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妇科学》教学大纲_第1页
《中医妇科学》教学大纲_第2页
《中医妇科学》教学大纲_第3页
《中医妇科学》教学大纲_第4页
《中医妇科学》教学大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17《中医妇科学》教学大纲一、前言《中医妇科学》是运用中医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女性生殖系统生理、病理和特有疾病防治的临床学科。《中医妇科学》是中医学专业的临床课。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熟悉或了解女性生理、病理特点和常见经、带、胎、产、杂等病的辨证论治。本课程总教学时数为48学时。本门课程内容分为总论、各论二部分。总论共七章,简要介绍中医妇科学发展史;系统论述女性的生殖脏器、生理特点和病理的特点;并讨论妇科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要点。各论共七章,分别论述月经病、带下病、妊娠病、临产病、产后病、妇科杂病、前阴病等基本知识和辨证论治的具体内容。教学中突出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对其中理论难点,要循序渐进,讲深讲透。本门课程在教学上要注意理论联系实践。教学方法以课堂讲授为主,并辅以临床见习、电化教学等手段。理论讲授注意科学性,概念要精确,论证要严密,术语要规范,表达要流畅、明了,诱导前后理论的联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注意重点讲授内容与一般知识介绍的区别。临床实践教学注意克服盲目性,辨证论治要与理论挂上勾,使学生感觉到所学理论在实践中摸得到、看得着,因而记得牢。从而使学生掌握本门课程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二、教学目的要求和内容第一章绪言第一节中医妇科学的定义与范围【目的要求】1.熟悉中医妇科学的定义;2.了解中医妇科学研究范围。【教学内容】1.中医妇科学的定义;2.中医妇科学的研究范围。【教学方法】课堂讲授:0.5学时第二节中医妇科学发展简史【目的要求】1.掌握各历史时期中医妇科学代表性著作的名称、作者;2.熟悉十大历史时期;3.了解各历史时期中医妇科学发展概况,为学生树立学习中医妇科学的专业思想。【教学内容】1.十大历史时期:夏商周时代、春秋战国时代、秦汉时代、魏晋南北朝及隋代、唐代、宋代、金元时代、明代、清代及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中医妇科发展概况;2.各历史时期中医妇科学的代表性著作及其贡献。【教学方法】课堂讲授:1.5学时第二章女性的生殖脏器第一节阴户、玉门【目的要求】了解阴户、玉门的解剖位置与功能;【教学内容】1.阴户的解剖位置与功能;2.玉门的解剖位置与功能。【教学方法】课堂讲授:0.25学时第二节阴道、子门【目的要求】熟悉阴道、子门的解剖位置与功能;【教学内容】1.阴道的解剖位置与功能;2.子门的解剖位置与功能。【教学方法】课堂讲授:0.25学时第三节胞宫【目的要求】1.掌握胞宫的解剖位置、形态与功能;2.熟悉胞宫的别名。【教学内容】1.胞宫的名称;2.胞宫的解剖位置;3.胞宫的形态;4.胞宫的功能。【教学方法】课堂讲授:0.5学时第三章女性的生理特点第一节女性的生理基础【目的要求】1.掌握冲任督带四脉与胞宫的联系;脏腑与胞官的联系;天癸的生成与生理作用;2.了解气血对胞宫的生理作用。【教学内容】1.冲任督带四脉与胞宫;2.脏腑与胞宫;3.天癸的生理基础与作用;4.气血对胞宫的生理作用。【教学方法】课堂讲授:3学时第二节女性的特殊生理【目的要求】I.掌握月经的生理现象与产生机理;妊娠生理特点与产后生理特点;2.熟悉月经产生机理的临床意义;带下的生理现象与产生机理;妊娠的生理现象与妊娠机理;3.了解分娩的生理过程、产褥期的母体变化与哺乳。【教学内容】l.月经的生理现象、产生机理及月经产生机理的临床意义;2.带下的生理现象、产生机理;3.妊娠的生理现象(母、儿)及妊娠机理;4.产育中分娩的生理过程、产褥期母体变化与哺乳。【教学方法】课堂讲授:2学时第四章女性的病理特点第一节病因【目的要求】1.掌握寒、热、湿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2.熟悉怒、思、恐的致病特点;其他因素的种类;体质因素在妇科病因学中的地位。【教学内容】1.淫邪因素:寒、热、湿;2.情志因素:怒、思、恐;3.生活因素:房劳多产、饮食失节、劳逸过度、跌仆闪挫、调摄失宜;4.体质因素。【教学方法】课堂讲授:2学时第二节病机【目的要求】1.掌握脏腑功能失常、气血失调以及损伤胞宫,都必须是损伤了冲任督带功能才导致妇科疾病发生的核心机理;肾、肝、脾功能失常导致妇科常见疾病的主要机理;2.熟悉气血失调导致妇科常见疾病的主要机理;3.了解直接损伤胞宫导致妇科疾病的主要机理。【教学内容】1.脏腑功能失常影响冲任为病:肾、肝、脾、心、肺;2.气血失调影响冲任为病:气失调、血失调、气血同病;3.直接损伤胞宫影响冲任为病。【教学方法】课堂讲授:2学时第五章妇科疾病的诊断要点第一节四诊要点【目的要求】1.掌握四诊在妇科临床上的运用;2.熟悉经、带、胎、产各种变化情况的临床意义。【教学内容】1.望诊:望形神、望面色、望唇舌、望月经、望带下、望恶露;2.闻诊:耳听声音、鼻嗅气味;3.问诊:年龄、主诉、现病史、月经史、带下、婚产史、既往史、家族史、个人生活史;4.切诊:脉诊、按诊。【教学方法】课堂讲授与实践:1学时第二节辨证要点与常见证型【目的要求】1.掌握脏腑辨证中五脏病变的证候特征;2.熟悉气血辨证中气血病变的证候特征;3.了解妇科常见证型。【教学内容】1.脏腑辨证:肾病辨证、肝病辨证、脾病辨证、心病辨证、肺病辨证;2.气血辨证:气病辨证、血病辨证;3.常见证型。【教学方法】课堂讲授与实践:1学时第六章妇科疾病的治法概要第一节补肾滋肾【目的要求】掌握补肾滋肾的常用方法及代表方剂。【教学内容】1.补肾益气;2.滋肾益阴;3.温肾助阳;4.温阳行水;5.滋肾养肝;6.温肾健脾。【教学方法】课堂讲授:0.5学时第二节疏肝养肝【目的要求】熟悉疏肝养肝的常用方法及代表方剂。【教学内容】l.疏肝解郁;2.疏肝泻火;3.泻肝除湿;4.疏肝理脾;5.调肝补肾;6.养血柔肝;7.平肝潜阳;8.镇肝熄风。【教学方法】课堂讲授:0.5学时第三节健脾和胃【目的要求】熟悉健脾和胃的常用方法及代表方剂。【教学内容】l.健脾养胃;2.健脾益气;3.健脾养血;4.健脾扶阳;5.健脾利湿;6.健脾豁痰除湿;7.温中和胃;8.清热和胃;9.养阴和胃。【教学方法】课堂讲授:0.5学时第四节调理气血【目的要求】1.熟悉调理气血的常用方法;2.了解常用药物。【教学内容】l.气病:①补气;②升提;③行气;④降气;⑤温经扶阳;⑥清气泻热等六种气病治法;2.血病:①补血养血;②活血化瘀;③固冲止血;④清热凉血;⑤清营祛瘀;⑥温经行滞;⑦温经养血;⑧散寒祛湿;⑨清热除湿;⑩解毒杀虫等十种血病治法。【教学方法】课堂讲授:0.5学时附外治法(自学)第七章预防与保健(自学)各论第八章月经病【目的要求】1.掌握月经病总的治疗原则与宜忌;2.熟悉本病机理;3.了解月经病的定义、范围。【教学内容】1.月经病的定义;2.范围:常见月经病;3.主要病机;4.治则与宜忌。【教学方法】课堂讲授:0.5学时第一节月经先期【目的要求】1.掌握月经先期的定义及其各型的辨证论治(含证、治、方、药,下同);2.熟悉其病因病机、诊断与鉴别诊断。【教学内容】1.月经先期的定义及概述;2.病因病机:脾气虚、肾气虚、阴虚血热、阳盛血热、肝郁化热;3.诊断,与经间期出血、月经先后无定期、崩漏的鉴别诊断;4.辨证论治:脾气虚型、肾气虚型、阴虚血热型、阳盛血热型、肝郁血热型等各型的证、治、方、药。【教学方法】课堂讲授:1.5学时第二节月经后期(自学)第三节月经先后无定期(自学)月经过多(自学)第五节月经过少(自学)第六节经期延长(自学)第七节经间期出血(自学)第八节崩漏【目的要求】l.掌握崩漏的定义与诊断;辨证论治及塞流、澄源、复旧三法的运用;2.熟悉崩漏的病因病机及鉴别诊断。【教学内容】1.崩漏的定义及概述;2.病因病机:肾虚、脾虚、血热、血瘀;3.诊断,与月经先期、月经过多伴经期延长、月经先后无定期、经间期出血、胎漏、异位妊娠、堕胎、小产的鉴别诊断;4.治崩三法:塞流、澄源、复旧;5.辨证论治:肾虚、脾虚、血热、血瘀各型的证、治、方、药。【教学方法】课堂讲授:2学时第九节闭经【目的要求】l.掌握闭经的定义、诊断与辨证论治;2.熟悉闭经的病因病机及鉴别诊断。【教学内容】1.闭经的定义及概述;2.病因病机:肾虚、脾虚、血虚、气滞血瘀、寒凝血瘀、痰湿阻滞;3.诊断,与妊娠、胎死不下、月经后期的鉴别诊断;4.辨证论治:肾虚、脾虚、血虚、气滞血瘀、寒凝血瘀、痰湿阻滞各型的证、治、方、药。【教学方法】课堂讲授:2学时第十节痛经【目的要求】1.掌握痛经的定义与诊断;辨证要点及辨证论治;2.熟悉痛经的病因病机及鉴别诊断。【教学内容】1.痛经定义及概述;2.病因病机:肾气亏损、气血虚弱、气滞血瘀、寒凝血瘀、湿热蕴结;3.诊断,与异位妊娠、胎动不安的鉴别诊断;4.辨证论治:肾气亏损、气血虚弱、气滞血瘀、寒凝血瘀、湿热蕴结各型的证、治、方、药。【教学方法】课堂讲授:2学时第十一节经行发热(自学)第十二节经行头痛(自学)第十三节经行眩晕(自学)第十四节经行身痛(自学)第十五节经行吐衄【目的要求】l.掌握经行吐衄的主要机理及辨证论治;2.熟悉经行吐衄的定义与诊断;3.了解其鉴别诊断。【教学内容】1.经行吐衄的定义及概述;2.病因病机:阴虚肺燥、肝经郁火;3.诊断,与内科吐血、衄血的鉴别诊断;4.辨证论治:阴虚肺燥、肝经郁火各型的证、治、方、药。【教学方法】课堂讲授:1学时第十六节经行泄泻(自学)第十七节经行浮肿(自学)第十八节经行乳房胀痛(自学)第十九节经行情志异常(自学)第二十节经行口糜(自学)第二十一节经行㾦㿔(自学)第二十二节经断前后诸证【目的要求】1.掌握经断前后诸证的辨证论治;2.熟悉经断前后诸证的定义、主要机理。【教学内容】1.经断前后诸证的定义及概述;2.病因病机:肾阴虚、肾阳虚;3.诊断;4.辨证论治:肾阴虚、肾阳虚各型的证、治、方、药。【教学方法】课堂讲授:1学时第二十三节经断复来(自学)第九章带下病【目的要求】1.掌握带下病的定义及病种;2.熟悉带下病的广义狭义之分;熟悉带下病的主要发病机理、辨证要点;熟悉带下病的治疗大法。【教学内容】1.带下病的定义;2.带下病的病种;3.广义带下与狭义带下的概念;4.带下病发病机理;5.带下病的辨证要点;6.带下病的治疗大法。【教学方法】课堂讲授:0.5学时第一节带下过多【目的要求】1.掌握带下过多的定义;掌握带下过多的辨证论治;2.熟悉带下过多的发病机理;3.了解本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教学内容】带下过多的定义及概述;病因病机:脾阳虚、肾阳虚、阴虚挟湿、湿热下注、湿毒蕴结;诊断,与白浊、白淫、漏下、经间期出血的鉴别诊断;辨证论治:脾阳虚、肾阳虚、阴虚挟湿、湿热下注、湿毒蕴结各型的证、治、方、药【教学方法】课堂讲授:0.5学时第二节带下过少【目的要求】1.掌握带下过少的定义;掌握带下过少的辨证论治;2.熟悉带下过少的病因病机;【教学内容】1.带下过少的定义及概述;2.病因病机:肾阴亏损、血瘀津亏3.诊断要点4.辨证论治:肾阴亏损型、血瘀津亏型证、治、方、药【教学方法】课堂讲授:0.5学时第十章妊娠病【目的要求】1.掌握妊娠病的定义、总的治疗原则与宜忌;2.熟悉主要发病机理。【教学内容】1.妊娠病的定义;2.范围:常见妊娠病;3.主要发病机理;4.治则与宜忌。【教学方法】课堂讲授:0.5学时第一节妊娠恶阻【目的要求】1.掌握妊娠恶阻的定义与辨证论治;2.熟悉其发病机理;3.了解其诊断与鉴别诊断。【教学内容】1.妊娠恶阻的定义及概述;2.病因病机:胃虚、肝热、痰滞;3.诊断;4.辨证论治:胃虚、肝热、痰滞各型的证、治、方、药。【教学方法】课堂讲授:1.5学时第二节妊娠腹痛(自学)第三节胎漏(自学)第四节胎动不安【目的要求】1.掌握胎动不安的定义、发病机理;辨证论治;2.熟悉其与妊娠腹痛、胎损难留的鉴别诊断。【教学内容】1.胎动不安的定义及概述;2.病因病机:肾虚、气虚、血虚、血热、外伤、癥瘕伤胎;3.诊断,与妊娠腹痛、胎殒难留、异位妊娠、鬼胎的鉴别诊断;4.辨证论治:肾虚、气虚、血虚、血热、外伤、癥瘕伤胎各型的证、治、方、药。【教学方法】课堂讲授:2学时第五节滑胎【目的要求】l.掌握滑胎的定义、辨证论治;2.熟悉其发病机理。【教学内容】1.滑胎的定义及概述;2.病因病机:肾气亏损、气血两虚;3.诊断;4.辨证论治:肾气亏损、气血两虚各型的证、治、方、药。【教学方法】课堂讲授:2学时第六节堕胎小产(自学)第七节胎死不下(自学)第八节异位妊娠【目的要求】1.掌握中医对异位妊娠的辨证论治;2.熟悉异位妊娠的定义。【教学内容】1.异位妊娠的定义及概述;2.分期:末破损期、已破损期、包块期;3.诊断,与早孕流产、黄体破裂、卵巢囊肿蒂扭转、急性阑尾炎的鉴别诊断;4.辨证论治:未破损期、已破损期、包块期各期的证、治、方、药。【教学方法】课堂讲授:1学时第九节鬼胎(自学)第十节胎萎不长(自学)第十一节妊娠小便淋痛(自学)第十二节胎气上逆(自学)第十三节胎水肿满(自学)第十四节妊娠肿胀【目的要求】1.掌握妊娠肿胀的定义、发病机理及辨证论治;2.熟悉各部位肿胀的不同名称。【教学内容】1.妊娠肿胀的定义及概述;2.病因病机:脾虚、肾虚、气滞;3.诊断;4.辨证论治:脾虚、肾虚、气滞各型的证、治、方、药。【教学方法】课堂讲授:1学时第十五节妊娠眩晕(自学)第十六节妊娠痫证(自学)第十七节妊娠心烦(自学)第十八节妊娠咳嗽(自学)第十九节妊娠失音(自学)第二十节胎位不正(自学)第二十一节过期不产(自学)第十一章临产病(自学)第一节难产(自学)第二节胞衣先破(自学)第三节胞衣不下(自学)第四节子死腹中(自学)第十二章产后病【目的要求】l.掌握产后病的发病机理、诊断的特殊要求与治疗原则;2.熟悉产后病的定义、范围。【教学内容】1.产后病的定义;2.范围:常见产后病;3.主要发病机理;4.特殊诊断;5.治疗原则及论治规律。【教学方法】课堂讲授:1学时第一节产后血晕(自学)第二节产后血崩(自学)第三节产后腹痛【目的要求】1.掌握产后腹痛的定义与辨证论治;2.熟悉其主要机理。【教学内容】1.产后腹痛的定义及概述;2.病因病机:血虚、血瘀、热结;3.诊断;4.辨证论治:血虚、血瘀、热结各型的证、治、方、药。【教学方法】课堂讲授:1学时第四节产后痉证(自学)第五节产后发热【目的要求】1.掌握产后发热的定义与辨证论治;2.熟悉其病因病机。【教学内容】1.产后发热的定义及概述;2.病因病机:血虚、感染邪毒、外感、血瘀;3.诊断,与乳痈、产后小便淋痛的鉴别诊断;4.辨证论治:血虚、感染邪毒、外感、血瘀各型的证、治、方、药。【教学方法】课堂讲授:2学时第六节产后身痛【目的要求】l.掌握产后身痛的定义与辨证论治;2.熟悉其主要机理。【教学内容】1.产后身痛的定义及概述;2.病因病机:血虚、血瘀、外感;3.诊断,与痹证的鉴别诊断;4.辨证论治:血虚、血瘀、外感各型的证、治、方、药。【教学方法】课堂讲授:1学时第七节产后恶露不绝【目的要求】1.掌握产后恶露不绝的定义与辨证论治;2.了解其主要病机。【教学内容】1.产后恶露不绝的定义及概述;2.病因病机:气虚、血热、血瘀;3.诊断;4.辨证论治:气虚、血热、血瘀各型的证、治、方、药。【教学方法】课堂讲授:0.5学时产后情志异常(自学)第九节产后小便不通(自学)第十节产后小便频数与失禁(自学)第十一节产后大便难(自学)第十二节缺乳【目的要求】l.掌握缺乳的辨证论治;2.熟悉缺乳的定义、主要机理。【教学内容】1.缺乳的定义及概述;2.病因病机:气血虚弱、肝郁气滞;3.诊断;4.辨证论治:气血虚弱、肝郁气滞各型的证、治、方、药。【教学方法】课堂讲授:0.5学时第十二节乳汁自出(附:回乳)(自学)第十三章妇科杂病第一节不孕症【目的要求】1.掌握不孕症的定义及辨证论治;2.熟悉其病因病机。【教学内容】l.不孕症的定义及概述;2.病因病机:肾虚、肝郁、痰湿、血瘀;3.诊断;4.辨证论治:肾虚、肝郁、痰湿、血瘀各型的证、治、方、药。【教学方法】课堂讲授:2学时第二节妇人腹痛【目的要求】1.掌握妇人腹痛的定义与辨证论治;2.熟悉其病因病机。【教学内容】1.妇人腹痛的定义及概述;2.病因病机:肾阳虚衰,血虚失荣、感染邪毒、湿热瘀结、气滞血瘀、寒湿凝滞;3.诊断,与异位妊娠、肠痈的鉴别诊断;4.辨证论治:肾阳虚衰、血虚失荣、感染邪毒、湿热瘀结、气滞血瘀、寒湿凝滞各型的证、治、方、药。【教学方法】课堂讲授:2学时第三节癥瘕【目的要求】l.掌握癥瘕的定义与辨证论治;2.熟悉癥与瘕的区别;3.了解其病因病机。【教学内容】1.癥瘕的定义及概述;2.病因病机:气滞、血瘀、痰湿、热毒;3.诊断,与子宫畸形、癃闭的鉴别诊断;4.辨证论治:气滞、血瘀、痰湿、热毒各型的证、治、方、药。【教学方法】课堂讲授:2学时第四节子宫脱垂(自学)第五节脏躁(自学)第十四章前阴病【目的要求】1.掌握前阴病的定义及主要发病机理;2.熟悉前阴病的范围及治疗大法;3.了解前阴通过经络、经筋及冲任督三脉与肾、肝、脾、胃的关系。【教学内容】1.前阴病的定义;2.范围:常见前阴病;3.主要发病机理;4.治疗大法。【教学方法】课堂讲授:0.25学时第一节阴痒【目的要求】1.掌握阴痒的定义及其各型的辨证论治;2.熟悉其病因病机、外治法;3.了解诊断及鉴别诊断。【教学内容】1.阴痒的定义及概述;2.病因病机:肝肾阴虚、肝经湿热、湿虫滋生;3.诊断,与消渴阴痒、阴虱的鉴别诊断;4.辨证论治:肝肾阴虚、肝经湿热、湿虫滋生各型的证、治、方、药。【教学方法】课堂讲授:0.25学时第二节阴肿(自学)第三节阴疮(自学)第四节阴痛(自学)第五节阴吹(自学)三、课时分配教学内容总学时数分配时数备注总论16第一章绪论2第一节中医妇科学定义与范围0.5第二节中医妇科学的发展简史1.5第二章女性的生殖脏器1第一节阴户玉门0.25第二节阴道子门0.25第三节胞宫0.5女性的生理特点5女性的生理基础3第二节女性的特殊生理2妇科疾病的病理特点4病因2第二节病机2妇科疾病的诊断要点2四诊要点1第二节辨证要点与常见证型1妇科疾病的治法概要2补肾滋肾0.5疏肝养肝0.5健脾和胃0.5第四节调理气血0.5附外治法自学第七章预防与保健0自学第一节月经期与妊娠期卫生第二节临产护理与产时卫生第三节产褥期与哺乳期卫生第四节围绝经期卫生各论第八章月经病10月经先期2含月经小总论月经后期自学月经先后无定期自学月经过多自学月经过少自学经期延长自学经间期出血自学崩漏2闭经2痛经2第十一节经行发热自学第十二节经行头痛自学第十三节经行眩晕自学经行身痛自学第十五节经行吐衄1第十六节经行泄泻自学第十七节经行浮肿自学第十八节经行乳房胀痛自学经行情志异常自学第二十节经行口糜自学第二十一节经行㾦㿔自学第二十二节经断前后诸证1第二十三节经断复来自学第九章带下病1.5第一节带下过多1含带下病小总论第二节带下过少0.5妊娠病8妊娠恶阻2含妊娠病小总论妊娠腹痛自学第三节胎漏自学胎动不安2滑胎2第六节堕胎小产自学第七节胎死不下自学第八节异位妊娠1第九节鬼胎自学第十节胎萎不长自学第十一节妊娠小便淋痛自学第十二节胎气上逆自学第十三节胎水肿满自学第十四节妊娠肿胀1第十五节妊娠眩晕自学第十六节妊娠痫证自学第十七节妊娠心烦自学第十八节妊娠咳嗽自学妊娠失音自学胎位不正自学第二十一节过期不产自学临产病0自学难产胞衣先破第三节胞衣不下第四节子死腹中产后病6产后血晕自学产后血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