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阶段整合融会贯通主题一世界文明之间交流的主要途径1.经贸往来:是世界文明交流交往的基本形式,虽然没有扩张和战争引发的交流引人注目,但是,和平的经贸往来是最持久、最深刻的人类文明的交往形式。2.人口迁徙:导致不同种族、文明的族群产生接触,从而形成文明之间的相互学习和交流,大大促进了世界文明的发展。世界古代史上,西亚地区的人口迁徙最为复杂,文明之间的交流也最为活跃。3.军事征服:征服者的文明占据优势地位,往往能够大大加速文明的传播速度。亚历山大帝国的扩张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它大大促进了希腊文明的传播,是东西方文明的一次大规模交流和交往。4.国家统一:在一个统一的国家内,由于相对稳定的环境和国家政策的推动,不同文明之间的交往、交流将更加便捷,罗马帝国繁荣时期,亚非欧文明的交流速度加速,奠定了罗马帝国繁荣的基础。主题二中古时期世界各地思想、文化发展欧洲西欧:基督教神学占统治地位;教育经历从教会学校到大学教育的发展过程;文学经历了宗教文学、骑士文学和城市文学三个阶段东南欧:《查士丁尼法典》;对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继承东欧:俄罗斯的文学、建筑成就突出亚洲西亚:阿拉伯人在文学、数学、天文学、医学、地理学等方面取得广泛成就;阿拉伯文化承前启后,融合东西方文化南亚:印度教为主要宗教,吸收中亚和伊斯兰教文化成分东亚:源于对中国文化的吸收和融合;后期民族化发展较快,出现新特色主题三中世纪西欧城市的发展1.城市的兴起(1)时间:10—11世纪。(2)原因:欧洲社会走向稳定;农业得到发展,工商业逐渐复兴和繁荣。2.城市经济组织种类:手工业行会和商业行会。3.城市兴起的影响(1)经济:有利于商品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打破了以自然经济为主体的封建制度的经济基础,商品货币关系渗透到农村,推动了庄园的瓦解。(2)阶级:城市市民阶层不断发展壮大,成为近代资产阶级的前身。(3)政治:为了贸易自由,城市反对封建割据,支持王权强化和国家统一。(4)思想文化:一些城市兴办大学,推动了教育发展;新的市民文化逐渐形成,这些为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奠定了基础。主题四中古时期欧洲、亚洲的主要经济、政治制度西欧政治制度庄园经济下的农奴制度;封君封臣制度土地制度采邑制俄罗斯中央伊凡四世开始沙皇专制制度,颁布新法典,改组中央机关,镇压大贵族,巩固和强化了中央集权地方实行“特辖领地制”,将全国划分为特辖区和普通区加以管理;组建特辖军团;农奴制进一步加强阿拉伯帝国政治制度哈里发掌握政治、军事、宗教大权;下设各部大臣,辅助哈里发分掌行政、财政和宗教等方面的事务土地制度封建土地国有制奥斯曼帝国政治制度最高统治者是苏丹,是宗教领袖、国家和军队的主宰、全国土地的最高所有者土地制度封建土地国有制德里苏丹国政治制度中央最高统治者称苏丹,握有最高行政、立法、司法和军事权力地方地方划分为行省,行省总督由苏丹任命,重要职位由穆斯林担任日本庄园领主制、幕府统治下的幕藩体制朝鲜高丽王朝政治制度中央设三省六部地方划分为十道土地制度土地国有制类型1关注选项间的关系,找准突破口正确认识选项与选项之间的关系有利于得出答案。这些选项之间有的是同类史实,有的是同一时期的史实,有的是相近的观点,有的存在因果关系或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有的甚至出现交叉、矛盾等。利用选项之间的这些关系可以比较容易地排除一些选项。类型2注意选项中的绝对性词语,灵活运用排除法选项中带有绝对性词语(一切、任何、所有、都、最、彻底、杜绝、消除、根除等)或表述的试题在近几年高考中也有出现。解答这类试题时,要对带有绝对性词语或表述的选项格外关注,判断它是否符合史实或者材料信息。一般情况下,带有绝对性词语或表述的备选项基本都是错误的,但解题时也要结合相关语境进行分析,灵活运用该方法。类型3注意选项中的通性表述,分析比较准确判断历史的通识性表述包括对史学理论的表述和对被学界认可的大多数历史结论的表述。对史学理论的表述有:对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关系的表述,对思想文化和政治、经济关系的表述等。对历史结论的表述、通识性表述的选项往往是正确选项,但也要注意和题干关键信息进行印证。[例](2021·河北邢台二中月考)古代雅典一直没有成文法,贵族利用手中的权力任意解释传统习惯法。公元前621年,雅典制定了第一部成文法典,规定:“凡能自备武装的人有公民权,而不能自备武装的人则无公民权;官吏由贵族会议选拔制改为公民抽签选举制。”该法典()A.标志着雅典民主政治的确立 B.保证了民众的民主权利C.一定程度上扩大了统治基础 D.使贵族失去了最高权力[尝试解答]C1.(2021·湖南选择性考试)早期的罗马法规定债的关系不可转移,后来罗马法采用替代制度,即指定或准许他人替代原债权人或原债务人,以实现债权或债务在不同主体间转移。这一转变()A.动摇了保护私产的观念 B.旨在保护奴隶主特权地位C.适应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D.表明罗马法形成完整体系[尝试解答]C2.(2021·山东烟台福山一中月考)波斯国王大流士一世宣称:“凡忠信之士,我赐予恩典;凡不义之人,我严惩不贷……凡我给他们的命令,他们都遵行不误……靠阿胡拉马兹达之佑,我成了国王。”这表明波斯帝国()A.主要依靠神权来维护统治 B.严格奖惩以加强中央集权C.注重社会教化以巩固统一 D.宣扬君权神授和法治理念[尝试解答]D3.如果说希腊古典文化是一种城邦文化,那么希腊化时代的文化就是一种走向帝国的、带有世界性的文化。希腊一体化和地方多元性相结合,消极没落的个人主义和眼界开阔的世界主义并存,是这一文化的基本特征。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希腊古典文化和希腊化时代的文化之间没有任何关联性B.把希腊古典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即是希腊化时代的文化C.希腊化时代的文化是东西方文化相互交流、融汇的结晶D.希腊文化因其先进性完全取代了西亚、北非的城乡文化[尝试解答]C[点拨]B项中“保证了”和D项中“失去了”属于绝对性表述,分析选项:虽然该法典规定官吏由公民抽签选举产生,但是有财产资格限制,在此情况下,贵族仍具有较大优势,故B、D两项说法错误,排除;公元前6世纪末,雅典的克利斯提尼改革标志着雅典民主政治的确立,故A项错误。[点拨]A、C两项说法矛盾,那么答案很可能在这两项中,答题时尤其要注意这两项;D项对早期罗马法表述过于绝对,应排除;题干中“债权人”并不一定是奴隶主阶级,排除BK项。[点拨]分析选项可看出,A、B两项和D项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即D项是对A、B两项的综合总结,C项材料并未体现,如此答案显而易见。[点拨]A项“没有任何关联”、B项“即是”、D项“完全取代”说法都过于绝对,仔细分析材料,并未发现绝对化含义,故A、B、D三项均排除。1.材料问答题增分策略(1)审清设问。明确设问要求,根据设问方向有目的地阅读材料是获取有效信息的捷径。(2)要求依据材料回答的,阅读完全部材料后,根据设问从材料中最大限度地提取有效信息,并找出材料与教材的结合点。提取材料有效信息时要特别注意材料的开头和结尾、材料的出处、材料的注释或说明。(3)要求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的,要结合所学知识,充分运用历史术语,将教材中的话应用于答案中。2.阅卷教师希望看到的是能够减轻阅读量的卷面(1)卷面清洁,这是最基本的要求。(2)书写工整,字迹清晰。(3)在规定的答题区域答题,否则做无用功。(4)表述是要根据分值思考要点,尽量细分,用分号或①②③④等符号清楚表述。(5)语言要简洁,切中要害。(6)语言表述要规范,尽量用专业术语。如果卷面做到了以上6点,在“可给分可不给分的情况,从宽给分”的高考评分原则下,将无形中增加了多得分的砝码。[例](2021·河北保定模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8分)材料一自乌尔第三王朝以来,奴隶制私有经济迅速发展,社会关系日趋复杂。为了维护私有制和奴隶主阶级的利益,伊新、拉尔萨等邦都曾制定法典以代替过去不成文的习惯法。汉谟拉比即位后,吸取以前各邦的立法成果并结合阿摩利人的氏族部落习惯法,制定法典。法典大概在其在位第30年后刻石颁布,由前言、正文和结语三部分组成。前言主要宣扬王权神授,颂扬汉谟拉比的功绩。结语则表示,汉谟拉比遵奉神意,保护黎民,故创立公正的法典,以垂久远;后世有敢不遵法典之王,必因违犯神意而受神罚。正文共282条,内容包括诉讼程序、盗窃、军人份地、租佃、商业、高利贷、婚姻、继承、伤害、债务、奴隶等方面,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古巴比伦时期的社会情况。——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古代史编》材料二《汉谟拉比法典》条文摘录“如果一个人伤害了贵族的眼睛,还伤其眼。如果一个人折断了贵族的手足,还折其手足。”“如果贵族阶层的人打了贵族出身的人,须罚银一明那。如果任何人的奴隶打了自由民出身的人,处割耳之刑。”“如果一个人盗窃了寺庙或商行的货物,处死刑;接受赃物者也应处死刑。”“如果没有抓获拦路的强盗,遭抢劫者须以发誓的方式说明自己的损失,然后由发生抢劫案的地方或地区的市长或地方长官偿还损失。”——摘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根据材料一,概括《汉谟拉比法典》的特点。(8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汉谟拉比法典》内容予以评价。(10分)命题立意:历史学的社会功能突出表现在:认识功能是基础、教育功能是核心、借鉴功能是目的。本题以《汉谟拉比法典》的制定和主要内容,考查《汉谟拉比法典》的特点及对《汉谟拉比法典》的评价。强调鉴往知来,继承优秀的世界文化,更自觉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关键点拨:解答本题要注意审清设问,依据材料回答,并要卷面整洁、书写工整、表述规范。第(1)问,依据材料一“吸取以前各邦的立法成果并结合阿摩利人的氏族部落习惯法”“由前言、正文和结语三部分组成”“宣扬王权神授”“内容包括诉讼程序、盗窃、军人份地、租佃、商业、高利贷、婚姻、继承、伤害、债务、奴隶等方面”“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古巴比伦时期的社会情况”概括即可。第(2)问,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辩证评价即可。[参考答案](1)特点:吸收借鉴旧法成果;体系内容相对完备;宣扬君权神授,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和权威;全面反映社会情况,有一定史学价值。(8分)(2)评价:保留原始部族同态复仇的习惯,具有落后性;保护贵族特权,是阶级压迫的工具;严格保护私有财产,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保护民众权益,强调政府责任;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等等。(10分)4.(2021·山东潍坊月考)中世纪时,西欧城市在争取自治过程中,曾获得许多特许状,以下是部分特许状节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分)材料“任何个人来到这个市镇,只要住满一年零一天,就可免受其先前领主的追捕。”“我授权我们自治市的市民们拥有每周在工作日的时间内举办一次市场的权利,定在每周四,并且和我们温切斯特、牛津或者其他我们土地上的公民们一样享有所有的自由权利和免关税权。”“伦敦市民享有充分的权力任命他们所愿的伦敦市民为市长,并任命任何一人或他们所愿的伦敦市民为法官,负责处理按照国王的法令而提出的申诉,遇有讼案即审理;此外无论何人均不得对伦敦人民行使司法权力。凡属市民均不得因任何纠纷而到市区之外进行投诉。”(1)根据以上特许状,城市与市民可以获得哪些权利?这对城市发展有何影响?(8分)(2)对国王(封建领主)颁布城市特许状的行为,你有何认识?(6分)[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任何个人来到这个市镇,只要住满一年零一天,就可免受其先前领主的追捕”得出市民身份自由;根据材料“我授权我们自治市的市民们拥有每周在工作日的时间内举办一次市场的权利”“有充分的权力任命他们所愿的伦敦市民为市长”得出获得一定的经济权利(自由交易、免关税权)和政治权利;根据材料“此外无论何人均不得对伦敦人民行使司法权力”及所学知识得出城市享有一定的行政管理权,享有独立的司法审判权。第二小问,根据所学知识可从吸引周边民众涌入城市、城市规模不断扩大、推动城市经济发展、市民阶层壮大,社会地位提升、明确国王(领主)与市民之间的权利义务,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封建领主的权力等方面概括。第(2)问,根据所学知识可从特许状是城市长期斗争的结果、促使封建国王不断适应新的变化、强调了市民对国王的忠诚与归属等角度概括。[答案](1)权利:市民身份自由;获得一定的经济权利(自由交易、免关税权)和政治权利;城市享有一定的行政管理权,享有独立的司法审判权。(4分)影响:吸引周边民众涌入城市,城市规模不断扩大;推动城市经济发展;市民阶层壮大,社会地位提升;明确国王(领主)与市民之间的权利义务,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封建领主的权力。(4分)(2)认识:是城市长期斗争的结果;随着商品经济发展,封建国王(领主)不得不适应新的变化;国王(或领主)赋予城市自治权的同时,也强调了市民对国王(领主)的忠诚与归属。(6分)(1)从命题立意看:答题原则上强调论从史出、论从证出和史论结合;语言表达上强调逻辑严密、文字通顺,突出学科素养和落实。(2)从考查目标上看:以社会重大时事热点、最新的学术研究成果和学术争论为载体,以学科知识为依托,突出历史学科的价值导向功能。(3)从考查内容上看:重视对历史主干知识的依托,选取新材料,创设新情境,试题命制灵活,在覆盖面上属于小切口、深内涵,重视对背景、结果及影响的探究。(4)从开放角度上看:开放性试题是与传统问答题中条件结论的“封闭性”相对而言的,它主要考查考生是否具有变通的能力,是否具有知识迁移的能力,是否具有创新能力。近几年高考设问的开放性日益增强、答案设计上也日益体现多元化。[例](2021·山东济宁模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材料以现代人的眼光来看,苏格拉底的罪名似乎是莫须有的,没有确凿的犯罪行为,其言论也没有导致直接的伤害。但在雅典,对犯罪行为的认定不同于现代。无论什么指控,无论犯罪行为是否确凿,也无论是否造成直接的伤害,只要陪审团投票认定,罪名即告成立。因为定罪与否的唯一标准是陪审团的投票,又没有权威的刑侦机构对事实进行科学的甄别,所以当事人的辩护就变得至关重要。……在雅典,像底米斯托克利等一批最著名的政治家都在流放之列。这就是说,在古代希腊,个人是没有现代意义上的自由的(即柏林所说的“消极自由”)。既没有脱离群体的自由,也没有言论的自由。苏格拉底的言论明确表示出他对“人民”这个群体的轻蔑,想要同它保持距离。同时在“人民”看来,他的言行实际上已经造成了某种伤害,因为他的弟子参与了推翻民主政治的活动。他的被处死,其实在情理之中。而且,苏格拉底并不是唯一一位因其言论获罪的思想者。——摘编自黄洋《雅典凭什么判苏格拉底死刑》材料提供了古代雅典公民陪审法庭的案例,从材料中提炼一个观点或启示,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言之成理)命题立意:民主法制建设一直是近几年高考命题热点。本题“以现代人的眼光来看,苏格拉底的罪名似乎是莫须有的……但在雅典,对犯罪行为的认定不同于现代”,历史学科涉及古今中外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史料浩如繁星,形式多种多样,内容异彩纷呈。这就要求我们要历史地看待历史现象和历史事实,要有唯物史观的判断力和价值取向。关键点拨:解答本题要注意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答案设计上,要注意创新和开放性。本题材料第一段讲古代雅典司法与现代司法的不同,古代雅典司法不讲证据,讲的是辩论和陈述,罪行认定以陪审团投票为主。第二段讲苏格拉底的言论已经侵犯了城邦的集体利益,而且在那时因言获罪的不止他一个人。这些材料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多角度思考,比如,在古代雅典是否有现代意义上的自由?古代雅典民主制的确切含义是什么?古代雅典民主制度下为什么不能保障人们的言论自由?司法应该讲证据还是应该以公民投票的方式决定?然后运用所学知识说明这些问题。[参考答案]示例:观点:从历史的角度看待古代雅典民主政治的弊端。(2分)说明:古代雅典民主政治的确切内涵是在公民范围内少数人的民主,主要统治机构是公民大会、五百人议事会和公民陪审法庭,公民通过投票来行使自己的权利。在司法过程中,不关注证据,而是采用政治活动中普遍实行的民主原则,通过辩论和陈述,以投票的方式来进行判决,多数人的意志拥有最高的权威。所以,可以说苏格拉底之死既不是民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轮胎动平衡试验机项目发展计划
- Unit 1 Life choices Writing Workshop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高中英语北师大版必修第一册
- 开店合股合同范本
- 2-1《改造我们的学习》教学设计 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
- 10 能源开发与利用 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科学六年级下册青岛版
- 2023-2024学年人教版高中信息技术必修一第四章第二节《利用智能工具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 7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数学二年级上册苏教版
- 5 观察物体(一)(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二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 2 我们有精神 ( 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
- Module 5单元备课(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外研版(一起)英语四年级上册
- 宁波2025年浙江宁波市鄞州区卫健系统其他事业单位招聘事业编制46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江苏太仓市城市建设投资集团限公司招聘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口算题
- 2025年个体户合伙投资协议(三篇)
- 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2025春季学期)学校工作计划(附2月-6月安排表)
- 14磁极与方向(教学设计)-二年级科学下册(教科版)
- 小学教师读书分享活动课件
- Premiere视频编辑案例教程第2版(Premiere Pro 2020)全套教学课件
- 新人教版五年级小学数学全册奥数(含答案)
- 尖尖的东西我不碰(课堂PPT)
- 工程勘察和设计承揽业务的范围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