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执业助理医师专业综合之内分泌系统教案_第1页
临床执业助理医师专业综合之内分泌系统教案_第2页
临床执业助理医师专业综合之内分泌系统教案_第3页
临床执业助理医师专业综合之内分泌系统教案_第4页
临床执业助理医师专业综合之内分泌系统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37/37学易临床执业助理医师专业综合之内科学讲义(九)疾病之血液系统及内分泌系统【考试大纲】细目要点血液系统(一)血细胞数量的改变1.中性粒细胞减少和缺乏(1)诊断标准(2)常见病因2.中性粒细胞增多临床意义3.嗜酸粒细胞增多(1)诊断标准(2)常见病因4.淋巴细胞增多(1)诊断标准(2)常见病因5.红细胞增多(1)诊断标准(2)常见病因6.血小板增多(1)诊断标准(2)常见病因(二)贫血概述(1)概念(2)分类(3)临床表现(4)诊断(5)治疗(三)缺铁性贫血(1)概念铁代谢(2)病因和发病机制(3)临床表现(4)实验室检查(5)诊断与鉴别诊断(6)治疗(四)再生障碍性贫血(1)病因和发病机制(2)临床表现(3)实验室检查(4)诊断和诊断标准(5)治疗(五)白血病概述白血病分类1.急性白血病(1)FAB分型和MICM分型(2)临床表现(3)实验室检查(4)诊断与鉴别诊断(5)治疗2.慢性粒细胞白血病(1)临床表现和分期(2)实验室检查(3)诊断和鉴别诊断(4)治疗(六)出血性疾病概述(1)发病机制分类一般实验室检查(2)常用出凝血检查及临床意义治疗原则(七)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1)临床表现(2)实验室检查(3)诊断与鉴别诊断(4)治疗(八)过敏性紫癜(1)常见病因有关因素(2)临床表现(3)实验室检查(4)诊断与鉴别诊断(5)治疗内分泌系统(一)总论(1)概念(2)内分泌系统器官组织(3)内分泌疾病的病因、功能和定位诊断(4)内分泌腺功能亢进或减退的治疗(二)脑垂体功能减退症(1)病因(2)临床表现(3)诊断(4)治疗(三)甲状腺功能亢进症(1)临床表现(2)实验室检查(3)诊断(4)治疗(六)单纯性甲状腺肿(1)病因及发病机理(2)诊断(3)治疗和预防(七)糖尿病(1)定义分类(2)临床表现(3)诊断与分型实验室检查(4)糖尿病急性并发症(5)糖尿病慢性并发症(6)综合防治原则(7)口服降血糖药物的治疗(8)胰岛素治疗(9)筛查和预防【考点精讲】血液系统一、血细胞数量的改变(一)诊断标准诊断标准中性粒细胞减少和缺乏(1)白细胞减少症:外周血中白细胞总数,成人小于4×109/L,10岁(含)以上儿童小于4.5×109/L,10岁以下小于5×109/L。(2)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外周血中性粒细胞绝对值,成人小于2×109/L,10岁(含)以上儿童小于1.8×109/L,10岁以下小于1.5×109/L。(3)粒细胞缺乏症:粒细胞严重减少,绝对值小于0.5×109/L。中性粒细胞增多临床意义1.生理性增多饱餐、情绪激动、剧烈运动、高温、严寒、新生儿、月经期、妊娠分娩时均有中性粒细胞一过性增多。2.病理性增多(1)反应性增多①急性感染或炎症(化脓性细菌感染、流行性出血热、乙脑、狂犬病、斑疹伤寒、钩端螺旋体、梅毒、寄生虫、心肌梗死等);②广泛组织损伤或坏死(严重外伤、手术、大面积灼伤、血管栓塞等);③急性溶血或失血;④急性中毒(铅、汞、砷、苯等,昆虫及蛇咬伤)⑤恶性肿瘤(胃癌、肝癌、胰腺癌、肺癌、肾癌等非造血系统肿瘤);⑥某些药物(肾上腺皮质激素、锂盐、肾上腺素,C-CSF、GM-CSF等);⑦其他(痛风、严重贫血、尿毒症、糖尿病酸中毒、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类风湿性关节炎、溃疡性结肠炎等)。(2)异常增生性增多①白血病(急、慢性粒细胞白血病);②骨髓增殖性疾病(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骨髓纤维化)。嗜酸粒细胞增多外周血中嗜酸粒细胞绝对值>0.4×109/L。淋巴细胞增多外周血中淋巴细胞绝对值>4.0×109/L,≥15×109/L为高度增多。红细胞增多经多次检查单位容积血液中:成人男性红细胞>6.0×1012/L,血红蛋白>170g/L;成年女性红细胞>5.5×1012/L,血红蛋白>160g/L。血小板增多经多次检查外周血中血小板数>400×109/L。(二)常见原因常见原因中性粒细胞减少和缺乏(1)感染性疾病:包括病毒感染(麻疹、风疹、流感等)、细菌感染(伤寒、脓毒血症等)、其他感染(斑疹伤寒、疟疾等)。(2)血液系统疾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粒细胞缺乏症等。(3)理化因素:物理因素(电离辐射、核素等)、化学物品(铅、苯、汞等)、药物(氯霉素、磺胺药等)。(4)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等)、单核-吞噬细胞功能亢进(脾功能亢进、恶性肿瘤等)、其他(周期性或慢性特发性粒细胞减少症、过敏性休克、遗传因素等)。嗜酸粒细胞增多(1)变态反应性疾病(支气管哮喘、药物过敏反应、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枯草热等)。(2)寄生虫病(组织内寄生的血吸虫、肺吸虫、丝虫、包囊虫,肠道钩虫等)。(3)皮肤病(湿疹、剥脱性皮炎、天疱疮等)。(4)血液病(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恶性淋巴瘤、真红细胞增多症、多发性骨髓瘤、嗜酸粒细胞白血病等)。(5)某些恶性肿瘤或传染病(肿瘤转移或有坏死灶的恶性肿瘤,猩红热急性期等)。(6)其他(结节性多动脉炎等结缔组织病、风湿性疾病、高嗜酸粒细胞综合征、脑垂体前叶功能减退症、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等)淋巴细胞增多(1)感染①病毒感染(麻疹、风疹、水痘、流行性腮腺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传染性淋巴细胞增多症、病毒性肝炎、巨细胞病毒感染等);②其他感染(百日咳杆菌、结核杆菌、布氏杆菌、梅毒螺旋体等)。(2)肿瘤性疾病(急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淋巴瘤)(3)急性传染病恢复期(4)组织器官移植后的排异反应红细胞增多(1)相对性增多(呕吐、腹泻、大量出汗、大面积灼伤、尿崩症、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甲状腺危象、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等使血浆容量减少)。(2)绝对性增多①继发性红细胞增多症(高原地区居民、严重的心肺疾患、携氧能力低的异常血红蛋白病、肾癌、肝细胞癌、子宫肌瘤、卵巢癌、多囊肾等);②真性红细胞增多症。血小板增多(1)原发性增多(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骨髓纤维化早期等骨髓增殖性疾病)。(2)反应性增多(急性感染、急性溶血、某些癌症患者等)。二、贫血概述(一)概念1.贫血不是独立疾病,而是一种临床常见症状。2.诊断标准:外周血中单位容积内血红蛋白(Hb)、红细胞计数(RBC)、红细胞比容(HCT)低于正常标准,其中血红蛋白降低最重要(男:血红蛋白<120g/L;女:血红蛋白<110g/L)。诊断与年龄、地区和性别有关。如血红蛋白浓度:儿童<成人;女性<男性;平原地区人群<高原地区人群低。(二)分类1.按细胞形态学分类类型红细胞平均体积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常见疾病MCV(fl)MCHC(%)大细胞性贫血>10032-35巨幼细胞贫血正常细胞性贫血80-10032-35再生障碍性贫血、溶血性贫血急性失血性贫血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80<32缺铁性贫血、海洋性贫血铁粒幼细胞贫血2.按贫血原因和机制分类原因机制临床疾病红细胞生成减少造血干细胞增生和分化异常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纯红再生障碍性贫血异常组织浸润骨髓白血病、骨髓瘤、转移癌、骨髓纤维化恶性组织细胞病DNA合成障碍巨幼细胞贫血血红蛋白合成障碍缺铁性贫血、铁粒幼细胞贫血红细胞破坏过多红细胞内在缺陷红细胞膜异常、红细胞酶缺陷异常血红蛋白病红细胞外在因素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机械溶血性贫血失血过多急性失血性贫血、慢性失血性贫血(三)临床表现1.一般表现疲乏、困倦、乏力、低热、皮肤粘膜苍白(甲床、口腔粘膜、睑结膜)。2.各系统缺氧及代偿表现①循环系统:活动后心悸、气短。严重者心绞痛、心衰。体检有心率快、脉压增加、收缩期杂音、下肢水肿、心脏扩大体征。心电图常见ST段降低和T波平坦或倒置。②神经系统:头痛、头晕、注意力不集中、耳鸣、嗜睡等。严重者可晕厥。③消化系统:食欲减退、腹胀、恶心。如有舌乳头萎缩可能系营养性贫血;有黄疸或脾大多与溶血性贫血有关。④泌尿生殖系统:蛋白尿、夜尿增多、女性有月经失调等。(四)诊断1.诊断方法病史询问,体格检查综合分析,准确的实验室检查获得贫血证据。2.贫血分度轻度(血红蛋白>90g/L)、中度(血红蛋白60~90g/L)、重度(血红蛋白30~60g/L)和极重度(血红蛋白<30g/L)。3.分类及病因诊断根据血涂片、网织红细胞、骨髓以及其他一些特殊项目做出分类、判断病因。(五)治疗1.原则病因治疗为主、药物治疗为辅。2.病因治疗方法①补充原料(铁、维生素B12、叶酸、红细胞生成素);②干细胞移植(再生障碍性贫血等骨髓病);③免疫制剂(激素、特异球蛋白等)④手术(脾切除、胸腺切除等)。3.支持治疗与病因治疗配合使用(输新鲜血、代血浆、成分输血等)。三、缺铁性贫血与四、再生障碍性贫血铁是人体必须的微量元素,主要是参与血红蛋白的合成。体内贮存铁一旦不能满足红细胞的正常需要将导致缺铁性贫血。铁代谢1.来源:食物和衰老和破坏的红细胞2.吸收:动物食品铁吸收率高,植物食品铁吸收率低。食物中铁以三价羟化高铁为主,必须在酸性环境中或有还原剂如维生素C存在下还原成二价铁才便于吸收。十二指肠和空肠上段肠粘膜是吸收铁的主要部位。咖啡、蛋类、茶、菠菜等可抑制铁的吸收。铁的吸收量由体内贮备铁情况来调节。3.转运:借助转铁蛋白,血浆中能与铁结合的转铁蛋白称为总铁结合力,未被结合的转铁蛋白称为未饱和铁结合力。血浆铁/总铁结合力比值即为转铁蛋白饱和度。4.分布和贮存:体内铁主要贮存在肝、脾、骨髓。贮存形式有两种:铁蛋白和含铁血黄素。后者不溶于水,可能是变性的铁蛋白。5.排泄:主要由胆汁或经粪便排出,尿液、汗液、皮肤细胞代谢亦排出少量铁。缺铁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病因和发病机制1.摄入不足食物中铁含量不足;药物或消化系统疾病影响铁吸收;育龄妇女和儿童需要量增加,但没有足够摄入。2.丢失过多各种原因的出血以及女性的生理性月经过多。1.病因不清。可能相关的有:①药物(氯霉素,部分抗癌药,磺胺药等);②化学毒物(苯和杀虫剂等);③放射线(X线、放射性核素等);④病毒感染(肝炎病毒等)。2.发病机制①造血干(祖)细胞增殖和分化异常:内在质量缺陷、某些调控因子异常。②造血微环境异常:骨髓基质细胞分泌细胞外基质及释放的造血因子功能缺陷。③遗传倾向:患者对病毒、药物等危险因子有易感性。临床表现1.贫血的一般表现。2.组织缺铁的表现①儿童、青少年发育缓慢、易兴奋、智商降低。②部分病人有异食现象。③毛发干燥、指甲扁平或反甲等最典型表现为贫血、出血、感染。1.急性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起病急、病情重、贫血严重;有明显的乏力、头晕、心悸;皮肤黏膜出血明显,常有内脏出血(颅内、消化道、泌尿道等)威胁患者生命;并容易出现各器官的感染。2.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女性相对多见,起病缓,症状轻。贫血为首发和突出症状,皮肤黏膜出血较轻,内脏出血少,少有严重感染实验室检查1.血涂片红细胞染色浅淡,中心淡染区扩大,呈典型的小细胞低色素贫血。2.骨髓检查红系增生活跃,幼红细胞数量增多,粒细胞系统和巨核细胞系统基本正常。骨髓细胞外铁和铁粒幼细胞减少或消失。3.生化检查血清铁↓(<8.95μmol/L),总铁结合力↑(>64.44μmol/L),转铁蛋白饱和度↓(<15%),血清铁蛋白↓(<14μg/L,最可靠,但肿瘤或炎症等情况下可增高)。1.血象全血细胞减少,急性重型更显著,但各系细胞减少程度不一定平行。2.骨髓穿刺骨髓颗粒少,脂肪滴增多。骨髓像显示增生不良,三系均减少,巨核细胞很难看见,淋巴细胞相对较多。诊断(1)确定贫血。(2)缺铁性贫血病因诊断:①缺铁:体内贮存铁已经减少,但血红蛋白及血清铁指标正常。②缺铁性红细胞生成:红细胞摄入铁已减少,但血红蛋白含量还未减少。③缺铁性贫血:红细胞内血红蛋白明显减少呈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有下列情况要考虑再生障碍性贫血:①临床上有贫血、出血、感染的症状。②肝、脾、淋巴结不大。③血象全血细胞,包括网织红细胞减少。④一般抗贫血药物治疗无效。诊断标准主要靠骨髓检查确诊:①骨髓穿刺:颗粒减少,脂肪增多,多部位增生显著减低(巨核细胞减低最主要),骨髓小粒非造血细胞增多。②骨髓活检。③排除其他引起全血细胞减少疾病(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恶性组织细胞病等)。鉴别诊断(1)慢性病贫血:呈小细胞性或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血清铁降低,总铁结合力正常或降低,骨髓细胞外铁增多而铁粒幼细胞数减少。(2)铁粒幼细胞性贫血:为铁失利用性贫血。也可呈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血清铁及铁蛋白增高,而总铁结合力降低,骨髓铁粒幼细胞增多,环状铁粒幼细胞>15%,细胞外铁增多。(3)海洋性贫血:常有家族史、脾肿大,血涂片可见靶形红细胞,血红蛋白电泳异常,胎儿血红蛋白或血红蛋白A2增多;血清铁及铁蛋白增高,总铁结合力正常;骨髓细胞外铁及铁粒幼细胞数增多。治疗1.病因治疗尽可能寻找缺铁原因,如钩虫感染、女性月经情况、无消化性溃疡等。2.补充铁剂①口服铁剂(硫酸亚铁、琥珀酸亚铁、富马酸亚铁):首选,餐后服,不能与茶同用。②肌注铁剂(右旋糖酐铁、山梨醇铁):口服铁剂不能耐受者用。③配合维生素C:有增加铁剂吸收的作用。④用法:用网织红细胞升高监测治疗效果,待血红蛋白恢复正常后继续补充3~6个月,使贮存铁恢复正常。包括:①祛除病因。②对症治疗:包括营养,防止感染,必要时输血。③药物治疗:免疫抑制剂(抗淋巴细胞球蛋白ALG,抗胸腺细胞球蛋白ATG,重型急性再障常用)、刺激造血药物(雄激素司坦唑醇即康力龙,慢性再障常用)。④恢复造血功能:骨髓移植。五、白血病概述(一)白血病分类常用的有①按病程:急性白血病/慢性白血病;②按白细胞数量:白细胞增多性白血病/白细胞不增多性白血病;③急性白血病进一步分类: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急性非淋巴细胞性白血病。(二)急性白血病1.FAB分型和MICM分型(1)FAB分型A.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分3型。①L1型:原始和幼淋巴细胞以小细胞为主,直径≤12µm。②L2型:原始和幼淋巴细胞以大细胞为主,直径>12µm。③L3型:原始和幼淋巴细胞以大细胞为主,大小较一致,细胞内有空泡,胞浆嗜碱性,染色深。B.急性非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分8型。①M0型:急性髓细胞白血病微分化型;②M1型: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未分化型;③M2型:急性粒细胞白血病部分分化型;④M3型: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⑤M4型:急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⑥M5型: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⑦M6型:急性红白血病;⑧M7型:急性巨核细胞白血病。(2)MICM分型:M为细胞形态学,即FAB分型;I为免疫学,根据白血病细胞表面免疫学标志进行的分型;C为细胞遗传学,白血病常伴有染色体改变;M为分子遗传学,染色体改变引起基因特异变化。2.临床表现(1)起病大部分患者起病较急,也有部分缓慢起病。(2)贫血多为首发症状,且贫血较重。(3)发热常见,如出现高热,可能由感染引起,低热可能系白血病本身引起。(4)出血全身各部均可,以皮肤反复淤点、淤斑;鼻出血、牙龈出血等多见,颅内出血是主要死因。M3易并发DIC。(5)器官和组织浸润症状①浸润肝脾、淋巴结(轻至中度肝脾大、淋巴结肿大多见);②浸润骨髓和关节(关节、骨骼疼痛,常见胸骨下段压痛);浸润眼部(眼眶部位绿色瘤);③浸润口腔和皮肤(M4、M5多见牙龈增生、肿胀,皮肤紫兰色结节);④浸润中枢神经系统(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多,头昏、头痛、呕吐、颈项强直、抽搐昏迷等);⑤浸润睾丸(一侧性睾丸无痛性肿大);⑥其他(肺、心、消化道、泌尿道浸润)。3.实验室检查(1)血象①白细胞增多:大多数白细胞明显增多,最高者可超过100×109/L;部分患者可在正常范围。②出现幼稚细胞:涂片分类检查显示原始和幼稚细胞占30%~90%。部分可出现幼稚红细胞。③正常造血受抑:血红蛋白呈现不同程度的减低,晚期血小板减少。(2)骨髓象①原始细胞增多。无论有核细胞显著增多和低增生性白血病,原始细胞均占非红细胞的30%以上。②成熟中间阶段细胞缺如。③幼红细胞(M6除外)和巨核细胞(M7除外)减少。④急性粒细胞胞浆中常见AUER小体,有助于鉴别急淋和急非淋。(3)细胞化学染色急淋白血病急粒白血病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过氧化物酶反应(-)分化差的原始细胞(-)~(+)(-)~(+)分化好的原始细胞(+)~(+++)糖原PAS反应(+)(-)~(+)(-)~(+)成块或颗粒状弥漫性淡红色弥漫性淡红色或颗粒状非特异性酯酶(-)(-)~(+)NAF抑制不敏感(+)能被NAF抑制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增加减少或(-)正常或增加4.诊断与鉴别诊断依据:①原因不明的发热、贫血、出血以及骨痛。②血象中白细胞异常增高,或外周血片出现幼稚细胞。③骨髓检查明确白血病诊断。④可进一步作细胞化学和免疫学检查分型。5.治疗(1)一般治疗①支持治疗:休息、营养;②对症治疗:防止感染,纠正贫血(必要时输浓缩红细胞或全血);③控制出血:补充浓集血小板;④防治尿酸肾病:加别嘌醇治疗碱化尿液。(2)化学治疗(化疗)多采用联合化疗,目的是病情完全缓解,生存期延长。一般分为诱导缓解和缓解后治疗两个阶段。A.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化疗①诱导缓解:儿童VP方案(长春新碱+强的松),成人VLP方案(VP+门冬酰胺酶)或VDP方案(VP+柔红霉素)。②缓解后治疗:1~4疗程可用原化疗方案,以后改用其他方案。③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甲氨喋呤(MTX)单独鞘内注射,或加用阿糖胞苷联合注射。B.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化疗①诱导缓解:标准DA方案(阿糖胞苷+柔红霉素);其他常用HOAP方案(高三尖杉酯碱+阿糖胞苷+长春新碱+强的松),可用维A酸诱导缓解M3白血病。②缓解后治疗:宜早期强化治疗,定期巩固;中剂量阿糖胞苷可单独用于强化。(3)其他治疗①睾丸白血病可放射治疗。②骨髓移植(自体骨髓移植、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异基因骨髓移植):先采用强烈放、化疗,最大限度杀灭体内白血病细胞,移植骨髓以利造血功能重建。(二)慢性粒细胞白血病1.临床表现和分期(1)临床表现①起病:较缓慢隐袭,早期常无自觉症状。②一般表现:乏力、多汗、低热或盗汗、体重减轻,可有肝痛和胸骨中下段压痛。③脾大:显著,常感左上腹坠胀或疼痛;部分患者可见巨脾,甚至发生脾梗死。④白细胞淤滞症:白细胞明显增多时,可出现眼底静脉出血及充血;甚至导致呼吸窘迫,头晕、言语不清等。(2)分期①慢性期:病情平稳,无明显恶化,持续3年左右。②加速期:对原来有效药物抵抗,有发热、虚弱、进行性体重下降,骨骼疼痛,逐渐出现贫血和出血。③急变期:与急性白血病类似,是慢粒病人的终末期。2.实验室检查(1)血象①白细胞总数:明显升高,经常可以达到20~50×109/L,甚至可达到100×109/L。②分类计数:中性粒细胞显著增多,大多为中晚幼粒及杆状核细胞。原始和早幼粒细胞一般不会超过10%,嗜酸、嗜碱粒细胞常增多。(2)骨髓象①骨髓增生明显或极度活跃,以粒细胞为主。原粒细胞不超过10%,主要为中性中幼、晚幼以及杆状核。②红系相对减少,巨核细胞早期增多,晚期可减少。③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呈低活性。(3)遗传学改变90%以上的慢粒患者的血细胞中出现Phˊ染色体,其编码的蛋白为P210,P210在慢粒发病中起重要作用。3.诊断和鉴别诊断(1)诊断依据:①贫血、乏力、多汗伴巨脾者应考虑。②血象、骨髓检查明确诊断。③发现Phˊ染色体更有价值。(2)鉴别诊断A.类白血病白细胞可升高,外周血见晚幼和杆状细胞。但具有以下特点可以鉴别:①常发生于严重感染和恶性肿瘤等疾病。②脾大不显著。③粒细胞胞浆中可出现中毒颗粒,但嗜酸、嗜碱粒细胞不增多。④Phˊ染色体阴性。⑤NAP反应强阳性。⑥原发病控制以后,类白血病反应随之消失。B.骨髓纤维化脾大显著,血中白细胞增多,并有幼粒细胞。但具有以下特点可以鉴别:①白细胞总数一般不会超过30×109/L。②Phˊ染色体阴性。③NAP阳性。④出现泪滴状红细胞。4.治疗(1)化疗①羟基脲:首选,生存期长,急变率低。②白消安(马利兰):较常用,但相对易发生骨髓抑制和促发急性变。③靛玉红:中药提取物。④其他:干扰素+小剂量阿糖胞苷可使Phˊ染色体阳性细胞减少,加用别嘌醇防治尿酸肾病。(2)放射治疗脾区放射,能缓解巨脾引起的胀痛症状。(3)骨髓移植(4)慢粒急变治疗按急性白血病处理。六、出血性疾病概述(一)发病机制分类1.血管壁功能异常(1)遗传性:遗传性毛细血管扩张症、家族性单纯性紫癜。(2)获得性:过敏性紫癜、感染、药物、维生素C缺乏等。2.血小板异常(1)血小板减少:①血小板生成减少: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放射线损伤、药物等;②血小板破坏过多: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药物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小板同种抗体破坏、系统性红斑狼疮、病毒感染等;③血小板消耗过多: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④血小板分布异常:如脾肿大等。(2)血小板增多:①原发性: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②继发性:继发于慢粒、真性红细胞增多症、脾切除后、急性大失血或溶血后等。(3)血小板功能缺陷:①遗传性:血小板无力症、巨大血小板病、原发性血小板病;②继发性:药物、尿毒症、肝病、异常球蛋白血症等。3.凝血异常(1)凝血因子缺陷:①遗传性:血友病及其他凝血因子缺乏症;②获得性:严重肝病、尿毒症、维生素K缺乏、DIC等。(2)循环中抗凝物质增多:因子Ⅷ、Ⅸ抗体、肝素样抗凝物、抗凝药物。(3)纤维蛋白溶解亢进:原发性纤溶及DIC所致的继发性纤溶。(二)常用出凝血检查及临床意义1.束臂试验>10个出血点为阳性。见于血小板异常或血管壁异常,价值有限。2.出血时间(BT)测定>7min为延长。见于血小板数量减少、血小板功能异常、血管壁功能异常。3.血小板计数①减少:<100×109/L,若<50×109/L术后出血,<20×109/L自发出血;见于各种原因的血小板生成障碍、破坏或消耗增多、分布异常。②增多:>500×109/L,见于原发或继发的血小板增多症。4.血块收缩试验30min~1h开始回缩,24h回缩完全。收缩不良见于血小板减少、血小板功能异常、凝血因子缺乏、纤溶亢进。5.凝血时间(CT)测定试管法>12min为延长。见于凝血因子缺乏,如血友病。抗凝物质增多或抗凝药物应用过多,纤维蛋白溶解亢进。6.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测定较正常对照延长,延长>10s以上为延长,是内源性凝血系统的筛选试验。见于遗传性凝血因子缺陷、疾病所致的多种凝血因子缺乏、抗凝物质增多或应用肝素过多。常用于肝素抗凝治疗的监测。7.凝血酶原时间(PT)测定较正常对照延长,延长>3s以上为延长,是外源性凝血系统的筛选试验。见于遗传性、获得性凝血因子缺陷、抗凝物质增多和应用双香豆素抗凝。常用于双香豆素抗凝治疗的监测。8.凝血酶时间(TT)测定较正常对照延长,延长>3s以上为延长。见于肝素或肝素样物质增多、纤维蛋白原浓度明显降低、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增多、循环中抗凝血酶Ⅲ活性增加。9.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测定和鱼精蛋白副凝固试验(3P试验)纤维蛋白原减少提示无纤维蛋白血症或DIC,增多见于血栓性疾病或外科大手术。3P试验阳性见于纤溶异常。七、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与八、过敏性紫癜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过敏性紫癜常见病因常见的有:①感染(ß-溶血性链球菌、病毒、寄生虫);②异性蛋白食入(鱼虾等);③药物(抗菌素、解热镇痛药);④其他(花粉粉尘、虫咬、寒冷等)。临床表现1.急性型儿童多见,部分病人有上呼吸道感染或病毒感染史。起病急,有畏寒、发热,皮肤黏膜出血(鼻、牙龈、口腔、舌、皮肤淤点淤斑、血疱及血肿形成),严重者有内脏出血,颅内出血是致死的主要原因。2.慢性型女性多见,病情较轻。起病无明确诱因,以皮肤粘膜淤点淤斑为突出症状,也可有鼻出血、牙龈出血、月经过多等。一般不会有内脏出血。病程长者可轻度脾大分为单纯型、腹型、关节型、肾型、混合型等类型。表现有:①前驱症状:上呼吸道感染,出现低热,乏力等。②皮肤紫癜:分布特点主要局限于四肢,尤其是下肢及臀部。紫癜分批出现、对称分布,可高出皮面或融合成片,伴有水肿及荨麻疹。③累及其他系统表现:消化道受累(恶心、呕吐、粘液血便等);关节受累(关节肿胀、疼痛等,可反复发作,但不遗留后遗症);肾脏受累(血尿、蛋白尿、管型尿等);这些症状可先于紫癜出现。实验室检查1.血象急性型血小板多<20×109/L,慢性型血小板多在50×109/L左右。血小板平均体积偏大,常见大型血小板。2.骨髓象急性型巨核细胞数量轻度增加或正常;慢性型巨核细胞显著增加。巨核细胞发育成熟障碍,成熟巨核细胞显著减少。3.出血试验出血时间延长、血块收缩不良,但血小板功能一般正常。与血小板有关的免疫球蛋白或补体(PAIgG、PAC3)增高,血小板生存时间缩短常用的有:①毛细血管脆性试验阳性;②血小板计数及功能正常;③BT正常或延长诊断与鉴别诊断1.累及皮肤、粘膜、内脏的广泛出血,脾无显著肿大。2.血小板计数绝对降低,骨髓巨核细胞增多,有成熟障碍。3.下列五项中符合任何一项:①对泼尼松治疗反应良好;②脾切除能缓解症状;③PAIg阳性;④PAC3呈阳性;⑤血小板生存时间缩短。4.排除继发性血小板减少。5.有时需与急腹症、关节炎、肾炎等鉴别依据有:①病前2周可能有低热、咽痛、全身乏力等。②四肢皮肤紫癜分布有特点。③可有腹痛、关节肿痛以及血尿等。④血小板计数及功能正常,毛细血管脆性试验一般阳性。⑤排除其他原因所致血管炎及紫癜。治疗1.一般治疗包括必要时卧床休息。2.肾上腺糖皮质激素治疗常用泼尼松顿服,严重者地塞米松静滴。血小板恢复正常后缓慢减量,小剂量维持治疗3~6个月。3.脾切除治疗有效率70~80%。①适应征:正规糖皮质激素治疗3~6个月无效;泼尼松维持量每日大于30mg;有糖皮质激素使用禁忌征;51Cr扫描脾区放射指数增高。②禁忌征:小于2岁、怀孕、因疾病不能耐受手术。4.免疫抑制剂使用糖皮质激素疗效不佳或切脾禁忌时应用。常用长春新碱,环磷酰胺,硫唑嘌呤等,与糖皮质激素合用可提高疗效或减少糖皮质激素用量。5.其他治疗达那唑或氨泰素。急症有自发出血倾向、血小板低于20×109/L、可能颅内出血、近期须手术或分娩者,可采用丙种球蛋白静注、血小板悬液输注、血浆置换等。1.病因治疗消除可能的致病因素。2.药物治疗①抗组胺药(异丙嗪,扑尔敏,阿司咪唑;静脉注射钙剂等);②糖皮质激素(必要时用);③免疫抑制剂(效果不佳可用,硫唑嘌呤、环胞素等);④其他(大剂量维生素C等)。3.对症治疗内分泌系统一、总论(一)概念内分泌是人体一种特殊的分泌方式,内分泌组织和细胞将其分泌的微量的具有特殊生理作用的物质——激素直接分泌到血液或体液中,对远处或局部激素敏感的器官或组织发挥它的生理调节效应。(二)内分泌系统器官组织1.下丘脑-腺垂体-靶腺轴(甲状腺、肾上腺、性腺)2.下丘脑-腺垂体-外周组织3.下丘脑-外周组织4.R-A-A系统(三)病因和诊断1.病因(1)自身抗体检测: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促甲状腺激素受体抗体(TRAb)、胰岛素抗体、胰岛细胞抗体(ICA)、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Ab)、抗肾上腺抗体等,抗体测定有助于明确内分泌疾病的性质及自身免疫病的发病机制,可作为早期诊断和长期随访的依据。(2)细胞学检查:形态,生长情况,有无畸变、缺失、增多等。(3)遗传物质鉴定:细胞染色体、HLA鉴定以及基因检查,对先天性或遗传性内分泌、代谢疾病的诊断有决定性意义。2.功能诊断(1)代谢紊乱证据各种激素可以影响不同的物质代谢,包括糖、脂质、蛋白质、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可测定基础状态下有关血糖、血脂、血钠、钾、钙、磷、碳酸氢根等。(2)激素分泌情况一般在基础状态下,空腹8~10h后血中激素和24h尿中激素及其代谢产物测定,了解垂体和靶腺两方面的激素水平,可帮助了解其功能和发病部位。(3)动态功能测定①兴奋试验:适用于分泌功能减退的情况,可估计激素的贮备功能,应用促激素试验探测靶腺的反应。②抑制试验:适用于分泌功能亢进的情况,观察其正常反馈调节是否消失,有无自主性激素分泌过多,是否有功能性肿瘤存在。3.定位诊断①影像学检查:蝶鞍X线片、分层摄影、CT、MRI,属非侵袭性内分泌腺检测法。②放射性核素检查:常用于甲状腺、肾上腺病变。③超声检查:对肾上腺、胰腺、甲状腺、甲状旁腺病变的诊断也有帮助。④细胞学检查:细针穿刺细胞病理活检。⑤静脉导管检查:选择性静脉导管在不同部位取血测定激素。(四)治疗1.亢进的治疗①手术切除:切除功能亢进的肿瘤或增生组织;②放射治疗:毁坏肿瘤或增生组织,减少激素的分泌;③药物治疗:抑制激素合成和释放,如抗甲状腺药物治疗Graves病、溴隐亭治疗催乳素瘤、赛庚啶治疗Cushing病、生长抑素类似物治疗肢端肥大症等。2.减退的治疗①替代治疗:功能减退者一般均采用替代治疗,以补充生理需要,如甲状腺功能减退者用甲状腺激素,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者使用糖及盐皮质激素等。②内分泌腺组织移植:提供身体的需要,如胰岛细胞或胰腺移植、甲状旁腺组织移植等。二、脑垂体功能减退症(一)病因包括:①垂体瘤:成人最常见的原因,可分为功能性和无功能性。②下丘脑病变: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直接受到破坏,使释放激素分泌减少,从而减少腺垂体分泌各种促靶腺激素、生长激素和催乳素。③垂体缺血性坏死:分娩后期大出血或产后败血症引起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而引起垂体坏死所致,临床称为希恩(Sheehan)综合征。④蝶鞍区手术、放射治疗和创伤。⑤感染和炎症。⑥糖皮质激素长期治疗。⑦垂体卒中。(二)临床表现1.各靶腺功能减退①性腺(卵巢、睾丸)功能减退:女性月经不再来潮、性欲减退、不育、阴道分泌物减少,外阴、子宫和阴道萎缩,毛发脱落;男性性欲减退、阳痿、毛发减少,皮脂分泌减少,骨质疏松。②甲状腺功能减退:出现怕冷、精神淡漠、少汗、食欲不振,心率减慢,严重者出现粘液性水肿面容、贫血、精神失常等。③肾上腺功能减退:ACTH缺乏,常有明显乏力、体重减轻、食欲不振、血压偏低等。2.垂体危象在全垂体功能减退症基础上,各种应激如感染、败血症、腹泻、呕吐、失水、饥饿、寒冷、急性心肌梗死、脑血管意外、手术、外伤、麻醉及使用镇静药、催眠药、降血糖药等均可诱发。分为①高热型;②低温型;③低血糖型;④低血压、循环虚脱型;⑤水中毒型;⑥混合型。(三)诊断可据病史、症状、体征、化验资料(包括上述垂体激素及其靶腺激素和兴奋试验)和影像学发现等做出。(四)治疗1.一般治疗加强营养,预防感染,避免过劳;慎用麻醉、安眠、中枢神经抑制剂及降糖药。2.病因治疗如垂体瘤手术或放疗。3.替代治疗①肾上腺皮质激素(最为重要,且应先于甲状腺激素等的治疗。泼尼松小量开始,模拟生理,早多晚少,全量替代。应激时加量)。②甲状腺激素(小量开始,逐渐加量,因人而异)。③性腺激素(可维持性征及性功能,改善精神与体力)。④如有危象应及时处理。三、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一)临床表现主要讨论Graves病。常见的表现有:1.甲状腺毒症表现①青年女性多见,症状累及多个系统。②代谢亢进:怕热、多汗、易饿、多食而消瘦、疲乏无力;③神经系统兴奋性增高、功能紊乱:兴奋、多语、易激动,双手、上眼睑、伸舌有细颤,腱反射活跃;④循环系统兴奋性增高、功能紊乱:心率增快、心音强烈、可心律紊乱、心脏增大、心力衰竭;收缩压增高而舒张压偏低、脉压差增大;⑤消化系统兴奋性增高、功能紊乱:肠蠕动加快、大便不成形、次数多或腹泻;肌无力、肌萎缩和慢性甲亢肌病;⑥内分泌功能紊乱:月经紊乱,经量减少,不易受孕等。2.甲状腺肿①弥漫性、对称性肿大,质地不等、表面光滑、无触痛。②随吞咽上下移动。③甲状腺上下极可闻及血管杂音、扪及震颤。3.眼征包括单纯性突眼和浸润性突眼。(1)单纯性突眼:①轻度突眼,突眼度不超过18mm;②Stellwag征:瞬目减少;③上睑挛缩,睑裂增宽;④vonGraefe征:双眼向下看时,由于上眼睑不能随眼球下落,出现白色巩膜;⑤Joffroy征:眼球向上看时,前额皮肤不能皱起;⑥Mobius征:双眼看近物时,眼球辐辏不良。(2)浸润性突眼:①眼球显著突出,突眼度超过18mm。②伴随症状:双眼怕光、流泪、刺痛,眼外肌肿胀、麻痹、眼球活动受限、复视、斜视、视力减退。③恶性突眼:突出度可达25~30mm,眼睑浮肿、不能闭合、结膜充血、角膜溃疡发生穿孔时可造成失明。4.特殊类型甲亢的临床表现(1)淡漠型甲亢①多见老年人;②起病隐蔽,高代谢表现、甲状腺肿及眼征不明显;③常有甲亢性心脏病,以房颤为最多见,易误为心脏病。(2)甲状腺危象是甲状腺毒症急性加重的一个综合征。①诱因:感染、手术、放射碘治疗、创伤、严重的药物反应、心肌梗死等。②表现:原有甲亢症状加重,出现高热39℃以上、心动过速、大汗淋漓、呕吐或腹泻、谵妄甚至昏迷、抽搐,死亡率极高。③老年病人可表情淡漠、嗜睡、无大汗高热、极度无力、恶液质也发生昏迷,称淡漠型甲状腺危象,容易漏诊。(二)实验室检查1.甲状腺及有关激素测定①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增高:包括TT4、TT3、FT4、FT3和反T3。甲亢时血清TT4、FT4及TT3、FT3增高;在甲亢早期或甲亢复发早期,TT3较TT4上升快,较TT4敏感;FT4及FT3是循环血中甲状腺激素的有活性部分,能直接反应甲状腺功能状态,不受TBG变化的影响,可取代TT4及TT3。②血清TSH降低:TSH浓度的变化是反映甲状腺功能最敏感的指标。③TRH兴奋试验:甲亢时TSH受FT4及FT3反馈性抑制,TSH不受TRH兴奋而升高,临床诊断甲亢有困难时,静脉注射TRH后血中TSH水平升高可排除甲亢。2.甲状腺自身抗体测定部分人出现自身抗体,如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促甲状腺激素受体抗体(TRAb)等3.甲状腺的影像学(核素)检查用的最多的是甲状腺131I摄取率。甲亢时摄取率增高且曲线高峰前移。可用于帮助判断不同病因甲亢及为131I治疗甲亢作准备。(三)诊断1.甲亢的诊断①高代谢症状和体征;②甲状腺肿伴或不伴血管杂音;③血清FT4增高、TSH减低。具备此三项即可诊断,注意老年患者的淡漠型甲亢,高代谢症状不明显,仅表现为明显的消瘦或心房颤动。2.Graves病诊断①甲亢诊断成立;②甲状腺肿大呈弥漫性;③伴浸润性突眼;④TRAb和TSAb阳性;⑤其他甲状腺自身抗体阳性;⑥胫前粘液性水肿。具备1、2项者诊断即可成立,其他4项支持诊断成立。(四)治疗1.抗甲状腺药物(ATD)治疗(最常用):(1)抗甲状腺药物(ATD)①硫脲类:甲硫氧嘧啶及丙硫氧嘧啶(PTU);②咪唑类:甲巯咪唑(MMI)及卡比马唑(甲亢平)。(2)作用机制抑制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活性,抑制碘化物形成活性碘,影响酪氨酸残基的碘化;抑制一碘酪氨酸碘化为二碘酪氨酸及碘酪氨酸偶联成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及甲状腺素(T4)。亦即抑制甲状腺激素生物合成的全过程。(3)适应证①病情轻、中度患者;②甲状腺轻、中度肿大;③年龄在20岁以下;④孕妇、高龄或合并严重肝、肾病变等不宜手术者;⑤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术前准备;131I放射性治疗前后的辅助治疗;⑥甲状腺次全切除术后复发,且不适宜放射碘治疗者。(4)剂量用法以PTU为例(MMI为PTU的1/10)。①初治期:300~450mg/d,2~3/d,持续6~8w。②减量期:临床症状缓解后开始减药,每2~4w减量一次,每次减量50~100mg/d,3~4个月减至维持量。③维持期:50~100mg/d,总疗程1~1.5年。(5)不良反应①粒细胞减少:严重时可引起粒细胞缺乏,一般发生于开始用药后2~3个月内,如白细胞低于3×109/L和(或)中性粒细胞低于1.5×109/L时则应停药。可试用促白细胞增生药。②皮疹:先试用抗组胺药,严重时及时停药,以免发生剥脱性皮炎。③胆汁淤积性黄疸、血管神经性水肿、中毒性肝炎、急性关节痛等不良反应较为罕见。(6)停药指标:主要依据临床症状和体征,且ATD维持治疗18个月可以停药。预示甲亢可以治愈:甲状腺肿消失;TSAb转为阴性;T3抑制试验恢复正常。2.其他治疗(1)碘剂过量碘的摄入会加重和延长病程,增加复发的可能性,所以甲亢患者应当食用无碘食盐,忌用含碘药物。复方碘溶液仅用于甲状腺术前准备及甲状腺危象时。(2)β受体阻滞剂不减少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释放,可减轻甲亢症状、减慢心率,主要在ATD初治期使用,可较快控制甲亢的临床症状,与碘剂合用作为术前准备等。3.浸润性突眼的治疗对眼病需与眼科密切合作处理,加强眼的保护和局部治疗,早期选用强的松等免疫抑制剂。4.甲状腺危象治疗①针对诱因治疗;②PTU抑制甲状腺激素合成;③复方碘口服溶液抑制甲状腺激素释放;④普萘洛尔20~40mg、1/6~8h;⑤氢化可的松50~100mg加入葡萄糖溶液静滴,1/6~8h;⑥降低和清除血浆甲状腺激素:腹膜透析、血液透析、血浆置换;⑦物理降温;⑧其它支持治疗。六、单纯性甲状腺肿(一)病因及发病机理1.病因(1)缺碘①绝对缺碘:地方性甲状腺肿的最常见原因,流行区的土壤、饮水、食物中含碘量低,以致碘摄入长期不足。②相对缺碘:生长发育、妊娠、授乳等因素使人体对甲状腺激素(TH)的需要量增加而引起。(2)致甲状腺肿物质①摄入某些物质阻碍甲状腺摄碘和(或)TH合成:如硫脲类、硫氰酸盐、对氨水杨酸、锂盐等。②碘过多:摄碘过多(包括长期服用含碘药物)可抑制TH合成和释放,导致甲状腺肿。(3)先天性TH合成障碍由于先天性的某些酶的缺陷而影响碘的有机化、碘化酪氨酸偶联、甲状腺球蛋白水解等,使TH合成或释放障碍致甲状腺肿。2.发病机理上述原因使TH分泌减少,导敢TSH分泌增加或(和)甲状腺组织对TSH的反应增高,促成甲状腺代偿性肥大。过度增生可形成无或有自主功能性结节,代偿性机制不能弥补TH不足时则可发展为甲状腺功能减退。(二)诊断依据:①甲状腺肿大而其功能基本正常。②血T4、T3正常,T4/T3的比值常偏高。③血清甲状腺球蛋白水平增高,增高的程度与甲状腺肿的体积呈正相关。④血清TSH水平一般正常。⑤结节性甲状腺肿核素扫描可呈温结节或冷结节。⑥地方性甲状腺肿地区的流行病史有助于本病的诊断。(三)治疗和预防主要有:①因缺碘所致者,应多进食含碘丰富的食物,可补充碘盐。②成年人尤其是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应避免大剂量碘治疗。③停用致甲状腺肿物质。④高碘地方性甲状腺肿,应低碘饮食、饮水;流行地区,需作集体性防治。⑤单纯性甲状腺肿大明显或先天性TH合成障碍患者可用甲状腺制剂(如甲状腺片、L-T4等)替代治疗,抑制TSH分泌。⑥对引起压迫症状、内科治疗无效或疑有癌变者可手术治疗,术后常需长期用TH替代治疗。七、糖尿病(一)定义是由遗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所引起的以血中葡萄糖水平长期增高为基本特征的代谢性疾病。(二)临床表现1.代谢紊乱症状群典型的“三多一少”症状(多尿、多饮、多食和体重减轻)。常伴有软弱、乏力,许多病人有皮肤瘙痒。1型糖尿病起病较急,病情较重,症状明显或严重,2型糖尿病起病缓慢,病情相对较轻。2.并发症和(或)伴发症部分患者因各种并发症或伴发症(皮肤感染、感觉异常,心、脑、肾脏疾病等)而就诊,化验后发现高血糖。3.反应性低血糖2型糖尿病患者进食后胰岛素分泌高峰延迟,餐后3~5h血浆胰岛素水平不适当地升高,其所引起的反应性低血糖可成为首发表现。4.其他围手术期化验发现高血糖或健康检查时发现。5.实验室检查(1)尿糖测定:是诊断重要线索,但尿糖阴性不能排除糖尿病的可能,并发肾小球硬化症时,肾小球滤过率降低,肾阈升高,此时血糖虽高而尿糖可呈假阴性。反之,如肾阈降低,如妊娠时血糖正常,但尿糖可呈阳性。(2)血葡萄糖测定:血糖升高是诊断的主要依据,也可判断糖尿病病情和控制情况。(3)葡萄糖耐量试验:对于血糖高于正常而又未达诊断糖尿病标准者,须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葡萄糖负荷量成人为75g,儿童1.75g/kg,总量不超过75g。服糖前及服糖后30min、60min、120min、180min各取静脉血浆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定血糖。(4)糖化血红蛋白Al和糖化血浆白蛋白测定:糖化血红蛋白Alc(GHbAlc)能稳定反映抽血前8~12w或更多时间的血糖状况,弥补血糖只反映瞬时血糖之不足。为病人长期血糖控制与否的重要指标。血浆蛋白反映2~3w内病人血糖控制水平,为短期血糖控制指标。此二者均不能作为诊断糖尿病的依据。(5)血浆胰岛素和C-肽测定:胰岛素可作为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功能的指标;C肽和胰岛素以等分子量从胰岛生成及释放;由于影响因素较少,理论上能较准确反映胰岛B细胞功能。(三)诊断与分型诊断标准(WHO提出,1997年美国糖尿病协会修改提出)如下三项,三项中符合任意一条诊断即可成立。但注意异常者需再测一次才能予以证实:1.糖尿病症状+任意时间血浆葡萄糖水平≥11.1mmol/L(200mg/dl)2.空腹血浆葡萄糖(FPG)水平≥7.0mmol/L(126mg/dl)3.OGTT试验中,2hPG水平≥11.1mmol/L(200mg/dl)分型1.1型糖尿病(1)免疫介导1型糖尿病:①胰岛B细胞破坏,胰岛素绝对缺乏,有酮症酸中毒倾向。②多见于青少年。③常有一种或多种自身抗体。④起病急,代谢紊乱症状明显。⑤需注射胰岛素以维持生命。(2)特发性1型糖尿病①某些人种所见,常有明显家族史。②起病早,可有酮症。③各种胰岛素B细胞自身抗体检查始终阴性。④需胰岛素治疗。2.2型糖尿病①大部分超重或肥胖。②多见于成年人。③胰岛素抵抗为主伴胰岛素分泌不足。④通常无酮症酸中毒倾向。⑤生存不需要胰岛素治疗。3.其他特殊类型糖尿病按病因及发病机制分为8种亚型。4.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初次发现糖耐量减低(IGT)或糖尿病,不包括原来已有糖尿病者。(四)糖尿病急性并发症1.糖尿病酮症酸中毒①诱因:感染、胰岛素治疗中断或不适当减量、饮食不当、创伤、手术、妊娠和分娩等。也可无诱因。②临床表现:早期呈糖尿病症状加重,随后出现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痛、呼吸深大、呼气中有烂苹果味。进一步发展,出现明显失水,尿量减少,血压下降,意识模糊,嗜睡以至昏迷。实验室检查尿糖、尿酮体均强阳性。血糖明显升高,多数为16.7~33.3mmol/L(300~600mg/dl)。血酮体定量检查多在4.8mmol/L(50mg/dl)以上。CO2结合力降低,轻者约13.5~18.0mmol/L,重者在9.0mmol/L以下,血pH<7.35。血钾、血钠、血氯降低,血尿素氮和肌酐增高。2.高渗性非酮症性糖尿病昏迷①诱因:有感染、急性胃肠炎、胰腺炎、脑血管意外、严重肾疾患、血液或腹膜透析、静脉内高营养、不合理限制水分以及使用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噻嗪类利尿药等。②临床表现:多见于50~70岁的中、老年人,多数病人无糖尿病史或仅有轻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