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编剧如何摆脱迷惘_第1页
改编剧如何摆脱迷惘_第2页
改编剧如何摆脱迷惘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改编剧如何摆脱迷惘

于雁宾

《吉林日报》(2012年2月14日)

近年来,内地改编的电视剧频频亮相。据不完全统计,从1999年至今,改编剧已经超过50部。改编剧作为电视剧中的一个种类,同古装剧、武打剧、清宫剧、言情剧、伦理剧等一样,都在接受着观众的严格品评。遗憾的是,本来在思想、艺术和观赏方面占有诸多优势的改编剧,却有多部使观众热情大减、观赏口碑日微。

改编剧林林总总,有从电影《沙家浜》改编的《沙家浜》,有从电影《节振国》改编的《节振国传奇》,有从电影《小兵张嘎》改编的《小兵张嘎》,有从电影《平原游击队》改编的《双枪李向阳传奇》等等。从电影故事中汲取精华,拓展空间,进行再创作,深入人物性格刻画,链接众多精彩情节,本来是件省力又讨好的事情。然而,事与愿违,据观众评论,电视剧中的李向阳没有电影中郭振清扮演得好,电视剧的张嘎没有电影中的张嘎更为可人,电视剧《沙家浜》比不上电影《沙家浜》的人物形象塑造……改编剧不仅人物形象刻画肤浅,而且故事情节注水颇多,冗长乏力;新添的细节也有不少是画蛇添足,“贴不上、粘不牢”,观众留下不少怨言。

在电视剧制作的新时期,本来挑选形象演员、选择情节环境,生发故事内核,都有更广阔的空间,应该比几十年前做得更好,并且在特效制作、技术提升方面,更具备超越往昔的潜力与实力。为何改编剧今不如昔,常遭诟病?原因何在?

深入挖掘生活的宝藏

改编剧似乎有诸多优势,但是没有了现实生活的参照,却是它的短板。电影《平原游击队》是从战火纷飞的抗战时期提炼出来的经典,它的周身都映满了血与火。邢野、羽山的电影剧本,更是亲身参加抗战历程的经典提纯。至于导演苏里、武兆堤,更是有较长时间部队生活体验、经历过冀中敌后游击战争的本色导演。甚至著名演员郭振清(饰演李向阳)、方化(饰演松井)、杜德夫(饰演老侯)等,都是抗战时期已在青春年龄的同代演员。因此,李向阳游击队在冀中平原同松井部队展开的一系列战斗,方才演得有滋有味、扣人心弦。《平原游击队》以其鲜明的艺术成就荣获了文化部(1949-1955)优秀影片奖,正是水到渠成、众望所归。古语有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正是改编剧现在已经远离抗战时代背景,因此,无论是演员、导演,无论是情节、细节,都不能与电影《平原游击队》相提并论。因而,向生活学习,就已经成为了改编剧的首要任务。当年导演苏里、武兆堤尚且带领演员到冀中平原体验生活,今天的演员、导演,更要投入更多的精力,去体验那个时代的战斗生活,“照葫芦画瓢”、“想当然”,都无法复制那个时代的镜像光彩。

深入生活,只跟着生活的后面走,作品会流于平庸。而完全抛弃生活的参照,闭门造车,将会使作品趋向荒诞。

经典文艺作品不仅是文学经典,而且融入了整整一代人的生命之中,成为重要的生活体验。有些改编者,无视或轻视这个精神内核在广大观众心目中的神圣地位,误读原作,歪曲原作精神,改编出的作品依稀保留了原作的外壳,但其神韵和文化意蕴荡然无存。比较典型的是电视剧《林海雪原》,该剧根据曲波的同名小说改编。由于这部作品曾被改编成同名电影,上世纪70年代被改编成脍炙人口的样板戏《智取威虎山》,剧中孤胆英雄杨子荣的形象早已深入人心,影响了一代人,成为他们的精神偶像。但电视剧《林海雪原》中的杨子荣却变成了一个左右逢源的情场老手,改编者给他安排了一个初恋情人槐花,又给槐花安排了一个托杨子荣照顾的土匪丈夫“老北风”,槐花竟然还有一个儿子被座山雕收养。无论从人物造型还是做派,都无法和人们心目中那个智勇双全、正气凛然的杨子荣找到相同的地方。更让人接受不了的是,电视剧中的杨子荣不再是解放军的侦察排长,而是一介伙夫,言行粗俗;而土匪头子座山雕却是一出场就在读“四书五经”,书卷气颇浓。改编者这样设计,也许是为了让英雄人物回归到普通人,但却没有把握住原作的精神内涵,只是表面地、简单地贴上了一些标签,观众不接受是顺理成章的事。缺少对原作的认真研读和深刻理解,忽视挖掘和光大原作的精神力量,就会导致原作的精神内涵和文化底蕴的严重流失。

精湛提炼历史的精华

改编剧不仅有原本参照和借鉴的优势,而且还有不断出品的新电视剧的对照与感应。这些年来,我国出品了不少优秀电视剧,都是导演改编剧走向成熟的有效参考。《历史的天空》、《亮剑》都是部队创作的战争题材电视剧,其中姜大牙、李云龙,已经成为人们念念不忘、倾情以对的英雄人物。为什么?就是因为创作者深入研究了那个历史时期的真实战争、真实环境、真实人物、真实事件,从而产生振聋发聩、惊心动魄的艺术效果。深入研究历史,是电视剧创作出新出彩的重要步骤。《历史的天空》的作者是军人,其研究的军史深入广泛。正是作者细致研究了抗战时期我军内部设有特委,专职肃清部队内部之责,才有了姜大牙被诬为“AB团”、面临被消灭的危险。也正是作者研究了“文革”时期的部队现状,才有了原特委书记摇身一变成为省革委会主任,迫害姜大牙的大戏。这些光彩耀人眼目,背后却潜伏着研究历史、剖析历史的戏外功夫。

平铺直叙的历史事件打动观众的力量到底有限,从历史中来,又站在更高境界反思、提纯、升华历史,是电视剧创作的又一源泉。《亮剑》中的李云龙虽是屡犯军规、几上几下的指挥员,却又是一位充满辩证法、张扬唯物论的智慧军人。他的逻辑就是不单纯地一味服从命令,而是从实战出发,从大局出发,有节有利有度地打击敌人、保存自己,取得战争的胜利。可以说,李云龙的形象,几乎颠覆了以往“服从命令听指挥”的机械、呆板的军人形象,而是从更高层次、更多角度、更广范围去理解战争、驾御战争的军人典范。他的艺术生命力,将随着历史的延伸而成为军人的典范。《历史的天空》中,姜大牙被视为“AB团”,锁进牢房,刑讯挨饿,他咆哮着:老子杀死了16个日本鬼子,给我16只鸡吃,一命顶一鸡,还不行吗?这个情节,只有深入了解历史的人才能创作出来。《亮剑》中,当正要接受改编的土匪杀死了李云龙的警卫员时,他怒不可遏,带领部队围剿土匪窝,刀劈了土匪二当家。这个情节使人过目难忘、心潮难平。也只有对历史了解得深刻,才能创作出这样看似出格、实符性格的细节。“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改编剧走出窘境,就要深刻研究历史,破译历史之谜,才能高屋建瓴地掌握创作主动权,避免在原本参照上亦步亦趋、越走越慢。

严格遵循艺术的规律

在当今电视剧行业,改编的大多是艺术经典,认为在经典中再注入经典元素,就能誉为经典。道理是如此。然而,注入经典元素谈何容易?如今制作电视剧很少有人提及文艺理论、美学观点、“三一律”原则、形象亲和力、结构合理性、性格刻画、矛盾起伏、细节贯穿、情节推动等等。这势必要削弱改编剧的强势,从而流向平庸。文艺理论、美学原则历来是电视剧创作的高标与支柱。就拿电影《小兵张嘎》来说,张嘎的调皮、倔强、灵活、机智,千挑万选出的内蒙古男孩安吉斯堪称胜任。他本人的观众亲和力,就是电影观赏的原动力,神貌俱佳,才成就了儿童电影中熠熠生辉的典型形象,真正符合了形象再造的艺术原则。符合性格规律,又是《小兵张嘎》的重要标志,如张嘎在战斗中夺得手枪藏入鸟巢,与胖墩打架生气,去堵人家的烟筒等,英雄成长的经历亲切自然。而奶奶被杀他离家出走,掠取翻译官、刺破自行车、活捉伪军官、点燃炮楼子等情节,又都符合美学中的崇高特征。正是因为在镜像之中深深潜伏着美学艺术元素,张嘎的形象才能历经半个世纪的风雨而依然鲜明亮丽。而时下的改编剧,大都以原本为参照,只是推波助浪,没有惊涛顿起;只有附庸光亮,缺乏高光照射;只添相似情节,绝少另辟蹊径,因此,比不上原创,已属自然而然。

笔者在“文革”前,就看过剧本《芦荡火种》,其中主要人物已经确立阿庆嫂、郭建光、刁德一、胡传魁等。经过改编,京剧样板戏《沙家浜》确实精炼了许多,主要人物的作为也更为集中有力。经过文革,近年来拍摄的电视剧《沙家浜》,观众却怨言极多。什么原因?艺术是需要气场的,也就是说,电视剧艺术也要分清故事、人物的内涵和外延。《沙家浜》最惹人瞩目的亮点,是阿庆嫂以特殊身份智斗忠义救国军的司令与参谋长,才得以保全了新四军的伤员,最终消灭敌人。这是一个“核”,它所散发的光亮,恰好足够满足观众的欣赏需求。如果改编成冗长的电视剧,这个“核”已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