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法学 教学大纲_第1页
商法学 教学大纲_第2页
商法学 教学大纲_第3页
商法学 教学大纲_第4页
商法学 教学大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190《商法学》教学大纲商法学内容广博,学科结构体系存在学术争议,体现在教学上,各学校关于商法学课程的安排也不一致,依据学校的课时量安排,中国政法大学《商法学》课程按照各具体商事单行法律在商法体系中的地位与重要性,参考商事单行法律的的应用广泛性,将《商法学》课程分为5大部分:商法总论、个人独资企业法与合伙企业法、公司法、证券法、票据法,分为两个学期进行讲授。其他商事单行法在中国政法大学作为单独的课程进行讲授,不包含在《商法学》的课程范围内。第一编商法总论前言商法是调整商事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商法的调整对象是纷繁复杂的商事关系。商法学作为一门学科,内容丰富,体系庞杂,博大精深。在商法总论中,主要包括商事主体、商事行为、商事登记、商事代理、商事公告等主要内容。商法总论的教学目标,就是使学生掌握商法的基础理论知识,教学重点应放在商法总论中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制度上,以提高学生对商法理解的能力。总学时:12学时第一章商法概述(3学时)第二章商事主体(1学时)第三章商事行为(1学时)第四章商事登记(1学时)第五章商业名称(1学时)第六章营业(2学时)商事代理(1学时)商事账簿(1学时)商事公告(1学时)第一章商法概述本章教学目的:使学生对商法有总体的了解和认识,对商法的基本性质和特点以及商法的基本原则有清晰的掌握,为进一步学好商法的各个部分打下良好的基础。本章教学要求:简要地阐释商事的概念及其范围,深入地分析和讲解商法的性质、特点和商法的基本原则,对商法的地位和历史给予一般性的介绍和探讨,使学生对商事概念和商事关系的范围有基本的认识,对商法的性质、特点和基本原则有清晰、透彻的掌握,对商法的历史发展和各国民商分立和民商合一的立法体例和发展趋势有初步的了解。本章教学重点:商法性质和特点、商法的基本原则本章教学难点:民法与商法的关系、对民商合一与民商分立的分析与评价第一节商法的概念和调整对象一、商事的涵义商法学上“商”或“商事”,是泛指一切以营利为目的的经营活动的总称。二、商事的范围(一)商事的种类1、“固有商”2、“辅助商”3、“第三种商”4、“第四种商”(二)各国关于商事范围的立法体例1、概括主义2、列举主义3、折衷主义三、商法的调整对象商法的调整对象是商事关系,商事关系就是平等主体之间基于营利性活动所形成的社会关系。四、商法的概念(一)广义的商法和狭义的商法广义的商法包括所有调整商事关系的法律规范;狭义的商法仅指国内法中的商事私法,(二)形式意义上的商法和实质意义上的商法形式意义上的商法是指一国立法机关所制定的以“商法”或“商法典”命名的成文法典;实质意义上的商法是指以商事关系为其调整对象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即部门法意义上的“商法”。第二节商法的性质与特点一、商法的性质(一)商法是私法(二)商法是实体法(三)商法是商品经济的法二、商法的特点(一)私法与公法规范的融合(二)强制性规范与任意性规范的结合(三)组织法与行为法的结合(四)商法规范的具有较强的操作性和技术性(五)国际性第三节商法的地位一、商法与民法现在世界上关于商法与民法的立法体例,大致存在三种类型:(一)民商合一模式(二)民商分立模式(三)商法作为民法的特别法二、商法与经济法商法与经济法主要存在下述几个方面的区别:(一)二者的调整对象不同(二)二者法律规范的属性的不同(三)二者的调整方法不同(四)二者的规范内容不同三、商法与行政法商法与行政法相比较,主要存在下述几个方面的区别:(一)调整对象及其性质不同(二)主体不同(三)保护的利益不同(四)规范的属性和调整方法不同商法与行政法又有密切的联系,商法中存在的公法性规范主要为行政性法律规范。四、商法与劳动法商法与劳动法在调整对象、调整方法及规范属性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区别,但二者也存在联系。企业的劳动者中普通雇员和高级雇员与企业之间是劳动关系,由劳动法调整;企业与一部分经营管理者如董事、监事的关系为委任关系或信托关系由商法调整。第四节商法的基本原则一、商事主体法定原则(一)商事主体类型法定(二)商事主体内容法定(三)商事主体程序法定二、确认和保护营利原则作为规范商事主体及其商事活动的商法,始终都贯彻确认和保护营利的原则和价值取向。三、促进交易简便快捷原则(一)充分尊重当事人意思自治(二)交易规则的定型化(三)短期时效主义四、维护交易公平原则(一)平等交易原则(二)诚实信用原则(三)情事变更原则五、保护交易安全原则(一)公示主义(二)强制主义(三)外观主义(四)严格责任主义第五节商法的历史与发展一、西方国家商法的产生和发展(一)商法的起源近代意义的商法源于中世纪地中海沿岸各国的商人习惯法,即商人法。(二)各国商法立法1、法国的商事立法:《法国商法典》是近代第一部商法典,标志着近代统一商法的形成,同时在大陆法系开创了民商分立体例的先河。2、德国的商事立法:《德国商法典》与《法国商法典》不同,它采用主观主义(商主体主义)立法原则,以商人为基点来构造法典。3、日本的商事立法:《日本商法典》在立法原则上既不同于《法国商法典》的客观主义,也不同于《德国商法典》的主观主义,而是兼采主观主义和客观主义两种标准,4、英国的商事立法:只存在实质商法,不存在商法典意义上的商法。5、美国商事立法:狭义上的美国商法即指《美国统一商法典》。二、我国商法的沿革(一)1949年前中国的商事立法(二)1949年后中国的商事立法【本章前沿问题】1、关于商法的调整对象2、关于商法的体系【本章复习与思考题】试述商事关系的特点。如何认识商法的私法性质及其与公法的融合。商法具有那些特点?分析民法与商法的相互关系并对民商合一与民商分立的立法模式作出评述。简论商事主体法定原则。商法如何体现保护营利和促进交易简便快捷原则?保护交易安全原则在商法中是如何体现的?第二章商事主体本章教学目的:使学生对商事主体有基本的认识,对商事主体的概念和特征、商事主体的分类和商事能力有较为深入的掌握,进而理解商事主体制度是整个商法的基础制度。本章教学要求:简要阐释商事主体的概念和特征,深入地讲解商事主体的分类和商事能力,对商事主体的产生背景和各国关于商事主体的立法进行一般性的介绍,使学生清晰地了解商事主体与民事主体、商事能力与民事能力的联系与区别,对商事主体制度有较为深刻的理解和掌握。本章教学重点:商事主体的特征、商事主体的商事能力本章教学难点:商事能力与民事能力的区别第一节商事主体概述一、商事主体的概念商事主体是指依照商法的规定具有商事权利能力和商事行为能力,能够以自己的名义独立从事商事行为,在商事法律关系中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个人和组织。二、商事主体的特征(一)商事主体由商法法定(二)商事主体依法具有商事能力(三)商事主体的身份或资格经商业登记而取得(四)商事主体以从事营利性活动为其常业第二节商事主体的类型和分类一、商个人、商法人和商合伙(一)商个人商个人是指依法定程序取得商事主体资格的自然人或公民。(二)商法人商法人指按照法定要件和程序设立的,具有法人资格,能够独立进行商事经营活动,并享有商事权利和承担商事义务的各种商事企业。(三)商合伙商合伙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合伙人按照法律和合伙协议的规定共同出资、共同经营、共享收益、共担风险,合伙人对合伙经营所产生的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的商事组织。二、法定商人、注册商人和任意商人(一)法定商人法定商人指从事法定的特定商行为的商人。(二)注册商人注册商人指依法进行商业登记而取得商人资格,并在其核准的营业范围内从事商事行为的商人。(三)任意商人任意商人指可以依法自主决定是否注册登记的商人。三、大商人和小商人(一)大商人大商人指具有一定经营规模,有固定的场所和相应的机构,依法设立的商人。(二)小商人小商人指资本规模很小,通常没有固定营业场所而依赖简单交易行为谋生的商人。四、完全商人、拟制商人、表见商人或者固定商人、拟制商人(一)德国法上的分类1、完全商人2、拟制商人3、表见商人(二)日本法上的分类1、固定商人2、拟制商人第三节商事能力一、商事能力的概念商事能力指商事主体独立从事商事活动,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资格和能力,包括商事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二、关于商事能力的特别限制(一)未成年人商事能力的限制各国法律规定不完全相同。有的不承认未成年人有商事能力。(二)对于公务人员商事能力的限制各国公务员法大都规定,凡公务人员都不得直接或间接经营商业或其他投机事业。(三)外国人商事能力的限制外国的自然人、法人以及其他组织,在我国从事商事活动,须经我国有关部门批准,并办理登记手续。【本章前沿问题】 关于商事主体的划分【本章复习与思考题】1、商事主体与民事主体有何区别?2、简述商事主体商事能力的涵义与特点。3、商法如何限制某些主体的商事能力?其限制的理论根据如何?第三章商事行为本章教学目的:使学生对商事行为的概念和特征、商事行为的分类、一般商事行为和特殊商事行为有清晰的掌握,理解商事行为制度是与商事主体并列的商法的核心基础制度。本章教学要求:简要地阐释商事行为的概念和特征,深入地分析和讲解商事行为的分类和一般商事行为和特殊商事行为,一般性地介绍各国商事立法对于商事行为的规制方式,使学生深刻理解商事行为与民事行为的关系,进而掌握商事行为法律制度。本章教学重点:商事行为的特征与规制模式本章教学难点:商事行为与民事行为的区别、一般商事行为与特殊商事行为第一节商事行为概述一、商事行为的概念商事行为是相对民事行为而言,绝大多数商事法律关系的设立、变更和终止都是通过商事行为实现的。二、商事行为的特征(一)商事行为是以营利为目的的行为(二)商事行为是经营性行为(三)商事行为是商主体所为的行为三、商事行为的规制方式(-)概括方式凡商人的营业行为即为商事行为。(二)列举方式通过列举的方式界定商行为的范围。(三)折衷方式一方面,根据商人的经营方法,在营业的场合才加以确认;另一方面,将各种商事行为分类列举,根据其行为内容来确定商事行为的性质。第二节商事行为分类一、单方商行为与双方商行为(一)单方商事行为单方商事行为指行为人一方为商主体而另一方为非商主体所从事的交易行为。(二)双方商行为双方商行为指行为人双方均为商主体所从事的营利性营业行为,如批发商与零售商之间的商品销售行为。二、基本商行为与附属商行为(一)基本商行为基本商行为指直接从事营利性经营活动的商事行为。基本商行为包括绝对商行为和相对商行为。由于绝对商行为和相对商行为在整个商事交易行为中属于基本形式,且符合商事交易行为的基本要求,故称其为基本商行为。(二)附属商行为附属商行为又称“辅助商行为”,是相对基本商行为而言,指在同一商事营业内虽不具有直接营利性的内容,但却能起到协助基本商行为实现营利目的的辅助行为。三、绝对商行为与相对商行为(一)绝对商行为绝对商行为指依照行为的客观性和法律的规定,当然属于商行为的行为,而不必考虑实施该行为的主体是否是商人。(二)相对商行为相对商行为指依行为人的主观性和行为自身的性质而认定的商事行为。四、固有商行为与准商行为(一)固有商行为固有商行为指依据法律规定或法律列举可以直接认定的商事行为,它包括绝对商行为和固有商人的营业商行为。(二)准商行为准商行为指拟制商主体所实施的经营性商事行为。这种商事行为往往不能直接根据法律的规定来加以确认,而必须通过事实推定或法律推定来确认其行为性质。第三节一般商事行为一、一般商事行为概述一般商事行为是指在商事交易中广泛存在的,并受商法规则所调整的行为。二、商事代理行为商事代理以民事代理关系为其法律关系的构成基础,但在主体、客体和内容上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商事代理行为是是最基本的商事行为之一,不同国家对其又有不同规定。与民法上的代理行为相比,商法上的代理具有其独自的特点:(一)非显名主义。(二)本人的死亡不影响代理权的存续。(三)代理人的权限范围较广。三、商事债权行为债的关系首先表现为一种民事法律关系,同时适用商法的特殊规定,这些特殊的规定在法律效力上优先于民法的规定。四、商法上的物权行为(一)商事流质预约的认可在商事活动中,由于商人自己能够计算其经济利益的得失,同时,也为保障商事交易的顺利进行,维护信用交易的公平,多数国家的商法都承认商事交易中的流质预约。(二)商事留置权商事留置权是指在双方商事行为情况下,债权人为实现其债权,占有债务人的标的物,在其不履行义务时,变卖或对标的物折价以受偿其债权的权利。五、商事交互计算指把在一定期间内由商事交易所产生的债权债务进行一次性结算的特殊商事合同。第四节特殊商事行为一、商事买卖指出卖人转移标的物的所有权于买受人,买受人支付价款的商事法律行为。二、商事运输指承运人将旅客或货物从起运地点运输到约定地点,旅客、托运人或者收货人支付票款或者运输费用的一种特殊商事行为。三、商事仓储保管人储存货物人交付的仓储物,存货人支付仓储费的一种商事行为。四、商事居间指商主体为获取一定的报酬而从事的为委托人与第三人订立合同提供缔约机会或进行介绍,以促成合同订立的行为。五、商事行纪指商主体以自己的名义为委托人购买或销售货物、有价证券等,从中获取相应的报酬,并以此作为职业性经营的行为。六、商事期货交易指商主体以自己的名义为他人(委托人)购买或销售货物、有价证券,由此获取报酬,并以此作为职业性经营的行为。七、商事信托商事信托是以获取商业利益为目的的商事法律行为。动因在于筹集生产资本,并基于此创造出适用于个人、企业和其他组织的共同参与的资本经营模式。【本章前沿问题】商事行为如何界定?【本章复习与思考题】1、简述商事行为的特征及其与民事行为的区别。2、商法上的物权行为和债权行为又什么特殊性?第四章商事登记本章教学目的:使学生对商事登记的概念、商事登记的原则、程序和商事登记的法律效力有清晰的掌握,理解商事登记在商法中的制度价值。本章教学要求:简要地阐释商事登记的概念和特征,深入地分析和讲解商事登记的种类、程序和商事登记的法律效力,一般性地介绍商事登记的意义、原则和商事登记对象及管理机关,使学生对商事登记的概念、意义有基本的了解,对商事登记的种类、程序和法律效力有熟练的掌握。本章教学重点:商事登记的特征、意义、原则和法律效力本章教学难点:商事登记性质和法律效力第一节商事登记概述一、商事登记的概念和特征(一)商事登记的概念指商事主体或商事主体的筹办人,为了设立、变更或终止商事主体资格,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将登记事项向登记机关提出,并经登记机关核准登记的法律行为。(二)商事登记的特征1、创设性2、要式性3、公法性二、商事登记的意义(一)确认商事主体的商事活动资格,保护商事主体的合法营业活动(二)公示(三)有利于国家的监督管理,维护良好的社会经济秩序三、商事登记的法律规范商事登记法律规范是规范商事登记行为,确定商事登记主管机关、登记内容、登记程序等事项,调整商事登记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第二节商事登记原则一、强制登记原则(一)商事主体的设立、变更和终止必须进行登记。(二)商事登记应就法律规定的商事主体全部必要事项进行登记,未经登记不发生法律效力。二、全面审查原则商事登记主管机关对于必要登记事项依法采取形式审查和注册备案制度,不符合规定的不予登记。三、登记公开原则(一)登记申请公开、真实(二)登记程序公开(三)公告(四)登记事项查阅公开第三节商事登记的对象与登记管理机关一、商事登记对象(一)公司形式的企业法人(二)具备企业法人条件的企业(三)不具备企业法人条件的企业或经营组织二、商事登记管理机关指按照商事登记法的规定,接受商事登记申请,并具体办理商事登记的国家主管机构。第四节商事登记的种类和程序一、设立登记(一)名称预先核准登记(二)申请与受理(三)审查(四)核准发照(五)公告二、变更登记登记注册的事项在登记注册后发生变化的,应向原登记机关申请变更登记;登记机关对于商事主体变更登记的申请,应进行审查,三、注销登记商事主体终止营业时,应当向原登记机关申请办理注销登记。商事主体在申请登记注销时应提交相关的法律文件。登记机关对于商事主体注销登记的申请,应进行审查,第五节商事登记的效力一、对商事主体的效力不仅是商法人取得法人资格的前提条件,也是不具备法人条件的商事主体取得商事经营资格的前提条件。二、对第三人的效力(一)应登记事项在未履行登记或已履行登记但尚未公告的情况下,对第三人的效力(二)应登记事项在得到正确登记和公告之后对行为人和第三人的效力(三)已登记事项在公告发生差错的情况下对第三人的效力【本章前沿问题】1、关于商事登记的性质2、关于我国商事登记立法的完善【本章复习与思考题】1、简析商事登记的意义与法律效力。2、我国商事登记的基本原则是什么?第五章商业名称本章教学目的:使学生通过了解商业名称的概念、商业名称的构成和取得、商业名称权的权能,掌握商业名称制度的基本内容,理解商业名称与商号和商标之间的区别与联系。本章教学要求:简要地阐释商业名称的概念、特征,深入地分析和讲解商业名称与商号、商标的关系、商业名称的构成和取得及商业名称权的概念和权能,一般性地介绍商业名称选定的立法主义、商业名称权的保护,使学生对商业名称的概念有基本的了解,对商业名称的构成和商业名称权及商业名称权与商号、商标的关系有深入地理解和掌握。本章教学重点:商业名称的特征与构成、商业名称权的权能本章教学难点:商业名称与商号、商标的关系第一节商业名称概述一、商业名称的概念`(一)商业名称的概念商业名称是商事主体在从事商事行为时为表明不同于他人特征而使用的名称,类似于自然人的姓名。(二)关于商业名称的法律规范《企业名称登记管理规定》、《民法通则》、《反不正当竞争法》、《公司登记管理条例》、《企业法人登记管理条例》、《商标法》二、商业名称的法律特征(一)商业名称的使用者是商事主体(二)商业名称是商事主体在营业活动中使用的名称(三)商业名称具有主体间的区别功能三、商业名称与商号、商标(一)商业名称与商号商号与商业名称含义相同,企业名称是商号中的一类。商业名称中的核心部分称其为字号。(二)商业名称与商标1、商业名称用于区分不同的商事主体,而商标则用来区分不同的商品;2、一个商事主体只能有一个商业名称,但可以有多个商标;3、商业名称只能以文字形态存在,而商标可以文字、图形、数字、字母、颜色及其组合的形态来表示;4、一个商事主体可以没有商标,但是必须具备商业名称;5、商业名称的空间效力范围以被核准机关辖区为限,而商标的专用权在全国范围内有效。第二节商业名称的构成、选定和取得一、商业名称的构成(一)地名(二)字号(三)行业或经营特点(四)组织形式二、商业名称的选定(一)严格主义指商事主体选定的商业名称必须与其名称或者营业内容相一致,不符合的,均不予承认,且无法转让或者继承。(二)自由主义此种立法主义规定,商事主体的商业名称由当事人自由选择,法律原则上不加限制。三、商业名称的取得(一)商业名称登记的概念和种类指商事主体将其选定的商业名称依照法定程序,在登记机关办理注册手续。1、商业名称的创设登记。2、商业名称的变更登记。3、商业名称的转让登记。4、商业名称废止登记。5、商业名称撤销登记。(二)商业名称登记的效力1、排他效力2、救济效力第三节商业名称权及其保护一、商业名称权的概念(一)商业名称权的概念和特征商业名称权是指商业名称经登记,商事主体即取得该商业名称的专有使用的权利。商业名称权的特征:1、地域性。2、公开性。3、可转让性。4、时间上的无限性。(二)商业名称权的权能1、专有使用权2、许可使用权3、商业名称变更权4、商业名称转让权二、商业名称权的保护保护商业名称权的立法模式在各国并不统一。一般而言,是同时适用多种法律规范的,如民法、商法、反不正当竞争法及专门法。【本章前沿问题】商业名称与商号的关系【本章复习与思考题】简述商业名称与商号、商标之间的相互关系。商业名称登记具有何种法律效力?商业名称的权能与法律保护。第六章营业本章教学目的:使学生理解营业的主观意义和客观意义两个方面的涵义,进而对营业活动中的营业自由和营业组织中的营业转让与营业担保又清晰的掌握,并了解营业所、营业租赁和委托经营的基本内容。本章教学要求:简要地阐释营业的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的涵义,深入地分析和讲解营业自由原则、营业转让和营业担保,一般性的介绍和探讨营业所、营业租赁和委托经营等内容,使学生对营业的概念有基本的了解,对营业自由原则、营业转让和营业担保有深入地理解和掌握,特别是要深刻掌握营业转让与企业合并的关系,同时对营业所、营业租赁和委托经营等制度有一般的掌握。本章教学重点:营业的概念、营业自由、营业转让、营业担保本章教学难点:营业转让与企业合并的关系、营业转让的法律效力第一节营业的概念主观意义上的营业指营业活动,即以营利为目的而进行的连续的、有计划的、同种类的活动。客观意义上的营业指营业财产,即供进行营业活动之用的有组织的一切财产以及在营业活动中形成的各种有价值的事实关系的总体。第二节营业活动一、营业自由营业自由是指商事主体自由从事营利活动,除法律、法规另有规定外,不受限制。(一)对于营业活动本身的限制1、行业限制2、营业许可限制3、身份的限制(二)营业方式的限制法律对于妨害营业自由的营业方式给予限制,这种限制主要表现为反不正当竞争和反垄断。二、营业所营业所具有以下法律效果:(一)营业所是因商事行为所产生的债务的履行地;(二)营业所是诉讼上确定管辖法院的依据之一;(三)营业所是决定商事登记的管辖地;(四)营业所是民事诉讼法司法文书的送达地点。第三节营业组织一、营业组织营业所是营业活动的中心场所,同时也是商事主体领导营业活动,指挥营业活动的中心。取决于其在客观上所起的作用。二、营业转让(一)营业转让的概念和意义营业转让是指将客观意义上的营业保持其整体性,从一个主体转到另一个主体。(二)营业转让与企业合并营业转让与企业合并存在下述几个方面的不同:1、适用的法律不同。2、后果不同。3、人员是否变动不同。4、效力不同。(三)营业转让的法律效力1、营业转让对当事人的效力对于当事人来说,营业转让主要发生下列效力:(1)作为组织的营业财产的移转。(2)营业转让人的竞业禁止义务。2、营业转让对第三人的效力营业转让同时会涉及第三人的利益,具体包括两个方面:(1)对营业上债权人的效力。(2)对营业上债务人的效力。三、营业租赁、委托经营(一)营业租赁营业租赁指商事主体把其营业的全部或者一部出租给承租人,由承租人以自己的名义经营并承担营业后果,出租人收取租金的合同。(二)委托经营委托经营指委托人把自己的营业财产委任给受托人,由受托人以委托人的名义进行经营活动,营业的后果由委托人或受托人承受的合同。四、营业担保营业担保指在作为一个有机整体的营业财产上设立担保的行为。【本章前沿问题】关于商法中的营业制度【本章复习与思考题】1、如何理解客观意义上的营业或营业财产?2、简述营业自由与营业限制。3、比较营业转让与企业合并的异同。4、试述营业转让的法律效力。第七章商事代理本章教学目的:使学生初步了解商事代理的概念和特征,清晰地掌握商事代理法律关系中的内部和外部法律关系,同时一般性地了解代理商的主要种类。本章教学要求:简要地讲解商事代理的概念和特征,比较深入地分析和阐释商事代理的内部法律关系和外部法律关系,同时一般性地介绍各种类型的代理商,从而使学生能够清晰、透彻地理解商事代理与民事代理的联系与区别,深刻理解商事代理的制度内涵。本章教学重点:商事代理的概念和特征、代理商的种类本章教学难点:商事代理与民事代理的区别、商事代理法律关系的内容第一节商事代理概述一、商事代理的概念商事代理是代理商非受雇佣合同的约束,以自己的名义或以委托人的名义,为委托人买或卖或提供服务,并从中获取佣金的经营性活动。二、商事代理的特征(一)商人性(二)职业性(三)独立性(四)代理形式的灵活性(五)有偿性(六)原则上不受“自己代理”和“双方代理”的限制(七)连续性第二节代理商一、居间商居间商指为获取佣金而从事契约缔结的促成活动的商事主体。二、行纪商以自己的名义为委托人实施交易行为,但行纪商的行纪行为所产生的交易结果不是为行纪商本人,而是为了委托人。三、商事企业雇员是建立在雇佣关系基础上的隶属关系,其代理权限由法律加以规定,并由其业主明确授予代理权。第三节商事代理法律关系一、代理商与被代理人之间的内部法律关系(一)代理商的主要义务1、代理商必须为被代理人的利益,尽力促成或达成交易2、代理商对被代理人负有报告义务3、由于代理契约在很大程度上包含一种信任关系,代理商对被代理人还负有忠实义务。(二)代理商的权利1、代理商对被代理人享有佣金请求权 2、代理商有权要求被代理人对自己的代理活动予以支持和协助 3、如果被代理人不给付报酬或不补偿费用,代理人可以留置其所占有的被代理人的财产。二、代理商及被代理人与第三人之间的法律关系如果代理商是以被代理人名义同第三人缔约时,该合同就是第三人同被代理人之间的合同,合同的权利义务直接归属于被代理人,由其直接对第三人负责,代理商与第三人之间并不存在直接的契约关系。三、代理法律关系的终止代理法律关系的终止是指根据协议、法律,代理商不再具有代理权的法律制度。代理法律关系终止的最直接后果是代理商失去了代理权。1、在代理关系终止后,被代理人在与代理商曾经介绍给他的客户的交易中获得重大利益; 2、代理商由于代理合同的终止将失去佣金 3、依据各种相关情况,基于诚实信用原则,对代理人应当给予补偿。【本章复习与思考题】1、如何理解商事代理的独立性?2、居间商、行纪商、与雇员处于何种不同法律地位?3、商事代理中的代理商的主要义务和权利是什么?第八章商事账簿本章教学目的:使学生透彻地理解商事账簿的概念、商事账簿设置的立法原则,清晰地掌握各个种类的商事账簿和商事账簿的法律效力,初步地了解商事账簿的保管制度。本章教学要求:简要地讲解商事账簿的概念,深入的分析和阐释各种类的商事账簿以及商事账簿的法律效力,一般性地介绍商事账簿设置的立法原则和商事账簿的保管,使学生理解商事账簿的含义、商事账簿的设置原则、掌握不同种类商事账簿之间的区别,同时了解商事账簿的法律效力及法律对商事账簿保管的要求。本章教学重点:商事账簿设置的立法原则、商事账簿的意义本章教学难点:各种商事账簿的内容及相互区别第一节商事账簿概述一、商事账簿的概念商事主体为了记载和表明其营业活动和财产状况,根据会计原则,依法制作的书面簿册。二、设置商事账簿的原则(一)强制主义原则必须设置账簿,账簿种类、内容及记载方法有详细规定,政府有关部门对商事账簿制作及其内容进行审查与监督。(二)自由主义原则商事账簿是否设置,纯粹是商人的自由。(三)折衷主义原则即法律上仅规定商事主体有置备商业账簿的义务,但并不规定商业账簿的记载内容、形式和方法,也未规定国家主管机关的监管。第二节商事账簿的种类一、会计凭证指记录商事主体营业活动及收支情况的凭证和证明。(一)会计凭证的种类1、原始凭证在经济业务发生或完成时取得或填制的,用以载明经济业务实际执行和完成情况,明确经济责任,并作为记账原始依据的一种会计凭证。2、记账凭证是根据审核无误的原始凭证或原始凭证汇总表编制的,用以记载经济业务的性质,并确定会计分录,直接作为记账依据的一种凭证。(二)会计凭证的审核二、会计账簿(一)会计账簿的概念和作用指商事主体的会计人员以会计凭证为依据,按照一定程序和方法制作的,具有固定格式而又相互联结的账页所组成的,用以连续、系统、全面记载商事主体各项经营活动的簿册。(二)会计账簿的种类1、序时账簿2、分类账簿3、辅助账簿三、会计报表(一)会计报表的概念和作用指根据会计账簿及其他会计资料,按照统一的格式、内容和方法编制的,以综合反映商事主体在一定时期内的生产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的一种书面报告和表册。(二)会计报表的种类1、按照会计报表的编制时期是否确定,分为定期报表和不定期报表2、按照会计报表的用途和作用,分为主要会计报表和附属会计报表3、按照会计报表编制的主体,分为个别会计报表和合并会计报表四、商事账簿的意义(一)对商事主体自身的意义(二)对交易相对人的意义(三)对股东的意义(四)对有关国家主管机关的意义(五)诉讼法上的意义五、商事账簿的保管【本章复习与思考题】1、各国商事帐簿设置的立法原则有何不同?2、简析商事帐簿的法律意义与法律效力。3、会计凭证、会计帐簿与会计报表的相互关系与不同作用。第九章商事公告本章的教学目的:使学生初步理解商事公告的概念和特征,透彻地掌握商事公告的法律效力,并一般性地了解商事公告的基本种类。本章的教学要求:简要地阐释商事公告的概念和特征,深入地讲解和分析商事公告的制度价值和商事公告的法律效力,一般性地介绍商事公告的种类,使学生对商事公告制度有基本的认识,掌握商事公告的概念、种类和法律效力,进而透彻地理解商事公告的制度价值。本章教学重点:商事公告的特征、制度价值、法律效力本章教学难点:商事公告与商事登记的关系、商事公告的法律效力第一节商事公告概述一、商事公告的概念指商事主体依照法律的规定将依法应当公告的事项通过法定的方式加以公告的行为,为商事公示的一种方式。二、商事公告的特征(一)主体的特定性(二)及时性(三)公告方式的确定性三、商事公告的制度价值(一)安全价值(二)秩序价值(三)效益价值第二节商事公告的种类一、主体公告、行为公告、事实公告(一)主体公告指内容为关于商事主体设立、变更和终止的公告,也就是关于商事主体自身组织事项的公告。(二)行为公告商事主体依照法律的规定对其重大商事行为所作出的公告。(三)事实公告是已经存在的事实,该事实可能对第三人的利益产生影响,因此商事主体应当依照法律的规定予以公告。二、公司法、证券法、保险法、银行法等法律上的公告(一)公司法上的公告1、公司设立、变更、注销公告2、公司合并、分立公告(二)证券法上的公告1、证券发行公告2、证券交易公告3、上市公司收购公告(三)保险法上的公告1、保险公司整顿公告2、保险公司接管公告(四)银行法上的公告1、商业银行设立、被吊销经营许可证公告2、商业银行营业时间的公告3、商业银行接管公告第三节商事公告的效力一、消极效力应公告的事项如果未公告,则根据其公告的目的,或者不能发生相应的法律效果,或者不能对抗善意第三人,或者应该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二、积极效力凡应公告的事项在公告后,第三人除基于不可抗力之正当理由而未知悉外,不论是出于善意还是恶意,均能产生对抗效力。三、公示效力目的在于保护交易相对人或者不特定第三人的利益,减少交易成本,提高交易效率,四、虚假公告的效力种虚假公告不仅不能对抗善意第三人,而且要承担不利的法律后果。【本章前沿问题】商事公告与商事登记的关系【本章复习与思考题】商事公告的基本要求与制度价值。商事公告具有什么法律效力?【本编拓展阅读书目】王保树主编:《中国商事法》,人民法院出版社1996年版赵中孚主编:《商法总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范健主编《商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年10月第1版柳经纬主编:《商法》,厦门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覃有土主编:《商法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张国键著:《商事法论》,三民书局1980年版赵万一著《商法基本问题研究》,法律出版社2002年10月版赵旭东:《商法的困惑和思考》,载于《政法论坛》2002年第1期傅鼎生:《论商法的基本原则》,载于《政治与法律》,1997年第5期10、徐学鹿:《论现代商法的基本原则》,载于《法学杂志》,2003年第1期11、雷兴虎:《略论我国商法的基本原则》,载于《中外法学》,1999年第4期第二编个人独资企业与合伙企业法前言独资企业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最古老、最简单的一种企业形式。这一企业形式不仅自其产生以来就存在并得以延续,而且至今在各国企业形态中仍然占有相当的比重,它是个人投资和创业的重要形式,构成商事主体不可忽视的一部分。合伙企业同样是我国商事主体中的一个重要类型,与个人独资企业一样都被赋予平等的市场主体地位,合伙企业也有着自己独特的制度内容。总学时:14学时第一章个人独资企业(2学时)第二章合伙企业(12学时)第一章个人独资企业本章教学目的:使学生对个人独资企业的概念、特征有大致的了解,对个人独资企业的设立条件、解散和清算,个人独资企业的权利义务,个人独资企业的法律责任等有清晰的掌握,学会运用个人独资企业的基本原理解决实际企业设立、经营中的实务问题。本章教学要求:简要阐释个人独资企业的概念、特征,以及与个体工商户的比较,细致分析我国个人独资企业的设立条件、登记程序及个人独资企业分支机构的设立,详细解析个人独资企业投资人的权利和义务,以及个人独资企业的权利义务,对个人独资企业的解散进行介绍,使学生掌握个人独资企业的清算程序和清算时的清偿程序,关于个人独资企业的法律责任方面,深入探讨了投资人、分支机构和管理人员的责任承担问题,培养学生运用基本知识和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本章教学重点:个人独资企业的设立条件,个人独资企业及其投资人各自的权利义务,个人独资企业投资人、分支机构和管理人员的责任承担本章教学难点:个人独资企业与其他企业形态的区别第一节个人独资企业概述一、个人独资企业的概念是由单独一人出资设立、由一人拥有和控制、并由一人承担无限责任的企业。二、个人独资企业的法律特征1、投资主体具有单一性2、不具有法人地位3、财产具有相对独立性4、投资人承担无限责任三、独资企业与个体工商户的比较1、成立的法律依据不同2、成立的条件不同3、享有的权利不同4、核发营业执照的期限不同5、缴纳的税费不同6、清算程序不同7、承担民事责任的除斥期间不同第二节个人独资企业的设立一、个人独资企业的设立条件(一)投资人只能是一个中国公民(二)有合法的企业名称(三)有投资人申报的出资(四)有固定的生产经营场所和必要的生产经营条件(五)有必要的从业人员二、个人独资企业的登记(一)设立登记(二)变更登记(三)注销登记三、个人独资企业分支机构的设立第三节个人独资企业的权利义务一、个人独资企业的投资人的权利个人独资企业投资人对本企业的财产依法享有所有权,其有关权利可以依法进行转让和继承。二、管理个人独资企业事务人员的义务明确委托的具体内容和授予的权利范围。受托人或者被聘用的人员应当履行诚信、勤勉义务,按照与投资人签订的合同负责个人独资企业的事务管理,不得从事法律所禁止的行为。三、个人独资企业的权利(一)财产受法律保护(二)依法申请贷款和取得土地使用权(三)拒绝摊派(四)设立分支机构四、个人独资企业的义务(一)不得从事法律禁止经营的业务(二)会计事务管理(三)法律保护个人独资企业职工的权益第四节个人独资企业的解散与清算一、个人独资企业的解散二、个人独资企业的清算(一)清算的程序(二)清算时的债权清偿顺序第五节个人独资企业的法律责任一、投资人的责任(一)投资人的无限责任(二)债权人行使权利的除斥期间(三)民事赔偿责任优先原则二、对其分支机构民事责任的承担三、管理企业事务人员的民事责任(一)违反合同的损害赔偿责任(二)侵犯企业财产权益的责任【本章前沿问题】1、个人独资企业法的调整范围2、独立承担民事责任与民事主体资格的取得3、个人独资企业的“双重纳税”问题4、关于“双重优先原则”【本章复习与思考题】1、什么是个人独资企业?其与个体工商户和合伙企业的主要区别有哪些?2、简述个人独资企业的设立条件。3、简述个人独资企业的主要权利和义务。4、个人独资企业应如何清算?5、你如何理解个人独资企业的法律责任?第二章合伙企业本章教学目的:使学生对合伙企业的概念、类型、特征有大致的了解,对个人独资企业的设立条件,入伙、退伙,合伙企业的事务执行和管理,合伙企业的解散和清算,合伙企业的法律责任等有清晰的掌握,学会运用合伙企业的基本原理解决合伙企业在设立和运营当中的实务问题本章教学要求:简要阐释合伙企业的概念、特征,以及合伙企业的法律特征和法律地位,细致分析我国合伙企业的设立条件和设立程序,对合伙人入伙、退伙的的条件、程序和法律效力进行简要的分析,详细介绍了合伙的事务执行方式、合伙人的权利与义务,对合伙企业的解散原因进行介绍,使学生掌握合伙企业的清算程序,掌握执行清算人的确定、清算人的职责,以及清算后清偿债务的原则,对合伙企业的法律责任从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三方面进行分析,民事责任方面,深入探讨合伙企业、合伙人、合伙企业招用的职工、合伙企业聘任的经营管理人员、清算人应承担的民事责任,简要介绍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培养学生运用基本知识和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本章教学重点:合伙企业的设立条件和设立程序,合伙企业的清算程序,合伙人入伙、退伙的的条件、程序和法律效力,合伙企业中各类主体的民事责任本章教学难点:合伙企业与其他企业形态的区别,合伙人入伙、退伙的的条件、程序和法律效力,合伙企业的法律责任。第一节合伙企业法概述一、合伙的概念及类型(一)合伙的概念二人以上按合伙协议,各自出资、共同经营组成的营利性组织。作为一种企业的合伙,是合伙人组成的团体组织,是营利性的商事主体(二)合伙的类型1、民事合伙与商事合伙2、个人合伙与法人合伙3、企业型合伙与非企业型合伙4、显名合伙与隐名合伙5、普通合伙和有限合伙6、一般普通合伙和特殊普通合伙二、合伙企业的法律特征(一)以合伙人订立合伙协议为基础(二)以共同出资为前提(三)合伙人共同经营、共享收益、共担风险(四)合伙事务可授权部分合伙人执行(五)合伙企业具有延续性三、合伙企业的法律地位(一)合伙企业财产具有相对独立性(二)合伙企业经营具有相对独立性(三)合伙企业责任承担具有相对独立性第二节普通合伙企业一、普通合伙企业的设立(一)合伙企业的设立条件1、合伙人须符合法律规定的条件2、须有书面合伙协议3、有合伙人认缴或实际缴付的出资4、有合伙企业的名称和生产经营场所5、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二)合伙企业的设立程序二、普通合伙企业的事务执行(一)合伙企业事务的执行权(二)合伙企业事务的委托执行(三)法人、其他组织作为合伙人的事务执行三、普通合伙企业的入伙与退伙(一)入伙1、入伙的方式2、入伙的条件和程序3、入伙的效力(二)退伙1、退伙的类型2、退伙的事由3、退伙的效力四、特殊的普通合伙企业(一)特殊普通合伙企业的名称(二)特殊普通合伙企业的责任形式(三)特殊普通合伙企业执业风险的降低第三节有限合伙企业一、有限合伙企业的设立1、设立主体要件2、合伙协议要件3、出资要件4、名称要件二、有限合伙企业的事务执行三、有限合伙人的权利和责任承担1、有限合伙人享有的权利2、有限合伙人对外的责任承担四、有限合伙企业的入伙与退伙1、入伙2、退伙第四节合伙企业的解散与清算一、合伙企业解散的原因1、合伙期限届满,合伙人决定不再经营;2、合伙协议约定的解散事由出现;3、全体合伙人决定解散;4、合伙人已不具备法定人数满30天;5、合伙协议约定的合伙目的已经实现或者无法实现;6、合伙企业被依法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关闭或者被撤销;7、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原因。二、合伙企业的清算(一)执行清算人的确定(二)清算人的职务权限(三)清算后清偿债务的原则第五节合伙企业的法律责任一、《合伙企业法》关于民事责任的规定(一)合伙企业应承担的民事责任(二)合伙人应承担的民事责任1、全体普通合伙人对外应就合伙企业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有限合伙人以其认缴的出资额为限承担责任2、合伙人之间的内部责任(三)合伙企业从业人员应承担的民事责任(四)执行合伙企业事务人员应承担的民事责任(五)清算人应承担的民事责任二、《合伙企业法》关于行政责任的规定三、《合伙企业法》关于刑事责任的规定四、不同责任形式的效力冲突解决【本章前沿问题】1、复合伙的效力2、法人与合伙人的责任形式是否兼容3、合伙企业财产的法律性质4、企业法人破产与合伙企业破产5、合伙债务与合伙人个人债务的清偿顺序【本章复习与思考题】1、什么是合伙企业?简述普通合伙企业与有限合伙企业的异同。2、你如何理解合伙企业的法律地位?3、简述合伙企业的设立条件。4、简述合伙企业的事务执行。5、简述合伙企业与第三人的关系。6、什么是入伙?入伙应具备哪些条件?7、什么是退伙?引起退伙的事由主要有哪些?8、引起合伙企业解散的事由有哪些?9、合伙企业应如何清算?清算中合伙企业的法律地位如何?10、你如何理解合伙企业的法律责任?【本编拓展阅读数目】1、赵旭东:《企业法律形态论》,中国方正出版社1994年版。2、尹田:《民事主体理论与立法研究》,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3、全国人大财经委编:《合伙企业法、独资企业法热点问题研究》,人民法院出版社1996年版。4、李建中、贾俊玲主编:《个人独资企业法与个人独资企业管理》,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00年版。5、赵旭东:《独资企业立法研究》,载《政法论坛》1995年第1期。6、徐景和、刘淑强:《中华人民共和国合伙企业法条文释义与适用》,人民法院出版社2006年版。7、高富平、苏号朋、刘智慧著:《合伙企业法原理与实务》,中国法制出版社1997年版。8、马强:《合伙法律制度研究》,人民法院出版社2000年版。9、江平、龙卫球:《合伙的多种形式与合伙立法》,载《中国法学》1996年第3期10、江平、曹冬岩:《论有限合伙》,载《中国法学》2000年第4期。11、宋永新:《合伙制度的重大革新-美国<1994年统一合伙法(1996、1997年修订)>评述》,载于王保树主编:《商事法论集》(4),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12、刘燕:《职业利益笼罩下的法律制度创新-对英国<有限责任合伙法>的一个评述》,载《环球法律评论》2005年第2期。第三编公司法前言公司法是规定各种公司设立、活动、解散以及其它对内对外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通过对上述活动的规范,从而保护公司本身的利益、股东的利益、债权人的利益和维护社会交易安全和经济秩序的稳定。公司法的教学目标,就是使学生掌握公司法律专业知识,培养专业技能,开拓专业视野。教学重点应放在公司与公司法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制度上,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上,运用案例教学,提高学生理解法律与适用法律的能力。总学时:46学时第一章公司与公司法概述(6学时)第二章公司的类型(4学时)第三章公司的设立(3学时)第四章公司章程(1学时)第五章公司的能力(3学时)第六章公司资本制度(4学时)第七章股东出资制度(3学时)第八章股东与股权(6学时)第九章公司组织机构(7学时)公司债(1学时)第十一章公司财务会计制度(1学时)第十二章公司的合并、分立与组织变更(3学时)第十三章公司的终止与清算(3学时)第十四章外国公司的分支机构(1学时)第一章公司与公司法概述本章教学目的:使学生对公司与公司法有一个概括性的了解和认识,对公司的概念和特征、公司法的性质和地位有比较全面清晰的掌握。本章教学要求:简要地介绍公司及公司法的历史沿革等相关知识,分析并阐释公司的法律特征及其与独资企业、合伙企业以及其他企业形态的联系与区别,特别是对公司财产权的性质、公司社团性、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以及公司法的强制性和任意性等予以重点讲解,使学生能够明确理解和把握公司与其他企业形态的联系与区别,并能运用公司法人人格否认理论对实践中的相关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本章教学重点:公司的法律特征及其与独资企业、合伙企业以及其他企业形态的联系与区别、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本章教学难点:公司财产权的性质、对公司社团性的理解、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以及公司法的强制性和任意性。第一节公司的概念和特征一、公司的概念公司是最普遍使用的概念,是社会经济活动最主要的主体,也是最重要的企业形式(一)大陆法系的公司概念大陆法系国家的公司概念多采取概括规定的方式,日本和台湾为其代表。(二)英美法系的公司概念与大陆法系国家的法律传统不同,英美法系国家不甚注重对法律概念的严格界定,因而也缺少明确的公司定义。(三)我国的公司概念在我国,公司是指股东依照公司法的规定,以出资方式设立,股东以其认缴的出资额或认购的股份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公司以其全部独立法人财产对公司债务承担责任的企业法人。二、公司的特征(一)公司是以营利为目的的企业组织(二)公司具有独立法人地位1、公司拥有独立的财产2、公司设有独立的组织机构3、公司独立承担财产责任(三)公司是以股东投资为基础组成的社团法人(四)公司是依法定条件和程序成立的企业法人三、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一)公司法人人格否认的意义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是指为阻止公司独立人格的滥用,就具体法律关系中的特定事实,否认公司的独立人格与和股东的有限责任,责令公司的股东对公司债权人或公共利益直接负责的一种法律制度。(二)我国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的形成与立法自1993年原公司法颁布以来,我国公司制度得到了迅速发展,但是也出现了许多公司人格和股东有限责任被股东滥用的行为,“皮包公司”和人格形骸化的公司等普遍存在,严重损害了债权人的利益,破坏了交易秩序,也背离了公司法人制度的初衷。由此,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得到广泛的关注和深入的研究,并形成相当程度的共识。公司人格否认制度的确立是我国公司法制度的一个重大突破,同时也是世界公司立法的一大创新。虽然这一制度本身早被许多国家所采用,但把它作为一个成形的法律制度统一、明确、系统地规定在成文法中,的确是我国公司法的重大创新。(三)公司法人人格否认的适用要件1、主体要件一是公司人格的滥用者,二是因公司法人人格滥用而受到损害,并有权提起诉讼的相对人。2、行为要件公司法人人格否认适用的基本条件是存在股东滥用公司人格的事实和行为。3、结果要件公司人格否认制度适用的一个重要条件是必须有损害事实存在,即滥用行为造成了逃避债务、严重损害公司债权人利益的结果。(四)公司法人人格否认适用的情形1、公司资本显著不足2、利用公司回避合同义务3、利用公司规避法律义务4、公司法人人格的形骸化(五)公司法人人格否认的适用后果1、对公司的适用后果公司法人人格否认不是从根本上彻底、永久地取消公司的法人资格,而仅是在特定的法律关系中否认公司的独立人格,从而追究滥用法人人格的股东的责任,实现利益补偿。2、对股东的适用后果公司法人人格否认所追究的责任主体应限于实施滥用行为的股东,而不应扩及其他所有的股东。第二节公司与其他企业法律形态一、企业法律形态概述(一)企业法律形态之含义所谓企业法律形态是指企业法或商法所确定的企业组织的存在形式,它包含着三层递进的含义:其一,企业的法律形态正是企业赖以存在的形式。其二,企业的存在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在社会生活的不同方面,在不同的场合,企业以不同的面目出现。其三,企业法律形态亦非企业在一般法律意义上的存在形式,而是特指由企业法或商法所确定的存在形式。(二)企业法律形态之特点1、法定性2、普遍性3、稳定性(三)传统企业法律形态与中国企业法律形态企业法律形态经历了长期的历史发展,早已形成了通行于西方各国的传统类型,按照成员构成、责任形式、法律人格的不同分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和公司企业三大类。在我国,长期以来,因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基本经济制度和计划经济的管理体制,一直是按所有制的性质将企业分为全民所有制企业、集体企业和私营企业,企业立法也相应地制定了全民所有制企业法、集体企业条例和私营企业条例。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结构和企业立法的研究早已触及到所有制分类的合理性问题。二、公司与独资企业(一)独资企业的概念独资企业(SolePropritorship或IndividualEnterprise),亦称个人企业,是由单独一人出资设立、由一人拥有和控制、并由一人承担无限责任的企业。(二)独资企业的法律地位独资企业法律地位的集中表现是其不具有独立的法律人格,不具有法人地位,是典型的非法人企业。(三)独资企业与公司之比较1、设立主体不同2、成员人数不同3、法律地位不同4、财产关系不同5、经营管理不同6、责任承担不同三、公司与合伙企业(一)合伙企业的概念合伙企业是指二人以上按合伙协议,各自出资、共同经营组成的营利性组织。(二)合伙企业的法律地位合伙企业法律地位的集中表现是其不具有独立的法律人格,不具有法人地位,与独资企业一样,也是非法人企业。(三)合伙企业与公司之比较1、成立基础不同2、法律地位不同3、财产关系不同4、人身关系不同5、管理权利不同6、盈亏分配不同7、责任承担不同第三节公司的沿革和作用一、公司的沿革(一)西方国家公司的产生和发展1、公司的萌芽时期2、无限公司的产生、发展及其立法3、两合公司的产生、发展及其立法4、股份有限公司的产生、发展及其立法5、有限公司的产生、发展及其立法6、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公司立法的特点(二)中国公司的产生和发展1、1949年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2、1949——1956(国民经济恢复时期)3、1956——1979(文革前与文革时期)4、1979年以后(经济改革时期)5、公司法的制定和修订二、公司的作用(一)获取投资收益(二)限制投资风险(三)募集经营资金(四)实行科学管理第四节公司法的性质和地位一、公司法的概念和性质公司法是规定各种公司的设立、活动、解散以及其它对内对外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二、公司法的特点(一)主体法和行为法的结合(二)强制性和任意性的结合(三)公司法表现为成文法(四)公司法具有一定的国际性三、公司法的立法目标和基本原则(一)鼓励投资原则(二)公司自治原则(三)公司及利益相关者保护原则(四)股东平等原则(五)权利制衡原则(六)股东有限责任原则(七)公司社会责任原则五、公司法在法律体系中的地位(一)公司法与民法(二)公司法与商法(三)公司法与经济法(四)公司法与企业法(五)公司法与证券法(六)公司法与破产法的关系(七)公司法与刑法第五节公司法的形式一、统一公司法统一公司法也可称之为公司法典,如《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法国公司法》、《英国公司法》等。这种公司法是对各种公司的法律问题予以全面、系统规定的法律规范,如同《民法典》对各种民事关系予以全面、系统的规定一样。二、单行公司法或特种公司法单行公司法是指就某一种公司专门制定的法律。三、商法典在实行民商分立的国家,制定有独立的商法典,公司法即为其中一个重要的部分。四、民法典在实行民商统一的国家,没有将商法从民法中独立出来制成独立的法典,而将其规定于民法之中,其中也包括公司方面的法律规范。五、特别法律、法令根据公司经营活动的客观情况和国家对其实行管理的需要,各国在制定统一公司法之外,一般都颁布有一些特别的法律、法令,就公司的某一方面的法律问题作出特别的规定。六、其它单行法中有关公司的规定【本章前沿问题】1、关于公司财产权的性质2、关于强制执行公司财产用于股东债务清偿3、如何界定公司法的强制性和任意性 4、公司纠纷的司法救济与公司法的可诉性第二章公司的类型本章教学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对公司的类型、各种公司的特点及不同的法律地位和法律关系有一个准确的理解和掌握。本章教学要求:全面、系统地介绍公司的分类及有限责任公司与股份有限公司的异同点,详细、深入地讲解我国对一人公司的承认及其特别法律规制,并对国有独资公司、上市公司和外商投资企业给予一般性的讲解,使学生在了解公司的类型的基础上,对有限责任公司与股份有限公司的异同点以及我国对一人公司的特别法律规制有全面、透彻的掌握,对国有独资公司的特征、公司申请上市的条件和程序以及外商投资企业的法定类型和法律性质有清晰明确的理解和把握。本章教学重点:有限责任公司与股份有限公司的异同点、我国对一人公司的承认及其特别法律规则、公司上市的条件、外商投资企业的法定类型和法律性质。本章教学难点:有限责任公司与股份有限公司的比较、母公司与子公司、本公司与分公司的不同法律地位和相互关系、对一人公司的特别法律规制、外商投资企业法与公司法的冲突与适用。第一节公司的分类一、无限公司、有限公司、股份有限公司与两合公司(一)无限公司无限公司(UnlimitedCompany),是无限责任公司的简称,它是由两个以上的股东组成的、全体股东对公司的债务负连带无限责任的公司。(二)有限公司有限公司(limitedcompany),亦称有限责任公司,是由两个以上的股东出资组成,每个股东以其认缴的出资额对公司债务承担有限责任,而公司以其全部资产对其债务承担责任的公司。(三)股份有限公司股份有限公司(StockCorporation或CompanyLimitedbyShare),又称股份公司,是指由一定人数以上的股东组成,公司全部资产分为等额股份,股东以其所认购的股份对公司承担有限责任,公司以其全部资产对其债务承担责任的公司。(四)两合公司两合公司(LimitedPartnership),是指由无限责任股东与有限责任股东共同组成,无限责任股东对公司债务负连带无限责任,有限责任股东对公司债务仅以其出资额为限承担有限责任的公司二、封闭式公司与开放式公司(一)封闭式公司封闭式公司又称为不上市公司、私公司或非公开招股公司。其特点是公司的股份只能向特定范围的股东发行,而不能在证券交易所公开向社会发行,股东拥有的股份或股票可以有条件地转让,但不能在证券交易所公开挂牌买卖或流通。(二)开放式公司开放式公司又称为上市公司、公众公司或公开招股公司,其特点与封闭式公司正相反,它可以在证券市场上向社会公开发行股票,股东拥有的股票也可以在证券交易所自由地买卖或交易。三、人合公司、资合公司与人合兼资合公司(一)人合公司人合公司指以股东个人条件作为公司信用基础而组成的公司。(二)资合公司资合公司指以公司资本和资产条件作为其信用基础的公司。(三)人合兼资合公司人合兼资合公司指信用基础兼具股东个人信用及公司资本和资产信用的公司,公司既有人合性质又有资合性质。四、国营公司、公营公司与民营公司(一)国营公司其特点是全部资本由国家投资,国家作为股东参与公司的利润分配,公司的经营管理由国家代表、企业代表和工会代表组成的董事会负责,同时其资本也不分为股份。(二)公营公司公营公司是指政府资本超过公司总资本额50%以上的公司。(三)民营公司民营公司是指私人资本超过公司总资本额50%以上的公司。五、母公司与子公司(一)母公司母公司,是指拥有有另一公司一定比例以上的股份,或通过协议方式能够对另一公司的经营实行实际控制的公司。(二)子公司其一定比例以上的股份被另一公司所拥有或通过协议受到另一公司实际控制的公司即为子公司(三)母子公司之间法律关系1、子公司受母公司的实际控制2、母公司与子公司之间的控制关系主要基于股权的占有3、母公司、子公司各为独立的法人六、关联公司与公司集团(一)关联公司广义的关联公司,指两个以上独立存在而相互之间又具有稳定、密切的业务联系或投资关系的公司。狭义的关联公司,则仅指存在持股关系但未达到控制程度的公司。(二)公司集团公司集团亦称企业集团,它是指在统一管理之下,由法律上独立的若干企业或公司联合组成的团体。七、本公司与分公司(一)分公司许多大型公司的业务分布于各个地方,甚至不同国家,直接从事这些业务的许多都是公司内部所设置的分支机构或附属机构,它们就是所谓的分公司,而公司本身则称为本公司或总公司。(二)本公司八、本国公司、外国公司与跨国公司(一)本国公司凡依中国法律在中国境内登记设立的公司,无论有无外国股东,无论外国股东出资多少,如各种形式的外商投资公司,都是中国公司,亦即本国公司。(二)外国公司外国公司则是相对本国公司所称。外国公司是指非依所在国(东道国)法律并且非经所在国登记而成立的、但经所在国政府许可在所在国进行业务活动的机构。(三)跨国公司跨国公司是指以本国为基地,在其他国家或地区设立分公司、子公司或其他参股性投资企业,从事国际性生产和经营及服务活动的大型经济组织。第二节有限责任公司一、有限责任公司的概念和特征(一)概念有限责任公司,亦简称有限公司,是指由法律规定的一定人数的股东所组成,股东以其出资额为限对公司债务承担责任,公司以其全部资产对其债务承担责任的企业法人。(二)特征1、股东人数有法定限制2、股东对公司债务承担有限责任3、公司设立程序简便,组织机构简单4、公司兼具资合性与人合性二、有限责任公司评价和适用第三节股份有限公司一、股份有限公司的概念及特征(一)概念股份有限公司,又简称为股份公司,是指公司全部资本分为等额股份,股东以其所认购的股份对公司承担责任,公司以其全部资产对公司债务承担责任的企业法人。(二)特征1、股东人数具有广泛性2、股东的出资具有股份性3、股东责任具有有限性4、股份发行和转让的公开性、自由性5、公司经营状况的公开性6、公司信用基础的资合性二、股份有限公司的评价和地位(一)股份有限公司的优越性1、利于集资2、分散风险3、公众性强4、股东变更容易5、管理科学(二)股份有限公司的不足之处1、设立程序复杂,设立责任较重,公司管理机关复杂,活动多受约束。2、易于少数股东对公司的操纵、控制和垄断的形成。3、股东流动性大,不易控制掌握,股东对于公司缺乏责任感。4、股票交易市场易于成为不法者的投机场所。第四节一人公司一、一人公司的概念与特征(一)概念一人公司又称独资公司,是指股东(自然人或法人)仅为1人,并由该股东持有公司的全部出资或所有股份的公司,包括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二)特征二、对一人公司的承认与评价(一)一人公司具有法人性1、股份社团说2、潜在社团说3、特别财产论说(二)我国立法确认一人有限责任公司的根据1、尊重一人公司客观存在,鼓励投资,便利公司设立,减少公司冲突和矛盾。2、顺应全球立法趋势。3、一人公司与法人制度的本质和债权人保护并不矛盾。三、一人公司的特别法律规则(一)更高的最低资本额标准和更严格的出资交纳要求(二)规定了设立一人公司的限制(三)规定了特别的公示和透明要求(四)规定了更简易的管理方式(五)强调了会计审计的要求(六)规定了财产独立举证责任倒置的法律规则第五节国有独资公司一、国有独资公司的概念和特征(一)概念国有独资公司,是指国家单独投资、由国务院或者地方人民政府授权本级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关履行出出资人职责的有限责任公司。国有投资公司是我国公司法借鉴现代各国通行的公司制度,针对中国的特殊国情,为促进中国国有企业制度改革而专门创立的一种特殊公司形态。(二)特征1、国有独资公司是特殊的“一人公司”2、国有独资公司是特殊的有限责任公司二、国有独资公司的适用与评价第六节上市公司一、上市公司的概念与特征(一)概念股份有限公司,依其发行的股票是否公开上市交易,分为上市公司和非上市公司。所谓上市公司,是指所发行的股票经在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的股份有限公司。(二)特征1、上市公司是股份有限公司的一种2、上市公司的股票上市必须符合法定条件并由证券交易所依法审核同意3、上市公司的股票在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二、公司上市的目的与作用(一)增强公司融资功能(二)提高股东的投资回报(三)提高公司的知名度和商誉(四)规范公司行为,提高管理水平三、公司上市的条件(一)股票经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核准已公开发行(二)公司股本总额不少于人民币3000万元(三)公开发行的股份达到公司股份总数的25%以上;公司股本总额超过人民币4亿元的,公开发行股份的比例为10%以上(四)公司最近3年无重大违法行为,财务会计报告无虚假记载四、公司上市的程序(一)向证券交易所提出申请并按规定保送各种申请文件(二)证券交易所审核同意(三)与证券交易所签订上市协议(四)在规定期限内公告股票上市的有关文件,并将该文件置备于指定场所供公众查阅;(五)公告有关上市事项(六)挂牌上市第七节外商投资企业(公司)一、外商投资企业的概念和特征(一)概念中国的外商投资企业,是指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在中国境内设立的、部分或全部资金来自境外、外国投资者有相应的支配、控制权的企业或公司,是国际私人资本对中国进行直接投资的方式(二)特征1、由外国投资者参与设立或由外国投资者单独设立2、依照中国法律、在中国境内设立3、由外国投资者以私人直接投资方式设立二、外商投资企业的法定类型(一)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二)中外合作经营企业(三)外资企业三、外商投资企业的法律性质(一)合资企业的法律性质合资企业是有限公司的一种,其与普通有限公司的区别在于股东必须由中方投资者和外方投资者共同组成。(二)合作企业的法律性质在目前法律对非法人型合作企业未作规定的情况下,其法律形式可参照合伙型联营组织的规定执行(三)外资企业的法律性质外资企业的组织形式为有限责任公司,经批准也可以为其他责任形式。外资企业为有限责任公司的,外国投资者对企业的责任以其认缴的出资额为限。外资企业为其他责任形式的,外国投资者对企业的责任适用中国法律、法规的规定。四、外商投资企业的法律适用外商投资的有限责任公司适用本法;有关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外资企业的法律有特别规定的,适用其规定。【本章前沿问题】1、关联企业与企业集团的法律地位与法律调整2、“次级债权”理论3、分公司能否以自己名义签约和作为诉讼主体?4、一人公司的财务监督问题5、国有独资公司是否应当与一人公司并存【本章复习与思考题】1、简述母公司与子公司的之间的法律关系。2、子公司与分公司的法律地位和内部法律关系有何不同?3、分析关联公司与公司集团的法律地位。4、人合公司与资合公司划分的立法意义与理论意义。5、比较有限责任公司与股份有限公司的异同。6、股份有限公司的作用与公司上市的意义是什么?7、国有独资公司与一般有限公司有何不同?8、简析外商投资公司的法定类型及各自的法律地位。第三章公司的设立本章教学目的: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对公司的设立有一个全面、系统的理解和掌握,为进一步学好公司法的其他制度打下基础。本章教学要求:重点介绍公司设立的原则、方式,深入阐释并分析公司设立的效力和条件,对公司的设立登记和公司的名称和住所给与一般性的讲解,使学生能够对公司设立的原则、方式、效力、条件等有清晰、透彻的掌握,并能结合具体的实际问题,对公司设立行为的性质、设立中公司的法律地位、发起人的法律责任等加以分析,对公司的设立登记、公司的名称和住所等有一般性的了解。本章教学重点:公司设立的原则、方式、公司设立的效力、公司设立的条件。本章教学难点:公司设立与成立的区别、公司设立行为的性质及设立中公司的法律地位、发起人的法律责任。第一节 公司设立概述一、公司设立的概念(一)公司设立的法律特征公司设立,是指设立人依《公司法》规定在公司成立之前为组建公司进行的,目的在于取得公司主体资格的活动。公司设立的法律特征可以概括如下:1、设立的主体是发起人2、设立行为只能发生在公司成立之前,并应当严格履行法定的条件和程序3、设立行为的目的在于最终成立公司,取得主体资格4、公司的种类不同,设立行为的内容也就不尽一致(二)公司的设立与成立公司的成立与设立的区别主要有:1、发生阶段不同2、行为性质不同3、法律效力不同4、行为人不同5、解决争议的依据不同二、公司设立的原则从罗马社会到近代工业社会,公司的设立先后经历了自由设立、特许设立、核准设立、单纯准则设立和严格准则设立等设立原则。我国在公司设立问题上曾经长期实行核准设立主义,表现为严格的行业行政许可制度和垄断前置审批制度。我国现行的公司设立原则是严格准则设立主义和核准设立主义的结合:有限责任公司的设立采用严格准则设立主义,股份有限公司的设立采用核准设立主义。三、公司设立的方式从大陆法系各国或地区的公司立法来看,公司设立的方式有发起设立和募集设立两种(一)发起设立1、概念及意义发起设立,是指由发起人认购应发行的全部股份而设立公司。因无限公司、两合公司、有限责任公司公司的人合性强,资本具有封闭性,所以其设立方式均为发起设立。2、法律限制依我国公司立法的规定,以发起设立方式设立股份有限公司的,不允许分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