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化学品事故汇总_第1页
危险化学品事故汇总_第2页
危险化学品事故汇总_第3页
危险化学品事故汇总_第4页
危险化学品事故汇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各类事故案例丙酮事故丙酮泄露引发爆炸1死10伤2010年4月12日,北京昌平区北七家镇多彩印刷厂,装订车间内丙酮发生爆炸,引燃车间内的设备及纸张,过火面积1000平米。一名女工逃生时,被倒塌的墙面砸中身亡。另有至少11名工人不同程度受伤,被送院治疗。经警方初步调查,事故属责任事故,该厂法人代表已被带走调查,印刷厂停业整顿。丙酮喷溅事故1人死亡2006年4月11日上午,无锡市某树脂厂双酚车间一名19岁男性技校实习生,在距离地面约15m高的综合反应釜视窗处俯身观察釜内物料时,5cm厚的视窗玻璃突然爆裂,釜中高温高压液体物料(苯酚60%、丙酮40%)直接喷溅到其头面部及胸部,倒地抽搐不止而亡。事故类型:属重大伤亡事故,死亡1人;事故直接原因:视窗玻璃强度不够,因疲劳而爆裂导致物料喷溅到实习生身上;事故间接原因:维修检验时,视窗玻璃未经有关部门验收合格即投入使用;事故教训及建议:这是一起因设备疲劳导致物料泄漏而导致的急性化学源性(苯酚、丙酮)猝死事故。此类事故发生时,应该迅速对受污染的部位进行清除,立即进行心、肺、脑复苏术等紧急处理,在送医院途中坚持抢救并做好记录,到院后与医师密切协作,提高抢救成功率。丙酮运输槽车泄漏事故2002年8月2日凌晨,一辆从宁波开往温州装载丙酮的槽车,途经104国道利圧路段时,由于雨天路滑翻入路边水沟里,装有7t丙酮的槽车开始泄漏。300m左右的水沟里混溶了大师丙酮,丙酮泄漏地点附近500多名群众生命财产遭受威胁,前后近200辆车受阴3个多小时。事故类型:属于交通事故,无伤亡;事故直接原因:雨天路滑、疲劳驾驶导致槽车翻入路边水沟,造成丙酮泄漏;事故间接原因:劳动组织不合理,危险化学品运输人员没有综合考虑天气和路况合理安排行车时段;事故教训及建议:这是一起典型的危险化学品(丙酮)运输泄漏事故。发生此类事故时,处理程序一般为:询问险情、划出警戒区(中毒警戒区或爆炸危险警戒区)、消除点火源,并控制泄漏源扩大、在安全防护下搜救遇险人员、通知警戒区内居民转移、利用吊车排险。触电不用三芯插头造成触电身亡。某集团公司安装钳工朱某在热处理车间通风过滤室安装过滤网,用手持电钻在角铁架上钻孔。使用时,电钻没有装三芯插头,而是把电钻三芯导线中的工作零线和保护零线扭在一起,与另一根火线分别插入三孔插座的两个孔内。当他钻几个孔后,由于位置改变,导线拖动,工作零线打结后比火线短,首先脱离插座,致电钻外壳带220V电压,通过身体、铁架、大地形成回路触电死亡。严格手持电动工具管理,接线必须使用三芯插头插座,切不可图省事不用三芯插头。保护接零与工作零线不得共用,必须分别接至零线干线。手持电动工具按规定必须安装漏电保护器,使用手持电动工具时,必须戴绝缘手套和穿绝缘鞋。储罐中毒窒息事故的分析2005年8月13日上午8时在浦东星火化工厂水泥助剂车间发生重大安全生产事故,三名员工在进入储存槽罐内部清理沉淀物时因无任何安全措施,因罐内高温和毒气,造成三名员工身亡。事故主要原因:一是储罐未进行有效清洗,作业现场(储罐)未采取有效通风措施。二是作业人员缺乏职业卫生知识,未对作业现场进行有毒有害气体检测。三是作业时未能按规定正确穿戴劳动防护用品。四是作业现场缺乏有效监护措施。职工擅自进入各种储罐、容器内清理废弃物造成多人中毒死亡的事故时有发生。因此为了吸取教训、引以为戒,为此提出以下要求:(一)落实责任主体

各生产经营单位是安全生产的责任主体,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应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负责。

1、生产经营单位要认真宣传贯彻《职业病防治法》和《使用有毒物质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加强作业场所劳动保护工作,改善安全生产条件,保证安全生产的投入,落实安全生产责任。

2、生产经营单位应对从业人员如实告知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防范措施以及事故应急措施,从业人员正确使用职业防护设备和用品。

(二)完善管理制度1、进入密闭空间作业应由用人单位实施安全作业许可。凡进入坑、池、罐、釜、沟以及井下、管道等场所作业的,用人单位应制定施工方案、进入许可程序、作业规程和相应的安全措施,明确作业负责人、进入作业劳动者和外部监护者的职责,并实施安全作业许可。2、严格执行密闭空间作业安全操作规程,作业人员作业前,要戴好防毒面具,系好救护带,现场必须落实专人监护,正确使用密闭空间作业安全设施与个体防护用品;应与监护者进行有效的安全、报警、撤离等双向信息沟通。3、落实监护制度,监护者要做到:在作业者作业期间保证在密闭空间外持续监护,适时与作业者进行必要有效的安全、报警、撤离等信息沟通;对未经许可欲进入者予以警告并劝离。当有人发生中毒时,救援者应佩带专业防护面具实施救援,制止不具备条件的盲目施救,避免出现更多的伤亡。并及时报警寻求专业救护。

(三)加强现场管理1、要在高危场所设置警示标志,对含有毒害气体的作业场所进行检测,通过采取强制通风,直至检测合格。并在有专人监护且配备有效个人防护的条件下进行作业。禁止在未采用任何防护措施的情况下私自清理储罐。2、各单位在安排危险工作时,必须安排现场专人监护,检查上岗人员的上岗资格,提出安全生产要求,监督安全措施的落实,对作业中可能发生的不安全问题及时告知,发现不符合安全生产规定的情况立即制止,确保安全生产落实到全过程。3、建立健全中毒事故的应急救援预案,对可能产生毒害气体中毒的企业应建立健全毒害气体中毒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根据作业要求,落实应急救援组织、救援人员、救援器材,落实各项安全设施、处置流程。二氧化碳窒息事故(一)事故概况及经过1990年11月22日13时15分,上海船厂某号机舱发生二氧化碳外泄中毒事故,导致7人死亡,11人受伤。当天13时许,该厂浦西分厂船体车间装配工滕某与同组装配工带班刘某登上停泊在部码头即将完工离厂的某轮,准备继续进行尚未完成的厨房油罩移位工作。当行至甲板第五货舱附近时,滕某看到同组外包工吴某坐在桅屋的二氧化碳灭火站室内,就跟着刘某自行进入二氧化碳灭火站室。当刘在二氧化碳灭火站室向吴布置任务时,发现滕某正在推动二氧化碳控制瓶瓶头阀操纵杆,立刻叫滕某“不要乱动”。但为时己晚,气控瓶头阀已被滕某启开,随着“砰”的一声,机舱灭火系统的128只钢瓶中93只钢瓶二氧化碳气体迅速通过管系和布置在舱内的33只喷嘴施放到机舱各个部位。当时,机舱内工作的共有39人。当二氧化碳气体喷入机舱发出阵阵声响时,正在机舱作业的人员纷纷向舱内扶梯等出入口奔跑。但由于强烈的气体在瞬时形成一片白雾,给人员的疏散带来了很大困难,有18人未能及时跑出,昏倒在机舱里,酿成了人员重大伤亡。(二)事故原因分析1.根据总厂新建船只的安全贯例,二氧化碳灭火站室的门锁钥匙有专人保管。而该厂对钥匙管理不严,随意转交,使本来不准随便进入的二氧化碳灭火站室变成了存放工具和生活用具的休息室,是诱发这次事故的主要原因一。2.装配工滕某安全意识差,自行进入二氧化碳灭火站室,并随意推动二氧化碳控制瓶瓶头阀操纵杆,将瓶头阀启开,是造成重大事故的直接原因。(三)对事故责任的处理l.对“1.2.甲板主管盛某、带班刘某,因对二氧化碳灭火站室钥匙管理不严,使闲杂人员自行进入,客观上为事故的发生埋下了隐患,分别给予行政记过处分。

3.浦西分厂副厂长阎某、工长张某,因对二氧化碳站室处于可工作状态下进行的瓶帽定位作业,在安全措施上布置、检查、督促不严,分别给予行政警告处分。甲苯甲苯违章焊接引起储罐(空甲苯)爆炸事故1989年7月17日,福建省厦门电化厂在焊接空甲苯储罐时发生爆炸事故,造成3人死亡、2人重伤。一、事故经过爆炸的储罐原装甲苯,因装废甲苯的储罐不够用,经清洗、置换并焊接接管口后,于7月17日中午将它移至安装地点就位,并接通了连接管路,改为装废甲苯用。在安装就位后,因需在罐顶焊接排气管,负责施工的副厂长曾提出应用盲板与系统隔离,而检修工认为前几天曾在该储罐上进行过焊接作业,只要阀门关死了就不会有问题。这位副厂长不坚持原则,竟同意了检修工的意见。

在动焊作业前,发现阀门有内漏,便更换了阀门。当天15时30分,胺化班长要检修班更换打甲苯的陶瓷泵。换泵时,因清洗需要,打开了通往该储罐的阀门,换完泵后该阀门未关。16时交接班时,胺化班长告诉接班人:不能把甲苯打入新安装的储罐。16时5分胺化反应结束,开泵把甲苯打入重氮化前储罐,但操作工没有检查通往废甲苯储罐的阀门是否关紧,甲苯在流入重氮化前储罐的同时也流入了废甲苯储罐,并从其底部排污阀处流出。被人发现后,才关紧通往废甲苯储罐的阀门。

安环科副科长接到废甲苯储罐上要动火的电话后,到现场查看,因嗅到甲苯味很浓,并且看到地面上有甲苯,便提出最好不要在现场焊接,若要焊接,需要把现场地面和排水沟冲洗干净,施工点周围用湿麻袋遮盖以防止火花飞溅。但负责施工的副厂长认为在几天前曾焊接过该储罐,这次动火不会有问题。施工人员按安环科副科长的要求对罐外环境做了一些处理。负责签发动火证的安全员到现场用鼻子闻了闻,觉得闻不出什么甲苯味,便签发了动火证,安全科、车间和班组的有关人员也分别在动火证上签了名。

18时10分,安环科布置现场用灭火器监护,18时15分开始焊接作业。焊接过程中突然发生爆炸,储罐顶盖向偏西上方飞出29m远。在罐顶上作业的3人被同时抛起,有1人被抛出58m远,摔到高22m的屋顶上。作业的3人当场死亡,在旁边平台上持灭火器监护的2人被烧成重伤。

二、事故分析

这起事故的发生,主要在于麻痹大意和违章操作,此外还在于缺乏必要的检测仪器。麻痹大意在于:该储罐在就位并接通连接管后,与生产系统已经接通,再次焊接前没有按要求与生产系统进行有效隔绝,而在换泵时阀门已被打开,物料流入施焊的储罐并达到爆炸极限浓度。在场的施工人员没有向安全员及时介绍罐内流入甲苯的事,安全员在现场闻到有甲苯味,没有认真查找地面上甲苯的来源。负责施工的副厂长、安全员及作业人员安全意识不强,虽然现场甲苯味大,但没有人考虑到罐内有甲苯气体。违章操作在于:办动火证流于形式,现场动火不检测、不分析,凭感觉签字,签字人员采取不负责任的态度;而且接班操作工在开泵前未确认通往废甲苯罐的阀门是否处于关闭状态。缺乏必要的检测仪器在于:不尊重科学,用鼻子嗅气味来代替科学分析或检测仪检测。事故教训与防范措施:一系列的违章终于酿成了这起多人伤亡事故。通过这起事故看出该厂在安全管理上漏洞很多,应从事故中吸取教训,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1)执行规章制度必须严格,不能打折扣,各项规章制度中对动火都有明确规定,而在这起事故中没有一个环节能严格执行规章。

(2)应尊重科学,对动火现场应认真取样分析或应用测量仪器判断,杜绝用鼻子闻代替科学仪器判断的做法及类似做法。

(3)各级人员都应加强安全生产的责任心,办各种作业证都要认真,签名的各级人员都应切实负起责任,不能流于形式;操作工应按操作程序办事,不能有半点疏忽。

(4)应认真开展好各层次人员的安全教育,努力提高全厂人员的安全素质,尤其对安全管理人员更应加强安全教育与安全培训。甲苯违章动火作业发生的火灾、爆炸事故2004年6月29日下午3点45分左右,位于平阳县宋桥镇章桥村104国道旁的平阳兴泰化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兴泰公司)发生一起甲苯爆炸的重大伤亡事故,事故造成4人死亡,2人受伤(其中1人重伤),直接经济损失约100万元。一、企业概况:平阳县兴泰化工有限公司组建于1996年6月,一家危险化学品经营公司。主要经营甲苯、二甲苯、甲醇、丁酮、香蕉水、天那水、环己酮等危险化学品的批发、零售业务。企业法定代表人颜某,注册资本50万元,为股份合作制企业。二、事故经过:今年4月,平阳县安全生产监督部门在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检查中,发现该企业紧靠104国道,4只甲苯储罐与国道只有14.5m间距,存在严重安全隐患,责成其停产整顿,并实施搬迁。4月下旬,业主颜某与省石化设计院联系,取得新址设计图。按照省石化设计院设计要求,在距原储罐区约30多米处浇铸了新的储罐底坐。6月29日下午3点左右,在业主的指挥下,由职工吴某等五人对4只储罐实施移位工作。由于4只储罐顶部用铁栏杆相互连接,首道工序必须把铁栏杆切割分离,为此作了如下分工:由电焊工吴某负责切割;职工何某负责往储罐里冲水;陈某负责送绳和其他工具等杂物;郑某等2人负责将储罐顶部经切割后的铁栏杆吊放下来。当时6人均在5m高的储罐顶部进行作业。3点45分左右,正在切割中的1号储罐发生爆炸燃烧,何某当场被炸死;陈某被爆炸冲击波震出距储罐60m外的一条河中;吴某等3人均从5m高的储罐顶部飞起坠落地面后,被现场附近施工人员送往医院抢救,由于伤势严重,吴某和陈某在送往医院途中死亡。业主颜某也因伤势过重,经抢救无效,于7月1日凌晨死亡;陈某伤势严重,多次昏迷,现仍在全力抢救之中。三、事故原因:经现场检查,储罐区外围是防护堤,北面现已瘫塌,罐区内4只储罐呈锥顶形,均为直径3.2m,高5m,间距2.5m,原存放甲苯。现1#罐身因爆炸飞落在灌区南边的小河中,罐顶落在罐区西面60M开外的稻田里。1#罐底部有大量残渣,主要成分为爆燃后留下的碳和铁锈。2#罐倾倒在西面围墙上,罐顶成拱形,罐身有被撞击的明显痕迹,罐底靠东侧裂开约2/3,底部残渣极少。4#灌顶部东偏难部位有明显被撞陷的痕迹。据现场目击者称,爆燃时罐顶6人的分布为:1#罐上4人,2#罐上1人,4#罐上1人。爆燃发生时,1#罐罐盖带着4人飞出,罐身旋转着撞上2#罐,折射后砸到4#罐上沿反弹落入河中。(一)直接原因:甲苯的闪点为4℃,爆炸下限为1.2%,爆炸上限为7%,爆炸范围为5.8%,爆炸压力为0.666Mpa,对水溶解度为微溶。业主颜某在对废弃的甲苯储罐进行动火前,未按规定对储罐内残留的甲苯进行有效的清除,而仅仅采取河水清洗。由于罐内存在大量的甲苯进行有效清除,而仅仅采用河水清洗。由于罐内存在大量的甲苯等可然气体,在切割过程中,高温引爆,1#罐爆炸燃烧产生的热量引发2#罐发生轻度爆燃,导致2#顶部成拱突型。业主颜某不懂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知识,对甲苯的危险性认识不足,盲目指挥员工上储罐罐顶切割铁栏杆,加上罐顶的人孔盖没有打开,切割过程中高温引爆,引起瞬间爆燃,是造成本次重大伤亡事故的直接原因。(二)间接原因:企业安全管理混乱。公司没有建立和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没有制定必要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企业安全检查不到位;没有制定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并组织演练;也没有对职工进行必要的专业安全知识教育和培训;由于业主自己不懂安全知识,对企业存在的严重安全隐患未向职工交底;厂区无明显安全警示标志、标识;厂区没有配备必要的防护措施;职工没有配备必要的劳动防护用品;职工安全意识淡薄,缺乏基本的自我保护意识和遇险自救能力。宋桥镇政府对该企业安全生产监管不力,没有实施有效的安全综合治理,安全检查不到位,对存在的重大事故隐患没有及时提出整改意见和防范措施,工作失职。平阳县政府虽然对辖区内企业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做了大量工作,但对全县企业的重大危险源和安全隐患情况掌握不全面;县政府对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制考核不严格,落实不力。四、事故性质这是一起因违反安全操作规程、盲目指挥、冒险作业所造成的重大责任事故。五、事故处理结果(略)机械类事故空压机爆炸唐钢北区动力厂空压机站共有L5.5-40/8型空压机6台,负责二铁厂区压缩空气供应。1998年12月17日,其中一台后冷却器发生爆炸,整个后冷却器被炸开,机身被飞出的碎块砸坏,Ⅱ级缸也同时被毁。强大的气浪冲击使厂房玻璃全部砸碎,由于内燃使空气温度压力骤然升高,强劲的热应力使架空的外网管道从支架下弹出100m之多,中断生产24h,所幸没有人员伤亡,造成一起重大设备事故。事故发生后,根据事故现场情况分析判断,空压机爆炸的主要原因:高温运行、积碳和供油不当。下面就该类型空压机的特点对爆炸的机理进行一下分析。

高温运行的原因:运行温度高的主要原因是冷却效果不好。一是因为冷却系统的结构存在着设计制造缺陷;二是冷却水质差,硬度高且含有杂质,使冷却系统逐渐结垢堵塞,造成通道面积减小导热差,影响冷却效果。

各种备件货源不清,部分质量低劣,尤其是进、排气阀使用寿命短,漏气严重,也是运行温度过高的重要原因。

积碳的原因:积碳的形成首先与润滑油供给量有着密切联系。供油过少,气缸润滑不良,容易造成烧缸;供油过多,则易形成积碳。以L5.5-40/8型空压机为例,耗油量国家标准为≤105g/h,但在实际运行中,往往注油偏大,是标准的几倍。设备长期高温运行又大大加速了积碳的生成速度。

润滑油的主要成分是碳和氢,这2种元素碳大约占86%~87%,氢占11%~14%。根据其组成结构的不同,分为烷烃、环烷烃、芳香烃。另外还有硫、氢、氧等元素,组成含有硫、氢、氧的各类烃类衍生物。环烷烃易被氧化,在高温时极易氧化生成羧酸等氧化物,同时出现粘稠状沉淀。润滑油中烷烃的氧化性接近于环烷烃,在高温下较易氧化,氧化产物除羧酸外,还有醇、醛、酮等含氧化合物。以上氧化物还可进一步氧化成羟基酸和烃基酸缩合物,为沥青状黑色沉淀。以上氧化物沉积下来则逐步形成积碳。高温运行还加速了润滑油的蒸发,一些分子量较小的碳氢化合物会蒸发进入压缩空气中,剩下一些固态的较重的分子沉积下来成为积碳的一部分。供油量大造成压缩空气中含油量大,被高温氧化后和空气中的杂质混合形成了多孔性易于吸附润滑油的积碳。空压机在运行中的污水油沉积在后冷却器及储气罐底部,由于不及时排出,附在上面的污油被高温蒸发也易形成积碳。

供油不当的原因:(1)注油量偏高。操作工的意识存在偏差,认为注油量大的设备不至于烧缸,所以,在操作上比较保守;再者在设备运行时,由于振动等原因,使注油器的锁母松动,比原来锁定的注油量大。(2)由于检修不及时或备件质量问题,造成机身与气缸间密封不严,油池的油大量窜到气缸内。

燃烧爆炸机理:空压机长时间运行,由于上述原因而大量积碳,使活塞卡死在槽内,气阀不能正常启闭,气流通道面积减少,阻力增加形成射流,这又使温度进一步上升,润滑油蒸发加剧,气缸内的压缩气体实际上是空气和可燃油蒸气的混合物,与内燃机气缸内的情形极为相似。

燃烧爆炸的预防措施:以上分析了空压机燃烧爆炸几条主要原因,针对其原因,在技术改造、操作技术管理等方面采取了相应措施:

(1)润滑油的用量要适当(国家标准≤105g/h,具体的是L5.5-40/8型号Ⅰ级缸每分钟15~20滴,Ⅱ级缸每分钟15~18滴);

(2)提高检修质量,严格控制因密封不严而使润滑油窜入气缸内;

(3)对冷却器进行技术改造,翅片型冷却器芯由于其质量,或长时间运行振动造成翅片与冷却管接触不实而散热面积减少,影响冷却效果,采用铜制波纹管式冷却器芯,效果非常明显;

(4)加强管理,严格工艺纪律,加强职工责任心。定期巡检,及时调整,制定排污周期;

(5)及时调整风压,避免空负荷运转;

(6)选择质量可靠的润滑油;

(7)定期清理后冷却器的积碳。聚氨酯树脂和聚氨酯漆火星碰撞、摩擦火星产生的火灾事故2000年9月25日上午9时50分,广东省吴川市梅录镇光大涂料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发生火灾,造成3人烧伤,其中2人生命垂危,正在医院接受抢救。据初步统计,经济损失超过6万元。据初步调查,这个涂料厂生产的主要产品是聚氨酯树脂和聚氨酯漆,用于油漆家具和塑料鞋生产,所用原料属易燃易爆物品。起火原因是工人在生产操作过程中,使用铁制工具开油桶盖时擦出的火花引发的。本项目溶剂均由200L铁桶包装存放,在配料称量时,均要有工具开启油桶盖,如果油桶盖过紧,还用其他粗暴方式开启。如果使用铁制工具开油桶盖或其他粗暴方式开启油桶盖时,撞击产生的火花均会引发危险品生产车间或库房产生火灾爆炸事故,造成财产重大损失,人员伤亡的恶性事故。浓硫酸事故硫酸储罐破裂导致大量硫酸泄漏7人死亡2013年3月1日15时,朝阳建平县义成功乡房申村建平县鸿燊商贸有限公司硫酸储存罐突然发生破裂,导致约2.6万吨硫酸泄漏,事故造成7名工人死亡,并引发较严重的次生环境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210万元。张霖是建平县炎通商贸化工有限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张霖亲属张琦(化名)不断催促施工方加快施工进度,但施工方却无法组织更多的施工人员,张琦便找来了电焊工李某、刘某,将2号储罐(发生爆裂储罐)施工工程发包给没有任何资质的李、刘二人。由他们组织人员依照正在施工储罐的方法作业。但李某、刘某的施工队伍不具备进行硫酸储罐焊接作业的能力,不能准确掌握合理的焊接工艺参数和焊接方法,2号储罐罐壁存在未完全焊透等缺陷。2012年12月中旬,3号储罐注满硫酸后,罐体发生变形、渗漏。张琦决定在罐体外用槽钢焊接加强圈加固罐体。2013年春节前,依次完成了3号、1号及4号储罐加固工作,春节过后对2号储罐实施加固。在焊接作业过程中,未将储罐内盛装的硫酸导出,未采取隔离措施,也未对储罐内积存的气体进行置换,未对现场进行通风,直接在储满硫酸的储罐外进行动火作业。2013年3月1日15时20分,5名焊工在2号储罐进行加固焊接作业时,罐体突然发生爆裂,罐内硫酸瞬间暴溢。爆裂致使罐体与基础主体分离,顶盖与罐体分离,罐体侧移10米,靠在3号罐上。爆裂产生的罐体碎片撞击到1号储罐下部连接管处,致使法兰被砸断,1号储罐内硫酸溢出。最终两罐约2.6万吨硫酸全部溢出,流入附近农田、林地、河床及丹锡高速公路一处涵洞。现场作业的5名焊工、会计王某、司机张某,因硫酸灼烫全部遇难。事故的直接原因是由于储罐内的浓硫酸被局部稀释使罐内产生氢气,与含有氧气的空气形成达到爆炸极限的氢氧混合气体,当氢氧混合气体从放空管通气口和罐顶周围的小缺口冒出时,遇焊接明火引起爆炸,气体的爆炸力与罐内浓硫酸液体的静压力叠加形成的合力作用在罐体上,导致2号罐体瞬间爆裂,硫酸暴溢,又由于爆裂罐体碎片飞出,将1号储罐下部连接管法兰砸断,致使罐内硫酸泄漏。浓硫酸灼伤浓硫酸稀释1伤(一)事故经过:1986年8月25日上午,某热电厂水处理车间准备用盐酸处理阳离子树脂。领导派人去库房搬取盐酸。其中一人穿着泡沫拖鞋和不防酸碱的衣服,误将一罐浓硫酸搬来。在盲目采取稀释措施时,错误地让水流入浓硫酸罐,引起浓硫酸猛烈爆炸喷溅,喷溅到操作者身上和地面上。但是,由于他穿的是拖鞋,行动不便,结果被地面上的酸液滑倒,继续喷溅的酸液使他的面部、胸部、手臂以及腿部严重烧伤,面积达全身30%,烧伤等级为Ⅱ-Ⅲ度。(二)原因分析:首先,库房管理混乱,硫酸、盐酸混合存放,更为严重的是无标签,导致工人误将浓硫酸当作盐酸。第二,违反了安全操作规程,在物品名称不明确的情况下,盲目操作,错误地让水流入硫酸罐,水遇浓硫酸猛烈“爆炸”,硫酸喷溅。第三,违反劳动保护用品使用规定,穿着泡沫拖鞋和不能防酸碱的衣服,使事故后果扩大。第四,所有这些违章行为,都应当从安全生产管理和安全教育上查找根源。浓硫酸灼伤2浓硫酸运输3伤(一)事故经过2000年夏,安徽省某铁路货运场,3名装卸工卸危险化学品硫酸。按正常程序,他们先将槽车的上出料管与输送管法兰连接好,对槽内加压。当压力达到要求后硫酸仍没流出,随后采取放气减压打开槽口大盖,进行检查,发现槽内出料管堵塞。于是3人将法兰拆开,用钢管插入出料管进行疏通。当出料管被捣通时管内喷出白色泡沫状液体,高达3米多,溅到站在槽上的3人身上和面部。由于3人均没戴防护面罩,当时3人眼前一片漆黑,眼睛疼痛难忍,经用水清洗后送往医院,检查为碱伤害。经半年多的治疗,3人视力均低于0.2不等,且泪腺受损。(二)事故原因分析经调查了解,该硫酸槽之前用于盛装液碱,此次装硫酸前经过清洗。分析认为,该槽上出料管没有清洗到位,附着干枯的液碱堵塞在出料管下部,当被疏通后由于硫酸压力作用,使碱、反应盐水、酸等先后喷出。此事故一方面原因是槽车清洗不到位,另一方面原因是卸酸工未按规定穿戴防护面罩。遇此险情,得不到防护。(三)事故处理及防范事故发生后,货场组织有关部门进行了调查、分析,落实伤员的治疗,分清了责任,并对员工进行教育,开展安全宣传活动。氰化物中毒事故氰化钾中毒违规调制农药酿苦果1死2007年11月12日上午,洞头县北岙镇三盘西山头有两人氰化物中毒,其中一人死亡,一人在医院抢救。接到报警后,消防大队随即派遣特勤前往救助。据了解,受害人姓娄,是一名七十四的老人,以前经营过电镀厂,家中还留有少量氰化钾,因家后杂草丛生,自认为对剧毒的氰化钾颇了解,可以调制出除草剂清除家后杂草,便自行拿硫酸与氰化钾相混合,但氰化钾遇酸后产生了剧毒、易燃的氰化氢气体,在调制过程中娄老汉被毒倒昏迷。娄老汉儿媳妇在听到声响后赶往屋后发现倒地的他,立即上前施救,但不幸的是其儿媳妇并没有做任何防毒措施,在救助过程中也中毒倒地。几分钟后其屋后邻居发现中毒的两人马上拨打120,医务人员在处置病人的过程中发现有中毒现象,随即通知了卫生、安监等部门。氰化钠被盗氰化钠被盗事件2003年9月6日,瑞安市公安局查获一起盗窃氰化钠案件。2003此案例说明该公司在剧毒化学品使用过程中管理不严,没有实行剧毒化学品流转登记监督和用余清退确认制度,致使此案发生,企业一直未发现失窃;说明部分企业使用剧毒化学品安全管理意识淡薄,管理存在失控现象,必须要求企业提高安全认识,在剧毒化学品管理、使用人员选用上,必须经过严格审查,对发现有前科劣迹或有表现差的职工,一律不得接触剧毒化学品,严格执行“五双”制度;对此也引起有关安全管理部门的警惕和重视,采取有效措施,加强管理工作,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造成社会危害。氰化钠中毒氰化钠中毒事故1伤患者于某,男28岁,某有机玻璃厂维修工,以急性氰化钠中毒约2小时,头痛、胸闷、极度乏力为主诉而入院(西安市中心医院)。患者在维修氰化钠溶液管道时,不慎从梯子上跌下,左前臂擦伤,同时被从管道冒出的氰化钠溶液将脸和工作服喷湿。用自来水冲洗后即去医务室,途中患者即感极度胸闷,步态蹒跚。在医务室首先吸入亚硝酸异戊酯3支,同时进行静脉推注30g/L亚硝酸钠注射液20ml,50克/L硫代硫酸钠注射液20ml,当亚硝酸钠注入18ml时,患者四肢抽搐,牙关紧闭,口吐白沫,失去知觉。该医务室诊断为Ⅲ度氰化钠中毒,又以原剂量重复给药一次,抽搐仍很明显,昏迷加重,但无大小便失禁。心率100次/分,呼吸急促,并发生呕吐,呕吐物为所进食物。经静脉注射美蓝160mg,无明显效果,送来医院途中患者苏醒。入院后,经各种检查,给于吸氧,静滴100g/L葡萄糖加维生素C的同时,给其缓缓静推硫代硫酸钠共用约15g。在急诊室观察2小时,患者症状好转,紫绀明显减轻,血压回升至14.7/9.6中Pa。后转入病房,经吸氧、静滴能量合剂、糖皮质激素、维生素等治疗,第二天患者口唇仍有轻度紫绀,化验尿生化、血气分析、肝功能均正常。7天后复查心电图正常,痊愈出院(摘自“职业医学”1992年第3期)。氰化氢中毒氢氰酸气体中毒事故4死1伤2003年10月5日,位于瑞安市莘塍镇的浙江金石刀具公司发生一起中毒事件,5名工人因氢氰酸气体中毒,四死一伤。10月4日下午,金石刀具公司因磷化电镀车间的4只废水处理罐渗漏,聘请江苏金坛市华城环保设备厂的2名修理人员前来检修,检修人员史某、刁某在检修第4只废水罐时,因吸入有毒气体而晕倒,公司员工刘某、黄某和单某见状陆续下池救援,结果也中毒晕倒。瑞安市消防大队在接到报警后立即参加抢险救援工作,到达事故现场后,2名消防战士穿着防化服、背着空气呼吸器进入废水处理池,救出了5名中毒者。其中4人已经当场死亡,另一人也出现中毒现象。负责抢救的医院急诊科医生说,4位死亡的气体中毒者送到医院时就已没有生命体征,还有10位消防官兵在参加救援工作后出现了头晕、胸闷等现象,留院观察。发生事故的罐高约四五米,是该公司用于处理含铬废水的,检修时已经排空废液,里面留有少许废渣。估计是含氰废水混入含铬的酸性废水中,产生的氢氰酸气体在罐内滞留,检修时未确定是否已排空。造成事故的主要原因是浙江金石刀具公司的安全管理制度不完善,缺少相应的操作规程,检修人员思想麻痹。(摘自温州都市报)氰化物运输事故2004年1月3日下午3时10分,一辆装有剧毒物品氰化钠的东风大货车翻倒在肇庆市国道321线四莲路口葫芦山加油站的公路旁。接报后,肇庆市公安、治安、消防等部门的人员迅速赶到现场妥善处理事故。经了解,事故原因是该车超速及严重超载(该车核定载货量为7吨,实际装载的固体氰化钠为28吨)造成的,暂未发现剧毒物品氰化钠有泄漏现象,事故未造成交通堵塞。氰化物违章处理事故1死1伤深圳市福田区金地工业区114栋宝昌钻石饰品实业有限公司,专业生产钻石首饰,因投资产生分歧,从2004年3月1日起该公司停产。3月24日,一些工人在四楼将需要处理的化学品直接倒入厕所里,导致两位上厕所的女工,一死一伤。经监测废水含有氰化物等剧毒化学成份。氰化物误售误售剧毒化学品事件2001年9月9日,广西玉林一化工经营业务部发生一起误售剧毒化学品事件。错将2.5千克氰化钠当作食品添加剂氯化钙售出。氢氟酸灼伤氢氟酸灼伤事故1伤2007年10月8日早,某工厂电镀工李某按规定穿戴好劳动防护用品后开始工作,8:30,李某和同事王某开始配制电镀液。9:30,李某感觉到左手拇指开始疼痛,当即用清水冲洗约5分钟,但疼痛未缓解,后经职业病防治院确诊为氢氟酸灼伤。一、事故原因事故发生后,该厂安全管理部门就事故原因进行了调查和分析。李某为电镀车间的一名电镀工,工作任务是把各种化学品按比例在电镀槽内进行配制,其中一种化学品就是高浓度氢氟酸。造成李某拇指灼伤的直接原因是违章操作。按照该厂《电镀工安全操作规程》规定:“在配制电镀液时必须穿戴好一切劳动防护用品,”“……要特别谨慎使用氢氟酸,在使用时手指或皮肤一旦沾上,应立即彻底冲洗,就医。”在开启盛装氢氟酸溶液的桶时,由于桶内盖密封比较严,戴胶手套不方便操作,李某遂换戴线手套并用随身携带的钥匙撬动桶盖,致使氢氟酸溶液浸到线手套上,导致拇指被氢氟酸灼伤。氢氟酸具有很强的腐蚀性和毒性。接触低浓度氢氟酸时,因其刺激眼结膜和鼻粘膜,可产生流泪、流涕、喷嚏、鼻塞等症状。皮肤接触后可导致疼痛及灼伤,疼痛渐剧直至难以忍受,2~3天后方可缓解。操作人员接触高浓度氢氟酸时,可引起鼻、喉、胸骨后烧灼感、嗅觉丧失、咳嗽、声嘶,严重时会引起眼结膜、鼻粘膜、口腔粘膜顽固性溃疡、鼻衄、甚至鼻中隔穿孔、支气管炎或肺炎,有时伴随恶心、呕吐、腹痛、气急及中枢神经系统症状,更严重时甚至可引起反射性窒息、中毒性肺水肿或呼吸循环衰竭。皮肤接触高浓度氢氟酸,立即发生疼痛,初期皮肤潮红,逐渐转暗红、干燥,创面苍白、坏死,继至呈紫黑色或灰黑色,也可形成水疱,内含咖啡色液体。不及时处理则造成溃疡,不易愈合,处理不当可影响骨膜和骨质。二、事故防范针对李某的事故教训和氢氟酸的化学特性,特提出以下措施进行防范:1.车间安装通风装置和排风设备,操作工人应正确佩戴和使用有效的个人劳动防护用品,包括长袖工作服、保护眼和面部的面罩或化学安全护目镜、安全帽、胶手套和耐酸防腐鞋,操作现场应配置急救设施及安全淋浴和洗眼设备等。2.由于氢氟酸具有强烈的腐蚀性,从事氢氟酸操作的工人应了解其对人体的危害,掌握事故的应急预防和处理措施。企业应对日常操作和应急措施进行全面培训。培训应结合生产特点、作业环境、危险危害区域、设备设施状况、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岗位存在的危险危害因素、防范措施和事故应急措施,以及劳动防护用品、用具的正确佩带、使用方法等。3.从技术上改善氢氟酸溶液桶内盖的开启工具,避免出现类似情况。4.企业应在氢氟酸使用场所按标准悬挂警示标志,设置安全告示牌,注明氢氟酸的“名称、类别、危害分级、防护措施分级、警示词、危险性、特性、健康危害、急救”等内容。此外,使用现场应设置“氢氟酸安全技术说明书”,以指导员工按规定进行操作。5.当事人一旦沾染氢氟酸要尽可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到职业病防治院或有专业资质的医院进行诊治,防止延误时间,使病情恶化。在诊治过程中要积极配合医治,说明导致灼伤(中毒)的物品名称、事故发生时间等,防止误诊。6.加强班组监督管理和规章制度的执行力。李某违章操作,而王某对他的违章行为却熟视无睹,未加制止,最终导致事故的发生。因此,企业要加强规章制度的执行力,安全管理要“严”,各级人员严格抓好安全管理制度的贯彻和执行,提高监督检查责任心;发现问题解决要“早”,不推、不等、不靠,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消除安全隐患。硝酸事故硝酸槽罐车侧翻泄露1死3伤12·6甘肃兰州硝酸泄露事故是2010年12月6日中午12时20分许,在高速公路G22线1872段(天一山庄门口)再次发生车祸。一辆满载15吨浓硝酸的罐车进入弯后冲出路基,翻入路旁便道,并爆炸起火,造成1人当场死亡,3人受伤。一、事故经过罐车侧翻爆炸起火:12月6日中午,据在此处带路营生的杨师傅说,事发当时,只听一阵刺耳的刹车声后,一辆由北向南行驶的罐车栽入通往天一山庄的便道上,之后,罐车爆炸起火。看到这样的情景,几个同伴赶快跑到事发现场,只见罐车已被火团包围,大量刺鼻的气味让他们窒息,感觉到危险,他们退到了20多米远的距离后,打电话报警。15吨浓硝酸一泻千里:经消防官兵现场勘察后确认,罐车内装载的是15吨浓硝酸。事发现场在陡峭的山坡处,罐体发生劈裂后,大量的浓硝酸顺着路基倾泻而下,浓硝酸所到之处冒起了白色的烟雾。最大的一股“硝酸流”已经冲过了路基,流进通往黄河的一条排洪道内,消防官兵正在用土、石块、杂物进行堵截,硝酸流过的土层已经发生反应,不时冒着白色气泡,如同岩浆慢慢移动。为保证周围群众的生命安全,附近上百居民被紧急疏散。下午4时许,经过消防官兵的努力,流向黄河的浓硝酸得到有效控制。随后,记者从环境监测部门了解到,根据目前的检测,黄河水的pH值达标,暂时未发现受污染。二、事故原因12月6日下午5时25分,甘肃省高等级公路运营管理中心副主任张肃军,柳树高速公路收费管理所所长王晖,根据他们对事故的分析,可能是车辆超速行驶,槽车内的液体摇晃使车失去重心所致。氩气窒息事故1999年11月8日上午8:50,酒泉钢铁公司制氧二车间供气氩气充填站与制氧主控室联系送氩气,准备充填氩气作业。经管道置换和预压后,开始装瓶工作。此时因敷设在进收发室采暖管沟内的氩气管道突发性泄漏未被发现。9:30,厂氧气调度长去氩气收发室,检查氩气台账,此时室内已充满大量惰性(无味)氩气,当两人打开门时,将部分空气随两人同时带入,故两人进入室内瞬时未发现异常。但当比重大于空气的高纯度氩气不断由地下涌出,自下而上超过人体高度时造成两人供氧不足,发生窒息。9:53被他人发现,送往医院抢救无效而死亡。事故原因:高压氩气管道与室内生活用采暖管道同一地沟敷设,去氩充填站的DN38×4mm无缝钢管设计压力15MPa,此前曾连续工作五年均未发现异常,且氩气收发室每天有人工作也未发现异常。因此推断为当日充气时地管瞬间穿透。当管道进入工作状态时,气体流速猛增,流经管壁较薄的受伤点处,在高压、高流速的气体不断冲刷下该管道发生穿爆,使气体外泄。该高压管道一旦发生泄漏,氩气会很快充满地沟,并通过地沟窜入室内,在地面聚集沿地面逐渐升高至充满室内,形成置换。通过以上对事故案例的分析,了解掌握事故多发的原因,希望企业从中吸取经验教训,避免类似事故的发生,减少经济损失和人员伤害。氧气类事故对氧气厂123起典型事故进行统计分析,主要有四种事故类型,其中燃爆危险是氧气生产企业的主要危险,氧气生产过程中燃爆事故发生的主要部位为空分塔、氧压机、气瓶、氧气管道、其他部位,其中气瓶发生燃爆事故的概率达43.09%,氧气瓶爆炸事故发生的原因详见表3-5。表3-5氧气瓶爆炸事故发生原因统计序号事故原因事故起数所占比例(%)1混装3564.812操作不当23.703违章47.414气瓶本身缺陷1018.525气瓶中混入油脂35.56因油脂爆炸事故齐齐哈尔市的一家集体氧气厂在不到两年的时候里就连续发生两起燃爆事故,事故均为脱脂问题没有解决:1)1999年3月初的一个早晨,正当一名女质检工对一个已经充满氧气的气瓶进行充装压力检测时,氧气压力表突然炸开,同时窜出一股带黑烟的火苗,将女质检工的手、胳膊、脸烧成轻伤。氧压力表表盖被炸碎,刻度盘炸飞,氧气压力表弹簧管从中部炸开。2)2000年5月的某天,上午八点半左右充装氧气的一组气瓶充装到8MPa时,靠东边第一个气瓶卡具高压软管突然炸开并窜出一个火球,几秒钟之后熄灭,随后就是一屋子黑烟。当班工长一边快速关闭送氧大阀,停了氧压机等设备;一边指挥班组人员撤离。充填室内的浓浓黑烟十几分钟之后才散去,无人员受伤。事故均由同一块氧压力表所引起,按规定氧压力表是应该“禁油”的,但当时鉴定机构在鉴定这块压力表时忽视了“禁油”问题,只是按一般压力表用油脂作介质进行鉴定,这是氧压力表弹簧管内存在油脂的主要原因,在使用时又未进行脱脂处理,导致氧压力表弹簧管内的油脂与高压氧气接触,发生氧气压力表的燃爆事故。制氧机燃爆事故某钢铁公司制氧厂制氧机燃爆事故分析事故2000年8月21日0时10分,某钢铁有限责任公司制氧厂1号1500立方米制氧机发生燃爆,死亡22人,伤24人,其中重伤7人,部分厂房坍塌,部分设备受损,直接财产损失320多万元。这是由于有关人员违反国家有关法规、规章酿成的重大责任事故。经专家组调查分析,公司1号1500m3室内制氧机燃爆事故现场,因同时具备助燃物、可燃物及着火源三要素,酿成燃爆事故。其中,助燃物为排放液氧所造成的富氧空气;可燃物为膨胀机、空压机油箱的油雾及油;着火源为1号空压机电机油浸纸动力电缆端头爬电,在富氧环境中产生火花,引燃油浸纸。液氧排放操作不当。空分工(均在事故中死亡)排放液氧时操作不当,排放速度过快,造成检修现场氧气浓度过大又来不及散发,形成富氧状态。直接为燃爆造成了一个要素(助燃物)。公司制氧厂《工艺监督管理办法》规定,排液氧时,“应做到液体均衡蒸发”,因为排氧过快,没有达到要求,而使氧气积聚,来不及蒸发和散发。

氧气分空分塔贵州省某钢铁公司氧气分空分塔检修事故贵州某钢铁公司氧气厂三号制氧机空分塔在检修过程中,珠光砂突然大量喷泄,27名正在塔前装砂民工被埋在砂堆中,经抢救,20人脱险并在水钢总医院门诊部接受治疗,7名女工在此次事故中丧生。原因是空分系统漏液,打开人孔时,低温液体大量汽化,冷箱内珠光砂大量喷泄出来,埋住现场扒塔人员。国内这种喷砂事故曾发生多起,某厂塔内设备因此损坏严重,不过好象未造成人员伤亡。一般空分系统检修,扒珠光砂时,如果事先就发现系统有漏液现象,应先把顶部所有人孔盖板打开,如果不急于扒砂,可通入密封气或其它方法,加温一下珠光砂,使存储的液体汽化,即使不能全部汽化,减少存储量,也可减少喷砂量。若急于抢修,液体泄漏量又不是很大,应在上部人孔盖板打开的前提下,迅速卸下底部珠光砂排放口,人员也马上撤离较远,这样即使珠光砂喷射出来,也能保证人员的安全。若液体泄漏量很大,还是安全第一,延长珠光砂加温时间,确定无液体存储,再扒砂,以保证人员、设备安全。液氨泄漏事故液氨连接导管破裂造成液氨大量外泄2002年7月8日2时09分,聊城市莘县化肥有限责任公司发生液氨泄漏事故。这起事故共泄漏液氨约20.1吨,造成死亡13事故经过:

2002年7月8日凌晨0点20分,一辆个体液氨罐车,在莘县化肥有限责任公司液氨库区灌装场地进行液氨灌装,到凌晨2经省政府调查组调查初步分析,发生事故的原因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液相连接导管破裂是造成事故的直接原因。初步查明,液相连接导管供货单位是河北省无生产许可证的一家镇办企业。经公安部门侦察鉴定,液相连接导管破裂排除了人为破坏因素。从发生事故前的记录看,液相连接导管的工作压力、温度及使用期限均未超出规定范围,是在正常使用条件下发生的破裂,这是造成这起事故的直接原因。

(二)液氨罐车上的紧急切断装置失灵是液氨泄漏扩大的主要原因。事故发生后,氨库西侧约64米处的紧急切断阀很快被关闭,防止了液氨储槽中液氨的继续泄漏。虽然驾驶员对罐车上的紧急切断阀采取了紧急切断措施,但由于该装置失灵,致使罐车上液氨倒流泄漏,导致事故的进一步扩大。

2002年7月8日凌晨2时液氨库发生泄漏事故2004年5月21日下午4点多,湖南智成化工有限公司一液氨库发生泄漏事故,重达1吨的液态氨在不到20分钟的时间内迅速挥发到空气中,刺鼻的氨气迅速向厂区和周围生活区弥漫。

智成化工公司有关人员说,事故原因是由于液氨库储槽管道设备年久失修,员工在操作时,管道的一个阀门突然开裂,导致氨气泄漏,事发后工作人员迅速采取了切断电源和发出疏散警报的措施,所以没有造成重大人员伤亡。

事故分析:

室外钢瓶在阳光下曝晒,8月气温高,内压大所致。

液氨充装时泄漏引起的中毒事故。2002年7月8日,山东某化肥厂一个储存为20m3气瓶过量充装爆炸事故1重伤5轻伤1997年10月21日上午,某肉联厂一辆内装2只容积400升空液氨钢瓶的北京牌农用车到某化肥厂购买液氨,采购员周某为了多装点,少计算点,上下疏通,然后才办理充装手续。在有关环节的“关照”下,上午10时充装结束。下午3时10分,当车行至距县城8管理地段时,一只钢瓶突然爆炸飞出30多米。另一只钢瓶也被冲滚下车,司机罗某和乘车人杨某被冻灼伤并中毒。下午5时左右,清理现场时,第二只钢瓶又突然爆炸,造成两人中毒受伤,从钢瓶喷出的大量液氨迅速挥发成气氨向周围扩散,致使100米外下风头的2名过路群众中毒倒地。这起事故造成1人重伤,5人轻伤,直接经济损失2万余元。

事故分析:

(1)过量充装是造成这次爆炸的直接原因。超装的气瓶,虽然充装时的压力一般都在规定的范围内,,但在运输、储存或使用过程中,受环境温度的影响,瓶内压力就会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严重时则引起气瓶爆炸。(2)这起事故当天午后当地最高气温为32℃,两只钢瓶上午10时充装完毕,在车上暴晒4个多小时,加上运输中两只钢瓶仅靠几块转头垫着,未采取任何紧固措施,路面凸凹不平,颠簸碰撞,发生事故就不足为奇。

液氨罐车装车中橡胶管破裂致液氨泄漏1死2伤2000年6月1日16时,宜昌市宜都市葛洲坝集团公司高坝州施工局在液氨罐车装车过程中,因与液氨管道相接的液氨罐车装卸橡胶管破裂,

导致液氨泄漏,造成死亡一人,中毒2人。

液氨罐车装车中软管爆裂致液氨泄漏2004年9月2日凌晨,河北省武安市河北永丰化工公司液氨车在晶鑫化工公司厂区外液氨库充装液氨时,因车带液氨软管爆裂引发液氨泄漏,目前已造成4人中毒死亡。泄漏引发的环境污染事故。2005年6月28日,南京一家化厂的裂解罐区发生液氨泄漏,将方圆两公里范围的蔬菜、庄稼、树木基本毒死,水里的青蛙也死了不少。上海翁牌冷藏实业有限公司“8·31”重大氨泄漏事故15死7重伤18轻伤一、事故经过2013年8月31日二、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直接经济损失(一)事故伤亡情况该起事故造成15人死亡,7人重伤,18人轻伤。(二)直接经济损失事故造成直接经济损失约2510万元。三、事故发生的原因和事故性质(一)直接原因严重违规采用热氨融霜方式,导致发生液锤现象,压力瞬间升高,致使存有严重焊接缺陷的单冻机回气集管管帽脱落,造成氨泄漏。(二)间接原因1.翁牌公司:(1)违规设计、违规施工和违规生产。在主体建筑的南、西、北侧,建设违法构筑物,并将设备设施移至西侧构筑物内组织生产。(2)主体建筑竣工验收后,擅自改变功能布局。将原单冻机生产线区域、预留的水产精深加工区域及部分水产加工整理车间改为冷库等。(3)水融霜设备缺失,无法按规程进行水融霜作业;无单冻机热氨融霜的操作规程,违规进行热氨融霜。(4)氨调节站布局不合理。操作人员在热氨融霜控制阀门时,无法同时对融霜的关键计量设备进行监测。(5)氨制冷设备及其管道附近,设置加工车间组织生产。(6)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及安全技术操作规程不健全;未按有关法规和国家标准对重大危险源进行辨识;未设置安全警示标识和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设备。(7)公司管理人员及特种作业人员未取证上岗,未对员工进行有针对性的安全教育和培训。(8)擅自安排临时用工,未对临时招用的工人进行安全三级教育,未告知作业场所存在的危险因素。2.政府监管部门宝山区政府、宝山城市工业园区、区质量技监局、区安全监管局、区规土局以及区公安消防支队履职不力。液化石油气事故丁烷气体碰撞、摩擦火星产生的火灾事故1998年2月13日9时55分,广东省广州市华润化妆品厂(股份制企业)发生火灾,造成11人死亡、1人受伤,烧毁建筑354平方米及化妆品一批,直接财产损失近10万元。火灾系该厂职工在车间检修丁烷空气压缩机时,铁质工具撞击机件产生火花引燃泄漏的丙烷气、丁烷气体所致。液化石油泄漏1988年10月22日l时零7分,上海高桥石化公司炼油厂油品车间小梁山球罐区液化石油气泄漏发生重大爆燃事故。10月21日23时40分,当班一名操作工和班长在3号区914号球罐进行开阀脱水,由于未按操作法操作,未关闭脱水包的上游阀,就打开脱水包的下游阀,在球罐内有0.4MPa压力的情况下,边进料边脱水,致使水和液化气一起排出,通过污水池大量外逸。23时50分球罐区门卫人员发现跑气后,立即通知操作工,于22日零时5分关闭了脱水阀。跑气时间约为25分钟,跑出液化石油气约9.7吨。跑出的液化石油气随风向球罐区围墙外的临时工棚内蔓延和墙外低洼处积聚。22日1时零7分,蔓延的液化气体与工棚内明火相遇引起爆炸。经厂和市消防队扑救,大火于2时零5分扑灭,此次爆燃及过火面积为6.25万m²(液化罐区3.83万m²),死亡26人,烧伤15人,事故直接经济损失9.8万元。液体石油气泄漏梅河口市液化气储罐泄漏事故一、事故基本情况梅河口市合诚液化气站位于梅河口市西郊,距市心约4公里,始建于1993年,地处202国道和同意路交汇点附近,占地面积约1000平方米,距站区东侧穿过50米玉米地为几百户的居民区南侧为玉米地、西侧毗邻202国道,北侧150米为木材厂、地板厂、同意小学,180处为同意二次变电所。罐区总储量为14吨。

二、事故经过

2000年5月原站长刘广昌将该站转租给刘振祥(现任站长)。经过简单维修,刘振祥于7月16日擅自购进液化石油气14吨,准备非法经营。7月17日10时左右,本站充气员付长军发现中间储罐下部的液相球阀关闭时转动困难,便准备向液相球杆内滴机油,由于机油渗不进去,付长军将球阀压紧盖两侧的螺丝用六角扳手松动,再次向球阀杆内滴入机油,还是没有渗进入,于是付长军再次松动球阀压紧盖两侧螺丝,由于储罐内液化气压力较大,瞬间将螺丝和压紧盖冲开,造成液体急剧泄漏,站长刘振祥和充气员付长军多次封堵未果,并造成两人双手和面部多处冻伤,故向消防队报警。储罐内有液化气约6吨左右,急剧外泄,并向四周蔓延,极易造成严重的事故。

三、事故处置情况

四、事故原因泄漏事故系充装员付长军违章操作所致。五、事故处理设备失效导致液化石油气泄漏1998年3月5日18时5分。陕西省西安市煤气公司液化石油气站(占地35.8亩,储气2340立方米)储气罐区发生爆炸火灾事故,5个储罐、8辆液化气槽车被毁坏,过火面积4.5万平方米,并造成11人死亡(其中7名消防官兵牺牲)、30人受伤(其中消防人员11人),直接财产损失477.8万元。事故系编号为11号的球型罐(400立方米)的排污阀上部法兰密封垫失效,造成液化石油气大量泄漏,形成爆炸性的可燃气体遇电火花所致。液化气卸液管发生爆裂泄漏2005年4月7日凌晨0时5分左右,重庆市永川国际汽车运输(集团)有限公司“渝C13849”号液化气汽车罐车在向叙永县龙凤液化气充装站储罐卸液过程中,卸液管发生爆裂,致使液化气大量泄漏,遇到不明火源后引发一起重大爆炸燃烧事故,造成6人死亡(其中1人当场死亡,另5人抢救无效于事故后一个月内相继死亡),7人受伤(其中1人重伤),直接经济损失约450万元。事故发生后,泸州市政府成立了由副市长李继郁为组长的事故调查小组,经调查,事故调查小组得出本次事故为责任事故。泸州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于2005年7月8日,对叙永县液化气充装站“4.7”液化气泄漏重大爆炸燃烧事故作出了责任认定通知。该通知认定永川国际汽车运输(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违反国务院《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第37条等规定,没有配备具有资格的装卸管理人员进行现场指挥,没有随车配备必要的应急处理器材和防护用品;违反劳动部《液化气体汽车罐车安全监察规程》第74条规定,没有随车配备经国家法定检测机构检验合格的用于装卸的卸液管;违反国务院《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第43条等规定,违章超载运输。液化天然气事故液化天然气罐车泄漏燃烧事故一、基本情况

8月1日晚7点50分左右,新疆吐鲁番市张姓驾驶员驾驶一辆车牌号为浙B32288的重型槽罐车,载有19.6吨液化天然气由宁夏银川驶往上海崇明岛途中,行至沪陕高速商洛市商州区麻池河镇境内金岭隧道西口K1433km处,因后轮胎起火发生车辆侧翻,导致罐体内的液化气泄漏燃烧。罐体上部形成猛烈喷射火焰,火焰一度高达10米左右,呼声刺耳,底部一片火海,火焰流淌;罐体处于烈焰的炙烤之下,空气中弥漫着刺鼻的液化气臭味,现场形势十分危急,随时都有发生爆炸的可能。

受事故影响,沪陕高速商洛东到杨斜段双向封闭,麻池河镇700多名群众由政府转移安置到临时避难场所,集中保障吃住医等基本生活。市综合应急救援队伍迅速集结150多名救援队员投入现场救援。8月3日上午8时许,现场处置时机成熟,9时许应急救援队伍发起总攻灭火;9时34分灭火、罐体冷却喷淋结束,开始罐体吊起作业,10时15分罐体顺利拖走;11时高速公路双向放行,撤离转移的群众陆续回家生产生活,此次罐车液化天然气泄漏燃烧事故抢险救援工作圆满结束。

二、事故处置情况

(一)领导指挥精准,安排部署周密。事故发生后,省政府对该起事故高度关注,省应急办领导指示要千方百计消除事故隐患,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市政府高度重视,应急总指挥、市长杨冠军立即作出批示,要求迅速做好事故抢险和群众撤离工作。现场总指挥、副市长高健立即带领市应急办、公安局、安监局、质监局、交警支队、消防支队、燃气公司和省交建集团蓝商分公司及商州区政府等单位负责人第一时间赶赴事故现场,启动商洛市危化运输突发事故应急预案,成立事故抢险救援组织机构,制订现场处置方案,开展应急抢险救援处置工作。商州区政府及事故发生地麻池河镇、村领导,能够及时到岗到位,积极做好救援配合工作。

(二)决策科学果断,措施到位有力。根据事故情况,迅速落实抢险救援措施,开展应急处置工作。一是成立了由现场总指挥、副市长高健任组长,市交警支队政委王文琪、市安监局副局长杨明、市消防支队政委王强、商州区政府副区长贾建刚任副组长,市、区政府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市“8.1”液化天然气泄漏着火事故应急抢险救援领导小组,下设综合协调组、专家技术组、安全保卫组、抢险救援组、医疗救护组、宣传报道组、维护稳定组等8个职能小组,确保处置工作任务明确,责任到人。二是由商州区政府全权负责,迅速将事发现场1000米以内的700余名群众紧急撤离到临时避难场所,妥善安置临时生活,确保安全避险。三是由市公安局对事故现场及周边地区和道路进行警戒,疏散围观群众,严禁现场产生烟火,确保现场秩序安全稳定;由市供电局立即对该区域拉闸断电,切实消除衍生灾害隐患。四是由市交警支队对事故点1000米外的沪陕高速公路两端实施交通管制,设置警戒线,禁止无关人员和车辆进入事故区;并及时将过境商洛的沪陕高速公路车辆分流到312国道绕行,确保交通不受大的影响。五是全面做好事故现场情况监测、勘查和研讨工作,请求省政府应急管理专家库安全专家来商洛进行技术指导,科学制定处置方案,抓住时机妥善实施处置,尽快消除事故危险。在前来支援处置工作的省安全监察专员贺东宏、省政府应急管理专家库成员袁忍科的技术指导下,应急抢险救援领导小组经过认真勘察和研究,为预防着火罐体突然发生爆炸,决定采取待罐体气压下降到安全范围后,再实施扑灭火势、吊装移罐的处置措施。

(三)部门密切配合,处置圆满成功。在事故处置过程中,参与的各部门单位立足大局,积极主动,密切配合,协同作战。8月2日凌晨,所有抢险队员全面到位,职责任务全面落实,事故环境监测严密,抢险队伍和装备调度有序进行。市政府应急办积极协助市政府领导做好各方面做的组织协调工作,及时收集整理、汇总上报事故处置信息,督促落实总指挥的指令;市公安交警部门组织实施了现场警戒,落实了施救公司在吊罐、卸罐及罐体运输过程中的交通管制工作,保证道路畅通;市消防支队官兵不畏艰险,冲锋陷阵,认真组织实施了现场灭火、罐体喷淋冷却、现场照明和罐体运输过程中的消防保障工作;市质监局组织落实了事故现场、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