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九年级物理全册第10章机械能内能及其转化10.2内能第1课时物质结构教学课件新版北师大版_第1页
2022年九年级物理全册第10章机械能内能及其转化10.2内能第1课时物质结构教学课件新版北师大版_第2页
2022年九年级物理全册第10章机械能内能及其转化10.2内能第1课时物质结构教学课件新版北师大版_第3页
2022年九年级物理全册第10章机械能内能及其转化10.2内能第1课时物质结构教学课件新版北师大版_第4页
2022年九年级物理全册第10章机械能内能及其转化10.2内能第1课时物质结构教学课件新版北师大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0.2内能第十章机械能、内能及其转化第1课时物质结构逐点导讲练课堂小结作业提升学习目标课时讲解1课时流程2物质的构成分子热运动分子间的作用力尘土、树木、水、火焰、空气、星辰,我们周围的一切,包括有生命的和无生命的,都是物质。从无限的宇宙到微小的基本粒子,物质以各种各样的形态展现着。仰望天空,群星闪烁。宇宙到底有多大呢?人们还在探究。在我们的周围,有潺潺的流水,美丽的鲜花,飞翔的小鸟,嬉闹的人群。这便是人们熟悉的世界。在人们不能直接看到的世界里,同样奥秘无穷。那里有细胞、病毒、分子、原子……目前科学家的研究已进入这样的微观世界。知1-导感悟新知知识点物质的构成1肉眼下的金条和电子显微镜下的金条有什么不同?感悟新知常见的物质是由极其微小的粒子——分子、原子构成的。(1)无论是生命体还是非生命体,无论物体是大还是小,都是由分子、原子等粒子构成的。

(2)

分子和原子非常小,若把分子看成球形,一般分子的直径以10-10m为单位来量度。

(3)构成物质的分子数量非常巨大。如,体积为1cm3

的空气中分子数大约为2.7×1019

个。知1-讲感悟新知(4)构成物质的分子间有间隙。实验:如图1所示,将50mL的酒精倒入50mL的水中,反复倒置几次,混合后总体积小于100mL。知1-讲感悟新知知1-讲深度理解:酒精与水混合后体积变小的原因:一是两液体分子进入彼此的空隙;二是压强增大把分子之间的空隙压小了。50mL酒精和50mL水混合后变成93mL,若把这93mL分两个量筒装后却变成97mL。即压强使它压缩了4mL,而彼此进入对方分子的空隙中只改变了3mL。所以,体积变小,压强是主因,彼此进入对方的空隙是次因。知1-练感悟新知[中考·山西]新冠疫情期间,科学家为了说明戴口罩防护的重要性,用高速摄像机拍下来打喷嚏的过程。数万个几微米到几十微米的小液滴(气溶胶)组成高密度喷射物,最远可达8m,大量病毒随产生的小液滴传播开来。小明认为病毒随喷嚏向四周飞散是分子的运动。你认为他的说法________(填“正确”或“不正确”),你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例不正确小液滴不是分子,小液滴的运动属于物体的机械运动知1-练感悟新知教你一招:分子非常小,肉眼无法看到,凡是眼睛能直接看到的微小颗粒物,如:烟尘、粉尘、白气的运动等都不是分子的运动。知2-导感悟新知知识点分子热运动2点击画面播放气体扩散现象知2-导感悟新知液体扩散现象固体扩散现象点击画面播放感悟新知知2-讲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息地做无规则的运动。扩散:不同的物质在互相接触时可以自发地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作扩散。(1)扩散现象表明:①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的运动;②组成物质的分子间有间隙。

(2)理解要点:①任何两种不同物质间都能发生扩散现象。②温度越高扩散越快。③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叫作分子的热运动。感悟新知知2-讲3. 实验探究实验一:用二氧化氮气体与空气进行实验,观察气体间的扩散。实验二:用浓硫酸铜溶液与清水进行实验,观察液体间的扩散。实验三:观察扩散过程与温度的关系。感悟新知例知2-练[中考·随州]初三总复习阶段,善于思考的乐乐同学结合生活现象对分子动理论有了一些新的思考,其中说法错误的是()A.春雨润万物,冬雪披素衣。由于水分子间距不同表现为雨雪不同物态B.5月的街头,杨花飞絮随风舞,好似雪花满天飞,这不属于分子热运动知2-练感悟新知C.临近中午,食堂菜香四溢,香味分子跑到空气分子的空隙中去了D.我看着照片中满池的荷花,仿佛嗅到了荷花的芬芳,这属于扩散现象答案:D知2-练感悟新知方法提示:扩散现象是大量分子无规则热运动的宏观体现,表现为不同物质相互接触时自发地彼此进入对方。我们通过扩散现象来研究微观的看不见的分子热运动,这是研究微观现象常用的方法。知3-导感悟新知知识点分子间的作用力3气体被压缩时都会产生“抵抗”,要是压缩液体和固体呢?是什么力使得两块铅块结合在一起?知3-导感悟新知分子间存在引力和斥力感悟新知知3-讲探究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1)实验目的:探究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

(2)实验器材:两块表面光滑的铅块、重物、大号注射针筒、一杯水。

(3)实验步骤:a.把两块表面干净的铅块压紧,下面挂一重物,看能否把它们拉开,如图2甲所示。b.利用针筒抽取半筒水,用食指按住筒嘴,然后用力推活塞,看能否将水压缩,如图2乙所示。感悟新知知3-讲b.利用针筒抽取半筒水,用食指按住筒嘴,然后用力推活塞,看能否将水压缩,如图2乙所示。

(4)实验现象:a.实验甲可以看到:将两块铅的光滑面压紧后就结合在一起,吊一重物时也不能把它们拉开。b.实验乙可以看到:水不容易被压缩。

(5)实验结论:实验甲表明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实验乙表明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斥力。感悟新知知3-讲2.分子间引力和斥力总是同时存在的,不存在只有引力或只有斥力的情况。引力和斥力的强弱与分子间的距离有关。感悟新知知3-讲特别提醒:分子间的作用力不直观,我们不能直接观察到它,但它的特点与弹簧被拉伸或压缩时表现出的力的特点相似,两者加以比较,有助于我们进一步理解分子间作用力的特点,这样的方法叫作类比法。感悟新知例知3-练把一块表面很干净的玻璃板水平地挂在弹簧测力计下(如图3甲所示),手持弹簧测力计上端,将玻璃板放到恰好与水槽内水面相接触(如图3乙所示),并慢慢向上提起弹簧测力计,发现弹簧测力计的示数________(填“变大”“不变”或“变小”),其原因是玻璃板与水接触面之间存在______________。变大引力知3-练感悟新知特别提醒:实验中,玻璃板下表面恰好与水面相接触,但未浸入水中,故其未受到浮力的作用。水可以传递压强,相当于玻璃板下表面也会受到大气压的作用,其上下表面受到的压力相互抵消。知4-导感悟新知固体、液体和气体各具有什么样的特征?知识点固体、液体和气体的特征4感悟新知知4-讲物质的三态特征与分子结构关系:物质状态固态液态气态特征既有一定的体积,

又有一定的形状只有一定的体积,

没有确定的形状,

能流动既没有确定的体积又没有固定的形状,能流动分子间距离很小较大很大分子作用力很大较小十分微弱,可以忽略分子运动在原位置附近振动振动一会儿,又

移动到处运动,充满整个空间感悟新知知4-讲分子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的运动状态(如图4所示):感悟新知知4-讲深度理解:不同状态下物质的分子排列方式可以用类比法进行理解:固态物质的分子排列规则,就像上课时坐在座位上的学生;液态物质的分子可以移动,就像课间教室中的学生;气态物质的分子几乎不受分子间作用力的约束,就像操场上乱跑的学生。感悟新知例知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