7电子飞行仪表概述(第三节)

三、电子飞行仪表系统的使用(B737)28a电子飞行仪表概述(第三节)

三、电子飞行仪表系统的使用(B7电子飞行仪表概述(第三节)

三、电子飞行仪表系统的使用(B737)29a电子飞行仪表概述(第三节)

三、电子飞行仪表系统的使用(B7电子飞行仪表概述(第三节)

三、电子飞行仪表系统的使用(B737)30a电子飞行仪表概述(第三节)

三、电子飞行仪表系统的使用(B7电子飞行仪表概述(第三节)

三、电子飞行仪表系统的使用(B737)31a电子飞行仪表概述(第三节)

三、电子飞行仪表系统的使用(B7电子飞行仪表概述(第三节)

三、电子飞行仪表系统的使用(A320)32a电子飞行仪表概述(第三节)

三、电子飞行仪表系统的使用(A3电子飞行仪表概述(第三节)

三、电子飞行仪表系统的使用(控制板使用总结)EADIBRTEADI人工亮度控制DHREF决断高度参数显示决断高度设置RSTEHSI量程设置方式选择BRTEHSI人工亮度控制WXR气象雷达显示控制地图方式导航参数显示选择33a电子飞行仪表概述(第三节)

三、电子飞行仪表系统的使用(控制电子飞行仪表概述(第三节)四、电子飞行仪表显示(EADI\PFD正常显示)俯仰、倾斜、指引、无线电高度、决断高度、地速、空速、下滑道、航向道、自动飞行控制系统俯仰和倾斜通道方式显示、侧滑针对B757机型34a电子飞行仪表概述(第三节)四、电子飞行仪表显示(EADI\P电子飞行仪表概述(第三节)

四、电子飞行仪表显示(EADI\PFD正常显示)俯仰、倾斜、姿态限、姿态指引、风切变警告、姿态比较警告、马赫、地速、无线电高度、决断高度、计算空速、空速趋势、抖杆速度、最小空速、决断速度、抬头速度、襟翼收放速度、气压高度、升降速度、下滑道、航向道、航向、自动飞行控制系统俯仰和倾斜通道方式通告、自动驾驶仪方式通告、自动油门方式通告、侧滑针对B737-300机型35a电子飞行仪表概述(第三节)

四、电子飞行仪表显示(E电子飞行仪表概述(第三节)四、电子飞行仪表显示(EADI\PFD正常显示)俯仰、倾斜、指引、无线电高度、决断高度、计算空速、空速趋势、抖杆速度、最小空速、决断速度、抬头速度、襟翼收放速度、气压高度、升降速度、下滑道、航向道、航向、自动飞行控制系统俯仰和倾斜通道方式通告、自动驾驶仪方式通告、自动油门方式通告、侧滑针对A320机型36a电子飞行仪表概述(第三节)四、电子飞行仪表显示(EADI\P电子飞行仪表概述(第三节)

四、电子飞行仪表显示(EADI\PFD正常显示)①飞行方式通告②空速③高度(气压高度及无线电高度)及垂直速度④航向及航迹⑤飞机姿态及引导信息⑥无线电导航信息(ILS,DME)⑦气压高度基准值⑧马赫数针对A320机型①②③④⑤⑥⑦⑧37a电子飞行仪表概述(第三节)

四、电子飞行仪表显示电子飞行仪表概述(第三节)

四、电子飞行仪表显示(EADI\PFD正常显示)38a电子飞行仪表概述(第三节)

四、电子飞行仪表显电子飞行仪表概述(第三节)

四、电子飞行仪表显示(EADI\PFD正常显示)

39a电子飞行仪表概述(第三节)

四、电子飞行仪表显电子飞行仪表概述(第三节)

四、电子飞行仪表显示(EADI\PFD正常显示)

40a电子飞行仪表概述(第三节)

四、电子飞行仪表显电子飞行仪表概述(第三节)

四、电子飞行仪表显示(EADI\PFD正常显示)

41a电子飞行仪表概述(第三节)

四、电子飞行仪表显电子飞行仪表概述(第三节)

四、电子飞行仪表显示(EADI\PFD正常显示)

下一个最大的放襟翼速度42a电子飞行仪表概述(第三节)

四、电子飞行仪表显示电子飞行仪表概述(第三节)

四、电子飞行仪表显示(EADI\PFD正常显示)

43a电子飞行仪表概述(第三节)

四、电子飞行仪表显示电子飞行仪表概述(第三节)

四、电子飞行仪表显示(EADI\PFD正常显示)

44a电子飞行仪表概述(第三节)

四、电子飞行仪表显电子飞行仪表概述(第三节)

四、电子飞行仪表显示(EADI\PFD正常显示)

45a电子飞行仪表概述(第三节)

四、电子飞行仪表显电子飞行仪表概述(第三节)

四、电子飞行仪表显示(EADI\PFD正常显示)

46a电子飞行仪表概述(第三节)

四、电子飞行仪表显电子飞行仪表概述(第三节)

四、电子飞行仪表显示(EADI\PFD故障显示)47a电子飞行仪表概述(第三节)

四、电子飞行仪表显示电子飞行仪表概述(第三节)

四、电子飞行仪表显示(EADI\PFD故障显示)48a电子飞行仪表概述(第三节)

四、电子飞行仪表显示电子飞行仪表概述(第三节)

四、电子飞行仪表显示(EADI\PFD故障显示总结)速度警告旗:在空速带显示时,当大气数据计算机系统和飞行管理计算机系统提供的数据不可靠时显示该旗。

姿态警告旗:惯性基准系统(IRS)提供的数据失效指示。

飞行指引仪警告旗:俯仰和倾斜指引指令失效.

决断高度警告旗:由控制板来的决断高度数据失效。

无线电高度警告旗:由无线电高度表来的无线电高度数据失效。符号发生器警告旗:当符号发生器故障。

风切变警告指示:当近地警告计算机探测到风切变条件时显示。

下滑警告旗:当机载的下滑道接收机提供信号失效时显示。

航向道警告旗:当机载的ILS或VOR接收机提供的信号失效时显示。所有警告旗均为黄色,无计算数据时用虚线代替原数据显示,某些数据源失效也可显示空白。49a电子飞行仪表概述(第三节)

四、电子飞行仪表显示(EADI\电子飞行仪表概述(第三节)

四、电子飞行仪表显示(EHSI\ND正常显示)50a电子飞行仪表概述(第三节)

四、电子飞行仪表显示(EHSI\51a51a52a52a53a53a54a54a55a55a电子飞行仪表概述(第三节)

四、电子飞行仪表显示(EHSI\ND故障显示)56a电子飞行仪表概述(第三节)

四、电子飞行仪表显示(EHSI\57a57a电子飞行仪表概述(第三节)

四、电子飞行仪表显示(EHSI\ND故障显示总结)EHSI警告显示用于指示信号源数据的失效。显示方式为:用相应的故障旗覆盖显示数据。各警告旗的含义如下。WXR:为气象雷达失效指示。WXR下方的第二行显示导致气象雷达失效的原因,分别如下:FAIL—气象雷达失效;WEAK—气象雷达校准故障;ATT—天线姿态失稳;STAB—天线失去稳定性;DSPY—显示组件过热而不能显示气象雷达数据58a电子飞行仪表概述(第三节)

四、电子飞行仪表显示(EHSI\电子飞行仪表概述(第三节)

四、电子飞行仪表显示(EHSI\ND故障显示)过量数据显示:指示待处理数据过量,指示航图方式下的显示更新率已到极限,显示闪亮。

TRK或HDG故障旗:指示惯性基准(IRU)来的数据失效。不同的显示方式决定不同的显示基准,因此有不同的警告旗。

VOR、LOC或XTK旗:具体显示哪一种旗取决于VOR,ILS或是NAV方式选择。VOR导航方式下,显示VOR航道偏离数据失效旗;ILS方式下,可显示LOC航向道或跑道方位偏离数据失效旗;NAV导航方式下,可显示XTK计算航迹侧向偏离数据失效旗。

MAP旗:如果选择航图或中心航图方式,且飞行管理计算机提供的数据失效,则显示MAP失效旗。

SGFAIL旗:当符号发生器失效但其中的显示控制器还正常工作时,产生相应的故障旗。

VTK旗:垂直偏离旗指示飞行管理计算机提供的垂直偏离数据失效。

59a电子飞行仪表概述(第三节)

四、电子飞行仪表显示(EHSI\电子飞行仪表概述(第三节)

五、电子飞行仪表系统特点画面柔顺、条理逻辑性强,提高了可读性;余度技术提高、可靠性提高;综合显示,信息容量大,彩色显示;可扩展性好。60a电子飞行仪表概述(第三节)

五、电子飞行仪表系统特点显示部件工作原理(第二章)

定义:显示器是光电转换部件功能:处理显示信息并转换成图形显示种类:CRT、存储管式、等离子式、LED、LCD航空使用:CRT

(讲课范围)单色彩色(荫罩式、栅网式))LCD显示部件包括:CRT、控制电路(部分书将CRT代替显示部件是错误的)61a显示部件工作原理(第二章)

定义:显示器是光电转换部件61a显示部件工作原理(第二章)

第一节、阴极射线管显示原理一、结构与组成电子枪偏转线圈荧光屏62a显示部件工作原理(第二章)

第一节、阴极射线管显示原显示部件工作原理(第二章)

第一节、阴极射线管显示原理一、结构与组成(如图2-1)63a显示部件工作原理(第二章)

第一节、阴极射线管显示

显示部件工作原理(第二章)

第一节、阴极射线管显示原理一、结构与组成(如图2-1)1、细分组成:灯丝、阴极、调制极(控制栅极)、加速极(第一阳极)、聚焦极(第二阳极)、阳极(第三阳极)、垂直和水平偏转板、石墨层、荧光粉、玻璃锥体2、总体组成:①电子枪:灯丝、阴极、控制栅极、加速极、聚焦极、阳极

②偏转系统:垂直和水平偏转板或偏转线圈

③荧光屏:电致发光器件64a显示部件工作原理(第二章)

第一节、阴极射线管显示部件工作原理(第二章)

第一节、阴极射线管显示原理二、工作原理1、电子枪功能:产生沿管轴方向发射的细电子束的装置要求:有足够的电流强度电流大小和有无可控电子具一定的速度和动能足够聚焦原理:①电子的热发射和加速:外层电子——原子束缚弱——产生自由电子——+——电子动能增加克服逸出功——发射电子阴极加热——加速极加速E-A=1/2mv2

65a显示部件工作原理(第二章)

第一节、阴极射线管显示原显示部件工作原理(第二章)

第一节、阴极射线管显示原理二、工作原理1、电子枪原理:②强度调制:栅阴极电压为负——电场力将电子拉回阴极——透过栅极孔发射形成的电子束强度变化I=(Vgk-V截止)**r

I电子书强度VgkV截止66a显示部件工作原理(第二章)

第一节、阴极射线管显示原显示部件工作原理(第二章)

第一节、阴极射线管显示原理二、工作原理1、电子枪原理:③聚焦:静电聚焦三级高、低、高电位——形成鞍型电场——以作用力不同分成四个区(减速发散、减速收敛、加速收敛、加速发散)——速度小区域收敛——产生聚焦聚焦电压越低——聚焦作用强——焦点近——满屏聚焦时聚焦电压动态变化67a显示部件工作原理(第二章)

第一节、阴极射线管显示原荧光屏V电子枪原理500V0~400V几千V68a荧光屏V电子枪原理500V0~400V几千V68a显示部件工作原理(第二章)

第一节、阴极射线管显示原理二、工作原理1、电子枪原理:③聚焦:磁聚焦2、偏转系统功能:产生沿X和Y轴向的电子束偏转要求:满屏偏转偏转灵敏度较高正负偏转对称且线性度高,以减少几何畸变原理:静电聚焦69a显示部件工作原理(第二章)

第一节、阴极射线管显示原显示部件工作原理(第二章)

第一节、阴极射线管显示原理二、工作原理2、偏转系统VA原理:静电偏转Va+++++++EFdDVbaL

70a显示部件工作原理(第二章)

第一节、阴极射线管显示显示部件工作原理(第二章)

第一节、阴极射线管显示原理二、工作原理2、偏转系统原理:静电偏转平行极板加电压----产生电场----电场力受均匀径向力作用----产生抛物状偏转运动----出电场后直线运动(不考虑阳压)----形成偏转灵敏度S=D/Vab:正比于a;正比于L反比于d;反比于VA适应:小屏幕、线性度高的场合71a显示部件工作原理(第二章)

第一节、阴极射线管显示原显示部件工作原理(第二章)

第一节、阴极射线管显示原理二、工作原理2、偏转系统原理:磁偏转72a显示部件工作原理(第二章)

第一节、阴极射线管显示原显示部件工作原理(第二章)

第一节、阴极射线管显示原理二、工作原理2、偏转系统原理:磁偏转偏转线圈通电----产生偏转磁场----运动电子在磁场中运动----受洛伦茨力作用----产生偏转----受力随偏转变方向----产生近似圆周运动----偏转灵敏度大灵敏度S=D/I;正比于W、L、l反比于VA优点:灵敏度大,较易满屏偏转;缺点:线性度差线性度对几何失真的影响适应:大屏且几何精确度要求不高的情况73a显示部件工作原理(第二章)

第一节、阴极射线管显示原显示部件工作原理(第二章)

第一节、阴极射线管显示原理二、工作原理3、荧光屏功能:受激发光器件要求:发光效率高寿命长颜色纯正原理:电子轰击----荧光材料受激发光指标:疲劳、烧伤、颜色、余辉74a显示部件工作原理(第二章)

第一节、阴极射线管显示原显示部件工作原理(第二章)

第二节、彩色显像管原理(荫罩式)一、三基色原理白蓝绿红紫红青一级二级75a显示部件工作原理(第二章)

第二节、彩色显像管原理(显示部件工作原理(第二章)

第二节、彩色显像管原理(荫罩式)二、分类单枪三束、三枪三束、单枪单束三、三枪三束组成差异三只电子枪品字排列、发三束电子束、设置荫罩板、色纯调整、荧光屏每一像素由三种荧光材料涂覆的荧光粉点组成四、会聚调整1、失会聚现象:三个电子束不能交汇于同一荫罩孔处,造成击中不同像素点的现象。76a显示部件工作原理(第二章)

第二节、彩色显像管原理(显示部件工作原理(第二章)

第二节、彩色显像管原理(荫罩式)四、会聚调整2、失会聚产生的影响:在不同颜色的边缘产生彩色模糊带3、产生原因:电子枪安装的倾斜角度和位置不准确4、调整方法:三个径向会聚线圈调整径向偏差、一个蓝横向会聚线圈调整蓝枪相对红和绿枪的横向位置,使之处于红绿枪的中间5、静会聚和动会聚:没有偏转时(屏幕中心位置)的会聚称静会聚;有偏转时(不在屏幕中心)的会聚称动会聚77a显示部件工作原理(第二章)

第二节、彩色显像管原理(显示部件工作原理(第二章)

第二节、彩色显像管原理(荫罩式)四、会聚调整6、汇聚电流表达静会聚alхX**2X<0I=arхX**2X>0动会聚I=alхX**2+arX**2+btхY**2+bbхY**2+CltхXY+ClbхXY+CrtхXY+CrbхXY+d78a显示部件工作原理(第二章)

第二节、彩色显像管原理(显示部件工作原理(第二章)

第二节、彩色显像管原理(荫罩式)四、会聚调整Ilt=alхX**2+btхY**2+CltхXY+d

Irt=arхX**2+btхY**2+CrtхXY+d

Ilb=alхX**2+bbхY**2+ClbхXY+d

Ilt=arхX**2+bbхY**2+CrbхXY+d

79a显示部件工作原理(第二章)

第二节、彩色显像管原理(显示部件工作原理(第二章)

第二节、彩色显像管原理(栅网式)1、栅网式彩色显像管组成条形涂覆三色荧光粉的显示屏、栅网、一字型排列三枪除栅极其余三枪电极并用形成类似单枪,由此称单枪三束2、原理三束电子束穿过栅网击中各自荧光粉产生彩色显示3、会聚4、优点会聚简单、适应于大屏幕、更“平面”80a显示部件工作原理(第二章)

第二节、彩色显像管原理(栅网式)显示部件工作原理(第二章)

第三节、LCD显示原理英文全称LiquidCrystalDisplay一、组成彩色滤光片、水平和垂直偏光板、液晶体、导向膜、玻璃基、导电膜81a显示部件工作原理(第二章)

第三节、LCD显示原理英彩色滤光片水平偏光板垂直偏光板液晶分子玻璃板彩色滤光片水平偏光板垂直偏光板玻璃板液晶分子液晶显示器组成彩色滤光片82a彩色滤光片水平偏光板垂直偏光板液晶分子玻璃板彩色滤光片水平偏显示部件工作原理(第二章)

第三节、LCD显示原理二、原理1、液晶的物理特性2、导光原理3、单色和彩色显示原理83a显示部件工作原理(第二章)

第三节、LCD显示原理二、原理8+-+-+-+-+-+-造成光极化态的改变改变液晶的排列方式外加电压VONOFF+-+-+-+-+-+--+液晶的物理特性84a+-+-+-+-+-+-造成光极化态的改变改变液晶的排列方式加电压不加电压液晶显示器原理85a加电压不加电压液晶显示器原理85a显示部件工作原理(第二章)

第三节、LCD显示原理三、特点1、机身薄,节省空间:CRT的三分之一厚度;2、省电,不产生高温:它属于低耗电产品,可以做到完全不发热(主要耗电和发热部分存在于背光灯管或LED);3、无辐射,益健康:液晶显示器完全无辐射;4、画面柔和不伤眼:液晶显示器画面不闪烁,眼睛不容易疲劳。86a显示部件工作原理(第二章)

第三节、LCD显示原理三、特点

图形发生组件工作原理(第三章)

符号发生器显示驱动概述一、光栅扫描显示原理二、笔画书写显示原理三、符号发生器显示驱动原理(图3-1)

同步

主机数据通道显示控制器矢量产生器字符产生器参数控制器帧缓存器移位输出偏转计数器可控电压X驱动辉亮驱动Y驱动87a图形发生组件工作原理(第三章)

符号发生器显示驱动概述一、图形发生组件工作原理(第三章)

符号发生器显示驱动概述符号发生器以显示控制器为核心控制显示采用光栅扫描和笔画书写两种扫描技术叠显方式实现前景和背景显示。其中笔画数写支持前景显示,光栅扫描支持背景显示笔画书写主要是显示矢量及其有序排列光栅扫描主要是帧缓存数据与行场偏转的同步调用问题符号发生器不要混同于字符发生器88a图形发生组件工作原理(第三章)

符号发生器显示驱动概述符号图形发生组件工作原理(第三章)

第一节矢量发生器一、作用:将二进制数据变化成驱动CRT显示矢量的电信号二、要求:1、线性度高2、起终点位置准确3、亮度均匀4、画线速度快三、分类:模拟法数字法:二进制速率乘法器法、DDA法、对称DDA法89a图形发生组件工作原理(第三章)

第一节矢量发生器一、作用图形发生组件工作原理(第三章)第一节矢量发生器四、原理:1、二进制速率乘法器法原理

偏转及视频信号控制电路原理

f1XfY

f2

D/AD/A计数器计数器ΔX寄存器ΔY寄存器Xo寄存器Yo寄存器90a图形发生组件工作原理(第三章)第一节矢量发生器四、原理:图形发生组件工作原理(第三章)

第一节矢量发生器减法计数器原理(四位为例)

fC3

C2

C1C0

91a图形发生组件工作原理(第三章)

第一节矢量发生器减法计数图形发生组件工作原理(第三章)

第一节矢量发生器复合门电路原理

ΔX寄存器f1减法计数器+X0X2X1X3--C2C2--C3C3--C1C1C0 ̄92a图形发生组件工作原理(第三章)

第一节矢量发生器复合门电图形发生组件工作原理(第三章)

第一节矢量发生器偏转及视频信号控制电路框图

f1Xf

Y

f2

D/AD/A计数器计数器减法计数器ΔX寄存器ΔY寄存器Xo寄存器Yo寄存器复合门电路复合门电路93a图形发生组件工作原理(第三章)

第一节矢量发生器偏转及视图形发生组件工作原理(第三章)

第一节矢量发生器启停控制电路

计数控制

矢量结束

打数控制“1”有效矢量方式“1”有效

全“0”检测总清

f矢量启动+ˉQQRckD

94a图形发生组件工作原理(第三章)

第一节矢量发生器启停控制图形发生组件工作原理(第三章)

第一节矢量发生器线长检测电路R9R8R7R0________________XoYoX1Y1X2Y2X9Y995a图形发生组件工作原理(第三章)

第一节矢量发生器线长检测图形发生组件工作原理(第三章)

第一节矢量发生器四、原理2、DDA法(digitaldefrentalanalizer)数字微分分析器法由dy/dx=Δy/Δx得点斜式直线方程Y=Yo+Δy/Δx(X-Xo);上式的计算计算法Xo=Xa,Xi=Xi-1+1Yo=Ya,Yi=Yi-1+Δy/Δxy=int(Yi)修正有:Yo=Ya+1/296a图形发生组件工作原理(第三章)

第一节矢量发生器四、原理图形发生组件工作原理(第三章)

第一节矢量发生器四、原理-----DDA法-----偏转发生硬件实现框图XY

Y结果寄存器+1加法控制-1计数X偏转处理X寄存器线长估计N寄存器Y偏转处理Y整数寄存器Y小数寄存器加法器ΔY/ΔX寄存器97a图形发生组件工作原理(第三章)

第一节矢量发生器四、原理图形发生组件工作原理(第三章)

第一节矢量发生器四、原理3、对称DDA法为简化ΔY/ΔX在计算机上的计算和硬件实现,提高画线速度而设计引入参数方程dx/dn=ΔX/N;dy/dn=ΔY/N:推演为计算机解算算式为:Xo=Xa+1/2;Yo=Ya+1/2:Xi=Xi-1+ΔX/N;Yi=Yi-1+ΔY/N;X=int(Xi);Y=int(Yi);98a图形发生组件工作原理(第三章)

第一节矢量发生器四、原理图形发生组件工作原理(第三章)

第一节矢量发生器四、原理----对称DDA法----偏转硬件实现框图X偏转Y偏转-1控制X寄存器Xi寄存器Y寄存器Yi寄存器X加法器Y加法器ΔX/N寄存器ΔY/N寄存器线长估值N寄存器99a图形发生组件工作原理(第三章)

第一节矢量发生器四、原理图形发生组件工作原理(第三章)

第一节矢量发生器四、原理4、模拟法判断依据是处理过程是数字量还是模拟量或D/A转换器在前端还是后端x偏转信号计算机数据y偏转信号视频增辉信号输入存储器和译码逻辑

D/A转换器D/A转换器开关开关积分同步器100a图形发生组件工作原理(第三章)

第一节矢量发生器四、原理图形发生组件工作原理(第三章)

第二节字符发生器一、功能:将显示指令中字符编码形式表示的字符转换为字符图形,并驱动显示。二、要求:1、显示字符的种类要多;2、字符的显示质量要好(可认性);3、字符产生速度要高;4、字符变换能力要强(大小、旋转、上下等);三、分类:点阵法(固定点阵法、程序点阵法)矢量法(单位矢量法、逐次逼近矢量法)四、产生字符的方法:1、固定点阵法101a图形发生组件工作原理(第三章)

第二节字符发生器一、功能图形发生组件工作原理(第三章)

第二节字符发生器四、产生字符的方法:1、固定点阵法(字符表示最小5×7点阵)102a图形发生组件工作原理(第三章)

第二节字符发生器四、产生图形发生组件工作原理(第三章)

第二节字符发生器四、产生字符的方法:2、单位矢量法-XX-YYZ0100?0110?0101?0010?0001?1010?1001?1000?103a图形发生组件工作原理(第三章)

第二节字符发生器四、产生图形发生组件工作原理(第三章)

第二节字符发生器四、产生字符的方法:3、逐次矢量法Y14235XZt1t2t3t4t5t

104a图形发生组件工作原理(第三章)

第二节字符发生器四、产生图形发生组件工作原理(第三章)

第三节光栅扫描图形显示器单色帧缓存结构彩色帧缓存结构带调色板结构快速光栅扫描图形显示器EFIP-701符号发生器框图105a图形发生组件工作原理(第三章)

第三节光栅扫描图形显示器图形发生组件工作原理(第三章)

第三节光栅扫描图形显示器EFIP-701符号发生器框图

显示组件监控输入系统输入视频增辉

时钟模拟输入监视输出模拟偏转

气象雷达输入A12CPUA13RAMA14ROMA11NVROMA92KRAMA10接口板A8显示控制器A5显示定序器A6暂存器A4笔画发生器A7WXR接口A2显示驱动器A3光栅扫描器106a图形发生组件工作原理(第三章)

第三节光栅扫描图形显示器E飞行仪表基础知识(第一节)1、飞行参数简介:用地面坐标系诠释飞机实时位置、运动速度及加速度参数(高度、垂直速度、垂直加速度、已飞距离、偏航距离、地速、东西和南北速度等);用机载坐标系诠释飞机相对气流的运动参数(气动参数)(空速、侧滑、载荷因数);用飞机纵轴在地面投影诠释航向参数(地面形势状态图,包括:真(磁)北、磁差角、真(磁)航向、空速、地速、偏流角、航迹、电台方位、飞机方位等)107a飞行仪表基础知识(第一节)1、飞行参数简介:1a飞行仪表基础知识(第一节)2、仪表概念

仪表:感受被测物理量并给出示数的装置。现代仪表:感受被测物理量实施分析、控制并给出示数的装置。航空仪表:用于航空领域的测量仪表(分两类:航空工业仪表、机载仪表)3、航空仪表的分类按原理分类:测量仪表、计算仪表、控制(调节)仪表;按功能分类:飞行仪表、发动机仪表、其他系统监控仪表108a飞行仪表基础知识(第一节)2、仪表概念2a飞行参数发动机参数其他系统监控参数时钟参数大气数据参数姿态参数航向参数指引参数发动机主要参数发动机次要参数系统监控参数状态及警告信息109a飞行参数发动机参数其他系统监控参数时钟参数大姿航指发发系状3飞行仪表基础知识(第一节)4、机载飞行仪表的布局布局原则:重要性原则:最重要的最方便观测关注频度原则:观测频度最大的最方便观测综合相关性原则:飞行中联合观察的相对集中减少干扰的原则:静座舱、灯灭原理布局形态:飞行仪表板“T”型布局中央仪表板按主次“上下”布局遮光板布局中央操纵台按操作频度“前后”布局顶板按“前后”布局驾驶舱总体按“T”型布局110a飞行仪表基础知识(第一节)4、机载飞行仪表的布局4a姿态指引仪罗盘转弯侧滑仪空速表气压高度表垂直速度表111a姿态指引仪罗盘转弯侧滑仪空速表气压高度表垂直速度表5aT型布局112aT型布局6a仪表的T型布局113a仪表的T型布局7a电子飞行仪表系统(EFIS)发动机指示机组警告系统/电子中央监控系统(EICAS/ECAM)114a电子飞行仪表系统发动机指示机组警告系8a115a9a116a10a117a11a航空仪表发展历程(第二节)第一代:机械仪表时代时间: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特点:直读式、机械构成、开环、重量体积大、精度差、可靠性高例如:气压式高度表、直读式温度表、气动陀螺第二代:电气仪表时代时间:二战期间特点:非电量电测、远读式、开环、抗干扰能力差、精度差例如:客舱温度表、排气温度表118a航空仪表发展历程(第二节)第一代:机械仪表时代12a航空仪表发展历程(第二节)第三代:机电伺服式仪表时代时间:五十年代中期特点:闭环、抗干扰能力强、带载能力强、需动态特性改善例如:电容式油量表第四代:综合指引仪表时代时间:五十年代末特点:警告、指引、综合性强.例如:ADI、HSI119a航空仪表发展历程(第二节)第三代:机电伺服式仪表时代13a航空仪表发展历程(第二节)第五代:电子飞行仪表时代时间:七十年代末--特点:综合性更大、条理性、柔顺性、逻辑性、可理解性、电子化、数字化、可靠性、可扩展例如:EADI、EHSI或PFD、ND电子飞行仪表时代划分第一代: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大量辅助仪表,737-300第二代:八十年代中,747-400,A320,少量辅助仪表,集成度高第三代:九十年代初,B777,A340,B737-600以上,LCD大屏显,更综合120a航空仪表发展历程(第二节)第五代:电子飞行仪表时代14a几代仪表比较121a几代仪表比较15a电子飞行仪表概述(第三节)

一、电子飞行仪表组成显示器主机键盘122a电子飞行仪表概述(第三节)

一、电子飞行仪表组成显示电子飞行仪表概述(第三节)显示器(EADI\EHSI,ND\PFD)符号发生器(或显示管理计算机)EFIS控制板远距离光传感器转换开关123a电子飞行仪表概述(第三节)显示器(EADI\EHSI,ND\电子飞行仪表概述(第三节)

一、电子飞行仪表组成按显像管配置划分:单管配置:EFIS-74,Y7-100三、五管配置:EFIS-85,86,Y7-200B四管配置:EFIS-700,B757,B737六管配置:B747-400124a电子飞行仪表概述(第三节)

一、电子飞行仪表组成18电子飞行仪表概述(第三节)二、电子飞行仪表系统工作原理EFIS工作原理125a电子飞行仪表概述(第三节)二、电子飞行仪表系统工作原理19aPFD/EADIND/EHSIPFD/EADIND/EHSI飞机系统和传感器输入控制面板控制面板SG/DMC1SG/DMC2远距光传感器远距光传感器126aPFD/ND/PFD/ND/飞机系统和传感器输入控制面板控制127a21a电子飞行仪表概述(第三节)三、电子飞行仪表系统的使用(B757\767)EFIS控制板:分EADI和EHSI控制上下结构EADI控制功能:人工亮度决断高度设置决断高度显示决断高度复位EHS控制功能I:量程设置方式选择人工亮度控制气象雷达显示控制航图显示控制128a电子飞行仪表概述(第三节)三、电子飞行仪表系统的使用(B75电子飞行仪表概述(第三节)三、电子飞行仪表系统的使用(B757\767)129a电子飞行仪表概述(第三节)三、电子飞行仪表系统的使用(B75电子飞行仪表概述(第三节)三、电子飞行仪表系统的使用(B757\767)130a电子飞行仪表概述(第三节)三、电子飞行仪表系统的使用(B75电子飞行仪表概述(第三节)三、电子飞行仪表系统的使用(B757\767)131a电子飞行仪表概述(第三节)三、电子飞行仪表系统的使用(B75电子飞行仪表概述(第三节)

三、电子飞行仪表系统的使用(B737)132a电子飞行仪表概述(第三节)

三、电子飞行仪表系统的使用(B7电子飞行仪表概述(第三节)

三、电子飞行仪表系统的使用(B737)133a电子飞行仪表概述(第三节)

三、电子飞行仪表系统的使用(B7电子飞行仪表概述(第三节)

三、电子飞行仪表系统的使用(B737)134a电子飞行仪表概述(第三节)

三、电子飞行仪表系统的使用(B7电子飞行仪表概述(第三节)

三、电子飞行仪表系统的使用(B737)135a电子飞行仪表概述(第三节)

三、电子飞行仪表系统的使用(B7电子飞行仪表概述(第三节)

三、电子飞行仪表系统的使用(B737)136a电子飞行仪表概述(第三节)

三、电子飞行仪表系统的使用(B7电子飞行仪表概述(第三节)

三、电子飞行仪表系统的使用(B737)137a电子飞行仪表概述(第三节)

三、电子飞行仪表系统的使用(B7电子飞行仪表概述(第三节)

三、电子飞行仪表系统的使用(A320)138a电子飞行仪表概述(第三节)

三、电子飞行仪表系统的使用(A3电子飞行仪表概述(第三节)

三、电子飞行仪表系统的使用(控制板使用总结)EADIBRTEADI人工亮度控制DHREF决断高度参数显示决断高度设置RSTEHSI量程设置方式选择BRTEHSI人工亮度控制WXR气象雷达显示控制地图方式导航参数显示选择139a电子飞行仪表概述(第三节)

三、电子飞行仪表系统的使用(控制电子飞行仪表概述(第三节)四、电子飞行仪表显示(EADI\PFD正常显示)俯仰、倾斜、指引、无线电高度、决断高度、地速、空速、下滑道、航向道、自动飞行控制系统俯仰和倾斜通道方式显示、侧滑针对B757机型140a电子飞行仪表概述(第三节)四、电子飞行仪表显示(EADI\P电子飞行仪表概述(第三节)

四、电子飞行仪表显示(EADI\PFD正常显示)俯仰、倾斜、姿态限、姿态指引、风切变警告、姿态比较警告、马赫、地速、无线电高度、决断高度、计算空速、空速趋势、抖杆速度、最小空速、决断速度、抬头速度、襟翼收放速度、气压高度、升降速度、下滑道、航向道、航向、自动飞行控制系统俯仰和倾斜通道方式通告、自动驾驶仪方式通告、自动油门方式通告、侧滑针对B737-300机型141a电子飞行仪表概述(第三节)

四、电子飞行仪表显示(E电子飞行仪表概述(第三节)四、电子飞行仪表显示(EADI\PFD正常显示)俯仰、倾斜、指引、无线电高度、决断高度、计算空速、空速趋势、抖杆速度、最小空速、决断速度、抬头速度、襟翼收放速度、气压高度、升降速度、下滑道、航向道、航向、自动飞行控制系统俯仰和倾斜通道方式通告、自动驾驶仪方式通告、自动油门方式通告、侧滑针对A320机型142a电子飞行仪表概述(第三节)四、电子飞行仪表显示(EADI\P电子飞行仪表概述(第三节)

四、电子飞行仪表显示(EADI\PFD正常显示)①飞行方式通告②空速③高度(气压高度及无线电高度)及垂直速度④航向及航迹⑤飞机姿态及引导信息⑥无线电导航信息(ILS,DME)⑦气压高度基准值⑧马赫数针对A320机型①②③④⑤⑥⑦⑧143a电子飞行仪表概述(第三节)

四、电子飞行仪表显示电子飞行仪表概述(第三节)

四、电子飞行仪表显示(EADI\PFD正常显示)144a电子飞行仪表概述(第三节)

四、电子飞行仪表显电子飞行仪表概述(第三节)

四、电子飞行仪表显示(EADI\PFD正常显示)

145a电子飞行仪表概述(第三节)

四、电子飞行仪表显电子飞行仪表概述(第三节)

四、电子飞行仪表显示(EADI\PFD正常显示)

146a电子飞行仪表概述(第三节)

四、电子飞行仪表显电子飞行仪表概述(第三节)

四、电子飞行仪表显示(EADI\PFD正常显示)

147a电子飞行仪表概述(第三节)

四、电子飞行仪表显电子飞行仪表概述(第三节)

四、电子飞行仪表显示(EADI\PFD正常显示)

下一个最大的放襟翼速度148a电子飞行仪表概述(第三节)

四、电子飞行仪表显示电子飞行仪表概述(第三节)

四、电子飞行仪表显示(EADI\PFD正常显示)

149a电子飞行仪表概述(第三节)

四、电子飞行仪表显示电子飞行仪表概述(第三节)

四、电子飞行仪表显示(EADI\PFD正常显示)

150a电子飞行仪表概述(第三节)

四、电子飞行仪表显电子飞行仪表概述(第三节)

四、电子飞行仪表显示(EADI\PFD正常显示)

151a电子飞行仪表概述(第三节)

四、电子飞行仪表显电子飞行仪表概述(第三节)

四、电子飞行仪表显示(EADI\PFD正常显示)

152a电子飞行仪表概述(第三节)

四、电子飞行仪表显电子飞行仪表概述(第三节)

四、电子飞行仪表显示(EADI\PFD故障显示)153a电子飞行仪表概述(第三节)

四、电子飞行仪表显示电子飞行仪表概述(第三节)

四、电子飞行仪表显示(EADI\PFD故障显示)154a电子飞行仪表概述(第三节)

四、电子飞行仪表显示电子飞行仪表概述(第三节)

四、电子飞行仪表显示(EADI\PFD故障显示总结)速度警告旗:在空速带显示时,当大气数据计算机系统和飞行管理计算机系统提供的数据不可靠时显示该旗。

姿态警告旗:惯性基准系统(IRS)提供的数据失效指示。

飞行指引仪警告旗:俯仰和倾斜指引指令失效.

决断高度警告旗:由控制板来的决断高度数据失效。

无线电高度警告旗:由无线电高度表来的无线电高度数据失效。符号发生器警告旗:当符号发生器故障。

风切变警告指示:当近地警告计算机探测到风切变条件时显示。

下滑警告旗:当机载的下滑道接收机提供信号失效时显示。

航向道警告旗:当机载的ILS或VOR接收机提供的信号失效时显示。所有警告旗均为黄色,无计算数据时用虚线代替原数据显示,某些数据源失效也可显示空白。155a电子飞行仪表概述(第三节)

四、电子飞行仪表显示(EADI\电子飞行仪表概述(第三节)

四、电子飞行仪表显示(EHSI\ND正常显示)156a电子飞行仪表概述(第三节)

四、电子飞行仪表显示(EHSI\157a51a158a52a159a53a160a54a161a55a电子飞行仪表概述(第三节)

四、电子飞行仪表显示(EHSI\ND故障显示)162a电子飞行仪表概述(第三节)

四、电子飞行仪表显示(EHSI\163a57a电子飞行仪表概述(第三节)

四、电子飞行仪表显示(EHSI\ND故障显示总结)EHSI警告显示用于指示信号源数据的失效。显示方式为:用相应的故障旗覆盖显示数据。各警告旗的含义如下。WXR:为气象雷达失效指示。WXR下方的第二行显示导致气象雷达失效的原因,分别如下:FAIL—气象雷达失效;WEAK—气象雷达校准故障;ATT—天线姿态失稳;STAB—天线失去稳定性;DSPY—显示组件过热而不能显示气象雷达数据164a电子飞行仪表概述(第三节)

四、电子飞行仪表显示(EHSI\电子飞行仪表概述(第三节)

四、电子飞行仪表显示(EHSI\ND故障显示)过量数据显示:指示待处理数据过量,指示航图方式下的显示更新率已到极限,显示闪亮。

TRK或HDG故障旗:指示惯性基准(IRU)来的数据失效。不同的显示方式决定不同的显示基准,因此有不同的警告旗。

VOR、LOC或XTK旗:具体显示哪一种旗取决于VOR,ILS或是NAV方式选择。VOR导航方式下,显示VOR航道偏离数据失效旗;ILS方式下,可显示LOC航向道或跑道方位偏离数据失效旗;NAV导航方式下,可显示XTK计算航迹侧向偏离数据失效旗。

MAP旗:如果选择航图或中心航图方式,且飞行管理计算机提供的数据失效,则显示MAP失效旗。

SGFAIL旗:当符号发生器失效但其中的显示控制器还正常工作时,产生相应的故障旗。

VTK旗:垂直偏离旗指示飞行管理计算机提供的垂直偏离数据失效。

165a电子飞行仪表概述(第三节)

四、电子飞行仪表显示(EHSI\电子飞行仪表概述(第三节)

五、电子飞行仪表系统特点画面柔顺、条理逻辑性强,提高了可读性;余度技术提高、可靠性提高;综合显示,信息容量大,彩色显示;可扩展性好。166a电子飞行仪表概述(第三节)

五、电子飞行仪表系统特点显示部件工作原理(第二章)

定义:显示器是光电转换部件功能:处理显示信息并转换成图形显示种类:CRT、存储管式、等离子式、LED、LCD航空使用:CRT

(讲课范围)单色彩色(荫罩式、栅网式))LCD显示部件包括:CRT、控制电路(部分书将CRT代替显示部件是错误的)167a显示部件工作原理(第二章)

定义:显示器是光电转换部件61a显示部件工作原理(第二章)

第一节、阴极射线管显示原理一、结构与组成电子枪偏转线圈荧光屏168a显示部件工作原理(第二章)

第一节、阴极射线管显示原显示部件工作原理(第二章)

第一节、阴极射线管显示原理一、结构与组成(如图2-1)169a显示部件工作原理(第二章)

第一节、阴极射线管显示

显示部件工作原理(第二章)

第一节、阴极射线管显示原理一、结构与组成(如图2-1)1、细分组成:灯丝、阴极、调制极(控制栅极)、加速极(第一阳极)、聚焦极(第二阳极)、阳极(第三阳极)、垂直和水平偏转板、石墨层、荧光粉、玻璃锥体2、总体组成:①电子枪:灯丝、阴极、控制栅极、加速极、聚焦极、阳极

②偏转系统:垂直和水平偏转板或偏转线圈

③荧光屏:电致发光器件170a显示部件工作原理(第二章)

第一节、阴极射线管显示部件工作原理(第二章)

第一节、阴极射线管显示原理二、工作原理1、电子枪功能:产生沿管轴方向发射的细电子束的装置要求:有足够的电流强度电流大小和有无可控电子具一定的速度和动能足够聚焦原理:①电子的热发射和加速:外层电子——原子束缚弱——产生自由电子——+——电子动能增加克服逸出功——发射电子阴极加热——加速极加速E-A=1/2mv2

171a显示部件工作原理(第二章)

第一节、阴极射线管显示原显示部件工作原理(第二章)

第一节、阴极射线管显示原理二、工作原理1、电子枪原理:②强度调制:栅阴极电压为负——电场力将电子拉回阴极——透过栅极孔发射形成的电子束强度变化I=(Vgk-V截止)**r

I电子书强度VgkV截止172a显示部件工作原理(第二章)

第一节、阴极射线管显示原显示部件工作原理(第二章)

第一节、阴极射线管显示原理二、工作原理1、电子枪原理:③聚焦:静电聚焦三级高、低、高电位——形成鞍型电场——以作用力不同分成四个区(减速发散、减速收敛、加速收敛、加速发散)——速度小区域收敛——产生聚焦聚焦电压越低——聚焦作用强——焦点近——满屏聚焦时聚焦电压动态变化173a显示部件工作原理(第二章)

第一节、阴极射线管显示原荧光屏V电子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