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一轮复习之语言文字运用_第1页
高考一轮复习之语言文字运用_第2页
高考一轮复习之语言文字运用_第3页
高考一轮复习之语言文字运用_第4页
高考一轮复习之语言文字运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轮复习之语言文字运用正确使用词语(含熟语)高考考情《考试大纲》要求: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E级(表达应用)。本考点涉及:成语、熟语、实词、虚词、惯用语等,以成语为主。(1)重点明确。综合近五年新课标考情,呈现两大特点:一是以成语考查为主,特别是近两年以考查近义成语为主。二是对于成语着重于词义轻重、范围大小、适用对象、褒贬色彩等方面的考查。命题形式以客观选择题为主,主要是判断正误。(2)综合程度高。注意近义成语和把成语与诗句结合考察的形式。注意成语考查中“三不辨”“三不合”,“三不辨”即不辨词义、不辨对象、不辨色彩,“三不合”即不合语境、不合逻辑、不合习惯。一、近义成语辨析“五角度”

(一)从意义方面辨析1.比较词义轻重(1)有些近义词的意义虽然是相近的,但是在表现事物的某些特征或程度上有轻重之分:有的适用于重要的、较大的事物,有的适用于一般的事物;有的表示的程度深、性质重,有的表示的程度浅、性质轻。。如“自惭形秽”和“无地自容”,前者词义轻,后者词义重。“妨碍”指:指人或事造成一定的障碍,词义比较轻;“妨害”指:人或事受到损害,词义较重。(2)体会语境的轻重要求。2.看词义侧重点词义的侧重点主要指不同语素意义上的差异。这也是近义词的一个主要差异,只有把握各自的侧重点,才不会用错。如:“跋山涉水、风尘仆仆、风餐露宿”都有“旅途辛苦”的意思。但“跋山涉水”重点在强调旅途艰辛;“风尘仆仆”重在强调长途奔波的劳累;“风餐露宿”重在强调野外食宿的艰难。抓住语境,确定成语。3.看范围大小有些近义词虽指同一事物,但所指范围有大有小。有的概括的是事物总的方面,有的概括的是其中一部分;有的是事物的集体,有的是事物的个体。如:“汗牛充栋”,形容书籍极多,所以范围相对比较小;而“不胜枚举”没有明确的适用范围,范围相对比较大。从语境限制明确成语的适用范围。(二)从色彩方面辨析4.看感情色彩有些词在指客观事物或现象时表明了人们对该事物或该现象的爱憎、褒贬等感情,这就是词的感情色彩。从感情色彩的角度来讲,词语可分为褒义词、中性词和贬义词三类。根据词义,明确成语的感情色彩。如:“挖空心思”与“煞费苦心”都有“用尽心思”的意思,“挖空心思”多含贬义,多指在坏事上用尽心思;“煞费苦心”属于中性词,可以指在好事上用尽心思,也可以指在坏事上用尽心思。②细读文本,明确语境的感情色彩5.看语体色彩语体色彩指词义中所反映的词语的语体倾向性,也就是说有些词语尽管它们的意义相同或相近,但适用的场合不同,主要表现为口语和书面语的区别。口语通俗、朴实、生动,多用于对话、文艺(作品);书面语文雅、庄重,多用于郑重场合。如:“家乡”侧重自己家庭世代居住的地方,偏口语;“故乡”多用于庄重的场合和书面语。细读文本,明确语境的感情色彩(三)从用法方面辨析6.看搭配习惯在语言实践中,词语之间的搭配有一定的规则,不能任意组合。词语的搭配,一要合乎情理,二要合乎习惯。如:爱戴”用于下级对上级、晚辈对长辈;“爱护”用于上级对下级、长辈对晚辈或同辈之间,有时还用于物。“令尊”是敬辞,称对方的父亲;“家父”是谦辞,对人称自己的父亲。细读文本,根据语境判断。7.看语法功能一些近义词的语法功能是不同的,如有的可带宾语,有的则不能;有的只能用于否定句中;有的不能带补语。如:“给予”和“给以”都有给的意思。但前者是动词,可以直接带宾语;后者只说所给的事物,并且多为抽象事物,不说所接受的人。细读文本,根据语境判断。8.看词语的“特定方向”有些词语有特定的“方向性”,如果在选择时忽视这方面内容的意义,就会出错。如“赡养——抚养——扶养”“赡养”特指子女对父母在物质上和生活上进行帮助,重在“供养”。“抚养”指长辈爱护并教养晚辈(子女),重在“爱护、教养”。“扶养”泛指特定亲属之间根据法律的明确规定而存在的经济上相互供养、生活上相互辅助照顾的权利义务关系,可以用于长辈对晚辈,也可用于平辈之间,重在“扶助”。细读文本,根据语境判断。二、近义词语辨析“三步走”技法点拨:第一步:通读文段,分析语境抓关键。近义成语辨析题中的语境是经过命题者改编的语境,是命题者根据所考的成语的某些特点而设计的,所以要细读文段,详审语境,找出关键词语,分析语境中的表意侧重点等信息,进而揣摩相关考点,找到解题的突破口。第二步:先易后难,排除两项缩范围。试题一般考查四个成语,因每个词语在四个选项中均出现两次,故四个选项可以分为两组。结合语境,凭知识积累排除有明显错误的一个词语就可排除两项(一组)。第三步:再用排除,确定答案要验证。本步骤实际上是“第一步”的“重现”,需要考生进步分析语境信息,再结合前面所讲的近义成语辨析的角度,对剩余两项所涉及的成语进行辨析,最后确定答案。确定答案后,还要将所选四个成语代入语境中,通读验证。例题分析(2021全国乙卷)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有人说,互联网虽然实现了我们的一个古老梦想,把远在天涯的人变得_________,但与此同时也可能恰好相反,把身边的人变得如在天涯,因而引发了一种普遍的担心:当我们越来越习惯于线上的虚拟世界时,我们是否会最终失去与现实世界的联系。对线上虛拟世界的担心,并非___________。正如有研究者指出的那样,互联网已经深入到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过度沉迷有可能让一些人“越来越拥抱技术、越来越忽略彼此”。实际上,线上与线下之问的界限也不是那么_________。硏究发现,互联网中的社交关系大多是通过“上传”线下的好友形成的,是现实社交的延续。从空间角度来讲,互联网有助于我们维系远距离的线下关系;从时间角度来看,媒介化创造了一种广泛的双向即时互动。空问和时间由于不断压缩,大大增强了互动性,社会交往效率有助于得到显著提高,()。“虚拟”与“现实”早已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现实世界为虚拟生活___________地提供养料,虚拟生活又能激发和充实现实世界的活力。A.近在咫尺

杞人忧天

泾渭分明

源源不断B.触手可及

空穴来风

泾渭分明

取之不尽C.近在咫尺

空穴来风

非此即彼

源源不断D.触手可及

杞人忧天

非此即彼

取之不尽解题指导第一步:通读文段,分析语境抓关键。作答本题时,要注意第一空强调互联网将“远在天涯的人”之间的距离拉近,要注意第二空前面的“担心”、第三空前面的“线上与线下之间的界限”、第四空后面的“提供养料”等关键信息。第二步:先易后难,排除两项范围。本题中“近在咫尺”“触手可及”二词较易分辨,语境是形容距离极近,但并非实指。根据语境中的“远在天涯〞可推知,此处应选“近在咫尺”,排除“触手可及〞,这样也就排除了BD两项。第三步:再用排除,确定答案要验证。根据第二空前面“对线上虚拟世果的担心,并非”,即语境说的是对线上虛拟世界的担心并非没有必要,由此可知“杞人忧天”(指没有必要的担心)符合语境。之后将所选的四个词语代入语境中,通读审验。综合选A二、成语语境常见的误用角度1.望文生义成语的意义具有整体性,而且是约定俗成的。如果仅仅从字面上去解释,就会导致理解不准确,由此产生的运用错误,就属于望文生义。如:三人成虎:按照字面理解,容易理解为“人多力量大”。错误,这个成语指的是“传言或流言传的人多了,大家也陆续相信了。”防范望文生义:1.了解源头:汉语成语的来源主要有五个方面,即神话传说、寓言故事、历史故事、文人作品、外来文化。这导致一些成语的意思并不是构成它的语素的简单叠加,而是和它的出处密切相关。因此要熟悉成语的出处,才能参透本义。2.扣准关键词:关键词理解错了,整个成语的意思就理解错了。3.注意引申义。除了表面义要理解之外,成语的引申义要特别留意。因此,要准确掌握成语的引申义。4.把握整体性。成语的意义不是构成它的语素的意思的简单相加,还要注意词语的整体性。2.褒贬误用有些成语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已经附带上了一定的感情色彩,或囊义,或贬义。在使用过程中,我们必须辨清褒贬,否则就容易犯褒词贬用或贬词褒用的错误。如:在此次东海舰队组织的实战演练中,我军的反水雷舰艇倾樂而出,成功扫除了“政军”在航道上布设的多枚新型水雷。(倾巢而出:比喻所有成员全部出动,多含贬义。此处误用属于褒贬误用。)防范褒贬误用的方法明确语境褒贬,即成语所在向子的褒贬色彩。②明确成语的褒贬色彩。③明确成语的陈述对象,分清“我方”(用赛义词〉和“敌方”(用贬义词)。3.对象误用有些成语的使用对象具有特定的“方向性”或“针对性”:有的指自然界,有的指人类社会;有的指个体,有的指群体。明确成语的使用对象,避免对象误用的错误。如:旅游业已成为当地的支柱产业,这里巧夺天工的自然美景用名天下,每年都吸引大量游客前来观赏。(巧车天工:精巧的人工胜过天然,形容技艺极其精巧。“巧夺天工”的使用对象为人,此处形容〞自然美景”不怡当,用错了对象。)防范对象误用方法分清人、物。有的成语只能用手人,如“豆蔻年华”;有的成语只能用于物,如“荡气回肠”②分清范围。如“恋恋不舍”可指一切所留恋的人、事、物等;“沆连忘返〞侧重指景物。4.重复矛盾在使用某个成语时,成语的意义可能与语境中的某些词语的意义重复,还可能会出现成语的意义与其他部分的意义相盾的情况。如:看到这种滑稽的表演,坐在他身旁的一名外国记者忍俊不禁,扑哧一声笑了起来。(“忍俊不禁”是忍不住笑的意思与句中“扑哧一声笑了起来”意思重复。防范重复矛盾的方法①细研成语本身。②细读前后文。③关注语言习惯,注意培养语感。5.谦敬错位成语的意义多是约定俗成的,有的成语的使用有特定的场合要求,有的还需要区别尊卑、长幼、主客等,这就要求我们在使用成语时注意场合,做到自谦敬人,得体合度。如果分辨不清谦敬,就会出现谦敬错位的错误。如:我总结自己的成功经验,认为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做到了海纳百川、虛怀若谷。(“虚怀若谷”是敬辞,,形容十分谦虛,表示对别人的敬意,不能用于自己。防范谦敬错误的方法:1.关注使用对象的身份2.关注使用场合的信息3.掌握一定的谦敬知识4.注意结合语境6.不合语境成语运用是否正确,主要看它是否符合语境。成语和整个句子的氛围吻合,和人称相应,和句意一致,使用就是正确的。忽视语境,就可能犯不合语境的错误。如:只要你设身处地,到抗洪抢险第一线去,你就不能不被我们子弟兵那种舍己为人的精神感动。(设身处地:设想自己处在别人的地位或境遇中。句子的语境是“到抗洪抢险第一线去”,不是设想。因此,此处“设身处地”用得不合语境。)防范不合语境的方法①通过寻找语境与成语意义的相同点或相似点进行判断。②根据成语的“特有的意义〞,结合语境进行判断,即寻找相同点确定,寻找不同点排除。7.功能紊乱成语除了有较为固定的词义外,还有较为固定的词性。辨析成语,除了必须清楚它在语境中形成的语意关系外,还必须关注和推敲它与语境的语法关系。有些成语在实际的运用中,会有约定俗成的种种特殊搭配关系,如只能构成主谓关系、动宾关系等。如果脱离了固定语法功能的搭配关系,就会造成搭配失当或功能紊乱。如:著名的雕刻家张民辉栩栩如生地创作了骨雕《福如东海》这件珍贵的作品(“栩栩如生”从其语法功能来看,一般可以充当谓语、定语、补语,但很少用作状语,即使用作状语,也要求其主语必须是事物,而不能是人。防范功能紊乱的方法看搭配,避免功能紊乱。细读文本,联系上下文。典型题例【2019年高考新课标Ⅲ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题。有一个大坑,看着很松软,有点像巧克力蛋糕——这是北京时间2019年1月3日上午11时40分,“嫦娥四号”传回的月背影像图带给人们的。这张在网络上刷屏的图片,拍自月球背面南极-艾特肯盆地中的冯·卡门撞击坑。这一盆地是在40亿年前被小天体砸出来的。到月球背面去看看,一直是人类的梦想,但由于潮汐锁定的关系,月球的自转和公转周期几乎相等,()。同样,从地球发射的电磁波也只能到达月球正面的半球,使得人类无法对欲求背面的探测器进行远程操控。这大大了人类对于月球背面的探索。月球正面的历史,科学家已经大致研究得清楚了,但最古老的那一段历史却是仍藏在月球背面的深坑。此前,有关月球背面的信息主要来自遥感探测。此次,“嫦娥四号”携带月球车在月球背面成功软着陆,是中国航天创造的又一个人类“第一次”,是中国为全人类科技发展作出的一个重大贡献。在公众和网友为此之时,科学家则对“嫦娥四号”所携带的月球车有着更多期待:当月球车正式开始巡视,将会有更多科学数据地通过地月之间的中继星“鹊桥”传回地面。有关月背的研究才刚刚开始。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遐想限制亢奋不已源源不断B.联想限制亢奋不已不绝如缕C.遐想制约兴奋不已不绝如缕D.联想制约兴奋不已源源不断【答案】D(此题考查学生掌握近义词语的能力。近义词涉及的范围很广、数量较大,要准确的辨析近义词,就需要结合具体语境,从词语的含义、使用对象与范围、情感色彩、语体风格、固定搭配,语法功能等方面入手。备考中可根据资料把近义词归类整理,做一些有针对性的训练。将近义词编成口诀,就是一种很好的归类法。第一组:遐想:悠远地思索或想象。联想:因一事物而想起与之有关事物的思想活动;由于某人或某种事物而想起其他相关的人或事物;由某一概念而引起其他相关的概念。语境中人们由“月背影像图”产生了对月球上具体情形的想象。应选“联想”。第二组:限制:不能踰越的一定界限。制约:一事物的存在、变化是另一事物存在、变化的先决条件,则前者制约后者。语境中说“人类无法对月球背面的探测器进行远程操控”,因而“人类对于月球背面的探索”无法进行。这里应选“制约”。第三组:亢奋不已:极度兴奋,不能自控。兴奋不已:非常高兴,兴奋得不能自控。语境中,中国航天取得进展,公众与网友感到兴奋。此处应选“兴奋不已”。第四组:源源不断:形容接连不断、连绵不绝。多用于事物,而少用于人。不绝如缕:形容局势危急或声音细微悠长。此处指月球探测数据不断传来。应选“源源不断”。分析可知,D项成语全都恰当。)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2018年9月,一场持续整晚的大火使巴西国家博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