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济宁市名校高一第二学期化学期末联考模拟试题《5份试卷合集》_第1页
2022届济宁市名校高一第二学期化学期末联考模拟试题《5份试卷合集》_第2页
2022届济宁市名校高一第二学期化学期末联考模拟试题《5份试卷合集》_第3页
2022届济宁市名校高一第二学期化学期末联考模拟试题《5份试卷合集》_第4页
2022届济宁市名校高一第二学期化学期末联考模拟试题《5份试卷合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一(下)学期期末化学模拟试卷一、单选题(本题包括2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下列有关性质的比较,不能用元素周期律解释的是( )A.酸性:HCI>HF B.金属性:Na>MgC.碱性:KOH>NaOH D.热稳定性:HCI>HBr.将4molA和2molB在2L的密闭容器内混合,并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2A(s)+B(g)WC(g),若经2s后测得C的浓度为0.6m6・「,现有下列几种说法:①用物质A表示的反应的平均速率为0.3mol•I/】•尸②用物质B表示的反应的平均速率为0.6mol•L1•N③2s时物质A的转化率为30%④2s时物质B的浓度为0.7mol•「其中正确的是()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在下列各溶液中离子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A.强碱性溶液中:K+、A伊、C「、SO?B.含0.1mol/LFe3+的溶液中:K+、Mg2\「、N03~C.含0.1mol/LCa2+的溶液中:Na\K\CO32\CFD.室温下pH=l的溶液中:Na+、Fe3*、NO3-、SO424.氯酸钾是常见的氧化剂,用于制造火药、烟火,工业上用石灰乳氯化法制备氯酸钾的流程如下策气 氯化钾III浓淡।6灰乳—I不化I过滤FT溶解卜—―•►策酸钾晶体己知:氯化过程主要发生反应6Ca(OH)2+6CI2=^=5CaCl2+Ca(CIO3)2+6H2O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工业生产氯气的方法是电解饱和食盐水B.由制备流程可知:KCI03的溶解度大于Ca(CI03)z的溶解度C.向热的滤液中加入稍过量的氯化钾,溶解后进行冷却,有大量氯酸钾晶体析出D.氯化过程需要控制较高温度,其目的是加快反应速率和减少Clz与Ca(OH)z之间的副反应5.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金属钠和水反应:Na+2H2O=Na++20H-+HztB.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少量二氧化硫气体:SO2+2OH-=SO32+H2OC.硫酸钱溶液和氢氧化钢溶液反应:Ba2*+SO42=BaSO4^D.碳酸氢钠溶液和过量的澄清石灰水混合:2HCO3-+Ca2++2OH-=CaCO3>k+CO32+2H2O.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丙烯与氯化氢加成的产物有2种B.联二苯的二氯取代物有15种c.立方烷的六氯取代物有c.立方烷的六氯取代物有3种D.分子式为CCLF2的物质只有一种空间结构.下列元素不属于第三周期的是A.漠B,硫A.漠B,硫C.磷D.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可食用植物油含有的高级脂肪酸甘油酯是人体的营养物质B.石油的分慵、煤的液化和气化都是物理变化,石油的裂化、裂解都是化学变化C.淀粉、蛋白质、葡萄糖都是高分子化合物D.以重油为原料裂解得到各种轻质油.X、Y、Z三种短周期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所示,Y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A.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X、Y、Z三种元素所形成的单质中,X的单质最稳定B.Z元素的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一定是一种强酸C.Z单质在B.Z元素的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一定是一种强酸C.Z单质在Y单质中燃烧可反应生成ZY3D.z单质与Fe反应生成的化合物中,铁元素显+3价.我国科研人员提出了由COz和CH4转化为高附加值产品CWCOOH的催化反应历程。该反应历程示意该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A.B.CH4TCH3COOH过程中,有该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A.B.CH4TCH3COOH过程中,有C-H键发生断裂①今②吸收能量并形成了C-C键D.生成D.生成CHsCOOH总反应的原子利用率为100%.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Y原子的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Z位于元素周期表IDA族,W与X属于同一主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r(W)>r(Z)>r(Y)B.由X、丫组成的化合物中均不含共价键Y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比Z的弱X的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W的强12.短周期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递增,a、b、c、d、e、f是由这些元素组成的化合物,d为淡黄色的离子化合物,m为元素丫的单质,通常为无色无味的气体。上述物质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噂国•恒

山仞胆噂国•恒

山仞胆A.原子半径:W<X<Y<ZB.阴离子的还原性:Y>WC.图中物质的转化过程均为氧化还原反应D.a一定由W、X两种元素组成13.下列关于苯的叙述正确的是()%/催化剂④Brj/FeBr, 浓HNO,,浓H2SO4/50〜60t" 0V.Z ® "。2/燃烧②A.反应①为取代反应,有机产物的密度比水小B.反应②为氧化反应,反应现象是火焰明亮并带有较多的黑烟C.反应③为取代反应,有机产物是一种烧D.反应④Imol苯最多与3moiHz发生加成反应,是因为苯分子含有三个碳碳双键.一定温度下,固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M(g)+N(g)一2W(g),能说明该反应一定达到平衡的是( )A.vJWJjg^vtWJs)# B.vi=v»=0C.容器内气体总质量不变 D.n(M):n(N):n(W)=l:1:2.由:二和学二组成的11g水中,含有的中子的物质的量为()A.4.5molB.5molC.5.5molD.6mol.下列变化化学键未被破坏的是A.冰融化B.NaCl固体熔化C.NG溶于水D.上与Ck反应.下列物质中只含离子键的是A.MgCLB.NaOHC.HC1D.CtfaCOONaA.增大压强,反应速率一定加快B.升高温度和使用催化剂都可以改变反应的活化能,加快反应速率C.增大反应物的量,能使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加,化学反应速率加快D.活化能的大小可以反映化学反应发生的难易程度。19.(6分)在298K、l.OlxlO5Pa,将22g82通入0.75L1.0molUNaOH溶液中充分反应,测得反应放出的热量为akJ。已知该条件下1mol82通入1L2.0moH/iNaOH溶液中充分反应放出的热量为bkJ。则CO2与NaOH反应生成NaHCO3的热化学方程式为().AH=-(2b-a)kJ-mol1AH=+(4a-b)kJ-mol1AH=-(4a-b)kJ-mol1AH=+(2b-a)kJ-mol'1CO2(g)+NaOH(aq)AH=-(2b-a)kJ-mol1AH=+(4a-b)kJ-mol1AH=-(4a-b)kJ-mol1AH=+(2b-a)kJ-mol'1CO2(g)+NaOH(aq)—NaHCO3(aq)CO2(g)+NaOH(aq)~NaHCO3(aq)CO2(g)+NaOH(aq)——NaHCO3(aq)(6分)最早使用的化学电池是锌铳电池,即大家熟悉的干电池,其结构如图所示。尽管这种电池的历史悠久,但对于它的化学过程人们尚未完全了解。一般认为,放电时,电池中的反应如下:E极:2MnO24-2e-+2NH4+===Mn2O3+H2O+2NH3/rF极:Zn—2e-===Znz+总反应式:2Mn£)2+Zn+2NH4+===Mn2O3+Zn2++2NH3个+Hz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E极是电池的正极,发生的是氧化反应F极是电池的负极,发生的是氧化反应C.从结构上分析,锌铭电池应属于可充电电池D.锌铁电池内部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是可逆的二、计算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6分)取A克铝粉和FeB粉末组成的铝热剂,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加热使之充分反应。将反应后所得混合物研细,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完全后放出气体0.672L;另取A克相同的铝热剂与足量稀硫酸作用,反应产生3.36L气体(上述气体体积均已换算成标准状况)。A克铝热剂中铝的物质的量为moLA克铝热剂发中铝热反应,生成铁的质量为g。(3)计算该铝热剂中铝粉的质量分数(结果准确到0.1%)。三、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8分)实验室可用下列几组试剂制取少量阳:①固体Ca(0H)2和NH£1;②浓氨水和固体CaO;③浓氨水.请回答下列问题:(1)用上述三组试剂制取少量血,需要加热的是(填序号),第①组试剂中产生烟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2)下面的制取装置图中,方法①应选用装置 (填“A”或"B”,下同),方法②应选用装置A B(3)在制取后,如果要干燥氨气,应选用的干燥剂是(填字母)。A.浓硫酸B.固体氢氧化钠C.五氧化二磷D.碱石灰E.固体CaOF.无水CaCl2(4)检验集气瓶中是否收集满氨气的方法是.(5)为防止环境污染,如下装置(盛放的液体为水)可用于吸收多余烟的是(填序号)。四、推断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8分)通过石油裂解可以获得乙烯,再以乙烯为原料还可以合成很多的化工产品,试根据下图回答有关问题。已知:有机物D是一种有水果香味的油状液体。(1)有机物B的名称为,结构简式为.决定有机物A、C的化学特性的原子团的名称分别是O(2)写出图示反应②、③的化学方程式,并指明反应类型:②;反应类型 o③ ;反应类型 .五、综合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10分)(变式探究)已知有以下物质相互转化。气体溶液焰色反应呈■*(dW紫色(透过蓝色钻玻璃)白色沉淀H八幺而气体溶液焰色反应呈■*(dW紫色(透过蓝色钻玻璃)白色沉淀H八幺而2一空气一红楣色盐酸H色沉淀E ►沉淀F——•|G溶液|试回答下列问题:(DB的化学式为,D的化学式为.(2)由E转变成F的化学方程式为.(3)用KSCN鉴别G溶液的离子方程式为:向G溶液加入A的有关反应离子方程式为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题包括2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A【解析】A项,由元素周期律可解释非金属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的强弱,不能解释气态氢化物水溶液酸性的强弱;B项,核电荷数:Na<Mg,原子半径:Na>Mg,原子核对外层电子的引力:Na<Mg,金属性:Na>Mg,可用元素周期律解释;C项,金属性:K>Na,碱性:KOH>NaOH,能用元素周期律解释;D项,非金属性:CI>Br,热稳定性:HCOHBr,能用元素周期律解释;不能用元素周期律解释的是A,答案选A。点睛:本题考查元素周期律,理解元素周期律的实质和内容是解题的关键。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原子半径、元素的主要化合价、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呈周期性变化。元素金属性的强弱可通过金属单质与水(或酸)反应置换出氢的难易程度或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碱性的强弱推断,元素非金属性的强弱可通过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强弱、或与氢气生成气态氢化物的难易程度以及氢化物的稳定性推断。注意:元素非金属性的强弱不能通过含氧酸酸性强弱或气态氢化物水溶液酸性强弱判断,如由非金属性:S<CI可推出酸性:H2SO4<HCIO4;但酸性:HzSOAHClO等。D【解析】【详解】利用三段式法计算:B的浓度为浮=lmol/L2L2A(s)+B(g)=2C(g)TOC\o"1-5"\h\z起始(mol/L): 1 0变化(mol/L): 0.3 0.62s时(mol/L): 0.7 0.6①A为固体,由于固体的浓度在反应中不改变,所以不能用固体物质来表示反应速率,故①错误;②2s内,用物质B表示的反应的平均速率为v(B)="a"U=0.15mol・LT・sT,故②错误;2s③2s时物质A的转化率为a=-=--xl00%=30%,故③正确:4moi④2s时物质B的浓度为0.7mol・「,故④正确。所以正确的为③④。故选D。D【解析】试题分析:A.强碱性溶液中:OH与A伊会发生离子反应,不能大量共存,错误;B.Fe3+、r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能大量共存,错误。C.Ca2\CO32会发生离子反应形成CaCCh沉淀,不能大量共存,错误。D.室温下,pH=l的溶液是酸性溶液,在酸性溶液中,H+、Na+、Fe3+、NOS\S(V不能发生任何反应,可以大量共存,正确。考点:考查离子大量共存的知识。B【解析】A.工业生产氯气的方法是电解饱和食盐水,A正确;B.热的氯酸钙与氯化钾反应生成溶解度更小的氯酸钾,因此由制备流程可知:KCI03的溶解度小于Ca(CIO3)2的溶解度,B错误;C.由于KCKh的溶解度小于Ca(CI03)z的溶解度,所以向热的滤液中加入稍过量的氯化钾,溶解后进行冷却,有大量氯酸钾晶体析出,C正确;D.氯化过程需要控制较高温度,其目的是加快反应速率和减少CL与Ca(0H)2之间的副反应,D正确,答案选B。B【解析】【分析】A.没有配平;B.氢氧化钠过量生成亚硫酸钠;C.还有一水合氨生成;D.氢氧化钙过量,生成碳酸钙、氢氧化钠和水。【详解】A.金属钠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2Na+2H2O=2Na++2OHrH2个,A错误;B.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少量二氧化硫气体生成亚硫酸钠和水:SO2+2OH-=SO32+H2O,B正确;C.硫酸钺溶液和氢氧化锁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领和一水合氨:Ba2++2OH-+2NH4++SO42=

BaSO44/+2NH3H2O,C错误;D.碳酸氢钠溶液和过量的澄清石灰水混合生成碳酸钙、氢氧化钠和水:HCO3-+Ca2++OH-=CaCO3j+HzO,D错误。答案选B。B【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同分异构体的判断,根据结构是否对称分析。详解:A.丙烯和氯化氢加成的产物可以为1-氯丙烷或2-氯丙烷2种结构,故正确;B.根据位置异构体进行推断,1、5、6、10位置的碳原子等价,2、4、7、9位置的碳原子等价,3、8位置的碳原子等价,因此21 10921 1098的二氯代物的同分异构体中,氯原子可位于1、2;1、3;1、4;1、5;1、6;1、7;1、8;2、3;2、4;2、7;2、8;3、8,共12种同分异构体,故错误;C.立方烷的六氯代物和二氯代物的数目相同,二氯代物有3种,故正确;D.分子式为81迪的物质没有同分异构体,只有一种空间结构,故正确。故选B。A【解析】【详解】第三周期,从左到右,元素依次是钠、镁、铝、硅、磷、硫、氯、气,不包含溟,故答案选A。A【解析】【详解】A.植物油含有高级脂肪酸甘油酯,是人体的营养物质,A项正确;B.煤的气化是将其转化为可燃性气体的过程,属于化学变化;煤的液化是使煤与氢气作用生成液体燃料,属于化学变化,B项错误;C.葡萄糖相对分子质量较小,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C项错误;D.以重油为原料裂化得到各种轻质油,而不是裂解,D项错误;答案选A。【点睛】本题的易错点是D项,要特别注意裂化的目的是为了提高轻质油(如汽油等)的产量;而裂解是深度的裂化,其目的是为了得到乙烯、丙烯等气态短链足。A【解析】丫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Y原子只能有2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为6,则丫为O元素,由元素的相对位置可以知道,X为N元素,Z为S元素。A、X、Y、Z三种元素所形成的单质分别为N2、O2、S.氮气分子之间形成氮氮三键,化学性质稳定。正确;B、Z为S元素,S元素的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中亚硫酸为弱酸,硫酸为强酸。错误;C、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错误;D、硫与铁反应生成硫化亚铁,Fe元素表现+2价。错误;故选A。点睛:本题主要考察元素周期表的推断。本题的突破口是丫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由此可推断丫为O元素,再由元素的相对位置可以知道,X为N元素,Z为S元素。元素种类明确后,即可根据元素的性质判断选项的正误。C【解析】【分析】根据图示可知,COz和CH4在催化剂存在下反应生成CWCOOH,总反应方程式为CO2+CH4-CWCOOHo【详解】A项、C02和CW在催化剂存在下反应生成CH3COOH遵循质量守恒定律,故A正确;B项、CH4选择性活化变为CKCOOH过程中,有1个C-H键发生断裂,故B正确;C项、根据图示,①的总能量高于②的总能量,①一②放出能量,对比①和②,①一②形成了C-C键,故C错误;D项、该反应只有CH3COOH一种生成物,原子利用率为100%,故D正确;故选C。【点睛】注意认真观察示意图,分清反应物、中间产物和生成物是解答关键.D【解析】【分析】短周期主族元素X、丫、z、W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X为0元素;丫原子的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丫为Na元素;Z位于元素周期表中川A族,Z为AI元素;W与X属于同一主族,W为S元素。根据元素周期律作答。【详解】A项,Na、Al、S都是第三周期元素,根据同周期从左到右主族元素的原子半径依次减小,原子半径:r(Y)>r(Z)>r(W),A项错误;B项,由X、丫组成的化合物有NazO、Na2O2,NazO中只有离子键,Nazth中既含离子键又含共价键,B项错误;C项,金属性:Na(Y)>AI(Z),丫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比Z的强,C项错误;D项,非金属性:。(X)>S(W),X的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W的强,D项正确;答案选D。C【解析】【分析】短周期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递增,a、b、c、d、e、f是由这些元素组成的化合物,d是淡黄色粉末,d为NazCh,m为元素Y的单质,通常为无色无味的气体m为。z,则Y为O,a为烧,b、c分别为COz、七0,e、f分别为NaOH、碳酸钠,结合原子序数可知,W为H,X为C,Y为0,Z为Na,以此解答该题。【详解】由上述分析可知,W为H,X为C,Y为。,Z为Na。A.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应为C>0,选项A错误;B.由NaH+H2O=NaOH+H2t,可知H-失去电子,阴离子的还原性:Y<W,选项B错误;C.题中物质的转化都涉及氧气的参与,一定为氧化还原反应,选项C正确;D.a燃烧生成水、二氧化碳,可为烧或煌的含氧衍生物,选项D错误。答案选C.【点睛】本题考查无机物的推断,注意把握钠的化合物的性质及相互转化为解答的关键,注意淡黄色固体、原子序数为推断的突破口,题目难度不大。B【解析】【分析】【详解】A.苯与液溟发生取代反应,生成溟苯,溟苯的密度比水大,所以与水混合沉在下层,故A错误;B.苯能与在空气中能燃烧,发生氧化反应,燃烧时火焰明亮并带有浓烟,故B正确;C.苯能与硝酸发生硝化反应生成硝基苯,硝基苯中除了含有C、H,还含有N和。,不属于煌,故C错误;D.苯分子没有碳碳双键,而是一种介于单键和双键之间独特的键,故D错误;故选B.A【解析】【分析】当化学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各物质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由此衍生的一些物理量不变。【详解】A.vIWMmWWU*,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各物质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能说明该反应一定达到平衡,故A正确;B.v^v戏,正逆反应速率相等,但反应没有停止,速率不为0,不能说明该反应一定达到平衡,故B错误;C.该反应是一个反应前后全是气体的反应,无论该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状态,容器内气体总质量始终不变,所以不能根据平衡体系的容器内气体总质量不变判断是否达到平衡状态,故C错误;D.n(M):n(N):n(W)=l:1:2,不能确定正逆反应速率相等,不能说明该反应一定达到平衡,故D错误;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易错选项是C,注意虽然容器的体积不变,但反应前后气体的总质量不发生变化,不可以据此判断是否达到平衡状态.D【解析】【详解】由:二和9二组成的水的相对分子质量是22,则11g水的物质的量是0.5m。1,1分子该水中含有中子数是(2-1)X2+18-8=12,因此含有的中子的物质的量为6mol。答案选D。A【解析】分析:化学变化中化学键一定破坏,电解质电离破坏化学键,物质之间相互反应存在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而物质三态变化中化学键不变,以此解答该题。详解:冰熔化是物质三态变化,只破坏分子间作用力,不破坏化学键,所以A选项正确;氯化钠熔化电离产生Na+和CL离子,破坏离子键,B选项不符合题干要求;二氧化氮与水反应生成硝酸和一氧化氮气体,存在旧的化学键断裂和新化学键的形成,C选项不符合题干要求;氢气和氯气反应生成氯化氢,存在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D选项不符合;正确选项A。A【解析】A、MgCb只含离子键,故A正确;B、NaOH是由Na+和OH-以离子键形式结合,OIT中O和H以共价键结合,故B错误;C、HC1是共价化合物,只含共价键,故C错误;D、ClhCOONa属于离子化合物,含有离子键,C和H,C和O之间以共价键形式结合,故D错误。D【解析】【分析】增大浓度、压强,活化分子数目增大,而升高温度、使用催化剂,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大,以此来解答。【详解】A.压强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只适用于有气体参与的反应体系,则增大压强,反应速率不一定加快,A错误;B.升高反应的温度,提供能量,则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加,有效碰撞的几率提高,反应速率增大,催化剂通过改变反应路径,使反应所需的活化能降低,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加,有效碰撞的几率提高,反应速率增大,但温度不能改变活化能,B错误:C.增大反应物的量,不一定能使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加,化学反应速率不一定加快,C错误;D.活化能是指分子从常态转变为容易发生化学反应的活跃状态所需要的能量,因此活化能的大小可以反映化学反应发生的难易程度,D正确。答案选D。C【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可知,22gCOz通入lmogUNaOH溶液750mL中充分反应,测得反应放出akJ的热量,写出热化学反应方程式,再利用ImolCO?通入2moi・LiNaOH溶液1L中充分反应放出bkJ的热量写出热化学反应方程式,最后利用盖斯定律来书写COz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NaHCO3的热化学方程式。【详解】22g根据题意,22gCOz通入lmol・LTNaOH溶液750mL中充分反应,n(CO2)=——; -=0.5mol,n(NaOH)44g/mol=lmol・LTx0.75L=0.75mol,该反应既生成碳酸钠又生成碳酸氢钠,方程式为2COz+3NaOH=NaHCOs+Na2cO3+H2。,由0.5molCCh反应放出热量为aKJ,贝!|2moic反应放出热量为4aKJ,即热化学反应方程式为2cCh(g)+3NaOH(aq)=NaHCO3(aq)+Na2CO3(aq)+H2O(I)AH=-4aKJ/mol①。又ImolCO?通入2mol»L1NaOH溶液IL中充分反应放出bkJ的热量,则热化学方程式为2NaOH(aq)+C02(g)=Na2CO3(aq)+H2O(I)AH=-bKJ/mol®,由盖斯定律可知,①•②可得,CO2(g)+NaOH(aq)-NaHCO3(aq)AH=-(4a-b)kJ-mol'1,故C正确;答案选C.B【解析】【分析】从所给的电极反应式可以看出,E极发生的是还原反应,对应原电池的正极,F极是原电池的负极。【详解】A.E极是电池的正极,发生的是还原反应,A项错误;B.F极是电池的负极,发生的是氧化反应,B项正确:C.从结构上分析,锌隹电池不能充电,属于一次性电池,C项错误;D.锌钵电池内部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是不可逆的,D项错误;所以答案选择B项。【点睛】锌链干电池是一次电池的代表。在所有原电池中,正极发生的一定是还原反应,负极发生的一定是氧化反应。二、计算题(本题包括I个小题,共10分)(1)0.1;(2)4.48;(3)29.7%【解析】(1)铝热剂直接与H2so,作用时产生气体的反应:2Al+3H2S04=Al2(S0«)3+3H210g 67.2Lm(Al) 3.36L解得:m(AD=5杷x3.36噎jog,n(Al)=—=0.lmol,故答案为:0.1;67.2L 21g/mol(2)铝热反应后的混合物与足量NaOH能放出压,表明铝热反应后Al剩余,贝的2Al+2Na0H+2H20=2NaA102+3H2f54.0g 67.2Lm(Al) 0.672L皿但 54exO.672L„…解得:m*(Al)= =0.540g,67.2LFeA+2A1高温A1C+2F©54g 112g2.70g-0.540gm(Fe)(2.70g-0.540g)xl12g则:m(Fe)=^ "——-=4.48g,故答案为:4.48;54g(3)根据(2)的计算,m*(Al)=0.540gFeA+2A1高温A1C+2F。160g54gmCFeA)2.70g-0.540g(2.70g-0.540g)x160g 27P ,贝!]:m(Fe2()3)=- - -=6.4g,贝(J:w(Al)= X100%=29.7%,故答案为:29.7%.54g 6.4g+2.7g三、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①@ 2NH4CI+Ca(OH)2^CaCI2+2NH3f+2H2OABBDE用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靠近"试管口,产生白烟(氯化钱),证明已集满或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靠近”试管口,试纸变蓝,证明已集满②④【解析】【分析】⑴根据反应原理分析是否需要加热,实验室用固体Ca(0H)2和NH4cl制取氨气的反应为2NH4CI+Ca(OH)2:CaCL+2NH3t+2H2O;(2)A装置适用于固体与固体加热制气体,B装置适用于液体与固体(或液体)不加热制气体;(3)NH3只能用碱性干燥剂,以此来分析;⑷检验NH3一般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或用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靠近"试管口。(5)装置①没有出气导管,装置③易引起倒吸,装置②④可起防倒吸作用。【详解】⑴①组反应为2NH4CI+Ca(OH)z2caCL+2NH31+2H2O»②组反应为NH3・HzO+CaO=Ca(OH)2+NH3个,由于CaO+HzO=Ca(OH)2既消耗水,又放出热量,Ca(OH)z电离出0H,增大了C(OH-),减少了NH3的溶解,因此不必加热,即放出NH3。③组反应为NH3H2O—匕—NH3个+比0。因此需要加热的是①③,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①③;2NH4CI+Ca(OH)2^CaCI2+2NH3t+2H2O;(2)A装置适用于固体与固体加热制气体,B装置适用于液体与固体(或液体)不加热制气体,故方法①应选用装置A;方法②应选用装置B;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A,B;(3州出只能用碱性干燥剂,可以用B、D、E干燥。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BDE;(4)检验NH3一般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或用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靠近"试管口。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靠近”试管口,试纸变蓝,证明已集满或用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靠近”试管口,产生白烟(氯化钱),证明已集满;⑸装置①没有出气导管,装置③易引起倒吸,装置②④可起防倒吸作用,故选②④,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②④。四、推断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浓破酸.乙醛CH3CHO羟基、竣基CH3COOH+C2H5OH 3coOC2H5+H2O 酯化反应△nCH2=CHz•■七CH、-CH、玉' 加聚反应【解析】【分析】JH4发生加聚反应得到聚乙烯,乙烯与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A为CH3CH2OH,乙醇在Cu或Ag作催化剂条件下发生氧化反应生成CH3CH0,B为CH3CHO,CH3CHO可进一步氧化物CH3COOH,C为CH3COOH,CH3CH2OH和CH3C00H在浓硫酸作用下反应生成CH3COOCH2CH3,则D为CH38OCH2cH3,据此解答。【详解】(1)通过以上分析知,B为CHKHO,名称为乙醛,A、C的原子团分别为羟基、叛基;(2)②为乙酸与乙醇在浓硫酸的作用发生酯化反应,反应方程式为浓碳酸CH3COOH+C2H5OH--^CHaCOOCzHs+HzO;△③为乙烯的加聚反应,反应方程式为,1CH2=CH2——►十CHz-CH?【点晴】明确官能团及其性质关系、物质之间的转化及反应条件、反应类型判断是解本题关键。五、综合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FeC12KC14Fe(0H)2+02+2H20=4Fe(OH)3Fes++3SCN-=Fe(SCN)32Fe3++Fe=3Fe2+【解析】【分析】分析流程图可知白色沉淀E在空气中变化为红褐色沉淀F,说明E为Fe(OH)z,F为Fe(OH)3,F+HCI=G,推断G为FeCb,B+C=Fe(OH)z+D溶液,D溶液和硝酸酸化的硝酸银反应生成白色沉淀H为AgCI,溶液焰色反应隔着钻玻璃为紫色,证明溶液中含有钾元素,D为KCL证明C溶液为KOH,B溶液为FeCh,G+A=B判断A为Fe,依据分析判断出的物质分析选项回答问题。【详解】(1)根据以上分析可知B是氯化亚铁,化学式是FeCL,D为氯化钾,化学式为KCI;E转变成F的反应是氢氧化亚铁被氧气氧化为氢氧化铁的反应,方程式为4Fe(OH)2+O2+2H2O=4Fe(OH)3;G溶液为FeCb,用KSCN鉴别的离子方程式是铁离子和硫繁酸根离子反应生成血红色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Fe3++3SCN=Fe(SCN)35向G溶液FeCb加入Fe的有关离子反应方程式为2Fe3++Fe=3Fe2*.【点睛】本题考查了物质转化关系分析判断,题目难度不大。掌握常见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和反应的特征现象是解题的关键,注意相关基础知识的积累和灵活应用。高一(下)学期期末化学模拟试卷一、单选题(本题包括2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下列反应的反应热△H>。的是()A.铝与稀硫酸反应 B.加热氧化银冶炼银C.醋酸与氨水反应 D.液化石油气燃烧.下列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正确的是()Ca(HC03)2溶液与少量NaOH溶液的反应:HCO3"+OIT+Ca2=H20+CaC031Na与CuSO,溶液的反应:Cu2++2Na=2Na++CuIC.等物质的量的Na£a溶液与盐酸的反应,C032+2H+=H20+€02fD.醋酸除水垢:CaCOa+ZHXaK+COU+HzO.某主族元素R原子的电子式可表示为:N・,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最高价含氧酸一定为强酸 B,气态氢化物分子式为限C.含辄酸分子式可能为HROs D.最高价氧化物分子式为ROs.电解质是一类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下列物质属于电解质的是()A.FeB.NaCIC.SiOJ).KNO3溶液.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食物放在冰箱中会减慢食物变质的速率B.钾的金属性强,所以钾与水的反应比钠的反应强烈C.2molSOz与1molO2混合反应后一定能生成2molSO3D.面粉厂严禁烟火的原因是面粉粉尘表面积大,与空气接触遇明火极易发生爆炸.室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0.1moli/Kl溶液:Na.、Fe"、S0?>OH0.1molLTFeCL溶液:Cu*,NH<\NO,;SO产0.1moll/HCl溶液:Ba"、K\CHsCOO^NOs"0.1mol『NaOH溶液:Mg?'Na\SO产、HCOa-.下列关系不正确的是A.离子半径:Cl>F>Na+>AI3+ B.热稳定性:PH3>H2S>HCI>HFC.原子半径:Na>P>O>F D.金属性:Rb>K>Mg>Al.下列装置能够组成原电池ZnZnCuB.AgNO:(aq)D.稀硫酸.研究电化学腐蚀及防护的装置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铁片甘F日电极」海水座驾d为石墨,铁片腐蚀加快d为石墨,石墨上电极反应为:O2+2H2O+4e-=4OH-d为锌块,铁片不易被腐蚀d为锌块,铁片上电极反应为:2H++2e-=H2t10.酯化反应是有机化学中的一类重要反应,下列对酯化反应理解不正确的是()A.酯化反应的反应物之一肯定是乙醇B.酯化反应一般需要吸水C.酯化反应中反应物不能全部转化为生成物D.酯化反应一般需要催化剂下面列.现代科技将普P。涂于飞机表面,可以吸收和屏蔽雷达波和红外线辐射,从而达到隐形目的。下面列出该原子核内中子数与核外电子数之差的数据正确的是()C.125 D.209B.C.125 D.209B.乙醇、乙酸、四氯化碳D.己烷、乙醇、乙酸.下列用水就能鉴别的一组物质是A.己烯、己烷、四氯化碳C.己烷、乙醇、四氯化碳.在一定温度下,将一定量的气体通人体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使其发生反应,有关物质X、Y、Z的物质的量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有关推断不正确的是

I.I.I.I.A.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3ZU3X+2丫 B.to后.该反应停止进行C.标时.X的浓度为0.9mol/LD.t。时,Z的转化率为60%.某阴离子X?有m个电子,其质量数为a,则核内中子数为( )A.m+2 B.m+5 C.a-m+2 D.a-m-2.下列现象或事实可用同一化学原理解释的是A.氯气和二氧化硫都能使品红溶液褪色B.常温下,可以用铁、铝制容器贮存浓硫酸或浓硝酸C.浓硫酸和浓盐酸暴露在空气中浓度均逐渐减小D.氯化筱和碘都可以用加热法进行提纯.下列区分物质的方法不正确的是A.用燃烧的方法可区分甲烷和乙烯B.用酸性高钵酸钾溶液区分苯和甲苯C.用新制的Cu(0H”悬浊液区分乙酸溶液和葡萄糖溶液D.用氢氧化钠溶液区分乙酸和乙醇.用铝制易拉罐收集满CO2,加入过量NaOH浓溶液,立即把口封闭。发现易拉罐"咔咔"作响并变瘪了,过了一会儿,易拉罐又作响并鼓起来,下列有关判断正确的是A.导致易拉罐变瘪的离子反应是CO2+OH-==HCO3-B.导致易拉罐又鼓起来的原因是:又生成了二氧化碳气体使得压强增大C.上述过程中共发生了三个化学反应,且反应结束后的溶液呈碱性D.若将CO2换为NH3,浓NaOH溶液换为水,易拉罐也会出现先瘪后鼓的现象.合成氨工业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于一定体积密闭容器中的反应:用(8)+3为(8)=烟(8)(正反应为放热反应),673K、30Mp下,n(附)和n曲)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点c处正反应速率比逆反应速率大 B.点a的正反应速率比点b的正反应速率大C.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点b大于点aD.混合气体的密度:点b大于点a.(6分)短周期元素A、B、C、D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右图所示,其中C的原子序数是A的2倍,下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D>C>BB.非金属性:B>OAC.最高正化合价:D>C>BD.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B>OD.(6分)人体缺乏维生素A,会出现皮肤干燥、夜盲症等症状。维生素A又称视黄醇,分子结构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h2oha.Imol维生素A最多能与7moi上发生加成反应B.维生素A不能被氧化得到醛C.维生素A是一种易溶于水的醇D.维生素A的分子式为Q0H30O二、计算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6分)向80ml.浓硫酸中加入64g铜片,加热一段时间后,至不再反应为止,计算:⑴实验测得反应中共有11.2L标准状况下的SOz生成,被还原的硫酸的物质的量为mol,参加反应的Cu质量为g.(2)将反应后的混合物加水稀释到100mL并除去不溶物,加入足量铁反应放出标准状况下6.272L氢气,则原浓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mol/L.(3)上述两个反应中转移的电子共有mol.三、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8分)根据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回答下列问题:①②③④(1)写出铜与浓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证明S02具有漂白性的现象是,再加热该溶液,现象是(3)装置③中的现象是,证明SOz具有.(4)装置④的作用是.四、推断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8分)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针对表中的①~⑩种元素,填写下列空白IAHAmAIVAVAVIAVHA02①②③3④⑤⑥⑦⑧4⑨⑩(用元素符号或化学式回答下列问题)⑴在这些元素中,化学性质最不活泼的是,其原子结构示意图是。(2)用电子式表示元素④与⑦组成的化合物的形成过程:,该化合物属于(填"共价"或"离子")化合物。⑶常温下呈液态的非金属单质是.⑷表中能形成两性氢氧化物的元素是,该元素的单质与⑨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⑸①、⑥、⑦三种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中,按酸性增强的顺序排列为。五、综合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10分)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如图装置进行铝热反应实验,发现生成的铁呈疏松的褐色硬块。小组成员推测主要原因是产物铁含杂质较多,并进一步探究该褐色硬块的组成。请回答下列问题:(1)铝热反应原理(写化学方程式);试剂A为(写化学式)。实验现象:有褐色固体生成。(2)将褐色硬块处理成粉未状,研究小组首先排除了含有单质A1杂质的可能性。实验方法:首先取少量粉未加入溶液中;实验现象:;实验结论是:粉末中含有ALOs而没有A1。(3)根据上述实验判断该褐色硬块的组成基本确定为Fe、FezOs、A1A.提出假设:假设1:固体粉末中除AIB外还有Fe;假设II:固体粉末中除AL03外还有Fe和FeQ。设计方案并实验: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①取少量黑色固体于试管中加稀盐酸固体全部溶解,有气泡产生假设I成立,假设H不成立②再滴入几滴0.01mol/LKSCN溶液溶液不变色你认为上述结论是否合理,,理由是.(4)取上述实验所得溶液,滴入适量氯水溶液变红色。此时涉及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题包括2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B【解析】A.Fe盐酸反应是金属与酸反应,是常见放热反应,该反应的AHV0,故A错误;B.加热氧化银冶炼银的反应为吸热反应,该反应的AH〉。,故B正确;C.醋酸与氨水的反应是中和反应,属于放热反应,该反应的AHV0,故C错误;D.液化石油气燃烧是燃烧反应,是常见的放热反应,该反应的AHV0,故D错误;故选B。点睛:反应热AH>0,说明该反应为吸热反应,反应物总能量小于生成物总能量;根据常见的放热反应有:所有的物质燃烧、所有金属与酸反应、金属与水反应,所有中和反应;绝大多数化合反应和铝热反应;常见的吸热反应有:绝大数分解反应,个别的化合反应(如C和COz),少数置换以及某些复分解(如镀盐和强碱),据此进行解答。A【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离子方程式的判断,是高频考点,注意物质的微粒表达方式。详解:A.碳酸氢钙和少量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钙和碳酸氢钠和水,离子方程式为:HCOs+OlT+Ca^IW+CaCO,I,故正确;B.钠和硫酸铜溶液反应时先与水反应生成氢气和氢氧化钠,氢氧化钠再与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故错误;C.等物质的量的碳酸钠和盐酸反应生成碳酸氢钠和氯化钠,离子方程式为CO^+ZH^HCIV,故错误;D.醋酸是弱酸不能拆成离子形式,故错误。故选A。点睛:离子方程式书写时要注意以下几点:1.物质的形成,弱酸或弱碱或水等不能拆成离子形式。2.注意反应符合客观事实,如铁与盐酸反应生成亚铁而不是铁离子。3.注意量的多少对反应产物的影响,特别记住有些反应中改变物质的量比例反应产物不变,如铝盐和氨水反应,铝和氢氧化钠反应等。4.注意氧化还原反应中的先后顺序等,如溟化亚铁和氯气的反应中亚铁离子先反应,溪离子都反应等。A【解析】分析:某主族元素R原子的电子式可表示为:认,R最外层电子数是5个,属于第VA族元素,结合元素周期律解答。详解:A.R的最高价含氧酸不一定为强酸,例如磷酸,A错误;B.最低价是一3价,则气态氢化物分子式为R«,B正确;C.最高价是+5价,则含氧酸分子式可能为HRCh,C正确;D.最高价是+5价,则最高价氧化物分子式为R2O5,D正确。答案选A。B【解析】解:A、Fe是单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故A错误;B、NaCl属于盐,是化合物,是电解质,故B正确;C、二氧化硅本身不能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属于化合物,是非电解质,故C错误;D、硝酸钾溶液属于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电解质与非电解质的判断,题目难度不大,注意掌握电解质与非电解质的区别.C【解析】【分析】A.根据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B.根据决定化学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是反应物本身的性质;C.根据可逆反应存在一定的限度;D.面粉厂的空气中含有可燃性的粉,空间有限,遇明火容易引起爆炸。【详解】A.温度降低,化学反应速率减慢,所以食物放在冰箱中会减慢食物变质的速率,A正确;B.因钾的活泼性强于钠,所以钾与水的反应比钠与水的反应剧烈,B正确;C.因SOz与Oz反应生成S03可逆反应,不可能进行到底,存在一定的限度,C错误;D.因面粉厂的空气中含有可燃性的粉,空间有限,遇明火容易引起爆炸,D正确。故选C。B【解析】【详解】A、Fe”、OH"生成Fe(0H)3沉淀,Fe”与「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故不选A;B、0.1moLLTFeCh溶液中Cua、NH/、N(V、SO?■互不反应,故选B;C、0.1mol-L-1HCl溶液中CHsCOO-与If生成CHsCOOH,故不选C;D、0.1mol-LNaOH溶液中Mg"与01T生成氢氧化镁沉淀,HCCh一与01T反应生成CG,故不选D。B【解析】【详解】A.一般而言,电子层数越多,半径越大,电子层数相同,原子序数越大,半径越小,则离子半径:Cl>F>Na+>AI3+,故A正确;B.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最简单氢化物越稳定,非金属性F>CI>S>P,氢化物热稳定性:PH3VHzSVHCI<HF,故B错误;C.一般而言,电子层数越多,半径越大,电子层数相同,原子序数越大,半径越小,则原子半径:Na>P>0>F,故C正确;D.同周期从左向右金属性减弱,同主族从上到下金属性增强,则金属性:Rb>K>Mg>AI,故D正确;故选B.【点睛】本题的易错点为AC,要注意具有相同电子排布的离子半径的比较方法的理解。B【解析】【分析】原电池的构成条件是能自发的进行氧化还原反应,有两个金属活泼性不同的电极插入电解质溶液中构成闭合回路,这几个条件必须同时具备,缺一不可。【详解】A项、装置中两个电极材料相同,不能形成原电池,应为两种活泼性不同的金属,故A错误;B项、装置中两电极材料不同,铜能和硝酸银发生置换反应,且构成了闭合回路,符合原电池的构成条件,故B正确;C项、装置中蔗糖是非电解质,其溶液不能导电,不能形成原电池,故c错误;D项、该装置没有形成闭合回路,故D错误。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原电池的工作原理,明确原电池的构成条件是解本题关键。D【解析】【详解】A、由于活动性:Fe>石墨,所以铁、石墨及海水构成原电池,Fe为负极,失去电子被氧化变为Fe»进入溶液,溶解在海水中的氧气在正极石墨上得到电子被还原,比没有形成原电池时的速率快,选项A正确;B、d为石墨,由于是中性电解质,所以发生的是吸氧腐蚀,石墨上氧气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电极反应为:5+2H2O+4e-=4OH,选项B正确;C、若d为锌块,则由于金属活动性:Zn>Fe,Zn为原电池的负极,Fe为正极,首先被腐蚀的是Zn,铁得到保护,铁片不易被腐蚀,选项C正确;D、d为锌块,由于电解质为中性环境,发生的是吸氧腐蚀,在铁片上电极反应为:O2+2H2O+4e-=4OH,选项D错误。答案选D。【点睛】根据电极上得失电子判断正负极,再结合电极反应类型、电子流向来分析解答,熟记原电池原理,电极反应式的书写是本题解题的难点。A【解析】【详解】A.酯化反应是醇跟我酸或无机含氧酸生成酯和水的反应,醇不一定就是乙醇,其它醉也可以,故A错误;B.酯化反应是醇跟粉酸或无机含氧酸生成酯和水的反应,酯化反应是可逆反应,为了平衡正向移动,酯化反应一般需要吸水,故B正确;C.酯化反应是可逆反应,存在一定的限度,反应物不能完全转化,故C正确;D.我酸跟醇的酯化反应是可逆的,并且一般反应缓慢,故常用浓硫酸作催化剂,以提高反应速率,故D正确;故选A。【点睛】本题的易错点为B,要注意酯化反应中浓硫酸作催化剂和吸水剂,生成的水是取代反应生成的,浓硫酸不做脱水剂。A【解析】【分析】【详解】在表示原子组成时,元素符号的左下角表示的质子数,左上角代表质量数;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和是质量数,核外电子数等于质子数,所以该原子核内中子数与核外电子数之差209-84-84=41,答案是A。C【解析】【详解】A.己烯、己烷、四氯化碳均不溶于水,己烯、己烷密度比水小,上层为油状液体,四氯化碳密度比水大,下层为油状液体,不能用水鉴别,故A不选;B.乙醇和乙酸均溶于水,无法用水鉴别,故B不选;C.己烷不溶于水,密度比水小,上层为油状液体,乙醇溶于水,四氯化碳不溶于水,密度比水大,下层为油状液体,可以用水鉴别,故C选;D.乙醇和乙酸均溶于水,无法用水鉴别,故D不选;答案选C。B【解析】分析:根据X、Y、Z物质的量的变化判断反应物、产物,利用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确定化学计量数,据此书写化学方程式;如时达到平衡。详解:由图可知,X、Y的物质的量增大,为生成物,Z物质的量减小,为反应物,到平衡后,X生成1.8mol,Y生成1.2mol,Z反应1.8moLX、Y、Z的化学计量数之比=1.8:1.2:1.8=3:2:3,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Z13X+2Y,是可逆反应,故A正确;B、化学平衡时各组分的浓度不再随时间变化而变化,故X、Y、Z的质量也不再改变,但反应仍在进行,正速率等于逆速率,但不等于0,故B错误;C、根据图象可知平衡时Z的浓度为1.8mol/2L=0.9mol・Lr,故C正确;D、to时,Z的转化率为(3.0-1.2)/3X100%=60%,故D正确;故选D。C【解析】【分析】对于阴离子而言,质子数=电子数-电荷数,中子数=质量数-质子数,运用这个关系式得出正确结论。【详解】对于阴离子而言,质子数=电子数-电荷数,阴离子X”核外有m个电子,则质子数是m-2。因为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和是质量数,所以核内中子数为a—m+2,答案选c。B【解析】【详解】A.氯气使品红褪色是因为其与水反应生成的次氯酸具有漂白性,该漂白性是通过强氧化性来体现的,S02使品红褪色,是因为其可以与品红化合生成无色物质,不可用同一化学原理解释,故A不选;B.常温下,可以用铁、铝制容器贮存浓硫酸或浓硝酸,是因为Fe、Al均可以在冷的浓硫酸或浓硝酸中钝化,可用同一化学原理解释,故B选;C.浓硫酸和浓盐酸暴露在空气中浓度均逐渐减小,浓硫酸是因为其吸水性,而浓盐酸则是因为其挥发性,不可用同一化学原理解释,故C不选;D.氯化钱和碘都可以用加热法进行提纯,氯化铉是加热后先分解为N&和HCI,冷却后化合成氯化筱,而卜则是因为其易升华和凝华,不可用同一化学原理解释,故D不选;答案选B。【点睛】物质的漂白性大致可分为三类,一是物理吸附作用,如活性炭;二是强氧化性,如过氧化钠、次氯酸;三是可以和有色物质化合为无色物质,如S02。D【解析】分析:A.乙烯含碳量高,火焰明亮;B.甲苯能使酸性高镭酸钾溶液褪色;C.葡萄糖为还原性糖;D.乙酸、乙醇与氢氧化钠溶液混合的现象相同。详解:A.甲烷燃烧火焰呈淡蓝色,乙烯含碳量高,火焰明亮,有较浓的烟生成,现象不同,可鉴别,A正确;B.苯不能使酸性高镭酸钾溶液褪色,甲苯能使酸性高钵酸钾溶液褪色,现象不同,可鉴别,B正确;C.葡萄糖为还原性糖,可与新制的Cu(OH)2悬浊液加热反应产生红色沉淀,乙酸与氢氧化铜悬浊液反应溶液澄清,现象不同,可鉴别,C正确;D.乙酸和氢氧化钠发生中和反应,无明显实验现象,乙醇和氢氧化钠溶液互溶,现象相同,不能鉴别,D错误。答案选D。点睛:本题考查物质的检验和鉴别,为高频考点,侧重于学生的分析、实验、评价能力的考查,注意把握物质的性质的异同以及实验的严密性、合理性的评价,难度不大。C【解析】试题分析:A.气体与碱反应,导致易拉罐变瘪,反应为CCh+20H=CO3*+HzO,A错误;B.易拉罐又会作响并鼓起来,发生2A1+2OH+6H2。="2"AI[(OH)4"3H2个,气体压强增大,B错误;C.上述过程与氢氧化钠反应的物质有C02、氧化铝和铝,偏铝酸钠溶液显碱性,共计3个离子反应,C正确;D将C02换为NH3,浓NaOH溶液换为水,只发生氨气与水反应,则易拉罐只会会出现变瘪的现象,D错误,答案选C。考点:考查AI及其化合物的化学性质以及离子反应D【解析】A、点c处只能说明此时n(H»=n(NH3),反应没有达到平衡,还在向正方向进行,故点C处正反应速率比逆反应速率大,选项A正确;B、从图象看出,在达到平衡的过程中,Hz的物质的量不断减小,NW的物质的量不断增大,所以此反应为向合成氨方向的反应,选项B正确;C、点a反应物的总物质的量比点b的大,总质量相同,故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点b大于点a,选项C正确;D、反应容器体积不变,气体总质量相同,故混合气体的密度:点b等于点a,选项D不正确。答案选D。C【解析】A.同周期自左向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原子半径:DVCVB,A错误;B.非金属性:BVCVA,B错误;C.氧元素没有最高价,最高正化合价:D>C>B,C错误;D.同周期自左向右非金属性逐渐增强,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逐渐增强,BVCVD,D错误,答案选C。点睛:从元素周期表归纳元素化合价规律:①主族元素的最高正价等于主族序数,且等于主族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O除外),其中氟无正价。②主族元素的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的绝对值之和为8,绝对值之差为0、2、4、6的主族元素分别位于IVA、VA、VIA、VUA族。D【解析】【详解】A.维生素A中含5个碳碳双键,Imol维生素A最多可以与5m。1出发生加成反应,A错误;B.根据维生素A结构简式可以看出该物质中含有-CHzOH结构,因此能被氧化得到醛,B错误;C.维生素A的炫基部分含有的C原子数较多,点基是憎水基,短基部分越大,水溶性越小,所以维生素A是一种在水中溶解度较小的醇,C错误;D.维生素A的分子式为CzoHaoO,D正确;故合理选项是D.二、计算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0.5 32 16 1.56【解析】【分析】V(1)发生反应Cu+2H2s。4(浓)ACuSOa+SO,个+2H,O.根据的亍一计算,被还原的硫酸生成SO2,根据硫原子守恒计算被还原的硫酸,结合化学方程式计算参加反应的Cu的质量;(2)发生反应Fe+HzSO4=FeSO4+Hz个,最后的溶液中溶质为FeSCU,根据n(S02)计算硫酸铜的物质的量,根据氢气的体积计算与Zn反应硫酸的物质的量,根据硫元素转化,再根据c="计算。(3)根据元素的化合价进行分析两个反应中转移的电子的物质的量。【详解】(1)Cu与浓硫酸反应方程式为:Cu+2H2s。4(浓)&CuS与+S0,个+2H2O,H2SO4被还原为S6,根据11?L硫原子守恒可以知道,被还原的硫酸的物质的量n(H2SO4)=n(S02) 根据反应方22.4L/mol程式可知:Cu〜SO?,参加反应的Cu的物质的量为0.5moL质量为0.5molx64g/mol=32g,故答案为:0.5mol,32go(2)加入足量的铁放出氢气,说明与铜反应的硫酸过量,过量硫酸与铁反应生成铜和硫酸亚铁,反应方程式为:Fe+H2sCh=FeSO4+H2个,将反应后的混合物加水稀释,过量硫酸的物质的量为n(H2SO4)=n(H2)6272L=—: =0.28mol,根据(1)与铜反应的硫酸的物质的量为n(H2SO4)=2n(S02)=2x0.5mol=lmol,22.4L/mol即原浓硫酸的物质的量为:l.Omol+0.28moi=1.28mol,贝!|c(HzSO。==-^-=16mol/L,故答案为:16。80x103L(3)根据以上的分析及元素的化合价可知,反应Cu+2H2sCh(浓)=X=CuSO4+SO2t+2H2O中S元素的化合价由+6价降低为+4价,转移2个电子,所以该反应中转移的电子的物质的量为0.5x2=lmol,反应Fe+H2s。4=FeS04+Hz个中H元素的化合价由+1价降低为。价,所以该反应中转移的电子的物质的量为0.28molx2=0.56mol,故上述两个反应中转移的电子共有l+0.56=1.56mol,故答案为:1.56。【点睛】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时一定要准确找出相关物质之间的计量数关系,如果有一种反应物过量,则应根据量少的反应物来进行计算;如果涉及多步反应,可以根据几个化学方程式找出有关物质的关系式进行计算,使计算简化;如果是离子反应,可以根据离子方程式进行计算;如果是氧化还原反应,也可以利用电子转移关系进行有关计算。三、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Cu+2H2s(浓)一二一CUSO4+2H2O+SO2个 褪色 又变为红色; 褪色还原性吸收多余的二氧化硫气体,防止污染空气【解析】【分析】铜与浓硫酸混合加热反应生成硫酸铜、二氧化硫;二氧化硫具有还原性、漂白性,气体有毒,可以用碱液进行吸收。【详解】(1)浓硫酸和铜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硫酸铜、二氧化硫和水,化学方程式为:Cu+2Hzs04(浓)八一CUSO4+2H2O+SO2个;SOz可以使品红溶液褪色,体现了SOz具有漂白性,SOz的漂白是暂时性的漂白,生成的物质不稳定,受热易分解,重新变为红色;(3)二氧化硫具有较强的还原性,可与溟单质反应生成硫酸和氢澳酸,因此装置③中的现象为溶液褪色;(4)二氧化硫污染空气,二氧化硫可以被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减少空气污染,因此装置④的作用是:吸收多余的二氧化硫气体,防止污染空气;【点睛】本题考查浓硫酸和二氧化硫的性质,涉及浓硫酸的强氧化性和二氧化硫的漂白性、还原性,读懂实验装置图是解题的关键,整体比较基础,难度不大。四、推断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Ar(M^88Na^+*Na**离子Br2Al2AI+2KOH+2HzO=2KAIO2+3Hz个 H2cO3VH2SO4VHeICU【解析】【分析】由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可知,①为C,②为N,③为F,④为Na,⑤为AL⑥为S,⑦为CI,⑧为Ar,⑨为K,⑩为Br,结合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律分析解答。【详解】由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可知,①为C,②为N,③为F,④为Na,⑤为AL⑥为S,⑦为CI,⑧为Ar,⑨为K,⑩为Br。⑴上述元素中,最不活泼的是情性元素,为Ar,其原子结构示意图为病小,故答案为:Ar;《奇》,2力J 2力(2)④与⑦的化合物为氯化钠,为离子化合物,其形成过程用电子式表示为Na-Vici:-Na^cl:]-,故答案为:Na+^ci:r«离子;••⑶常温下呈液态的非金属单质为Brz,故答案为:Br2;(4)氢氧化铝是两性氢氧化物,铝能与氢氧化钾反应生成偏铝酸钾,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AI+2KOH+2HzO=2KAIC>2+3H2个,故答案为:Al;2AI+2KOH+2H2O=2KAIO2+3H21;⑸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越强,①、⑥、⑦三种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中,按酸性增强的顺序排列为H2cO3VHZSO4VHCIO4,故答案为:H2CO3<H2SO4<HCIO4.五、综合题(本题包括I个小题,共10分)Fe103+lAl=M=Al103+lFeKC103(或NaQD火星四射,有强光(或放出大量的热)NaOH溶液粉末部分溶解,但没有气泡产生不合理FeQ与酸反应生成的Fe"余Fe反应生成Fe”,滴入KSCN溶液后也不变色lFe^+ClFlFe^+lClTe^+SSCN--Fe(SCN),【解析】(I)通过本题图可以看出铝热反应为氧化铁和铝的反应,其反应方程式为FeiO3+lAl^=AhO3+lFe;试剂A的作用是加热产生氧气,帮助燃烧,促进反应反应快速进行,一般选取的是KCKh或NaQi.此反应非常剧烈,在反应过程中会有火星四射的现象,同时伴有有强光,并放出大量热,生成黑色的金属固体铁(1)金属铝可以和氢氧化钠发生反应产生氢气,所以可以取少量粉末加入NaOH溶液中,结果没有产生气泡证明粉末中含有AhCh而没有AI;(3)含有Fe3+的溶液与KSCN溶液混合后溶液会变红,如果没有Fe3+离子,加入KSCN溶液混合后溶液也不会变红.由于固体全部溶解,在这个过程中Fe3t)4与酸反应生成的Fe?+可能与Fe反应生成Fe%这样溶液也不变红.故结论不合理,应该确认铁溶解后Fe3+还有剩余才能变红;(4)取上述实验所得溶液,滴入适量氯水,溶液变红色,说明溶液中含有Fe%而CI】能把Fe"氧化成Fe3+,发生反应lFei++Ch=lFe3++lC|-,Fe3+和SCN-生成配合物,发生反应Fe3++3SCW=Fe(SCN)3.高一(下)学期期末化学模拟试卷一、单选题(本题包括2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共价化合物中不可能含有离子键B.硫酸分子中有f和Sth?-两种离子C.某元素原子的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它跟卤素可能形成离子键,也可能形成共价键D.共价键存在于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或单质中.可逆反应Xz+3Yz:-2Z2在反应过程中,反应速率(v)与时间(t)关系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ti时,正反应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ti〜t2,逆反应速率逐渐减小t2时,正反应速率与逆反应速率相等t2〜t3,各物质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除去NazCCh固体中少量NaHCCh的最佳方法是A.加入适量盐酸B.加入NaOH溶液C.加热D.配成溶液后通入CO?.下列元素中,不属于主族元素的是A.H B.He C.N D.Cl.下列表示水解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CH3co0-+40 CH3COOH4-OH-NH4++H2O NHQH+H+S2-+2H2O H2S+2OH-HCO3+H2OH3O++CO3*NaNOz+N^Cl—NaCl+N2+2H20.下列关于该反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NH£1中的N元素被还原B.生成1mol用时转移的电子数为6molC.NaNOz是氧化剂D.弗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为了鉴别某白色纺织品的成分是蚕丝还是“人造丝",通常选用的方法是()。A.滴加浓硝酸 B.滴加浓硫酸C.滴加酒精 D.火焰上灼烧.下列制取Sth、验证其漂白性、收集并进行尾气处理的装置和原理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有关淀粉和纤维素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二者互为同系物B.二者都是多糖 C.淀粉能水解,纤维素不能水解 D.二者互为同分异构体.2015年8月12日天津塘沽爆炸的主要原因系仓库内金属钠遇水发生反应引发爆炸.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金属钠和水反应放热B.金属钠和水反应产生可燃烧的氢气C.可在现场使用干沙灭火D.可在现场使用高压水枪灭火11.胶体区别于其它分散系的本质是A.胶体分散质粒子直径在lnm-100nm之间B.具有丁达尔现象C.胶体粒子不能穿过半透膜,能通过滤纸空隙D.胶体粒子在一定条件下能稳定存在12.下列物质中,只含有极性共价键的是。NaClB.02C.CC14D.NaOH13.二苯基甲烷是有机合成的一种中间体,可通过下列反应制备。下列说法错误的是CH2cb A。aA.该反应属于取代反应CH£k不存在同分异构体C.二苯基甲烷分子中所有原子处于同一平面

D.hnol二苯基甲烷最多可与6molH2发生加成14.生产铅蓄电池时,在两极板上的铅、睇合金棚架上均匀涂上货状的PbSO4,干燥后再安装,充电后即可使用,发生的反应是2PbSO4+2H2O2^PbCh+Pb+2Hzs04下列对铅蓄电池的说法错误的是()A.需要定期补充硫酸B.工作时铅是负极,PbOz是正极C.工作时负极上发生的反应是Pb-2e-+SO42"=PbSO4D.工作时电解质的密度减小未来新能源的特点是资源丰富,在使用时对环境无污染或污染很小,且可以再生。下列属于未来新能源的是( )①天然气②太阳能③风能④石油⑤煤⑥生物质能⑦氢能A.②®⑥⑦ B.①@③④ C.①⑤⑥⑦D.③©⑤⑥⑦氯气溶于水发生反应:Ch+H20=HCI+HCI0。氯水中起杀菌消毒作用的是A.CLB.H20A.CLB.H20D.HCIO可逆反应:mA(g)+nB(g)=pC(g)+gD(g)的v-t图象如图甲所示。若其他条件都不变,只在反应前加入合适的催化剂,则其v-t图象如图乙所示。现有下列叙述:①ai=a?;②aKa?;③bi=b?;@bi<b2;⑤ti>t?;©ti=t2«(未加催化剂)甲©ti=t2«(未加催化剂)甲则以上所述各项正确的组合为A.②©©B. C.(D(D®D.②®®二氧化氮存在下列平衡2N0z(g)UNzCMg);△H<0。在测定NO?相对分子质量时,下列条件中较为适宜的是A.温度130C,压强3.03X“'pa B.温度25C,压强l.OlXIOSpaC.温度130C,压强5.05Xl()4pa D.温度0C, 压强5.05Xl()4pa(6分)雷雨天闪电时空气中有臭氧(G)生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02和0s互为同位素b.a和的相互转化是物理变化c.在相同的温度与压强下,等体积的a和a含有相同的分子数d.等物质的量的a和含有相同的质子数(6分)下列关于物质的量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A.1.5molHzO和2.5mol水 B.2molH2sO4和5moi硫酸C.1.2molHz和1.6mol氢 D.10molNe和12mol岚原子二、计算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6分)NaCia是一种重要的杀菌消毒剂,也常用来漂白织物等,已知:NaClOz饱和溶液在温度低于38c时析出晶体NaClOz•3H/),温度高于38七时析出晶体NaClQ,温度高于60匕时NaCl&分解生成NaClOs和NaCl,其一种生产工艺如下。TOC\o"1-5"\h\zN*CIQ> 食『H;SQ«>SOi—»|反应I|—,■CKX-a|电*H卜•—►|嫌作■|―■NaCKW*1品I iNaH$O< Cl>请回答下列问题:(DNaClOz中C1元素的化合价为=⑵反应I:①S&做(填“氧化剂”或“还原剂”).②写出反应I的化学方程式;.⑶电解H:①所用食盐水由粗盐水精制而成,精制时,为除去粗盐水中的Mg*和Ca,需要加入的试剂分别为、②电解过程中被氧化的物质是»③可用NaOH溶液吸收电解产生的Ch,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o(4)操作IH:滤液获利NaClOz的操作步骤:①加热蒸发;②趁热过滤;③洗涤;④干燥,得到成品。趁热过滤应控制的温度范围是。三、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8分)化学离不开实验,氨气和乙酸乙酯的制备分别是无机实验和有机实验的典型代表。请结合已有药品(选择性使用)和已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氨气的制备现提供药品有:氯化核固体、浓氨水、浓硫酸、碱石灰、水①该实验条件下,氨气的发生装置应选择上图中的(填大写字母)②C的作用是.

③欲收集一瓶干燥的氨气,选择上图中的部分装置,其连接顺序为:发生装置f(气流方向,用小写字母表示).(2)乙酸乙酯的制备现提供药品有:乙酸、乙醇、浓硫酸、水、氢氧化钠溶液①浓硫酸在该反应中的作用是②该实验条件下,试管B内盛放的液体是一,可以判断该实验反应结束的现象为③该实验制各少量的乙酸乙酯,产率往往偏低,除本身反应可逆外的原因可能还有(填一点即可):四、推断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8分)乙烯是重要有机化工原料。结合以下路线回答:已知:2CH3CH0+02*ftM,**2CHjC00H(1)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是.(2)B的官能团是。(3)F是一种高分子,可用于制作食品袋,其结构简式为(4)G是一种油状、有香味的物质,有以下两种制法。制法一:实验室用D和E反应制取G,装置如图所示.i.反应⑥的化学方程式是,反应类型是.分离出试管乙中油状液体用到的主要仪器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