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设计课件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5f6b4255fa06e42fdfbc6df590273e85/5f6b4255fa06e42fdfbc6df590273e851.gif)
![字体设计课件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5f6b4255fa06e42fdfbc6df590273e85/5f6b4255fa06e42fdfbc6df590273e852.gif)
![字体设计课件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5f6b4255fa06e42fdfbc6df590273e85/5f6b4255fa06e42fdfbc6df590273e853.gif)
![字体设计课件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5f6b4255fa06e42fdfbc6df590273e85/5f6b4255fa06e42fdfbc6df590273e854.gif)
![字体设计课件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5f6b4255fa06e42fdfbc6df590273e85/5f6b4255fa06e42fdfbc6df590273e85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64-字体设计第一章文字的发展史教学内容:象形字与汉字的书写特点教学重点:了解文字的发展史,对象形文字的演变有概括性了解。教学难点:掌握象形字的演变特点。人类杜会之初,因生产力极低,为了生存的需要,人们不得不采用原始简陋的生产工具,同大自然斗争。为了交流思想、传递信息,语言应运而生。但是,语言一瞬即逝,即不能保存,也无法传递到较远的地方,而且,单靠人的大脑记忆是不行的。于是,产生了原始的记事方法"结绳记事″和"契刻记事″。不管结绳记事是用多少根绳子横竖交叉,那只是一种表示、一种记录数字或方位的一些简单概念,属于一种表意形式。它可看成是文字产生前的一个孕育阶段,但它绝对不可能演变成文字,更不是文字的产生。在《中国文字学》中指出:“文字的产生,本是很自然的,几万年前旧石器时代的人类,已经有很好的绘画,这些画大抵是动物和人像,这是文字的前驱。”然而只有在"有了较普通、较广泛的语言"之後,才有可能图画转变成文字。也就是当有人画了一只虎,大家见了才会叫它为"虎"。久而久之,大家约定俗成。随看时间的推移,这样的图画越来越多,画得也就不那麽逼真了。这样的图画逐渐向文字方向移转,变成文字符号的图画文字。图画文字进一步发展成原始的文字—象形文字。第一节西方文字的产生(一)楔形文字在纪元前3000年左右,也是西洋文字发生的初期,因记录文字的工具—纸与笔—尚未发明,采用雕刻的方式记事。当时的亚述人曾用苇管或凿子,把绘画转述过来的文字刻在黏土或砂石上,此即楔形文字。(如图1)
(图1:楔形文字)(二)象形文字到了纪元前5000~4000年左右,有了埃及文子,其象形文字也有取材于自然形态,与汉字一样是用来表示物体的绘画,及表达思想的记号,也是表现声音的符号(其写法能表现发音的方法),这种符号後来被视为声音符号的起源。埃及象形文字较中国古老的象形文字,更来得具像(如图2)。在纪元前1500~1000年左右,地中海东岸勃起的腓尼基人,因与埃及人有过交易,饱学的僧侣们于是把简单的象形文字,改写成有秩序的字毋,其对商业交易,帮助很大。
(图2:埃及象形文字)而希腊人也因与腓尼基人交易,进而认识了字毋,在纪元前400年左右被予以采用。由于希腊人文化水准高,他们还发明了表达毋音的文字,并把各个字毋加以整理与美化。同时把腓尼基人由右至左的读法改成横写的由左至右。这就是现代西洋文字左起横写的起源。(如表一)
(表一:希腊文字一览表)(三)罗马字毋的诞生纪元前二世纪,罗马曾与希腊发生战争,罗马征服希腊而接触到希腊文化、建与雕刻,希腊字毋亦被罗马人予以吸收与改进。对于发音复杂的希腊文字,被罗马人予以单纯化,他们以P、H代替了希腊的Φ,并想出了F,分解成单纯的发音。至西历(西元)开始,大写字毋已大致完备。大写字毋广泛地通行于欧洲各国,十五世纪左右,又加入了JUW三个字毋,变成今天的二十六个罗马字毋,罗马人常在公共建物或记念碑等的石材上刻些苇管笔所写的文字,使得石材所具有的趣味与手刻的原始文字之美更为突出,称此为图拉真大写字体。(四)古罗马体西元四至八世纪时为着抄写更多的抄本,自然需要那种快写的图拉真大写字体,于是产生了自然带有圆形趣味的大圆体字(Uncial)及半圆体字(HalfUncial)这种书写效率极高的字体常被采用在抄本中(如图3、4)。
(图3:4~8世纪大圆字体)(图4:7世纪半圆字体)(五)小写字毋的出现抄本的快写由于需要笔划简单且又能分辨字毋,所以尽量使上下延伸或加上豆点,以便区别。到了九世纪左右,出现了小写字毋,并广泛地流布于欧洲各国、各种宗教与民族之间。至十四世纪遂形成了黑体字(BlackLetter,古哥德体),并衍用至十六世纪。因十三世纪时有造纸术出现于欧洲,十五世纪又有铁笔的发明。文字便从雕刻时代进入了笔记时代。(六)活字印刷的发明西元1445年德国人谷腾堡(J.Gutenburg)发明活字,制作了有名的四十二行圣经,进入了印刷术的实用阶段,使得手抄的技术逐渐没落。随着印刷术的进步,1470年尼可拉斯坚逊(NicolausGenson)又发明了原始罗马体(OriginalRoman)(如图5)。以後遂渐有更多的设计师,努力创作优美、易读的字体,并陆续发表了许多实用的字体。
(图5:尼可拉斯坚逊的原始罗马体)于是,西洋字毋的产生过程,经由埃及→腓尼基→希腊的演变之後,在罗马体上集大成,被西方世界广泛运用到现在而风行于全世界。第二节中国文字的产生教学内容:书法的书写特点教学重点:了解书法的发展史,对书法的演变有概括性了解。教学难点:掌握书法的演变特点。(一)汉字的构成中国的文字,是由象形、指事、形声、会意、转注、假借等六种文字组成,即人们所说的"六书"。中国文字创造之初,虽与埃及相同,都是由图画、象形文字演化而来的。但其进化情况却不同。中国文字的演化,始终维持着原始的绘画或符号内容,只是在形成更多文字时,在原有文字构成的基础上,加以种种组合,以求形成更多的文字,这在世界文化史上是独一无二的。1.象形即字的形状是仿照事物的形体而成的。如日、月、山、水等四个字,就是模仿日、月、山、水之形书写并逐渐演化而来的。保留着原始的绘画特徵,并反映自然界的真实形象。在靳埭强先生所设计的【汉字主题邀请展的海报系列—山】(图6),以书法的方式画出山的轮廓,仔细观察其内部即是中国文字—山。
(图6)2.指事"指事"这种构字方法,是用文字来反映事物的真实状况的。如人在其上写作""(上)。3.形声是由形与声两部分组成。例如"河"、"湖"二字,均以"水"为形,字义与水有关;而後半字的"可""胡",则与读音相同或相近。在近代的艺术创作及平面设计上,亦不难找出利用″形声″手法的设计。如图7,若只看影像,是看不出图中的男子在做什麽,但是配合文字一起,很容易地知道是在打喷嚏。非常道地的运用镇″形声″的例子。
(图7)4.会意其字的构成原则,是将两个原有字之字义联系起来而派生一个新字义,从而产生一个新字。如"人"字和"言"字合并成"信"字,意思是言而有信。5.转注"转注"的含义在于用两个字互为注释,彼此同义而不同形。例如"考"、"老"二字。古时考可作"长寿"解释,两字相通,意义一致,故这类字称为转注字。6.假借"假借"字,即一字两用。原来本无此字,然而有些新的意义又无字表达,于是就把这种尚无字可以表达的意义赋与一个原有的字。如借当毛皮讲的"求"字,作请求的"求"即是。(二)中国文字(汉字)的演变与发展教学内容:中国文字的书写特点教学重点:了解中国文字的发展史,对汉字及书法的演变有概括性了解。教学难点:掌握汉字书写及演变特点。中国文字的发展,经过秦统一中国後,连续对汉字进行简化、整理,使汉字逐渐走向规范化。汉字的发展,大致可分为古文、篆书、隶书、楷书等四个阶段的演变过程。其中,篆书又有大篆、小篆之分;隶书则有秦隶、汉隶之别。由此可知,历史上任何一种新的字体,都是经过长期演变逐渐形成的。总体来说,楷书形成後,中国文字已基本定型(表二)。
(表二:汉字书体的演变)1.古文秦统一文字前,中国的汉字,不论从字体、应用角度而言,还是混乱的。古文广义而言,其包括大篆在内的小篆以前的文字;狭义的讲,指中国文字史上大篆以前的文字。这里采用狭义的古文概念。古文包含甲骨文与金文;其中,前者被人们视为中国最早的定型文字。甲骨文字:为商朝後期用写或刻的方式,在龟甲、兽骨上所留下的文字,其内容多为"卜辞",也有少数为"记事辞"。甲骨文大部分符合象形、会意的造字原则,形声字只占20%。其文字有刀刻的,有的填满朱砂,也有直接朱书墨书的。因文字多为图画文字中演变而成的,象形程度高,且一字多体,笔画不定。这说明中国的文字在殷商时期尚未统一。殷代图像金文:先秦称铜为金,故铸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叫做金文,又叫钟鼎文、彝器款识(铜器上凹入的阴文为款,凸出的阳文为识,总称铭文)。与甲骨文相比,金文象形程度更高,显示了更古的文字面貌。金文填实的写法,使形象生动逼真,浑厚自然。甲骨文是商代书写的俗体,金文才是正体,显示了正体多繁,俗体趋简的印迹(如表三)。
(表三:甲骨、金文对照表)甲骨文因多为刀刻在龟甲兽骨上,故其文字带有坚硬的笔法(如图8:彦堂先生甲骨文作品之局部)。这种如刀刻的笔法,亦有被运用在现代平面设计上;如图9,是于1958年设计的。
(图8)(图9)2.大篆在中国文字史上,夏、商、周三代,就其对文字学的贡献而言,以史籀为最。史籀是周宣王的史官,他别创新体,以趋简便。大篆又有籀文、籀篆、籀书、史书之称。因其为史籀所作,故世称"籀文"。大篆散见于《说文解字》和後人所收集的各种钟鼎彝器中。其中以周宣王时所作石鼓文最为着名。3.小篆小篆又名秦篆,为秦朝丞相李斯等人所整理出的标准字体。由大篆简化而成。又名玉筋篆,因其具有笔力遒劲之意。小篆之形体结构规正协调,笔势匀圆整齐,偏旁也作了改换归并。与大篆相比较无象形性。从大篆到小篆的文字变革,其在中国文字史上具有极重大的意义(图10)。
(图10:邓完白四体帖篆书)4.隶书从小篆向隶书演变的第一步,最显着的变化是从婉曲的钱条变为平直的笔画,从无角变成有角。一般人认为隶书是指有波磔的(磔:用笔向右下斜)、一横一捺都拖着像刻刀一样的长长尾巴的隶书,这只是其中的一种。隶书主要有秦隶和汉隶,秦隶是隶书的早期形式;汉隶则为隶书之成熟字体。通常所说的隶书是指汉隶中的"八分"而言(图11:曹全碑八分隶)。"八分"是在秦隶之後,渐生波磔(归于整齐、规范,转化而来的)。隶书发展到八分,已经是姿致成熟。隶书因其字较方正、厚实,故带有刚正不阿的严肃感(图12:邓完白四体帖隶书)。图13虽为西洋文字,但其有菱有角的字体,有隶书的″味道″。
(图11)(图12)(图13:1955年设计/局部)5.楷书"楷书"又名真书、正书、今隶。如欧阳询、柳公权等碑帖之字属之。包含了古隶之方正、八分之遒美及章草之简捷等。这种字体一直沿用至今,被视为标准字体且为世人所喜爱。楷书有一种稳重而衍生出宁静之感;文字因个人书写的方式、性格之异,而有不同风格的同一字体(图14、15)。图16与宋徽宗的瘦金体同样是以细线条勾勒出文字,但因转折处以圆滑的方式表现,呈现出与瘦金体截然不同的视觉感。
(图14:褚遂良楷书法帖)(图15:宋徽宗诗帖瘦金体)(图16:1949年设计)6.行书"行书",是介于楷书与草书之间的,运笔自由的一种书(字)体。行书不同于隶、楷,其流动程度可以由书写者自由运用。行书表现出浪漫唯美的气息(图17)。
(图17:董其昌尺牍册局部行书)7.草书"草书",又称破草、今草,由篆书、八分、章草,沿袭多种古文字变化而成。草书本于章草,而章草又带有比较浓厚的隶书味道,因其多用于奏章而得名。章草进一步发展而成为"今草",即通常人们习称的"一笔书"。今草大部分较章草及行书更趋于简捷。草书给予观者豪放不羁、流畅之感(如图18、19、20)。
(图18:祝允明草书七绝便面)(图19:欧阳询草书千字文局部)(图20:张旭狂草)8.印刷字体印刷术发明後,为适应印刷,尤其是书刊印刷的需要,文字逐渐向适于印刷的方向发展,出现了横平竖直、方方正正的印刷字体—宋体。其发端于雕版印刷的黄金时代—宋朝,定型于明朝,故日本人称其为"明朝体"。由于宋体字适于印刷刻版,又适合人们在阅读时的视觉要求,是出版印刷使用的主要字体。9.电脑字体随看文化事业的发展、科技的发展,在西方文字体的影响下,又出现了黑体、美术字体等多种新的字体,如海报(POP)体、综艺体、勘亭流、少女字体等,及更多的宋体之变形,如仿宋、扁宋等。并将各类汉字电脑化,运用的范围更加广泛。如(其由左至右依序为:叠圆体、综艺体、古印体、勘亭流及海报体(均为全真体系)。)第三节中国传统书画之视觉运用教学内容:传统书画特点教学重点:了解传统书画的发展史,对传统书画的演变有概括性了解。教学难点:掌握传统书画的演变特点。1.采用散点透视所谓散点透视,是指不受固定视圈的限制,将其在不同的视点上,将不同的视圈内所观察的事物巧妙地组织在一幅画里,使得视点像是在移动。这种散点透视法,在一些结构复杂、埸面广阔的画幅里,更是经常地被使用。(如清明上河图)2.计白当黑在中国绘画里,空白是形象的组成部分。不仅衬托了画面的主体,同时也扩大了画面的意境,即所谓形象的延续。中国艺术中的「留白」是一种更大的谦虚,虽不着墨,却能让人的性灵与思维恣情奔驰,而获得无穷的妙悟,若是填得满满的,会令人有透不过气来及杂乱无章的感觉。空白的最大作用是引人注意。这种画面的构图方式,亦被广泛地运用在西洋式的现代版面设计上,图21虽然以黑为底,但很明显的,突显了右上角的圆,所空出的一大片黑,同样有″留白″的效果。
(图21:DesignbyRudyVanderLans/1987)3.平面布局中国画常见的立轴和长卷的构图形式,前者是近的居下,远的居上,近不挡远,愈远愈高;如宋代夏所作的西湖柳艇图(图22)。後者是愈远愈向左或右发展。由于采平面布局,不管是人物、山水、花鸟,都不在画面上出现一条明确的地平线。
(图22)4.笔墨技法笔包括点、线、面、皴、擦,其中线是最主要的;墨有时候还包括色彩,而一般是指水墨。在用笔方面则有方圆正侧、转折顿挫;用墨则有浓、淡、乾、湿、黑、白等,都是基本内容。笔法是表现物象的形体结构,墨法是表现物象的浓淡虚实,甚至是体积和质量感。5.删除明暗因中国书画家喜欢从各个不同的角度来进行观察绘画,故无法描绘固定光源和采用西方绘画“以光分明暗面”。转而着眼于利用水墨的浓淡变化,线条的轻重转折,并运用线条来概括物象来表现其形体结构,即所谓的“骨法用笔”。如图23徐悲鸿的《晨曲》,图中麻雀的身体,即利用水墨浓淡变化来表现,并利用线条的粗细来画出树干。(图23)这种“骨法用笔”亦被西方广为使用,更运用在服装设计的手绘稿上(如图24、25)
(图24、25)6.色彩的运用由于植物质颜料的大量使用,使得中国画的色彩风格以清新淡雅为主。但我们可发现,在中国画中常采用对比性的调和,如工笔画的石青石绿和朱砂,写意画的花青和赭石女,都是从强烈的对比中取得调和,很少有中间色调,尤其在工笔画之表现上特别明显。第二章现代之平面设计与字体设计教学内容:平面设计与字体设计的特点教学重点:了解平面设计与字体设计发展史,对平面设计与字体设计的演变有概括性了解。教学难点:掌握平面设计与字体设计的演变特点。每个时代的设计风格与内容,反映出当时的社会生活。在生活富裕,科技及资讯发达的现今社会,最能代表这些现象的,就是随手可得的传单,及随处可见的海报。因其具有商业目的,故在版面编排上,特别注意文字的易读性(readability)、视觉的注目性,进而吸引消费者。在西方强权的时代,主导着全球政经局势的发展,面对西方如此强势的媒体传播,对于国内现代平面之设计,其影响深远。第一节平面设计之视觉运用与字体设计(一)追求平衡的构图原则由于人对各种对象物,在观察其间的位置,份量的变化,水平、垂直轴的位置等,在心理自动性地调整。在平面设计的技法中,混合了所有的图形或色彩,文字等要素,为使其能均衡地在同一个图面上表达出来,必须注意规格、形状、色彩、位置、距离、面积等各方面在视觉上或心理上的平衡。如瑞士设计师阿悯.霍夫曼(ArminHofmann)于1963年设计的【威廉.特尔】户外演出海报,以背光的苹果及投影形象,与大小渐变的字体构成对比强烈的画面(图29)。而在中国书画艺术里,亦注意到了均衡,如倪瓒作的容膝斋图(图30),以偏左的安排来取得画面的平衡。
(图29)(图30)(二)重度原则1重度由画面上位置计算离中心点愈远其重度愈重。2上重下轻原则。3左重右轻。4远重近轻。5同面积明亮的颜色比暗的颜色轻。6画面中引人注意的地方虽小,但重量大。7单纯有规则比单纯不规则来的重。八独立的东西重量特别大。9直的型比横的型重。10动态的景要比静态的景来的重。约瑟夫穆勒—布洛克曼于1958年设计的【保护孩子】海报,利用左重右轻的重度原则,加强巨大倾斜的机车与孩子之间的对比,更显示出孩子的弱小(图31)。而中国的倪瓒作,其渔村秋霁图(图32)的远山较近树的重度重,利用题跋来均衡画面。
(图31)(图32)(三)群化原则群化原则内容包含类似的原则、近接的原类、长度原则、闭锁原则、视觉律动、对称原则、共同命运原则、好的连绩原则…等,以寻求画面的统一。在徐悲鸿的【群乐】里,亦运用了所谓的共同命运原则来表现其主题(图33)。图34则以色或明度的类似来统一画面。
(图33、34)(四)视线的诱导做海报或简介时,以传达资讯为目的而使用的一种手法。利用图像或文字,来引导观者的视线。如图35,八大山人作的写生册之二,图中飞禽的视线会引导观者的目光。为了一见就能了解其内容,常以大又醒目的颜色来引导。如图36,一条文字线条沿着S的路线,既具有视觉诱导效果,亦不失识别性。
(图35)(图36)第二节文字在版面编排里的运用文字依书写的方式不同,其字体大抵可分为书写体及印刷体。(一)书写体此种字体具有个人的风格和奔放的气息,且能表现出字体的基本性格,如手绘体(图37)、书法、手写体等属之。通常用来当作字首或标题,或和插图结合在一起,如图38是美国索尔巴斯(SaulBass)于1983年所设计的【音乐中心统一基金】海报,即使用明快的笔法,绘描一把彩虹伞,配上手写文字,简洁明朗,极富人情味。图39为靳埭强所设计的汉字主题邀请展之海报系列其中之一,他以草书表现文字和设计创作者的情怀,追求一种清逸的文化境界(二)印刷字体因此种字体沈静、中庸,适合用于内文部分,使观者较易阅读。如图40由奥裔美国设计师哈勃特.拜耶(HerbertBayer),于1926年设计的【汉斯.尔席教授建摄影讲座】海报,其以理性的几何,构成空间与字体的编排设计,全以无衬线字体和几和形,创造了简洁易读的风格。
(图37)(图38)(图39)(图40)字型的变化,带给人们不同的感受及乐趣。但若使用在传单及海报之运用上,在讲究速度的时代里,文字必须让人很快地辨认、确实地了解才行。故以简洁明了、优美易读者为优。若设计美丽而造成辨认上的困难,便违背了文字的使命。一般文字最基本是运用在文案及标题上,但随着设计理念的创新,使得文字在现代平面上之运用不再是文案及标题那样的单纯。现代文字之运用,大概可归纳出下列五项:(一)以文字为图像如图41,版面上的英文字母B其实仔细看是一张椅子,保持文字原本的面貌加以变化,与前页的图六有异曲同工之妙。这种以文字为图像的运用,其文字本身具有文字与图像的双重身份,可应用于Logo的设计上。
(图41:Logo,BaselMuseums,1980)(二)将文字图像化顾名思义,即是将文字以图案的身份呈现,成为图像的一部分,图42是由DeborahLittlejohn及ShelleyStepp设计的CalArtsSpringDance海报,利用电脑绘图及排版软体将″DANCE″这个单字,作旋转的视觉效果,呈现舞动感。另一种文字图像化是拉近文字与装饰物体相似度,混淆视觉感。
(图42)(图43:1982年设计)(三)将文字编排成图即图案由一个个文字或字母组成的,整体而言为图,但就个体则为文。如图44将中国古老的劝戒杀牛歌的文字绕成牛形的身体,颇富趣味性。图45是DanaLytle所设计的,利用字母拼组成人形。这种将文字编排成图的手法,对于文字内容的顺序,变得并不那麽重要了。
(图44)(图45)(四)配合相关图像即利用与文字有关之图像,来装饰文字。如图46杨胜雄于1991年设计的中国民俗之夜海报,以中国传统布袋人偶来点缀标题文字。图47也是常见的情形,使用影像作为文字之本体,尤其在英文字母的设计上最常出现。
(图46)(图47)(五)文字几何化不论是汉字或西洋文字,都是由点、线组合而成的,对于在文字结构的样式上,具有相当丰富的几合变化,如图48~50均具有高度的几合性。图48是直接以几合图形拼凑成字母;图49及图50是直接将文字本身转折处以菱角或圆弧处理,各有不同的风格。
(图48:1957年设计)(图49:1955年设计)(图50:1954年设计)三、电脑化对版面编排的影响而在电脑化以後,文字在版面的编排上,就更为方便了。设计者可在电脑上对文字做旋转、变形、放大缩小、变换质感…等,整个版面亦可做无数次的修改,不像从前,只要写偏一个字,就要从新来过。电脑可说是万能的设计工具,而其对现代的版面编排亦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一)所呈现的视觉效果更为活泼由于市上推出许多软体程式,使得电脑影像处理的技巧五花八门,延伸了创作者的创意空间,让平面设计之视觉效果更为活泼(图42)。(二)复合媒材的结合由于扫描器的研发,生活周遭的物质,不管是平面或是立体,均可透过扫描器,结合影像及文字进行结合(图51)。亦能创作出许多投影片重叠的效果,可算是一种″新式蒙太奇手法″(图52)。(三)平面风格具科幻感因为电脑所提供的技巧非常多,再加上设计者的想像力,其创作空间无穷大,所以设计出来的作品深具科幻的视觉感。(四)文字变化更为丰富可直接对文字做立体、渐变…等之效果,较无变化上的限制(图53、54)。民国四十年到五十年间,早期台湾的广告因电脑硬体及软体尚未发展成熟,当时的版面设计上,文字较无变化,图像少用实际影像,大部份是用手绘的方式完成的(图55)。民国五十年开始,影像在广告版面上的运用才慢慢增加,文字亦在同时有较多的变化(图56)。(五)色彩更丰富电脑的色盘是以颜色的演色表制成,提供了使用者在选择颜色的丰富性。与一般的平面设计相比,电脑平面图像之色彩要花俏多样的多(图57)。(六)空间感的开拓电脑平面图像有个特点,就是空间感的开拓。平面图像拥有拟真的三度空间(图54)。
(图51)(图52)
(图53)
(图54、55)
(图56、57)第三节书法在中国传统绘画与现代平面设计运用上之异同在中国文字的演变的介绍,我们可看出中国文字其本身就具有很高的艺术性。中国文字的构成,不外「独体」与「合体」两种,都具「完整性」,每个字的组织都像一个个小小的建物:有平衡、对称、和谐,与西洋文字由大同小异的字母,排成一横列的视觉效果完全不同。而书法正是表现中国文字特有艺术的最佳途径。然而书法在现代设计的应用,却是在受到西洋设计概念的传入後,才又慢慢″起死回生″,但在视觉运用上已有别于传统书画上的运用。(一)目的不同书法在传统绘画里是表明当时的人、事、时、地、物或扮演″传达情意″的角色(如图27)。而在现代设计上是以″装饰″为主,配合着图像,来传递意念。(二)媒介不同在中国传统书画里,其文字与图像是以毛笔沾水墨,表现在宣纸上,直接呈现在观者眼前。而现在的设计品,皆是经由电脑之设计安排,最後统一印刷在纸张上,因此没有水墨在纸张上的质感。(三)内容不同中国传统书画的内容,大部分是描述着山水、花鸟、人像、佛像及当时生活情形,而现代的设计内容,因其设计的需要,多着重在广告的功能。(四)文字的形式要求不同的表达内容,相对的其文字的形式要求亦不同。中国书画的作者,会依写作时的心情,任意地挥毫,文字的阅读性并不那麽的讲究。反观现代的设计,因着重广告的功能,而在文字的形式要求上,以易读性佳者为优(装饰性文字除外)。(五)留白效果在画面的构图,若是填得满满的,会令人有透不过气来及杂乱无章的感觉。空白的最大作用是引人注意,其道理与中国传统绘画中适当的留白,讲究「实则虚之,虚则实之」相同。(六)文字设计中国文字历经三、四千年的演变,产生了许多种不同风格的字体,这些字体虽是为了因应时代的需要而″变形″,但也有一些是美化装饰性书体,鸟虫书即是。是古代一种超语言符号功能的社会高贵阶层的特殊标记,当作理想的寄托与虚幻的满足,多用于王侯贵族的自作兵器题名(图58:吴季子之子逞之剑上之部分鸟虫文)。此种字体可算是中国最早的装饰文字;图59为拜神祭鬼的神符,其文字丰富的流动感,再加上其他线条的装饰,带出了神鬼世界的庄严、神秘;而现代的装饰文字,种类更是不胜枚举(图37)。
(图58)(图59)中西平面设计之比较在中西绘画构图之比较一书中提到,任何民族之文化成果,无不深受自然环境、人文思想的影响,而各有不同。由于资讯科技的发达,在设计理论方面我们不断地受到西方的影响,但是表现在平面设计上之风格,还是与西方有所不同。(一)文字方面我们在汉字的变化上不及西洋字母来得丰富,主要对于文字在版面设计上所担任的角色为表明主题,故以要求字型清晰明了为主。而西方常在文字上大作文章,直接以文字为图,创作手法较大胆。(二)版面设计方面西方常利用插画做为版面″图″的部分,而在台湾常使用影像为″图″,使用的比率高于西方。(三)色彩方面西方的用色大胆,同一版面的色彩丰富,我国在同一版面上所使用的颜色,相形之下保守许多。(四)就形式而言西方之平面设计偏向夸张、有趣,反观我国的平面设计,可算是偏向″写实″。首位华人国际平面设计大师靳埭强在庆祝国立台湾师范大学美术系创立五十年所举办的【王建柱教授纪念讲座】中提到:「每个时代都有它的时代精神与风格特色,每个时代也都要不断的创新前进,人类的发展才有其传承的意义…现代化并不等于西化……,中国人应该以更宏观视野的国际化观点,来思考未来世界的发展。尤其是切莫落入仅仅是以中国的、东方的,甚至是大陆的、香港的或台湾的…等诉诸民族性的情绪与区域性的观点去面对未来…在这世纪转折之交的关键时刻,对于当地文化的尊重将是更加重要的课题。……如何将自己的生活、文化发展延续下去,将是每个有识之士的责任,因为这是别人所无法取代也不会帮忙的事。」以上这一段话对于学习平面传播的我们而言,更清楚地了解到如何将悠深的中国文化,运用在平面设计上,而不是一昧地西化,将祖先遗留下来的珍贵资产抛在脑後。在撰写这篇论文前,对于中国文字及传统绘画的领域,不及西洋文字与艺术来得有兴趣,抱着一种″外国的月亮比较圆″的心理。然而,在研究了所收集的参考文献後,才彻底的感受到中国艺术真是门博大精深的学问,值得好好地研究。第三章字体的结构与设计方法教学内容:字体的结构与设计方法的书写特点教学重点:了解字体的结构与设计方法,对字体的结构与设计方法的演变有概括性了解。教学难点:掌握字体的结构与设计方法的设计特点。从古至今,文字在我们的生活中是必不可少的事物,我们不能想象没有文字的世界将会是怎样。在平面设计中,设计师在文字上所花的心思和功夫最多,因为文字能直观地表达设计师所的意念。在文字上的创造设计,直接反映出平面作品的主题。如设计一幅戴尔笔记本电脑的广告海报,假设海报上没有出现“戴尔”两个文字,即使放上所有戴尔笔记本电脑的图片都不能让人们得知这些电脑是什么品牌。只要写上“戴尔笔记本电脑”几个文字,即使没有产品图片,大家也能知道这张海报的主题。从这个实例中,可以看出文字在平面设计中的重要性。第一节字体创意的来源无论汉字,还是拉丁字,任何字体的形成、变化都体现于基本笔形和字形结构,基本笔形和字形结构是字体构成的本质性因素。一种字体构成风格的形成,完全取决于字体基本笔形规范化的字体笔调,正因为以字体笔调构成字体基本笔形的风格定性,才从字体的一笔笔、一画画中渗透出可见的形象性风格。另外,任何一种字体在笔形组合上都向规范化的结构关系展现出字体风格特性,字体中的一笔笔、一个个偏旁部首的组合定势,都以结构上的个性表现出字体的形象性风格。由此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基本笔形和字形结构不仅是决定字体构成的本质性因素,它更是字体创意的根本源点。任何字体的创意从这两个根本源点上进行开发,均能从字体的本质性构架上创造出新的形象性字体。从上述的理论中,我们可以分析出,字体创意所要注意的两个重要因素:基本笔形和结构。(一)基本笔形基本笔形是文字笔画形象构成的规范性元素,它是文字符号的“体”的基本定势性决定因素,一种字体中以什么基本笔形组建文字,都由基本笔形的风格定势决定形成某种字体。所以说,所谓字体中的“体”,实质上就是基本笔形所规定“定势”的构成。汉字中的点、横、坚、撇、捺、竖弯勾等基本笔形是任何文字组构的基本元素。拉丁字等文字都具有类似的基本笔形规范而构成字体。因此在字体设计中,字体创意的本质性对象反映为基本笔形的创造。基本笔形中起收笔的变化,横坚画的比例,点、顿角、勾的形象定势,点、撇、捺的运笔规范等,都可以不同的形象观和意识观去变化去表现。图1在字体创意中,基本笔形是字体创意的灵魂所在,好的字体创意的出现或形成,首先是字体基本笔形的出现或形成。因此,字体创意的源点史体现出对基本笔形的变化、变换的探讨。对基本笔形的创造性的探讨,是要从字形组织的基本元素上寻找新的相关性形象。字体基本笔形的开发虽然是一种比较抽象的创造活动,但这种抽象还要来源于现实社会中种种特性的关联,从现实中关联产生的抽象形象,才能在返回现实的过程中获得实质性的效果。(二)结构结构是文字构成中的基本定律,它以偏旁、部首、笔画彼此间的构成定律形成某种字体的组合规范。一种字体在形成中,除了由基本笔形决定字体风格外,结构则是决定字体风格变换的决定性因素。在许多字体中,以同一笔形组建字体,若在组建上采取不同的结构,则会带来不同的变换效果,得到不同的字体风格。从这一点我们可以看出,结构是字体创意的另一根本性源点。结构主要是研究文字中笔画、偏旁、部首间的组建关系,正是由于这种组建关系的形成,才产生出字体的种种风格。如图2图2在对字体创意根本源点获得一定认识的基础上,对设计师而言,更关键的是要操纵它,分别或者综合运用字体创意的两个源点开发字体。以基本笔形形成字体创意的主导风格,是操纵字体创意源点的主要手法之一。在开发汉字中的点、坚、横、撇、捺和拉丁字中的横、竖、斜、起收笔、顿角等基本笔形中,要善于抓住最易形成个性特征的元素,以一种个性化的元素强化于每一基本笔形中,从而形成系列此风格的基本笔形,这必然构成字体的主导风格。
第二节字体创意的方法(一)塑造笔形笔形是字体干变万化的可变元素,什么风格、基调的笔形,所构成的字体也必然地以笔形的风格综合体现。创造出一种新型的字体,塑造笔形是首要关键。
笔形是构成文字中的笔画的基本形象,在笔形的创造中要善于总结、敢于想象、富于创造。如图3,同样是“创意”两个字,我们将每组字体的笔形稍作处理,效果就不一样了。图3(二)变换结构结构是字体构成的法则,以什么法则来组建字体,在字体构成中以什么形成字体的个性特色,这都要靠结构来解决。在字体构成中,变换结构是体现字体创意表现的主要手法。变换结构是要基于字体现有结构规律,通过创意性的变化和转换创造出各种新的结构。变换字体结构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加强探索:敢于打破、善于发现、多重结构、统一表现。如图4,我们将文字的位置、外形结构变换之后,文字展现出另一种效果了。图4(三)重组笔形字体的笔形犹如人类语言词汇一样,有着非常丰富的构成,这种构成以鲜明的形象风格展现出种种活力。汉字字体中的宋体、黑体、隶书、魏碑、楷书、琥珀等,拉丁字体中的古罗马体、现代罗马体、现代自由体、卡罗林小写体等,从种种字体的笔形中部充分地表露着笔形的个性特征。在这种种现存字体的笔形中,如果我们任意地在两种字体中拉上一根直线,以这两种笔形为基调,经过重组的过程,是否可形成另一种笔形风格的字体。技照这种原理再去审视各种字体的笔形,以它们为基点,将会繁衍出更多笔形风格的字体。如图5
图5
(四)变换笔形字体的笔形相对于某一规定的字体是不能改变的,宋体就是以一套宋体的笔形构成,黑体就是以—套黑体的笔形构成,但相对于创意性个体,就可以根据不同创意源点进行变换,通过种种变换手法的处理,往往能带来别具一格的新型字形。变换笔形的方法有多种,如突变、无理旋转、叠加、过度变换、互衬。如图6,我们看看使用变换笔形所获得的字体效果。图6(五)结构中的形象叠加我们知道字体自创始以来,一直都是以形象性符号展现着各种形象意义,如最初的象形文字。在人们的记忆与识别中,一种字体稍加改变,就使让人们的感官上产生很大的差别,因此,在字体结构中充分运用形象改变原有的结构风格,能从字体构成的本质特征上形成突破性个性。或以抽象的线形改变结构的局部笔画,或以简洁的喻义形象转借某一旁笔画,或以个性化形象衬叠某一笔画,或以某种形象与某一笔画构成互依性形象,都能通过形象叠加的不同手法塑造出新性的字体结构风格。其方法有形象衬叠、互依形象的转借、形象转借。如图7中的两组字体是运用的形象相衬叠的手法。图7
(六)变化黑白区关系黑白区是体现字体创意的重要因素,同时也是检验字体表现的重要因素。由字体笔画构成的实体称作黑区,与笔画相依的虚体部分称作白区,黑白区的分界主要体现于实休笔画与虚体非笔画间的交界。很多字体风格的形成和变化,只是将这种分界线稍作移劝,就会形成截然不同的字体创意风格。变化黑区的关系,虽然是相对于字体笔形粗细间的变化,如扩大、缩小白区的面积,但这种变化会给字体带来全然不同的感觉。在具体变化中,通常依据黑白区面积界定,从黑白两个大的领域着手,都将从不同方面表现比字体的新颖个性。如图8图8(七)突破字体的外形字体的外形经长期演变,已形成规范化的外形,或方、或圆、或三角,但伴随着人类文化发展到一定程度后,规范的字体外形显得比较呆板,突破过于呆板的字体外形,必然成为现代众多媒介中表现的主导方向之一。无论汉字还是拉丁字体,在遵循字体总体外形规范的基础上,可有所选择地将其中一到两个笔画突破外形的界定,或向外延伸、相连,或收缩、与其它笔画相依,其次还可根据具体表现主题的需要将字体变化成各种无机形态。突破字体外形的表现要有意识地跳出原有的框框的限定,多从灵活多变的角度变化字体整体形象的走势,使字体总体形象的风格展现出不同的内在活力和视觉冲击力。如图9图9(八)结构的再设计字体的结体在自身长期的发展中虽已形成种种规范化的个性特征,它们都以程式化的偏旁部首、笔画的编排构成字体的定性构成规律。但随着社会各项综合因素的发展,现在人们要求各种视觉传媒形式的个性化发展,字体的结体必须顺应时代的要求,在结构的构成法则上有所创建。结体的再设计,是在传统字体结构基础上,有所突破地打破原有字体结体规范,根据视觉形象的新型审美观,将某些偏旁部手突破原有结构的构成规律,在原有的结构编排上开创出新型的结构。如图10英文字体设计中的分类及特点教学内容:英文字体设计中的分类及特点教学重点:了解英文字体设计中的分类及特点,对英文字体设计中的分类及特点的演变有概括性了解。教学难点:掌握英文字体设计中的分类及特点。英文印刷新字体:英文字体品种主要有白正细体、白正粗体、白斜细体、白斜粗体黑正粗体、黑斜粗体、花体、标题黑斜体、标题黑正体、斜黑体、书版正体、书版斜体、书版狭身正体、细黑正体、名片正黑体、美术正体、美术广告斜体、广告装饰体、广告狭身正体等。
西文印刷字体:西文字体通常按不同字形来分类,不同的造型特点形成了各种各样的字体,各种字体充分体现了设计者的个性,形成了各自的风格和特点。在以后的长期使用中,这些字体又派生出许多变形字体,这些变形字体具有同样的特征和一致的倾向。一般把具有共同特征的字体群称为西文字体体系,西文字体多以活字设计者、雕刻者、活字铸造者或伟人的名字命名。也有用字体的发源地地名作为西文字体体系的名称。西文字体的种类极为丰富,繁多,美国有1800多种,全世界有5000~6000种,西文字体主要是拉丁字母的体式。拉丁字母起源于图画,是由古埃及象形文字演变发展而来,希腊人在与腓基尼人在交往中,吸取了他们的文化,创造了希腊字母,成为现代拉丁文字母的雏形,到罗马废除初期王朝政体而实施共和时期,拉丁字母基本定型。罗马帝国出现时,拉丁字母得到很大发展并成熟起来,拉丁字母的发展不仅是一种文化的发展,而且字体也向美观实用的方向发展。当时的腓尼基亚人对祖先的30个符号加以归纳整理,合并为22个简略的形体。后来,腓尼基亚人的22个字母传到了爱琴海岸,被希腊人所利用。公元前1世纪,罗马实行共和时,改变了直线形的希腊字体,采用了拉丁人的风格明快、带夸张圆形的23个字母。最后,古罗马帝国为了控制欧洲,强化语言文字沟通形式趋一,也为了适应欧洲各民族的语言需要,由I派生出J,由V派生出U和W,遂完成了26个拉丁字母,形成了完整的拉丁文字系统。罗马字母时代最重要的是公元1到2世纪与古罗马建筑同时产生的在凯旋门、胜利柱和出土石碑上的严正典雅、匀称美观和完全成熟了的罗马大写体。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家们称赞它是理想的古典形式,并把它作为学习古典大写字母的范体。它的特征是字脚的形状与纪念柱的柱头相似,与柱身十分和谐,字母的宽窄比例适当美观,构成了罗马大写体完美的整体。在早期的拉丁字母体系中并没有小写字母,公元4世纪--7世纪的安塞尔字体和小安塞尔字体是小写字母形成的过渡字体。公元8世纪,法国卡罗琳王朝时期,为了适应流畅快速的书写需要,产生了卡罗琳小写字体,传说它是查理一世委托英国学者凡·约克在法国进行文字改革整理出来的。它比过去的文字写得快,又便于阅读,在当时的欧洲广为流传使用。它作为当时最美观实用的字体,对欧洲的文字发展起了决定性的影响,形成了自己的黄金时代。
15世纪是欧洲文化发展极为重要的时期,在这一时期德国人古腾堡发明铅活字印刷术,对拉丁字母形体的发展起了极为重要的影响。原来一些连写的字母被印刷活字解开了,开创了拉丁字母的新风格。同时这一时期正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技术与文化的发展、繁荣迅速推动了拉丁字母体系的发展与完善,流传下来的罗马大写字体和卡罗琳小写字体通过意大利等国家的修改设计,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卡罗琳小写字体经过不断的改进,这时得到了宽和圆的形体,它活泼的线条与罗马大写字体娴静的形体之间的矛盾得到了完满的统一。这一时期是字体风格创造最为繁盛的时期。
18世纪法国大革命和启蒙运动以后,新兴资产阶级提倡希腊古典艺术和文艺复兴艺术,产生了古典主义的艺术风格。工整笔直的线条代替了圆弧形的字脚,法国的这种审美观点影响了整个欧洲。法国最著名的字体是迪多(Firmin
Didot)的同名字体,更加强调粗细线条的强烈对比、朴素、冷严但又不失机灵可亲。迪多的这种艺术风格符合了法国大革命的精神,是有现实意义的。在意大利,享有“印刷者之王”和“王之印刷者”称号的波多尼
(Giambattista
Bodoni)的同名字体和迪多同样有强烈的粗细线条对比,但在易读性与和谐上达到了更高的造诣,因此今天仍被各国重视和广泛的应用着。它和加拉蒙、卡思龙都是属于拉丁字母中最著名的字体。
20世纪80年代以来,电脑技术不断完善,在设计领域逐步成为主要的表现与制作工具。在这个背景下,字体设计出现了许多新的表现形式。利用电脑的各种图形处理功能,将字体的边缘、肌理进行种种处理,使之产生一些全新的视觉效果。最后是运用各种方法,将字体进行组合,使字体在图形化方面走上了新的途径。
拉丁字母的分类:拉丁文的字体种类很多,通常人们根据字体的发展和特点分类。拉丁字母字体一般按体系分,每一体系中又有许多体式。体系分为罗马体体系、哥特体体系、埃及体体系、无饰线体体系、手写体体系、装饰体体系、图形体体系。每种体系里各自又有一些字体。
Windows字体:
Windows字体分为光栅字体(.FON)和可缩放字体;也可分屏幕字体、打印字体以及打印和屏幕都适用的字体。TrueType字体(TTF)就是打印和屏幕都适用的可缩放字体。还有一种字体分类方法:比例字体和固定字体,即英文字体和中文字体。有一类字体是我们感兴趣的,它使用的字符集与Windows
ANSI或OEM字符集毫无共同之处,我们称为非正文字体或符号字体。最重要的是“Marlett”。它是Windows的系统字体之一,开始菜单中的“4
”,窗口右端的最大化、最小化、还原、关闭按钮,单选、复选框前的“√”,以及用于状态条中的“5
6
”等等,都是用该字体建立的。此字体不能删除,否则前述符号都将变为数字形式。除此之外,用得较多的字体有:“Symbol”、“Wingdings”、“Webdings”、“Monotype
Sorts”和“MT
Extra”(后两种为office97所带)。其中“Symbol”字体用于数学公式中,包括希腊字母、数字、运算符、集合符号和其它符号;“Webdings”字体汇集了日常生活中常用的表意符号,如:电话、书本、眼镜、信封、剪刀、钟表、手势、箭头等;“Monotype
Sorts”中包含了200多种箭头、指示符和标记;“MT
Extra”中只有很少的数学符号,用来扩充“Symbol”字体。“Webdings”字体是对“Marlett”和“Wingdings”字体的补充。此外,安装应用软件也会安装一些特殊的符号字体。最后就是我下载的一千多种英文字体,相信这些足以能够满足字体的要求了。计算机中字形库分类计算机中字形库分为低分辨率和高分辨率两大类。
低分辨率字形库用于一般的信息处理系统。又分为三个档次,低档简易型(16X16点阵)、中档普及型(24X24点阵)、高档提高型(32X32点阵)。
高分辨率汉字字形库主要用于印刷系统。用于印刷系统的字形库必须在64X
64点阵以上,而激光照排系统精密字库则需要100X
100以上的点阵字形。
点阵方式:
点阵字形是一种文字在计算机字库中字形信息的存储方式,这种方式称为点阵数字化。文字无论怎样变化都可以写在同样大小的方格内,即把一个方格分成256个小方格,或有256个“点”。点阵中每个点就有一种状态,即有笔画和无笔画。有笔画的就可以描绘文字的字形,所以称为点阵字形。若用二进制数字来表示点阵,1表有笔画,0表无笔画,点阵字形就要可用一连串的二进制数字来表示,这种方法称为点阵数字化。点阵的点数越多,文字的信息量越大,字形表示越精确。特点:低标准点阵字的特点是能使用单纯字,字形不规整,有明显的阶梯,缺乏美感。点数越多,字的精度就高才能体现出字体的风格。但是这种点阵的字体若要用于印刷,字体的信息量很大,不方便,而且效果还不如其他形式的字库。这种主要用于计算机的显示和打印输出。
精密型字库也称数字化字库。一般是由200
X
200、400
X
400以上的点阵组成,能用于照排和印刷。近年来,国际上流行的PostScript页面描述语言发展很快,这种语言把字形看成图形,把文字作为图形处理,从而使字形变化十分丰富,更加美观。特点是字形美观,边缘光滑,笔画舒展自然,能完美再现字体的风格。但随着印刷精度的提高,这种字库也不能很好的满足印刷要求了。矢量字库精密字库只是针对300DPI左右的输出,出现1000DPI的要求时字体放大后就有锯齿了,若字库太大不利于存储和传输,为解决这些缺点,发展起来了矢量轮廓字库。一般采用和压缩点阵相同的前端技术;在形成点阵之后用自动抽取轮廓的方法对点阵信息抽边,形成高离散的轮廓描述直线拟合的方法对离散轮廓做逼近形成轮廓的矢量描述修图的方法对初始轮廓做修正,使其达到效果。这样文字就可以方便的进行变换:如缩放、旋转、空心、加网、倾斜等。但是这种方法做出的了连续性不好,忠实度不够,在放大一定程度时有折痕。高阶曲线轮廓字库这种字库描述核心采用二次或三次曲线作为基,用特殊的手段保证在平滑过渡点的连续性。这种字库解决了前几代字模存在的问题,不公连续性好,字形美观而且变化丰富,不易走形。更好的符合印刷及高质量输出的要求。英文字体的名称有一些极其相似,我查了一下字典,其中有一些常用的大家可以记住:Bold——粗体,Italic——斜体,Light——细体,Extra——特级,Demi——一半,Medium——中等,Black——加黑,Condensed——缩小体,Expanded——扩大等等第四节英文字体的设计教学内容:英文字体的设计的分类及特点教学重点:了解英文字体设计中的分类及特点,对英文字体设计中的分类及特点的演变有概括性了解。教学难点:掌握英文字体设计中的设计方法。现今英文印刷术研究体系已经被发展到一个非常精密和发达的水平,特别是在现在的全数字化的桌面印刷时代。现在的英文字体的数量已经不知道有几万种。但中文字体数量可能还不到一千,如果去除重复的,可能还不到100。之所以花这么多时间去研究英文字体,是由于中文和英文就好像阴阳的关系,或者说是一个事物的两面。对英文字体设计的技术了解得越多,对中文字体设计的理解也越深刻。因为其中包含的道理是一以贯通的。有字符在视觉上对齐,它们就不能采用同样的物理尺寸。比如说,下图中的三角形的高度就必须大于矩形。否则,三角形看起来就要比矩形小很多。而我们在设计字体的时候,往往想给它们定义同样的高度。同样的,为了使圆形看起来和矩形同样大小,圆形就必须超出基线。如果圆形和矩形物理尺寸一样,圆形看上去就会比矩形小。这一规则不仅仅适用于三角形、圆形、方形这样的基本形状,这是字体设计的基本原则,整个字体中的所有字符都适用这一原则。不管你设计的是拉丁字体、还是斯拉夫或者希腊文字体,这是所有形体都必须遵循的基本准则。T使用字体的基本术语,会让设计过程中的交流变得非常容易。这里是一些基本的术语,让你的交流能够更深入,而不是“嗯,那里,那个,那个黑色的小玩意……”小写e的"字怀"(“字谷”)有时候也被称为是字“眼”,如果你还想更全面的了解其他术语,可以去图书馆,或者是参考下面的网络资源。(译注:很遗憾,原文中链接的一些资源已经无法访问了。但我们可以用google找到其他的资源。这些术语很重要,如果你希望阅读西方的第一手的字体设计研究资料,这是必须跨越的一关。但目前在国内的设计界似乎还没有一个统一的翻译,不少书籍的翻译都是各行其是,让读者也无所适从。有时间我会找一篇比较完整的来翻译。)流线型。设计字体就象开车。你在开车的时候,总是会以自然的曲线过弯。当你在纸面上绘制一条曲线(或是字符)的时候,也是同样的道理。曲线平滑的开始,而不是陡然出现。开车时,你不会在已经到达了弯道口之后才开始打方向盘,而是在你预计即将进入弯道的时候,就开始慢慢的将你的车引入正确的方向。当你在纸上画草图的时候,多想想你是怎样开车的。
(下面有图片。)图片上的文字:
标题:动态的曲线
左:怎样才能最快的驶过这条弯道?
右1:几何曲线
右2:自然曲线
右下:平滑的开始转向,更自然,更快速!图中上下两行字母有着不同的结构,它们来源于不同的书法原型。不管这种字体是衬线字体(如TimesNewRoman)还是无衬线字体(如Arial),它们的架构都源于它们的书法原型。上面一行的字体的书法原型是一种尖头的书法钢笔。其笔画的粗细对比是通过改变笔压来实现的,而与笔尖本身的形状无关。Bodoni字体就是一个例子,但是象Helvetica这样的无衬线体也是来源于此。笔画最粗的部分几乎都是垂直的。从这个角度来看,Bodoni和Helvetica是同出一辙的。它们的架构是一致的,只是笔画的粗细对比有区别。下面一行字体来源于一种笔尖扁平的钢笔。这种书法钢笔正面宽而侧面窄。字体的笔画粗细是由于钢笔本身形状的差异造成的,而不是笔压。你书写的时候笔身是倾斜的,和纸张形成30度的倾角。因此笔画最粗的部分就不是垂直方向的,而是有一定角度的倾斜。同样的,笔画最细的部分也不是位于水平方向上。Garamond和Minion字体就是这种结构。但象GillSans这样的无衬线字体也同样是起源于这种笔尖扁平的钢笔。文字间距基础
上:太紧
下:a和e的内部空间应该是相等的
平衡字符的内空间和外空间字符间距这里要说一下字符间距。字符的间距要比它的外形重要得多,这关系到字体的节奏。一种间距很糟糕的字体,不管外形如何优美,一样难于阅读。相反的,一款外形稍欠的字体,如果有完美的间距调节,这种字体一样可以易于阅读。因此,定义字体的节奏,要比定义字体的外形更加重要。字体的节奏取决于字符内部和字符之间的白空间,而非字符的黑色形体。如果你能够为你的文本建立一种很好的节奏,你的字体就更易于阅读,并获得均衡的整体效果。从开始创建黑色形体的时候起,你就应该同时把白空间的设置考虑在内。当然,白空间和黑空间是相互依存的。白空间的改变也必然的会影响黑空间的形态。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不能说黑与白哪个更重要。例如,字母n内部的白空间,以及i与n之间的白空间,两者之间必然会存在着某种关联(见图示)。在上面一行中,字母n内部的白空间要远大于i与n之间的白空间。在下面一行中,两者则要均衡得多,你也因而获得了更好的节奏,整个文本也更和谐。同样的,小写a和e之间的内部空间也存在着这种关联。两个形状之间的关系非常紧密。这两个字符的内部白空间(counter,中文术语翻译为字怀/字谷/字币)在视觉上应当是等量大小的,这样你的字体才会有更好的节奏。第四章文字设计的基本原则,要求与过程教学内容:文字设计的基本原则教学重点:了解文字设计的基本原则,要求与过程,对文字设计的基本原则,要求与过程有概括性了解。教学难点:掌握文字设计的基本原则。一、文字的适合性
信息传播是文字设计的一大功能,也是最基本的功能。文字设计重要的一点在于要服从表述主题的要求,要与其内容吻合一致,不能相互脱离,更不能相互冲突,破坏了文字的诉求效果。尤其在商品广告的文字设计上,更应该注意任何一条标题,一个字体标志,一个商品品牌都是有其自身内涵的,将它正确无误地传达给消费者,是文字设计的目的,否则将失去了它的功能。抽象的笔画通过设计后所形成的文字形式,往往具有明确的倾向,这一文字的形式感应与传达内容是一致的。如生产女性用品的企业,其广告的文字必须具有柔美秀丽的风采,手工艺品广告文字则多采用不同感觉的手写文字、书法等,以体现手工艺品的艺术风格和情趣……
根据文字字体的特性和使用类型,文字的设计风格大约可以分为下列几种:
1.秀丽柔美。字体优美清新,线条流畅,给人以华丽柔美之感,此种类型的字体,适用于女用化妆品、饰品、日常生活用品、服务业等主题。
2.稳重挺拔。字体造型规整,富于力度,给人以简洁爽朗的现代感,有较强的视觉冲击力,这种个性的字体,适合于机械科技等主题。
3.活泼有趣。字体造型生动活泼,有鲜明的节奏韵律感,色彩丰富明快,给人以生机盎然的感受。这种个性的字体适用于儿童用品、运动休闲、时尚产品等主题。
4.苍劲古朴。字体朴素无华,饱含古时之风韵,能带给人们一种怀旧感觉,这种个性的字体适用于传统产品,民间艺术品等主题。
二、文字的可识性
文字的主要功能是在视觉传达中向消费大众传达信息,而要达到此目的必须考虑文字的整体诉求效果,给人以清晰的视觉印象。无论字形多么地富于美感,如果失去了文字的可识性,这一设计无疑是失败的。试问一个使人费解、无法辨认的文字设计,能够起到传达信息作用吗?回答是否定的。文字至今约定俗成,形成共识,是因为它形态的固化,因此在设计时要避免繁杂零乱,减去不必要的装饰变化,使人易认、易懂,不能忘记了文字设计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更好、更有效地传达信息,表达内容和构想意念。字体的字形和结构也必须清晰,不能随意变动字形结构、增减笔画使人难以辨认。如果在设计中不去遵守这一准则,单纯追求视觉效果,必定失去文字的基本功能。所以在进行文字设计时,不管如何发挥,都应以易于识别为宗旨,这也是对字形做较大的变化常常应用于少字数的原因。
三、文字的视觉美感
文字在视觉传达中,作为画面的形象要素之一,具有传达感情的功能,因而它必须具有视觉上的美感,能够给人以美的感受。人们对于作用其视觉感官的事物以美丑来衡量,已经成为有意识或无意识的标准。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和提高美的品位是每一个设计师的责任。在文字设计中,美不仅仅体现在局部,而是对笔形、结构以及整个设计的把握。文字是由横、竖、点和圆弧等线条组合成的形态,在结构的安排和线条的搭配上,怎样协调笔画与笔画、字与字之间的关系,强调节奏与韵律,创造出更富表现力和感染力的设计,把内容准确、鲜明地传达给观众,是文字设计的重要课题。优秀的字体设计能让人过目不忘,既起着传递信息的功效,又能达到视觉审美的目的。相反,字型设计丑陋粗俗、组合零乱的文字,使人看后心里感到不愉快,视觉上也难以产生美感。
四、文字设计的个性
根据广告主题的要求,极力突出文字设计的个性色彩,创造与众不同的独具特色的字体,给人以别开生面的视觉感受,将有利于企业和产品良好形象的建立。在设计时要避免与已有的一些设计作品的字体相同或相似,更不能有意摹仿或抄袭。在设计特定字体时,一定要从字的形态特征与组合编排上进行探求,不断修改,反复琢磨,这样才能创造富有个性的文字,使其外部形态和设计格调都能唤起人们的审美愉悦感受。
一、文字设计的要求
1.整体风格的统一
在进行设计时必须对字体作出统一的形态规范,这是字体设计最重要的准则。文字在组合时,只有在字的外部形态上具有了鲜明的统一感,才能在视觉传达上保证字体的可认性和注目度,从而清晰准确地表达文字的含义。如在字体设计时对笔画的装饰变化必须以统一的变化来处理,不能在一组字中每个字的笔画变化都不同、各自为政,否则必将破坏文字的整体美感,让人感觉杂乱无章,不成体系,这样就难以收到良好的传达效果。
|
2.笔画的统一
字体笔画的粗细要有一定的规格和比例,在进行文字设计时,同一字内和不同字间的相同笔画的粗细、形式应该统一,不能使字体因变化过多而丧失了整体的均齐感,使人在视觉上感到不舒服。
字体笔画的粗细是构成字体整齐均衡的一个重要因素,也是使字体在统一与变化中产生美感的必要条件,初学文字设计的人只有认真掌握这条准则,才能从根本上保证文字设计取得成功。
字体笔画的粗细一致与字体大小的一致一样,不是绝对的,因为其中尚有一个视觉修正问题。例如汉字中的全包围结构的字,就不能绝对四边顶格,否则会感到它比周围其他的字大,若往里适当地收一下,在视觉上就会与周围的字感到一样大小了。一组字中,横笔画多的字,要作必要的笔画粗细的调整才会均齐美观,与其他字统一。
3.方向的统一
方向的统一在字体设计中有两层含义:一是指字体自身的斜笔画处理,每个字的斜笔画都要处理成统一的斜度,不论是向左或向右斜的笔画都要以一定的倾斜度来统一,以加强其统一的整体感。二是为了造成一组字体的动感,往往将一组字体统一有方向性的斜置处理。在作这种设计时,首先要使一组字中的每一个字都按同一方向倾斜,以形成流畅的线条;其次是对每个字中的副笔画处理时,也要尽可能地使其斜度一致,这样才能在变化中保持同一的因素,增强其整体的统一感。而不致于因变化不统一,显得零乱而松散,缺乏均齐统一的美感,难以产生良好的视觉吸引力。
4.空间的统一
字体的统一不能仅看到其形式、笔画粗细、斜度的一致,统一产生的美感往往还需要字体笔画空隙的均衡来决定,也就是要对笔画中的空间作均衡的分配,才能造成字体的统一感。文字有简繁,笔画有多少之分,但均需注意一组字字距空间的大小视觉上的统一,不能以绝对空间相等来处理。笔画少的字内部空间大,在设计时应注意要适当缩小,才能与其他笔画多的字达到统一。空间的统一是保持字体紧凑、有力、形态美观的重要因素。
[next]
二、文字设计的制作过程
1.
设计定位
正确的设计定位是设计好字体的第一步,它来自对其相关资料的收集与分析。当我们准备设计某一字体时,应当先考虑到字体应传递何种信息内容,给消费者以何种印象,设计定位是为了传递讯息还是增加趣味,或者二者兼有;在何处展示和使用,寻找适当的设计载体、合适的型态、大小和恰当的表现手段;什么是你的设计切入点,你创造的表现方式是否正确,是否表达清楚;表现内容是严肃的还是幽默的;信息是否有先后次序;是否需要编辑等。
2.
创意草图
一旦你有了主题和创意的一些想法,先用草图记录下来,考虑一下使用何种色彩、形态、肌理;表现某个特定时期的某种风格,会令人想起某个特殊的事件或者感受。通过这种方法,你可以对你的创意所需要的形式进行判断。随后你需要收集相关的视觉素材作为参考,以使你的设计更有可信度。好的摄影、设计杂志和有关的书籍都是有用的素材,那种将形象进行孤立的处理的做法都会产生平庸的作品。进行多种视觉尝试是非常有用的。放开思路,以视觉方式进行思考,不要过多地考虑细节,色彩在一开始的思考中就应该放进构思中,而不能到最后才考虑。设计开始时可以使用记号笔、色粉笔和水粉笔等工具。
3.方案深入
有时,一开始的创意未必能成为最满意的设计,如果你对最终的结果不满意,可以先设计第二或者第三方案。每一种方案的设计都必须深入下去,频繁地更换想法只能导致失败和灰心。没有一种方案是万无一失的,但是这种工作方法为你打下了一个很好的基础。你最终的设计作品必须反映设计的本质。如果你的设计作品只是整个设计的一部分,你必须考虑它在不同媒体上使用的可能性。然后将你的设计作品影印下来,或在设计软件中虚拟演绎,用专业的眼光审视一下。有时对软件的运用还可能达到一种意想不到的设计效果。
4.提炼综合
将设计中最合适的部分,再进行进一步的修改。应针对设计的每一部分逐个进行提炼和发展,以提炼出最佳方案。
5.修改完成
将最后的设计方案通过设计软件进行加工,全面考虑形态、大小、粗细、色彩、纹样、肌理以及整体的编排,以达到预期的效果。简单有用的设计方法字体设计的配色方案浅析色感温暖,性格刚烈而外向,是一种对人刺激性很强的色。红色容易引起人的注意,也容易使人兴奋、激动、紧张、冲动、还是一种容易造成人视觉疲劳的色。
1、在红色中加入少量的黄,会使其热力强盛,趋于躁动、不安。
2、在红色中加入少量的蓝,会使其热性减弱,趋于文雅、柔和。
3、在红色中加入少量的黑,会使其性格变的沉稳,趋于厚重、朴实。
4、在红中加入少量的白,会使其性格变的温柔,趋于含蓄、羞涩、娇嫩。二、黄色的性格冷漠、高傲、敏感、具有扩张和不安宁的视觉印象。黄色是各种色彩中,最为娇气的一种色。只要在纯黄色中混入少量的其它色,其色相感和色性格均会发生较大程度的变化。
1、在黄色中加入少量的蓝,会使其转化为一种鲜嫩的绿色。其高傲的性格也随之消失,趋于一种平和、潮润的感觉。
2、在黄色中加入少量的红,则具有明显的橙色感觉,其性格也会从冷漠、高傲转化为一种有分寸感的热情、温暖。
3、在黄色中加入少量的黑,其色感和色性变化最大,成为一种具有明显橄榄绿的复色印象。其色性也变的成熟、随和。
4、在黄色中加入少量的白,其色感变的柔和,其性格中的冷漠、高傲被淡化,趋于含蓄,易于接近。三、蓝色的色感冷嘲热讽,性格朴实而内向,是一种有助于人头脑冷嘲热讽静的色。蓝色的朴实、内向性格,常为那些性格活跃、具有较强扩张力的色彩,提供一个深远、广埔、平静的空间,成为衬托活跃色彩的友善而谦虚的朋友。蓝色还是一种在淡化后仍然似能保持较强个性的色。如果在蓝色中分别加入少量的红、黄、黑、橙、白等色,均不会对蓝色的性格构成较明显的影响力。
1、如果在橙色中黄的成份较多,其性格趋于甜美、亮丽、芳香。
2、在橙色中混入小量的白,可使橙色的知觉趋于焦躁、无力。四、绿色是具有黄色和蓝色两种成份的色。在绿色中,将黄色的扩张感和蓝色的收缩感相中庸,将黄色的温暖感与蓝色的寒冷感相抵消。这样使得绿色的性格最为平和、安稳。是一种柔顺、恬静、潢足、优美的色。
1、在绿色中黄的成份较多时,其性格就趋于活泼、友善,具有幼稚性。
2、在绿色中加入少量的黑,其性格就趋于庄重、老练、成熟。
3、在绿色中加入少量的白,其性格就趋于洁净、清爽、鲜嫩。五、紫色的明度在有彩色的色料中是最低的。紫色的低明度给人一种沉闷、神秘的感觉。
1、在紫色中红的成份较多时,其知觉具有压抑感、威胁感。
2、在紫色中加入少量的黑,其感觉就趋于沉闷、伤感、恐怖。
3、在紫色中加入白,可使紫色沉闷的性格消失,变得优雅、娇气,并充满女性的魅力。六、白色的色感光明,性格朴实、纯洁、快乐。白色具有圣洁的不容侵犯性。如果在白色中加入其它任何色,都会影响其纯洁性,使其性格变的含蓄。
1、在白色中混入少量的红,就成为淡淡的粉色,鲜嫩而充满诱惑。
2、在白色中混入少量的黄,则成为一种乳黄色,给人一种香腻的印象。
3、在白色中混入少量的蓝,给人感觉清冷、洁净。
4、在白色中混入少量的橙,有一种干燥的气氛。
5、在白色中混入少量的绿,给人一种稚嫩、柔和的感觉。6、在白色中混入少量的紫,可诱导人联想到淡淡的芳香。字体设计的八大禁忌当你在设计杂志、宣传册子或平面广告时放了一大块文字后,有时总会让你感到那个地方有点不对劲,但你却感觉不到问题出在哪里(许多设计师及编辑认为这是一个设计师所必须付出的代价)。我们在设计中要切记的是,文字不只是草草出场,它还应该是漂亮的并且能够容易阅读的。漂亮的文字排版有两个重要作用:第一,能够提升你整个设计版面的美感。第二,可以避免象我这样吹毛求疵的编辑将版面退回去重新修改。根据我的经验,有8种主要的情况可以使编辑对你的排版设计感到不满意。听起来蛮多的,但你也不要太过担心。大部分问题你都可以轻易解决,如通过调节文字大小、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会计基础知识重点:融资租赁合同
- 2025池塘清淤工程的施工合同
- 9 知法守法 依法维权 依法维权有途径(说课稿)-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
- 21 淡水资源 说课稿-2024-2025学年科学三年级上册青岛版
- 2025法律法规工伤员工续签合同问题 管理资料
- 6将相和(第一课时)说课稿-2024-2025学年五年级上册语文统编版
- 农村荒山承包合同范本
- 硬件维护投标方案
- 2023二年级数学下册 四 认识万以内的数第8课时 近似数说课稿 苏教版001
- Unit 1 Making friends PartA Let's talk(说课稿)-2024-2025学年人教PEP版(2024)英语三年级上册
- 2025公司借款合同范本借款合同
- 闽教版(2020)小学信息技术三年级上册第2课《人工智能在身边》说课稿及反思
- 语文-百师联盟2025届高三一轮复习联考(五)试题和答案
- 地理-山东省潍坊市、临沂市2024-2025学年度2025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和答案
- 自然辩证法概论(新)课件
- 基层医疗机构基本情况调查报告
- 六西格玛(6Sigma)详解及实际案例分析
- 机械制造技术-成都工业学院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
- 电解槽检修施工方案
- 正常分娩 分娩机制 助产学课件
- 广东县级农商银行联社高管候选人公开竞聘笔试有关事项上岸提分题库3套【500题带答案含详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