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D 10疾病分类课件_第1页
ICD 10疾病分类课件_第2页
ICD 10疾病分类课件_第3页
ICD 10疾病分类课件_第4页
ICD 10疾病分类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某些传染病和寄生虫病(A00-B99)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张丽第一章某些传染病和寄生虫病(A00-B99)首都医科大一、本章的包括与不包括

本章是典型的特殊组合章,它首先强调的不是疾病的发生部位而是疾病的病因。

包括:传染性或可传播性疾病传染性:指病原体从有病的生物体侵入到别的生物体内。传播性:指病原体通过各种途径使生物体受到感染

不包括:标题中“某些”的含义,即并非所有的传染病和寄生虫病都分类于本章,其中不可分类于本章的情况有:(见卷一)

一、本章的包括与不包括本章是典型的特殊组合章,它二、编码规则1、凡是分类到A09的疾病,要改为K52.9。2、除另有说明者外,没有指明传染病或寄生虫病是慢性者,将按活动性,也就是按急性的情况进行分类。如:肺结核,就要按活动性肺结核编码。肠炎,就要按急性肠炎编码。

恰当的分类,仍需注意阅读病案,只有了解真实的情况,才能准确的编码。二、编码规则1、凡是分类到A09的疾病,要改为K52.9。三、关于传染与感染1、传染和感染在中文的含义中很容易区分,前者为可传播性,后者通常指不可传播性,局限性。但当特指为某种微生物的感染时,也有相当一部分是传染性的。如:HIV感染,这时感染又是可传播性的了。

三、关于传染与感染三、关于传染与感染2、传染和感染在英语中又都是Infection,其含义为微生物侵犯人体组织并在其中繁殖。

3、不管是传染还是感染,都要以“感染”为主导词来查找。“传染”不能作为主导词,“传染性口角炎”可以直接查找。

三、关于传染与感染三、关于传染与感染4、对于寄生虫性的感染要以“侵染”为主导词查找,在感染下也可以查找,但不如侵染的主导词直接、简便。

三、关于传染与感染四、肠道感染的分类1、A04.7临床常诊断为“难辨性——”2、若临床诊断为“肠道阿米巴病”,按分类规则分类于急性肠道阿米巴病。3、A08旋转病毒性肠炎=轮转病毒性肠炎四、肠道感染的分类1、A04.7临床常诊断为“难辨性—四、肠道感染的分类4、关于A09推测为传染性病因的腹泻和胃肠炎

(1)这个类目与ICD-9中的009一样,而且把009中的亚目内容都融合为A09,不再细分,换言之,就是把流行性腹泻、痢疾性腹泻和传染性腹泻都归类于此。四、肠道感染的分类4、关于A09推测为传染性病因的腹四、肠道感染的分类4、关于A09推测为传染性病因的腹泻和胃肠炎

(2)在ICD-9中,我们不使用009.1推测为传染性病因的结肠炎、肠炎和胃肠炎以及009.3推测为传染性病因的腹泻。而009.0传染性结肠炎、肠炎和胃肠炎以及009.2传染性腹泻还是要分类于传染病中的。

四、肠道感染的分类4、关于A09推测为传染性病因的腹泻四、肠道感染的分类4、关于A09推测为传染性病因的腹泻和胃肠炎

(3)根据A09的注释,“某些国家中,任何列于A09而无进一步说明的诊断项目可以被假定为非传染性病因,都分类于K52.9。”为了与ICD-9的原则一致,我们仍执行这一原则。四、肠道感染的分类四、肠道感染的分类4、关于A09推测为传染性病因的腹泻和胃肠炎

(4)K52.9是非传染性腹泻,而分类到A09的有传染性腹泻,根据上述原则而转为K52.9,这样就出现了矛盾。但分类的原则还是要一致,不能说A09中的一部分疾病需要归入K52.9,而另一部分就不归入。为了研究或统计目的,必要时可在K52.9项下扩展编码以示区别。四、肠道感染的分类4、关于A09推测为传染性病因的腹泻五、新生儿感染性腹泻

别名:新生儿流行性腹泻新生儿腹泻新生儿感染性流行性腹泻新生儿腹泻有三种可能编码的情况:—新生儿非感染性腹泻P78.3—新生儿感染性腹泻K52.9—新生儿某种病原体的感染性腹泻A00-B99五、新生儿感染性腹泻别名:新生儿流行性腹泻六、结核病A15-A19的分类1、实验室对结核杆菌检查的证实情况,在ICD-10中,它作为类目A15和A16的分类轴心。其它类目不强调实验室证实情况。A15呼吸道结核病,经细菌学和组织学证实A16呼吸道结核病,未经细菌学和组织学证实六、结核病A15-A19的分类1、实验室对结核杆菌检查的六、结核病A15-A16的分类临床诊断的结核病一般都是经过细菌学或组织学证实,但在诊断中又都不指出来。因此在查找编码时,得到的是A16,这与实际情况不相符,需要查看病案的化验结果以确认诊断是否有细菌学和组织学证实。六、结核病A15-A16的分类临床诊断的结核病六、结核病A15-A19的分类

2、A19粟粒性结核分类轴心:是急性和慢性(亚急性)其索引如下:结核病-粟粒性A19.9――急性A19.2―――多个部位A19.1―――特指单一的部位A19.0――慢性A19.8――特指的NECA19.8六、结核病A15-A19的分类2、A19粟粒性六、结核病A15-A16的分类如果诊断为粟粒性肺结核,没有急慢性的修饰词就编码于A19.9,但利用编码原则的第二条,没有指出传染病的急慢性情况,应按急性编码于A19.0。实际上临床上“粟粒性肺结核”的诊断大多数是指急性的,因此编码应为A19.0。六、结核病A15-A16的分类如果诊断为粟粒性七、A59毛滴虫病毛滴虫病=滴虫病在卷一中出现的是毛滴虫病,在卷三中出现的是滴虫病,卷一与卷三不统一,索引的位置需以“滴虫病”为主导词。七、A59毛滴虫病毛滴虫病=滴虫病八、关于幼儿急疹幼儿急疹

B08.2

=第六病=猝发疹=exathemasubitus儿童轻型发热病

B08.8

=第四病=杜克疹热病=猝发疹=Dukes’disease

八、关于幼儿急疹幼儿急疹B08.2八、关于幼儿急疹幼儿急疹是婴幼儿的一种急性短程病,可能是病毒所致,患儿高热3-4天后体温骤降至正常,在退热前、退热时和退热后不久,躯干出现斑丘疹,并波及身体其它区域,因在疹病中是第六个被报道,因此又被称为第六病。第四病特征是全身鲜红的玫瑰丘疹。由于两者都可称猝发疹,如果由此查编码,可能会出错。再者,猝发疹也不能作为主导词。八、关于幼儿急疹幼儿急疹是婴幼儿的一种急性短程病,可能是病九、关于新生儿破伤风A33和产科破伤风A34的分类妊娠、分娩和产褥期的疾病(第15章)、围生期疾病(第16章)是极为独立的,通常涉及到这两章的疾病时要比其它章的疾病优先分类。在ICD-10中仍然如此,新生儿破伤风A33和产科破伤风A34的分类是个例外,他们被分类于本章中。九、关于新生儿破伤风A33和产科破伤风A34的分类十、关于细菌、病毒和其它传染性病原体B95-B97的分类1、严格规定B95-B97不能作为主要编码。2、这里的其它传染性病原体是指除细菌、病毒外的微生物,包括葡萄球菌和杆菌等。3、由于B95-B97不能作为主要编码,因此疾病诊断必须注明部位,否则只能按感染编码于B99,再加一个B95-B97编码作为附加编码。4、在计算机程序中应设置审查逻辑的部分,使之不能作为主要编码。十、关于细菌、病毒和其它传染性病原体B95-B97的分类十、关于细菌、病毒和其它传染性病原体B95-B97的分类例如:急性鼻窦炎,流感嗜血杆菌引起急性鼻窦炎编码于J01.9流感嗜血杆菌编码于B96.3而且要以前者为主要编码,后者用于说明感染的病原体.十、关于细菌、病毒和其它传染性病原体B95-B97的分类十一、关于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HIV)病B20-B24的分类1、分类范围

HIV病的病人是免疫系统受损害,因此并发症常常不是单一的。这一节的编码就是为了分类HIV病的并发症。

不包括感染HIV病毒无症状者(Z21)。

十一、关于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HIV)病B20-B十一、关于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HIV)病B20-B24的分类2、编码规则(1)使用B20-B24的编码,一般不要将HIV病所引起的并发症与HIV病分别编码,如果医院为了科研的需要,可再编一个说明并发症的编码作为附加编码。如:HIV感染伴卡波西肉瘤B21.0,为科研需要可编码C46.9(卡波西肉瘤)作为附加编码。

十一、关于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HIV)病B20-B十、关于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HIV)病B20-B24的分类

2、编码规则

(2)当存在于可分类到B20-B22中某一个类目中两个或两个亚目以上的情况时,应编码到该类目的.7中。如:HIV病伴弓形体病B20.8和隐球菌病B20.5B20.7(3)当存在于B20-B22中两个或两个以上类目的情况时,要分类到B22.7。十、关于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HIV)病B20-B24的分十、关于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HIV)病B20-B24的分类

2、编码规则上述两种情况如果需要时,可采用B20-B24中的编码作为附加编码以详细说明所列情况,如上例:HIV病伴弓形体病和隐球菌病B20.7(主)

B20.8HIV病造成的其它传染病和寄生虫病(附)B20.5HIV病造成的其它真菌病(附)

十、关于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HIV)病B20-B24的分十、关于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HIV)病B20-B24的分类

2、编码规则(4)当HIV疾病发生之前已存在某种疾病时,这个疾病不要当作HIV病的并发症来编码,而要按一般疾病编码的方法进行编码,且这个疾病的编码要作为附加编码。例如:某病人在查出HIV阳性之前多年来都进行肺结核的治疗,此次住院除治疗肺结核外,还治疗由HIV病引起的伯基特淋巴瘤,他的疾病编码应是B21.1和A16.2。十、关于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HIV)病B20-B24的分十、关于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HIV)病B20-B24的分类2、编码规则(5)B20-B23在注释中指出四位数亚目是选择性使用的亚目,但我国是必须使用的,不作为选择性编码。

十、关于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HIV)病B20-B24的分第二章肿瘤(C00-D48)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张丽第二章肿瘤(C00-D48)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一、肿瘤的命名肿瘤的命名主要是根据肿瘤的组织发生、胚胎起源、发生部位及人名命名。良性肿瘤:采用细胞或组织的名称+“瘤”例如:上皮细胞瘤、鳞状细胞瘤、平滑肌瘤、血管瘤等

恶性肿瘤:来自上皮组织者称为“癌”

来源于间叶组织者称为”肉瘤”

胚胎性肿瘤常称”母细胞瘤”一、肿瘤的命名肿瘤的命名主要是根据肿瘤的组一、肿瘤的命名某些恶性肿瘤沿用传统名称或人名,称“瘤”或“病”,如:恶性淋巴瘤、精原细胞瘤、白血病、何杰金病、尤文肉瘤等。在临床上除了良性与恶性两大类以外,少数肿瘤形态上属良性,但常浸润性生长,切除后易复发,多次复发的可出现转移,从生物行为上显示良性与恶性之间的类型,称交界或临界性肿瘤。一、肿瘤的命名某些恶性肿瘤沿用传统名称或人二、良、恶性肿瘤的区别

良性恶性生长方式:膨胀浸润边界:清楚,有包膜模糊生长速度:慢快转移:不转移转移复发:不复发复发分化:好差破坏组织:少/无常见血管侵犯:无常见二、良、恶性肿瘤的区别

三、分类轴心:

第一个轴心:是动态(恶性、良性、原位、未肯定、继发性)第二个轴心:是部位。根据动态的肿瘤分组如下:见卷一145页。

三、分类轴心:

第一个轴心:是动态(恶性、良性、原位四、肿瘤编码与编码方法

1.编码的组成:一个肿瘤的编码除了部位编码,还有一个形态学编码,有时甚至还有功能活性的编码。如果肿瘤有转移,还需要编码转移部位的肿瘤。因此,一个肿瘤病人,至少有两个编码。例如:左上肺鳞状细胞癌

C34.1M8070/3四、肿瘤编码与编码方法1.编码的组成:四、肿瘤编码与编码方法

2.形态学编码的组成:

形态学编码是指肿瘤细胞的结构和形态。构成:采用组织学+动态编码

特点:字母M,跟随4个数字,然后一斜线加一个数字如:M8890/0M8890表示平滑肌组织

/0表示良性四、肿瘤编码与编码方法2.形态学编码的组成:四、肿瘤编码与编码方法

3.动态编码表示的固定意义:(卷一931页)

0:良性

1:是否良性或恶性未肯定(交界恶性)2:原位癌

3:恶性,原发部位

6:恶性,转移部位四、肿瘤编码与编码方法四、肿瘤编码与编码方法

4.编码方法:

1)首先确定形态学的主导词

2)查找形态学的编码

3)根据指示再查找部位编码

例如:肺腺癌膀胱移行性乳头状瘤四、肿瘤编码与编码方法4.编码方法:四、肿瘤编码与编码方法

4.编码方法:

注意:操作步骤不能颠倒因为有四种情况,肿瘤的部位编码直接在形态学后面给出,如果先行查部位编码,反而不对。例如:胃淋巴肉瘤查淋巴肉瘤C85.0M9592/3

若先在肿瘤表中查胃恶性肿瘤部位C16.9(错)四、肿瘤编码与编码方法4.编码方法:四、肿瘤编码与编码方法四种直接在形态学编码之后给出部位编码的情况如下:—无法区分部位的肿瘤:如血液性肿瘤,淋巴瘤—不区分部位的肿瘤:如血管瘤—特殊组织或部位肿瘤:如肝细胞瘤,脑膜瘤—某些未特指出部位的肿瘤:如内胚窦瘤,G细胞瘤四、肿瘤编码与编码方法四种直接在形态学编码之后给出部位编码的四、肿瘤编码与编码方法肿瘤的部位编码查找方法:

a.直接在形态学编码后给出

b.到肿瘤表中查找在肿瘤表中,要注意特指的组织,有皮肤、骨、结缔组织等等。如果需要查找特指组织,则在形态学编码之后会给出提示,这时必须按提示查,不能从表中直接查找部位,否则也会出错。四、肿瘤编码与编码方法肿瘤的部位编码查找方法:四、肿瘤编码与编码方法在“肿瘤”主导词下,找某种组织的修饰词,如,骨、软骨、或神经等,然后在找具体的部位。在“肿瘤”主导词下不能找到具体的某种结缔组织(如:肌肉)时,则要查结缔组织,然后再找部位。查找顺序不能颠倒。四、肿瘤编码与编码方法在“肿瘤”主导词下,四、肿瘤编码与编码方法血液性的肿瘤有自己的独立分类。其部位编码不在肿瘤表中而在每种血液肿瘤的形态学后直接给出。肿瘤的动态未定和性质未特指在ICD-10中合二为一,部位编码不再区分。但性质完全不同,前者是做了病理检查,肿瘤处于交界恶性。而后者未做病理检查。四、肿瘤编码与编码方法血液性的肿瘤有自己的肿瘤查找表肿瘤查找表五、肿瘤功能活性编码肿瘤功能活性:指肿瘤具有分泌某些物质,影响内分泌系统的功能。需要采用第四章内分泌、营养和代谢疾病的编码附加说明。五、肿瘤功能活性编码肿瘤功能活性:五、肿瘤功能活性编码例如:垂体嗜碱性腺瘤伴库欣综合征

D35.2M8300/0E24.2

甲状腺腺瘤伴甲亢

D34M8140/0E05.8五、肿瘤功能活性编码例如:垂体嗜碱性腺瘤伴库欣综合征六、分类规则

1.如果诊断没有指明是继发性肿瘤,索引中也没有其他说明,则肿瘤按原发性处理。

六、分类规则六、分类规则2.肿瘤的交搭跨越:在编码原发部位不明确的肿瘤时,如果肿瘤涉及两个或两个以上相邻的部位称为交搭,部位不相邻的称为跨越。编码的原则如下:六、分类规则2.肿瘤的交搭跨越:六、分类规则相邻部位的肿瘤,类目相同,编码到该类目中的.8中。如果索引另有特指,则按指示编码。如:舌尖和舌腹面恶性肿瘤C02.8

(无特指)食管和胃恶性肿瘤C16.0

(有特指)六、分类规则相邻部位的肿瘤,类目相同,编码到该类目中的.8中六、分类规则类目不相同,按归属的系统分类,如下:

C02.8C08.8C14.8C21.8C24.8C26.8C39.8C41.8C49.8C57.8C63.8C68.8C72.8六、分类规则六、分类规则例如:胃和小肠恶性肿瘤胃:C16.9

小肠:C17.9

按消化系统分类于C26.8六、分类规则六、分类规则

3.异位组织的肿瘤编码于所提及的部位例如:异位胰腺恶性肿瘤C25.9六、分类规则六、分类规则4.复合癌:指不同性质的肿瘤发生在不同的部位。部位编码属于综合性的部位编码,归于C97(主要编码)。但C97不能满足临床检索的需要,还要加上两个不同部位的部位编码(附加编码)。M编码仍然是分别编码,而且是作为附加编码。六、分类规则4.复合癌:六、分类规则例如:多发性骨髓瘤和前列腺腺癌

C97(主要编码)C90.0(附加编码)

C61(附加编码)六、分类规则六、分类规则5.原位癌:局限于起源的表浅部位,细胞没有基底膜的浸润,但有恶性改变。例:子宫颈发育不良三级(CINⅢ)会阴发育不良三级(VINⅢ)阴道发育不良三级(VAINⅢ)以上情况按原位癌分类。发育不良Ⅰ级和Ⅱ级按身体系统疾病分类。六、分类规则5.原位癌:六、分类规则6.恶性变的编码规则:

恶性变也称为癌变,可分两类:良性肿瘤恶性变和非肿瘤的恶性变。

(1)恶性变的形态学编码:良性肿瘤的恶性变:只需将动态编码的0改为3非肿瘤的恶性变:直接采用M8000/3(2)恶性变的部位编码不论是怎样恶变的,都需要在”肿瘤部位编码表“内查找部位编码。六、分类规则6.恶性变的编码规则:六、分类规则

例如:子宫平滑肌瘤恶变胃溃疡恶变六、分类规则例如:子宫平滑肌瘤恶变六、分类规则7.复发癌:指经过手术或其它方式的治疗后,有再次在原发部位发生的肿瘤。

编码时仍按原发部位处理。但应与原发癌相区分。

例如:肺腺癌术后复发

C34.9M8140/3六、分类规则7.复发癌:六、分类规则8.囊肿:一般来说,囊肿是一种瘤样病变,不是肿瘤,分类时归入特定的解剖部位。但这一概念不是绝对的,具有肿瘤性质的囊肿按肿瘤分类。如:某些部位的皮样囊肿M9084/0对于某种结构的囊肿,被分类到先天性疾病中如:鳃裂囊肿Q18.0六、分类规则8.囊肿:六、分类规则

在卷三索引中,“囊肿”主导词下的所列的部位是有限的,当查不到所需要的部位时,要转换主导词,以“病”为主导词查找。类似情况还有“息肉”,当查不到所需要的部位时,也要以“病”为主导词查找编码。六、分类规则六、分类规则9.息肉:一般不是肿瘤,属瘤样病变,ICD-9与ICD-10将结肠、膀胱、胃的息肉均归类于肿瘤,但澳大利亚提出胃和结肠的息肉不属于肿瘤,应分类到消化系统疾病,世界卫生组织同意这一分类的变更。胃和十二指肠息肉K31.7

结肠息肉K63.5六、分类规则9.息肉:七、白血病的分类(一)急性白血病(AL)包括: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LL)急性非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NLL)

1.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LL)按原淋巴细胞的大小及形态分为L1(第一型),L2(第二型),L3(第三型)。编码为:C91.0M9821/3七、白血病的分类(一)急性白血病(AL)七、白血病的分类2.急性非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NLL):分为7个亚型:M1=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AML,未分化型)C92.0M9861/3M2=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AML,部分分化型)C92.0M9861/3M3=颗粒增多的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APL)C92.4M9866/3M4=急性粒-单细胞性白血病(AMMOL)C92.5M9867/3M5=急性单核细胞性白血病(AMOL)C93.0M9891/3M6=急性红白血病(AEL)C94.0M9840/3M7=急性巨核细胞性白血病(MKL)C94.2M9910/3七、白血病的分类2.急性非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NLL):七、白血病的分类(二)慢性白血病

1.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C91.1M9823/3

2.慢性非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C92.1M9863/3

慢性粒-单细胞性白血病C92.7M9868/3

慢性单核细胞性白血病C93.1M9893/3

慢性红白血病C94.0M9840/3

七、白血病的分类(二)慢性白血病七、白血病的分类(三)特殊类型白血病:

包括: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变期、低增生性白血病、淋巴肉瘤或组织细胞肉瘤白血病、浆细胞白血病、毛细胞白血病、嗜酸粒细胞白血病、嗜碱粒细胞白血病、组织嗜粒细胞白血病、不能分型的急性白血病等。

七、白血病的分类(三)特殊类型白血病:第一章某些传染病和寄生虫病(A00-B99)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张丽第一章某些传染病和寄生虫病(A00-B99)首都医科大一、本章的包括与不包括

本章是典型的特殊组合章,它首先强调的不是疾病的发生部位而是疾病的病因。

包括:传染性或可传播性疾病传染性:指病原体从有病的生物体侵入到别的生物体内。传播性:指病原体通过各种途径使生物体受到感染

不包括:标题中“某些”的含义,即并非所有的传染病和寄生虫病都分类于本章,其中不可分类于本章的情况有:(见卷一)

一、本章的包括与不包括本章是典型的特殊组合章,它二、编码规则1、凡是分类到A09的疾病,要改为K52.9。2、除另有说明者外,没有指明传染病或寄生虫病是慢性者,将按活动性,也就是按急性的情况进行分类。如:肺结核,就要按活动性肺结核编码。肠炎,就要按急性肠炎编码。

恰当的分类,仍需注意阅读病案,只有了解真实的情况,才能准确的编码。二、编码规则1、凡是分类到A09的疾病,要改为K52.9。三、关于传染与感染1、传染和感染在中文的含义中很容易区分,前者为可传播性,后者通常指不可传播性,局限性。但当特指为某种微生物的感染时,也有相当一部分是传染性的。如:HIV感染,这时感染又是可传播性的了。

三、关于传染与感染三、关于传染与感染2、传染和感染在英语中又都是Infection,其含义为微生物侵犯人体组织并在其中繁殖。

3、不管是传染还是感染,都要以“感染”为主导词来查找。“传染”不能作为主导词,“传染性口角炎”可以直接查找。

三、关于传染与感染三、关于传染与感染4、对于寄生虫性的感染要以“侵染”为主导词查找,在感染下也可以查找,但不如侵染的主导词直接、简便。

三、关于传染与感染四、肠道感染的分类1、A04.7临床常诊断为“难辨性——”2、若临床诊断为“肠道阿米巴病”,按分类规则分类于急性肠道阿米巴病。3、A08旋转病毒性肠炎=轮转病毒性肠炎四、肠道感染的分类1、A04.7临床常诊断为“难辨性—四、肠道感染的分类4、关于A09推测为传染性病因的腹泻和胃肠炎

(1)这个类目与ICD-9中的009一样,而且把009中的亚目内容都融合为A09,不再细分,换言之,就是把流行性腹泻、痢疾性腹泻和传染性腹泻都归类于此。四、肠道感染的分类4、关于A09推测为传染性病因的腹四、肠道感染的分类4、关于A09推测为传染性病因的腹泻和胃肠炎

(2)在ICD-9中,我们不使用009.1推测为传染性病因的结肠炎、肠炎和胃肠炎以及009.3推测为传染性病因的腹泻。而009.0传染性结肠炎、肠炎和胃肠炎以及009.2传染性腹泻还是要分类于传染病中的。

四、肠道感染的分类4、关于A09推测为传染性病因的腹泻四、肠道感染的分类4、关于A09推测为传染性病因的腹泻和胃肠炎

(3)根据A09的注释,“某些国家中,任何列于A09而无进一步说明的诊断项目可以被假定为非传染性病因,都分类于K52.9。”为了与ICD-9的原则一致,我们仍执行这一原则。四、肠道感染的分类四、肠道感染的分类4、关于A09推测为传染性病因的腹泻和胃肠炎

(4)K52.9是非传染性腹泻,而分类到A09的有传染性腹泻,根据上述原则而转为K52.9,这样就出现了矛盾。但分类的原则还是要一致,不能说A09中的一部分疾病需要归入K52.9,而另一部分就不归入。为了研究或统计目的,必要时可在K52.9项下扩展编码以示区别。四、肠道感染的分类4、关于A09推测为传染性病因的腹泻五、新生儿感染性腹泻

别名:新生儿流行性腹泻新生儿腹泻新生儿感染性流行性腹泻新生儿腹泻有三种可能编码的情况:—新生儿非感染性腹泻P78.3—新生儿感染性腹泻K52.9—新生儿某种病原体的感染性腹泻A00-B99五、新生儿感染性腹泻别名:新生儿流行性腹泻六、结核病A15-A19的分类1、实验室对结核杆菌检查的证实情况,在ICD-10中,它作为类目A15和A16的分类轴心。其它类目不强调实验室证实情况。A15呼吸道结核病,经细菌学和组织学证实A16呼吸道结核病,未经细菌学和组织学证实六、结核病A15-A19的分类1、实验室对结核杆菌检查的六、结核病A15-A16的分类临床诊断的结核病一般都是经过细菌学或组织学证实,但在诊断中又都不指出来。因此在查找编码时,得到的是A16,这与实际情况不相符,需要查看病案的化验结果以确认诊断是否有细菌学和组织学证实。六、结核病A15-A16的分类临床诊断的结核病六、结核病A15-A19的分类

2、A19粟粒性结核分类轴心:是急性和慢性(亚急性)其索引如下:结核病-粟粒性A19.9――急性A19.2―――多个部位A19.1―――特指单一的部位A19.0――慢性A19.8――特指的NECA19.8六、结核病A15-A19的分类2、A19粟粒性六、结核病A15-A16的分类如果诊断为粟粒性肺结核,没有急慢性的修饰词就编码于A19.9,但利用编码原则的第二条,没有指出传染病的急慢性情况,应按急性编码于A19.0。实际上临床上“粟粒性肺结核”的诊断大多数是指急性的,因此编码应为A19.0。六、结核病A15-A16的分类如果诊断为粟粒性七、A59毛滴虫病毛滴虫病=滴虫病在卷一中出现的是毛滴虫病,在卷三中出现的是滴虫病,卷一与卷三不统一,索引的位置需以“滴虫病”为主导词。七、A59毛滴虫病毛滴虫病=滴虫病八、关于幼儿急疹幼儿急疹

B08.2

=第六病=猝发疹=exathemasubitus儿童轻型发热病

B08.8

=第四病=杜克疹热病=猝发疹=Dukes’disease

八、关于幼儿急疹幼儿急疹B08.2八、关于幼儿急疹幼儿急疹是婴幼儿的一种急性短程病,可能是病毒所致,患儿高热3-4天后体温骤降至正常,在退热前、退热时和退热后不久,躯干出现斑丘疹,并波及身体其它区域,因在疹病中是第六个被报道,因此又被称为第六病。第四病特征是全身鲜红的玫瑰丘疹。由于两者都可称猝发疹,如果由此查编码,可能会出错。再者,猝发疹也不能作为主导词。八、关于幼儿急疹幼儿急疹是婴幼儿的一种急性短程病,可能是病九、关于新生儿破伤风A33和产科破伤风A34的分类妊娠、分娩和产褥期的疾病(第15章)、围生期疾病(第16章)是极为独立的,通常涉及到这两章的疾病时要比其它章的疾病优先分类。在ICD-10中仍然如此,新生儿破伤风A33和产科破伤风A34的分类是个例外,他们被分类于本章中。九、关于新生儿破伤风A33和产科破伤风A34的分类十、关于细菌、病毒和其它传染性病原体B95-B97的分类1、严格规定B95-B97不能作为主要编码。2、这里的其它传染性病原体是指除细菌、病毒外的微生物,包括葡萄球菌和杆菌等。3、由于B95-B97不能作为主要编码,因此疾病诊断必须注明部位,否则只能按感染编码于B99,再加一个B95-B97编码作为附加编码。4、在计算机程序中应设置审查逻辑的部分,使之不能作为主要编码。十、关于细菌、病毒和其它传染性病原体B95-B97的分类十、关于细菌、病毒和其它传染性病原体B95-B97的分类例如:急性鼻窦炎,流感嗜血杆菌引起急性鼻窦炎编码于J01.9流感嗜血杆菌编码于B96.3而且要以前者为主要编码,后者用于说明感染的病原体.十、关于细菌、病毒和其它传染性病原体B95-B97的分类十一、关于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HIV)病B20-B24的分类1、分类范围

HIV病的病人是免疫系统受损害,因此并发症常常不是单一的。这一节的编码就是为了分类HIV病的并发症。

不包括感染HIV病毒无症状者(Z21)。

十一、关于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HIV)病B20-B十一、关于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HIV)病B20-B24的分类2、编码规则(1)使用B20-B24的编码,一般不要将HIV病所引起的并发症与HIV病分别编码,如果医院为了科研的需要,可再编一个说明并发症的编码作为附加编码。如:HIV感染伴卡波西肉瘤B21.0,为科研需要可编码C46.9(卡波西肉瘤)作为附加编码。

十一、关于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HIV)病B20-B十、关于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HIV)病B20-B24的分类

2、编码规则

(2)当存在于可分类到B20-B22中某一个类目中两个或两个亚目以上的情况时,应编码到该类目的.7中。如:HIV病伴弓形体病B20.8和隐球菌病B20.5B20.7(3)当存在于B20-B22中两个或两个以上类目的情况时,要分类到B22.7。十、关于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HIV)病B20-B24的分十、关于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HIV)病B20-B24的分类

2、编码规则上述两种情况如果需要时,可采用B20-B24中的编码作为附加编码以详细说明所列情况,如上例:HIV病伴弓形体病和隐球菌病B20.7(主)

B20.8HIV病造成的其它传染病和寄生虫病(附)B20.5HIV病造成的其它真菌病(附)

十、关于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HIV)病B20-B24的分十、关于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HIV)病B20-B24的分类

2、编码规则(4)当HIV疾病发生之前已存在某种疾病时,这个疾病不要当作HIV病的并发症来编码,而要按一般疾病编码的方法进行编码,且这个疾病的编码要作为附加编码。例如:某病人在查出HIV阳性之前多年来都进行肺结核的治疗,此次住院除治疗肺结核外,还治疗由HIV病引起的伯基特淋巴瘤,他的疾病编码应是B21.1和A16.2。十、关于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HIV)病B20-B24的分十、关于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HIV)病B20-B24的分类2、编码规则(5)B20-B23在注释中指出四位数亚目是选择性使用的亚目,但我国是必须使用的,不作为选择性编码。

十、关于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HIV)病B20-B24的分第二章肿瘤(C00-D48)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张丽第二章肿瘤(C00-D48)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一、肿瘤的命名肿瘤的命名主要是根据肿瘤的组织发生、胚胎起源、发生部位及人名命名。良性肿瘤:采用细胞或组织的名称+“瘤”例如:上皮细胞瘤、鳞状细胞瘤、平滑肌瘤、血管瘤等

恶性肿瘤:来自上皮组织者称为“癌”

来源于间叶组织者称为”肉瘤”

胚胎性肿瘤常称”母细胞瘤”一、肿瘤的命名肿瘤的命名主要是根据肿瘤的组一、肿瘤的命名某些恶性肿瘤沿用传统名称或人名,称“瘤”或“病”,如:恶性淋巴瘤、精原细胞瘤、白血病、何杰金病、尤文肉瘤等。在临床上除了良性与恶性两大类以外,少数肿瘤形态上属良性,但常浸润性生长,切除后易复发,多次复发的可出现转移,从生物行为上显示良性与恶性之间的类型,称交界或临界性肿瘤。一、肿瘤的命名某些恶性肿瘤沿用传统名称或人二、良、恶性肿瘤的区别

良性恶性生长方式:膨胀浸润边界:清楚,有包膜模糊生长速度:慢快转移:不转移转移复发:不复发复发分化:好差破坏组织:少/无常见血管侵犯:无常见二、良、恶性肿瘤的区别

三、分类轴心:

第一个轴心:是动态(恶性、良性、原位、未肯定、继发性)第二个轴心:是部位。根据动态的肿瘤分组如下:见卷一145页。

三、分类轴心:

第一个轴心:是动态(恶性、良性、原位四、肿瘤编码与编码方法

1.编码的组成:一个肿瘤的编码除了部位编码,还有一个形态学编码,有时甚至还有功能活性的编码。如果肿瘤有转移,还需要编码转移部位的肿瘤。因此,一个肿瘤病人,至少有两个编码。例如:左上肺鳞状细胞癌

C34.1M8070/3四、肿瘤编码与编码方法1.编码的组成:四、肿瘤编码与编码方法

2.形态学编码的组成:

形态学编码是指肿瘤细胞的结构和形态。构成:采用组织学+动态编码

特点:字母M,跟随4个数字,然后一斜线加一个数字如:M8890/0M8890表示平滑肌组织

/0表示良性四、肿瘤编码与编码方法2.形态学编码的组成:四、肿瘤编码与编码方法

3.动态编码表示的固定意义:(卷一931页)

0:良性

1:是否良性或恶性未肯定(交界恶性)2:原位癌

3:恶性,原发部位

6:恶性,转移部位四、肿瘤编码与编码方法四、肿瘤编码与编码方法

4.编码方法:

1)首先确定形态学的主导词

2)查找形态学的编码

3)根据指示再查找部位编码

例如:肺腺癌膀胱移行性乳头状瘤四、肿瘤编码与编码方法4.编码方法:四、肿瘤编码与编码方法

4.编码方法:

注意:操作步骤不能颠倒因为有四种情况,肿瘤的部位编码直接在形态学后面给出,如果先行查部位编码,反而不对。例如:胃淋巴肉瘤查淋巴肉瘤C85.0M9592/3

若先在肿瘤表中查胃恶性肿瘤部位C16.9(错)四、肿瘤编码与编码方法4.编码方法:四、肿瘤编码与编码方法四种直接在形态学编码之后给出部位编码的情况如下:—无法区分部位的肿瘤:如血液性肿瘤,淋巴瘤—不区分部位的肿瘤:如血管瘤—特殊组织或部位肿瘤:如肝细胞瘤,脑膜瘤—某些未特指出部位的肿瘤:如内胚窦瘤,G细胞瘤四、肿瘤编码与编码方法四种直接在形态学编码之后给出部位编码的四、肿瘤编码与编码方法肿瘤的部位编码查找方法:

a.直接在形态学编码后给出

b.到肿瘤表中查找在肿瘤表中,要注意特指的组织,有皮肤、骨、结缔组织等等。如果需要查找特指组织,则在形态学编码之后会给出提示,这时必须按提示查,不能从表中直接查找部位,否则也会出错。四、肿瘤编码与编码方法肿瘤的部位编码查找方法:四、肿瘤编码与编码方法在“肿瘤”主导词下,找某种组织的修饰词,如,骨、软骨、或神经等,然后在找具体的部位。在“肿瘤”主导词下不能找到具体的某种结缔组织(如:肌肉)时,则要查结缔组织,然后再找部位。查找顺序不能颠倒。四、肿瘤编码与编码方法在“肿瘤”主导词下,四、肿瘤编码与编码方法血液性的肿瘤有自己的独立分类。其部位编码不在肿瘤表中而在每种血液肿瘤的形态学后直接给出。肿瘤的动态未定和性质未特指在ICD-10中合二为一,部位编码不再区分。但性质完全不同,前者是做了病理检查,肿瘤处于交界恶性。而后者未做病理检查。四、肿瘤编码与编码方法血液性的肿瘤有自己的肿瘤查找表肿瘤查找表五、肿瘤功能活性编码肿瘤功能活性:指肿瘤具有分泌某些物质,影响内分泌系统的功能。需要采用第四章内分泌、营养和代谢疾病的编码附加说明。五、肿瘤功能活性编码肿瘤功能活性:五、肿瘤功能活性编码例如:垂体嗜碱性腺瘤伴库欣综合征

D35.2M8300/0E24.2

甲状腺腺瘤伴甲亢

D34M8140/0E05.8五、肿瘤功能活性编码例如:垂体嗜碱性腺瘤伴库欣综合征六、分类规则

1.如果诊断没有指明是继发性肿瘤,索引中也没有其他说明,则肿瘤按原发性处理。

六、分类规则六、分类规则2.肿瘤的交搭跨越:在编码原发部位不明确的肿瘤时,如果肿瘤涉及两个或两个以上相邻的部位称为交搭,部位不相邻的称为跨越。编码的原则如下:六、分类规则2.肿瘤的交搭跨越:六、分类规则相邻部位的肿瘤,类目相同,编码到该类目中的.8中。如果索引另有特指,则按指示编码。如:舌尖和舌腹面恶性肿瘤C02.8

(无特指)食管和胃恶性肿瘤C16.0

(有特指)六、分类规则相邻部位的肿瘤,类目相同,编码到该类目中的.8中六、分类规则类目不相同,按归属的系统分类,如下:

C02.8C08.8C14.8C21.8C24.8C26.8C39.8C41.8C49.8C57.8C63.8C68.8C72.8六、分类规则六、分类规则例如:胃和小肠恶性肿瘤胃:C16.9

小肠:C17.9

按消化系统分类于C26.8六、分类规则六、分类规则

3.异位组织的肿瘤编码于所提及的部位例如:异位胰腺恶性肿瘤C25.9六、分类规则六、分类规则4.复合癌:指不同性质的肿瘤发生在不同的部位。部位编码属于综合性的部位编码,归于C97(主要编码)。但C97不能满足临床检索的需要,还要加上两个不同部位的部位编码(附加编码)。M编码仍然是分别编码,而且是作为附加编码。六、分类规则4.复合癌:六、分类规则例如:多发性骨髓瘤和前列腺腺癌

C97(主要编码)C90.0(附加编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