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细胞 省赛获奖-精讲版课件_第1页
走近细胞 省赛获奖-精讲版课件_第2页
走近细胞 省赛获奖-精讲版课件_第3页
走近细胞 省赛获奖-精讲版课件_第4页
走近细胞 省赛获奖-精讲版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最新考纲1.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Ⅰ2.多种多样的细胞Ⅱ3.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Ⅱ4.糖类、脂质的种类和作用Ⅱ5.水和无机盐的作用Ⅰ实验:1.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2.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3.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热点提示1.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结构特点及比较2.举例说出常见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3.显微镜的使用和注意事项4.实验设计的内容、原理和评价5.蛋白质与核酸的结构特点、功能及两者之间的关系6.蛋白质的脱水缩合过程及相关计算7.水和无机盐的存在形式及生理作用8.糖类、脂肪、蛋白质、DNA的鉴定原理及相关实验探究9.联系社会热点考查各种化合物对生物体的重要意义1.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只有依赖活细胞才能生活。 (√)2.单细胞生物依靠单个细胞完成各项生命活动。 (√)3.多细胞生物依赖各种分化的细胞共同完成一系列复杂的生命活动。 (√)4.细胞是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 (√)5.所有生物都具有生命系统的各个层次。 (×)6.除病毒外,所有生物构成了生物圈这一结构层次。 (×)一、从生物圈到细胞[判断正误]见p1从生物圈到细胞

特别提醒:并非所有生物都具有生命系统的各个层次,如植物没有系统这一层次;单细胞生物没有组织、器官、系统这三个层次。议一议:病毒属于生命系统吗?对非细胞结构的生物——病毒的认识

病毒是生物的依据是它在宿主细胞内能够增殖,由于它不能独立地完成一定的生命活动,所以它不属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1.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它主要是由核酸和蛋白质分子组成的生物,且都有严整的结构。2.病毒的生活方式为寄生生活,病毒一旦离开活细胞,不再有任何生命活动。所以病毒的培养必须利用活细胞,不能利用培养细菌的培养基培养。3.病毒对寄主细胞的危害,主要靠其增殖活动破坏细胞的结构,细胞功能丧失。如乙肝病毒破坏肝细胞;脊髓灰质炎病毒破坏脊髓灰质前角的运动神经元,导致小儿麻痹;HIV病毒破坏T淋巴细胞,使人丧失免疫功能。

例:由A型流感病毒中的H5N1亚型引起的禽流感是一种高致病性禽类传染病,其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下列关于禽流感病毒的说法正确的是(

)A.虽然能引发传染病,但是其没有细胞结构,因此它不是生物B.能引发传染病,必须寄生在活细胞内C.在人工配制的富含有机物的培养基上就可以培养D.通过细胞分裂进行繁衍后代二、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1.高倍显微镜的使用[填空](1)在低倍镜下观察,找到要观察的物像,并移到

。⇓(2)转动

,换上高倍物镜。⇓(3)转动

,直到看清物像为止。视野中央转换器细准焦螺旋显微镜的使用基本原则:不管物像多么好找,任何情况下都必须先低倍镜后高倍镜观察。本讲实验——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见p32.显微镜的放大倍数(1)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指物像长度或宽度的放大倍数,而不是面积或体积。(2)总的放大倍数是目镜放大倍数与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3.目镜与物镜长短与放大倍数之间的关系(1)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距装片距离越近,如H1;反之则放大倍数越小,距装片距离越远,如H2。(2)目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小,反之则放大倍数越大。4.放大倍数的变化与视野范围内细胞数量变化的关系(1)一行细胞数量的变化,可根据放大倍数与视野范围成反比的规律计算。如:在10×10的放大倍数下看到64个细胞在视野的直径上排成一行,则转换为10×40的放大倍数后,看到的一行细胞数为16个。(2)圆形视野范围内细胞数量的变化,可根据看到的实物范围与放大倍数的平方成反比的规律计算。如:在10×10的放大倍数下看到64个细胞充满视野,则转换为10×40的放大倍数后看到的细胞数为4个。5.高倍镜与低倍镜下视野的比较物像大小看到细胞数目视野亮度物镜与载玻片的距离视野范围高倍镜大少暗近小低倍镜小多亮远大6.判断污物存在的位置(1)污物可能存在的位置:物镜、目镜或装片(2)判断方法7.显微镜成像特点显微镜下所成的像是倒立的虚像,即上下、左右均是颠倒的。细胞在显微镜下的像偏右上方,实际在载玻片上是偏左下方,要将其移至视野中央,应将载玻片向右上方移动,即物像位于哪个方向,则应向哪个方向移动装片,即“同向移动”原则。但研究细胞质环流方向时,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方向和实际环流方向一致

8.注意事项

(1)调节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时,两眼要注视物镜与盖玻片之间的距离,到快接近时(距离约为0.5cm)停止下降。

(2)首先用低倍镜观察,找到要放大观察的物像,移到视野中央,然后换上高倍物镜。

(3)换上高倍物镜后,不能再转动粗准焦螺旋,而只能用细准焦螺旋来调节。

(4)观察颜色深的材料,视野应适当调亮,反之则应适当调暗;若视野中出现一半亮一半暗,则可能是反光镜的调节角度不对;若观察花生切片标本材料一半清晰一半模糊不清,则可能是花生切片厚薄不均造成的。案例导析

如图所示:甲图中①②表示目镜,③④表示物镜,⑤⑥表示物镜与载玻片之间的距离,乙和丙分别表示不同物镜下观察到的图像。下面描述正确的是A.①比②的放大倍数大,③比④放大倍数小B.把视野里的标本从图中的乙换为丙时,应选用③,同时提升镜筒C.从图中的乙转为丙,正确调节顺序:转动转换器→调节光圈→移动标本→转动细准焦螺旋D.若使物像放大倍数最大,甲图中的组合一般是②③⑤(1)若乙图是在①×④=100倍的组合下观察到的气孔数,若转换为②×③=200倍的组合下观察到的气孔数为多少个?(2)若丙图观察到的细胞是位于乙图右上方的细胞,从图中的乙转为丙时,应如何移动装片?答案:(1)2个(2)向右上方移动

显微观察类实验总结(见创新设计p9)用显微镜观察的方式分为两种:1.原色观察:即观察材料不用染色,直接用显微镜观察即可。相关实验有: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几种细胞、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观察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等。2.染色观察:即观察材料要经染色剂染色后才可用显微镜观察。相关实验有: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用高倍显微镜观察线粒体、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或减数分裂等。显微观察类实验题目的分析方法(见创新设计p9)1.了解临时装片的制作方法2.掌握实验操作的一般程序取材⇒(染色)⇒制片⇒显微观察方法实验材料特点实验名称压片法比较疏松的材料,如根尖、花药等。实验中要压碎,以使细胞分散,便于观察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装片法微小生物(如草履虫、衣藻)或大型生物的部分细胞(如人口腔上皮细胞、叶表皮细胞),直接观察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观察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切片法相对较大、较硬的材料,如花生生物组织中脂肪的检测3.明确题目中器材和药品的用途(见创新设计p9)

熟悉常用器材和药品的用途及使用方法,就可能从中发现实验设计的思路和方法,甚至得到具体的实验步骤。现将常用药品的作用总结如下:试剂作用龙胆紫溶液(醋酸洋红液)用于染色体染色,可观察染色体健那绿染液专一性染线粒体的活细胞染料吡罗红—甲基绿染液对细胞中DNA(甲基绿)、RNA(吡罗红)进行染色,可观察、检测DNA和RNANaCl配制生理盐水,可用于维持动物细胞的正常形态或提取DNAHCl解离细胞或改变溶液的pH蔗糖配制蔗糖溶液,用于测定植物细胞液的浓度或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现象专项升格集训一——显微镜相关问题考查专训(见创新设计p9)显微镜的使用▲下列显微镜操作的方法中,正确的选项是(

)①对光时,阳光照在反光镜上,视野越亮越好②进行低倍物镜与高倍物镜的转换时,扳动物镜转动较省力③使用完毕之后要用干布拭去载物台上的水和脏物④装箱之前,应下降镜筒,使物镜插入通光孔中⑤取、放显微镜时,要左手托镜座,右手握镜臂,并且要轻拿轻放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⑤D.③⑤

答案:D1.下面甲→戊是用显微镜观察的几个操作步骤,如下图在显微镜下要把视野中的物像从图1转为图2,其正确的操作步骤是(

)

甲:转动粗准焦螺旋乙:调节光圈丙:转动细准焦螺旋丁:转动转换器戊:移动标本

A.甲→乙→丙→丁 B.戊→丁→乙→丙

C.乙→甲→戊→丁 D.丁→戊→丙→乙

解析:图1为低倍镜物像,图2为高倍镜物像,由图1到图2因视野范围变小,必须先移动标本将物像调到视野中央,再换高倍物镜,调整细准焦螺旋,但一定不能转动粗准焦螺旋。答案:B2.观察细胞中染色体行为并计数时,使用光学显微镜的正确方法是(

)A.低倍镜对焦,将观察目标移至视野中央,换用高倍镜并增加进光量,调焦观察

B.低倍镜对焦,将观察目标移至视野中央,换用高倍镜并减少进光量,调焦观察

C.低倍镜对焦,换用高倍镜,将观察目标移至视野中央,减少进光量,调焦观察

D.高倍镜对焦,将观察目标移至视野中央,增加进光量,调焦观察

解析:显微镜使用规则:先用低倍镜对焦,再用高倍镜观察。因为高倍镜视野范围小、视野暗,所以换用前应将观察目标移至视野中央,换用后调节增加进光量,并调节焦距,进行观察。答案:A▲用显微镜观察标本时,正确的操作顺序应是(

)①把装片放在载物台上,使标本位于低倍物镜的正下方②眼睛从侧面注视物镜,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至离标本0.5cm处③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④调节反光镜,左眼注视目镜,使视野明亮⑤用左眼注视目镜,同时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上升,直到看见物像;再用细准焦螺旋调节,使视野中的物像清晰⑥转动转换器使高倍物镜对准通光孔⑦转动细准焦螺旋,直到物像清晰⑧将要观察的物像移动到视野中央

A.①③②④⑤⑦⑧⑥B.③④①②⑤⑧⑥⑦

C.④③①⑦②⑥⑤⑧D.①②③④⑦⑥⑤⑧B显微镜的构造及成像原理3.使用普通光学显微镜观察水中微生物,若发现视野中微生物如图1所示方向游走,请问应该把载玻片向图2所示的哪个方向移动(

)A.甲B.乙C.丙D.丁解析: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是倒立的虚像,物像位于哪个方向,玻片应向哪个方向移动。答案:C▲用显微镜检查人血涂片时,发现视野内有一清晰的淋巴细胞(如图)。为进一步放大该细胞,首先应将其移至视野正中央,则装片的移动方向应是(

)A.向右上方B.向左上方

C.向右下方D.向左下方

解析:装片移动原则是“同向移动”,像在何方就向何方移装片。答案:A4.(2010·滨州模拟)如图所示,1,2为物镜,3,4为目镜,5,6为观察到物像时物镜与标本之间的距离。下列各组情况中,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最大的是(

)A.1,3,5B.2,4,6C.2,3,5D.2,4,5

解析: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目镜和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要使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最大,必须使用放大倍数最大的目镜和物镜。在物镜1和2中,长度较长的2放大倍数大;在目镜3和4中,长度较短的3放大倍数大。高倍物镜成像时,镜头与标本之间的距离较小。故正确答案为C。答案:C▲用显微镜观察装片时,在低倍镜下发现有一异物,当移动装片时,异物不动;转换高倍镜后,异物仍可以观察到,则异物可能存在于(

)A.物镜上 B.目镜上

C.实验材料上 D.反光镜上

答案:B显微镜放大倍数问题5.用显微镜的一个目镜分别与四个不同倍数的物镜组合起来观察细胞。当成像清晰时,每一物镜与装片的距离如图所示。如果载玻片位置不变,下列哪一物镜在一个视野中看到的细胞最多(

)答案:D6.显微镜目镜为10×、物镜为10×时,视野中被相连的64个分生组织细胞所充满。若物镜转换为40×后,则在视野中可检测到的分生组织细胞数为(

)

若64个细胞排成一行,则换40×物镜后,视野中可检测到的分生组织细胞数为(

)A.2个 B.4个C.8个D.16个

解析: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目镜倍数×物镜倍数。在放大100倍时,设视野直径为d,则面积S=π()2,此时视野中有64个细胞;当放大400倍时,其直径相当于原来的1/4,则圆面积S=π()2,即为原来的1/16,故看到的细胞数目为64/16=4个。若64个排成一行,放大400倍,其长度相当于原来的1/4,则看到的细胞数为64×1/4=16个。答案:B

D显微镜知识的综合考查(2010·泉州模拟)右图是显微镜的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如果[8]上安置的两个物镜标有40×和10×,目镜[6]标有10×,那么根据图中物镜的安放状态,所观察到物像的________(填“长度”“面积”和“体积”)是物体的________倍。

(2)某同学依次进行了下列操作:①制作装片;②用左眼注视目镜视野;③转动[4]调至看到物像;④转动[5]调至物像清晰。你认为该操作程序是否正确?如有不完整请作补充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该同学观察时,[6]上标有15×字样,[9]的两个镜头上分别标有40×和10×字样,他用40×观察后转换10×,此时视野内的细胞数量比原来多还是少?(4)这时,他发现了一个理想的物像,位于视野右下方。为了便于高倍(40×)观察,他应向________移动载玻片,再转换高倍镜。(5)大部分动植物体是不透明的,不能直接在显微镜下观察,一般要经过特珠处理,如将标本做成很薄的切片。但酵母菌、水绵、洋葱表皮等材料却可以直接做成装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这主要是因为它们(

)A.是单个或单层细胞B.都带有特殊的颜色C.是无色透明的D.是活的细胞答案:(1)长度100

(2)不正确。正确操作是:①→转动[5]下降镜筒→②→转动[5]调至看到物像→转动[4]调至物像清晰(3)多(4)右下方(5)A生物实验设计及解题策略一、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二、实验设计的基本内容三、实验设计的基本思路四、高考实验设计的题型

五、实验设计应注意的问题

1.变量的概念及种类;变量或称因子,是指实验过程中被操作的特定因素或条件。按性质不同,变量通常可分为两类:①实验变量与反应变量:

实验变量是指实验中由实验者所操纵的因素或条件。反应变量是指实验中由于实验变量而引起的变化和结果。通常两者之间具有因果关系,而设计实验的目的在于获得和解释这种前因后果。如“植物向光性的实验设计和观察”的目的在于是否获得单侧光(实验变量)与植物向光性(反应变量)的因果关系。②无关变量与额外变量:无关变量是指实验中除实验变量以外的其他一切影响实验现象或结果的因素或条件。额外变量是指实验中由无关变量引起的变化和结果。无关变量对实验结果同样产生影响并使实验结果有误差,但实验设计中不作为研究对象,而是控制或减少无关变量的干扰。如上述实验中除实验变量有无单侧光外,外界的气温、湿度等都属于无关变量。实验的关键之一在于通过控制无关变量而减少额外变量,以减少误差。严格控制无关变量,遵循单一变量原则在任何一个实验中,无关变量总是大量存在的,而且类型繁多。只有严格控制无关变量,消除了无关变量的影响,才能真正确定实验变量与反应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体现生物实验设计的科学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因此,控制无关变量是实验设计中的精髓。常用的控制无关变量的方法主要有以下两种:平衡法:设置对照组,使无关变量对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影响相同,从而使实验结果在相同的条件下显现出来,体现对照原则和等量原则,增强实验结果的严谨性和说服力。多数无关变量可通过设置对照来控制。消除法:排除或隔离无关变量的影响。如在杂交实验中,去雄和在人工授粉前后都应给雌花套上纸袋以隔离其他花粉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在微生物实验中,灭菌和在无菌环境中操作,可以排除杂菌污染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在许多实验中都应设法提供适宜条件,以排除不利环境条件对实验结果的影响。2.实验组与对照组;通常一个实验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是指能反映实验目的,需要研究的接受实验变量处理的对象组。而对照组是不进行实验变量处理的对象组。这样,从理论上说,由于无关变量对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影响是相等的,被平衡了的,故实验组与对照组两者之间的差异,则可认定为是来自实验变量的效果,这样的实验结果是可信的。对照组的类型按对照的内容和形式的不同,通常有以下几种对照类型:(1)空白对照:是指不做任何实验处理的对照组。例如,在“生物组织中还原糖的鉴定”的实验中,向甲试管溶液加入试剂,而乙试管溶液不加试剂,一起进行沸水浴,比较它们的变化。这样,甲为实验组,乙为对照组,且乙为典型的空白对照。空白对照能清楚地对比和衬托出实验组的变化和结果,增强了说服力。(2)自身对照:是指实验与对照在同一对象上进行,即不另设对照组。单组法和轮组法,一般都包含有自身对照。如“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就是典型的自身对照。自身对照方法简便,关键是要看清楚实验处理前后现象变化的差异,实验处理前的对象状况为对照组,实验处理后的对象变化则为实验组。(3)条件对照:是指虽然给对象施以某种实验处理,但这种处理是作为对照意义的,或者说这种处理不是实验假设所给定的实验变量。例如“用动物激素饲喂小动物”的实习实验,采用等组实验法,其实验设计方案是:甲组饲喂甲状腺激素(实验组),乙组饲喂甲状腺抑制剂(条件对照组),丙组不饲喂药剂(空白对照组)。该实验既设置了条件对照,又设置了空白对照,通过比较、对照,更能充分说明实验变量——甲状腺激素有促进幼小动物的个体发育的作用。(4)相互对照:是指不另设对照组,而是几个实验组相互对比对照,在等组实验法中,大都是运用相互对照,如“植物的向性”的等组实验中采用的都是相互对照,较好地平衡和抵消了无关变量的影响,使实验结果更具有说服力。

六、生物实验设计的解题策略——实验设计“六要素”新课程标准对探究性研究的具体要求是:“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确认变量、作出假设和预期、设计可行的研究方案、处理和解释数据、根据数据做出合理的判断等”。因此,所有实验设计的主要问题就是“六要素”,即细心审题、原理分析、材料分析、变量分析、结果分析和正确表达。审题①浏览试题;②明确要求;③挖掘条件(特别是隐涵条件)类型分析实验类型验证性实验探究性实验实验目的试题中已知,用线画出即可把题目中提出的问题变为陈述句实验假设不需要假设对探究问题提出一种可能性原理分析实验原理即实验所依据的科学道理,涉及生物学及相关学科中的许多方法和原理。要结合课本所学知识,并充分利用题中给出的实验条件来确定实验原理材料分析试题一般会给出材料用具,但完全开放性试题要求根据实验目的,自主选择实验材料和用具(原则:不要少用也不要多用)变量分析步骤1获取实验中的变量(唯一不同的量),将材料用具用1、2、3……进行分组标号步骤2①不施加实验变量(自然条件或模拟自然条件),设为对照组;②施加实验变量,设为实验组(也可能是相互对照);③控制无关变量,即其他条件相同(考虑可操作性原则和重复原则)步骤3根据反应变量,反应或培养一段相同时间后,寻找具有可操作性的观察指标(特异颜色变化、沉淀反应;形态结构、生理特征变化等),或测定指标(生长发育速度、生化反应速度等),记录数据或结果。结果分析根据实验原理确定已知实验结果,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准确描述对应假设,分类讨论:①实验组和对照组无显著差异,实验变量无影响;②实验组比对照组好,实验变量有利;③实验组比对照组差,实验变量不利(如果是相互对照,也分类讨论)实验结论:对应实验目的做出肯定结论表达将实验分析的结果用语言、文字、图表、曲线予以正确表达检查检查实验设计及语言表达有没有科学性错误【例】科学的发现看似偶然,其实是必然的。青霉素的发现就是一个最好的例证。

(1)仔细阅读下列句子,按青霉素发现的过程进行排序________。(只写编号)①弗莱明用一小滴青霉菌所产生的代谢物质,滴在正在生长的葡萄球菌上,几小时后葡萄球菌奇迹般地消失了。②弗莱明发现青霉菌菌落周围葡萄球菌不能生长。③或许是青霉菌的生长抢夺了葡萄球菌的营养,或许是青霉菌产生了某种代谢物质杀死或抑制了葡萄球菌的生长。④他将青霉菌的代谢物质稀释1000倍进行实验仍然有效;并试着用青霉菌的代谢物质治疗局部多种细菌感染的伤口也获得成功。⑤他把这种代谢物质命名为青霉素。(2)发现青霉素的过程与弗莱明的科学态度和思维方式有关。他采用青霉菌所产生的代谢物质进行实验,主要想验证的假设是(

)A.青霉菌的生长抢夺了葡萄球菌的营养B.青霉菌产生的某种代谢物质杀死或抑制了葡萄球菌的生长C.青霉菌的生长以葡萄球菌为营养D.青霉菌产生的某种代谢物质刺激了葡萄球菌的生长(3)仔细分析(1)题的句子,归纳弗莱明在发现青霉素的过程中得到的三个实验结论。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对弗莱明发现青霉素的整个过程进行总结,可以得出科学研究大致分为五个步骤。请在下图每个小方框中各填入科学研究的某个步骤,并用箭头(→)把方框连接起来。

解析:了解青霉素发现史的简要发展进程,根据题目提供的选项的逻辑关系,就可以把正确的顺序排列出来,即观察到某种现象→提出假设→设计多种实验验证假设→数据统计分析→得出结论。如此顺序多次重复,便能使科学不断向前发展,遗传规律的发现和研究过程与此有着惊人的类似。青霉素的发现和批量生产、应用,挽救了大批细菌感染者的生命,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伤员的生命。因此,人们常把青霉素称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继原子弹、雷达之后的第三大发明。答案:(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